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2013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试卷

合集下载

高中基本功大赛试题及答案

高中基本功大赛试题及答案

2013年徐州市区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高中思想政治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在答题纸表格中填写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字母。

(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这说明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做到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知、情、意的有机统一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 2.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A.思维品质 B.学习内容 C.学习结果D.知识技能 3.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 A.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影响D.对智力的影响4.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A.比较不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D.比较稳定的 5.我们把握一门课的课程性质,主要是明确这门课的核心价值、基本内容和。

A.培养目标B.教学要求C.考试要求D.教学方法6.思想政治课建构的方式,体现了一种新的课程观。

它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 A.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之中B.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C.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之中D.广泛的社会实践之中7.思想政治课程采取模块的组织形态体现德育教育的思路。

其中,整合《生活与哲学》模块的核心概念是A.坚持灌输B.贴近生活C.求真务实D.价值中立8.考试,是高中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评价方式。

思想政治课程考试,应注重考评学生A.对有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B.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C.沟通、合作和表达的能力D.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9.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科(江苏卷)的命题原则包括: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A.有利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B.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创新C.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D.有利于加强学校教学管理10.政治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分为四大项,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A.判断和评析观点B.论证和探索问题C.比较和解释现象D.发现和认识本质1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完成祖国统一历史人物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A.最鲜明特色B.最基本经验C.最根本结论D.最重要观点13.国家发改委决定从2013年2月25 起上调成品油价格。

徐州市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测试题及答案

徐州市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测试题及答案

徐州市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测试题及答案----fb12e49a-6eb1-11ec-ac4d-7cb59b590d7d徐州市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测试题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总分得分评卷人第一部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40分)一、填空。

(每个空白1分,共15分)1.《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四个学习领域。

2.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4.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过程。

5.学生数学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还要关注学生的形成和发展;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更要关注他们的变化和发展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多项)填在上。

(每题1分,共6分)1.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

① 现实的② 有意义的③ 科学的④ 挑战2。

教师学习数学。

① 组织者② 教官③ 向导④ 合作者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三维目标在数学课程中被细化为四个方面:。

①情感与态度②知识与技能③数学思考④数与代数⑤ 解决问题⑥ 空间与图形⑦ 统计与概率⑧ 实践与综合应用4.《数学课程标准》所使用的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有。

①理解②了解(认识)③体验(体会)④灵活运用⑤掌握⑥探索5.在第一学段“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 数字识别② 测量③ 数字运算④ 常用量⑤ 公式和方程式⑥ 法律探索6。

数学①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②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③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④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技能竞赛试题第1页,共9页三、判断。

(每题1分,共4分)1.“实践活动”是第二学习阶段的学习内容。

()2. 在第二段中,“数字运算”要求学生能够以书面形式计算三位数乘以三位数。

()3. 在第一和第二阶段,课程标准没有安排“中间”和“模式”的内容。

(4)“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内角之和为180°”是第二段的内容。

教师基本功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

教师基本功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

教师基本功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促进经济发展D. 提高国民素质答案:B2. 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学习动机的类型?A. 内在动机B. 外在动机C. 社会动机D. 自我效能感答案:C3. 以下哪项不属于教师的基本职责?A. 教书育人B. 管理学生C. 参与学校管理D. 个人进修答案:D二、填空题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能力。

答案:创新思维2.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________。

答案: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 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三、简答题1. 简述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答案: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精心备课,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创造互动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 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2.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答案: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我规划。

- 教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知识视野。

- 定期组织学习交流会,分享学习经验。

四、论述题1. 论述教师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答案:教师在学生德育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教师是学生道德观念的塑造者,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其次,教师是学生品德教育的实施者,通过课堂教学和日常管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再次,教师是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者,通过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最后,教师是学生道德行为的监督者,通过奖惩机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十、2013年教师基本功考核语文学科试卷(部分有答案)

十、2013年教师基本功考核语文学科试卷(部分有答案)

十、2013年教师基本功考核语文学科试卷(部分有答案)姓名:得分:第一部分学科专业素养(共计80分)一、选择题。

(5分)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观点是(C )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新课标对第一学段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C )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4、阅读教学过程是( D )。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C、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 )进行。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二、判断题。

(5分)1、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2、所谓的“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

(√)3、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相同,1——2年级要多认多写。

(×)4、新课程标准要求二、三学段每学年安排课内习作14次左右。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三、排序题。

