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6章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6章+总需求与总供给习题

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一、名词解释题1.扩张性财政政策 3.扩张性货币政策5.总供给 7.交易动机 8.投机动机 11.自生支出13.边际支出倾向 15.流动性偏好17.IS曲线19.工资粘性21.菲利普斯曲线23.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二、单项选择1.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是由于()。
A、实际资产效应B、跨期替代效应C、开放替代效应D、以上三项都是3.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不具备弹性的条件下短期总供给曲线是()。
A、垂直的B、水平的C、向上倾斜的D、向下倾斜的5.在古典模型的长期均衡中,当货币供给增加时()。
A、均衡的就业水平和产出不受影响B、均衡的产出和均衡价格水平不受影响C、均衡的价格水平,货币工资不受影响D、均衡就业量和均衡货币工资不受影响7.变动时不会导致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A、公众的预期B、价格水平C、宏观经济政策D、汇率9.“滞胀”理论不符合()观点。
A、货币主义B、凯恩斯主义C、理性预期学派D、实际经济周期11.假设可支配收入增加50元,消费支出增加45元,那么边际消费倾向为()。
A、0.05B、0.10C、0.90D、1.0013.按照凯恩斯的观点,人们需要货币,是出于()。
A、交易动机B、预防动机C、投机动机D、以上三项15.一般地说,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
A、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B、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C、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D、产品需求小于产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17.IS曲线向左方移动的条件是()。
A、总支出增加B、总支出减少C、价格水平下降D、价格水平上升19.IS曲线为y=500-2000 r,下列哪一个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组合不在IS 曲线上()。
A、r=0.02,y=450B、r=0.05,y=400C、r=0.07,y=360D、r=0.10,y=30021.计划总支出曲线()。
A、是向上倾斜的B、是向下倾斜的C、是垂直的D、是水平的23.如果总存货等于计划存货,那么()。
第6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习题《宏观经济学》

第6章总需求与总供给习题
1、设某一两部门的经济由下述关系式描述: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函数为i=150-6r ,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r,设P为价格水平,货币供给为M=150。
试求:
(1) 总需求函数。
(2) 若P=1,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3) 若该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AS=800+150P,求均衡的收入和价格水平。
2、如果消费需求C=100+0.8Yd,投资需求I=150-6r,税收T=50,政府支出G=40
(1)求解产品市场均衡时的IS方程;
(2)如果经济的名义货币供给为150,货币需求为L=0.2Y-4r,分别求解当价格水平P=1、1.2和1.5时的LM方程;
(3)分别求解当价格水平P=1、1.2和1.5时使产品和货币市场同时到达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
(4)如果在P=l的价格水平下,名义货币供给从150 下降到125和100,货币市场与产品市场的均衡有何变化?
