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护理技术-氧气疗法及护理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1 儿科常用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氧气疗法操作规程【目的】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用物】氧气装置一套乙醇、纱布、鼻导管、胶布、棉签、玻璃接管、夹子、用氧记录单、扳手根据不同用氧方法分别增加鼻塞、漏斗、面罩、氧气枕、氧气帐等。
【操作要点】 1.携用物至床前患儿核对床号及姓名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
必要时对患儿进行约束。
2.使用氧气管道装置或氧气筒供氧安装管道。
3.用湿棉签清洁鼻孔。
4.连接鼻导管。
打开总开关再打开流量表确定氧气流出通畅调节氧流量自一侧鼻孔轻轻插入鼻导管长度为鼻尖到耳垂的13固定。
5.停用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然后关总开关。
使用氧气筒时应再打开流量表放尽余气。
6.不同用氧方法 1鼻导管法包括单侧鼻导管法及双侧鼻导管法。
2鼻塞法用塑料制成的球状物塞于鼻孔用氧。
3漏斗法以漏斗代替导管连接橡皮管调节流量将漏斗置于病人口鼻处适当距离固定防移动多用于婴幼儿及气管切开病人。
4面罩法选择合适的面罩调节氧流量面罩盖住病人口鼻用带子在头上固定。
5氧气枕法抢救在转移中的危重病人或家庭中的病人临时用氧。
6氧帐法一般为抢救患儿时应用可用严格遵守操作塑料制成氧帐氧气经过湿化瓶由橡胶管通入帐内。
【注意事项】 1.规程切实做好防火、防油、防热、防震注意用氧安全。
氧气筒放置阴凉处。
2.持续吸氧病人鼻导管每日更换双侧鼻孔交替插管以减少对鼻粘膜的刺激和压迫。
3.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停用时应先拔除鼻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操作错误大量氧气突然冲人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
4.氧气筒内氧气切勿用尽至少保留5kgcm对已用完的氧气筒应悬挂quot空压强以防外界空气及杂质进人筒内引起爆炸。
5.quot的标志。
并避免急救时搬错而影响使用。
氧浓度测定仪操作规程【目的】监测吸入氧浓度使其合理有效地用氧避免患儿长期吸入高浓度氧而致氧中毒的发生。
【用物】氧浓度测定仪【步骤】 1.将测氧仪调为零。
常用60项护理技术内容

常用60项护理技术内容以下是常用的60项护理技术内容:1. 洗澡护理:包括全身清洁、清洁私密部位等。
2. 口腔护理:包括口腔清洁、刷牙、漱口等。
3. 倒卧位护理:适用于长时间卧床患者,可以避免压疮和肺部感染。
4. 换床单护理:定期更换床单,保持卫生。
5. 输液护理:包括给药、监测输液速度和输液器状态等。
6. 皮肤护理:涂抹保湿霜、按摩、清洁伤口等。
7. 拆线护理:移除伤口缝线。
8. 注射护理:包括各种类型的注射,如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
9. 监测体温: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并记录结果。
10. 生命周期活动护理: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各种活动,如穿衣、洗漱、进食等。
11. 大小便护理:协助患者上厕所、更换尿布等。
12. 导尿护理:插入导尿管,协助患者排尿。
13. 呼吸护理:监测患者呼吸频率和氧气饱和度,协助呼吸患者进行呼吸训练。
14. 卧床调整护理:调整患者卧姿,维持舒适。
15. 定义护理:帮助患者准确理解医学术语、检查和治疗过程。
16. 疼痛管理: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提供舒适的环境。
17. 复合绷带护理:使用复合绷带固定伤口。
18. 被动活动护理:为无法活动的患者进行被动运动,预防关节顽痹等问题。
19. 睡眠护理:创建良好的睡眠环境,协助患者入睡。
20. 心理护理:提供患者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应对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21. 医疗器械护理:维护和清洁医疗器械,确保其正常工作。
22. 心电图监测:安装和监测心电图设备,记录心电图结果。
23. 血压监测:使用血压计测量患者的血压,并记录结果。
24. 卧床调整护理:调整患者卧姿,维持舒适。
25. 走动护理:协助患者从床上起立,帮助他们行走。
26. 安全预防护理: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措施预防意外发生。
27. 饮食护理:提供适当的饮食建议,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
28. 疾病管理护理:帮助患者管理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29. 预防护理:通过接种疫苗、卫生教育等方式预防传染病。