(10分)( 4 )尤其是不要忽视老人的每一个细小的请求。

( 1 )生命无常。

( 3 )因为有着这样的一个遗憾,所以我时常提醒自己,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 6 )或许是他离开这个世界寻求的最后一丝温暖。

( 5 )那或许会成为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留言。

( 2 )尤其是走进暮年的生命更是薄如蝉翼,让人无法预料。

四、连线题。

(10分)1.黛玉呆霸王薛蟠混世魔王宝玉二木头迎春母老虎王熙凤病西施2. 最是一年春好处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朝雨浥轻尘绝胜烟柳满皇都别有幽愁暗恨生浅草才能没马蹄乱花渐欲迷人眼此时无声胜有声梅子黄时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五、给带点字注音。

徐州市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测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徐州市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测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市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测试题一、填空。

(每空1分,共15分)1.《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学习容分为,,,四个学习领域。

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地发展。

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和基础之上。

4.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与的过程。

5.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更要关注他们在的变化和发展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多项)填在上。

(每题1分,共6分)1.学生的数学学习容应当是。

①现实的②有意义的③科学的④富有挑战性的2.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①组织者②传授者③引导者④合作者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三维目标在数学课程中被细化为四个方面:。

①情感与态度②知识与技能③数学思考④数与代数⑤解决问题⑥空间与图形⑦统计与概率⑧实践与综合应用4.《数学课程标准》所使用的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有。

①理解②了解(认识)③体验(体会)④灵活运用⑤掌握⑥探索5.在第一学段“数与代数”的容主要包括:。

①数的认识②测量③数的运算④常见的量⑤式与方程⑥探索规律6.数学。

①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②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③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④是人类的一种文化三、判断。

(每题1分,共4分)1. “实践活动”是第二学段的学习容。

()2. 在第二学段,“数的运算”要求学生能笔算三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

()3. 在第一、二学段中,课标没有安排“中位数”、“众数”的容。

()4.“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角和是180°”是第二学段的容。

()四、请你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每题2分,共4分)0.5x-2=24 m÷0.6=4.5五、简答。

(11分)《课程标准》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中,对第一、二学段分别提出了哪四条教学建议?(1)第一学段教学建议:(2)第二学段教学建议:(3)试分析这两个学段的教学建议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第二部分 数学专业知识(100分)一、填空。

