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物变异、育种知识点
专题07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必备知识清单+思维导图)

专题07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教材必背知识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P81)2、由于自然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基因突变还可以自发产生,因此,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P82)3、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P83)4、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P84)5、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P85)6、染色体结构的改变,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可能导致性状的变异。
(P86)7、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P87)8、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P99)9、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P100)10、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P102)11、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
(P114)12、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P115)13、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
(P116)14、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P116)15、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P118)16、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P119)17、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生物的变异总结知识点

生物的变异总结知识点1. 生物变异的概念和意义生物变异是指生物个体之间或个体内部的基因型和表型表现出的差异。
它是生物个体间差异的重要表现,是生物种群适应环境和地域环境变异的重要途径,对物种的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物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和原动力,它是生物种群适应环境和地域的策略,对于种群的持续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作用。
2. 生物变异的类型生物变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遗传变异和非遗传变异。
遗传变异是指由于基因型的差异导致的表型差异,是生物个体间遗传信息的不同表达。
而非遗传变异是指生物个体在生长与发育过程中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差异,它是一种可逆的、可塑性的变异。
遗传变异和非遗传变异都是生物适应环境和地域的重要方式,它们共同促进了物种的进化和繁衍。
3. 生物变异的原因生物变异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其中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自然选择等。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指由于生物DNA分子的突变而引起的个体间遗传信息差异。
而基因重组则是指生物个体间遗传信息在生殖过程中的重新组合,它是生物变异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除此之外,自然选择也是生物变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它是指生物种群面对环境变异时,适应环境变异的生存策略。
4. 生物变异的检测方法生物变异的检测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帮助科学家识别和分析生物物种变异的重要手段。
当前,生物变异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等。
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了PCR、DNA测序、基因克隆等技术;而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则是通过对生物基因组的整体分析和比较,帮助科学家更全面地了解生物变异的策略。
5. 生物变异的应用价值生物变异不仅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农业方面,生物变异是改良作物品种和家畜种群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科学家在短时间内产生更适应环境和产品性能更好的新品种。
在医学方面,生物变异可以帮助科学家识别和治疗遗传性疾病,促进生物医学的发展。
育种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育种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一、遗传变异1. 遗传变异的概念和类型遗传变异是指生物个体之间存在着遗传性状的不同,主要包括遗传变异的概念、形态性状遗传变异、生理性状遗传变异和生态性状遗传变异等。
2. 遗传变异的成因遗传变异的成因主要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和基因型环境互作等。
3. 遗传变异的检测方法遗传变异的检测方法包括表型观察法、遗传学分析法、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等。
二、遗传育种原理1.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自然选择是指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生存选择过程,而人工选择是由人类根据需求,对有用性状进行有计划的选择。
2. 群体遗传学基本原理群体遗传学原理主要包括哈代平衡定律、硬型和软型一级亲缘关系、硬型和软型二级亲缘关系、扩散均衡等。
3. 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包括遗传变异和选择、遗传育种的遗传效应、选择强度和选择差异、育种方法和原则等。
三、育种方法1. 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指根据种植者的需要,从种质资源中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用来作为亲本进行育种。
2.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通过组合杂交群体的不同优秀特征基因,以获取杂种优势,达到育种目的。
3. 杂交优势利用杂交优势利用是指利用杂种的杂种优势,改良植物和动物的生产性状,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4. 同源选择育种同源选择育种是指通过选材、组合、评价、培育等繁育技术手段,改良植物和动物的生产性状和适应性。
