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库防汛三个重点环节工作指南(试行)
小型水库安全管理“三个责任人”履职标准(试行)

小型水库安全管理“三个责任人”履职标准(试行)为了加强小型水库的防汛管理,规范防汛责任人的履职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防汛条例》和《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了小型水库安全管理“三个责任人”履职标准。
具体如下:一、防汛行政责任人履职标准:1.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小型水库的防汛安全。
2.了解水库安全管理“三个责任人”的工作职责。
3.了解水库的基本情况和安全运行状况。
4.督促指导“三个责任人”履行职责。
5.每年至少在汛前和汛中开展2次水库现场检查,并听取水库安全管理情况汇报。
6.协调解决水库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7.接到水库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报告时,应立即前往现场指挥应急处置。
8.了解水库运行维护管理及除险加固等经费保障情况,并协调解决经费不足问题。
9.积极参加水库安全管理等知识培训。
10.督促建立“三个责任人”工作联系机制,掌握相关责任人联系方式,并保持手机通讯畅通。
二、防汛技术责任人履职标准:1.熟悉水库安全管理“三个责任人”的工作职责。
2.熟悉水库的基本情况和安全运行状况。
3.定期现场检查水库大坝及有关设施设备等运行情况,及时解决巡查责任人反映的问题。
4.组织水库水雨情预报方案、调度运用方案编制、修订,并抓好落实,指导应急预案演练。
5.组织做好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主管部门(产权人)和水行政主管部门。
6.大坝出现险情时,应及时提出抢险方案,做好抢险技术支撑,并向行政责任人报告。
7.组织编制水库维修养护年度计划,并报主管部门(产权人)。
8.组织研究做好水库工程技术资料收集、整理、汇编及存档。
9.参加水库安全运行管理等知识培训。
10.掌握“三个责任人”联系方式,并保持手机通讯畅通。
三、防汛巡查责任人履职标准:1.熟悉水库安全管理“三个责任人”的工作职责。
2.熟悉水库的基本情况和安全运行状况。
小型水库调度运用方案

小型水库调度运用方案重庆市××××运行服务站2020年4月1 前言1.1编制目的为保障××水库大坝安全,促进水库综合效益发挥,规范水库调度运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水库调度规程编制导则》(SL706-2015)和《小型水库防汛“三个重点环节”工作指南》(试行)等法律法规,特编制本调度运用方案。
1.2适用范围本方案阐明了水库的调度条件和依据,规定了防洪、兴利、应急调度原则及内容,明确了调度责任及权限,适用于××水库的防洪、兴利、应急调度。
1.3编制单位委托单位:重庆市××××运行服务站;编制单位:重庆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1.4审批部门重庆市××区水利局1.5审定时间重庆市××区水利局于2020年××月××日主持召开《丁山水库调度运用方案》审查会议,于2020年××月××日以《××》文件予以批复。
2 调度条件与依据2.1水库基本情况2.1.1工程位置:重庆市××区××镇2.1.2建成时间:××年××月2.1.3集雨面积:××平方公里2.1.4主要工程:工程主要功能为××,兼顾××、××等功能;2.1.5工程等级:小(1)型2.1.6洪水标准:设计洪水××年一遇;校核洪水××年一遇。
2.1.8水库特征库容下游河道流经场镇防洪标准为年一遇,相应的河道安全流量为m/s,溢洪道泄洪流量为m/s,远小于河道行洪流量,下游河道行洪条件较好。
水库设施建设项目依据标准

水库设施建设项目依据标准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或标准。
在使用下列标准时,使用各方应探讨下列标准及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一旦已颁布了最新标准或文件应使用最新标准或文件。
1、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2021年10月)3)《小型水库防汛“三个责任人”履职手册(试行)》4)《小型水库防汛“三个重点环节”工作指南(试行)》2、规程规范1)《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计规范》SL 566-2012 2)《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SL 61-20153)《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SL 276-20024)《水位观测标准》GB/T 50138-20105)《降水量观测规范》SL 21-20156)《水位观测平台技术标准》SL 384-20077)《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SL 651-20148)《水文基础设施及技术装备管理规范》SL/T 415-20199)《水文设施工程验收规范》SL 650-201410)《水利系统通信工程验收规程》SL 439-200911)《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551-201212)《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技术规范》DL∕T 5211-20191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200714)《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15)《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16)《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 