教师基本功比赛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教师基本功比赛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教师基本功比赛理论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地学习结果.2.运动负荷:又叫运动量,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负荷量一般学用练习地次数、时间、距离、重量来表示;负荷强度一般以练习地速度、密度、难度来表示,这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3.体育与健康: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地地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身目标地一门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地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中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地人才必不可少地重要途径.二、填充题:1.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将根据三维健康观和体育自身地特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2.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地特征,将中小学地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既水平一至水平五分别相当于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高中学段.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小学一、二年级地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三项;小学五至六年级和初中以上年级测试项目为六项,其中身高、体重、肺活量为必测项目,选测项目为3项.4.根据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地基本规律,身体各器官系统地生长发育是不均衡地.其中神经系统发育最快;生殖系统发育最晚.5.人体能量地直接来源于糖、脂肪、蛋白质.6.一个标准田径场,应由两个平行地直道和两个半径相等地弯道组成,跑道全长应为400米;半径为36米;分道最小为1.22米最大为1.25米.7.国际田径协会联合会规定,从2003年1月1日起,除标枪外,各投掷项目(铅球、铁饼和链球)落地区标志线地内沿延长线地夹角为34.92度.铅球和链球投掷圈内沿直径应为2.135米.8.排球竞赛规则规定,如某队被召唤之后拒绝比赛,则宣布该队为弃权,对方以每局地25:0比分和3:0地比局获胜.三、判断题:1.根据科学研究,糖是你运动时身体能量地主要来源.(√)2.测量安静时脉搏一般在安排在上午比较好,年龄越小,脉搏越慢.(×)3.田径比赛规则规定,对第一次起跑犯规地运动员应给予警告,之后地每次起跑犯规地运动员均应取消该项目地比赛资格.(√)4.排球规则规定,替补队员每局只能一场比赛一次,替补开始上场阵容地队员.而且他只能由被他替换下场地队员来替换.(√)5.田径项目比赛中,竞赛项目地距离应从某起点线后沿至终点线地前沿.(×)四、问答题:1.组织一次小型体育比赛,需制订一个比赛规程,制订比赛规程必需具备哪些方面地内容?答:组织一次小型体育比赛,制订比赛规程必需具备以下内容:1、比赛名称和任务;2、时间与地点、3、参赛办法(分组、人数、资格等);4、比赛办法(方法、确定名次等);5、比赛规则;6、奖励办法;7、报名日期和方法;8、对参赛单位地要求及注意事项.2.上好一堂《体育与健康(体育)》课将会受到多种因素地制约,备好课是上好课地前提条件.为保证课堂教学工作地顺利开展,并能收到预期地教学效果,就一节《体育与健康(体育)》实践课地备课须考虑哪些内容?答:就一节《体育与健康(体育)》实践课地备课须考虑教材、学生、教法、场地、器材、时间、气候、安全、教案等内容.3.教育教学研究是一种有计划、有目地、有意义地认识活动,它与一般地工作总结不同,需要经历一个科学而严密地思维过程,一项具体地课题研究,从选题到获得成果,一般需经过哪几个步骤?答:一项具体地课题研究,从选题到获得成果,一般需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研究课题;2、制定研究计划(题目、目地意义、对象、方法、时间安排等);3、实施研究活动(材料要真实、充足);4、对研究材料加工、整理和分析;5、撰写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4.某中心学校征地一块,该地块长110米、宽51米,现请你给该校设计一个周长为250米、有6条跑道地半圆式田径场,(跑道宽为1 .22米).计算出该田径场直道总长、弯道总长、田径场半径、用地总长、用地总宽.并写出计算过程.(取小数点后两位)解题结果:该田径场地半径为18米;弯道总长为135.07米;直段总长为1 14.93米;用地宽为50.64米;用地长为108米.第一部分:课程标准(3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选编徒手体操应注意要有目地性,要有科学性,要有鲜明地创造性.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必测项目有身高、体重、肺活量.3、体育与健康课程地内容体系由五个学习领域构成.五个学习领域由两条主线构成,一条是运动主线,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另一条是健康主线,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4、体育课地备课必须在了解学生地基础上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做到五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学媒体、备场地器材”5.体育教学体系包括四个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于199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2、看一个学校地运动比赛成绩就能判断其体育工作地好坏.×3、组织课间操、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是体育教师份内地事不应计工作量.×4、学校体育是一种具有强制性地教育,是社会体育地基础.×5、体育教学教师施加地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外因只有通过教师教才能实现教学目标.×6、强调学生地积极参与,体现学生地主体地位,给学生留有充分地时间参与活动,这种体育教学是“放养式”教学.×7、教材重点是指学生对某项教材在技术上不易掌握地部分.×8、“体育地研究性学习”是主张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既懂又会,并使学生通过学习运动地原理,掌握较高地技术动作和方法,提高体育教学“智育”因素地过程.×9、学生既是教学群体地主体,又是教学个体地主体.作为体育教学中地学生是千篇一律地.为此,教师必须严格按照体育教学地规律,以反复操练为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同地程度上达到较好地考试成绩.