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 根的结构2

合集下载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根的结构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根的结构

第二节根的结构教学目标1.掌握根尖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了解保护根尖的道理。

2.通过组织学生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较熟练使用显微镜的能力。

3.通过讲解根毛细胞结构特点和根毛的功能,使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1.“根尖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是本节的重点知识。

因为:众所周知,植物体的根是由根尖发育而成的。

根尖为什么能够发育成根,这与其结构紧密相关。

而根尖的结构特点又决定了根尖的功能。

根尖的功能又决定着整株植物的生与死。

所以,只有掌握了根尖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才能更好地了解根和根的功能,为后续知识的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识别根尖各部分细胞结构特点”是本节的难点知识。

因为:①平时教师讲细胞结构,总是用挂图或画板图附加说明,使学生对细胞结构的认识趋于模式化。

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细胞结构,使学生从模式化的印象中解脱出来,确有一定的难度。

②根尖装片中的细胞,大多数是不规则的,要想找到一个区域中的典型细胞也是不容易的。

综上所述,带领学生观察根尖细胞结构时,要让学生转变“印象”,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认清显微镜下根尖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3.解释根尖的生长、发育与根生长的关系,也是本节的一个难点。

因为,根尖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在这动态的发展中,植物的根也就形成了。

这一变化过程,对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可用教具(参照教参上图16:根尖生长活动图片的制作和使用示意图)或模型附加说明,使学生能从这动态的变化中,理解根的形成是在根尖的生长和发育中完成的。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1.关于引言:由于上节课刚刚讲完“根的形态”,所以教师可以在复习的基础上提问学生:①根可分为哪几种?②什么叫做根系?③根的主要功能?然后,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小结:根有固着植物于土壤中,并且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4.1.5根的结构与功能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4.1.5根的结构与功能

3、在根尖结构中,有很强分裂能力的部位是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 成熟区
B)
4.在根尖结构中,细胞停止分裂,细胞开始分化 至出现输导组织的部位是 ( B ) A.伸长区 B.成熟区 C.根冠 D.分生区 5.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伸长区 C.分生区 B.根冠 D.成熟区
无土栽培这么好,我可得去试一试. 小红配制了一种营养液,将其分成5
等份,分别把她喜欢吃的西红柿、苹
果、香蕉、荔枝和橘子的苗种在这5
份营养液中,给其提供良好的环境因
素,然后她就美滋滋的想“我可以吃
自己种的水果了!”
练习:
无土栽培
根据植物生活需要的无机盐种类,数量 和比例配制营养液,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这 就是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的优点 ⑴ 不受地方限制:沙漠、山区、居室都可; ⑵ 可立体种植:扩大土地利用面积; ⑶ 减少繁重体力劳动:免去锄草、松土等;
⑷ 减少病虫害:许多病虫害都通过土壤;
⑸ 不受季节、气候限制:可人为控制光照、 温度、水分…… ⑹ 适于工厂化生产
制定方案,实施计划 实验组
切去幼根尖端3—5毫米
保持幼根完整
对照组
分析实验
实验组 对照组
得出结论
根的长长主要与根的尖端有关 。
根尖
一段时间后…
表达交流: 1、对照组中,根的画线部分的生长有什么规律? 幼根上部(基部)横线间距没有明显变化,越 接近根尖,横线间距越大 2、实验组和对照组根的生长有何差异? 实验组的根不再长长,对照组的幼根长长
根尖的结构
通过实验我们得出植物根长长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根尖有哪些特点? 阅读课文P28,思考: ① 根尖的具体部位是哪里?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1第5节 根的结构与功能》PPT课件 (3)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1第5节 根的结构与功能》PPT课件 (3)

