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考点知识点——水与常见的溶液
水与常见的溶液(1)

H 2O + CO 2 Ca(OH)2 H 2CO 3 通电 2H2↑ +O2 ↑
五、水的污染和保护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地球上水的总储量虽然很大,但是大部分是海水,淡 水资源很少。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
考点整合——考点4:爱护水资源
2. 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如,以淋浴代替盆浴、使用节水龙头、
二、硬水和软水
一)概念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的水; 硬水是含有较多___________________ 软水是不含或少含__________________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的水。
二)软、硬水检验方法:
试剂:肥皂水
现象、结论:泡沫丰富为软水,少或无泡沫为硬水
3. 硬水带来的危害:
① 洗衣服时浪费肥皂,衣服变得更硬;
② 硬水会使锅炉内结垢,不仅浪费燃料,
而且会使锅炉管道局部过热,易引起管道变
形、损坏、爆炸。
(1)加絮凝剂、 沉淀和过滤可除 去水中的泥沙等 不溶性的固体杂质。 (2)用活性炭吸附 可除去水中的异味。 (3)最常用的絮凝 剂是明矾
三、净化水的方法 一)、自来水的生产
二)、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1、静置沉淀 2、加明矾吸附沉淀 3、过滤 4、活性炭吸附 5、消毒 6、煮沸 7、蒸馏 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可净化水; 煮沸、蒸馏可降低水的硬度
节约用水 防止污染
5
一、水的组成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电解水
1、原理:
2、装置 3、现象
两极都有气泡产生 接电源 接电源 正极 负极 气体体 1 2 积比 物质 O2 H2
4.结论(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2)一个 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3)在化学 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鲁教版)第三单元 溶液

第三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二、溶液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起溶解作用的物质1.溶液的外观:澄清透明。
(溶质是以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的,所以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是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2.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3.溶质、溶剂的判断:①固体、气体溶解于液体: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②液体溶解于液体:少的是溶质,多的是溶剂;如果有水,无论多少,水是溶剂。
4.溶液的命名:“xx”(溶质)的“xx”(溶剂)溶液;如果溶剂是水,可以不说溶剂水。
氯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的全称为“氯化钠的水溶液”,又可以叫做“氯化钠溶液”。
5.一些常见溶液的俗称:氯化钠溶液——食盐水氢氧化钙溶液——石灰水碘的酒精溶液——碘酒三、溶解时吸热、放热现象1.溶解时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2.溶解时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3.①溶解放热,所得溶液温度升高的物质有: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氧化钙、浓硫酸②溶解吸热,所得溶液温度降低的物质有:硝酸铵晶体③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四、溶液的性质①常见的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
原因是它们溶于水要发生电离,产生能自由移动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如氯化钠溶解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硫酸溶解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②少量溶质溶于水中,形成的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
③常见的有色溶液:蓝色溶液(含Cu 2+):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浅绿色溶液(含Fe 2+):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黄色溶液(含Fe 3+):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五、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初中化学只开设九年级一年,它既是化学学科的启蒙教育,又是初中毕业与升学的必考科目,那么要求学生掌控的知识点有哪些呢? 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的内容,欢迎浏览,内容仅供参考!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考点1溶液的定义、特点、组成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固的混合物,叫溶液。
2、特点:均一性、稳固性3、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等。
考点2溶液的形成明确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情势存在考点3乳浊液的乳化往水和植物油形成的乳浊液中加入洗涤剂,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的液滴,而不集合成大的油滴。
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从而到达洗净的目的。
考点4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解进程中产生了两种变化。
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分散,这一进程吸取热量。
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进程放出热量。
有的溶质溶解时,分散进程吸取的热量小于水合进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如:NaOH、浓H2SO4;有的溶质溶解时,分散进程吸取的热量大于水合进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着落如:NH4NO3重视探究题知识点①常见气体的探究。
②常见物质的探究。
实际上是下列常见离子的探究:CO32+、SO42+、Cl-、NH4+、Cu2+、Fe3+、Mg2+、Ag+、Ba+、Ca2+等。
需要熟记探究这些离子所需的试剂及看到的现象。
③黑色粉末的探究。
④物质是否为催化剂的探究。
如Fe2O3是否可以做氧化氢制氧气的催化剂。
⑤离子作用的探究。
如明矾起净水作用,是明矾中哪种离子起作用。
⑥溶液酸碱性的探究。
⑦溶液相互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问题。
每年必考的实验知识气体产生装置、收集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的选取及连接问题。
初中化学考点知识点——水与常见的溶液