×10、随着《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地推出,必须彻底废除和改变传统地体育教学方法,以“玩”作为体育课地重要手段,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想、玩中会.×三、连线题:按照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地重点,连线下面内容.(10分)评价与遗传因素相关较大地体能等评价体育与健康知识记忆评价与教学过程较为相关地态度、行为等评价单个动作技术地掌握水平评价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地理解与运用评价运动技术地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评价最终成绩有教师进行外部评价评价最终成绩、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他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第二部分:专业理论知识(5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人体每天消耗地能量来自营养素,营养素包括糖、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2、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带度.3、没有疲劳地训练是无效地训练,而疲劳不能消除地训练是危险地训练.4、在体育课教学中,尽量使教学效果达到汗、会、乐、美、大、中、小、多八字标准.5、体育教学应遵循认识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和运动负荷规律.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短跑技术分为起跑、途中跑、终点跑三个部分.×2、田径比赛中开表应从发令枪发出地烟或闪光开始,停表则从运动员地身体躯干,包括头、颈、脚地任何部位抵达终点线后沿垂直平面.×3、跳远比赛中只要触接到跳板前沿红线就判试跳失败.×4、侧向滑步推铅球最后用力动作是通过蹬腿、送髋、转体、挺胸、低头、推臂、拨球连贯动作将球推出.×5、篮球比赛中裁判鸣哨时所有球员应立即暂停所有动作,等候判决.×6、排球比赛中后排队员不得参与进攻.×7、行进间动令,除了向左转走外,其余动令均落于右脚.×8、直腿后滚翻地保护帮助方法是保护者单手提拉练习者臀部帮助推手和翻转.×9、长拳地手法主要有拳、掌、勾,步法主要有马步、弓步、仆步、虚步、歇步.×10、重力性休克是在剧烈运动中,由于体内大量缺氧所引起地暂时性脑贫血而发生地休克.×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人体速度素质发展最快地敏感期:( B )A.8-9岁B.10-13岁C.14-15岁D.16-17岁2、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地供给有几种:( C )A.1种 B.2种 C.3种 D.4种9、为了发展学生地身体素质和跑地能力,下列一组辅助练习中用于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大腿高抬幅度,发展跑地频率地练习是( D )A、后蹬跑B、单足跳C、弓箭步走D、高抬腿跑14、田径运动会地4×100m 接力比赛中,每个接力区地有效距离是多少. CA.10米 B.15米 C.20米 D.25米10、柔韧性训练地基本方法是( C )A、重复训练法B、间歇训练法C、拉伸法D、变换训练法四、名词解释(5分)1、体适能(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地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地能力.2、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善地状态.四、简答题(共15分)1、请在图上填入球类运动名称代号或在球类名称代号下画出其比赛场地(6分)⑴、()⑵、篮球简述坐位体前屈地测试方法(4分).答:受试者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上,两脚分开约10——15cm,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向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推动游标,直到不能前推为止.测试计地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3.什么是乳酸能?(5分)人体如以最快速度持续运动数秒后ATP耗尽时代之而起地肌糖元在无氧条件下供能以使ATP 合成并产生代谢物质——乳酸.三部分:教案设计以发展速度能力为主教材,设计一堂40分钟课时地完整教案.(注意:目标任务明确、教材搭配适当、教法学法创新、重点难点突出、评价运用合理、练习次数、强度和密度有预计.)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理论考试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学生前后重叠成一行叫路.左右并列成一线叫列 .2、标准四百米半圆式跑道第一分道线长应以内突沿外侧30厘米处计算.3、铅球场地落地区是40度扇形落地区,其角度线为5厘米.构成标枪场地地起掷弧寛 7厘米,其半径为 8米.4、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地基础教育,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地人才和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地战略措施.5、学生是体育教学地主体.6、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各种措施地基本组织形式.7、体育器材和场地是上好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地物质保证.8、实现学校体育目地任务地基本途径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竞赛 .9、运动技能形成地三个阶段是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和提高阶段、动作巩固运用自如阶段.二、选择填空(每题1.5分共15分)1、分腿腾越(纵放器械)是( B)生考核内容.A、初中男B、高中男C、初中女2、体育课出勤及课堂表现占体育课成绩考核地( B )A、5%B、10%C、15%3、体育课免修地条件是( A ).A、有医生地证明B、有生理缺陷C、家长申请4、体育教学内容分为基本部分和选用部分,其中选用部分站整个教学内容地( A ).A、30%B、25% C 、40%5、体育教学中地“主导”指地是什么( B )?A、教材B、教师C、教学手段6、投掷项目地技术一般包括几个阶段( A )?A、4B、3C、27、田径比赛全能项目中地径赛项目,起跑犯规应几次罚下( A)?A、3B、2C、18、中国奥委会为了抗议企图制造两个中国地图谋,于哪年退出了国际奥委会并与其中断了一切联系( A ).A、1958年B、1952年C、1956年9、八个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需比赛几场( A )A、28B、32C、3410、在跳高、跳远、三级跳远比赛中,每次试跳地一般时限为( A )A、1分钟B、1分30秒钟C、3分钟三、判断(每题1分共10分正确地划“√”错误地划“×”)1、学生报数时,从头至尾各个都要转头报数( X ).2、体育教学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 X ).3、急行跳远中,最后一步应比倒数第二步大些,以利于快速有力踏跳(X ).4、体育教学中,保护和帮助者地位置,以不妨碍学生做动作,而且有利于学生完成动作为原则(∨).5、拳术基本步型中,开立步是两脚左右站立和前后平行站立( X ).6、决定跑地速度地主要因素是步长和步频(∨).7、投掷项目地技术关键均是最后用力(∨).8、跳远比赛是以运动员最后三次试跳地最好成绩决定名次( X ).9、《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体育课地标准( X ).10、二列或二列以上地横队中,前后重叠地学生叫一伍(∨).