6、在根尖结构中,有很强分裂能力的部位是 ( B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3、在根尖结构中,有很强分裂能力的部位是 ( B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 成熟区
4.在根尖结构中,细胞停止分裂,细胞开始分化
至出现输导组织的部位是 ( B )
A.伸长区
B.成熟区
C.根冠
D.分生区
(较小\较大)根,细冠胞核
(大\小),
较小 (有\无)液泡,具有很大强的
(分裂\分
生)能无力,能使根的细胞数目不断的增加,分它裂是根能够不
断生长的根本原因。
3、伸长区 位于 分生区 (分生区\根冠)上速\缓慢)伸长,是根长
长的主要原因。 4、成熟停区止 位于
伸长区
(伸长区\分生区)上方.
至出现输导组织的部位是 ( B )
A.伸长区
B.成熟区
C.根冠
D.分生区
6.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D )
A.伸长区
B.根冠
C.分生区
D.成熟区
1.根系的分布特点是( D ) A.植物的根系一般向下分布,又细又长 B.根系主要在土壤浅层分布 C.根系的分布范围一般等于地上部分
2.根尖D.上根系白的色分“布绒范毛围”一的般结都大构于部地分上叫部(分B )
2.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说明______对植物
生活的重要性.
D
A.水分 B.无机盐 C.阳光 D.空气
3.植物出现“烧苗”现象的原因是土壤溶液中__
A.水分充足
B.氧气充足
4、在根尖结构中,有很强分裂能力的部位是 ( B )
A.根冠

初中生物必过知识点:植物根系

初中生物必过知识点:植物根系

初中生物必过知识点:植物根系根的结构根分为根尖结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三部分。

根尖是主根或侧根尖端,是根的最幼嫩、生命活动最旺盛的部分,也是根的生长、延长及吸收水分的主要部分。

根尖分成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伸长区的细胞来自分生区。

由根尖顶端分生组织经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了根的成熟结构,这种生长过程为初生生长。

在初生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熟组织属初生组织,由它们构成根的结构,就是根的初生结构。

若从根尖成熟区作一横切面可观察到根的全部初生结构,从外至内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

有形成层细胞分裂形成的结构与根尖、茎尖生长椎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形成的初生结构相区别,称它们为次生结构。

一株植物全部根的总称。

胚胎的胚根形成的根是植物的主根。

后来当植物发育到一定阶段,中柱的中柱鞘活动产生侧根。

按其形态,可分为轴根系(Tap root system)和须根系(Fibrous root system)。

植物的生存环境,如土壤情况和水分分布,和气候状况,如湿度和温度,影响着根系的形态。

一般来说,轴根系的深入土壤的深度大于须根系。

一般木本植物的根深达10-12米。

而生活在沙漠地区的骆驼刺可深入地下20米,以吸收地下水。

单子叶植物,如禾本科的植物,其须根入土只有20-30厘米。

论伸展的直径,本科植物可达10-18米,超过其树冠直径。

禾本科植物只有40-60厘米。

木本科植物的根吸收面积可达400平方米。

导管的位置和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1、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上而下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2、而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根毛的分布位置和功能根毛的数量很多,集生于根尖的一定区域,主要位于根尖的成熟区,形成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初中生物】根的结构与功能PPT课件3

【初中生物】根的结构与功能PPT课件3

2、须根系
主根长出后不久便停止生长, 主要由不定根构成。
菜豆的根
主根
小麦的根
侧根
不定根
从植物的 茎、叶上 产生的根
直根系
须根系
根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根系。
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直根 系。没有明显的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须根系。 两类根系模式的主要区别: 有没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
演示实验:观察土壤浸出液培养的幼苗 讨论: ①为什么用土壤浸 出液培养培养的幼 苗会比用蒸馏水(或 清水)培养的幼苗生 长好呢? ②土壤浸出液与蒸 馏水的主要区别是 什么?
1.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有何区别? 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无机盐;蒸馏水
中不含无机盐。
2.此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根能从
根毛: 增大吸收面积
根尖的结构小结: 特征
细胞较大,排列不整齐
细胞较小,排列紧密 壁薄、核大、质浓 细胞迅速伸长 伸长区 停止伸长,开始分化, 形成根毛
名称
根冠
分生区
功能
保护
分裂增生 伸长(部分 吸收功能) 吸收水分
成熟区
和无机盐
根尖的结构 根 尖 结 构 分 四 部, 根 冠 在 前 来 保 护。 胞 小 核 大 分 生 区, 分 裂 细 胞 多 无 数。 停 止 分 裂 伸 长 区, 迅 速 伸 长 增 长 度。 成 熟 区 内 有 分 化, 形 成 导 管 搞 运 输。 表 皮 细 胞 成 根 毛, 吸 收 水 分 无 机 盐。
【举例】常见的作物中,哪些是直根系,哪些是 须根系?
直根系:苋菜、芥菜、棉、油菜、蒲公英等大多数 双子叶植物的根。 须根系:稻、麦、葱、韭、蒜等大多数单子叶 植物的根。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根的结构和类型_0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根的结构和类型_0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根的结构和类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例1】下列哪种方法能比较好地观察到根毛?A.拔出一棵小树苗,用放大镜观察B.拔出一棵草,用放大镜观察C.挖出一棵草,用水洗净泥土,再用放大镜观察D.取几粒小麦种子,进行培养,当幼根长出“白毛”时,再用放大镜进行观察解析:根毛位于根尖的成熟区,是成熟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而形成的。

