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关爱留守儿童的经验交流汇报材料:让深山留守娃融入城市文明(毕传高执笔)

政府关爱留守儿童的经验交流汇报材料:让深山留守娃融入城市文明(毕传高执笔)
政府关爱留守儿童的经验交流汇报材料:让深山留守娃融入城市文明(毕传高执笔)

让深山留守娃融入城市文明

——我们是怎样开展“小候鸟”暑期夏令营的

蕲春县檀林镇人民政府

每年7月一到,我们檀林镇数百名“小候鸟”便开心起来,因为他们将免费乘坐亲情专列“飞”往江浙、深圳、上海等地,“飞”进暑期夏令营,度过一个别样的假期。

2012年至今,我们镇党委政府共出资12万余元,开出“亲情专列”82趟次,先后将1900多名留守娃平安送到父母打工地。享受着久违的亲情,感受着社会的关爱,体验着城市的文明,在异乡,“小候鸟”们的暑假生活是那样多姿多彩,快乐幸福……

一、入题:一次调研引发一场讨论

我们为什么乐此不疲地开展“小候鸟”暑期夏令营活动呢?这得从一个真实的故事说起。

时针回拨到2012年春天。那天,我们党委调研组就“留守学生现状与教育”等问题深入蕲北最偏远的乡村中学——詹大悲中学去实地调研。在操场上,我们遇到了初三学生詹晓宇。詹晓宇是一个高个子长头发男孩,彼时,他双手插在兜里,低着头踢着路边的石子,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老长老长,颇有一份“已是黄昏独自愁”的悲凉意境。

得知他也是“留守娃”,我们便和他聊上了。

“你多大了?”

“15岁。”詹晓宇理了理长发,回答道。

“想爸爸妈妈吗?”

“不想。”说这话时,詹晓宇面无表情,语气平淡。

这让我们感到有些意外:“为什么不想?”

詹晓宇反问道:“为什么要想?”

见我们满脸疑惑,他掰着指头给我们算了一笔帐:“我出生才半个月,他们就出去打工了;每年春节,他们回来最多住上十天就走了。从我出生到现在,他们和我相处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300天。于我而言,‘亲人’的定义就是‘爷爷奶奶’,而爸爸妈妈则是两个熟悉的陌生人,是我生命中来去匆匆的过客。”

真是不可思议!都说留守学生心思细腻,可是也不至于有这样“偏激”的想法啊!我们试图引导他走出这种心理阴影:“你知道吗?爸爸妈妈这么做也是出于无奈,他们辛辛苦苦赚钱,就是为了供你读书,为了能够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些我都懂,”晓宇打断了我们的话,他情绪激动,眼眶里有一种晶莹的东西在闪烁,“但钱能代替爱吗?钱能弥补一切吗?如果他们是真心为我好,就不该丢下我不管!”

我们沉默了,我们震惊了!以旁观者的思维去判断,詹晓宇的话的确过于片面和偏激;但若从留守孩子的角度出发,詹晓宇说的何尝不是对的?!抬眼望去,苍茫的暮色中,天空深邃,远山如黛。山的那一边有什么?哦,在那无尽的远方,有山里孩子日思夜想的爸爸妈妈,那是他们最幸福的企盼和最不愿被提及的永远的痛——孩子呀,

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失去了父母,而是父母明明就在你的生活中,你却不知道他们是谁!

调研回来的路上,我们的心情格外沉重,留守学生詹晓宇那悲戚的眼神、漠然的表情在眼前挥之不去,他那带泪的倾诉更是犹如一记重锤,字字句句敲打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檀林,是全省重点口子镇,也是蕲春劳务输出大镇,5.3万农业人口中,有1.5万人常年外出务工,撇下2200多名“留守娃”。在这样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留守群体中,有多少孩子存在意志薄弱、心理失常、情感缺失、行为怪异等现象,又有多少孩子像詹晓宇一样长期与父母分居两地,对父母概念模糊甚至由爱生恨?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山区的未来。作为党委政府,我们有义务帮助务工人员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在外安心打拼,建功立业;我们更有责任为留守儿童撑起一方晴空,让他们沐浴着爱的阳光健康成长,快乐成才!然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之道何在?在呵护“小候鸟”的行动中,党委政府该有着怎样的作为?

这次调研,给了我们极大的心灵震撼,也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大讨论。站在现实与未来的交汇点,我们党委一班人在思考,更在行动。

二、破题:一张网络改变一个群体

源于一个故事,始于一份担当,乐于一种救赎。从一次调研入题,我们饱蘸情感的笔墨,精心谋篇布局,注重起承转合,举全镇之力写好关爱留守儿童这篇大文章。

于是,“‘小候鸟’迁徙计划”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一回回群众座谈会广开言路,收集民意;一次次党委扩大会交换意见,商讨举措;一场场部门联动会凝聚共识,推动落实。很快,认识统一了,思路明确了,方案出台了,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各级各部门的通力配合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一张留守儿童关爱网络悄然织就,深山“小候鸟”将乘着梦想的翅膀,向着山外的世界,向着爱的方向展翅飞翔。

(一)四措并举打开“小候鸟”幸福之门

建立一套“小候鸟”成长档案。每年春秋两季开学,镇教育、综治、妇联、团委、计生、文化等部门,通过问卷调查、上门走访等形式,摸清留守学生的具体人数和基本情况,分学校建立“小候鸟”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并实行“一人一档”的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档案实行资源共享。与此同时,我们还为1830多名“小候鸟”描绘“成长曲线图”,准确掌握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状况,长期对他们进行定向“跟踪服务”。

成立一个“小候鸟”关爱专班。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镇妇联、财政、教育、文化四部门负责人为副主任,各村主任为成员的“小候鸟”关爱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学期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工作汇报,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分类指导,确保关爱“小候鸟”工作有序开展。