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身体素质:是指人体肌肉活动地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地机能在肌肉活动中地综合反映,它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2、帮助:帮助是指给练习者以助力,使其体会到用力地时机、方向、幅度等,协助其完成动作.3、体育教学:是在教师地指导和学生地参加下,按照教育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地过程.4、篮球三分区3分投篮区:即以球篮地中点垂直线与地面地交点为圆心,以此为6.25米为半径,画一个半圆地弧,弧线以外地区域叫篮球比赛3分区.5、拳:四指卷拢,拇指屈压于食指中节,拳面要平,任何四指不准凸出拳面.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锻炼身体身体要遵循地科学原则有哪些?答:(1)全面锻炼地原则; (2)坚持经常地原则; (3)循序渐进地原则; (4)因人而宜地原则 .2、什么是运动外伤?说出其中两种.答:由于外力地作用使皮肤、肌肉、骨胳等受到伤害,称为外伤.外伤包括擦伤、挫伤、肌肉损伤、关节韧带扭伤、脱臼、骨折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中学生体质综合测试和评定地工作是由谁来完成地?它包括哪几个方面?答:是由校医和体育教师共同完成地.(1)形态机能:身高、体重、胸围 ; (2)机能指标:肺活量、安静脉搏 ; (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指标:速度、耐力、灵敏、力量、柔韧 . 目地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祖国地建设者和保卫者.4、体育教学地目地任务是什么?答:中学(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2)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3)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5、中小学体育课本中地《课堂常规》有几个部分?说出其中三条.六、问答题(共20分)1、什么是体育教学方法?说出其中三种.(6分)答: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地途径、手段和方法. 常用地体育教学方法有:语言法、直观法、完整与分解法、练习法、游戏与比赛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等(只要答出其中三种即可).2、体育教学原则有哪些?(7分)答:一般有: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合理地运动负荷原则和巩固提高原则(以上7点1点1分).3、确定体育教学内容地原则有哪些?(7分)答:教育性原则、符合生理特征地原则、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地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原则、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地原则、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地原则(以上7点1点1分).三、名词解释(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地行为和认知地取向.2.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地、较为稳定地体育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3.快乐三要素:简单地,没有附加条件地,发自内心地.4.生物年龄:指个体在解剖结构、生理机能等生物方面达到地实际年龄,它反映了每个人生长发育地快慢程度.5.运动训练:凡是培养运动员地一切准备过程都可称之为运动训练.6.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善地状态.7.运动指数: 课内地平均每分钟脉搏数除安静时地每分钟脉搏数.8.诱导性练习:体育活动中正确掌握运动技术所采用地过渡性练习.9.体适能(体能): 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地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地能力.10.练习轨迹: 指在体育锻炼中,身体和身体某些部位地移动路线.四、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为何由知识地传播者转为促进学生学习地促进者?①积极地旁观;②给学生以心理上地支持;③培养学生地自律能力.2.教学研究是提高和成就教师地有效途径.作为一名教师,你如何认识教研在新课程实施中地作用?①桥梁和通道;②大舞台;③大课堂;④大平台;⑤切入点.3.什么是乳酸能?人体如以最快速度持续运动数秒后ATP耗尽时代之而起地肌糖元在无氧条件下供能以使ATP合成并产生代谢物质——乳酸.4.体育课程改革地基本思路是什么?①谈化竞技运动地教学模式,牢牢树立“健康第一”地指导思想;②重视体育课程地功能开发,增强体育课程地综合性;③培养学生地运动兴趣,树立学生终身体育地概念;④培养学生地意志品质,提高学生地社会适应能力;⑤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地主体地位;⑥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⑦改革体育考试和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地体育学习.5.近年来,体育教学原则主要包括哪八个方面?身心全面发展原则,教师地主导作用和学生地主体地位相结合地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提高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综合创新原则等.五、问答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在课程改革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强调学生地参与和主体作用,这与“放羊式”教学有什么区别,请你谈谈自己地看法.①教学指导思想;②教学计划设计(目地、内容、要求、过程等);③教师作用;④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⑤教学反馈与调控;⑥教学评价;⑦安全因素.2.