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学练习题-黄慧春

合集下载

静力学测试题

静力学测试题

相互作用、物体的平衡单元测试题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

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有的有几个是正确的,将正确选项的序号选出填入题后的括号中。

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下列关于物体的重力和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物体在同一位置时,所受的重力与静止还是运动无关,重力的大小是相同的B.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有关C.用轻绳将物体悬挂,静止时物体的重心在悬绳的延长线上D.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手压桌面,手也受到力的作用,是因为手发生了形变B.运动员将垒球抛出后,垒球的运动状态仍在变化,垒球仍受力,但施力物体不是运动员C.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本身可能不受力的作用D.某物体作为一个施力物体,也一定是受力物体3、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和F2 ,当它们的夹角为90°时,合力为F ,当它们的夹角为120°时,合力大小为:()A、2FB、2FC、FD、2F/2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上叠放着物体b,a和b用轻质弹簧相连,已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a、b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b受到向右的摩擦力B、a受到b对它的向左的摩擦力,C、地面对a的摩擦力向右D、地面对a无摩擦力作用5、如图所示,三角形ABC三边的中点分别为D、E、F,在三角形中任取一点O,如果OE、OF、DO三个矢量分别代表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力的合力可以用下列哪个矢量来表示:()A、OAB、OBC、OCD、DO6、将某材料制成的长方体锯成A、B两块放在水平面上,A、B紧靠在一起,物体A的角度如图所示.现用水平方向的力F推物体B, 使物体A、B保持原来形状整体沿力F的方向匀速运动,则:()A、物体A在水平方向受两个力的作用,合力为零B、物体A只受一个摩擦力C、物体B对A的压力小于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D、物体B在水平方向受三个力的作用7、如图所示(俯视图),质量为m的长方体物体放在水平放置的钢板C上,物体与钢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于光滑导槽A、B的控制,该物体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

理论力学期末复习静力学

理论力学期末复习静力学

静力学复习练习1. 力的可传性适用于1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1 。

(1)刚体;(2)变形体;(3)刚体和变形体。

2. 图示n F F F F ,,,,321 为一平面力系,点A ,B ,C 不共线,若该力系平衡,则下列各组平衡方程中一定互相独立的平衡方程有2、4、5 。

(1)0)(,0)( ,0===∑∑∑F F BA yMM F;(2)0)( ,0 ,0===∑∑∑F O y xM F F;(3)0)(,0)(,0)(===∑∑∑F F F OBAM M M ; (4)0)(,0)(,0)(===∑∑∑F F F CB A M MM ; (5)0,0)(,0)(===∑∑∑xB AFMMF F 。

3. 图示结构受三个已知力作用,分别汇交于点B 和点C ,平衡时有 2 。

(1)D A F F N N ,0=不一定为零;(2)A D F F N N ,0=不一定为零; (3)0,0N N ==D A F F(4)D A F F N N ,均不一定为零。

4. 图示沿正立方体的前侧面AB 方向作用一力F ,则该力 4 。

(1)对轴z y x ,,之矩全等; (2)对轴z y x ,,之矩全不等; (3)对轴y x ,之矩相等;(4)对轴z y ,之矩相等。

5. 图示力F 的作用线在平面OABC 内,对各坐标轴之矩为 2。

(1)0)(,0)(,0)(≠≠≠F F F z y x M M M (2)0)(,0)(,0)(=≠≠F F F z y x M M M (3)0)(,0)(,0)(==≠F F F z y x M M M (4)0)(,0)(,0)(===F F F z y x M M M6. 力对轴之矩是 4 ;力对点之矩是3 ;力偶矩矢量对刚体是2 。

(1)滑移矢量;(2)自由矢量;(3)固定矢量;(4)代数量。

7. 平面桁架结构如图,零力杆有 3、7、8、9 。

8. 图示桁架,已知力21,F F 和长度b ,则杆1的内力为 0 ;杆2的内力为 -F1 ;杆3的内力为 0 。

静力学习题答案.

静力学习题答案.