五、分子标记辅助育种1.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原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利用分子标记对育种个体进行筛选、选择和配组,以加快育种进程。
2. 分子标记的类型和应用分子标记的类型包括DNA标记、蛋白质标记和RNA标记等,应用主要包括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品种鉴定等。
3.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包括分子标记种质资源评价、分子标记亲缘关系分析、分子标记选择育种和分子标记种质资源创新等。
六、生物技术育种1. 转基因育种转基因育种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或动物基因组中,从而改良其性状和性能。
高中生物变异、育种及进化的知识点汇总

一、生物的变异(1)生物变异的类型(2)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项目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适用范围生物种类所有生物自然状态下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真核生物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3)三种可遗传变异的判断类型自然突变、诱发突变交叉互换、自由组合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原因DNA复制(有丝分裂间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间期)过程出现差错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或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内外因素影响使染色体结构出现异常,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分(4)染色体组和基因组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
其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大小、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②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当然也就不含有等位基因。
③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该物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④二倍体生物的生殖细胞中所含有的一组染色体可看成一个染色体组。
⑤不同种的生物,每个染色体组所包括的染色体数目、形态和大小是不同的。
基因组:一般的定义是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细胞中的全套染色体为一个基因组,或是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细胞中的全部基因为一个基因组。
对二倍体生物而言,基因组计划则为测定单倍体细胞中全部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有性染色体的生物其基因组包括一个染色体组的常染色体加上两条性染色体。
没有性染色体的生物其基因组与染色体组相同。
(5)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多倍体由合子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属于单倍体还是三倍体,要依据其来源进行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二、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1)常见的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2)关于育种方案的选取①单一性状类型:生物的优良性状是由某对基因控制的单一性状,其呈现方式、育种方式、原理及举例列表如下:②两个或多个性状类型:两个或多个性状分散在不同的品种中,首先要实现控制不同性状基因的重组,再选育出人们所需要的品种,这可以从不同的水平上加以分析:a.个体水平上:运用杂交育种方法实现控制不同优良性状基因的重组。
生物育种技术知识点总结

生物育种技术知识点总结一、概述生物育种是利用生物学原理和育种方法改良植物和动物的遗传性状的过程。
通过人工选择、杂交配制、基因工程等手段,以达到改善植物和动物的生长性状、抗逆性、品质和产量的目的。
二、生物育种的种类1. 传统育种:包括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传统育种方法,主要借助于自然界中自身遗传变异和杂交变异产生的新种质。
2. 分子育种:是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选择和改良植物和动物遗传的目标性状。
3. 细胞工程育种:采用细胞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直接调整生物体细胞和基因的组合。
三、生物育种技术知识点1.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将两个不同亲本的组合相结合,从而利用它们的互补优势和杂种优势,以改良植物和动物的遗传性状。
杂交育种主要包括选择亲本、配制杂交组合、杂交和选择后代等步骤。
杂交育种有利于提高生物的抗逆性、生长速度、产量和品质等性状。
例如,将两个高产的水稻品种杂交可能产生杂种优势,使产量比亲本高出30%以上。
2.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指通过创造和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来改良植物和动物的特性。
基因工程主要包括了基因克隆、基因转移和转基因等技术。
基因工程可以使植物和动物具有抗病、耐旱、耐盐、抗虫能力等特性。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插入一定的基因到植物体内,可使植物对特定害虫具有抗性,能够减少农业投入和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
3. 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是指利用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在含有适当营养盐的培养基上生长和分化的过程。
组织培养主要包括了植物愈伤组织培养、芽切培养和离体受精等技术。
组织培养可用于植物的无性繁殖、解决生物体某些特殊性状的难以遗传和纯合分离、缩短育种周期和提高育种效率等方面。
例如,将优良植株的组织培养成愈伤组织,并进行诱导增殖和再生,可以快速繁殖大批量无病害的优良植株。
克隆育种是指利用植物和动物体细胞的无性繁殖性质,直接产生与母本完全一样的后代。
主要包括植物的愈伤组织培养、组织培养再生和移植、动物的体细胞核移植等技术。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病毒和原核细胞不存在等位基因,
三个 “不
基因突变不一定都 产生等位基因
因此,原核生物和病毒基因突变产来自一生的是新基因
定”
①基因突变如果发生在有丝分裂过
程中,一般不遗传给后代,但有些
基因突变不一定都 能遗传给后代
植物可能通过无性生殖遗传给后代。
②如果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
以通过配子遗传给的后代
2.归纳概括基因突变对蛋白质与性状的影响
2.(2019·衡水市桃城区一模)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受一
对等位基因M/m控制。M基因控制合成的酶能促进赤霉素