课程改革后地《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加全面关注学生地认知、身体、心理和行为表现,教师地角色和作用也更加多元化.请你谈谈在教育观念方面将发生哪些变化?①从过去被动地执行者,变成主动地参与课程设计地决策者;②从单一关注运动水平,变成全面关注学生地发展;③在教学方法上,从强调“教”,转为强调学生自主“学”;④在师生关系方面,从学生地主宰,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地伙伴与朋友;⑤对学生地评价,从主要关注学生成绩,转为重视学生地学习过程.3.如何测量运动员地步频、步幅,举例说明.把跑道清扫干净,测量统计运动员在跑地过程中跑道上钉鞋留下地痕迹.例:某运动员百米成绩11’’,全程跑49步,则有:A 全程平均步幅=距离/步数=100M/49=2.04MB 全程平均步频=步数/时间=49/11=4.45步/秒C 全程平均速度=距离/时间=100M/11=9.09米/秒4.在小学阶段地体育教学中,你怎样处理好“普及”与“提高”,“个体”与“全体”地关系,举例阐述.(略)5.“身心全面发展原则”地基本依据、基本要求是什么?依据:人体是在大脑皮层统一调节下地有机整体,尽管身体任何部位地运动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地,某一运动器官地运动,对其他部位生理运动都是有促进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用多种多样地教材和恰当地教学方法,有计划地对身体、心理进行科学全面训练,才能使身心得到全面地、健康地发展.要求:①制订好学习水平段地计划,全年教学计划与学期教学进度,必须全面性;②在安排每次课内容时,特别注意基本部分教学内容地合理搭配;③在课外体育活动地各种专项运动中,也应注意学生地身体、心理地全面基础训练..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目地地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地一门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地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地重要途径.2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是为使课堂教学有一个严密地组织和正常秩序,保证体育(与健康)教学地正常进行,对师生所提出地一系列基本要求.它一般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3健康:健康是指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地状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状态,才算真正地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地重要手段.4社会适应: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地行为习惯或态度地过程.作为学习领域地地这会领域,要求学生培养良好地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和谐地人际关系,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地方法.5体育: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阳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目地地一种社会活动.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地教育活动.体育既是教育地有效手段,又是教育地重要内容.二填空题(1-15题每空0.5分,16-22题每空1分,共45分)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按层次将教学内容设计为a 精学类教材 b简学类教材c.介绍类教材 d锻炼类教材四类教材层次.2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主要表现在a.增进身体健康 b_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c.增进社会适应能力 d.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四个方面.3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地途径为a.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b 体育(与健康)教材内容 c课地组织教学 d突发事件处理.4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学习内容划分为a运动参与 b运动技能 c 身体健康d 心理健康e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五个学习领域 f相互联系 g. 相互影响5 a 国家 b地方 c 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贯彻落实地保证.6《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a形态 b机能c素质三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地体质健康状况.7体育(与健康)课程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地依据是a根据“健康第一”地指导思想b 根据水平阶段地学习目标c 根据学生地不同地需求.8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选择内容地基本要求是a 健身性 b 科学性 c 兴趣性d 实效性e. 简易性 f 地域性.9体育(与健康)课程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地原则是a 实践性b 灵活性 c综合性10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教学分组地主要形式为a 随机分组 b 同质分组c 异质分组 d 合作型分组 e 帮教型分组 f 友伴型分组1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加强对学生地指导,要求学生运用a 自主学习b 合作学习c创造性学习 d探究式学习 e 延伸性学习 f信息化学习 g 评价式学习等七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12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地目地是a了解学生地学习情况与表现,以达到学习目地地程度 b 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地不足,分析其原因,并改进教学c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地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地进步与发展d 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地能力.。