设立一项“小候鸟”起飞基金。我们拓宽渠道,多方奔走,采取“向上争一点、政府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等形式,积极筹措爱心款6万余元,设立“小候鸟”起飞基金15万元,用于“小候鸟”乘车和住

宿等费用。我们还成立了由民政、妇联等相关部门牵头的“基金管委会”,做到隔手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招募一批“小候鸟”圆梦使者。每年暑假,我们免费开通留守儿童“亲情专列”,由镇政府出资,面向社会公开招聘8名技术娴熟、责任心强的司机组成“爱心车队”,与他们签订《“小候鸟”往返安全责任协议》。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全镇范围内招募320多名“爱心大使”,鼓励关爱“小候鸟”的社会热心人士积极报名,为“小候鸟”的“长途迁徙”提供“保姆式”服务。

(二)五大旅程引导“小候鸟”融入城市

开心度假更要开心融入。为了避免“小候鸟”成为“再留守”,引导他们真正融入城市,我们以各地党建工作站为平台,密切与当地党委、政府的沟通和联系,多地携手合作,开启“五大旅程”,让“小候鸟”共享公共资源,感受社会关爱,从而促进亲情大融合,实现城乡一家亲。

“生命之旅”呵护成长。对于“小候鸟”来说,相较于熟悉的农村环境,大城市充满新鲜感的同时也充斥着不少安全隐患。基于此,浙江玉环、广东深圳等地党建工作站为初来乍到的“小候鸟”免费开办“生命课堂”,通过影像、图片、文字讲解的方式,引导“小候鸟”们认识城市的“危险地带”,自觉远离安全隐患,以提高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和自护自救的能力。

“体验之旅”感悟艰辛。每个暑假,檀林驻浙江玉环党建工作站都要组织“小候鸟”走进生产车间,参观父母工厂,亲身体验在高温下

父母务工的艰辛。上海浦东、湖南长沙等地还开展了诸如“情商训练营”“生存全体验”等活动,实践队员带领“小候鸟”们到街头、商场、菜市场等人流密集地卖报、卖水、卖菜,感受父母的艰辛和生存的不易,培养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牵手之旅”尽享亲情。为给留守儿童补上“亲情课”,浙江省玉环县启动“关爱‘小候鸟’进城团聚”活动周,各乡镇纷纷开办“小候鸟”度假班、设计“小候鸟”夏令营、向“小候鸟”免费开放俱乐部等游玩活动。活动周期间,父母全天候陪伴在孩子身边,尽享亲情之乐。在今年首届“小候鸟”夏令营开营当天,96名留守孩子同务工父母一起,免费游玩了玉环漩门湾湿地公园。玩园中,“小候鸟”们在爸爸、妈妈和爱心人士的陪护下玩起了“亲子游戏”,有的父子同乐滚铁环,有的母女共欢踢毽子,有的家人接力跳彩绳,夏令营里处处洋溢着欢歌笑语,幸福也在这一刻定格成永恒。

“圆梦之旅”放飞快乐。“小候鸟”夏令营里,上海、玉环、深圳等地开展了“微心愿”认领活动,当地团委、妇联向“小候鸟”们征集“微心愿”,然后发动社会力量让他们的心愿一一兑现。在此基础上,各地还寻找社会爱心人士来当“小候鸟”的“爱心爸妈”,这些“爱心爸妈”在圆他们“微心愿”的同时会带他们去景区游玩,带他们上街买衣服,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让“小候鸟”在异乡探亲中感受一份别样而温暖的真情。

“文化之旅”陶冶情操。为丰富“小候鸟”的暑假生活,各地以夏令营活动为载体,开办了阳光课堂、七彩课堂等暑期特色课堂,大学

生志愿者免费为“小候鸟”们主讲国学、美术、军事、心理、古汉语、旅游地理、趣味英语、素质拓展等课程,进一步拓宽留守学生的视野,充分挖掘和培养他们的兴趣特长,同时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教育和引导他们以阳光的心态过好“留守的生活”。李一欣,檀林中学初二学生,曾经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2012年暑假,李一欣被列为“亲情专列”首批乘客,在深圳度假期间,她参加了特长班培训,学习声乐、器乐,艺术天赋展露无遗,在深圳市中学生校园歌手比赛中,她勇夺金牌,深圳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产生了不小的轰动。回校后,李一欣代表檀林参加全县中学生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一举打破山里孩子在唱歌、演讲比赛难以获大奖的历史。李一欣动情地说:“是‘小候鸟’夏令营改变了我,让我从害羞胆小的‘丑小鸭’变成了振翅高飞的‘白天鹅’!”

(三)多方携手点燃“小候鸟”快乐期待

多家媒体集体发声。《深圳特区报》联合市慈善总会开展了“送100只大礼包给‘小候鸟’”的活动,还和市文明办、市慈善总会发出了“共筑留守儿童幸福童年”为主题的关爱“小候鸟”倡议书;宁波电视台和帅康集团联合主办了百名“小候鸟”暑期红色游活动;《玉环日报》和商家一起推出了“小候鸟”免费学游泳活动……媒体的摇旗呐喊和持续关注,产生了良好的舆论导向,营造出了关爱“小候鸟”的浓厚氛围。

十几家企业联合办班。在镇党委、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按照“社区腾地,企业出钱”的原则,办起“‘小候鸟’

开心驿站”。至目前,参与进来的爱心企业达到13家,先后有400多名“小候鸟”在“开心驿站”里度过了快乐假期。

上千名志愿者结成“爱心联盟”。各地团委、妇联广泛动员,爱心队伍越拉越长,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共有1600多名志愿者加入到关爱“小候鸟”的行列中来。他们当中,有学生,有公务员,有社区干部,有普通市民,有下岗工人,甚至还有85岁高龄的退休教师,他们因爱汇聚,为爱而来,手拉手、肩并肩筑起一道关爱山区留守儿童的坚实屏障。

多方携手不仅让“小候鸟”们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也点燃了他们的“快乐期待”。今年浙江玉环“‘小候鸟’暑期夏令营”活动结束后,乌沙畈村留守儿童查雅婷在日记中写道:“时间呀,你慢点走,因为我想在父母身边团聚欢乐的情景多一些,再多一些;时间呀,你快些跑,我多想早点来到这里,因为我看不够这城里的景,忘不了这城里的人;时间呀,请永远停留在此刻吧,因为,我也想成为这城里的人!”