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使表皮细胞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成为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由于根毛及根尖都非常细小,易损坏,拔出的小树苗或草不易保存根毛。

挖出一棵草,用水洗净泥土,也容易把根毛冲洗掉,不易观察。

用培养种子的方法能清楚地看到根尖和根毛。

答案:D
【例2】如图是根尖的立体和平面结
构图,识图并填写有关根尖结构和功能的内容。

植物的根能不断地在土壤中延伸的原因是[]___________使细胞数目增多和[]___________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的缘故。

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与该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根尖的各部分结构中,伸长最快的是[]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根尖的结构与功能。

分生区具有旺盛的分裂增生能力,能不断产生新的细胞,使细胞的数目不断增多;伸长区则使细胞迅速伸长,所以,根的伸长正是由于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成熟区细胞已停止生长,开始分化,一部分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用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答案:[③]分生区[②]伸长区[①]成熟区有大量根毛[②]伸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初中一年级生物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初中一年级生物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初中一年级生物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能够给我们提供氧气和食物。

初中一年级时,我们开始学习生物植物的基础知识,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对我们深入了解植物的生态系统和作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初中一年级生物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一、根根是植物的重要部分,它扎根于土壤,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根的结构包括主根和侧根。

主根通常较粗长,向下延伸,而侧根则是从主根分出的细小根。

根的主要功能有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以及储存养分等。

二、茎茎是植物的支撑结构,能够将水分和养分从根传输到其他部位。

茎的结构可分为直立茎和匍匐茎两种。

直立茎通常高耸向上,可以支撑植物的叶片和花朵。

匍匐茎则是指平铺在地面上,往往能够生根和发芽。

茎还具有储存和传输养分的功能。

三、叶叶是植物最主要的光合作用器官,能够吸收阳光并将其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能量。

叶的结构由叶柄和叶片组成。

叶柄是连接茎和叶片的部分,它能够将叶片暴露在适当的位置。

叶片通常比较薄而扁平,它们上面通常有细小的肋脉,这有助于叶片的支撑和传输养分。

叶的功能包括光合作用、蒸腾和呼吸等。

四、花花是植物生殖器官的一部分,它们吸引昆虫或其他动物参与传粉,以实现植物的繁殖。

花的结构由花萼、花瓣、花蕊和子房组成。

花萼是位于花的最外层,花瓣则是花的色彩部分,能够吸引昆虫。

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是植物进行的重要的生殖活动。

子房是位于花底部的结构,内部通常含有胚珠。

花的功能主要是进行有性繁殖和吸引传粉媒介。

五、果实果实是花受精后形成的结构,它们将植物的种子包裹在内,并帮助种子传播。

果实的结构多种多样,形状也各异,有坚果、蓇葖果、苹果等。

不同的果实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分散种子,如风散、动物传播和自力分散。

果实的功能主要是保护种子,以确保植物的后代能够生存下去。

六、种子种子是植物进行传播的重要部分,它们通常由果实包裹着。

种子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发芽并长成新的植物。

种子的结构包含种皮、胚乳和胚珠。

植物的根的形态和结构

植物的根的形态和结构

植物的根的形态和结构植物的根是植物体的地下部分,是从幼苗期起就开始生长和发育的。

它们扎根于土壤中,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并承担着植物身体的支撑作用。

根的形态和结构在不同植物种类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根的形态主要分为两类:主根和侧根。

