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一语文(下)古诗文默写期末复习题(原创,含答案)
必修下全册古代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高中部编版共九篇】

必修下全册古代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高中部编版共九篇】1. 《岳阳楼记》理解性默写题:根据《岳阳楼记》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 《岳阳楼记》是谁写的?2. 《岳阳楼记》主要描写了哪座建筑物?3. 《岳阳楼记》的写作目的是什么?4. 使用一句话概括《岳阳楼记》的中心思想。
参考答案:1. 《岳阳楼记》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所写。
2. 《岳阳楼记》主要描写了岳阳楼。
3. 《岳阳楼记》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表达对岳阳楼的景色、历史和文化的赞美。
4. 中心思想:对于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艰难与境遇的思考。
2. 《滕王阁序》理解性默写题:根据《滕王阁序》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 《滕王阁序》是谁写的?2. 《滕王阁序》中提到了哪位滕王?3. 《滕王阁序》的写作目的是什么?4. 使用一句话概括《滕王阁序》的中心思想。
参考答案:1.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所写。
2. 《滕王阁序》中提到的滕王指的是滕薛,字士同。
3. 《滕王阁序》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表达对滕王的赞美和忠诚。
4. 中心思想:表达了对滕王的赞美和思考士人应如何志存高远,效法古人的思想。
3. 《古文观止》理解性默写题:根据《古文观止》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 《古文观止》是谁编著的?2. 《古文观止》主要收录了哪些古文作品?3. 《古文观止》的写作目的是什么?4. 使用一句话概括《古文观止》的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1. 《古文观止》是清代文学家蒋士铨所编著。
2. 《古文观止》主要收录了从周代到明代的一百余篇古文作品。
3. 《古文观止》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辅助研究者理解古代文化,并提高文言文水平。
4. 主要特点:选文精当,涵盖了各个朝代的经典古文,内容丰富多样。
4. 《西游记》理解性默写题:根据《西游记》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 《西游记》是谁写的?2. 《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是什么?3. 《西游记》的写作目的是什么?4. 使用一句话概括《西游记》的中心主题。
人教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常考古诗文默写卷(乱序)

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古诗文默写卷(乱序)1.杜牧《阿房宫赋》中采用对比手法,写秦的统治者取得财富时一分一毫也不舍弃,使用时随意挥霍,残民自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国论》中苏洵认为,如果六国国君丢掉幻想,不去取悦秦国,而是“ _______________”,那么一定会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结果。
3.《六国论》中苏洵认为用割让土地的方法求得安寝的方法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答司马谏议书》作者说自己变法之前就预料到会招致的后果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夫子对子路的回答的态度是“哂之”,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6.《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描写词人登高望远所见金陵城江山的景物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春江花月夜》中诗人以白云、青枫浦托物言情,写出游子像一片白云般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上独自忧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确认自己做的是对的,就没有任何退缩后悔的必要。
9.《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
高一期末考试古诗词默写题目-纯答案用卷

