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概论和指导原则

合集下载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是一种从管理角度出发的全方位质量控制方法,它旨在通过全面的质量管理流程和活动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达到最高水平。

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能够使组织更加注重顾客需求、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利用,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概念和原理两个方面介绍全面质量管理。

一、基本概念全面质量管理是指通过整合组织内部资源、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和客户满意度的不断提高来实现质量的最大化。

它强调质量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要求每个人都应该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负起责任。

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是持续改进,强调通过不断地寻找问题、找出原因、采取纠正措施以及持续监控来提高质量。

二、原理分析1. 顾客导向原理全面质量管理的首要原则是以顾客为中心。

组织应该充分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并据此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策略,从而提供满足顾客期望的产品和服务。

顾客满意度是衡量质量管理成效的重要指标,组织需要通过不断改进来提高顾客满意度。

2. 全员参与原理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全员参与,每个员工都应该对产品和服务质量承担责任。

组织应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员工都成为质量改进的推动者。

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形成一个协同合作的团队,共同致力于实现质量目标。

3. 持续改进原理持续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原则。

组织应该建立和维护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寻找潜在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并进行持续监控,以实现质量的不断提高。

持续改进需要运用各种质量工具和方法,如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流程图、质量检测等,以促进组织的学习与创新。

4. 数据驱动原理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以数据为基础进行决策和改进。

组织应该建立有效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机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为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数据驱动的决策能够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为组织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

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及标准

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及标准

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及标准引言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是一种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在现代商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企业要想在市场上长期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全面提升,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基本原则1. 强调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全员参与,认为每个员工都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不仅是生产线上的工人,也包括管理人员、销售人员等。

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关注质量,并且积极参与到质量管理中。

只有全员参与,才能确保质量管理的全面推进和全面提升。

2. 以顾客为中心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是以顾客为中心,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企业应该不断关注顾客的反馈和意见,改进产品和服务,按照顾客的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和提供个性化服务。

只有不断超越顾客的期望,才能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3. 过程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注重全过程管理,强调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售后服务的整个流程。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过程管理体系,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

通过全面的过程管理,可以消除潜在的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4. 持续改进全面质量管理追求持续改进,要求企业不断寻求创新和提高。

通过持续改进,企业可以不断优化和提升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提高整体的质量水平。

持续改进需要企业建立反馈机制,收集顾客的反馈和意见,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实施步骤1. 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一步是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

质量方针是企业对质量的基本态度和追求的目标,质量目标是性能指标和绩效指标。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并将其传达给全员。

2.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等。

质量策划是规划质量管理活动的过程,质量控制是对产品和服务进行监控和检验,质量保证是通过内部审核和认证等手段确保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是一种以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方法。

它旨在通过持续改进和全面质量控制,提高组织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本文将就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展开论述。

一、基本原则1. 以顾客为中心: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是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

组织要建立有效的市场调研机制,了解并反馈顾客的需求,将其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和改进方向。

只有有效地满足顾客需求,才能提升顾客满意度,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

2. 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要求组织内的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

通过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参与内部培训、实施质量检查等方式,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只有建立起全员参与的氛围,才能形成共同努力、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

3. 持续改进:全面质量管理强调持续改进的理念。

组织要通过设立质量目标、制定改进计划、推行PDCA循环等手段,不断提高组织的绩效和质量水平。

只有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提高质量,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系统思维:全面质量管理要求组织从整体上把握和管理质量。

组织要建立并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项工作的相互关系和依赖性。

通过系统思维,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避免问题的反复出现。

二、基本方法1. 过程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注重对质量管理过程的把控。

组织要对生产、服务等各个关键过程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

通过过程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避免问题在后续环节扩大。

2. 数据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倡导以数据为依据做出决策。

组织要采集、整理和分析质量相关的数据,运用统计方法等工具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了解质量状况、发现问题和改进的方向,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 合作与沟通:全面质量管理鼓励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全面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是指一种以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为特点的质量管理方法。

TQM的目标是通过不断改进并满足顾客需求,提高组织的质量和竞争力。

全面质量管理八项原则是TQM的核心指导原则,它们包括:1. 客户导向:将顾客需求放在首位,以满足顾客的期望为目标。

企业应该深入了解顾客需求,提供符合顾客期望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

2. 领导力:领导者应该设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并通过示范和激励来引导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

领导者要树立榜样,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和价值观,激发员工的创新和改进意识。

3. 全员参与:全员参与是TQM的核心理念,每个员工都是质量管理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企业应该鼓励员工参与质量管理活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

4. 过程管理:关注过程是TQM的重要原则。

企业应该通过建立有效的过程管理体系,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按照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以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5.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TQM的核心要求之一。