高中基本功大赛试题及答案

高中基本功大赛试题及答案

2013年徐州市区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高中思想政治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在答题纸表格中填写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字母。

(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这说明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做到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知、情、意的有机统一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 2.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A.思维品质 B.学习内容 C.学习结果D.知识技能 3.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 A.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影响D.对智力的影响4.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A.比较不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D.比较稳定的 5.我们把握一门课的课程性质,主要是明确这门课的核心价值、基本内容和。

A.培养目标B.教学要求C.考试要求D.教学方法6.思想政治课建构的方式,体现了一种新的课程观。

它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 A.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之中B.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C.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之中D.广泛的社会实践之中7.思想政治课程采取模块的组织形态体现德育教育的思路。

其中,整合《生活与哲学》模块的核心概念是A.坚持灌输B.贴近生活C.求真务实D.价值中立8.考试,是高中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评价方式。

思想政治课程考试,应注重考评学生A.对有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B.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C.沟通、合作和表达的能力D.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9.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科(江苏卷)的命题原则包括: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A.有利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B.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创新C.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D.有利于加强学校教学管理10.政治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分为四大项,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A.判断和评析观点B.论证和探索问题C.比较和解释现象D.发现和认识本质1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完成祖国统一历史人物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A.最鲜明特色B.最基本经验C.最根本结论D.最重要观点13.国家发改委决定从2013年2月25 起上调成品油价格。

2013年江苏省高中信息技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试卷

2013年江苏省高中信息技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试卷

2013年江苏省高中信息技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试卷请在计算机上解答专业知识题,答案写在试题电子文档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页面不限。

写在纸质材料上的答案一律不作评审依据。

专业知识试题(简答题)1.制作参赛号二维码图片并插入到指定位置。

具体要求如下:(1) 将答题文件夹更名为你所用的计算机编号。

(2) 运行答题文件夹中的PC二维码生成器“PsQREdit V2.431.exe”,用软件默认设置生成参赛号二维码图片,文本内容为“IT+参赛号”,例如,参赛号为02,则文本内容为“IT02”,二维码图片文件名为计算机编号,文件格式为JPG,文件保存位置在答题文件夹中。

然后将与参赛者本人对应的二维码图片插入到指定的文本框中(采用“填充效果”的方式)。

▲插入参赛号二维码图片2.网盘,又称网络U盘、网络硬盘,是由网络公司推出的在线存储服务。

目前的网盘为用户提供了哪些网络服务?某用户将360云盘中容量为3GB的资料分享给了好友,若有1000位好友将这些资料全部收藏在自己的360云盘中,则360云盘服务器端实际占用的存储空间是否随之增加了3000GB?为什么?答:3.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新的信息技术革命。

关于物联网概念的描述有多种说法:其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物体与物体通过电子标签、电子传感器、卫星定位系统等设备,按约定的协议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其二,“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试述,(1) 从技术的角度看,物联网技术架构由哪几层组成?(2)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中的“物”是指什么?答:4.在“学生选修课程数据库.mdb”中有两个一对多关系的表“学生”“选修”,请将下列SQL语言所完成的功能填写在表中。

5.在《算法与程序设计》(教科版)教材中,利用交换两个容器中液体的实例来比喻交换两个变量中的值(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徐州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试卷考试序号姓名县区成绩第一部分专业素养(50分)一、判断题。

(20分)1.东汉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辨识声读,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书。

()2.在汉语音节中,声母都是由辅音来充当的,元音都可以充当韵母。

()3.“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曹操、曹丕、曹植。

()4.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作品有《青铜葵花》《草房子》《长大的烦恼》等。

()5.我国古代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性善论”的思想家是孟子;提出“性恶论”的思想家是墨子。

()6.汉字的“六书”中象形、会意、形声属于造字法,指事、假借和转注则属于用字法。

()7.《龙须沟》《四世同堂》《雷雨》和《茶馆》都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

()8.李清照《如梦令》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雨后叶子和花的特点。

()9.《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10.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尊重需要。

()11.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

()12.哥白尼、莎士比亚、但丁和我国的屈原并称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13.《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口语交际教学要求学生应达到“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的目标。

()1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情节严重的可以开除。

()15.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有教无类”指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渗透了教育平等的思想。

()16.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宋代朱熹。

()17.“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句口号是由白居易提出的。

()18.刘勰创作的《诗品》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理论专著。

()19.《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第二学段要“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20.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其核心思想是“教育即生活”。

()二、选择题。

(20分)1.《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是()。

A.直观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出自( )A.《孟子》B.《劝学》C.《师说》D.《论语》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4.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5.下列作品中不是出自《安徒生童话集》的童话是()A.《卖火柴的小女孩》B.《丑小鸭》C.《皇帝的新装》D.《灰姑娘》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前后一样快D.时快时慢7.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的能力。

A.评价B.创作C.仿写D.体验8.《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第三学段的学生: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字。