初中化学考点知识点——水与常见的溶液水与常见的溶液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考点,主要涉及到水的性质、溶质溶解、溶液的浓度计算等内容。
以下是具体的知识点和详细解析。
1.水的性质水的性质有三个基本特点:透明无色、无味无臭、有流动性。
此外,水的冰的密度较水大,所以冰能浮在水上;水的密度最大时为4℃,超过4℃之后密度会逐渐降低。
2.溶质的溶解溶质是指溶液中被溶解的物质,而溶剂是指溶质被溶解的介质。
水是一种非常好的溶剂,可以溶解很多物质,尤其是具有极性的物质。
溶质在溶剂中的分散度可以通过溶解度来表示,即单位溶液中最多可以溶解多少克的溶质。
3.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溶质溶解在溶剂中达到能溶解的最大限度的溶液。
而过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溶解在溶剂中超过了能溶解的最大限度的溶液。
过饱和溶液的形成一般需要提供足够多的溶质,并且在冷却或者震动时容易结晶。
4.浓度计算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通常可以通过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浓度等来表示。
质量分数(w)=溶质的质量/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总和×100%体积分数(v)=溶质的体积/溶质与溶剂的体积总和×100%摩尔浓度(c)=溶质的摩尔数/溶质与溶剂的体积(或质量)总和5.溶解热与溶液的温度变化当一个溶质溶解在溶剂中时,会释放或吸收一定量的热量,这个热量称为溶解热。
一般情况下,正常的溶解过程是放热的,即溶解热为负值。
在溶液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为溶解热的释放或吸收可以抵消掉多余的热量。
6.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描述了不同温度下其中一种物质在固态与溶液态之间的平衡关系,也就是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在溶解度曲线上,可以找到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以及溶液中存在晶体的共存区域。
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形状是不同的,有的呈直线上升趋势,有的呈S型曲线。
7.溶液的稀释稀释是指在一定体积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溶剂,使其体积增大,浓度降低的过程。
水和常见的溶液教学纲要

•
A. 食盐
B. 蔗糖
C. 味精
D. 芝麻油
• 例2.(2012.泰安市)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 )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
•
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
• 例3.(2012•绵阳)地球上71%的面积覆盖着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
要的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将1gCaO投入到99g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
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理
论依据是
。
例3.(2012.青岛市)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金刚石
B.空气 C.海水
D.碘酒
例4、(2012.南允市)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
各组物质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
A.氧气、水、空气 B.氮气、氯酸钾、钢
C.可燃冰、干冰、冰水混合物
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在教学中采取将不同层次 的学生编排在一个实验或学习小组,以期整体推进。
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要 求
课 标要求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水的组成。 2.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3、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4、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5、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 源
• 例10、(云南昆明,2011)100g某硫酸铜溶液恰 好与5.6g铁完全反应。求:(1)生成铜的质量。
• (2)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 确到0.1%)
例11.(云南楚雄,2011)(6分)将6.5g锌放入盛有50g 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的 物质的总质量为56.3g。请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多少?
水与常见的溶液