企业应该通过不断的反馈和评估,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6. 事实决策:基于数据和事实的决策是TQM的基本原则之一。

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体系,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来指导决策,避免主观臆断和盲目决策。

7. 供应商合作:供应商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该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产品和服务质量,共同追求卓越。

8. 不断学习:学习是TQM的核心要求之一。

企业应该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培训和知识分享,不断改进和创新,保持竞争优势。

全面质量管理八项原则是企业实施TQM的基本准则,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了一个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贯彻和落实这些原则,企业能够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率,提升顾客满意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它的目标是通过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有八项原则被认为是重要的指导原则。

下面我将以人类的视角,用准确的中文来描述这八项原则。

第一项原则是客户导向。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是最重要的。

企业应该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并竭尽全力满足这些需求,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第二项原则是领导力。

领导者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应该为组织设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指导和支持。

领导者还应该鼓励员工参与质量改进,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资源。

第三项原则是全员参与。

全面质量管理需要每个员工都参与其中。

员工应该积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并贡献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通过全员参与,组织可以获得更多的创新和改进机会。

第四项原则是过程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是通过优化和改进过程来提高质量。

组织应该对所有的关键过程进行分析,并找出改进的机会。

通过控制和改善过程,组织可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第五项原则是系统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认为,一个组织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

各个部门和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只有整体优化才能实现质量的提高。

因此,组织应该采用系统方法来管理质量。

第六项原则是持续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是持续的改进和学习。

组织应该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并采取行动来实现这些改进。

通过持续改进,组织可以不断提高质量,并保持竞争优势。

第七项原则是基于事实的决策。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是基于数据和事实来做出决策。

组织应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便做出准确的决策,并监控和评估决策的效果。

最后一项原则是供应商关系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认为,供应商是组织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织应该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共同努力提高质量。

以上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组织可以实现持续的质量改进,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一种管理方法和理念,旨在通过不断优化各个方面来实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满足客户需求和提高组织绩效。

全面质量管理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管理工具,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被广泛采用。

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原则和实施步骤,以及在组织中实施TQM所面临的挑战和利益,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深入的了解和知识。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全面质量管理是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一种管理方法和思想。

TQM要求组织全面关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不仅要注重生产和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还要强调管理和组织的质量控制。

TQM旨在建立和维护一个注重质量的组织文化,鼓励员工从事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以最终实现客户满意度和增加组织绩效。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是一种全员责任,所有员工都应该参与并为质量工作贡献力量。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1. 客户导向:客户是企业存在的根本。

全面质量管理的首要原则是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以客户为导向,实现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2. 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责任,所有员工都应该参与,亲自进入质量改进过程。

这意味着每个员工都应该认识到他或她的工作对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3.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TQM的重要原则之一。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组织不断寻求改进和创新的机会,并将改进作为一种日常行为的一部分。

这有利于确保产品和服务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4. 全面性:全面性是指组织应该从整体上考虑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注重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控制,并避免过分注重某些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

5. 领导力:领导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领导应该对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有清晰的理解,对组织内部的质量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并致力于推动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

6. 系统性:TQM要求组织建立一套质量管理体系,将质量控制和改进作为一种系统,对每个处理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并在每一个级别上进行质量监控和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第四版:电子版指南

全面质量管理第四版:电子版指南

全面质量管理第四版:电子版指南1. 简介本文档为全面质量管理第四版的电子版指南,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和实施策略。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通过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来提高组织的绩效和客户满意度。

2. 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和目标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原则是以客户为中心、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

其目标是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卓越质量,提高组织的绩效并满足客户的期望和需求。

3.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素全面质量管理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3.1 质量目标设定和策划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并制定相应的策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策划包括确定质量指标、制定质量控制措施和持续改进计划等。

3.2 组织和沟通建立一个质量管理团队,并确保良好的内部沟通和协作。

全员参与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每个员工都应对质量负有责任。

3.3 过程管理和控制通过建立有效的过程管理和控制措施,确保产品和服务在各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

这包括制定标准操作程序、进行过程监控和纠正措施等。

3.4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来改进质量和绩效。

4. 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步骤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4.1 识别关键流程和关键问题识别组织中的关键流程和关键问题,确定需要改进的重点领域。

4.2 设定质量目标和策划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并制定相应的策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确保目标具体、可衡量和可达成。

4.3 实施质量控制措施根据质量目标和策划,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制定标准操作程序、建立质量检查机制等。

4.4 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收集和分析与质量相关的数据,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

4.5 进行持续改进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持续改进质量和绩效。

5. 全面质量管理的益处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可以带来以下益处:-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的期望和需求。

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及基本原则

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及基本原则

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及基本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是一种以全员参与、全方位管理的质量管理方法。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不断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效益,满足顾客需求并超越顾客期望。