3、设总供给曲线为Ys=2000+P,而总需求曲线为Yd=2400-P
(1)求供求平衡点
(2)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左平移10%,求新的平衡点并与
(1)比较指出当时的经济状态。
(3)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右平移10%,求新的平衡点并与(1)比较指出当时的经济状态。
(4)如果总供给曲线向左平移10%,求新的平衡点并与(1)比较指出当时的经济状态
(5)本题中的总供给曲线具有何种形状?属于何种类型?。
《西方经济学(宏观)》(全)答案——郑大远程教育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计算GDP的方法有A、支出法B、收入法C、增加值法D、以上都对2、一个企业的增加值等于A、总销售额B、总销售额减生产成本C、产值减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品价值D、产值减由于生产而发生的资本折旧3、政府购买支出不包括A、警察的薪水B、政府对农民的补贴C、建造政府办公大楼D、研究市区交通的花费4、按收入法,国民收入不包括A、租金收入B、失业救济C、薪水D、净利息5、以下较为正确的说法是A、国民收入大于个人收入B、国民收入小于个人收入C、国民收入等于个人收入D、都可能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GDPA、是一国在一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
B、计算服务C、等于一国在一年中的总销售额D、以上都对2、GDP的计算方法有A、支出法B、收入法C、增加值法D、中间产品法3、下列各项中引起国民收入核算中总投资增加的是A、企业购买新机器B、私人购买新房子C、企业购买股票D、企业没有全部销售掉的当年产品增加4、按照支出法,GDP包括A、消费B、投资C、政府购买D、出口5、以下说法中不正确者是A、GDP必定大于GNPB、GDP必定小于GNPC、国民收入等于国民的个人收入之和D、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消费加上储蓄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GDP=当年的总产值。
正确错误2、家庭购买汽车属于消费。
正确错误3、总投资与净投资之差等于GNP与NNP之差。
正确错误4、个人收入=NI+挣到没有收到的收入-收到的不是挣到的收入。
正确错误5、如果一国每年的储蓄保持不变且政府保持其预算平衡,那么,贸易盈余增加100单位就意味着本国居民私人投资减少100单位。
正确错误第二章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在一个简单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0.8Y,那么,乘数等于A、0.5B、4C、5D、102、如果MPC=0.8,没有所得税的情况下,转移支付乘数为A、4B、5C、6D、83、如果MPC=0.9,税率为1/3,那么,投资乘数为A、0.5B、2.5C、5D、104、消费函数的向上移动A、不影响均衡收入B、增加均衡收入C、减少均衡收入D、都可能5、如果MPC=0.8,那么最有可能的是A、平均消费倾向是0.9B、乘数为5C、乘数为1.25D、在均衡状态,投资等于储蓄的80%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简单收入决定模型中均衡收入的条件是A、总需求等于总产出B、非自愿存货等于零C、漏出等于注入D、价格水平不变2、边际消费倾向A、等于可支配收入增加1单位所导致的消费增加B、等于1减去边际储蓄倾向C、一般来说小于1D、短期内可以小于平均消费倾向3、当消费函数线位于45°线下方时A、消费大于收入B、消费等于收入C、消费小于收入D、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4、如果在某一收入水平上储蓄为0,那么,A、MPC=1B、平均消费倾向为1C、投资乘数为0D、消费等于收入5、预算盈余或赤字A、并不完全受政府控制B、依赖于经济运行情况C、受气候影响D、与贸易盈余直接相关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均衡收入(产出)的条件是,企业的非自愿存货等于零。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 习题答案

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总供给曲线:表明了价格与产量的相结合,即在某种价格水平时整个社会的厂商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
2、总需求曲线:描述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时,产量(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组合。
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考察价格变化的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如何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4、古典总供给曲线:不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位于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5、粘性工资模型:即阐述粘性名义工资对总供给影响的模型。
6、利率效应:物价水平的变化将引起利率水平的变化,从而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化的现象。
7、税收效应:物价水平的变化将引起税收的变化,从而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化的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DCAAB DCCBD D1.D.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主要有:实际余额效应、利率效应、汇率效应以及税收效应。
2.C.价格的变化不影响IS曲线的位置,而价格下降会导致实际货币余额增加,利率下降,投资需求增加从而收入增加,所以LM曲线向右移。
3.A.在凯恩斯条件下,由于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扩张的财政政策会使价格不变但国民收入y将增加。
y增加,则对货币的需求将增加,当货币供给不变时利率提高;当处于古典区域时,由于产量已达到了充分就业时的最大产出,所以y不会变,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会使得价格上涨,从而实际货币余额将减少,利率提高。
4.A.劳动需求函数为Nd=Nd(WP),WP指实际工资,劳动需求与实际工资成反向关系,因此价格水平越低,名义工资不变,则实际工资上升,因而劳动需求下降。
5.B.劳动的供给函数为Ns=Ns(WP),W指名义工资,P为价格水平。
在短期内,实际工资率越高,劳动的供给越多,因此呈现正斜率。
6.D.古典学派假设工资和价格水平可以迅速自行调节,从而使得经济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因而此时古典供给曲线存在。
7.C.8.C.A、B、D三选项均属于潜在产出的短期决定因素,技术是长期决定因素。