三、点题:一个行动催生一种模式

撒下一粒种子,收获一片绿荫。现在,檀林镇大部分留守儿童性格开朗了,学习进步了,做事能干了,行为文明了,情感丰富了,举止规范了。走进校园,随处听到的是普通话交流、文明的话语,看到的是干净的校园、快乐的脸蛋,感受到的是城乡学校“零距离”,真正迎来了山城互融的美好局面。

三年对“小候鸟”的真情关爱与付出,三年对留守儿童工作的不

懈探索与实践,我们走出了一条符合山区实际的特色之路,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檀林模式”,《中国教师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等主流媒体多次在显要位置进行报道,《湖北教育》更是拿出3个页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我镇留守儿童工作的新经验、新方法予以重点推介,引得兄弟县市前来“取经”,“檀林经验”由此在全省推广。

关爱“小候鸟”行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永远在路上!

教师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3篇

XX教师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3篇 XX教师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范文1 留守儿童工作是现在班级管理的一件大事,也是班主任最担心的事,因此,本学期我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基本情况 我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相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并将这些档案进行管理。本学期我班共有留守儿童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单亲留守儿童X人,双亲留守儿童X人。 二、密切关注儿童、增强情感投资。 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我作为班主任经常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经常与留守儿童谈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心理上放下包袱,快乐学习。XX是个典型的留守儿童,父母离婚,爸爸长年在外打工,他爷爷去世较早,XX只跟着奶奶生活,由于离家较远,每周回去只加去一次,我经常与XX谈心,鼓励他好好学习,学会自强不息的精神,王宇十分懂事,自已有好强的精神,学习上进心强,不服输。一次,上体育课时,他一小心把脚扭伤了,但他没有向其奶奶说,自已独自想办法。在上课间操时,他向我请假,我得知情况

后,给他拿出50元钱,让他到XX去看病,几天后就好了。 三、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全日制寄宿等服务等。 每天晚上放学后,我都食堂看看,下过自习后到宿舍看看学生,及时帮学生解决生活的困难。蒋迪是一名孤儿,在敬老院生活,无人管无人问,自从本学期转入我班后,我对他十分关心,从心理上消除孤独感,让他当体育委员,他很快与学生交往的很好,经常帮班级做好事,成为一名乐于助的人好学生。一次蒋奥迪生病了,我了解情况后,给敬老院的院长打了个电话,由于院长在外地出差无法回来,我就带着蒋奥迪到卫生院看病,给他包好药,并把送到了寝室休息,使蒋奥迪很快的恢复了身体。 四、学习上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我班的留守儿童龚志是从外地转来的一名学生,父母均在外地打工,一个人在家里,家中没有一个大人在家,学生、生活都无人管,我多次到其家中看,了解情况。XX在外地上学就不好好送作业,转到我班后,也是没有送过作业。任课老师向我反映后,我找到他问了一些情况,XX说他都会了,不会写了,我向他讲了些道理,使他能认认真真的对待学习,消除了急躁的情绪,学生成绩进步很快,多次考试在年级前五名。 本学期我对留守儿童做了一些工作,为此做出积极努力,

留守儿童汇报材料

留守儿童汇报材料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留守儿童工作情况汇报 2009年7月,我校积极响应省市区妇联、教育局关于建设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会议及文件精神,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为我校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也解决了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现将我校开展此项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遵循“一个宗旨”,明确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学生家长外出务工,经商,将子女托付给亲友,长辈代管,导致留守儿童增多,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是农村教育中一个普遍而又棘手的问题,须学校、家庭、社会综合治理,方能解决问题,为了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镇党委、政府始终遵循“服务儿童、维护儿童权益”的宗旨,按照“一切为了留守儿童、为了一切留守儿童、为了留守儿童的一切“的工作理念,加强坚持以调研为先导,以宣传为途径,以活动为载体,以协作为保障,凝聚社会各界爱心力量,推动改善留守儿童成长环境、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通过教育引导与有效服务相结合,切实代表和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为他们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委员会,下设学科教学组、心理咨询组、健康卫生组、后勤保障组; 健全社群组织:兼职教师、爱心妈妈、爱心志愿者。专门对贯彻实施“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2间,培训了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教师并上岗。组建“留守儿童”关护班子和“留守儿童”关护队伍。 三、完善设施,建设留守儿童之家

文明校园创建汇报材料

大单小学创建文明校园工作汇报 杨孝栋 2015.9 我校自办校以来,高度重视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以文明校园创建为载体,大力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造就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作风正派的教师队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且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自然概况 大单小学,是一所八村合建学校,校园面积89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50平方米,现有在校生468人,开设十三个教学班,教职工总数33人,其中专业教师32人,门卫1人。教师中骨干教师1人,县学科带头人4人,高级职称16人。特岗教师7人,学历全部达标。 二、创建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机构建设 健全的组织机构是创建文明单位的根本保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处、少先队、班主任为成员的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目标负责制,明确职责,健全网络,完善机制。。 (二) 建立管理机制,保障校园文明建设 为推进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我校在原有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又特别制定《大单小学文明单位创建长期规划》、《文明单位创建考评细则》、《文明教师、文明学生、文明班组评比条件》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文明教师、文明学生、文明班组评选活动,每年组织一次师生以“文明伴我行”为主题的知识竞赛,以增强师生的文明意识,使文明创建活动得以在我校向纵深发展。