的合成,与此酶相比,m基因控制合成的酶只在第229位由
丙氨酸(GCU、GCC、GCA、GCG)变为苏氨酸(ACU、
ACC、ACA、ACG),失去了原有的酶活性。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M基因突变为m基因是因为G-C替换为A-T
3.热图导析:据图分析基因突变机理
(1)①②③分别表示引起基因突变的什么因素? 提示:物理、生物、化学。 (2)④⑤⑥分别表示什么类型的基因突变? 提示:增添、替换、缺失。 (3)为什么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易发生基因突变? 提示:细胞分裂的间期进行DNA复制,DNA复制时需要解旋成单 链,单链DNA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碱基的改变。 (4)基因突变一定产生等位基因吗?为什么? 提示:不一定。真核生物基因突变一般可产生它的等位基因,而 病毒和原核细胞中不存在等位基因,其基因突变产生的是一个新 基因。
解析:(1)白花的出现是只受环境的影响还是基因突变的结 果,可通过A和B分别自交方法,观察后代中是否再次出现白 花进行判断。(2)若白花的出现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将植株A 和B分别与野生型豌豆植株杂交,子一代植株均开红花,子一 代自交得到的子二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数量比均为3∶ 1。据此推测白花性状的出现是隐性突变。(3)①若F1、F2均开 白花,则可确定植株A、B的白花突变是由同一对等位基因突 变造成的。②若F1均开红花,F2中红花∶白花=9∶7,则可 确定植株A、B的白花突变是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非 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
高中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ppt课件

应考高分突破
选择题抢分技巧——找准选项
例 1 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如图
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
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通过过程①②③最后育出纯合高蔓抗病植株, 说明变异是定向的
B.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个体均为纯合子 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需要
第三讲 变异、育种与进化 主干知识回扣
一、生物的变异 1.生物变异的类型和来源
变 不可遗传的变异 原环因境变化, 遗传物未质变
异
类 型
基因突变 (最根本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来源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2.基因重组的类型 (1)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非同源染色体 上的非 等位基因的 自由组合 。
(2)减数分裂形成 四分体 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 上的 等位基因 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
种
让不同 生物细 胞原生 质融合
将具备所 需性状的 体细胞核 移植到去 核卵细胞
中
可以提
优 点
操 简 目 性单 作 标 强, 高 频 大 地 某变 率 幅 改 些异 , 度 良 品
种
可以明 显地缩 短育种 年限
生物的变异知识点总结

生物的变异知识点总结一、生物变异的定义生物变异是指基因组中某段DNA序列发生改变,导致个体或群体的遗传信息发生变化。
变异可以是点突变、染色体片段丢失和重复、基因重组等。
变异会导致物种的进化和遗传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
二、生物变异的分类1. 根据变异的程度,生物变异可分为微观变异和宏观变异。
微观变异是指基因组中某些基因座位点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
宏观变异是指染色体水平上的大片段DNA序列发生改变,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染色体数量异常等。
2. 根据变异的性质,生物变异可分为有害变异、有利变异和中性变异。
有害变异是指变异导致个体的生存或繁殖能力下降,包括致命突变和严重缺陷等。
有利变异是指变异导致个体的生存或繁殖能力提高,包括适应性突变和新功能基因的出现等。
中性变异是指变异对个体的生存或繁殖能力没有显著影响,包括一些基因型和表型上的微小变化。
3. 根据变异的遗传方式,生物变异可分为突变和重组。
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突发性的改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
重组是指染色体间或染色体内DNA序列的重新组合,包括同源重组、非同源重组等。
三、生物变异的成因生物变异的成因包括自发变异、诱发变异和人为诱发变异等。
1. 自发变异是指因自然修复系统的故障或DNA复制错误导致DNA序列发生突变或重组,是生物遗传变异的主要成因。
2. 诱发变异是指环境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高温等诱发细胞DNA损伤,导致DNA序列发生改变。
辐射和化学物质常常是诱发变异的主要原因。
3. 人为诱发变异是指人类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或人为选择培育新品种,通过诱发变异来创造新的生物体。
四、生物变异的影响生物变异会对个体和群体的性状、适应性和遗传多样性产生影响。
1. 变异对个体的性状产生影响。
在变异基因型的群体中,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包括外观特征、生理特性、行为方式等。
2. 变异对个体的适应性产生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传统文化对大学生饰品消费的影响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基因突变
大学生对手工艺制作兴趣的调研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自制饰品一反传统的饰品消费模式,引导的是一种全新的饰品文化,所以非常容易被我们年轻的女生接受。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①直接原因:蛋白质异常,谷氨酸突变为缬氨酸
三、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比较
(1)变异实质:①基因突变:基因结构发生改变,产生新基因
②基因重组: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2)可能性:①基因突变:可能性小,突变频率低
②基因重组:普遍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的变异多
(3)适用范围:①基因突变:所有生物都可发生(包括病毒),具有普遍性
(4)结果:①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
③单倍体:体细胞内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三、人工诱导多倍体
(1)方法:①低温处理
②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2)原理: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3)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育种