宏观经济学习题(6-8)

第六章开放经济一、选择题1.当一国的净资本流入为正值时:A 该国的资本账户处于盈余状态。
B 该国存在贸易盈余和资本账户盈余。
C 该国的资本账户处于平衡状态。
D 该国存在贸易赤字和资本账户赤字。
E 该国资本账户处于赤字状态。
答案:A2.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 进口+出口=净资本流入。
B 进口=出口-净资本流入。
C 进口=出口+净资本流入。
D 进口+净资本流入=出口。
E 进口=净资本流入。
答案:C3.对于一个大国开放经济来说,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对该国的长期影响是( C )A.国民储蓄的减少 B.利率上升 C.净出口的上升 D.产出减少4.在开放经济中:A 私人储蓄+净资本流入=投资+政府储蓄B 私人储蓄=净资本流入+投资+政府储蓄C 私人储蓄+投资=净资本流入+政府储蓄D 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净资本流入=投资E 私人储蓄+净资本流入+投资=政府储蓄答案:D5.在小型开放经济中,预算赤字的上升将:A 降低利率和投资。
B 不改变利率或投资。
C提高利率和投资。
D 提高利率但降低投资。
E 降低利率但提高投资。
答案:B6.汇率是指:A 两国之间的贸易赤字。
B 一国的净资本流入。
C 两种货币的相对价格。
D 一国货币的升值率。
E 一国货币的贬值率。
答案:C7.在开放经济中,投资—储蓄恒等式表明:A 私人储蓄必定等于私人投资。
B 私人储蓄加上从国外的资本流入必定等于投资C 私人储蓄加上从国外的资本流入必定等于投资加上政府赤字。
D 私人储蓄加上从国外的资本流入必定等于政府赤字加上经常账户赤字。
E 私人储蓄加上从国外的资本流入必定等于政府赤字加上经常账户赤字再加上投资。
答案:C8.对美国而言,提高私人储蓄可能会:A 提高预算赤字。
B 降低预算赤字。
C 增加投资。
D 对利率和投资没有影响。
E 引起美元升值答案:C二、名词解释1.贸易逆差 2.贸易顺差 3.名义汇率 4.实际汇率1.贸易逆差: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总值。
宏观经济学6-8章

宏观习题6-8一、选择题1. 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A. 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B. 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C. 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D. 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2. 下列哪一观点是不正确的?()A. 当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 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D.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3.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 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 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 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 以上几个因素都是4. 当()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A. 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B. 支出乘数较小C.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D. 货币供给量较大5. 当()时,总需求曲线变得陡峭。
A. 货币需求变动对收入变动的敏感度小B. 私人部门投资变动对利率变动不敏感C. 支出乘数较小D. 货币需求变动对收入变动的敏感度大6. 总需求曲线()。
A.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C.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D.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7. 在既定的劳动需求函数中()。
A. 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减少B. 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增加C. 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增加D. 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减少8. 当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是800-20N(N是使用劳动的数量),产品的价格水平是2美元,每单位劳动的成本是4美元时,劳动力的需求量是()。
A. 20单位B. 399单位C. 800单位D. 80单位9. 当(),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
A. 产出水平是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业水平决定时B.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移动的影响时C. 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时D.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时10. 如果(),总供给与价格水平正相关。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第六单元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1.通货膨胀的含义、衡量与种类2.通货膨胀的原因3.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4.失业的含义与衡量5.失业的种类6.失业的原因7.失业的影响及其治理8.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一、单项选择1.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 D )。
a.消费者物价指数; b.生产物价指数;c.GDP缩减指数; d.以上均正确。
2.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 D)。
a.通货膨胀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b.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c.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3%水平;d.通货膨胀率处于3%—10%之间。
3.通货膨胀的主要类型有( D )。