实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是学校的基本管理策略。凡是涉及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大小事情,一律要经过教代会民主协商决定。正是因为学校充分尊重了教职工的民主权利,才使得广大教职工真正树立起主人翁的意识,爱校如家。学校对教师采取“定岗定责、量化考核”的管理方式,制定了教师评聘方案和百分考核制度,考核结果公开透明,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开展专题活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为使文明创建活动内涵更丰富,提高教职工思想道德修养,我们统筹设计了独具风格特色的载体活动。 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继续深化“为学生未来奠基”的理念,全面提高教师师德修养,打造文明教师队伍,办文明学校,特开展“师爱之行”师德建设活动。活动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师德教育目标,通过“五爱”教育(即“宽容之爱”、“信任之爱”、“赏识之爱”、“尊重之爱”、“平等之爱”)、活化读书载体、“我读书、我快乐、我幸福”网上论坛、“名作欣赏”朗诵会、“我给学生送生日礼物”等系列活动,促进教师文明从教、以德育人,以独特的人格、学识魅力影响学生。在教师中开展四评活动,暨自评、学生评、家长评、学校评,树立先进典型,大力表彰先进。 (四)提高业务能力,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 学校积级组织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教师们提升了教育理念,学到了教学方法,提高了现代教学技术的使用水平。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自学一本教育理论书,每学期写四篇读书心得。每月交一次教学反思。长年扎实地开展教师五项基本功训练,其中包括两笔字、简笔画、课件制作。 学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学工作,课堂教学始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

政府关爱留守儿童的经验交流汇报材料:让深山留守娃融入城市文明(毕传高执笔)

让深山留守娃融入城市文明 ——我们是怎样开展“小候鸟”暑期夏令营的 蕲春县檀林镇人民政府 每年7月一到,我们檀林镇数百名“小候鸟”便开心起来,因为他们将免费乘坐亲情专列“飞”往江浙、深圳、上海等地,“飞”进暑期夏令营,度过一个别样的假期。 2012年至今,我们镇党委政府共出资12万余元,开出“亲情专列”82趟次,先后将1900多名留守娃平安送到父母打工地。享受着久违的亲情,感受着社会的关爱,体验着城市的文明,在异乡,“小候鸟”们的暑假生活是那样多姿多彩,快乐幸福…… 一、入题:一次调研引发一场讨论 我们为什么乐此不疲地开展“小候鸟”暑期夏令营活动呢?这得从一个真实的故事说起。 时针回拨到2012年春天。那天,我们党委调研组就“留守学生现状与教育”等问题深入蕲北最偏远的乡村中学——詹大悲中学去实地调研。在操场上,我们遇到了初三学生詹晓宇。詹晓宇是一个高个子长头发男孩,彼时,他双手插在兜里,低着头踢着路边的石子,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老长老长,颇有一份“已是黄昏独自愁”的悲凉意境。 得知他也是“留守娃”,我们便和他聊上了。 “你多大了?”

“15岁。”詹晓宇理了理长发,回答道。 “想爸爸妈妈吗?” “不想。”说这话时,詹晓宇面无表情,语气平淡。 这让我们感到有些意外:“为什么不想?” 詹晓宇反问道:“为什么要想?” 见我们满脸疑惑,他掰着指头给我们算了一笔帐:“我出生才半个月,他们就出去打工了;每年春节,他们回来最多住上十天就走了。从我出生到现在,他们和我相处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300天。于我而言,‘亲人’的定义就是‘爷爷奶奶’,而爸爸妈妈则是两个熟悉的陌生人,是我生命中来去匆匆的过客。” 真是不可思议!都说留守学生心思细腻,可是也不至于有这样“偏激”的想法啊!我们试图引导他走出这种心理阴影:“你知道吗?爸爸妈妈这么做也是出于无奈,他们辛辛苦苦赚钱,就是为了供你读书,为了能够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些我都懂,”晓宇打断了我们的话,他情绪激动,眼眶里有一种晶莹的东西在闪烁,“但钱能代替爱吗?钱能弥补一切吗?如果他们是真心为我好,就不该丢下我不管!” 我们沉默了,我们震惊了!以旁观者的思维去判断,詹晓宇的话的确过于片面和偏激;但若从留守孩子的角度出发,詹晓宇说的何尝不是对的?!抬眼望去,苍茫的暮色中,天空深邃,远山如黛。山的那一边有什么?哦,在那无尽的远方,有山里孩子日思夜想的爸爸妈妈,那是他们最幸福的企盼和最不愿被提及的永远的痛——孩子呀,

关爱留守儿童情况汇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关爱留守儿童情况汇报 篇一: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构建和谐校园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材料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 余劳动力向城镇 转移,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又逐渐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为了全面贯彻落 实县委、县政府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会议精神及县、镇关工委对留守儿 童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切实关爱留守儿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 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 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在留守儿童关爱教育方面

做了大量的工 作,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有人口180余万人,是属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地区。因此,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县农民大量外出务工。其中,有一部分 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只好将子女留在本县由长辈或其 他亲戚帮助看管,我校目前有4897名学生,像这样的“留守儿童” 就有820人,其中男生522人,女生298人,双亲留守儿童371人,单亲留守儿童449人。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温暖叮咛,只能在隔辈或 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一些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啊。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1、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管理服务中心”,校长陶建担任中心主任, 为留守儿童管服工作第一责任人,学校领导班子成员、

镇派出所、司 法所、共青团、妇联、行政村干部、退休教师任成员。下设办公室, 由退休教师刘效堂任办公室主任,李文奎、王玉龙、王丹、唐启光、 王志峰、孙标、杨辉、孙冠亚、邱涛、龙超为办公室成员。加强了对 留守儿童管服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了各项工作全面认真落实 到位。学校政教处、教务处、团委等部门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加强上 下联系和沟通,做到了相互配合和协作,形成了全校关注、关心、关 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局面。 2、确立工作目标和原则,确保关爱工作有章可循。 目标是工作的指路灯,原则是工作的方向盘,有了目标和原则, 才能保证工作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为切实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 作,我校把“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定位为我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 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面向全体留守儿童,普及学