5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手卫生 (3)二、无菌技术 (4)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6)四、口腔护理技术 (9)五、鼻饲技术 (10)六、导尿技术 (11)七、胃肠减压技术 (12)八、灌肠技术 (13)九、氧气吸入技术 (14)十、换药技术 (15)十一、雾化吸入疗法 (16)十二、血糖监测 (17)十三、口服给药法 (18)十四、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 (19)十五、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20)十六、静脉留置针技术 (21)十七、静脉采血技术 (22)十八、静脉注射法 (23)十九、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 (24)二十、肌肉注射技术 (25)二^一、皮内注射技术 (26)二十二、皮下注射技术 (27)二十三、物理降温法 (28)二十四、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 (29)二十五、经鼻/ 口腔吸痰法 (30)二十六、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 (31)二十七、心电监测技术 (32)二十八、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 (33)二十九、输液泵/微量泵的使用技术 (34)三十、轴线翻身法 (35)三^一、患者搬运法 (36)三十二、患者约束法 (38)三十三、痰标本采集法 (39)三十四、咽拭子标本米集法 (40)三十五、洗胃技术 (41)三十六、“ T”管引流护理 (42)三十七、造口护理技术 (43)三十八、膀胱冲洗护理 (44)三十九、脑室引流的护理 (45)四十、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46)四十一、会阴消毒技术 (47)四十二、早产儿暖箱的应用 (48)四十三、光照疗法 (49)四十四、新生儿脐部护理技术 (50)四十五、听诊胎心音技术 (51)四十六、患者入/出院护理 (52)四十七、患者跌倒的预防 (53)四十八、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54)亠、手卫生一般洗手(一)目的: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
(二)实施要点1. 洗手指征:(1) 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2) 无菌操作前后。
(3) 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
氧气疗法

(七).高压氧疗:在气体压力超过1个大气压的条件下给 高压氧疗: 氧为高压氧,应用高压氧治疗多种疾病的方法称为高压氧疗法。 常用压力为2-3个标准大气压。 1.主要作用: 1.主要作用: 主要作用 (1).提高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在2.5-3个标准大气压 下吸纯氧,血液“溶解氧”可比常压下吸空气时提高17-20倍, 此时即使无血红蛋白携氧,单靠血浆“溶解氧”就可满足机体所 需氧供。 (2).增加组织含氧量和氧储备量:高压氧环境下血氧含量增 加,组织含氧量和氧储备量也随之增加。对纠正缺氧和提高对缺 氧耐受性均有重要意义。 (3).提高血氧弥散率和增加氧的有效弥散距离。 2.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2.临床应用: 高压氧作为一种特殊氧疗,主要用于非低氧血症性缺氧的治 疗,如一氧化碳的中毒、氰化物的中毒,以及锑剂、安眠药、奎 宁等药物中毒。心肺脑复苏后,意外事故(点击、脑外伤)、各 种原因所致脑缺氧与脑水肿、心肌梗塞、缺血性脑病、眼底病及 突发性耳聋等。 3.注意: 3.注意: 注意 如应用不当可引起氧中毒,可降低化学感受器对呼吸的促进 作用,减少通气量和PaO2升高。另外,因氧合血红蛋白已达饱 和,不利于组织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
二.慢性呼吸衰竭缓解期的长期氧疗: 慢性呼吸衰竭缓解期的长期氧疗:
英国研究中心( 英国研究中心(MRC)随机选择 )随机选择COPD低氧血 低氧血 症患者,让其每日持续吸氧15小时 随访5年的结 小时, 症患者,让其每日持续吸氧 小时,随访 年的结 果表明,其生存率比非氧疗组高,分别为55%和 果表明,其生存率比非氧疗组高,分别为 和 33%。 。 在美国氧疗夜间试验( 在美国氧疗夜间试验(NOTT)组,对COPD ) 患者随机分组,分为每日夜间氧疗( 小时 小时) 患者随机分组,分为每日夜间氧疗(12小时)和持 续氧疗( 小时) 续氧疗(19-24小时)两组,26个月氧疗结果表明 小时 两组, 个月氧疗结果表明 持续氧疗组的存活率为夜间氧疗组的1.94倍。 持续氧疗组的存活率为夜间氧疗组的 倍 以上说明吸氧者优于不吸氧者, 以上说明吸氧者优于不吸氧者,吸氧时间长者 其疗效更佳。 其疗效更佳。
护士吸氧的操作流程

护士吸氧的操作流程英文回答:Oxygen Administration Procedure for Nurses.1. Assessment.Assess the patient's respiratory status, including respiratory rate, depth, and rhythm.Evaluate the patient's oxygen saturation levels using a pulse oximeter.Determine the patient's need for oxygen therapy based on their respiratory assessment and oxygen saturation levels.2. Equipment.Oxygen source (tank, cylinder, or concentrator)。