197—20131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18)《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19)《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20)《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21)《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22)《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0523)《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 1001-200524)《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CH 1016-2008。
水利工程防汛“三个重点环节”工作指南(试行)

水利工程防汛“三个重点环节”工作指南
(试行)
一、引言
本指南旨在指导水利工程防汛工作中的三个重点环节,以提高
抗洪抢险能力,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
本指南适用于水利
部门各级组织和相关人员。
二、三个重点环节
1. 预测预报环节
在水利工程防汛中,预测预报是确保工程安全运行的基础。
各
级水利部门应建立健全预测预报系统,包括收集和分析气象、水文
等数据,制定科学可靠的预测预报模型。
确保预报准确性和及时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加强与气象、水文等部门的沟通协调。
2. 工程管理环节
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工程管理。
各级水利部
门应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巡查检测,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同时,加强
工程的安全监测和预警,确保关键部位的安全。
在防汛期间,组织
工程巡视队伍,做好隐患排查和抢险预案的制定工作。
3. 抢险救援环节
抢险救援是防汛工作的关键环节。
各级水利部门应建立健全抢
险队伍,加强队伍的组织和培训。
及时响应抢险救援任务,利用现
代科技手段提高救援效率。
在抢险救援中,要注重人员的安全防护,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三、总结
水利工程防汛“三个重点环节”工作指南旨在提高水利工程的防
洪抢险能力,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
各级水利部门和相关人员
应严格按照本指南的要求进行工作,不断加强预测预报、工程管理
和抢险救援等环节的能力和水平,共同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
出贡献。
注:本指南为试行版本,经实践检验后将进行修订和完善。
以上,供参考。
《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监督检查办法(试行)》问题清单(2020版)

2.《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监督检查办法(试行)》
问题清单(2020年版)
附件1
运行管理违规行为分类标准
备注:1.分类标准未列的运行管理问题可参照类似问题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监督检查办法(试行)》进行认定。
2.重要小型水库是指需重点防范、重点保护、重点管理的小型水库,如:水库下游人口密集、工矿企业多、库水作为重要生活供水水源
等,发生险情后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小型水库,检查人员根据水库实际情况判断。
附件2
工程缺陷分类标准
工程缺陷分类标准
工程缺陷分类标准
工程缺陷分类标准
备注:分类标准未列的运行管理问题可参照类似问题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监督检查办法(试行)》进行认定。
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监督检查办法(试行)

第三条 水利部、各流域管理机构是小型水库工程安全运行 的监督检查单位,负责监督检查、问题认定和责任追究。
第四条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划分对管辖范围内小 型水库安全运行负总责,组织、监督和指导小型水库“三个责任 人”(安全度汛行政责任人、抢险技术责任人、值守巡查责任人, 下同)、“三个重点环节”〔监测预报预警通信措施、调度(运 用)方案、安全管理(防汛)应急预案,下同〕和工程安全运行 问题整改等工作的落实。
49
除险加固后投入运行前未蓄水验收
问题等级
较重
严重
一般小型水库 重要小型水库
一般小型水库 重要小型水库
难以开展工作
√
影响运行安全
重要小型水库
重要小型水库 √ √
影响运行安全 √ √
影响运行安全
√
√
影响运行安全
一般小型水库
√
影响运行安全
√
特别严重 重要小型水库
安全运行管理违规行为分类标准
问题 序号
检查项目
(三)“三个重点环节”落实情况
23
缺乏水雨情预测预报能力
24
缺乏险情预警手段
25 预测预报能力 缺乏有效的通信(报警)手段
26
未设立防汛专用号码,不能接收群众水库险情信息报告
27
发现大坝险情时未立即报告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地方人民政府,未及时发 出警报
28
无水库调度运用方案
29
水库调度 水库调度运用方案未获得批复或未备案
记录不完整
(二)防汛“三个责任人”落实情况
14
无行政责任人,或未正式发文明确
