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小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2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学生在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后,进一步深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对小数有一定的认识,但在理解和运用小数的性质方面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
2.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2.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够灵活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相关课件。
2.学具:小数卡片、计数器等。
3.教学素材:生活中的小数实例。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生活中的小数实例,如商品价格、体重、身高等,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小数的计数单位,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同时,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共同完成练习题。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小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教学内容:
课本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经历小数意义探索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学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学例1。
(18分钟左右)
1.明确例1中的数学信息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例1,说说题中要解决哪些问题。
围绕自主学习单进行自主学习。
《小数的意义》(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小数的意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概念2. 小数的读写方法3. 小数的计算及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及计算。
2. 教学难点:小数的计算及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整数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1)讲解小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小数是整数和分数的一种补充,表示介于两个整数之间的数。
(2)介绍小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读写小数。
(3)讲解小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乘除的计算规则。
3. 案例分析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小数的计算及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小数的认识和理解。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及计算,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小数的概念2. 小数的读写方法3. 小数的计算及应用七、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小数,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同学。
八、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等方面,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小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及计算。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小数的概念小数是数学中的一种数,它是介于两个整数之间的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小数,比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身高、体重等。
小数可以表示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和,整数部分在左边,小数部分在右边,中间用小数点隔开。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的意义和读写》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概念、小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小数的大小比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数,会正确读写小数,并能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读写和加减法,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小数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需要他们理解小数的构成和意义。
此外,学生可能对小数的读写方法存在疑惑,需要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表示数。
2.培养学生正确读写小数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2.小数的大小比较。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引入小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小数的意义。
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小数的学习材料和练习题。
3.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安排。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入小数的概念,如在超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有时会用到小数,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小数的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小数的构成和意义。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小数的读写方法。
讲解小数的读法,如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的数字。
讲解小数的写法,如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小数,让学生读写。
如3.25、8.7、2.3等。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读写的小数,进行点评和指导。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小数,让学生进行大小比较。
如2.3和1.8、3.25和2.75等。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进行的大小比较,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教案(校内教研公开课)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教案(校内教研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是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的一单元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小数的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能够正确读写小数,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的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读写和运算,对数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生活中,小数无处不在,学生对小数的接触和理解程度不尽相同。
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实际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能够正确读写小数。
2.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能够正确读写小数。
2.教学难点:小数的读写方法,以及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数卡片、实物等。
2.学具:练习本、笔、小数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如商品价格、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关注小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小数卡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小数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点,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数读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读写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如何支付、身高体重比较等,让学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小数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1)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运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组成,掌握小数的计数方法,以及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和小数的初步知识,对小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能够通过实例和问题探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方法。
2.让学生探索并理解小数的性质,能够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2.小数的计数方法和运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和教学素材。
2.小黑板和粉笔。
3.练习本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商品价格,引出小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的组成,让学生说一说小数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数的计数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的计数方法。
