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发布04十大流行语你懂的入选
《咬文嚼字》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

咬文嚼字是我国语言文字中的一个成语,意指对文字、语言特别讲究,爱挑剔字句,喜欢琢磨文字细节,一丝不苟地推敲字句。
咬文嚼字不仅在我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在当代社会中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则是一年中最具代表性的热词,反映了社会热点、人们关注的问题以及语言文字在当代社会中的变化。
本文将对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并结合咬文嚼字的态度,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1. 硬核2021年,"硬核"成为了许多人口中的热词。
从最初被用于描述作品或者事物很硬很酷,到后来被用于表示一个人或一件事非常特殊、非常狂热且不计后果的状态。
"硬核"这个词前后的使用场景和内涵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也反映了当代社会对于极致、特殊的追求。
2. 逆行者"逆行者"这个词最初是用来形容在交通、生活等方面违反正常规则的人。
但是在2021年,"逆行者"这个词开始被用来描述那些挑战常规、不断超越自我,大胆创新的人。
这种对"逆行者"这个词的重新定义也反映了人们对于个性、独立、创新的追求。
3. 霸凌"霸凌"一词在2021年成为了热词,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霸凌行为变得更加隐蔽和普遍化。
"霸凌"这个词的流行,引发了人们对于对他人尊重和关怀的讨论。
这个词的流行也反映了社会对于公共道德和伦理的不断关注。
4. 内卷"内卷"在2021年成为了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热词,用来形容社会中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工作生活无法摆脱竞争压力和焦虑的状态。
"内卷"这个词的流行也反映了当代社会中对于竞争、压力、甚至是自我价值认同的思考。
5. 复盘"复盘"一词最初是用来形容棋类游戏中重新分析棋局的潜在走法。
但是在2021年,"复盘"这个词开始被用来描述人们对某一事件或者某一阶段的回顾和总结。
2023年《咬文嚼字》评选年度十大流行语的原则

2023年《咬文嚼字》评选年度十大流行语的原则一、概述流行语是反映社会变化和文化氛围的重要标志,它们的产生和流行往往折射着人们的关注焦点和情感表达方式。
《咬文嚼字》作为我国语言文字权威杂志,自1991年起每年评选年度十大流行语,已成为我国语言文字领域的盛事。
评选的原则直接关系到流行语的品质和价值,本文将详细阐述《咬文嚼字》评选年度十大流行语的原则,以期为广大读者和语言文字研究者提供参考。
二、原则一:反映时代特征1. 流行语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能够反映当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趋势。
2. 流行语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应当符合当下人们的关注点和生活体验,具有普遍共鸣和感染力。
三、原则二:普及度和影响力1. 流行语的流行范围应当广泛,不局限于某个地区、行业或裙体,具有普及度和影响力。
2. 流行语的使用频率、覆盖范围以及媒体传播和社交网络传播的影响程度是评定普及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四、原则三:独特性和创新性1. 流行语应当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和表达形式,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和喜爱。
2. 流行语要求具备一定的创新性,能够在语言表达和文化内涵上给人焕然一新的感受。
五、原则四:传播时效1. 流行语必须是当年新近出现的词汇或短语,不能是多年前已经流行过的词语。
2. 流行语的诞生和传播应当与当年的社会事件、媒体报道、网络传播等紧密相关,具有鲜明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六、原则五:积极进步和正能量1. 流行语的内容和表达形式应当积极向上,能够传递正能量和社会正气,鼓舞人心,激励人们前行。
2. 流行语要求在传播过程中不产生负面影响,不宣扬低俗、暴力、不良风气等消极和有害的信息。
七、原则六:多样性和包容性1. 流行语应当能够反映社会多元化和文化包容,能够代表不同人裙的语言习惯和情感表达方式。
2. 流行语的词汇和表达形式应当体现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底蕴,能够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八、原则七:语言规范和文化传承1. 流行语的表达形式和语言规范应当符合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和法规,不违背语言规范和道德准则。
咬文嚼字发布十大流行语获得感排第一

