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哲学与人生第三课第二节《自强不息走好人生每一步》说课稿

合集下载

《哲学与人生》第三课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三课教案
提问:舟舟成为著名指挥的过程中什么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2课时
二、自强不息与成功人生
故事:感动中国的洪战辉(见教材第26页)
1.自尊与关注自我的存在
自尊是尊重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心理。
自尊与关注自我的存在是有机的统一。自尊本身就是人们对自我的认识,是对自我存在的关注与肯定,是对自我的积极的评价、体验和感受。
《哲学与人生》教案
(四)
开课单位: 授课教师:授课班级:
教材版本:《哲学与人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杨耕
单 元
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课 题
第3课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节
授课地点
学时
2学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努力增强自信自强的意识,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一、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
1.自觉能动性及其特点
自觉能动性是人所特有的能力,它有两大特点:
其一是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其二是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人的认识活动是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的,当面对滚滚洪水,动物只能逃生而人却在思考着洪水的成因和怎样战胜洪水并积极地同洪水搏斗。
2.尊重规律与发挥自觉能动性
规律的客观性与人所具有的自觉能动性,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潜能的关系。自信是对自己所具备的能力和所能达到的目标充满信心,这就为自我潜能的开发提供了动力;自我潜能开发越充分,人越自信。
自信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得到增强和培养的。
活动:各抒己见“培养自信的方法”(见教材第28页)

《哲学与人生》第三课_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哲学与人生》第三课_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3.人生的意义也是在发挥自觉能 动性的过程中实现的
3.自强自立、创造人生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命运把 握在自己手中,同时,每个人也要对自己 的人生负责。人生的路只能是自己去选择 ,也必须自己去走。
杨光,来自中国哈尔滨的一位盲人男孩,一位才华横溢 的选手,但其身世且颇多曲折,听后不禁会让人潸然泪下。 他8个月就因为病而双目失明,也就是说他还在襁褓中嗷嗷 待哺的时候就走进了黑暗的世界里,他的脑海里根本就没有 关于这个世界的任何影像记忆,直到现在,他的头脑里没有 任何颜色的概念;但他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在他很小的时候 就表露出来,他三次进京闯荡,但在他先后三次进京闯荡的 过程中他相继失去了三位亲人--爷爷、奶奶和爸爸,现在, 他只能和年届六旬的母亲相依为命。多年来杨光用音乐诠释 他心中的世界,他以乐观的方式寻找色彩,在音符中描绘着 美好的生活。杨光这位快乐的盲人,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 他是用音乐唱出人的心灵、情感的美好、生活的恩赐。
Designed by Ryan
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 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 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 城媲美”。
青藏铁路最后一排铁轨稳稳安放在拉萨 河畔。自此,占中国1/8土地的西藏结束了 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高原1300年来的沧 桑苦旅成为永恒的记忆。这是人类铁路建设 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
鹦鹉学舌
2.人生发展过程是把自己的潜 能变成现实的过程 人自身努力的发挥程度取决于 对自身物质潜能的开发以及对外部 世界的认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 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 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 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 精力,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 的解放而斗争。’”

哲学与人生第三课(最新修订版)

哲学与人生第三课(最新修订版)

看我 到看 万到 有苹 引果 力落
地 , 怎 么 没
我怎么就 想不到?
创只
造有
条发
件挥
,主
改观
造能
客动
观性
世,
界 。
才 能





“嫦娥奔月”是我国古代的神话,它反映了古代人 对人类登上月球的向往。而今天,人类已把这个神话变 成了现实,这又包含什么哲理呢?
神舟飞船历次实验的情况:
1.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和 主观因素的制约
• 3.应该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
总结:通过这个游戏亲身感受到每个人都是 自己人生的主人,人生也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人生的路只能是自己去选择,也必须自己去 走.
人生意义是在发挥自觉能动性的过程中实现的。
昙花一现
昙花开花通常在夏秋时节夜深人静之 时,紫色的花柄平托起很大的一朵昙 花,洁白的花瓣整齐地一层包着一层, 在颤动中花瓣缓慢地打开,舒展,露 出了漂亮的面容。高雅,洁白,娇媚。 整个花朵优美淡雅,香气四溢,光彩 照人。因此享有“月下美人”之誉。 然而,当花渐渐展开后,过1—2小时 又慢慢地枯萎了,整个过程仅4个小 时左右。故有“昙花一现”之说。
巨大的致命压力,往往会激发出我们体内无穷的 潜力,有时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反而更容易通往成 功的目的地。
人生发展过程是把自己的潜能变成现实的过程
• 活动方式: • 1、每位同学一张白纸,让学生在这张白纸
上画出一个箭头坐标,然后标出自己的出 生年龄和实际年龄;
• 2、做完后再思考并写下自己应当功成名就 的年龄、以后人生中最迫切想要实现的三 件事情,同时思考自己如何做才能功成名 就;
(1)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制约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哲学与人生(修订版)第三课