a.需求拉上型; b.成本推进型;c.结构型; d.以上均正确。
4.通货膨胀会( C )。
a.使国民收入提高到超过其平常水平;b.使国民收入下降到其平常水平以下;c.使国民收入提高或下降,主要看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d.只有在经济处于潜在的产出水平时,国民收入才会增长。
5.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 A )。
a.债务人; b;债权人;c.在职工人; d.离退休人员。
6.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2000亿元,实际国民收入11800亿,边际消费倾向0.8,在增加3000亿的投资后,经济将发生( A )。
a.需求拉上通货膨胀;b.成本推进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 d.需求不足的失业。
7.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治理( B )。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 d.供求混合通货膨胀。
8.抑制通货膨胀的收入政策是指( C )。
a.收入初次分配; b.收入再分配;c.收入—价格管制; d.以上均正确。
9.失业率是指( A )。
a.失业人口占劳动力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d.以上均正确。
10.充分就业的含义是(B )。
宏观经济学习题解答

宏观经济学习题解答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国民收入核算1.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
答:(1)不计入。
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2)不计入。
不是该期的实际生产活动。
(3)不计入。
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一种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4)不计入。
同(3)。
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DP、NDP、NI、PI和DPI 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答:社会保险税实质上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相关部门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
社会保险税是从NI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
3.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答:有影响。
因为合并前的对外贸易变成合并后的国内贸易。
例如合并前,甲国对乙国有出口200亿,对乙国有进口100亿,顺差100亿。
假定他们分别都没有其他贸易伙伴。
对甲国而言,顺差的100亿为GDP加项;对乙国而言,逆差的100亿为GDP减项,两国GDP的总和中的对外贸易部分因此而抵消,为零。
合并后,甲地生产的产品200亿,乙地生产的产品100亿,对合并后的新国家而言,新增的GDP为300亿,总和增加了。
4、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a)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b)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造了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1)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2)每个生产阶段生产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GDP(3)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共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1)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为40万美元,所以GDP=40万美元(2)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40-10=30万美元;两个阶段共增值为40万美元(3)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7.5+5=12.5万美元;所获利润:(10-7.5)+(40-10-5)=27.5万美元,用收入法计算得的GDP为:12.5+27.5=40万美元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是相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总供给曲线:表明了价格与产量的相结合,即在某种价格水平时整个社会的厂商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
2、总需求曲线:描述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时,产量(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组合。
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考察价格变化的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如何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4、古典总供给曲线:不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位于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5、粘性工资模型:即阐述粘性名义工资对总供给影响的模型。
6、利率效应:物价水平的变化将引起利率水平的变化,从而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化的现象。
7、税收效应:物价水平的变化将引起税收的变化,从而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化的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DCAAB DCCBD D1.D.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主要有:实际余额效应、利率效应、汇率效应以及税收效应。
2.C.价格的变化不影响IS曲线的位置,而价格下降会导致实际货币余额增加,利率下降,投资需求增加从而收入增加,所以LM曲线向右移。
3.A.在凯恩斯条件下,由于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扩张的财政政策会使价格不变但国民收入y将增加。
