2018年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试题及答案
(最新整理)2018年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题附参考答案

2018年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题附参考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题附参考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题附参考答案的全部内容。
2018年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题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它主要描写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A。
阳光 B. 江水C。
温度 D. 空气2. 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3. 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 草→蚱蜢→食草虫→蛇→鹰B. 蚱蜢→草→食草籽的鸟→鹰→狐C。
狐→鹰→食草虫→蚱蜢→草D. 草→蚱蜢→食草虫→鹰→蛇4. 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的鼠妇的数量是( )A。
一只 B. 两只C。
三只D。
十只以上5.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 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B. 大树底下好乘凉C. 鸟类迁徙D. 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6. 西藏野牦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有利于捕食和御敌。
这种现象体现了()A。
生物适应环境B。
生物依赖环境C。
环境改变生物D。
生物改变环境7. 去年4月底,安徽阜阳等地发生了手足口病疫情,EV71病毒是引起该病的病原体之一.下列哪项表明该病毒属于生物()A。
2018秋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2017・武汉)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
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D)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解析】四个选项中的豆、草、花都属于生物,具有生命现象,月光、霜则不属于生物,没有生命现象。
2.下列探究案例中,属于观察法的是(C)A.对H7N9传染病的调查B.探究蚂蚁的取食行为C.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肉细胞D.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3. (2017・娄底)机器人不是生物,以下哪一条理由不能作为判断依据(C) A.机器人不能生殖B.机器人不存在遗传、变异现象C.机器人没有呼吸系统D.机器人不能形成和排出代谢废物4.壁虎在遇到敌害等紧急情况时,可断裂尾部迷惑敌害,自己趁机逃走,过一段时间又长出一条新尾。
这种现象说明壁虎作为生物(C)A.生命需要营养B.能生长和繁殖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5.某记者暗访拍摄了长沙某些餐馆食品制作过程,报道质疑这些餐馆的诚信和卫生问题,记者主要采用的方法是(D)A.观察法B.实验法C.资料分析法D.调查法6.下列哪组是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B)A.阳光、空气、水和土壤B.阳光、空气、水和营养物质C.营养物质、空气、水和土壤D.阳光、营养物质、水和土壤7.兰花螳螂的身体与花瓣极为相似,这属于(C)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环境对生物的制约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8.银杏是植物中的活化石,如果想了解银杏树的形态结构,常用的科学方法是(A)A.观察法B.比较法C.调查法D.模拟实验法9.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如何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是光照的不同而引起的(C)A.实验中保证充足的光照B.给以不同的光照和湿度C.实验中只设定光照这一个变量D.除了光照不同外,还要给以不同的营养10.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C)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部分11 .(2017・广东)广东温暖潮湿,生物种类和数量比新疆要多,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B)A.阳光B.温度和水C.植物D.土壤和空气【解析】温暖是由于温度高,湿润是由于水比较多。
【优质】2018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认识生物章节测试及答案-最新学习文档

单元测试(共30分,建议20分钟完成)一、选择题(共15分)1.(2019•邵阳三模)人与智能机器人相比,人不具有的特点是()A.由细胞构成B.能产生和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从外界获取电能才能工作D.能从外界获取营养,进行生长和繁殖2.(2019•广东模拟)鹤舞白沙的优雅、鹰击长空的豪迈,黄鹂鸣翠柳的欢畅,芳草叶绿的生机,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给了我们丰富的美学与情感体验。
以下列举的事物中属于生物的是()A.树下的蘑菇B.清澈的湖水C.落叶 D.洒水的机器人3.(2019•蒙自市二模)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
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都能呼吸 B.都需要营养物质C.都能进行运动 D.都有遗传变异现象4.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 钟乳石、生石花都是非生物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 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结构时,没有看到叶绿体,由此判断它不是植物细胞D.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可制造氧气,所以室内应多放栽培的绿色植物,这有利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5.下列选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①向日葵②珊瑚虫③珊瑚④钟乳石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⑦蘑菇A. ①②⑤⑦B. ①②③④C. 、①③⑤⑦D. ②⑤⑥⑦6.通过下面的描述,猜猜它是谁?在17世纪之前,人们并不认识它,绝大多数的它,很微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它,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生长和它有直接关系,作为生物的特征,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它构成的。