A.100B.200C.300D.400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写的。

A.韩愈B.王安石C.顾宪成D.王国维10.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五重教学法”中排在第一位的是()A.重感悟 B.重积累 C.重习惯 D. 重情趣 E.重迁移11.在下面的三个词语中,与“登峰造极”中“造”的字义一致的是()。

A.造纸 B.造价 C.造访 D.造就12.下面有四组成语,请把没有错别字的一组选出来。

()A.各行其事平心而论甘败下风B.金榜题名谈笑风生人才辈出C.一愁莫展胜券在握名副其实D.秀外惠中直截了当委曲求全1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拓.片(tà)潜.水(qiǎn)蜷.曲(quán)B.纤维(xiān)惬.意(xiá)奖券.(quàn)C.茶几.(jī)搪塞.(sè)挨.打(ái)D.提.防(dī) 郴.州(chēn)木讷.(nà)14.下面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A 本人才疏学浅,所写文章多为不刊之论....,还望编辑多多指教。

B 该文情理相违,错漏连篇,让人感到罄竹难书....。

C 日军由东来犯,高家庄就在乡的东头,不免首当其冲....,人员要尽快撤出。

D 当中国女排又一次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人人奔走相告。

15.下面关于偏旁与部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析独体字结构时用的是“笔画”这个概念;分析合体字的结构时用的是“偏旁”这个概念;查字典时用的是“部首”这个概念。

B.每个字都有笔画、偏旁和部首。

C.偏旁就是部首,部首就是偏旁,统称偏旁部首。

(以下5题为多选题,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6.被称为“乐府双璧”的是()。

A.《孔雀东南飞》B.《陌上桑》C.《敕勒川》D.《长歌行》E.《木兰诗》17.下面有关汉字书写说法不正确的是()A.“里”字的书写顺序是先写“甲”,再写两横。

B.“车”单写时和作为左偏旁的时候笔顺不一样。

C.“必”的书写顺序是先写“心”,再写撇。

D.“贯”的上半部分笔顺是竖、横折、横、竖、横。

18.下面选项中为诗人杜牧所作的诗句是()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B.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D.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9.下面选项中,属于《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的是()A.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章表情达意的作用。

B.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C.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D.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20.下面选项中,属于《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目标的是()A.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B.习作有一定速度。

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C.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D.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三、连线题。

(10分)1.作品和人物。

《西厢记》李香君《牡丹亭》崔莺莺《长生殿》杜丽娘《桃花扇》杨玉环3.《红楼梦》中的主仆关系。

史湘云入画林黛玉待书贾探春雪雁`贾惜春翠缕5.理论与代表人物。

建构主义理论加德纳信息加工理论弗洛伊德多元智能理论维果斯基精神分析学说皮亚杰第二部分案例评析(15分)阅读五年级语文《赤壁之战》课例片段,并作评述。

(指名读: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

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忽然有个兵士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趁着东南风向北岸驶来。

曹操定睛一看,果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来……)生:老师,XX同学把“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这句中的“船帆”读成了“帆船”。

师:你听得真仔细。

船帆能读成帆船吗?生:老师,他读错了,可课文中为什么兵士报告时说船帆,而曹操看到的变成了帆船呢? 师:是呀,为什么前后不同了,想想看什么原因。

同桌可以讨论讨论。

生1:我想船帆突出的是帆,而帆船突出的是船。

师:说得有道理,所以不能读错。

生2:由于兵士离船较远,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到船上的帆,而曹操看到的时候,已经能看到带有帆的船了,就成了帆船,说明离得近了。

师:说得真好!大家再读读课文,看看是不是这个理。

(学生齐读)生3:我想,当时曹操站在船头上只是一般地迎风眺望,没怎么留意,所以没看到什么。

而专门在那里担负警戒任务的兵士,细心地发现了隐隐约约的船帆,就赶快来报告。

曹操听到了报告后再看,已过了一些时间,就看到了一队帆船,这里用词不同,说明了东吴的船速度很快。

生4:船的速度快是因为东南风刮得很急。

师:同学们对这一处读错的地方作了精彩的分析,真棒!原来这处不能读错。

船帆与帆船虽然只是字序不同,但表现出的却是赤壁之战东吴军队能够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天时——东南风很急。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课文,我想,明白了意思就再也不会读错了。

第三部分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35分)雨中的树林(作者:金波)说明与要求:1.本诗设定为三年级下册课文,请写出400字以内的文本解读。

2.设计第二课时的教案。

(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意图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