y增加,则对货币的需求将增加,当货币供给不变时利率提高;当处于古典区域时,由于产量已达到了充分就业时的最大产出,所以y不会变,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会使得价格上涨,从而实际货币余额将减少,利率提高。
4.A.劳动需求函数为Nd=Nd(WP),WP指实际工资,劳动需求与实际工资成反向关系,因此价格水平越低,名义工资不变,则实际工资上升,因而劳动需求下降。
5.B.劳动的供给函数为Ns=Ns(WP),W指名义工资,P为价格水平。
在短期内,实际工资率越高,劳动的供给越多,因此呈现正斜率。
6.D.古典学派假设工资和价格水平可以迅速自行调节,从而使得经济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因而此时古典供给曲线存在。
7.C.8.C.A、B、D三选项均属于潜在产出的短期决定因素,技术是长期决定因素。
9.B.总需求曲线的左移,造成就业量和实际产出的下降,而就业量的变化又会造成名义工资的下降。
10.D.不论短期还是长期,技术进步都会导致y增加,所以都会右移。
11.D.在IS-LM曲线中,价格是不变的;在AD-AS曲线中,价格是变化的。
三、判断题×√××√√××1. ×。
支出乘数越小则β越小,β越小则IS曲线的斜率越大,而IS曲线的斜率越大,由于AD曲线的斜率与IS曲线的斜率同方向变动,所以AD曲线的斜率将变大,曲线更陡峭。
2.√。
在短期生产函数内,,K是不变的,技术水平是不变的,就业量N随经济的变动而变动,在长期生产函数内,K是变动的,技术水平是变动的,就业量也是变动的。
3.×。
生产者对劳动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实际工资。
4.×。
只有当总供给曲线垂直时,减税才不会影响实际产出。
5.√。
在题中的假定情况下,实行扩张性的政策使得AD曲线右移,使得价格升高,但由于AS曲线是垂直线,所以实际产出不变化。
6.√。
劳动市场的均衡是指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处于均衡状态。
7.×。
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可由单个产品供给曲线的形状直接推导,但总需求曲线的形状与单个产品需求曲线的形状则无必然联系。
单个产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反向变动,是因为边际效用递减;而总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则是由于利率效应、实际余额效应等方面的原因。
另外,微观供求模型中的价格与总需求模型中的价格也不同,后者是前者的加权平均。
8.×。
完全竞争是一般均衡状态,消费者实现了效用的最大化,厂商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最优。
四、问答题1.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与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有何不同?答:总需求曲线中价格和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化,需求曲线中价格和数量也呈反方向变化,但含义不同。
前者表达的含义是以货币计量的名义总供给恰好等于以货币计量的名义需求的均衡。
而单个商品的需求曲线自左向右向下倾斜,是因为商品的边际效用随商品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2.用图形分析法导出一条总需求曲线,并分析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和斜率的因素。
答: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这样一些因素:第一、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小,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利率和总需求的影响就越大,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也就越小(即总需求曲线越平坦)。
相反,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货物币供给量的变动对利率和总需求的影响就越小,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也就越大(即总需求曲线越陡峭)。
第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
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既定的利率变动所引起的投资与总需求的变动越大,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也就越小。
相反,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小,既定的利率变动所引起的投资与总需求的变动越小,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也就越大。
第三、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
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小,既定的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的变动就大,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就越小。
相反,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既定的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的变动就小,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就()KNfy,=*(*,*) y f N K=越大。
第四、乘数。
乘数越大,既定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动所引起的最终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变动越大,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就越小。
相反,乘数越小,既定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动所引起的最终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变动越小,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就越大。
因此,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同方向变动,与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乘数反方向变动。
根据总需求曲线斜率的决定还可以推导出两种特例:第一种是古典特例。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零,LM 曲线是一条垂线,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总需求有最大的影响,从而总需求曲线也就是一条水平线(其斜率为零)。