S2 0 S4 0
F
500mm
D
C
MCC (F) 0 S6 0
MBC (F) 0
A
S4
S5

B

500 S1 500 F 0 S1 F
M AB (F) 0
S6
S1
S2
S3


1000 S5 1000 F 0 S5 F
M AD (F) 0 500 S3 500 S5 0
B CD
列平衡方程
Fx 0 , FBA cos FBC cos 0
Fy 0 , FBA sin FBC sin F 0
y
解方程得杆AB,BC所受的力
F
B
x

FBC
FBA FBC

F 2 sin

2. 选压块C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列平衡方程
M 0 F 0
M Fmax r 0
Fmax fN
Fmax

M r
N Fmax M
f
fr
其次,以制动杆AB为研究对象, 受力分 析如图
M A F 0
N a Fmax e Pmin l 0
Fmax fN
Pmin

节点C
Fx 0, F4 cos 30o F1cos 30o 0
Fy 0, F3 (F1 F4)sin 30o 0
节点D
Fx 0, F5 F2 0
解上述5个议程得
F1 10 kN, F2 8.66 kN, F3 10 kN F4 10 kN, F5 8.66 kN

《理论力学》静力学典型习题+答案

《理论力学》静力学典型习题+答案

1-3 试画出图示各结构中构件AB的受力图的受力图1-4 试画出两结构中构件ABCD的受力图的受力图1-5 试画出图a和b所示刚体系整体各个构件的受力图所示刚体系整体各个构件的受力图1-5a 1-5b 在四连杆机构的ABCD 的铰链B 和C 上分别作用有力F 1和F 2,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

为二力杆,受力方向分别沿着各杆端点连线的方向。

为二力杆,受力方向分别沿着各杆端点连线的方向。

6F 2 F BCF ABB45oy x F BCF CD C60o F 130ox y 力构成封闭的力多边形,如图所示。

力构成封闭的力多边形,如图所示。

为二力杆为二力杆((受力如图所示受力如图所示)),故曲杆10a F BC60o F 130o F 2 F BCAB45o 解:机构中AB杆为二力杆,点A,B出的约束力方向即可确定。

由力偶系作用下刚体的平衡条件,点O,C处的约束力方向也可确定,各杆的受力如图所示。

对BC杆有:0=åM30sin20=-××MCBFB对AB杆有:杆有:ABFF=对OA杆有:杆有: 0=åM01=×-AOFMA求解以上三式可得:mNM×=31,NFFFCOAB5===,方向如图所示。

,方向如图所示。

////2-6求最后简化结果。

解:解:2-6a2-6a坐标如图所示,各力可表示为坐标如图所示,各力可表示为: :j Fi FF23211+=,i FF=2,j Fi FF23213+-=先将力系向A点简化得(红色的):j Fi FFR3+=,kFaMA23=方向如左图所示。

由于AR MF^,可进一步简化为一个不过A点的力点的力((绿色的绿色的)),主矢不变,其作用线距A点的距离ad43=,位置如左图所示。

,位置如左图所示。

2-6b同理如右图所示,可将该力系简化为一个不过A点的力(绿色的),主矢为:,主矢为:i F F R2-= 其作用线距A 点的距离a d43=,位置如右图所示。

《静力学习题答案》课件

《静力学习题答案》课件
通过力的合成与分解,列出平衡方程,求解未知 量。
04
力的矩和力矩平衡
力矩的概念和性质
总结词 理解力矩的概念和性质是解决静 力学问题的关键。
力矩的简化表达 在静力学中,通常使用标量表达 力矩,即力矩等于力和垂直于作 用线到转动轴距离的乘积。
力矩的定义 力矩是力和力臂的乘积,表示力 对物体转动作用的量。
静力学基本原理
二力平衡原理
三力平衡定理
一个刚体受两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时,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一个刚体受三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时,这三个力必构成一平面三角形, 且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对于通过刚体中心的力,加在刚体上 的力可以沿其作用线移至刚体上任一 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
思维拓展
对于进阶习题,答案解析将不仅局限 于题目的解答,还将进行适当的思维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更多可能性,培 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阶习题答案解析
解题技巧
针对进阶习题的特点,答案解析将总结和提炼一些实用的 解题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解答题目。
进阶习题答案解析
习题答案
进阶习题答案解析同样将提供完整的 习题答案,并附有详细的解题过程和 思路,方便学生参考和学习。
静力学问题分类
平面问题与空间问题
平面问题是指所有外力都作用在物体某一平面内的问题, 空间问题则是指外力作用在物体三维空间内的问题。
静定问题与静不定问题
静定问题是根据给定的静力平衡条件能够完全确定物体所 有未知力的问题;静不定问题则是不能完全确定未知力的 数量或方向的问题。
刚体问题与变形体问题
刚体问题是指研究刚体的平衡问题,变形体问题则是指研 究物体在受力后发生变形的问题。

