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谦虚礼让
主题班会课件——谦和礼让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 空更宽阔的是
人的胸怀。
—雨果
9
“宰相肚里能撑船”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 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 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 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 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 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 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 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 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 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 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 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 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15
7、上课时,老师为了照顾基础比较差的同学,而把 讲课的速度放慢了,我会:
A、不听课,自己在下面玩。 B、认真听课,把知识牢牢地记住。 8、当遇到一个自己并不优秀,却总是嘲笑他人的人 时,我会: A、当众指责他没礼貌。 B、微笑着对他说:“天生我才必有用!”
16和赏识时,我会:
19
20
1、如果某位同学经常不完成作业,老师 睁只眼闭只眼,不管也不问,老师的这种 做法,是宽容吗?
2、如果有同学破坏学校的花草树木,我 们看到了也当做不知道,这是宽容吗?
21
3、如果有个同学老是把班里的桌椅撞歪, 往地上扔纸屑,同学们看到了都不管,心 想:就让它脏让它乱好了!这是宽容吗?
4、考试的时候,同桌不会写,偷看我的, 我很配合的把试卷给他看,这是宽容吗?
2、得4—6分的同学,说明在遇到很多问题的 时候,你都能体谅别人。但是有些时候,你 又因为太过计较,而和朋友闹得不愉快。总 的来说,你是一个比较容易相处的人。
3、得7-10分的同学,说明你是一个很宽容 的人,你从不计较别人对你的态度,对待别 人的过失,你总是怀着体谅的心情。相信你 一定是一个很受同学和朋友欢迎的人。
谦虚礼让,让文明从幼儿开始

谦虚礼让,让文明从幼儿开始作者:黄敏来源:《新课程·小学》2013年第03期摘要: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到底什么才是谦虚礼让的实质呢?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经济收入的提高,孩子在经济上往往得到最优先、最可靠的保证,家长不惜一切代价给孩子最好的保障和教育投资却轻视了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应该重视孩子道德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礼让;指引;交流从古至今,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那到底什么才是谦虚礼让的实质呢?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经济收入的提高,孩子在经济上往往得到最优先、最可靠的保证,家长不惜一切代价给孩子最好的保障和教育投资却轻视了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我想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视孩子道德品质的发展。
一、言传身教,给孩子一个友爱、宽容的空间所谓“言传身教”就是要让教育者和长辈以身作则,让幼儿从真实中体会礼让、懂得去尊重别人、包容别人、理解别人,让幼儿更理智地去解决和处理问题,从而培养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喜欢责怪自己的孩子身上有太多的毛病,喜欢大打出手、娇气傲慢。
觉得自己的孩子这个不行,那个不对,在哪些方面还比不上其他孩子,可是作为家长的你扪心自问了没有,你给孩子创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呢?幼儿自己能完成的事情是不是你们还越俎代庖呢?在你身上是不是也有善气迎人、泰而不骄、温恭自虚这种谦逊的品质呢?太多太多的生活细节,你们注意了吗?我们班就有这么一个孩子,我们都叫他添添,她是个活泼好动、非常外向的小女孩,教室里,处处都能听到她的声音,看到她的身影。
自主游戏时,她选择到自己喜欢的区域,她喜欢独立玩耍,只要有小朋友靠近她,她就会手舞足蹈大发雷霆,并且她的支配意识很强,经常喜欢指挥同伴怎么玩、怎么做;但如果她没有选择到自己喜欢的区域,她会疯狂地跑区,甚至把别的区域里的小朋友赶走。
我们不难看出这跟添添所处的环境有关,因为爸爸妈妈年龄大了无法生育,在添添很小的时候就把她领回家收养,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对她宠爱有加,导致了她现在争强好胜、唯我独尊的个性。
德育教育教材