文明校园申报材料1

安顺市第五中学创建文明校园 申 报 材 料 2016年12月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安顺市第五中学创建文明校园汇报材料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安顺五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全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了德育建设,构建了一个管理科学、安全稳定、环境优美、文明向上的文明校园,提高了学校的发展层,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开展扎实有序,成效显著。现将我校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概况 安顺市第五中学创办于1966年,前身为安顺市第十小学。1972年更名为安顺市东关中学,1979年更名为安顺市第五中学。2004年,安顺五中与安顺七中合校。2013年12月“公推直选”校长。2014年6月开展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2014年8月实行学区化管理改革,安顺五中与西秀区虹轴学校组建安顺市第五中学学区。 五中学区现有79个教学班,在校生5265人,教职员工211人,平均年龄41岁。学区现有安顺市名校长1人,金种子校长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贵州省优秀班主任1人,安顺市优秀教

师9人,西秀区优秀教师28人;高级教师73人,一级教师81人,中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3.7%;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18人、市教学名师2人、市“教坛新秀”10人、区级骨干教师18人,市学科教研中心组成员5人。学区现有安顺市化学名师工作室1个,西秀区(英语、化学、历史、音乐)骨干教师工作坊4个。学校先后荣获了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家长学校教育省级示范校、贵州省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示范校、安顺市五好基层党组织、安顺市市级示范性家长学校、安顺市平安校园、安顺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安顺市“校本研修”示范校、安顺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构建文明校园工作格局 1、健全的组织机构是创建文明校园的根本保障,为加强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学校成立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汤志东(负责创建文明校园工作总体规划) 副组长:范永英(负责创建文明校园工作管理) 黄洪林(负责班级管理建设) 胡绪祥(负责教育教学) 张荣(负责校园文化建设) 成员:徐万凯(负责教师队伍建设) 吕莉(负责师德师风) 韩慧(负责教学科研) 顾卫平(负责校园安全)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

篇一:关爱留守儿童典型经验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共创美好未来 ***是人口大镇,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留守儿童群体日益庞大。据统计,***目前有父母双方均外出6个月以上的留守儿童200余名。为了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镇妇联以“让孩子健康成长、让家长安心创业”为目的,在全镇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共创美好未来”的“关爱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关爱网络 成立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吸收共青团、关工委、教育、派出所、司法所以及“留守儿童”所在村两委负责人参加,建立健全关爱网络。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详细记载每个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做到一人一档、一个不漏,并定期统计汇总变动情况。落实留守儿童“爱心妈妈”、“代理家长”职责,经常进家入户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学校原则上每周对“留守儿童”家访一次,做到学校、监护人、联系人三位一体,及时掌握孩子各方面情况,定期向其在外务工的父母通报,有效延伸了学校教育触角,促使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结合。 二、营造氛围,形成强大关爱合力 号召动员“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五好文明家庭”及女党员、女教师等做留守儿童的“代理妈妈”,充分利用双休和“五一”、“六一”节等节假日,进家入户为留守儿童检查指导学习,照料生活,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母亲般的关爱。镇卫生院还组织医生进村免费为留守儿童检查身体、预防疾病。派出所加强巡逻,重点排查治安和安全隐患,保证留守儿童住所安全。镇妇联配合综治办、司法所开展青少年维权行动,依法保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初步形成了全镇各届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三、加大投入,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长环境 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困难,镇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建成丁集中学综合楼,建立全日寄宿制学校,设立食堂和学生宿舍,解决了60多名留守儿童“上学难”问题。镇内各学校均设有“留守儿童”读书室、活动室、电脑室等,由专职人员管理,对留守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和日常生活的照料。同时针对部分儿童开展“爱心一对一”义务家教,使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感受到更多的社会关爱和人间温暖。 四、丰富活动,拓展关爱工作载体 一是中心社区开通爱心电话和爱心视频,让孩子在节日能到社区与父母交流,增进感情,让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更密切,感情纽带更牢固。二是依托镇文化站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孩子可以在农家书屋和电子阅览室查阅资料,“网上冲浪”,学习知识,拓展视野。文化站为孩子们购买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军旗、象棋等文体器材,并适时开展一些比赛活动,提高他们参与文体活动的兴趣。三是积极参与省妇联组织的“彩虹行动”。暑假期间,组织武汉高校在校5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关爱留守儿童专题活动。志愿者除了对孩子们进行安全教育和才艺培训外,还根据留守儿童各自的爱好,指导他们下象棋、打兵兵球、做游戏等,让来这里的孩子们开心之余感受到了浓浓的爱意。 五、筹资帮困,解决资金缺乏问题 一是用好“两免一补”政策。对留守儿童优先实行学杂费、书本费减免和生活费补助。二是列入重点资助。对于上级机关和领导干部捐助,以及各种慈善机构和团体的捐赠,优先用于留守儿童。三是设立周转基金。设立关爱留守儿童周转基金,用以解决留守儿童帮扶资金到位不及时的困难。 我镇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5年,我们将不断丰富完善各社区、村儿童服务站服务内容,创造更好的成长条件,让这些孩子们在阳光下绽放,让家长们在奔波创业之外收获温暖和感动。篇二: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帮扶总结

关爱留守儿童帮扶总结 关爱“留守孩子”,就是要让他们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地成长。这就是我校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现将本学年留守孩子工作总结如下: 一、利用主题班队会,加强关爱。 我校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队会,各中队辅导员老师根据本班留守孩子的具体情况,确立一个子主题,策划,组织同学举行一次主题队会。通过主题中队会,以正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孩子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娱乐。通过活动,让留守孩子从小学习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通过组织“送微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时的快乐,也在集体中体会到别人帮助时的快乐,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关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在各位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我校蔡东剑同学被评为莆田市留守孩子“自强少年”。 二、利用节日,加强关爱。 我校根据元旦、六一等节日契机,开展了“同在蓝天下茁壮成长关爱留守孩子”座谈会,为每个孩子送上学习用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留守孩子”体会学校对他们的关爱。六一节在全校开展了“庆六一,关爱留