哲学与人生(修订版)第三课
为什么人能掌握多种灭火的方法,动物却不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列毛毛虫的故事
• 蜜蜂建造的蜂巢巧夺天工,而人类早期建造的房屋 却古朴笨拙,这是否意味着蜜蜂比人类更具优势?
• 从古朴简陋的茅房到高耸入云的大厦,人类改造世 界的能力不断提高,而蜜蜂的蜂巢却千年依旧。与 动物相比,人类“高明的地方”表现在哪里?
自觉能动性
表现在? • 如何走好人生路?
3.脚踏实地、积极进取,走好人生每一步
阅读P36,回答: • 我们应如何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走好人生路
• 要走好人生路,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又要脚踏 实地,切忌好高骛远。
• 要走好人生路,还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支 撑,做到自信自强。
• 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实现自我。 • 自胜者强。
作业:
• 自觉能动性的定义。 • 如何理解人的自觉能动性。 • 自觉能动性两方面的表现。 • 如何创造自己的人生。 • 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思考
• 有些同学上学就是“混日子”,你对这样的人 生态度有何感想?
1.人生发展不能好高骛远
• 史玉柱的跌宕人生
2.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 阅读P34,回答: • 拔苗助长是不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 • 为什么付出了努力却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呢?
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是辨证统一的
•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的基础和前提。
• 另一方面,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 规律的必要条件。
– 首先、其次、再次
• 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还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
– 主观因素定义:包括已经形成的观念、能力、方法和 身心健康的程度等多方面的因素。
• 是否坚持遵循客观规律和自觉能动性的辩证统 一,决定了自觉能动性发挥的效果和程度。

2020哲学与人生第三课第二节《自强不息走好人生每一步》说课稿

2020哲学与人生第三课第二节《自强不息走好人生每一步》说课稿

2020哲学与人生第三课第二节《自强不息走好人生每一步》说课稿《自强不息,走好人生每一步》讲课稿职教中心王金花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自强不息,走好人生每一步》。

下面,我将围绕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主要方面说一说这堂课。

一、说教材1.首先我要说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自强不息,走好人生每一步》内容是高教版《哲学与人生》课中第一单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论第三课《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第二课时,是运用辩证唯物论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引导学生脚踏实地,自强不息,走好人生路。

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是客观规律和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2.说教学目标根据对本课教材的理解,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生发展不能好高骛远,理解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明确脚踏实地、积极进取、走好人生每一步对人生发展的意义。

(2)能力目标:运用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关系原理,能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及人生发展,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自觉能动性相统一,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指导人生发展。

(3)情感与态度目标: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自觉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旺盛的斗志,积极投身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促进人生的发展。

3.说教学的重、难点(1)教学重点:脚踏实地、积极进取走好人生每一步。

确立依据:(2)教学难点:自觉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

确立依据:二、说学情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来看,在第二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客观规律的知识,为理解和掌握本节课重难点奠定了基础。

从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看,中职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具有了很强的观察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理解本课时知识。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看,学生可结合现实生活中自己所知道的或自己经历的实际事例理解本课所学知识,并且做到学以致用。

2020哲学与人生第三课 第二节 自觉能动与人生行动教案

2020哲学与人生第三课 第二节 自觉能动与人生行动教案
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自动地说明了自强品质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3.如何脚踏实地,走好人生每一步
(1)要走好人生路,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又要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
(2)要走好人生路,还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支撑,做到自信自强。
运用
运用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关系原理,能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及人生发展,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自觉能动性相统一,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指导人生发展。
学习重点
脚踏实地、积极进取走好人生每一步
学习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自觉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
事例教学法、设疑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课时和手段
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是不可芬的、辩证统一的。
人们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通过讨论,解决具体问题来突出教学重点,懂得:
自信是打开自己的潜能宝库的钥匙。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我们要积极进取、自强不息,走好人生每一步。
板书设计
作业
哲学第三课第二节作业
一、简答
1.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第一单元坚持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第三课 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
第二课时 自强不息,走好人生每一步
学习内容
本课是第三课“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的第二课时,是运用辩证唯物论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引导学生脚踏实地,自强不息,走好人生路。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是客观规律和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学习目标
(3)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实现自我。
(4)自胜者强。
学生回忆
归纳总结进入新课
读一读,
想一想,
说一说
讨论,
谈原因