静力学练习题-黄慧春

静力学练习题-黄慧春

静力学练习题■黄慧春'、基本要求1、掌握静力学公理及其静力学基本概念2、各种常见约束的约束力3、物体受力图的画法4、二力杆的判断二、物体受力分析(要求解除约束、取分离体,画上所有作用力——主动力和约束力)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1)班级________ 姓名学号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2)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 物体受力分析(要求解除约束、取分离体,画上所有作用力主动力和约束力)1、画岀下列每个标注字符的物体的受力图,各题的整体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的重量均不计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3)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一、物体受力分析•受力图(要求取分离体,画上所有的主动力和约束反力)画岀下列每个标注字符的物体的受力图,各题的整体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的重量均不计,平面力系(1)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 一、基本要求1•力投影的计算;2•平面汇交力系合力的求法;3•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4•解题步骤和要求二、计算题1、五个力作用于一点,如图所示。

图中方格的边长为10mm。

求此力系的合力。

(以下平衡问题解题步骤要求:①确定研究对象画受力图;②列平衡方程;③解出结果,说明方向)2、物体重P=20(kN),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D上,如图所示。

A、B、C三处均为铰链连接,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试求杆AB和CB所受的力。

滑轮B的大小略去不计。

答:F AB 54.64(kN)(拉)F CB 74.64(kN)(压)3、工件放在V形铁内,如图所示。

若已知压板夹紧力 F = 400 N,不计工件自重,求工件对V形铁的压力2、图示叠轮,已知大圆半径为 R,小圆半径为r ,在小轮圆周作用有一切向力 F ,其作用线与水平线夹角为 叠轮与水平面切点 A 之矩M A ( F )答:M A ( F )=F ( r-Rcos ) 平面力系(2)班级 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 '、基本要求1、 力矩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2、 合力矩定理的应用3、 力偶的定义及其性质4、 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平衡条件二、试分别计算下列各图中力 F 对点0的矩 1、(a) (b),求力F 对B的约束反AB与CD上各有一力偶作用。

静力学考试题及答案

静力学考试题及答案

静力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静力学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充要条件是()。

A. 合力为零B. 合力矩为零C. 合力和合力矩都为零D. 合力和合力矩中至少有一个为零答案:C2. 以下哪个力不是保守力?()。

A. 重力B. 弹簧力C. 摩擦力D. 静电力答案:C3.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F,下列关于物体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 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A4.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F/mB.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0C. 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0D.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F/m答案:C5.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F/mB.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0C. 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0D.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F/m答案:C6.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C. 物体受到的合力可能为0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为F答案:C7.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C. 物体受到的合力可能为0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为F答案:C8.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C. 物体受到的合力可能为0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为F答案:C9.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C. 物体受到的合力可能为0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为F答案:C10.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静力学复习题

静力学复习题

静力学复习题(总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静力学复习题第一章1、工程力学包括:和2、力的三要素:3、刚体是指:4、平衡是指物体:5、按照各力作用线的不同形式,力系可以分为:、、、和。

6、按照力系作用线是否位于同一平面,力系可以分为和7、等效力系是指:8、作用在刚体上力可以沿作用线任意移动,对否9、画出二力合成的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10、三力平衡汇交定律11、画出柔绳约束力、光滑接触面约束力、固定铰支座约束力、可动铰支座约束力、固定端支座约束力的特点12、第一章书上的例题和习题部分。