守孩子”大型游园活动,使每一个留守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 三、利用资料,加强关爱。 每个班级建立了留守孩子档案、联系卡、统计表、基本情况登况表、手拉手好朋友结对子登计卡。每一位老师都与留守孩子结对子,要求教师必须做到:1、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3、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4、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四、利用“爱心天地”,加强关爱。 每个“留守孩子”都有一个以上的手拉手好朋友,在学习、生活上帮助他,与他一起成长进步。并在“留守孩子”生日期间,全班同学为“留守孩子”献上一声生日祝福送上自己制作的小贺卡、小礼物等。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 在各班开辟关爱留守孩子“爱心天地”,发表“爱心宣言”,制作“爱心牌图”,精办“爱心宣传栏”。挑选创意新颖,主题鲜明,版面精美的作品为宣传栏的内容。 一个个品学兼优的爱的使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爱心宣

留守儿童汇报材料

**乡留守儿童调研汇报材料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针对这一现状,石梁乡教育辅导站对全乡中小学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身心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对调研结果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全乡共有留守学生867人,其中小学677人,初中190人,分别占小学、初中学生总数的53.2%、44.5%。调查显示有的学校留守儿童比例竟高达60%以上。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势在必行。 二、工作开展情况及具体做法 1、教辅站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辅站、学校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管理方案,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我乡所有中小学,都有留守儿童的统计和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具体措施。 2、注重《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宣传。呼吁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让家长和亲人知道在当今经济影响下教育子女的责任和重要意义。 3、学校积极开展一系列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活动。定期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使留守儿童家长通过“亲情热线”经常与孩子联

系交流,使孩子可以定期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并了解父母在外工作、生活情况,加强父母子女间的情感沟通,消除留守学生对亲情的心理饥渴。 4、建立帮扶机制,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通过“两免一补”、贫困生、特困生救助等办法对贫困留守儿童进行重点救助。 5、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进行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建立机制,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留守儿童监护人情况、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电话等方面的知情;多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监护人、代管人进行沟通。根据每一位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有针对性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指导,并进行跟踪管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呈两极分化,普遍较差。父母外出,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学校教育往往处于事半功倍的尴尬境地。留守儿童一旦在学习的某个环节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厌倦学习、不求上进。 2、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究卫生、不换洗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

留守儿童项目学校经验交流材料

我留守我坚强我微笑 —普安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小结 留守儿童教育是转型期中国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解决整个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我校目前有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143人,其中,男生75人,女生68人,临江镇留守儿童111人,临江镇外留守儿童32人,父母双方均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108人。现有住校生133人,男生62人,女生58人,其中留守儿童80人,占住校生比例的67%,普安小学作为重庆市留守儿童教育实验项目学校,认真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实验工作,积极创 建留守儿童之家。 一、建立分层次管理体系,完善常规管理制度 成立重庆市留守儿童教育实验普安小学工作组,建立留守儿童教育研究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领导研究工作、每位行政领导分管年级并参与值日管理、班主任具体负责班级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兴趣活动指导老师负责学习兴趣活动的开展等等,使留守儿童教育模式研究和留守儿童的教育培养常态化、常规化,通过上学期的研究与实践工作,我校留守儿童 工作已与以下工作有机结合。 1.与唱读讲传活动有机结合。按照“4+1”模式,我校以“规范、爱心、红色”为主线,积极开展周常规和月常规活动,将教唱红歌、读经典书籍、讲故事、传箴言纳入班级常规管理,将广播站、记者站、每周的升旗仪式和各项活动比赛结果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级比赛多次获奖,学校已被临江镇党委推荐为永川区唱读讲传基地。 2.与创先争优工作相结合。全校教师在党支部带领下全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实际行动积极创建留守儿童之家:1.学习上优先辅导,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2.生活上优先照顾,使其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通过以上活动,党支部每季度 均被上级党委评为三星级党支部、党支部书记每次均被评三星级党支部书记。 3.与三项制度相结合。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修改完善了《班主任考核办法》、《学生常规管理办法》等与教师奖励性绩效考核挂钩。重点形成了家校联系制度,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由学校领导带队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家访,每周安排行政与老师与志愿者一道进行家访,全面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具体情况。通过家校联系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4.与特色学校发展相结合。我校积极创建留守儿童教育特色学校,开展有《农村小学生校外教育研究》、《农村小学生榜样教育实践与研究》和《留守儿童教育模式研究》等课题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我校注重教育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被永川区教委评为 留守儿童教育特色学校。 5.与“2+2”活动相结合。按照留守儿童“4+1”教育模式,每周开展学生的特长培训,设有音乐舞蹈组、手工制作组、书法绘画组、经典诵读组,,使教师的特长得以展示、学生的兴 趣爱好得到培养。

一小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汇报

一小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汇报 一小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汇报德阳市旌阳区***一小,位于旌阳区北郊***镇教育园区内。 园区占地面积4.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是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备,生活、学习的好地方。 我校现有教学班18个,在校学生848人。 其中留守儿童175人(男生88人,女生87人),占全校总人数的20.6﹪。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家。 有的由爷爷奶奶照看;有的是外公外婆照顾;还有的寄养在亲戚家中。 这样的家庭状况导致他们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问题。 为了贯彻我校的办学宗旨: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进步,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就成了我校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成立关爱领导小组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杨家余校长为组长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制定了关爱措施,完善了关爱制度,明确了各项职责。 二、摸清情况,建立健全档案由德育部门具体负责,摸清留守儿童情况,完善留守儿童档案。