()A.细菌 B.细胞 C.酵母菌 D.病毒7.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A.克隆羊“多莉” B.噬菌体 C.转基因动物 D.珊瑚8.下列叙述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铁钉生锈 B.桃树结出果实C.钟乳石慢慢长大 D.机器人在演奏9.植物和动物共有的特征是()A. 剧烈的运动B. 光合作用C. 捕食D. 呼吸10.科学探究的步骤是:①实施计划;②提出问题;③制定计划;④作出假设;⑤得出结论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①⑤ C.③①②④⑤ D.②④③①⑤11.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生物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动物与植物 B.生物运动与行为C.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D.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12.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A. 用摄像机拍摄猎豹的活动B. 用望远镜观察大猩猩的活动C. 在大熊猫繁殖基地用闭路电视研究大熊猫的生产过程D. 用声波干扰水中的海豚,观察海豚的反应13.在设计对照组实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A.所有实验参数都相同B.所有实验参数都不同C.所有实验变量都不相同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实验参数相同14.一位同学在调查本地动物资源中,发现本地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那麽当地环境可能是怎样的()A.炎热多雨 B.常年寒冷 C.炎热干燥 D.工业化大城市15.下面是小刚在调划昆嵛山生物种类时的具体做法,其中正确的是()A.调查范围内偶尔飞过的昆虫可以不记录B.险峻的峭壁生物种类多,就选这样的调查路线C.选择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D.发现珍稀物种应及时采摘、捕捉制成标本二、综合题(每题1分,共15分)16.下面是狼和羊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完整word版2018七年级生物上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 40 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1.以下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A .机器人B.珊瑚虫C.石钟乳D.珊瑚礁2.植物体运输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通道是()。
A .导管B.韧皮部C.筛管D.形成层3.牵牛花开花时间大多是在清早 4 时左右,清早8 时便开始闭花。
由此能够判断影响牵牛花开花的非生物因素主若是()。
A .水B.阳光C.湿度D.空气4.以以下列图中表示植物的营养组织的是()。
A .B.C.D.5.大量砍伐森林所造成的严重结果是()。
A .后续资源困穷B.水土严重流失C.绿化面积减少D.都是6.在生物圈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
A .淡水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7.以下植物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A .苏铁B.云杉C.水稻D.雪松8.一个细胞分裂三次后,可形成()细胞。
A .3 个B. 6 个C. 8 个D.无数个9.动物细胞中的能量变换器是()。
A .细胞膜B.细胞质C.叶绿体D.线粒体10.“克隆羊”是取出 A 羊的体细胞核,放入除去细胞核的 B 羊卵细胞中,形成的交融细胞,经早期胚胎发育后植入 C 羊体内发育成小羊,则该小羊的长相与()羊相似。
A . A 羊B . B 羊C.C 羊D.不能够确定11.与玉米种子比较,菜豆种子没有的结构是()。
A .胚乳B .子叶C.胚芽 D .胚根12.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A .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B.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大量产生C.围湖造田D.白色污染13.我们吃的黄瓜主若是由花的()发育而来的。
A .花柱B.花冠C.子房D.胚珠14.以下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是()。
A .肺结核B.口蹄疫C.心脏病D.蛔虫病15.在种子萌发实验设计中,以下各选项中不能够作为比较的一组是()。
七年级生物期末试卷第 1 页(共7 页)A .有光和无光B. 30℃和 0 ℃C.温度和水分 D .有土壤和无土壤16.在细胞里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生物是()。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A. 冬眠的青蛙B. 非洲猪瘟病毒C. 不断长大的钟乳石D. 蘑菇【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生物和非生物的判断能力;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特征;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生物的特征切入。
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冬眠的青蛙、非洲猪瘟病毒、蘑菇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雪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断长大的钟乳石不属于生物。
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
【点评】生物的特征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在“落叶归根”的自然现象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消费者B. 生产者C. 分解者D. 阳光【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叶落归根”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将叶片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然后被植物吸收进行光合作用。