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三课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三课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自觉能动性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自觉能动性是自觉的,即人能够自主意识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第二,自觉能动性是目的性的,即人能够根据自己的目标和需要进行行动;第三,自觉能动性是创造性的,即人能够创造新的事物和改变现有的世界。

二、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1.客观规律对人的制约和引导幻灯片:客观规律的定义和作用(教师进一步解释说明)客观规律是客观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性,是客观世界的本质属性。

客观规律对人的行为有制约和引导作用,人必须尊重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走好人生路。

2.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是人生成功的关键。

要发挥自觉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而行。

同时,也不能过分强调客观规律,否则会限制自觉能动性的发挥。

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

自信是人的一种表现,它能够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人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信是开启自身潜能的钥匙,自强则是战胜各种困难的法宝。

通过故事教学,可以让学生总结出自信自强对于人生发展的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讲述有关自尊自信的小故事,从而使学生在明白道理的同时还能得到教育和感染。

同时,教学应该特别注重运用好榜样示范法,以此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在研究内容小结和课堂练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完成,巩固本课的知识。

同时,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在讲解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时,教师可以结合幻灯片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并且具有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通过讨论探月工程一度停滞的原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联系的条件性。

总之,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研究效率,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自强不息》说课稿

《自强不息》说课稿

《自强不息》说课稿《自强不息》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强不息》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是小到个人,大到社会发展的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对于残疾人这个特殊的群体来说,生理的残疾带来了巨大的生理不便和心灵创伤,自强不息又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涵义。

一、说教材特点《自强不息》是全日制聋校七年级实验教材思想政治第一册第二十课的内容,主要讲了肢残人洪仿毅在身体高度残疾,累受生活磨难的情况下,顽强不屈,自立自强,创造出令人瞩目的业绩的事迹。

本课的主要编写意图是对学生进行自强不息的教育,使学生懂得,残疾人虽然遭遇生命的挫折,但只要不甘沉沦,勇于拼搏,一样可以成为生活的强者,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信念,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搏取生命的精彩。

由于聋校一直使用较为陈旧的人教版原编聋校实验教材,不仅教材编写理念落后,编写的结构生硬,而且内容贫乏,缺乏立体感。

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大胆地挖掘、取舍,进行师本开发,以期在老教材的旧瓶中装入新思想、新理念的酒。

教师的师本开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舍弃。

即去掉教材中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2、添加。

即添加新的时代环境下有益教学的内容;3、改造。

即对原来课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和变化。

二、说学情分析七年级的聋生在年龄上达到了初中学生的阶段,已经具有了较好的认知能力,但认知的表面性、片面性也比较突出,情感、思维发展已较为丰富,但受认知局限影响,情感缺乏深度,抽象思维的发展也较为缓慢。

而且,由于学生的残疾状况各不相同,残疾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较之健全学生要更大、更复杂。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根据聋校思品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并结合前面的教材和学生的学情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知道“自强不息”字面和丰富的内在涵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强不息,走好人生每一步》讲课稿
职教中心王金花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自强不息,走好人生每一步》。

下面,我将围绕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主要方面说一说这堂课。

一、说教材
1.首先我要说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自强不息,走好人生每一步》内容是高教版《哲学与人生》课中第一单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论第三课《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第二课时,是运用辩证唯物论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引导学生脚踏实地,自强不息,走好人生路。

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是客观规律和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2.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本课教材的理解,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人生发展不能好高骛远,理解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明确脚踏实地、积极进取、走好人生每一步对人生发展的意义。

(2)能力目标:运用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关系原理,能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及人生发展,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自觉能动性相统一,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指导人生发展。

(3)情感与态度目标: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自觉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风
貌和旺盛的斗志,积极投身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促进人生的发展。

3.说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脚踏实地、积极进取走好人生每一步。

确立依据:
(2)教学难点:自觉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

确立依据:
二、说学情
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来看,在第二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客观规律的知识,为理解和掌握本节课重难点奠定了基础。