其目的是改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声誉。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
1. 顾客导向:将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置于首位,以顾客满意度作为衡量绩效的标准。

2. 全员参与:强调全员(包括管理人员和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全员共同努力追求质量卓越。

3. 数据驱动:依靠数据和事实进行决策和改进,把握质量的真实情况和变化趋势。

4. 过程管理:关注整个工作流程,追求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优化,避免质量问题发生。

5. 持续改进:持续地识别和解决问题,通过小步快跑的改进方法推动质量不断提升。

6. 基于团队的工作:通过协作和合作,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共同追求质量和业绩目标。

7. 管理者的领导作用:管理者应起到榜样和引领的作用,为全面质量管理提供支持和指导。

综上所述,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以顾客为中心,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方法,通过数据驱动、过程管理和持续改进来提高质量,并以管理者的领导作用和团队合作为基础。

它的目标是不断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效益,实现质量的卓越和持续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ocess improvement) 5. 將供應商視為伙伴 (supplier partnership) 6. 建立各過程的績效評量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39
1.7 TQM三要素
1.人員的品質TQM的關鍵因素是人員,包括組織的管理 層、各級員工以及供應商
持續改善 :
• 持續改善手法
•全面持品質續管理改概善論 團隊
38
1.6 TQM指導原則
1. 由有承諾和參與的管理者長期由上至下提供全組 織的支援(leadership)
2. 重視顧客,包括內部顧客與外部顧客 (customer satisfaction)
3. 員工參與 (employee involvement) 4. 持續改善企業流程與生產流程 (continuous
1. 日本企業興起 2. 日本貨進入國際市場
– 日本人提出「預防導向」的品質作法,讓歐美國家人 士大感吃驚。「提升品質穩定性,可促使生產力提 高」,這個想法完全推翻了歐美企業以往的常識。
3. 美日經貿摩擦
– 以故障率 (failure rate) 等品質穩定性而言,日本產品 要比美國好2倍,日本產品非但「價廉物美」,而且由 於品質管制得當,不良率遠較美國貨低,因此生產力 大幅提升,並且降低了製造成本。
1. 生產者導向的管理
2. 美國經濟的衰退
– 長期以來美國公司的管理者以短期利益為導向
– 由於管理者的目標著重於追求每季紅利使公司 股票價格升至最高的作法,故使衰退加速惡化。 快速回收,無論是取得或失去紙面利潤,都會 弄巧成拙,長遠的影響是腐蝕投資,同時結果 必將與所期望的正好相反。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生 活 中 的 辛 苦阻挠 不了我 对生活 的热爱 。20.12.320.12.3Thursday, December 03, 2020