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办监督〔2020〕124号

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监督检查办法(试行)正文:----------------------------------------------------------------------------------------------------------------------------------------------------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监督检查办法(试行)(2019年4月17日水监督〔2019〕123号印发根据2020年5月29日《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监督检查办法(试行)等5个监督检查办法问题清单(2020年版)的通知》(办监督〔2020〕124号)修正)第一条为加强小型水库工程运行监管,落实安全运行责任,根据《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办法》《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和《关于落实水库安全度汛应急抢护措施的通知》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文件和技术标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水利部组织的小型水库工程安全运行监督检查,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水利部、各流域管理机构是小型水库工程安全运行的监督检查单位,负责监督检查、问题认定和责任追究。
第四条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划分对管辖范围内小型水库安全运行负总责,组织、监督和指导小型水库“三个责任人”(安全度汛行政责任人、抢险技术责任人、值守巡查责任人,下同)、“三个重点环节”〔监测预报预警通信措施、调度(运用)方案、安全管理(防汛)应急预案,下同〕和工程安全运行问题整改等工作的落实。
第五条小型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产权所有者和管理单位负责所属水库的安全管理、运行和维护,具体落实抢险技术责任人、值守巡查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严格履行各项职责,保证水库安全和效益发挥;小型水库管理单位是所属水库安全运行问题的第一责任人,承担对安全运行问题进行自查自纠、整改销号和信息建档等工作。
小型水库防汛“三个重点环节”之:如何编制调度运用方案如何管理调度运用方案

小型水库防汛“三个重点环节”之:如何编制调度运用方案如何管理调度运用方案一、调度条件与依据调度运用方案编制的调度条件与依据建议参考最新的水库安全评价报告等技术文件,但必须注意工程现状与安全鉴定结论的差异。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方面:水库基本情况:包括工程位置、建设时间、主要功能、工程等级、洪水标准等。
泄输水设施及下游行洪条件:泄输水设施泄水预放能力,有闸控制及启闭设施特征,以及下游河道安全泄量等。
调度任务与条件:水库批复或实际运用的水库功能、调度要求,以及防洪保护对象、灌溉用水量等控制性指标。
大坝安全现状:水库大坝现状安全等级,一类、二类、三类?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遭遇过的大洪水或高水位运行情况等。
水库上、下游情况:上、下游影响范围内城镇、乡村、厂矿人口及交通基础设施情况等。
其他资料:必要的水库位置、结构图纸等。
二、防洪调度1、防洪调度运用内容包括哪些内容?防洪调度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第一。
防洪调度运用内容包括防洪调度时段和汛期限制水位、防洪调度方式。
具体来说:防洪调度时段:即汛期,指江河洪水在一年中集中出现明显的时期,应结合地方实际与经验合理确定。
汛期限制水位:即汛限水位,是协调防洪与兴利关系、保障水库防洪安全而设定的水位参数指标,在汛期库水位应控制在该水位以下,只有遭遇洪水过程实施防洪调度时允许出现短暂超越现象,洪水过后应当及时回落至汛限水位以下。
防洪调度方式:应当依据防洪任务、设计洪水、水位库容关系及泄洪条件拟定防洪调度方式。
2、防洪调度如何考虑是否有闸控制?防洪调度方案编制要区分泄水建筑物是否有闸控制。
无闸控制的小型水库很多,对这类水库,调度方案主要明确汛限水位控制和防汛管理要求,确保泄洪顺畅和工程安全。
对有闸控制的小型水库,调度方案要比无闸控制的复杂一些,应明确控制水位、调度方式、调度权限、执行程序。
建议按照《水库调度规程编制导则(SL706)》编制,或委托专业机构编制。
3、防洪调度还要关注哪些问题?汛期应严格控制汛限水位,不得擅自超越,不得在泄洪设施上设置任何影响泄洪的子埝、拦鱼网等挡水阻水障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型水库防汛“三个重点环节”工作指南(试行)1总则1.1目的依据为加强小型水库防汛管理,规范水雨情测报及调度运用方案、大坝安全管理(防汛)应急预案编制,依据《防汛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小型水库实际,制定本指南。
1.2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总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1000万立方米以下的小型水库。
本指南所称防汛“三个重点环节”指水雨情测报、水库调度运用方案、水库大坝安全管理(防汛)应急预案。
1.3责任主体小型水库防汛“三个重点环节”工作由水库主管部门和管理单位(产权所有者)负责落实,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指导,必要时可协助落实。