从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看,中职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具有了很强的观察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理解本课时知识。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看,学生可结合现实生活中自己所知道的或自己经历的实际事例理解本课所学知识,并且做到学以致用。

(结合专业特点略)
三、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节课教学中我选择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谈话讨论法”、“欣赏图、读名言、读故事情境教学法”、片“分析探究法”等。

使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哲理,再结合实际生活谈论明白道理,在分析探究中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四、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作用,所以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以谈话交流、分析探究、概括总结为主要形式的
学法:“谈话交流学习法”、“情景感知总结法”、“分析探究学习法”。

五、说教学过程
现在,我将通过说教学过程带领大家进入我的课堂。

(一)读材料,感悟,导入新课:(约2分钟)
本节课一开始,我会用读材料,感悟,的方法来引入新课。

读课本34页,郑心意的故事,郑心意的身上体现着一种什么精神?你感悟到了什么?自强不息,走好人生每一步。

设计意图:情景感悟道理。

(二)谈话交流、合作研讨、分析材料、读名言和故事、讨论交流、感悟情景,懂得哲理(20)
1. 读案例,明事理:
阅读P34案例思考:为什么他俩会有不同的结果,谈谈你的看法?
人生需要发挥自觉能动性,确立理想要从实际出发,万丈高楼平地起,好高骛远会使人不切实际,难以取得人生的成功。

人发挥了自觉能动性,不一定就如愿,只有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才能促进人生发展,实现目标和理想。

怎样才能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呢?
2.读故事,悟道理
(1)看35页“揠苗助长”,思考:揠苗助长是不是发挥了人的自觉能动性?(是)为什么付出了努力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错误发挥了自觉能动性)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人们发挥自觉能动性要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

在尊重规律的条件下,为什
么不同的人做同样的事,结果不同?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还要主观因素的制约,比如观念、方法、能力、身心健康程度等。

要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要不断积累经验、知识、提高能力,是自觉能动性的发挥有益于人类、有益于国家、有益于集体。

(2)看图、明理:
人类从动物上得到的启示
蝙蝠雷达;海豚声纳;鸟,飞机;鱼潜水艇;猫眼夜视仪...
海蜇-水母耳,其“耳”(细柄上的小球)中有小小的听石,上面布满神经感受器,能听到风暴产生时发出的次声波(由空气和波浪摩擦而产生,频率为8赫兹-13赫兹,传播比风暴、波浪的速度快)。

科技人员设计出一种“水母耳”仪器,可提前15小时左右预报风暴。

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抽象思维能力,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从而正确指导人们的行动。

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利用规律和条件,才能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生活。

才能利用规律,创造条件,改造客观世界。

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是不可分的、辩证统一的。

3.看图片,读故事,悟人生
课件展示陈州的各种照片。

陈州命运多舛,6岁父母离异,8岁流浪四方,13岁从火车上摔下失去双腿。

18岁学会唱歌,他以木盒为腿,从四处乞讨到流浪卖唱。

陈州靠自己的坚强意志多次登山。

到目前为止,陈州登了中国大大小小90多座山,正是靠着登山磨练出来的意志,陈州
有这么大的勇气去坚持自己的梦想!我失去了双腿,但我拥有一副好歌喉!""我不是乞丐,我是用歌声走路的人,我将唱出完整的人生!"25岁,他心怀感恩,开始不断回报社会。

先后为希望小学、网瘾少年、进行励志演讲、演唱100多场,捐出善款50多万元,被评为“山东十大凡人善举人物”,入选感动中国。

30岁,他成为全国最出名的残疾歌手、励志演说家,全国各地演讲、演出,他依然没有停止追梦的脚步,为圆梦想,他报名歌唱、舞蹈多个培训,考入山东省特教大学继续求学……
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是自己主观上想不想自强,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无数成功者的经历,都生动地说明了自强品质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如何脚踏实地,走好人生每一步
(1)要走好人生路,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又要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

(2)要走好人生路,还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支撑,做到自信自强。

(3)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实现自我。

(4)自胜者强。

(三)拓展延伸,体验践行(约5分钟)
讨论:作为一名中职生,如何脚踏实地,走好人生每一步?
各位老师,本节课我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采用了以上教学方法,力求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愿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积极行动,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自强不息,走好人生每一步。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