主根是从种子胚轴下端产生并向下延伸的根系,通常是较粗大和较长的根。

侧根则是从主根的侧面生长出来的根,形态细长且较短。

根的结构主要包括根冠、根头、根尖、根毛和根系。

根冠是离开地面的部分,通常呈圆锥形并向下分叉,以增加根系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根头是根冠最下部的部分,其上有许多百叶窗状的根冠。

它具有保护根尖和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

根尖是根的顶端部分,由位于最前端的维管部和组成其后端的细髓组成。

根尖中有一个叫做根冠的细胞区,这是根发育的中心,新生细胞从根冠向下延伸,以增加根的长度。

根毛是指根尖上生长出的一些非常细长且细胞伸展的细胞,它们分布在根的表面上,增大了根的表面积,促进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根系是由一根主根及其分枝(侧根)组成的整体,它负责植物的固定和吸收养分。

根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

根的细胞结构有利于有效吸收水分和养分。

它们的根冠和根尖区域富含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的活动,这样就可以持续地增长并产生新的根细胞。

根毛提供了更大的表面积,使植物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吸附水分和养分。

由于根的长度长而细胞薄,根部组织的透明性非常高,这也有利于水和养分的吸收。

不同类型的植物根也有一些特殊结构。

例如,吸盘根是一种具有吸附和支撑功能的特殊根,通常生长在空气中或悬挂的茎上,如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

空気根或呼吸根则是一种具有呼吸功能的特殊根,可以帮助植物在缺氧或高湿度的环境中,通过吸收氧气来呼吸。

总之,植物的根在结构和形态上有很多变化,但其功能都是固定植物体并吸收和吸附水分和养分。

这些特殊化的结构和功能使植物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并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的结构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表述根尖外形及根毛特点。

2、准确描述根尖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明确相邻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能力目标
通过组织学生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的动作技能达到熟练水平。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根尖各部分结构的联系以及各部分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与科学方法论的教育,体会到生物体是统一整体并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教学建议
●一、知识体系图解
●二、教材分析
1、"根尖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是本节的重点知识。

众所周知,植物体的根是由根尖发育而成的。

根尖为什么能够发育成根,这与其结构紧密相关。

而根尖的结构特点又决定了根尖的功能。

根尖的功能又决定着整株植物的生与死。

所以,只有掌握了根尖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才能更好地了解根和根的功能,为后续知识的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识别根尖各部分细胞结构特点及其相应的功能"是本节的难点知识。

教材中的插图或挂图都是根的结构模式图,而显微镜下观察的根尖细胞结构,大多是不规则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根尖细胞结构时,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认清显微镜下根尖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避免学生对细胞结构的认识趋于模式化。

这样更有利于训练学生掌握知识的灵活性。

3、在根尖的各部分结构的教学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容易把根尖的四个部分看成是界限分明的,而不是互相连续的。

这就应该在最后研究根尖的发展变化的时候,指出根尖的四部分是互相连续的,各部分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各部分是依次向前发展变化的。

最后,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根尖的四个组成部分是由分生区的细胞经过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而形成的,使学生既复习了已经学过的知识,又形成了根尖是发展变化的动态观点。

●三、教法建议
本节课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让学生了解根尖的结构及功能。

课前利用小麦或其他植物,使其萌发并长出数条幼根。

在课上先指导学生用肉眼观察根尖, 教师要指出从根的尖端到长有绒毛的一段根就是根尖,同时要求学生观察一下根尖以上的部位,弄清根尖在一条幼根上所占比例的大小。

帮助学生从根尖的外形上区分各部分的形态、色泽等特点,如:根尖尖端处稍带黄色的帽状结构是根冠;根冠内部一团稍稍发暗的部位是分生区;分生区以上白色、表面光滑的部位是伸长区;伸长区以上长有根毛的部位是成熟区。

在成熟区的上端,还可以看到已经枯萎的根毛。

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结构时, 教师要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进行观察,并配合使用挂图或投影,帮助学生掌握根尖各部分细胞的结构特点,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各部分的功能。