第二章13、平面汇交力系是指:14、画出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15、掌握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16、力的投影和分力有何不同17、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18、第2章例题和习题1、2、3、4.。

第三章18、力对点之矩的符号、定义、计算、正负的规定19、力偶的定义、符号、力偶臂、作用面20、力偶可否与力等效21、平面力偶可否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动22、力偶的三要素:23、力偶的合成方法和平衡方程24、力平移到刚体上的任一点,需要什么条件25、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方法26、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后,得到主矢和主矩,与简化中心有何关系27、平面汇交力系、力偶系、平行力系、任意力系平衡方程28、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29、分清楚考虑摩擦时物理的静止、临界、滑动的条件30、教材例题和习题1、2、4.第四章1、空间力系分为三种:2、画出空间力系的力在直角坐标系的投影方法,并给出计算公式。

3、空间力对点的矩定义、计算、符号、方向4、空间力对轴的矩定义、计算、符号、方向5、空间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6、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7、空间力偶的三要素:8、空间力偶的合成方法9、空间力偶的平衡方程10、空间力偶可否在刚体作用面内任意移动11、空间力偶可否移到作用面平行的另外一个作用面内12、空间任意力系可否简化为空间汇交力系+空间力偶系13、空间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14、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15、平行力系的重心与和有关,而与力的无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要求1、掌握静力学公理及其静力学基本概念2、各种常见约束的约束力3、物体受力图的画法4、二力杆的判断二、物体受力分析(要求解除约束、取分离体,画上所有作用力——主动力和约束力)1、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AB、ABC的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的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物体受力分析(要求解除约束、取分离体,画上所有作用力——主动力和约束力)1、画出下列每个标注字符的物体的受力图,各题的整体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的重量均不计一、物体受力分析·受力图(要求取分离体,画上所有的主动力和约束反力)画出下列每个标注字符的物体的受力图,各题的整体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的重量均不计,平面力系(1) 班级 姓名 学号一、基本要求1.力投影的计算;2.平面汇交力系合力的求法; 3.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4.解题步骤和要求二、计算题1、五个力作用于一点,如图所示。

图中方格的边长为10mm 。

求此力系的合力。

(以下平衡问题解题步骤要求:①确定研究对象画受力图;②列平衡方程;③解出结果,说明方向)2、物体重P =20(kN ),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D 上,如图所示。

A 、B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试求杆AB 和CB 所受的力。

滑轮B 的大小略去不计。

答:)(64.54kN F AB = (拉) )(64.74kN F CB = (压)3、工件放在V形铁内,如图所示。

若已知压板夹紧力F = 400 N,不计工件自重,求工件对V形铁的压力。

平面力系(2)班级姓名学号一、基本要求1、力矩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2、合力矩定理的应用3、力偶的定义及其性质4、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平衡条件二、试分别计算下列各图中力F对点O的矩1、2、图示叠轮,已知大圆半径为R,小圆半径为r,在小轮圆周作用有一切向力F,其作用线与水平线夹角为α,求力F 对叠轮与水平面切点A之矩M A(F)。

答:M A(F)=F(r-Rcosα)三、计算题(解题步骤要求:①取研究对象;②画受力图;③列平衡方程;④求解。

)1、已知梁AB 上作用一力偶,力偶矩为M ,梁长为l ,求在图(a ),(b )两种情况下,支座A 、B 的约束反力。

答: αcos l M F F B A ==2、在图示结构中,各构件的自重不计。

在构件AB 上作用一矩为M 的力偶,求支座A 和C 的约束力。

3、 图中杆AB 上有一导槽,套在杆CD 的销子E 上,在杆AB 与CD 上各有一力偶作用。

已知m 1=1(kNm ),不计杆重和摩擦。

(1)求平衡时之m 2。

(2)若导槽在杆CD 上,销子E 在杆AB 上,则结果如何? 答:(1)m 2=1(kNm ), (2)m 2=2(kNm )4、图示为曲柄连杆机构。

主动力N 400 F作用在活塞上。

不计构件自重,试问在曲柄上应加多大的力偶矩M 方能使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平面力系(3)班级 姓名 学号一、基本要求1、掌握力的平移定理。