其中起分解作用的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
故选C。
【点评】熟记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是分解者,能够利用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的是生产者。
3.下列哪项活动不适合使用调查的方法()A. 确定初一年级男生的平均身高B. 了解某社区的人口总数C. 了解某市场中出售蔬菜的种类D. 确定某物体是不是生物【答案】D【解析】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
2018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与答案

2018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与答案说明:共50道选择题,每题2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将答案填写在下表中。
1.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昙花一现B.火山爆发C.雄鸡叫鸣D.飞蛾扑火2.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
这一事实说明生物()。
A.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 B.依赖环境,不能影响环境C.能够影响其生活的环境 D.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3.生长在同一块田里的水稻和稗草之间的关系是()。
A.互助B.竞争C.捕食D.共生4.沙漠中绝大部分是不毛之地,有的地方却出现了绿洲,这说明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植物的分布()。
A.温度B.水C.阳光D.空气5.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经过多次杂交培育新品种,他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分类法D.实验法6.一棵小草和一头牛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7.在如图四幅图象中,哪一幅是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A. B. C. D.8.切西瓜时,会发现流出许多带甜味的汁液,这汁液来自于细胞的()。
A.细胞膜B.细胞壁C.液泡D.细胞核9.种植玉米时,要用农药拌种以防止害虫啃咬种子,但农药并不会进入玉米种子的细胞内,原因是玉米种子的细胞具有()。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10.胃的蠕动能促进胃液与食物的混合,与此功能有关的主要组织是()。
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神经组织D.结缔组织11.下列表示人体的结构层次,正确的是()。
A.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B.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D.器官→组织→细胞→系统→人体12.有一物象处于显微镜视野的右上方,要使该物像移至视野的正中央,玻片的移动方向是()。
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上方D.左下方13.在显微镜的以下镜头中,要使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2018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题与答案

2018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题与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须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影响其生活的因素是( )①水分②空气③温度④光⑤其他鼠妇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条件,对“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进行探究,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B.分类法C.调查法D.实验法3、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观察同一材料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的现象是( )A.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少B.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多C.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D.暗,看到的细胞教目少4、在显微镜下,分别观察了黑藻叶片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在看到的细胞结构中,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液泡⑥叶绿体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⑥C.①⑤⑥D.④⑤⑥5、下列关于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结构是线粒体B.构成细胞的物质中,水、无机盐、糖类都是无机物C.细胞膜控制着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D.细胞中的物质都是自己制造的6、某生物体细胞经过一次分裂产生两个新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不相同B.两个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C.若是植物细胞,其分裂过程中会产生新的细胞壁D.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一样7、下列各实验装置中,能迅速、安全地脱去绿叶中叶绿素的是()8、将经暗处理后的植物上的一片叶用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瓶套住,瓶口密封,放到阳光下(如图)。