4.巩固(10分钟)通过实例,让学生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巩固学生对小数的性质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练习,引导学生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判断。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的计数方法和运算方法。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1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涉及的是小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内容主要包括小数的位数、小数的读写、小数的比较、小数的计数单位等。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小数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对以后学习小数的运算有很大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小数的基础知识,例如小数的读写、小数的比较等。
但是对于小数的位数、小数的计数单位等概念可能还不是很清晰,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的位数、小数的计数单位等基本概念。
2.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读写、比较等基本操作。
3.培养学生对小数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小数的位数、小数的计数单位等基本概念。
2.教学难点:小数的读写、比较等基本操作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小数案例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2.准备小数的计数单位模型,用于直观展示小数的计数单位。
3.准备小数的读写、比较等操作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小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小数的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小数的位数、小数的计数单位等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小数的位数、小数的计数单位等概念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数的读写、比较等操作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方便学生复习。
《小数的意义》(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30到32页,完成相关练一练。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十进制数系中通过多元表征建构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和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对应关系,理解“小数不仅是十进分数的一种表达方式,更是整数 “1”按照十进制均分的结果”的本质内涵。
2.应用小数的意义进行单位化聚。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建构小数和十进分数、十进制的关联教学过程:一、连续:在数数中连续十进制概念1.看图一个一个地数,从1数到10,明确10个一是1个十。
2.看图十个十个地数,从10数到100,明确10个十是1个百。
3.直观想象一百个一百个地数,从100数到1000,明确10个百是1个千。
4.总结:刚才我们在数数的过程中,从一到十、十到百、百到千的进率都是多少?(十)只要满十就会怎样?(进一)我们把只要满十就进一的计数方法称为“十进制”计数法。
(板书:十进制)二、关联:在十进制数系中关联小数1.十进制从小到大想,就是满十进一,如果倒过来想,又会怎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例如,把1个百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个十;把1个十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个一。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把“1”平均分成10份,每份会是多少呢?(板书:101=0.1) 2.用1个正方形表示整数“1”,平均分成1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就是101,用小数表示就是0.1。
2份呢?(板书:102=0.2)3份呢?(板书:103=0.3)剩下的7份呢? 3.把整体“ 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既可以用十分之几表示,也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这样的例子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随处可见,例如,1元可以换成10角,因此1角就是101元,用小数表示就是0.1元;2角就是102元,用小数表示就是0.2元;3角就是103元,用小数表示就是0.3元。
你也能举一个这样的例子吗?4.总结:刚才,我们举了很多例子,你能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吗?同桌之间先讨论讨论,再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的意义。
P28-29页例1和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的1—5题。
教材简析:
教材以两位小数的意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向前联系一位小数与整数,往后发展到三位小数和四位小数,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以及记数方法。
例1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切入,先教学两位小数的读法,再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学生体会两位小数的意义不是很轻松的。
而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又是他们初学时感到不习惯的。
从有利于教学出发,例题先讲两位小数的读法,再让学生感受到两位小数的含义。
例2通过数形结合,建立小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分数的基础上认识小数,知道什么
是小数,小数的意义,学会分数、小数的互化。
2、培养学生的理解空间想象能力。
3、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小数的意义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
1角=()元1分米=()米
2角=()元1厘米=()米
1分=()元1毫米=()米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
指名回答问题。
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
橡皮的单价0.3元是3角;信封的单价0.05元是5分,练习簿的单价0.48元是4角8分或48分。
(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既使学生消除对这三个小数的陌生感,又为下面体会小数的意义埋下伏笔。
)
2、教学小数的读法:
你能读出下面的小数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0.05 读作:零点零五0.48 读作:零点四八
引导学生总结读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的方法:
从左往右依次读出各位上的数。
3、初步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
想一想:0.3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05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48元呢?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0.3元是1元的十分之三。
(学生根据三年级的知识,完全可以回答出第一个问题。
)
0.05元是1元的百分之五。
提问: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可以作如下的引导。
) 思路: 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分,1分就是1元的
1100;0.05元是5分,是5个1100
,也就是1元的5100。
根据上面的思路,让学生说明0.48元是1元的48100。
学生回答: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
分,1分就是1元的1100;0.48元是48分,是48个1100,也
就是1元的48100。
观察板书: 50.051100480.481100元是元的。
元是元的。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看到0.05和0.48都是两位小数,都表示百分之
几。
4、“试一试”
A、理解:1厘米是1
100米,1
100
米可以写成0.01米。
指名理解1厘米为什么是1
100
米。
(1米=100厘米,1米平均分成100分,1份就是1厘
米,1厘米也就是1米的1
100,就是1
100
米。
)
B、用米为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分别表示4厘米与9厘米。
学生回答并说名理由。
C、观察板书:
14 1001009
米米米
100
0.01米 0.04米 0.09米
这三个分数都是什么样的分数?(百分之几的分数)
这三个小数呢?(两位小数)
我们知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两位小数又表示什么呢?(百分之几)
三、数形结合,建立小数的概念。
1、出示例2:
把什么看作“1”?(正方形)
看着图形将1
10和1
100
写成小数。
学生自主填空后回答。
提问:0.1表示什么?0.01又表示什么?
2、试一试:
在下面每个正方形中涂上颜色,分别表示9
10、7
100
和52
100
,并
把它们写成小数,填在括号里。
学生自主练习,进一步体验小数的意义。
3、思考:
观察前面出现的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观点。
结论:分母是10、1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4、想一想:
1 1000写成小数是多少?29
1000
呢?你能写一写、读一读吗?
A、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29 10001000 0.0010.029
你是怎样思考的?
B、进一步体会读法:0.001 读作:零点零零一
0.029 读作:零点零二九
强调:小数部分的零要一个一个的读,不能只读一个零。
C、我们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
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那么你知道四位小
数表示什么吗?
学生回答。
5、练一练:
学生自主填空,交流时注意让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进行说明。
四、巩固练习:
练习五的1—5题。
练习时让学生自主练习,指名回答时要培养学生完整回答并应用自己学过的知识阐明观点的习惯与能力。
注意:练习的第3题,出现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读写应该不会有困难,但是在用小数的意义进行说明时,对于一部分学生可能会造成困难,虽然题目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意义说明,但是在教学中还是应该有初步的渗透。
家庭作业:
1、自己写几个小数,读出来,并说说它们各表示什么。
2、回顾学习过的十进制记数法,预习P32页例3。
板书设计:
认识小数
例1:例2:
0.05元是1元的5
100。
11
10100
0.10.01
0.48元是1元的
48
100。
9752
10100100
0.90.070.52
14 1001009
米米米
100 0.01米 0.04米 0.09米
129 10001000 0.001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