人 生 得 意 须 尽欢, 莫使金 樽空对 月。06:02:4206:02:4206:0212/3/2020 6:02:42 AM

做 一 枚 螺 丝 钉,那 里需要 那里上 。20.12.306:02:4206:02Dec-203-Dec-20

日 复 一 日 的 努力只 为成就 美好的 明天。 06:02:4206:02:4206:02Thursday, December 03, 2020

安 全 放 在 第 一位, 防微杜 渐。20.12.320.12.306:02:4206:02:42December 3, 2020

加 强 自 身 建 设,增 强个人 的休养 。2020年 12月 3日上午 6时2分 20.12.320.12.3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34
PDCA-SDCA
• Plan—Do---Check----Action • Standardize---Do---Check---Action
Plan
Standardize
Action Action
Do
Do
Check
全面品C質h管ec理k概論
35
6. 框架 (跨機能管理):高階管理團隊以跨機 能的PDCA循環、CAPD循環及SDCA循環 活動處理關於品質、成本、交期與士氣等 課題。
TQA
改善活動 問題解決工具
QFD 可靠度工程
防錯與防呆
量測技術 抽樣檢驗
QS9000
SPC QC七手法
標準化
固有技術
5S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品質意識
37
全面品質管理模式
願景 使命 政策
輸入 : • 客戶聲音收集 • 品質機能展開
組織流程 : • 流程管理 • 流程再造
輸出 : • 客戶滿意度 • 品質成本 • 標竿
2. 建構方法與材料 (策略):由願景、任務、 指導原則、規劃假設、未來趨勢,以及3 年和5年的整合企業計畫支持的組織目標。
3. 屋頂 (高階經營者的想法和支持)。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29
4. 橫樑 (方針):一年期的計畫達成依據管理 者的特定目標值,以及結合品質、成本、 交期、士氣的手段所發展出的目標。
5. 支柱 (方針管理):達成方針的PDCA 循環 (課題型)、CAPD 循環 (改善型),以及 SDCA 循環 (維持型) 活動。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30
• 補充說明PDCA,CAPD,SDCA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31
PDCA 循 環
檢討改進 ACTION
工作計畫 PLAN
績效評估 CHECK
工作執行 DO
‧PDCA模式: 計畫PLAN-執行DO-查核CHECK-行動ACTION
‧CAPD模式: 檢核CHECK-改正ACTION-計畫PLAN-執行DO
品質管成理循效環改善循環
FOCFUOS-PCDUCSA-PDCA
F ind a process to improve.
(尋找可改善的流程)
Organize a team that knows the process. (組織一個了解該流程的團隊)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14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15
• 日式品管的特徵有如下6項:
1. 全公司品質管制;全員參加的品管。 2. 品質管制的教育與訓練。 3. 品管圈活動。 4. 品管稽核診斷 (頒發戴明獎及董事長親自參與
的診斷)。 5. 活用統計方法。 6. 全國性品質管制的推行活動。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16
• 石川馨認為日式品管是經營的一項思想革 命,主要內涵包括:
1.4 TQM的定義 1.4.1 TQM的意義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20
TQM的意義
• T:Total 指所有部門、所有職位以及全體員工
• Q:Quality 指組織內每項活動及最終產品的卓越程度, 亦即,品質是以其滿意程度來判斷。 如表1.5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21
全Hale Waihona Puke 品質管理概論22• Dale Besterfield (1999) 定義品質為「滿足或 超越顧客期望的最佳產品或服務」。他以下 述公式表示
7. 基礎 (日常管理):每日個人與團隊行動專 注於達成過程逐漸改善的PDCA循環、 CAPD循環及SDCA循環活動的各種組織 策略。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36
管全 理面 品品 質質
TQ


品 質
全面 品質
管理
QA
QC
QI
全面品質管理架構
願景 策略
方針管理
日常管理
流程管理
品質成本 管理七手法
田口式 品質手法
1. 品質第一:不應僅追求短期利益。 2. 消費者導向:不是生產導向,應考慮買方的立
場。 3. 後續工程是顧客:要打破本位主義觀念。 4. 根據數據、事實說明事情:活用統計學。 5. 尊重人性的經驗:全員參與的經營。 6. 機能別的管理。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17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18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19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9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10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11
1.3 美國的覺醒 1.3.1 科技知識的爆發
1. 科技領導社會進步
2. 技術變遷速度愈來愈快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12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13
1.3.2 為何日本產品可襲捲國際市場
• 日本擅長吸取他國長處,再加以本士化,在 品質的概念方面也不例外。其實「品質」本 身從來不曾成為日本人努力的目標,「利潤」 才是主要目標,而品質 (方法) 只不過是一 種增進利潤的手段。日本人將品質界定為 「目標值附近的均勻度」,而不是美國式的 「符合規格」。
• TQM的出發點原本就是在於促進民眾生活更為便 利及舒適,因此公司在滿足特定顧客 (購買者) 之 餘,也不應造成其他民眾的不利。
• 在全面品質的概念下,品管工作也不再全是生產 第一線人員的工作,其已由事後的品質管制,進 展到事前的設計掌控。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5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6
1.2 美國經濟的興衰 1.2.1 美國國內情勢
• 隨著經營環境的變遷,理論上企業組織應該有不 同的架構妥為因應,但事實上,企業組織並無法 立即說變就變,所以必然會發生適應不良的狀況, 這就是為什麼企業組織一向會有問題存在,未來 也是如此的根本原因所在。唯一有所改變的是, 這些問題愈來愈難解決。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3
2. 企業為何需要變革
• 在過去經濟活動互相隔絕、孤立的舊時代, 企業以擁有獨特的產業技術面享有優勢,而 且沒有外來的競爭迫使其自我檢討及尋求變 革。
3. 過程之聲- 過程是品質的源頭。過程的變 異是品質起伏變化的主要根源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42
1.8 TQM的三種聲音
過程之聲+員工之聲=公司的競爭能力 (capability)
• 公司的競爭能力與顧客需求公司透過本身的競爭能力因應顧客所提出 的需求,並決定公司長期成長與利潤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43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26
1.5 TQM的架構
• TQM的架構可用建造房屋的過程與結構來 說明。如圖1.6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27
全面品質管理概論
28
1.5 TQM的架構
1. 藍圖 (評估與需求):決定組織目前內部 (士氣與激勵、內部顧客滿意、工作倫理、 資源、生產力等) 與外部 (環境、競爭、經 濟、外部顧客滿意等) 的現狀 。
7
– 許多公司對品質和產品,反而不及對財務成就 那樣地注重,忘了「致力於品質和產品,即可 獲致財務上的成就;但致力於財務成就,卻不 見得就能帶來好的產品和品質」的事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