2018年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同步练习题及答案(解析版)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一、单选题1.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一些能运动的绿色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A. 有细胞结构B. 能生长和繁殖C. 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D. 身体呈绿色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 不断长高的钟乳石B. 变形金刚C. 蘑菇 D. 珊瑚礁3.变黄的柳树叶够能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种现象说明()A. 柳树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B. 柳树能够繁殖和生长C. 柳树能够进行呼吸D. 柳树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母鸡下蛋是为了排除体内的废物B. 植物对外界刺激不能作出任何反应C. 细菌不能繁殖D.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写的是植物的生长和繁殖5.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 恐龙骨骼B. 珊瑚C. 珊瑚虫 D. 钟乳石6.下列物体没有生命的是()A. 鱼B. 病毒C. 蘑菇 D. 电动狗7.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与下列哪一生理现象相同()A. 植物的呼吸B. 人手被针刺后缩回C. 子女与父母相同 D. 植物的光合作用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A. 生物能够由小长大()B.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 生物能够繁殖后代D.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9.以下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A. 含羞草B. 狮子C. 磨菇 D. 流感病毒10.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生物能进行呼吸B.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 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D.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11.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 火山爆发B. 开水沸腾C. 雨后春笋 D. 潮起潮落12.下列属于生物的一组是()①阳光②细菌③水④珊瑚虫⑤松树⑥土壤⑦空气.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②④⑤ D. ②⑤⑦13.下面关于调查步骤的排序正确的是()①分组②选择调查范围③调查记录④归类⑤调查设计路线⑥整理A. ①②③④⑤⑥B. ②①③⑥④⑤C. ②①⑤③④⑥ D. ①②⑤③④⑥14.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能进行呼吸B. 能生长和繁殖C. 都能自由运动 D. 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15.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 细胞B. 细胞质C. 细胞核 D. 组织16.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对身边的生物进行调查属于()A. 对生物的全面调查B. 如同人口普查一样的调查C. 选取一部分对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D. 上述三种调查均可17.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A.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18.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A. 机器人弹钢琴B. 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C. 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 馒头上长出“白毛”19.向日葵向光生长的特性,说明生物体()A. 能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B. 向光生长的特性是遗传的C. 对外界的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D. 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20.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潮起潮落B.飞沙走石C.草长莺飞D.斗转星移2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首先制定调查方案B. 记录要客观真实C. 随意到野外进行 D. 仔细观察22.下列叙述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 禾苗茁壮成长B. 钟乳石慢慢长大C. 汽车在奔驰 D. 机器人在演奏23.在调查学校的生物种类时,下列四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A. 看到自己喜欢的花就摘B. 边观察,边记录C. 只观察,不记录 D. 爬到树上掏鸟窝24.合作小组讨论“生命基本特征”时,出现下面4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 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二、填空题25.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 构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生物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一选(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哪项不是所有生物共有的特征()
A..呼吸
B.需要营养
C.由细胞构成
D.生长和繁殖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A.液泡
B.叶绿体
C.细胞壁
D.线粒体
3.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草→鼠→蛇→鹰
B.鹰→蛇→鼠→草
C.草←鼠←蛇←鹰
D.鹰←蛇←鼠←草
4.如果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怎样移动载玻片,才可以使像位于视野的中央?()
A.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
B.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
C.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
D.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
5.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农田
B.一个池塘
C.嘉陵江里所有的鱼
D.生物圈
6.下列哪种生物可以监测空气的污染程度()
A.海带
B.葫芦藓
C.贯众
D.满江红
7.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A.衣藻
B.水绵
C.草履虫
D.变形虫