2、掌握力系简化的方法、主矢及主矩的计算和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二、计算题1.图示平面任意力系中2401=F N ,N 802=F ,N 403=F ,N 1104=F ,mm N 2000⋅=M 。

各力作用位置如图所示,图中尺寸的单位为mm 。

求:(1)力系向O 点简化的结果;(2)力系的合力并在图中标出作用位置。

(平衡问题求解步骤:①取研究对象画受力图;②列平衡方程;③解方程得力的大小,说明力的方向)2. 已知梁受载荷图所示,试求支座的约束力。

答: a qa M Fa F NB 25.032-+=,a M Fa qa F Ay 25.22--=3.如图所示,发动机的凸轮转动时,推动杠杆AOB 来控制阀门C 的启闭,设压下阀门需要对它作用400(N )的力,α=30O ,求凸轮对滚子A 的压力P 。

图中尺寸单位为(mm )。

答:P =277(N )4.在图示刚架中,已知q m = 3kN/m , 26=F kN ,M = 10 kNm ,不计刚架自重。

求固定端A 处的约束力。

平面一般力系(4)班级 姓名 学号一、基本要求1、各种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和可以求解的未知数个数。

2、物体系统的概念,静定、静不定问题的判断。

3、求解物体系统平衡问题的方法。

二、计算题(物系平衡解题步骤:每取一次研究对象要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联立求解) 1、由AC 和CD 构成的组合梁通过铰链C 连接。

支承和受力如图所示。

已知均布载荷强度kN/m 10=q ,力偶矩m kN 40⋅=M ,不计梁重。

求支座A 、B 、D 的约束力和铰链C 处所受的力。

2、图示一滑道连杆机构,在滑道连杆上作用水平力F 。

已知r OA =,滑道倾角为β,机构重量和各处摩擦均不计。

试求当机构平衡时,作用在曲柄OA 上的力偶的矩M 与角α之间的关系。

3、 求图示双跨静定梁支座A 、B 的反力,设q =10(kN/m ),P =20(kN )。

答:)(172),)((63),)((16m kN M kN F kN F A Ay Ax ⋅=↑=→= ))((9↑=kN F NB4、 三角形平板的A 点为铰链支座,销子C 固结在铅垂杆DE 上,并与滑槽光滑接触,各构件重量不计。

已知:F =100(N ),M =20(Nm )。

试求:支座A 、D 的约束反力。

答:))((52←=N F Ax ,))((64↓=N F Ay ,))((2.19←=N F Dx ,))((64↑=N F Dy5、 已知图示结构的受力P =500(N ),q =100(N/m ),各杆自重不计,求:支座A 的反力及撑杆BD 所受的力。

答:))((5.487→=N F Ax ,))((5.518↑=N F Ay ,))((1380压N F BD =平面一般力系(5)班级 姓名 学号一、基本要求1、了解桁架的基本特点2、掌握计算桁架受力的方法及应用。

二、计算题(解题要求:①明确研究对象画受力图,内力设为拉力;②列平衡方程求解)1、平面悬臂桁架所受的载荷如图所示。

求杆1,2和3的内力。

2、桁架受力如图所示,已知kN 101=F ,kN 2032==F F 。

试求桁架4,5,7,10各杆的内力。

F。

3、平面桁架的支座和载荷如图所示。

ABC为等边三角形,E,F为两腰中点,又AD=DB。

求杆CD的内力CD(提示:先判断零杆,再用截面法计算)4、平面桁架的支座和载荷如图所示,求杆1,2和3的内力。

(提示:先截断AD、3、2杆,用截面法分析;再取C节点)平面一般力系(6)班级姓名学号(物系平衡解题步骤:每取一次研究对象要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联立求解)1、构架由杆AB,AC和DF铰接而成,如图所示。

