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接种的途径和方法

合集下载

动物疫病预防-免疫预防- 免疫接种途径

动物疫病预防-免疫预防- 免疫接种途径

免疫接种途径动物的免疫方法可分为个体免疫法和群体免疫法。

前者免疫途径包括注射、点眼、滴鼻、滴口、刺种、擦肛等,后者包括饮水、拌料、气雾免疫等。

选择合理的免疫接种途径可以大大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1.注射免疫接种适用于各种灭活苗和弱毒苗的免疫接种。

根据疫苗注入的组织不同,又可分为皮下注射与皮内注射、肌内注射。

注射接种剂量准确、免疫密度高、效果确实可靠,在实践中应用广泛。

(1)皮下接种这种方法多用于灭活苗及免疫血清、高免卵黄抗体接种,选择皮薄、被毛少、皮肤松弛、皮下血管少的部位。

大家畜宜在颈侧中1/3部位;猪在耳根后或股内侧;犬和羊宜在股内侧;兔在耳后;家禽在颈部背侧下1/3处,针头自头部刺向躯干部。

注射部位消毒后,注射者右手持注射器,左手食指与拇指将皮肤提起呈三角形,使之形成一个囊,沿囊下部刺入皮下约注射针头的2/3,将左手放开后,再推动注射器活塞将疫苗徐徐注入。

然后用酒精棉球按住注射部位,将针头拔出。

(2)皮内接种选择皮肤致密、被毛少的部位。

大家畜选择颈侧、尾根、眼睑,猪在耳根后,羊在颈侧或耳根部,鸡在肉髯部位。

注射部位如有被毛的应先将其剪去,用酒精棉球消毒后,左手将皮肤捏起形成皮褶,或以左手绷紧固定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斜面向上,几乎与注射皮面平行刺入0.5cm左右,即可刺入皮肤的真皮层中。

应注意刺时宜慢,以防刺出表皮或深入皮下。

同时,注射药液后在注射部位有一小包,且小包会随皮肤移动,则证明确实注入皮内,然后用酒精棉球消毒皮肤针孔及其周围。

皮内接种疫苗的使用剂量和局部副作用小,相同剂量疫苗产生的免疫力比皮下接种高。

(3)肌内注射多用于弱毒疫苗的接种。

肌内注射操作简便、应用广泛、副作用较小,药液吸收快,免疫效果较好。

应选择肌肉丰满、血管少、远离神经干的部位。

疫苗要注入深层肌肉内。

牛、马、羊注射部位在颈侧中部上1/3处,猪选择耳根后,注射时避开耳道。

禽宜在胸肌或大腿外侧肌肉。

注射时针头与皮肤表面呈45°,避免疫苗的流出。

预防接种的方法有哪些?

预防接种的方法有哪些?

预防接种的方法有哪些?
一、概述
不同的生物制品有不同的接种途径,同一种制品也可因接种途径不同而直接影响到免疫效果和反应,如皮上划痕的卡介苗,如作皮内注射就会引起严重反应,反之,皮内注射的卡介苗如果用来作皮上划痕,效果就不好,那么,预防接种到底有哪些方法呢?
二、步骤/方法:
1、皮上接种法:有划痕法和多压法,痘苗接种两种方法均可采用,一般常用多压法,部位在上臂中部外侧,上下平压约20次,压刺范围不超过0.5厘米
2、皮内接种法:一般注射部位选择在前臂掌侧,如结核菌素试验,过敏试验等用此法,但皮内注射卡介苗则在上臂三角肌中部皮内。

3、皮下接种法:是羽凡接种最常用的的方法,接种部位一般选择在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但狂犬病疫苗要选择在腹部或两肩胛骨下缘注射。

4、口服法:方法简单,便于推广,如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可含在嘴内自然融化咽下,新生儿不会吞服,可先用冷开水融化,但切不可用热开水,以免将活病毒杀死而无效。

三、注意事项:
接种用的注射器,针头等要严密消毒,必须是每人用一个消毒针头,防止交叉感染。

国家免疫接种程序

国家免疫接种程序

国家免疫接种程序1. 前言疫苗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国家免疫接种程序是指根据疾病的流行程度和疫苗的可及性等因素制定的一套规范化的免疫接种计划。

该计划旨在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免疫力,从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健康。

2. 免疫接种的重要性免疫接种是预防某些疾病最有效的手段,可防范各种传染病。

通过预防接种,人们可以避免患上许多严重甚至是致命的疾病,如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肺炎和水痘等。