8.种子植物的幼苗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
A.种皮
B.子叶
C.胚
D.胚乳
9.下列哪组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少()
A.10×、4×
B.10×、10×
C.16×、10×
D.16×、40×
10.不属于保护组织的是()
A.洋葱表皮
B.番茄果皮
C.叶表皮
D.叶脉
11.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壁
D.液泡
12.人的耳朵、眼睛、心脏都属于()
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新细胞
13.丝瓜的花有些不结果是因为缺少花的哪个结构()
A.雄蕊
B.雌蕊
C.萼片
D.花瓣
14.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A.消耗叶片中的水分
B. 消耗叶片中的有机物
C.消耗叶片中的叶绿素
D.消耗叶片中的无机盐
15.有些不法分子盗剥名贵植物杜仲的树皮作药材,致使树木死亡,这主要是因为树皮中的什么结构遭到了破坏()
A.筛管
B.导管
C.髓
D.形成层
16.在下列植被类型中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应该是()
A.草原
B.热带雨林
C.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17.下列生物中,必须寄生生活在活细胞体内的是()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酵母菌
18.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
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个体
19.变色龙能随着周围环境而改变自己的体色,这说明()
A.生物能改变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D.生物能影响环境
20.养鱼时在鱼缸的底部种上水草主要是为了()
A.使鱼缸好看
B.增加鱼缸内的生物数量
C.增加鱼缸内的氧
D.增加鱼缸内的养料
二、填填看(每空1分,共20分)
1.在植物的根尖和芽中存在的主要是组织;叶的表皮主要由组织构成。
2.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的、含的和含的无机盐。
3.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在活细胞的内完成的;光合作用是在完成的。
4.根吸收水分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这个区域生有大量的。
根尖生长最快的区域是。
5.我们依据生物的生活环境的不同,可以将生物分为和。
6.我们吃西瓜时,会看到有许多的汁液流出,这些汁液来自于细胞结构中
的;对植物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
7.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载体是。
8.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组成的外壳和内部的组成。
9.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10.生物体由小长大是因为和。
三、辨是非(共10分)
1.在植物体的根、茎和叶中都有导管。
()
2.病毒对人类只有害处没有益处。
( )
3.一朵花的结构必须包括雄蕊和雌蕊。
()
4.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改变环境。
()
5.植物的绿色部分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
6.植物的呼吸作用只在晚上进行。
()
7.绿色开花植物的植物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
()
8.一块完整的骨属于组织。
()
9.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
()
10.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传递。
()
四、认认图(共10分)
1.(请将图中对应结构的数字填在横线上。
共5分)
①玉米种子的胚是由构成的;菜豆种子的胚是由构成的。
②胚乳是;果皮和种皮是;种皮是。
2.请将下图中各数字所表示的结构填在横线上。
(共5分)
在叶片的结构图中,12是,13是,14是,15是,16是。
五、说说看(5分)
1884年,原产于南美洲委内瑞拉的风眼莲(又名水葫芦)被送到了美国新奥尔良的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人见其花朵艳丽无比,便将其作为观赏植物带回了各自的国家,殊不知繁殖力极强的凤眼莲便从此成为各国人们大伤脑筋的有害植物。
在非洲,凤眼莲遍布尼罗河;在泰国,凤眼莲布满湄南河;而美国南部沿墨而哥湾内陆河流水道,也被密密层层的凤眼莲堵得水泄不通,不仅导致船只无法通行,还导致鱼虾绝迹,河水臭气熏天;而我国的云南滇池,也曾因为水葫芦的疯狂蔓延而被专家指称患上了“生态癌症”。
阅读上述材料,请你用自己所学知识分析此材料中的现象。
六、归归类(共5分)
上图是小明在自己周围所调查到的生物,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将它们归类。
七、做一做(共10分)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吃到蒜黄,它之所以呈现黄白色,是因为蒜黄在黑暗环境中生长的,叶片细胞中缺少叶绿素。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叶绿素形成的条件。
实验材料:蒜黄
提出问题:(1分)
做出假设:(1分)
制定计划:实验中的变量是。
(1分)
方法步骤(2分)
参考答案
一、选一选
1~5 CDABC 6~10BBCDD 11~15BBBBA 16~20BCABC
二、填填看
1.分生,保护
2.氮,磷,钾
3.线粒体,叶绿体
4.成熟区,根毛,伸长区
5.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6.液泡,细胞壁
7.DNA
8.蛋白质,遗传物质
9.细胞10.细胞分裂,细胞生长
三、辨是非
1~5 √××√√ 6~10 ×√××√
四、认认图
1.①3、4、5、6 ;7、8、10、11
②2 ;1 ;9 。
2. 叶脉,上表皮,叶肉,下表皮,气孔。
五、说说看
分析中只要提到“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的观点即可。
六、归归类
第一种:
植物:月季、衣藻、银杏、仙人球
动物:鱼、狗、鸟
其他生物:蘑菇
第二种:
陆生生物:月季、银杏、仙人球、狗、鸟、蘑菇
水生生物:衣藻、鱼
七、做一做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吗?
做出假设:光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制定计划:实验中的变量是光。
方法步骤:取20株相同的韭黄,分成两组,一组放在房间里,用纸箱子罩住,一组放在阳光下,给两组韭黄定时浇水;连续培育一周。
条件实验结果
实验组有光叶片为绿色
对照组无光叶片为黄白色
实验结论:光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在有光的条件下,叶绿素可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