清楚地了解每一名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再根据不同的情况,给留守儿童分类。 一般分为两类:一般留守儿童、特殊留守儿童。 一般的留守儿童,家庭状况都比较好,家庭和睦,与父母联系密切,性格开朗。 针对这样的孩子,关爱的力度可以适当减轻,除了班级留守儿童活动外,只组织参加少量的学校关爱活动。 特殊的留守儿童包括单亲留守儿童、家庭贫困留守儿童和身体残疾留守儿童。 这一类孩子,有明显的孤独感和失落感,表现出来的问题更加突出,更加需要我们的关心,所以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重心一般都放在这些孩子身上。 二、特殊孩子的关爱给特殊的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详细记录他们的家庭和生活状况,不定期的向跟班老师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状况,利用心理调查问卷和心理辅导老师的谈话,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及时进行心理抚慰。 为了更及时掌握留守儿童异常情况,我们制定了情况报告制度,要求班主任老师密切关注留守儿童动向,及时向学校反映。 (2.1班班主任对残疾留守学生杨雯雯生活上照顾,学习上辅导)四、以活动为载体,让孩子快乐成长1、班级活动班主任的工作安排中明确规定,以留守儿童为先的活动每月开展至少一次。

留守儿童工作情况汇报

关于加强与改进“留守儿童”问题工作情况汇报 近些年来,农村青壮年夫妇同时外出务工者普遍增多,而她们得孩 子(留守儿童)却留在家中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或亲友邻居代为照管(即监护人),我校现有学生1000多名,留守儿童20名,比例为全校学生得2%,其中双亲外出留守儿童10名,占全校学生1%,单亲外出留守儿童10名,占全校学生1%。父母外出挣钱,孩子由祖辈监管,这种隔代教育不但使家庭教育陷入困境,而且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难度。不少老人对留守孩子溺爱、迁就、百依百顺、百般呵护,带给留守儿童得就是恐惧、孤僻、空虚,对人对事怀有敌意,学习上放任自流,生活上忧虑麻木,有得逃学结伴出走,甚至违法偷窃行凶……留守儿童得行为习惯严重影响着 非留守儿童得成长进步,因此强化对留守儿童得教育管理工作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得重中之重。我们得做法就是: 一、加强社会宣传。广泛宣传开展“留守儿童”工作得重要意义,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关护活动,加强对关护“留守儿童”工作得社会宣传,广泛呼吁与动员社会各界关心、爱护“留守儿童”。 二、加强课程与教学改革。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存在着许多共性得问题,如随着年级与年龄得增长,学习兴趣与对自己学习成绩水平得评价逐渐降低。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课程与教学改革,使学校教育能够对学生具备真正得吸引力,使学生能在良好得学校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多措并举,形成合力,着力打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得良好环境。

一就是成立“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任务、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关护工作得领导。 二就是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我们对全部留守儿童得生活、思想、学习与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反映其进步与不足得成长记录档案,并实行动态跟踪、及时归档、分类管理、信息共通得工作程序。根据档案记录情况,定期进行分析,准确掌握留守儿童得成长脉搏,有得放矢地做好工作。 三就是整治“留守儿童”校园周边环境。我们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依法加强了对网吧与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得管理,营业性网吧不得让未成年人进入;推进“扫黄打非”斗争,对以青少年为对象得有害卡通画册、淫秽“口袋书”、“粗口歌”展开集中专项整治,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得社会环境。 四就是开展与“留守儿童”结对关护系列活动。发挥优秀教师、班主任得表率作用,开展“当好临时父母、倾献师长爱心”结对帮护活动;发挥同学之间得友谊作用,开展“雏鹰比翼,结伴双飞”结对帮护活动。通过广泛深入得结对关护活动,使远离父母得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让她们与在父母身边得孩子一样,幸福快乐,茁壮成长。 五就是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咨询疏导系统,培养了一批有一定水准得心理教育咨询队伍,为留守儿童提供咨询辅导,对有心理问题得留守儿童,做到了及时发现、正确疏导、悉心矫正、有效化解。

文明校园申报材料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文明和谐校园——创建县级文明校园申报材料 xx县xx学校 xx年5月27日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xx县xx学校创建文明校园申报材料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xx县xx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全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了德育建设,构建了一个管理科学、安全稳定、环境优美、文明向上的文明校园,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开展扎实有序,成效显著。现将我校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xx县xx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制学校,位于华电有限责任公司xx发电厂家属区内,始建于1991年,2006年划归xx县教育局,属孙镇学区,公办性质。学校目前设有21个教学班,在编在岗教职员工68名,学生931名,高级教师9人,一级教师21人,中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4.1%;拥有xx县名师2人,县级教学能手6人,xx县骨干教师5人,县级优秀教师14人。学校先后荣获了陕西省“平安校园”、渭南市“标准化学校”、xx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集体”、渭南市“德育示范校”、渭南市“平安校园示范校”、第二十届青少年五好公民教育读书活动“先进集体”、xx县“校外活动先进单位”、xx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近几年,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一年比一年扎实,一年比一年进步。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构建文明校园工作格局 1、健全的组织机构是创建文明校园的根本保障,为加强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学校成立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韦天罡(负责创建文明校园工作总体规划) 副组长:唐雪利(负责创建文明校园工作管理) 杨美婷(负责教育教学) 成员:高育红(负责班级管理建设、校园文化建设) 张文娟(负责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 党娟(负责教学科研) 袁继红(负责校园安全) 韩茹珍(负责社团活动) 2、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深化学校内部管理。 学校强化建章立制,用制度管人管事,通过教师代表委员会,对学校的重要事务进行领导、决策和监督。我们先后制定了《xx 县xx学校章程》、《教职工绩效考核办法》等制度,学校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学校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把“人文管理”的理念渗透到学校管理中,让师生通过一定形式和渠道,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 3、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办学思想先进,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了课程,开足了课时,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

xx镇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

xx镇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 为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促进我镇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要求,全面保障留守儿童接受教育权利,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帮助他们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引导他们健康成长,逆境成才,服务我镇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一、实施“农村留守儿童部门联动教育计划”。 1、推行一项工作制度。镇中心校、派出所、民政办、卫生院、妇联、共青团、关工委、村支两委等部门建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会议制度,及时汇总工作情况,找准工作问题,落实工作措施,提高工作实效。 2、实行关爱留守儿童责任包保制度。采用“一帮一”、“一帮多”的结对方式,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村社干部要深入了解所牵手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在农忙等特殊时节对困难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帮扶,使留守儿童真正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3、构建五大联动网络。建立以留守儿童亲属为主体,督促临时监护人履行法律责任的监护网络;建立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实施农村留守儿童思想、生活、心理、情感教育的学校教育网络;建立民政、妇联、团委和志愿者为主体,保障农村贫困留守儿童获得应有的社会扶助网络;建立以司