5、这两种结晶的方法分别适合什么样的物质结晶?
海水“晒盐”
粗盐
海水
蒸发池
结晶池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结晶 (蒸发结晶)
母液 (苦卤)
为什么从海水中获取食盐不采用降温结晶? 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1、在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 的氯化钠晶体,则 C
A 晶体质量减少
C 晶体质量不变
知识回顾
1、什么叫溶液?溶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什么样的物质与水混合才能形成溶液?
3、溶液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4、怎样判断溶质和溶剂?
5、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吗?溶剂只能是水吗?
如不是,试举例说明。
6、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有无能量的变化?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凡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0 t
甲
乙
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蒸发掉一些水
温度
③ 使甲从溶液中析出,通常采用 降温 结晶法; 使乙从溶液中析出,通常采用 蒸发 结晶法。
组成
溶解物质
概念
特征:均一、稳定、 混合物
溶液 组成 分类 → 碱 溶质 溶剂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净化
水
化学性质
水+某些金属氧化物
水+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 酸
水+ 硫酸铜 → 硫酸铜晶体
有水参加的化学反应:
我 来 写
体积比: 质量比:
2H2O
通电
2H2 + O2
2 1 : : 1 8
H 2O CO2 H2CO3 水 + +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CO2 、SO2、SO3等) (K2O、Na2O、CaO BaO等)
天津中考化学知识点

天津中考化学知识点篇一:天津中考化学知识点及考点中考化学知识点及考点在总复习中,建议打破课本中单元顺序,按天津市中考试卷内容可将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整理为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及化学与社会发展四个板块。
复习中要注重基础的落实。
因为任何形式的考题总是以基础知识作为载体,复习时要以教材为根本。
复习中要突出本学科的特点。
复习时必须加强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的训练,全面掌握基本实验,注重综合实验设计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主要包括信息源的分析与筛选、实验原理的多向迁移、实验方案的选择(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
探究性试题大多数是考查学生对实验条件的控制,考查学生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
一、身边的化学物质它是初中化学的重要载体,也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对物质组成、性质、制法、用途等知识的记忆外,还要了解研究组成、性质、制法、用途的方法。
这些内容包括:1.地球周围的空气:空气的组成;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用途以及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氧、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2.水与常见的溶液:水的组成;某些天然水(包括硬水)和纯水的区别;常用的水处理方法;溶解现象和溶液;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分数及溶液配制;结晶现象;乳化现象;溶解现象和溶液的重要应用。
3.金属与金属矿物:金属与合金的特性及其应用;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铁和铝等金属的矿物,还原铁矿石的方法;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4.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酸碱溶液的稀释;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常见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及其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二、物质构成的奥秘1.了解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树立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观念,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及其变化,把宏观和微观的分析联系起来,建立元素的概念,从宏观角度描述和表示物质的组成,能进行有关组成的简单计算。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

初中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O氧H氢N氮Cl氯C碳P磷S硫金属:K 钾Ca钙Na钠Mg镁Al铝Zn锌Fe铁Cu铜Hg汞Ag银Mn猛Ba彻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俊根_ 一—一_ 2 一_ — 2 一+OH NO 3 CO 3 SO 4 NH42、(1)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氯刨钠银,二价氧钙哩1锌,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三铝四硅五氮磷,单质零价要记清。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的是俊根。
3、必须熟记的常见物质的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用途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1) 实验室制取氧气一:2KMnQ===KMnO+Mn0Q f(2) 实验室制取氧气二:2H2Q ===2H2O+Of(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2KClO 3===2KCl+3Q f(4) 实验室制法CO: CaCO3+2HCl==CaCl2+HzO+COT(5) 实验室制取氢气:Zn+H 2SO==ZnSO+Hz f Zn + 2HCl = ZnCl 2 +H2 f(6) 电解水制取氢气:2H 2O===2Hf+OJ(7) 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4==FeSO+Cu ( Fe与盐、酸反应都生成的是+2价亚铁离子)(8) 炼铁原理:3CO+Fe2O3===2Fe+3CO ( Fe2Q与酸反应生成的是+3价铁离子)(9) 熟灰水[Ca(OH) 2 ]的制取方法:CaO+HO==Ca(OH2(10) 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 ===CaO+COf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 Zn Fe Sn Pb (H) , Cu Hg Ag Pt Au 。
(按5个一句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钳金。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1、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 MnQ Fe3Q2、红色固体:Cu、F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