织金九中高一期末考试古诗词默写题目【答案】1.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2.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3. (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3)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4. (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5. (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6. (1)士贰其行士也罔极(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7. (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4)赢得仓皇北顾8. 其间旦暮为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9.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是天涯沦落人10. (1)东船西舫悄无言(2)只是当时已惘然(3)无以至千里(4)吾尝终日而思矣(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6)却匈奴七百余里。
11.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舳舻千里;旌旗蔽空12.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望美人兮天一方13.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14.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尔卜尔筮;体无咎言15. (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6.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齐彭殇为妄作;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17. (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18. (1)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9.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20.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1.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虽九死其犹未悔;泣孤舟之嫠妇2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3. (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4.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5. 江州司马青衫湿;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26.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赢得仓皇北顾;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27.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28.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枫叶荻花秋瑟瑟29. (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2)尔卜尔筮体无咎言(3)制芰荷以为衣兮30. (1)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謇朝谇而夕替(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4)总角之宴言笑晏晏31.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32.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33.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34. (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5.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6. (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3)总角之宴言笑晏晏(4)兄弟不知咥其笑矣(5)女也不爽士贰其行(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7)万类霜天竞自由37. (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5)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8.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39.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2)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3)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4)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6)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40.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群山万壑赴荆门41. (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42.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3.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44.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45. (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3)夙兴夜寐靡有朝矣(4)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46.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47. (1)砯崖转石万壑雷(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独留青冢向黄昏(4)无边落木萧萧下(5)小弦切切如私语(6)白帝城高急暮砧(7)术业有专攻48.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舳舻千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49. (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期中、期末考试复习 试题+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期中、期末理解性默写复习提示:必修下册教材中新课程标准高考推荐背诵篇目《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谏逐客书》《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六国论》《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过洞庭湖》《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他嗤笑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可以看出来孔子最赞同曾暂的回答的一句话是“______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子路的性格直率,从“”一句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为谦虚,从呼应冉有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可以看出;曾暂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认为在“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他可以用三年时间达到富民的目的。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公西华想担任小相达到“以礼治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引导曾暂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种的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及答案(Word版)

高一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及答案(2021最新版)作者:______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一】(1)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2)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__。
户庭无尘杂,虚实有余闲。
(《归园田居》)(3)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_________________,不能喻之于怀。
(《兰亭集序》)(4)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____,如泣如诉,_________________,不绝如缕。
(《赤壁赋》)【答案】(1)风萧萧兮易水寒(2)鸡鸣桑树颠(3)未尝不临文嗟悼(4)如怨如慕余音袅袅【二】甲:若夫___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故日: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乙:(1)《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摆脱烦琐公务束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韩愈认为“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3)《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期末考试试题吧,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分享。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44分)(一)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1~5题。
(22分)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
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
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
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
锻炼久之,不决。
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四年知杭州。
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
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
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
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
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
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
以余力复完六井。
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
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
高一下学期古诗文理解性默写120题

高一下学期古诗文理解性默写120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谏逐客书》《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过洞庭》)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三句明确地提出这次谈话的中心,也是文章的中心——述志。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问句来引导弟子表达治国思想和措施的句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自信认为在“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的情况下,他可以用三年时间完成军事强国的目标。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认为在“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条件下,他可以用三年时间达到富民的目的。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冉有述志时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中可以看出他比较谦虚。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赤在回答中表明自己政治志向的句子是“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7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听到老师的问话,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体现了曾皙回答师长问话时恭敬的态度,可见其温文有礼之态。
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莫春者,春服既成”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
9、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中,曾晳所描绘的盛世图景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0、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中,曾皙描绘了自己理想的政治图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了“暮春咏归图”,它的具体内容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高一下古诗文情景默写 (答案及练习卷)docx