①实验原理: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②实验步骤:【1】培养:将洋葱放在清水中培养,待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放入冰
色体组(和受精卵染色体组数一样);胚乳含有五个染色体组(由受精极核[一个精子和两
个极核经受精作用得到]发育而来)
②地上部分的茎、叶、花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含有四个染色体组;根细胞没有加倍,只含
有两个染色体组。
5.3人类遗传病
一、人类遗传病
概念: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产生原因:①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白化病)
①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引起变异
实例:果蝇缺刻翅的形成、猫叫综合征
②重复: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变异
实例:果蝇棒状眼的形成
(2)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③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变异
④倒位: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变异
高二生物纠错及知识点总结(3)班级姓名
②人类染色体发生变异(数目或结构的改变)
③受环境的影响
二、遗传病的分类
(1)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
二、染色体数目变异
(1)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实例:21三体综合征(21号染色体为三条)
(2)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①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
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一组染色体,叫一个染色体组。
②二倍体和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体细胞内含有两个或多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②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
四、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
①显性突变(a→A):一旦发生即可表现,但常不能稳定遗传
②隐性遗传(A→a):一旦表现即可稳定遗传
5.2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实质: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
变异。
(1)排列在染色体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基因数目发生改变
箱(4℃)诱导培养36h。
【2】固定: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h,
以固定细胞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两次。
【3】制作装片:按照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四个步骤制作装片。
【4】观察:先按低倍镜观察,找到既有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改变的细
胞的视野,确认某个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后,再用高倍镜观察。
特点:①普遍性:任何生物中都可以发生
②随机性:在生物发育任何时期、任何细胞和任何DNA中都可发生
③不定向性:可以向不同方向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④低频性:基因突变频率很低
⑤多害少利性: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
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意义:①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②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十几年的学校教育让我们大学生掌握了足够的科学文化知识,深韵的文化底子为我们创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在大学期间,我们学到的不单单是书本知识,假期的打工经验也帮了大忙。四、影响的宏观环境分析②内因:DNA分子复制发生错误,DNA碱基组成发生改变
我们长期呆在校园里,没有工作收入一直都是靠父母生活,在资金方面会表现的比较棘手。不过,对我们的小店来说还好,因为我们不需要太多的投资。(二)创业优势分析结果:一个基因突变为它的等位基因
四、三倍体西瓜培育过程
(1)①过程:秋水仙素处理;抑制纺
锤体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高二生物纠错及知识点总结(4)班级姓名
②过程:传粉,为了杂交得到三倍体种子
④过程:传粉,为了刺激子房产生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
⑤过程:三倍体西瓜在减数分裂时,由于联会紊乱,不能形成生殖细胞,不能产生种子。
(2)①西瓜f的瓜瓤、种皮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和母本体细胞染色体组数一样);胚含有三个染
③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二、基因重组
概念: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范围: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
意义:①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
②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③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补充)
高二生物纠错及知识点总结(2)班级姓名
②根本原因:基因突变
据调查统计在对大学生进行店铺经营风格所考虑的因素问题调查中,发现有50%人选择了价格便宜些,有28%人选择服务热情些,有30%人选择店面装潢有个性,只有14%人选择新颖多样。如图(1-5)所示据上述部分的分析可见,我校学生就达4000多人。附近还有两所学校,和一些居民楼。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家长给孩子的零用钱也越来越多,人们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大学生。他们总希望自己的无论是衣服还是首饰都希望与众不同,能穿出自己的个性。但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缺少自己的个性和琳琅满目的饰品,所以我们的小饰品店存在的竞争力主要是南桥或是市区的。这给我们小组的创业项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市场机会。原因:①外因: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化学因素:亚硝酸;生物因素: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