在DEF杆上作用一矩为M的力偶。

不计各杆的重量,求AB杆上铰链A,D和B所受的力。

(提示:先取整体求B点受力;再取DF求D点竖直反力,最后取AB求其余力)2、如图所示两等长杆AB与BC在点B用铰链连接,又在杆的D、E两点连一弹簧。

弹簧的刚性系数为k,当距离AC等于a时,弹簧内拉力为零。

点C作用一水平力F,设AB=l,BD=b,杆重不计,求系统平衡时距离AC之值。

3、图示结构中,A 处为固定端约束,C 处为光滑接触,D 处为铰链连接。

已知N 40021==F F ,m N 300⋅=M ,mm 400==BC AB ,mm 300==CE CD ,︒=45α,不计各构件自重,求固定端A 处与铰链D 处 的约束力。

4、图示构架中,物体P 重1200N ,由细绳跨过滑轮E 而水平系于墙上,尺寸如图。

不计杆和滑轮的重量,求支承A 和B 处的约束力,以及杆BC 的内力F BC 。

(提示:先取整体,再取AB 研究)5、 托架由AB 、CD 、BD 、EF 四根直杆铰接而成,不计各杆自重,当F =1000(N )时,求杆CD 所受到的力。

尺寸如图所示。

答:))((2250→=N F Cx ,))((3000↓=N F Cy ,))((6000↑=N F EF ,)(3750N F DB =( )6、 三杆组成的构架尺寸如图所示。

A 、C 、D 处均为铰链连接,并在B 端悬挂重物P =5(kN )。

试求杆AE 在A 、D 、E 处所受的力。

各杆自重不计。

答:))((33.4→=kN F Ax ,))((5.2↑=kN F Ay ,)(66.8kN F D =( ),0=Ex F ,))((5↑=kN F Ey ,)(5.7m kN M E ⋅=(空间力系(1)班级姓名学号一、基本要求1、空间力投影以及对轴之矩的计算。

2、空间力系的简化。

二、计算题1、图示力F=1000N,求对于z轴的力矩M z。

2、已知力系中,F1=100(N),F2=300(N),F3=200(N),求力系在各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并求力系对各坐标轴的矩的代数和。

(哈工大3-6)答:F Rx=-345.3(N),F Ry=249.6(N),F Rz=10.56(N)M x(F)=-51.79(N⋅m),M y(F)=-36.64(N⋅m),M z(F)=103.59(N⋅m)。

3、计算图示手柄上的力F对x,y,z轴之矩,已知F=100(N),AB=20(cm),BC=40(cm),CD=15(cm),A,B,C,D处于同一水平面内,α=β=60O。

答:M x(F)=30.31(N⋅m),M y(F)=34.6(N⋅m),M z(F)=-1.25(N⋅m)。

4、水平圆盘的半径为r,外缘C处作用力F。

力F位于铅垂平面内,且与C处60,其他尺寸如图所示。

求力F对x,y,z轴之矩。

圆盘切线夹角为︒空间力系(2)班级姓名学号一、基本要求1、物体在空间力系作用下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2、能将空间力系的平衡问题转化为平面平衡问题来求解。

二、计算题1、挂物架如图所示,三杆的重量不计,用球铰链连接于O点,平面BOC为水平面,且OB=OC,角度如图。

若在O点挂一重物G,重为1000N,求三杆所受的力。

∠为直角。

2、图示三圆盘A、B和C的半径分别为150mm、100mm和50mm。

三轴OA、OB和OC在同一平面内,AOB在三圆盘上分别作用力偶,各力偶的力作用在轮缘上,它们的大小分别等于10N、20N和F。

如图示系统是自由的,且不计自重,求能使系统平衡的力F的大小和角α。

(提示:将力偶表示为矢量形式)3、图示手摇钻由支点B 、钻头A 和弯曲的手柄组成。

当支点B 处加压力x F 、y F 和z F 以及手柄上加力F 后,即可带动钻头绕轴AB 转动而钻孔,已知F z =50N ,F =150N 。

求:(1)钻头受到的阻力偶的力偶矩M ;(2)材料给钻头的反力F Ax 、F Ay 和F Az ;(3)压力F x 和F y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