第二种是凯恩斯陷阱。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即在既定的利率之下,公众愿持有任何数量的货币供给量,LM 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因此,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动对总需求没有什么影响,总需求曲线就是一条垂线(其斜率为无限大),即总需求不会对价格变动作出反应。
3.在什么条件下,AS 曲线分别是水平的、垂直的和向右上方倾斜的?答:(要点)在长期中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AS 曲线是垂直的;在刚性货币工资的条件下,AS 曲线是水平的;在投入要素价格具有粘性时,AS 曲线向右上倾斜。
4.在古典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当政府支出增加时,价格水平、国民收入、利率和就业量如何变化,并用图形分析加以说明。
答:在古典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当政府支出增加时,总需求曲线向上平移与总供给曲线交与价格水平更高的点,所以价格水平提高。
价格水平提高使得实际货币余额减少,这将会引起利率水平的上升。
由于在此模型下,社会已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所以不能增加国民收入,从而国民收入不变,就业量也就不变。
5.试比较古典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答:以政府支出增加为例说明。
在凯恩斯区域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当政府支出增加时,总需求曲线将向右上方平移,从而使得产量增加,国民收入增加,所以就业量增加,由于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所以价格水平不变。
在古典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当政府支出增加时,总需求曲线向上平移与总供给曲线交与价格水平更高的点,所以价格水平提高。
价格水平提高使得实际货币余额减少,这将会引起利率水平的上升。
由于在此模型下,社会已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所以不能增加国民收入,从而国民收入不变,就业量也就不变。
y 0AD ′PO y fP 0E ′yEADAS第五题图 古典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f第四题图 古典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f6.试结合总供给-总需求分析法说明宏观经济波动中短期的萧条状态、高涨状态、滞胀状态和长期的充分就业状态,并简要说明政府治理滞胀状态分对策。
答:宏观经济学在用总需求—总供给说明经济中的萧条,高涨和滞涨时,主要是通过说明短期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来完成的。
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到,短期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AD 是总需求曲线,ASs 使短期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和短期供给曲线的交点E 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 ,价格水平为P ,二者都处于很低的水平,第一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
第二种情况是,当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从AD 向右移动到AD '时,短期总供给曲线ASs 和新的总需求曲线AD '的交点E '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 ',价格水平为p ',二者都处于很高的水平,第二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
现在假定短期供给曲线由于供给冲击(如石油价格和工资等提高)而向左移动,但总需求曲线不发生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短期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可以用图2表示。
在图2中,AD 是总需求曲线,是短期总供给曲线,两者的交点E 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价格水平为P 。
现在由于出现供给冲击,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到,总需求曲线和新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价格水平为,这个产量低于原来的产量,而价格水平却高于原来的价格水平,这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滞涨状态,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结合在一起的状态。
五、计算题1.假定某经济社会C=100+0.8dy,i =150-6r ,t=50,g=40,从而IS 方程为y=1250-30r ;名义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r 。
(1)求价格水平为P=100%=1,P=1.2,P=1.5时的LM 方程。
(2)求上述三种价格水平下的总需求方程,并求解均衡收入和利率。
(3)画出总需求曲线AD 。
(4)当P=1时,中央银行增加货币投放量,从而使M=200,求y ,r ,并且和(2)对比,在(3)所做图中画AD 曲线,此时,AD 曲线有什么变化?(5)当投资需求利率弹性变小时,比如,i=120-3r ,总需求曲线斜率(把总需求曲线看做直线形式来讨论)如何变化(LM 曲线不变)?(6)当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变大时,比如,L=0.2Y-10r ,总需求曲线斜率(把总需求曲线看图2滞涨状态的说明做直线形式来讨论)如何变化(IS 曲线不变)?解:(1)因为货币供给函数m=150M P P=再由已知:货币需求函数为:0.24L y r =- 由L=m 易得LM 曲线方程为75020Py r =+故 ① P=1 y=750+20r ② P=1.2 y=625+20r ③ P=1.5 y=500+20r (2) 由已知可得:IS 曲线为:y=1250-30r 而LM 曲线为:r y Pm 42.0150-==由 IS=LM 有:总需求曲线为:500450+=Py故 ① P=1 Y=950 r=25-15=10 ② P=1.2 Y=875 r=25-12.5=12.5 ③ P=1.5 Y=800 r=25-10=15(3)如下图所示:(4) M=200 P=1则LM 方程为:Y=1000/P+20r=1000+20r 联立IS 与LM 曲线方程⎩⎨⎧+=-=r y ry 201000301250解得:⎩⎨⎧==11005y r由图可知:此时,AD 曲线右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