理论篇第一课谦虚待人谦虚,指虚心,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价值;没有虚夸或自负。
谦虚,还指当一个人有信心地做出决定或采取行动之前,能够主动向他人请教或征求意见的习惯。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
“礼”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来讲,就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时的文明举止,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礼貌。
而礼貌的本质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这种心理需求,是超越时代的,是永存的。
然而,一个人如果只懂得礼貌的形式,却没有谦让之心,那么,他不会真正懂得礼貌,谦让也是谦虚、平等的表现,是礼貌的重要内涵。
谦虚礼貌包含着我们的祖先对自然文化的骄傲和自豪,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
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
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
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第二课以和为贵以和为贵,是儒家倡导的道德实践的原则。
出自《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
就是说,礼的作用,贵在能够和顺。
意思是,按照礼来处理一切事情,就是要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恰到好处,都能够调解适当,使彼此都能融洽。
孔子认为,过去的明君圣王,在调正人和人关系中最重要的地方,就在于能使人们之间能够根据礼的要求,作到和谐。
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崇尚与人为善,以和为贵。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流传着很多关于友善的故事,这些故事可以很直观的让我们体会友善的力量和重要作用。
舜的母亲去世以后,他的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
舜的父亲、继母、继母生的弟弟,三人都不喜欢舜,时不时的挑刺、找茬,总想置他于死地。
可是,每一次,舜都先是躲起来,然后再出现,然后对待家人更加友善、谦恭、有礼。
我会谦让课件ppt

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选择一个良好 的成长环境,多次搬家。在邻居的影 响下,孟子懂得了谦让,最终成为儒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现代社会的谦让典范
公共交通中的礼让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主动给老人 、孕妇、残疾人等需要帮助的人 让座,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文明素 养和谦让精神。
相互促进
谦让和竞争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相互促进,推动个人和社会 的进步。
适度竞争
在竞争过程中,应保持适度的压力和动力,避免过度竞争导致身心 疲惫。
平衡发展
在个人和社会层面上,应追求谦让与竞争的平衡发展,以实现全面 、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竞争中的道德底线
不损人利己
01
在竞争中,不应采取损害他人利益的方式来获取自己的利益。
社区和谐的共建
在社区生活中,居民之间互相尊 重、礼让,共同维护社区的和谐 与安宁,是现代社会谦让精神的 体现。
个人生活中的谦让体验
家庭中的谦让
在家庭生活中,兄弟姐妹之间互相谦让,不争不抢,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与 稳定。
朋友间的谦让
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尊重对方的意见和感受,不过分强调自己的立场,是建立 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
谦让的历史背景
传统文化中的谦让思想
教育中的谦让教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谦让被视为一种 重要的道德品质,被广泛推崇和实践 。
在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 庭开始重视谦让教育,将其作为培养 孩子品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现代社会的谦让观念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 转变和社会的进步,谦让的观念逐渐 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实践。
谦虚礼让,让文明从幼儿开始

谦虚礼让,让文明从幼儿开始摘要: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到底什么才是谦虚礼让的实质呢?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经济收入的提高,孩子在经济上往往得到最优先、最可靠的保证,家长不惜一切代价给孩子最好的保障和教育投资却轻视了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应该重视孩子道德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礼让;指引;交流从古至今,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那到底什么才是谦虚礼让的实质呢?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经济收入的提高,孩子在经济上往往得到最优先、最可靠的保证,家长不惜一切代价给孩子最好的保障和教育投资却轻视了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我想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视孩子道德品质的发展。
一、言传身教,给孩子一个友爱、宽容的空间所谓“言传身教”就是要让教育者和长辈以身作则,让幼儿从真实中体会礼让、懂得去尊重别人、包容别人、理解别人,让幼儿更理智地去解决和处理问题,从而培养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喜欢责怪自己的孩子身上有太多的毛病,喜欢大打出手、娇气傲慢。
觉得自己的孩子这个不行,那个不对,在哪些方面还比不上其他孩子,可是作为家长的你扪心自问了没有,你给孩子创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呢?幼儿自己能完成的事情是不是你们还越俎代庖呢?在你身上是不是也有善气迎人、泰而不骄、温恭自虚这种谦逊的品质呢?太多太多的生活细节,你们注意了吗?我们班就有这么一个孩子,我们都叫他添添,她是个活泼好动、非常外向的小女孩,教室里,处处都能听到她的声音,看到她的身影。
自主游戏时,她选择到自己喜欢的区域,她喜欢独立玩耍,只要有小朋友靠近她,她就会手舞足蹈大发雷霆,并且她的支配意识很强,经常喜欢指挥同伴怎么玩、怎么做;但如果她没有选择到自己喜欢的区域,她会疯狂地跑区,甚至把别的区域里的小朋友赶走。
我们不难看出这跟添添所处的环境有关,因为爸爸妈妈年龄大了无法生育,在添添很小的时候就把她领回家收养,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对她宠爱有加,导致了她现在争强好胜、唯我独尊的个性。
学会谦让第一课时