Oxygen flowmeter.Nasal cannula or face mask.Humidification device (if prescribed)。
3. Preparation.Gather the necessary equipment.Ensure the oxygen source is turned on and the flowmeter is set to the prescribed rate.Assemble the oxygen delivery device (nasal cannula or face mask).Attach the humidifier if prescribed.4. Oxygen Delivery.Explain the procedure to the patient and obtainconsent.Position the patient comfortably.Insert the nasal cannula into the patient's nostrils or place the face mask over the patient's nose and mouth.Adjust the straps to secure the device in place.Open the oxygen flow valve and adjust the flow rate to the prescribed setting.5. Monitoring.Monitor the patient's oxygen saturation levels regularly using a pulse oximeter.Observe the patient for any signs of respiratory distress or discomfort.Assess the patient's tolerance and response to oxygen therapy.6. Adjustment and Troubleshooting.If the patient's oxygen saturation levels do not improve or if they experience any discomfort, adjust the oxygen flow rate or reposition the oxygen delivery device.If the oxygen flow is interrupted or the patient experiences any adverse effects, stop the oxygen administration and seek assistance immediately.7. Documentation.Document the time, date, and oxygen flow rate.Record the patient's response and tolerance to oxygen therapy.Note any adjustments made to the oxygen delivery system.中文回答:护士吸氧操作流程。
氧气疗方法概论范文

氧气疗方法概论范文氧气疗法是一种通过提供高浓度氧气来改善氧供给,改善人体各系统功能的治疗方法。
氧气是生命所必需的气体,它参与人体的能量代谢、组织修复和免疫调节等多个生理过程。
氧气疗法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有广泛应用,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创伤后恢复等。
氧气疗法的原理是通过提供高浓度氧气来增加血液中氧气的浓度,从而改善组织细胞的氧供给。
正常条件下,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并与血液中的红细胞结合,然后被运输到组织细胞中进行代谢。
而当氧气供应不足时,组织细胞将无法正常进行代谢,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
氧气疗法有多种不同的形式,最常见的是氧气吸入疗法。
在氧气吸入疗法中,患者通过口、鼻或面罩吸入高浓度氧气。
这种方法可以迅速提高血液中的氧气浓度,从而改善氧气供应不足的症状。
氧气吸入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特别重要,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炎和哮喘等疾病。
另外,氧气疗法还可以通过将氧气输送到患者体内的其他部位来实现。
其中一种方法是经皮输氧疗法,通过将氧气经过皮肤输送到患者体内。
这种方法适用于局部组织缺氧的情况,如创伤后恢复、烧伤和坏疽等。
氧气疗法在心脑血管疾病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患者常常会出现心肌缺血,导致心肌供氧不足。
通过氧气疗法可以提高血液中的氧气浓度,帮助心肌恢复功能,减少心肌损伤。