1.4水雨情测报小型水库应具备必要的水雨情观测和信息报送条件,按照要求开展观测和信息报送工作。
1.5调度运用方案编制小型水库调度运用方案编制,应坚持“安全第一、统筹兼顾”,在保证水库大坝安全的基础上,协调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任务关系,发挥水库综合利用效益。
1.6大坝安全管理(防汛)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编制应以保障下游公众安全为首要目标,重点做好突发事件监测、险情报告、分级预警、应急调度、工程抢险和人员转移方案,明确应急救援、交通、电力、通信等保障措施。
2水雨情测报2.1基本要求小型水库库水位、降雨量测报工作,由水库管理单位(产权所有者)负责。
具体可由巡查管护人员承担,也可由水文专业部门或委托相关技术单位承担。
降雨量信息也可利用水库临近站点观测成果。
2.2测报条件水库应至少有一套库水位观测设施,能够观测死水位至坝顶的库水位信息。
水库应掌握降雨量信息,可设置降雨量观测设施,能够观测水库实时降雨量信息。
水库应具备基本的通信条件,满足汛期日常和紧急情况下水雨情信息报送要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网络通信等公网无法通达的,可采用超短波电台、卫星电话或人工送达等方式。
有条件的水库,可以进行库水位、降雨量远程自动监测,可以利用当地山洪灾害预警系统、水文气象观测站点提供的降雨量信息,也可以开展视频监视。
2.3观测频次库水位、降雨量汛期原则上每日观测1次,当库区降雨加大、库水位上涨时,根据情况增加观测频次;非汛期可每周观测1~2次。
具体观测频次由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2.4信息报送库水位、降雨量观测信息应做好记录,按照规定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库主管部门等有关单位报送。
2.5维护管理水库管理单位(产权所有者)或巡查管护人员负责水雨情测报设施的日常维护,保证可靠运用。
3调度运用方案编制3.1基本要求调度运用方案应明确挡水、泄水、放水“三大件”建筑物及泄水、放水等设施的使用规则,是小型水库调度运用的依据性文件,每座水库都应编制。
功能单一、调度简单的水库,可根据实际适当简化。
3.2编制单位调度运用方案由水库主管部门和水库管理单位(产权所有者)组织编制,也可委托专业技术单位编制。
3.3方案内容调度运用方案应当明确防洪调度、兴利调度、应急调度方式,根据调度条件及依据,规定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库主管部门及水库管理单位(产权所有者)责任与权限,落实操作要求。
对于坝高15米以上或总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且具备调度设施条件的水库,调度运用方案宜按照《水库调度规程编制导则(SL706)》编制。
3.4编制要点防洪调度,泄洪设施有闸控制的,应明确控制水位、调度方式、调度权限、执行程序;泄洪设施无闸控制的,防洪调度内容可适当简化,主要结合水雨情测报信息,明确防汛管理措施和汛限水位控制要求。
兴利调度,应依据灌溉、供水需求和蓄水情况,结合调度经验明确相关要求。
应急调度,应重点考虑超标准洪水、工程险情、水污染等情况,明确相应调度方式,并与水库大坝安全管理(防汛)应急预案相衔接。
3.5控制运用小型水库应科学设定汛限水位,汛期严禁违规超汛限水位蓄水。
工程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或安全鉴定为三类坝的水库,应根据保障水库大坝安全需要明确限制运用水位,实施控制运用。
限制运用水位或汛限水位低于溢洪道堰顶高程的,应落实相关泄水措施,满足水位限制要求。
3.6审批修订调度运用方案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当调度运用条件或依据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订,并履行审批程序。
4大坝安全管理(防汛)应急预案编制4.1基本要求大坝安全管理(防汛)应急预案是针对小型水库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避免和减少损失预先制定的方案,每座水库都应编制。
为便于宣传、演练和使用,可依据应急预案编制适宜张贴或携带的简明应急组织体系图、应急响应流程图、人员转移路线图和分级响应表(简称“三图一表”)。
4.2编制单位应急预案由水库主管部门和水库管理单位(产权所有者)组织编制,也可委托专业技术单位编制。
4.3预案内容应急预案应针对水库情况和下游影响,分析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及其后果,制订应对对策,明确应急职责,预设处置方案,落实保障措施。
对于坝高15米以上或总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且对下游城镇、村庄或厂矿人口,以及交通、电力、通信基础设施等有重要影响的水库,宜按照《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SL/Z720)编制。
4.4编制要点突发事件。
包括超标准洪水、破坏性地震等自然灾害,大坝结构破坏、渗流破坏等工程事故,以及水污染事件等。
应急指挥。
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应急组织体系与地方总体应急组织体系衔接。
险情报告。
应明确突发事件报告流程、内容、方式和时间要求,明确紧急情况向下游发布警报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预警级别。
应根据降雨量、库水位、预报(测)入库流量、出库流量、工程险情、下游威胁及严重程度等,明确预警级别。
预警级别一般划分为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Ⅳ级(一般)四级。
应急处置。
应根据突发事件情况建立专家会商机制,明确应急调度、工程抢险、人员转移等应急处置措施,明确工程险情和水雨情监测要求,并根据事件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处置措施,重大情况随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人员转移。