法、派出所、工商所为主体,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与保护,维护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网络;建立以卫生院为主体,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医疗保健和资助康护网络。 4、开展四大维权行动。一是开展维权宣传行动。广泛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维护宣传,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维权中心,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维权热线电话;二是开展就学普查行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就学状况动态监测机制,加大义务教育执法检查力度,确保农村留守儿童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失学,消除农村留守儿童的辍学现象;三是开展校园安全行动。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校园安保队、校园民警、保卫干部、保安人员、护校队“五位一体”的校园安全新型警务体制,预防和制止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恶性案件发生;四是开展环境净化行动。加强校园周边网吧、歌舞厅等场所的整治和监管,校园周边200米以内不得有网吧、彩票投注站点,600米以内不得有彩票专营场所,坚决打击利欲熏心、屡教不改和触犯法律的网吧和电子游戏厅的经营者,净化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 二、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管理计划” 1、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登记制度。各学校要组织专人对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镇教育管理中心要对学龄前留守儿童进行摸底建档,清楚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性格、爱好、病史;清楚留守儿童父母的务工地点和联系方式以及临时监护人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留守儿童档案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1)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听了上周末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其中专家们对如何关爱留守儿童的做法让我感触很深。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再加上代管人多为家中老人,隔代教育中的溺爱现象比较严重,学习上、思想上与孩子进行交流较差,因此,这些孩子在学习上、思想上、行为上、心理上容易发生偏差。作为一名教师,如何作好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健康快乐成长。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体会很深,我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有爱心、耐心。 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前提,在教师工作中应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臵。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作为老师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 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

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有的甚至给孩子买了手机,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大把花钱、逃学上网、吸烟喝酒、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课余时间讲节俭的重要性,播放一些民工在外打工的视频,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更好生活。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另外,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鼓励、组织留守儿童们多参加业余活动,以填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空虚。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们不能在父母身边撒娇,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所以他们的思想上难免会出现空虚,又由于他们有比别人多出来的大量的时间无所事事,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养成自闭的性格或是逃学等不良的嗜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平时多引导他们进行读书等有益的业余活动。 三、加强对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暴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造成极坏影响。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为他们老师,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如何自我保护。从电视上、网络上、多搜集一些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情况。 对于这些孩子,要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与他们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给他们讲授家教的方法,让这些没有父

文明校园创建申报材料

文明校园创建申报材料 东风小学位于贵安县东南,距县城7.5公里,校舍坐落在东风村。学校始建于1951年,原属是一所村级民办小学,几经变迁,现已成为一所比较大型的农村完小。 学校占地8745平方米,校舍面积3421平方米,厕所126平方米。学校服务半径主要是东风村,周边还有几个村的学生到本校就读。学校现有教室12个,实验室(科学教室)1个、仪器保管室1个、图书室1个、体育器材室1个,教师办公室2个、会议室兼档案室2个,行政办公室1个、总务室1个,学生食堂2间。现有校舍以满足目前教育教学需求。 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坚持以德育工作为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坚持以“崇德、博学、求实、创新”为校训,努力办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全体师生统一方向,统一意志,明确要求,群策群力,大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构建了一个管理科学、安全稳定、环境优美、文明向上的文明校园。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构建文明校园工作格局 在文明校园建设过程中,学校首先从领导班子建设抓起,成立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余琴(负责创建文明校园工作总体规划) 副组长:王华(负责创建文明校园工作管理) 黄杰(负责教育教学) 成员:夏利(负责班级管理建设、校园文化建设) 罗登(负责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 王伟(负责校园安全) 石旺(负责社团活动) 通过优化文明校园创建的管理机构,进一步强化对文明校园建设工作的领导力,从组织上提供保证,加强领导;学校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学校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把“人文管理”的理念渗透到学校管理中,让师生通过一定形式和渠道,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从而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二、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 学校始终重视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引领党员和干部党性教育和表率作用的发挥,引领教师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升,引领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全面发展。 为使文明创建活动内涵更丰富,提高教职工思想道德修养,我们统筹设计了独具风格特色的载体活动。 1.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我校利用每周一下午教师例会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引导教师转变

留守儿童帮扶经验交流材料

留守儿童帮扶经验交流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校每一位党员教师师帮扶1名留守儿童,担任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和“志愿者”,从生活、学习、行为习惯上对留守儿童实行结对帮扶。定期和留守儿童谈心交流,帮助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难题。这些关爱使留守学生缺失的亲情得到了补偿,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现对在帮扶留守儿童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留守学生的课余生活 为了丰富留守学生的课余生活,我校留守儿童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定期开放,定期组织留守学生观看电影电视,并根据留守儿童的爱好特长组建各种兴趣小组,以经典诵读表演、新春、元宵民间文艺展演、艺术周、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等活动作为实施“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的有效平台。丰富多彩的活动给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锻炼了留守儿童的胆量,培养了留守儿童的自信和勇气,使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我校有专门的心里辅导老师每周都要对一些出现异常的老师儿童进行心里辅导。疏通他们的心里压力机障碍。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工作,解决了留守儿童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青春期思想上的的困扰,受到广大留守儿童及家长的欢迎。

(三)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向先进单位学习,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近几年学校大力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