在神经系统疾病中,氧气疗法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中风患者常常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氧气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脑血流量,减轻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此外,氧气疗法还可以应用于创伤后恢复。
当身体受到创伤后,组织供氧不足会严重影响伤口的修复和康复。
氧气疗法可以提供足够的氧气来促进创伤的愈合,加速康复过程。
总的来说,氧气疗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氧气供应不足的症状,促进组织细胞的恢复和修复。
但是,氧气疗法也有一定的风险,如氧中毒、燃烧等,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护理技术吸氧操作流程

护理技术吸氧操作流程
1、准备用物:准备吸氧管、氧化瓶、吸氧表、氧气瓶、棉签、手电筒。
2、病人准备:病人取舒适位置;用手电筒观察病人鼻腔是否完好、病人是否了解吸氧的目的与注意事项。
3、连接仪器:打开氧气阀,接上流量表,连接氧气管,接上鼻导管,测试氧气是否流出,然后调节氧流量。
4、操作:将鼻导管接入病人的鼻腔内,固定鼻导管,防止滑落,观察病人反应,如有不合适,马上进行调整。
5、注意事项:吸氧环境防火、防油、防震、防热。
需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调节氧流量,并不是氧流量越高越好。
长时间吸氧者要定期更换导管。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吸氧吸痰操作

授课班级: 2010级临床本科2班授课时间:第十一周星期四 1、2节2学时授课章节:第九章常用急救护理技术重点:吸氧和吸痰的方法和要点难点:吸氧、吸痰操作教学方法:示教练习学时分配:一评估 2min二计划 3min三示教 10min四评估 3min五注意事项 2min六学生回示 4min七教师指导 6min八分组练习 60min 教学内容:实验课氧气疗法一、评估(一)、核对医嘱查对医嘱,需要吸氧者的姓名、床号。
(二)、评估患者1、全身情况意识与精神状态、生命体征、缺氧的原因、表现和程度等。
2、局部情况鼻腔有无分泌物、粘膜有无红肿,鼻中隔是否偏曲。
3、心里状态有无紧张、焦虑、恐惧感,是否合作。
4、健康知识对本疾病、本操作作用的认知程度。
(三)、评估环境与用物1、评估环境病房无烟火、易燃品。
2、评估用物氧气装置一套、氧气筒、鼻导管、小药杯、湿化瓶、氧气表。
悬挂标志(防火、防油、防震、防热)二、计划1、预期目标:(1)患者精神状态改善,表现安静。
(2)患者皮肤颜色改善或正常。
(3)患者呼吸改善或正常。
2、准备三、实施(教师示教,操作程序见实验指导)四、评价五、注意事项(口述)六、学生回示七、教师指导八、学生分十六组练习,教师辅导实践课吸痰法一、评估1、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呼吸状况。
2、局部情况呼吸有无鼾声,痰鸣音;评估口腔粘膜有无异常。
3、心理状态有无紧张、焦虑,对护理的要求与合作程度。
4、评估用物电动吸引器、吸痰管、一次性手套、治疗碗内置已消毒的血管钳、无菌持物钳、无菌纱布、剪刀、消毒液的挂瓶,用物准备是否齐全。
5、操作者自身评估自身着装,仪表是否符合护士行为规范要求.二、计划1、预期目标(1)患者呼吸道通畅,无窒息感。
(2)患者喉头及双肺痰鸣音消失。
(3)患者无气促、烦躁、发绀、呼吸困难等缺氧的症状。
(4)患者自我感觉舒适。
2、准备三、实施(教师示教,操作程序见实验指导)四、评价五、注意事项(口述)六、学生回示七、教师指导八、学生分十六组练习,教师辅导课后小结:本次课按计划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疗法
缺氧分类
➢低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
1.低张性缺氧
特点
➢PaO2,使SaO2,组织供氧不足。
原因
➢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如高山病; ➢外呼吸功能障碍,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如先天性心脏病。
2.血液性缺氧
特点
➢Hb数量或性质改变,造成PaO2或Hb结合的氧 不易释放。
➢卸表口诀:一关(总开关及流量开关)、二 扶(压力表)、 三松(氧气筒气门与氧气表 连接处)、四卸(表)。
➢处理用物。 ➢记录停止用氧时间及效果。
氧气疗法
【注意事项】
➢ 用氧前,检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 ➢ 注意用氧安全,做好“四防”:防震、防火、防热、
防油。 ➢ 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停用氧气时,应
氧气疗法
氧疗的副作用:当氧浓度高于60%、持续
时间超过24小时,可出现氧疗副作用:
➢氧中毒; ➢肺不张; ➢呼吸道分泌物干燥; ➢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1. 氧中毒
特点:肺实质改变,表现为胸骨下不适、 疼痛、 灼热感;呼吸增快、 恶心、 呕吐、 烦躁、断续的干咳。
预防
➢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 ➢经常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的治疗效果。
氧气疗法
【实施】