主题:学会谦让
教学内容:第1课——我学谦让
执教时间:第1周晨会课
小朋友,你知道“融四岁,能让梨。
悌于长,宜先知。
”说的是谁的故事吗?
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非常懂事。
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
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
小朋友听了这个故事,看了这么多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谦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就应该从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学会谦让开始。
如何从生活中的小事学会谦让,我们下节课探讨。
传统文化美德 谦让礼让

传统文化美德谦让礼让
谦让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
它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更是一种生命态度和处世哲学。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谦让礼让一直被视为人类道德的基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谦让,是指人们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处理事务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谦虚谨慎、宽容有礼、以人为本的品质。
在传统文化中,谦让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一种内心的修养和外在行为的表现。
因此,无论身处何地、职位高低,都应该以谦虚谨慎的态度面对世界,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以真诚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
礼让,是指人们在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尊重和关爱他人的行为,如让座、让路、谦让先行等。
在传统文化中,礼让被视为一种强调人际关系的文化现象,是一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
因此,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应该以尊重他人为前提,以关爱他人为出发点,以礼让他人为行动准则。
谦让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的文化遗产。
它不仅是一种道德标准,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在现代社会中,谦让礼让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增强社会凝聚力,降低社会矛盾,为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以谦让礼让为指导,从自身做起,从身边
小事做起,以谦虚的态度面对生活,以尊重他人为前提处理人际关系,以关爱他人为出发点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诠释传统美德。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建设一个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社会,让中华文化的精髓得以传承和发扬。
学会谦让课件PPT

02 谦让的益处
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培养忍耐和克制
谦让是一种美德,通过谦让,我 们可以学会忍耐和克制自己的欲 望,从而培养出更好的自我控制
能力。
增强同理心
谦让意味着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 受,通过谦让,我们可以更好地 理解他人,增强同理心,促进个
人成长。
提高自我价值感
当我们愿意谦让他人时,我们会 感到自己的价值,因为我们明白 自己的行为对他人是有益的。这 种自我价值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
总结词
谦让并不等同于放弃竞争,而是在竞争中有理有节地争取自己的权益。
详细描述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既需要展现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也需要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正确处理谦让与竞争的 关系,要求我们在竞争中保持谦逊和尊重他人,同时也要勇敢地争取自己的权益和机会。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 该注重平等和公正,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同时也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
1 2 3
减少冲突
在群体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谦让他人,那么就 可以减少冲突和摩擦,使社会更加和谐。
促进公平
谦让可以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因为当我们愿 意谦让他人时,我们也是在维护公平和正义的价 值观。
提升社会风气
如果一个社会的成员都具备谦让的品质,那么整 个社会的风气就会变得更加友善、和谐和美好。
03 如何培养谦让品质
,引导人们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社会实践
03
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和学习谦让,如参加志愿者活动、
社区服务等,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
04 谦让的实践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尊重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不以自 我为中心,避免过度强调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他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