应针对发生超标准洪水和可能发生溃坝等情况,根据洪水淹没范围内集镇、村庄、厂矿人口分布和地形、交通条件,明确人员转移路线和安置位置,绘制人员转移路线图,最大限度保障下游公众安全。
宣传演练。
应明确应急预案宣传、培训和演练要求。
4.5应急演练每年汛前,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水库主管部门、防汛行政责任人应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演练重点为应急调度、工程抢护、人员转移等科目,可采取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等方式。
4.6审批修订应急预案审批应按照管理权限,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授权部门负责,并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
当水库工程情况、应急组织体系、下游影响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组织修订,履行审批和备案程序。
5附则5.1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本指南,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5.2小型水库水雨情测报技术指南和调度运用方案、应急预案编制指南作为本指南的附录,结合本地实际参照执行。
附录1小型水库水雨情测报技术指南1 总则1.1 为加强小型水库防汛管理,规范水雨情测报工作,明确水雨情测报条件、测报频次、记录报送等基本要求,编制本指南。
1.2 本指南适用于总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1000万立方米以下小型水库水雨情测报工作。
本指南所称水雨情测报指库水位、降雨量的观测与报送,以及观测设施管理和维护。
1.3 小型水库应具备必要的水情、雨情观测设施,也可利用当地山洪灾害预警系统、水文气象观测站点提供雨情资料,具备水雨情信息报送所需的通信条件,按照要求开展测量和报送工作。
有条件的水库可实施水雨情远程自动测报,配备大坝安全监测和图像视频监控设施。
1.4 水雨情测报人员应掌握水雨情观测仪器(设施)观测方法和有关技术要求。
1.5 采用的库水位、降雨量观测仪器,应经过检测合格,符合有关技术标准。
2 库水位观测2.1 库水位观测采用直立式水尺观测,或采用自记、遥测水位计观测。
2.2 库水位观测设施应设置在大坝上游、水流平稳、岸坡稳定处。
2.3 库水位观测高程系统应与水库大坝设计采用的高程系统一致。
2.4 库水位观测范围应能涵盖大坝坝顶与死水位之间的水位变化区。
2.5 库水位观测频次区别汛期和非汛期不同要求。
汛期每日观测一次,当库区降雨加大、库水位上涨时,根据情况增加观测频次;非汛期每2~5日观测一次。
有条件的水库,宜观测洪水过程及库水位峰、谷数据。
2.6 库水位观测结果应及时、准确记录在专用记录簿上,严禁追记、涂改和伪造。
3 降雨量观测3.1 水库降雨量信息可通过水库自设降雨量观测设施,也可利用当地山洪灾害预警系统、水文气象观测站点提供雨情资料。
水库自设降雨量观测设施可采用雨量器(计),或采用自记、遥测雨量计。
3.2 水库自设降雨量观测设施可设在水库大坝附近,且空旷无遮挡处。
观测站点不能完全避开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影响时,要求雨量器(计)离开障碍物边缘距离至少为障碍物高度的2倍。
3.3 降雨量每日观测一次,汛期降雨量较大时增加观测频次。
采用自记或遥测雨量计观测的,可每30分钟观测记录一次。
3.4 降雨量观测结果应及时、准确记录在专用记录簿上,严禁追记、涂改和伪造。
4 信息报送4.1 水雨情观测信息应及时报送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库主管部门等有关单位。
汛期或发生险情情况下,应当根据降雨量、库水位及险情情况增加报送频次。
4.2 水雨情信息报送应当具备必要的通信条件,可通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网络通信等工具,采用可记录的语音、短信、电码等方式,确保水雨情信息及时、可靠报送。
对公网无法通达的水库,或遭遇暴雨洪水、工程险情等突发事件,应当配置临时通信条件保障水雨情报送,如超短波电台、卫星电话或人工送达等方式。
4.3 水雨情遥测信息应当保持在线传输,通信方式优选公用通信网络。
在公用通信网络覆盖不到的地方,可采用超短波电台、卫星通信等方式。
5 管理与维护5.1 小型水库水雨情观测设施应由水库主管部门或水库管理单位(产权所有者)负责设置和维护,水库管理单位或巡查管护人员负责使用管理。
5.2 每年汛前应对水雨情观测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可靠运用。
5.3 水雨情观测设施应定期校验,库水位观测基准高程应及时校测,工作基点发生变位时应重新设置和校验基点高程,确保观测正常、可靠。
附录2小型水库调度运用方案编制指南1 总则1.1 为加强水库调度运用管理,规范小型水库调度运用方案编制内容和要求,制定本指南。
1.2 本指南适用于总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1000万立方米以下小型水库调度运用方案的编制工作。
坝高15米以上或总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且具备泄洪调度设施条件的,宜按照《水库调度规程编制导则(SL706)》编制。
1.3 调度运用方案是小型水库调度运用和调度运用计划编制的依据性文件,坚持“安全第一、统筹兼顾”的原则,在保证水库大坝安全前提下,协调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任务关系,发挥水库综合利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