➢插管:将鼻塞插入患者一侧鼻前庭。 ➢固定导管。 ➢记录给氧时间、氧流量、患者反应。
氧气疗法
【实施】
➢观察缺氧症状、实验室指标、氧气装置是否漏 气及通畅、有无出现氧疗副作用。
➢停止用氧时,先取下鼻氧管。 ➢安置患者,取舒适体位。
氧气疗法
【实施】
➢先关总开关,放出余气后,关流量开关后卸 表。
是将鼻氧管前端插 入鼻孔内约1cm, 导管环固定稳妥即 可。
此法比较简单,患 者感觉比较舒适, 容易接受。
3.面罩给氧法
指将面罩置于患者的口 鼻部供氧。
➢氧流量一般需6~8L/min
用于病情较重、氧分压 明显下降者。
4.氧气头罩给氧法
患者头部置于头罩里, 罩面上有多个孔,可以保 持罩内一定的氧浓度、温 度和湿度。 主要用于小儿。
➢氧气浓度与流量的关系
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氧气疗法
氧疗方法
➢鼻塞给氧法 ➢鼻氧管法 ➢面罩法 ➢氧气头罩法 ➢氧气枕法 ➢高压氧治疗
1.鼻塞给氧法
是将鼻塞塞入一侧鼻 孔前庭内给氧气。
此法刺激性小,患者 较为舒适,且两侧鼻 孔可交替使用。
适用于长期吸氧的患 者。
2.鼻氧管给氧法
常见疾病
➢见于贫血、一氧化碳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3.循环性缺氧
特点
➢组织血流量,使组织供氧量减少。
原因
➢全身性循环性缺氧,如休克、心力衰竭; ➢局部性循环性缺氧,如栓塞。
4.组织性缺氧
特点 ➢组织细胞利用氧异常。
原因
➢组织中毒,如氰化物中毒; ➢细胞损伤,如大量放射线照射。
氧气疗法
➢吸入前先湿化; ➢定期雾化吸入早产儿多见。 症状:视网膜血管收缩、视网膜纤维化,
最后可出现不可逆转的失明。 预防:新生儿应严格控制氧浓度和吸氧时
间。
5. 呼吸抑制
见于Ⅱ型呼吸衰竭者(PaO2降低、PaCO2 增高)。
预防:应给予低浓度、低流量持续吸氧,1 ~2L/min。
5.氧气枕给氧法
氧气枕是一长方形橡胶枕,枕的一角有 一根橡胶管,上有调节器可调节氧流量, 氧气枕充入氧气,接上湿化瓶即可使用。
可用于家庭氧疗、危重患者 的抢救或转运途中。
6. 高压氧治疗
• 高压氧治疗是指高 气压(大于一个标 准大气压)环境下 呼吸纯氧或混合氧 以达到治疗各种疾 病的方法。此法主 要用于CO中毒、休 克、复苏、脑血管 疾病等患者。
维持PaO2在60mmHg(8kPa)即可。
谢谢!
➢氧气筒内的氧气供应时间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可供应时间= 【压力表压力-5(kg/cm2)】×氧气筒容积(L) 1kg/cm2 ×氧流量(L/min)×60 min
氧气疗法
装表法 ➢吹尘 ➢接流量表 ➢接湿化瓶 ➢检查
氧气疗法
供氧装置:中心供氧装置
➢ 医院氧气集中由供应站供给,设管道至病房、 门诊、急诊。供应站有总开关控制,各用氧单 位配氧气表,打开流量表即可使用。
氧气疗法
鼻塞给氧法
【目的】 ➢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提高PaO2和 SaO2,增加CaO2。 ➢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氧气疗法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 ➢操作者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患者准备
氧气疗法
【实施】 ➢核对 ➢湿棉签清洁鼻腔 ➢连接鼻氧管 ➢调节氧流量 ➢湿润鼻氧管
缺氧程度的判断
程度 PaO2(kPa) SaO2(%) 症状
轻度 >6.67 中度 4~6.67
重度 <4
>80 60~80
<60
无发绀 发绀 呼吸困难
显著发绀 呼吸困难 三凹症
给氧 - +
++
氧气疗法
供氧装置:氧气筒及氧气表
氧气筒
➢ 容纳氧气6000L,总开关、气门
氧气表
➢ 包括压力表、减压器、流量表、湿化瓶及安全阀
2. 肺不张
原因:肺泡内氮气被大量置换,一旦支气管有阻 塞,氧气被肺循环血液吸收引起。
症状:烦躁、呼吸及心率增快、血压上升, 呼吸困难、发绀、昏迷。
预防: ➢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多咳嗽; ➢经常改变卧位、姿势,防止分泌物阻塞。
3. 呼吸道分泌物干燥症状
原因:氧气干燥。 症状:呼吸道黏膜干燥、分泌物黏稠。 预防:
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中途改变流量,先分 离鼻氧管与湿化瓶连接处,调好流量再接上。 ➢ 常用湿化液冷开水、蒸馏水。急性肺水肿用20%~30% 乙醇。
氧气疗法
【注意事项】 ➢氧气筒内氧勿用尽,压力表至少要保留 0.5mPa(5kg/cm2)。 ➢对未用完或已用尽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满 ”或“空”标志。 ➢氧气筒内的氧气勿用尽,压力表至少要保留 0.5mPa(5kg/cm2)。 ➢用氧过程中,应加强监测。
第四节 氧气疗法及护理
课程内容
氧气疗法 ➢缺氧的分类和氧疗适应症 ➢缺氧程度的判断 ➢供氧装置 ➢氧疗方法 ➢氧疗的副作用
氧气疗法
概念
➢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 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CaO2), 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 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