高一下册课内古诗文情景默写17《诗词四首》登金陵凤凰台(参考答案,若有疑问一定翻书哦)1.《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寄寓爱君之忱,抒发忧国伤时之感,且意旨深远的诗句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登金陵凤凰台》中描写大自然的壮美,体现自然力的巨大、恢阔,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气象壮丽,对仗工整佳句是“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露洲。
”。
3.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写王朝的盛衰兴亡;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写王朝盛衰兴亡的句子是:“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4、《登金陵凤凰台》中,李白以“浮云”喻奸佞臣子,以“日”喻君主的句子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写出来李白感伤皇帝被奸臣蒙蔽5、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反用李白诗中“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句意。
八声甘州1. 《八声甘州》中,总写秋景,雨后江天,澄澈如洗,勾画出词人正面对着一幅暮秋傍晚的秋江雨景的句子是:“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2. 《八声甘州》中,进一步烘托凄凉、萧索的气氛句子是:“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连一向鄙视柳词的苏轼也赞叹“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所谓“不减唐人高处”,主要是指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悲壮阔大.3. 《八声甘州》中,这两句写低处所见,到处花落叶败,万物都在凋零-----描摹秋天景物渐渐衰败,更引起作者不可排解的悲哀句子是:“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4、柳永《八声甘州》中使用拟人手法,同时借用长江水表达物是人非之感的句子:“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作者在无语东流的长江水中,寄托了韶华易逝的感慨。
5、《八声甘州》中,表达想念故乡而又不忍心登高,怕引出更多的乡思的矛盾心理句子是:“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6、《八声甘州》中,虽说是自己思乡,却设想着故乡家人正盼望自己归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下)古诗文默写期末复习题(原创,含答案)直接记忆类默写一、《诗经•卫风•氓》默写1、_____________,抱布贸丝。
_____________,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_____________,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
既见复关,_____________。
尔卜尔筮,_____________。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3、桑之未落,_____________。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_____________。
士之耽兮,_____________。
女之耽兮,_____________。
4、桑之落矣,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
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二三其德。
5、三岁为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二、《诗经•小雅•采薇》默写1、采薇采薇,_____________。
曰归曰归,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玁狁之故。
_____________,玁狁之故。
2、采薇采薇,_____________。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_____________,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_____________。
3、采薇采薇,_____________。
曰归曰归,_____________。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_____________,我行不来。
4、彼尔维何? _____________。
彼路斯何? 君子之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岂敢定居,_____________。
5、驾彼四牡,四牧騤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道迟迟,_____________。
我心伤悲,_____________!三、《诗三首》默写1、《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同心而离居,。
2、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以解忧?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_____________。
明明如月,_____________?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
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一去三十年。
,。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
狗吠深巷中,。
户庭无尘杂,。
,复得返自然。
四、王羲之《兰亭集序》默写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
此地有,,又有,。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2、是日也,,。
,,,,信可乐也。
3、夫人之相与,。
或取诸怀抱,;或,。
虽,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感慨系之矣。
,,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古人云,“。
”岂不痛哉!4、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五、苏轼《前赤壁赋》默写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举酒属客,,。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白露横江,。
纵一苇之所如,。
,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
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
,。
3、苏子愀然,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
驾一叶之扁舟,。
,。
,。
,抱明月而长终。
,托遗响于悲风。
”4、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而未尝往也。
,。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客喜而笑,。
肴核既尽,。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六、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4段)默写于是予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____。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___________________,常在于险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志矣,_____________,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______________,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___________________,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运用类默写1、《采薇》中包含今昔对比、融情于景的千古名句是,。
,。
2、《离骚》中表达作者忧国忧民、叹息流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作者坚持自己的理想追求、虽死不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小人嫉贤妒能、诽谤造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作者刚正清白、守直以追随前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作者“不患人之不知己”、但求自己心性美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人各虽有所好但作者却坚持自己好美修性的习惯的句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运用比喻、慨叹人生短暂的句子是,。
运用典故、比喻渴望贤才的句子是,。
劝说那些有才能的人应赶快“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典故表达胸襟博大、希望尽可能多地招纳人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求贤若渴、愿意握发吐哺以使天下人才为我所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归园田居(其一)》中表明作者素来本性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物喻人、表达对家园故土的留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现自己归隐后的劳动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现作者故园屋舍四周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炊烟渐起、山村景色朦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村巷宁静、鸡犬相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作者屋室洁净、生活清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比喻自己久“囚”官场、终得解脱、恢复为自由人状态。
5、《兰亭集序》中形容群英荟萃、人才济济的兴旺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兰亭周围优美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文人酒趣、列坐水边玩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诗人们饮酒颂诗、畅谈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俯仰宇宙万物、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极尽视听乐趣的几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人们志趣有别、追求各异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的情感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曾经所得到或喜爱的事物也会厌倦进而产生感慨,表现此类情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去所喜欢的事物很快会变为陈迹,难免会生发感慨,何况寿命长短都是造化最后也都要归于湮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把生死视为等同、寿夭看做一样本就是虚妄荒诞”的观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前赤壁赋》中表现星月初升、白雾朦胧、水光连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作者在小舟中凌风而行、似要脱离人世、飞升仙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