经过长期实践和科学研究,免疫接种已被证明是最经济、可靠的控制传染病的手段之一。

同时,免疫接种也可以避免疾病的传播,保障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

3. 国家免疫接种计划的制定为了更好地控制流行病,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全面的国家免疫接种计划(NIP)。

该计划采用了一套全面的标准,旨在提高人们的免疫力和预防大流行病的爆发。

同时,该计划也有助于提高全国有关部门和机构的疾病控制能力。

4. 免疫接种的时间和途径国家免疫接种计划实行的是“一地不同价,同城同价”的政策,即每个地区的接种时间、疫苗品种和剂量、接种领域、接种费用等都有统一的规划和调节。

在此条件下,孩子们的免疫接种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需求。

免疫接种可以在以下几种渠道进行:1.公共医疗单位。

例如医院、社区诊所等。

家长可以把孩子带到当地的公共医疗单位,进行疫苗接种。

2.私人医疗单位。

包括私人诊所、私人医院等。

在这些医疗机构中,父母可以自行没有其他门槛或需求,带孩子进行疫苗接种。

3.移动免疫接种点。

例如移动VLP接种车。

通过这些机构,父母可以带宝宝进行免疫接种。

5. 疫苗接种的类型国家免疫接种计划涵盖了几十种疫苗,涉及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这些疫苗包括: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水痘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肝炎疫苗等。

不同类型的疫苗都采用不同的接种方法。

一般来说,乙肝疫苗、轮状病毒疫苗和HPV疫苗的接种都是需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和频率进行,以达到最好的预防效果。

对于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和肺炎疫苗,建议最好在青春期或中年阶段接种,以充分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

疫苗接种途径和方法

疫苗接种途径和方法

疫苗接种途径和方法疫苗是一种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通过注射疫苗可以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从而使身体产生持久的免疫力,预防或减轻疾病的发生。

疫苗接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保护个人和社区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而疫苗接种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常见的疫苗接种途径之一是注射接种。

注射接种是将疫苗通过注射器直接注射到人体的肌肉层或皮下组织中。

常见的疫苗注射部位有上臂三角肌区域、大腿前外侧肌肉区域等。

这种接种方式能够使疫苗快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激发免疫反应,从而提供持久的免疫力。

其次,口服接种是另一种常见的疫苗接种途径。

这种接种方式通常适用于一些口服疫苗,如脊髓灰质炎病毒口服减毒活疫苗。

脊髓灰质炎病毒口服减毒活疫苗在处理和保存方面相对容易,而且能够刺激肠道免疫反应。

口服疫苗接种可以通过直接饮用液体疫苗或者将疫苗加入膳食中实现。

此外,喷雾接种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疫苗接种途径。

这种接种方式通过喷雾器将疫苗雾化后直接吸入鼻腔,使疫苗通过鼻黏膜进入人体。

喷雾接种相对于注射接种来说更为便捷和可行,尤其适用于儿童和害怕注射的人。

一些流行性感冒疫苗就可以通过喷雾接种来实现。

另外,皮肤接种也是一种疫苗接种途径。

这种接种方式通过将疫苗刺入浅表的皮肤层,使疫苗进入人体,并刺激免疫反应。

皮肤接种通常采用双刃注射针或刺激带进行,一般在上臂或腹部皮肤进行接种。

这种接种方式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不需要使用注射器和针头,能够较好地引起免疫反应。

除了疫苗接种途径,疫苗接种方法也有多种选择。

最常见的疫苗接种方法是常规疫苗接种,即按照规定的接种时间表和接种次数进行接种。

常规疫苗接种是为了建立免疫屏障,防止疾病传播和流行。

例如,对于儿童来说,按照国家免疫规划,需要接种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疫苗,通常是在12~15个月龄时和4~6岁时接种。

此外,还有强化接种和补种等接种方法。

强化接种是在常规接种基础上进行的额外接种,旨在提高个体的免疫力。

某某医院卡介苗接种规范

某某医院卡介苗接种规范

某某医院
卡介苗接种工作规范
(一)免疫程序与接种方法
1.接种对象及剂次:出生时接种1剂。

2.接种途径:皮内注射。

3.接种剂量:0.1ml。

(二)其他事项
1.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

2.早产儿胎龄大于31孕周且医学评估稳定后,可以接种 BCG。

胎龄小于或等于31孕周的早产儿,医学评估稳定后可在出院前接种。

3.与免疫球蛋白接种间隔不做特别限制。

(三)补种原则
1.未接种BCG的小于3月龄儿童可直接补种。

2.3月龄-3岁儿童对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或卡介菌蛋白衍生物(BCG-PPD)试验阴性者,应予补种。