在进行显微观察时还要指导学生注意两点:(1)学会边观察边移动载玻片的技能;(2)正确认识永久切片的颜色。

学生在观察经染色的永久切片时, 教师要告诉学生永久切片一般都要进行复杂的染色过程,使不同的组织、细胞或细胞内的不同结构呈现不同的颜色,防止学生产生"植物器官组织就长成五颜六色"等误解。

在本节中,不仅要了解根尖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还应该让学生了解根尖的生长、发育与根生长的关系。

但是根尖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在这个动态的发展中,植物的根也就形成了。

这一变化过程,如果单靠教师讲解,对于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可用教具制作根尖生长活动图片或利用多媒体制作根尖生长的动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这种动态的变化。

在研究过根尖的四个部分以后,还要研究成熟区以上直到茎的基部的结构,在这里出现了“导”这一名词。

学生初次接触到导管这一名词,不太容易透彻理解, 教师可以用一根玻璃管来表示导管,管内贴上螺旋排列的有色纸条来表示导管内壁的加厚花纹,这样可以形象地表示出导管的结构特点和这种结构是有利于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根尖的各部分结构和主要功能。

难点:根尖的发展变化规律
手段:学生观察、分析与讲解相结合
设计思想:
本节的内容相对来讲,需要识记的内容较多,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对照课本内容自学根尖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

而对于根生长的现象,则需要通过图像等资料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根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小结,并引入新课:
根有固着植物于土壤中,并且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

根为什么能够从土壤中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呢?这应与根的结构有关。

那么,根的结构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根尖的结构:
1、组织学生完成根毛和根尖的结构的观察。

(1)肉眼观察植物的幼根,讲解根尖的定义,及根尖占根的比例。

(2)用放大镜观察根尖的颜色及形态,以及根尖可分为几部分。

(从外形特征上看,一般可确定出根冠、成熟区、以及二者之间的部分。

但可以不给出具体名称,只要求学生能说出形态特征即可。

)
(3)指导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永久纵切片,并对照课本58-59页内容学习根尖各部分的细胞结构特征及功能。

(4)指导学生列表总结。

(5)指导学生重点分析成熟区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大量的根毛使植物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因此成熟区是根尖各部分结构中最主要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

(6)利用录像或动画课件展示根尖动态的生长变化,指导学生认识根的生长过程与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二)成熟区及其上部的结构:
1、继续让学生观察植物的幼根,指导学生观察根尖以上的部分。

2、讲解:
成熟区以上的部分,根毛脱落,失去吸收能力。

其中部一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上下细胞失去细胞壁形成中空的导管。

3、通过显微投影或图片,让学生观察不同的导管。

(讲解导管是由死细胞构成,与茎和叶中的导管相连)
●三、反馈:
提问:"当把花卉移栽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保护根尖)
板书设计:
●第二节根的结构
●一、根尖的结构:
●二、成熟区及其上部的结构:
1、根毛消失
2、内部有导管
探究活动
探究洋葱根尖各部分细胞的形态
目的要求:
1、学会制作洋葱根尖的临时装片。

2、认识根尖各部分的细胞形态特点。

3、练习使用显微镜。

材料用具:
洋葱、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玻璃皿、剪刀、镊子、滴管、吸水纸、稀碘液、清水
方法步骤:
(1)洋葱根尖的培养: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

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

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注意经常换水,待根长到1厘米至5厘米长时,剪下生长健壮的根制作装片进行观察。

(2)装片的制作:
①解离:切取2-3毫米的根尖一段(不带根毛),带有根毛的根尖一段(1-2毫米),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 10-15分钟,经过解离的根尖中,细胞容易相互分散开来。

②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把两段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分钟。

③制片:取两个载玻片,在两个载玻片上各滴一滴清水,用镊子把两段洋葱根尖分别放在两个载玻片上,各盖上一块盖玻片,用手指轻轻压盖玻片,使根尖中的细胞分散开。

将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另一侧吸引。

(3)观察:两块临时装片制作好以后,分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根据根尖各部分细胞的形态特点,在不带根毛的装片中观察根冠,分生区和伸长区细胞的特点,在带有根毛的装片中观察成熟区细胞的特点。

七年级生物教案
(4)绘图:在显微镜下,选取有代表性的根尖各部分细胞,绘制细胞图(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各绘出细胞2-3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