3.大于或等于4岁儿童不予补种。

4.已接种 BCG 的儿童,即使卡痕未形成也不再予以补种。

某某医院
2024年01月15日。

bopv说明书

bopv说明书

bopv说明书
(一)免疫程序与接种方法
接种对象及剂次:共接种4剂次,其中2月龄接种1剂灭活脊灰疫苗(IPV),3月龄、4月龄、4周岁各接种1剂脊灰减毒活疫苗(OPV)。

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IPV:上臂外侧三角肌或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注射。

OPV:口服接种。

接种剂量:IPV:0。

5ml。

§OPV:糖丸剂型每次1粒;液体剂型每次2滴,约0。

1ml。

(二)其他事项
(1)以下人群建议按照说明书全程使用IPV:原发性免疫缺陷、胸腺疾病、有症状的HIV感染或CD4T细胞计数低、正在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近期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正在使用具有免疫抑制或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例如大剂量全身皮质类固醇激素、烷化剂、抗代谢药物、TNF-α抑制剂、IL-1阻滞剂或其他免疫细胞靶向单克隆抗体治疗)、目前或近期曾接受免疫细胞靶向放射治疗。

(2)如果儿童已按疫苗说明书接种过IPV或含脊灰疫苗成分的联合疫苗,可视为完成相应剂次的脊灰疫苗接种。

(三)补种原则
(1)对于脊灰疫苗迟种、漏种儿童,补种相应剂次即可,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补种时两剂次脊灰疫苗之间间隔≥28天。

(2)I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以后,无论在补充免疫、查漏补种或者常规免疫中发现脊灰疫苗为0剂次的目标儿童,首剂接种IPV。

(3)2022年5月1日后,对于仅有bOPV接种史(无IPV或tOPV接种史)的儿童,补种1剂IPV。

免疫接种的途径和常用方法

免疫接种的途径和常用方法
维普资讯


一 r

I . F E D DO F E
小 鸡
少、
免疫接种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径和常用方法
( 山西 省 阳城 县 畜牧局 0 80 ) 4 1 0 刘 国信 茹 贺军
家 禽 免 疫 接 种 的 常 用 方 法 有 : 眼 、 鼻 、 下 点 滴 翼
蘸 水 笔 尖 蘸 取 疫 苗 ,刺 种 于 鸡 翅 膀 内 侧 无 血 管 处 。 效 果 , 须 注 意 以 下 几 个 问 题 : 1 用 于 饮 水 法 的 疫 必 ()
刺 种 1针 即 可 , 大 的 鸡 可 刺 种 两 针 。 较
苗 必 须 是 高 效 价 的 ;2 稀 释 疫 苗 的 饮 水 , 须 不 含 () 必
量 一 致 。 因 此 , 般 认 为 点 眼 、 鼻 法 是 鸡 疫 苗 接 种 一 滴 的 最 佳 方 法 , 其 是 鸡 新 城 疫 苗 接 种 更 是 如 此 。 用 尤
点 眼 、 鼻 法 接 种 时 , 把 10 滴 可 0 0只 份 的 疫 苗 稀 释 于 性 腔 上 囊 病 弱 毒 疫 苗 等 。 饮 水 法 免 疫 虽 然 省 时 省
6 饮 水 法 : 于 大 群 鸡 逐 只 进 行 免 疫 接 种 , 时 对 费 费 力 , 不 能 于 短 时 间 内 完 成 全 群 免 疫 , 于 产 蛋 且 对 期 和 产 蛋 盛 期 的 鸡 群 , 避 免 骚 扰 鸡 群 , 采 用 群 为 常 体 免 疫 法 。群 体 免 疫 法 中最 常 用 、 易 做 的 , 是 饮 最 就 水 法 。 目前 , 用 饮 水 法 的 疫 苗 有 鸡 新 城 疫 I 及 常 I系 I 系 苗 、 染 性 支 气 管 炎 H5 v 传 2及 H1 0疫 苗 、 染 2 传

家禽免疫接种五方法

家禽免疫接种五方法

家禽免疫接种五方法家禽免疫接种五方法包括点眼滴鼻免疫、气雾免疫、饮水免疫、翼下刺种、皮下或肌肉注射等。

本文为养殖户介绍家禽免疫接种五方法供大家参考。

家禽免疫接种的常用方法可根据其接种的途径分为:点眼、滴鼻、气雾、饮水、翼下刺种、皮下或肌肉注射等。

采用哪一种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既要考虑疫(菌)苗特性和免疫效果、又要操作的方便和经济效益。

一、点眼滴鼻免疫这种接种方法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操作人员需要较强的责任心。

禽群接种后应激反应较大,但尤其适用于预防呼吸道疾病的活疫苗。

适用于鸡新城疫II系、III系、IV系疫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及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型疫苗的接种。

此法多用于雏鸡、可以避免疫苗病毒被母源抗体中和,从而取得比较良好的免疫效果,而且能保证每只鸡普遍得到免疫,且剂量一致。

其操作的关键是接种后稍等片刻,等疫苗液已吸入眼或鼻内再放开鸡。

二、气雾免疫气雾法不但可以节省劳动力,而且很适合与呼吸道有亲嗜性的弱毒疫苗、如鸡新城疫Ⅳ系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等。

但该法容易激发呼吸道感染,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爆发、尤其会加重鸡毒霉形体及大肠杆菌引起的气囊炎、必要时于气雾免疫前后在饲料中可加入抗菌药物预防。

免疫前必须对气雾机的性能进行测试、严格控制雾滴大小。

三、饮水免疫饮水法能够减轻劳动强度和鸡群应激,适合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局部免疫。

目前,常用饮水法的疫苗有鸡新城疫II系及IV系苗、传染性支气管炎H52及H120疫苗、传染性腔上囊病弱毒疫苗等。

该方法影响因素较多,尤如环境、疫苗剂量、水质和饮水量等。

可靠性差、免疫抗体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为使饮水法免疫达到一定效果、必须注意使用高效价疫苗、饮水器具要充足、饮水器具要干净、接种的间隔时间不要太长、以及饮疫苗前停止饮水2~4小时、以便使鸡能尽快而又一致地饮用疫苗等方面。

四、翼下刺种该方法较为费工费时对鸡群应激较大。

但此法能使抗原完整迅速的到达免疫器官。

适用于鸡痘疫苗、鸡新城疫I系疫苗的接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接种的途径和方法
随着医学条件的发达和父母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就开始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能帮助幼儿健康成长,减少生病几率。

幼儿自身的免疫系统要到六岁才发育成熟。

在这之前,给幼儿接种疫苗,增强他们的免疫力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免疫接种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接种疫苗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免疫接种的途径和方法
预防接种采用哪种途径和方法,主要是由疫苗的要求和免疫力的效果来决定的。

原则上疫苗接种途径与自然感染途径越相似,其免疫效果也就越理想。

目前采用的接种途径和方法有以下几种:
皮下注射:适用于多种免疫制剂,如麻疹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

肌肉注射:如乙肝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疫苗及狂犬血清等。

皮内注射:如卡介苗的接种和结核菌素试验等。

口服法:主要用于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糖丸及滴剂),效果好。

喷雾吸入法:吸入法又分为鼻腔吸入和雾化吸入法,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如流行性腮腺炎活疫苗、流感活疫苗等。

接种疫苗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接种疫苗后,在30分钟至1小时之内不要给孩子喂牛奶。

这是因为接种后产生痉挛现象时,如果给孩子正叼着奶瓶吮奶,极有可能会造成肺炎。

2、接种部位24小时内要保持干燥和清洁,尽量不要沐浴。

3、仔细观察孩子的反应。

根据经验总结,预防接种后,最少在十分钟,最多在十天内有可能出现异常症状。

4、产生副作用时应咨询医生。

预防接种后,如果婴儿出现超过40摄氏度以上的高烧,或在48小时内哭闹时间超过3小时或发生过痉挛,或是有过严重的过敏反应,那么,下一次接种要先咨询医生,然后再决定接种与否以及何时接种
5、接种后请在接种地点观察15-30分钟,无异常反应后方可离开。

综上所述,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接种疫苗的途径和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各位妈妈们在给幼儿接种疫苗前一定要详细咨询,采取适合宝宝的接种途径和方法。

接种后要细致观察宝宝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按照注意事项所示照顾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