近日《咬文嚼字》杂志发布“2015年十大流行语”“获得感”在十大流行语中排名第一“互联+”紧随其后其他如“颜值”“宝宝”“脑洞大开”等络语言也榜上有名。
据介绍“十大流行语”的评定依据“流行度”、“创新度”及“文明度”三个标准进行最终“获得感”“互联+”“颜值”“宝宝”“创客”“脑洞大开”“任性”“剁手党”“红”“主要看气质”十个流行语入选。《咬文嚼字》执行主编黄安靖表示入选流行语紧扣时代特点反映时代风貌其中不少在结构、语义、用法上有所创新。比如“互联+”。
另外“文明度”依然是“十大流行语”评比中的硬指标黄安靖表示“十大流行语”的推出具有向社会推荐、推广的意思而推广的不仅仅是新的词语也包括这些词语所包含的价值观所以一些词语流行
《咬文嚼字》2019十大流行语

《咬文嚼字》2019十大流行语摘要:一、《咬文嚼字》2019 十大流行语的背景及评选标准二、具体流行语的介绍及解读1.硬核2.融梗3.柠檬精4.9965.佛系6.垃圾分类7.碳基生物8.压力山大9.捅破天10.霸凌主义三、流行语对社会的影响及意义正文:《咬文嚼字》作为一本具有权威性的语言类杂志,每年都会评选出当年的十大流行语,旨在反映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变迁,以及人们对这些变迁的认知和态度。
以下是2019 年评选出的十大流行语的详细解读。
1.硬核(副词):源自网络游戏,表示某人或某事非常厉害、强大。
例如:“他的技术真是硬核。
”2.融梗(动词):指将多个不同文化、领域、风格的事物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创意。
例如:“这部电影融梗了很多经典的元素,让人耳目一新。
”3.柠檬精(名词):形容眼红他人成功或幸福,心生嫉妒的人。
例如:“他总是酸溜溜地讽刺别人的成功,真是个柠檬精。
”4.996(名词):指早上9 点上班、晚上9 点下班、一周工作6 天的加班现象。
源自互联网行业,现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5.佛系(形容词):形容对事物不争不抢、顺其自然的态度。
例如:“他对升职加薪佛系对待,让人惊讶。
”6.垃圾分类(名词):指将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这是我国环保政策的重要举措。
7.碳基生物(名词):指以碳为主要元素的生物体,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
8.压力山大(形容词):形容面临巨大压力的状态。
例如:“他面临着工作、生活的双重压力,每天都压力山大。
”9.捅破天(动词):指突破某个领域的极限,创造奇迹。
例如:“他的发明可谓是捅破天的创新。
”10.霸凌主义(名词):指一种以强凌弱、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例如:“他的霸凌主义行为让同学们都反感。
”这些流行语不仅反映了我国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也展现了人们对各种现象的独特见解。
咬文嚼字 2021年 十大流行语

咬文嚼字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指的是对文字非常讲究,注重言辞的精致和准确。
每一年都会有一些成语、流行语或者网络用语等被广泛传播和使用,它们不仅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也折射出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面貌。
2021年,我国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新技术、新产业层出不穷,也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流行语。
以下是2021年十大流行语,对这些流行语的解读将为我们理解当下社会和学习语言文字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打卡"1.解释:"打卡"来源于互联全球信息站一种签到的行为,后来被用来形容旅游、餐饮、观光等场景中进行"签到打卡"。
2.例子:"在这家餐厅打卡还需要排队吗?"3.流行原因:"打卡"这个词非常好地反映了当下年轻人喜欢留下生活足迹的生活方式。
二、"佛系"1.解释:"佛系"精神是指不焦虑、不慌张,面对人生遭遇像佛一样淡定从容。
2.例子:"他是一个典型的佛系青年,对生活没有太多的计较。
"3.流行原因: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大,不少人开始向往佛系生活,对事情不强求。
三、"躺平"1.解释:躺平,是指放弃努力,任由一切自然发展。
2.例子:"我近期很疲惫,想躺平一段时间,不想去面对那些烦心的事情。
"3.流行原因:年轻人面临着房价、就业等压力,不少人选择躺平生活。
四、"加速度"1.解释:"加速度"指的是事物发展的速度变得更快。
2.例子:"科技的发展加速度越来越快,我们得随时随地关注新的技术动向。
"3.流行原因:科技快速发展,人们感受到了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
五、"不科学"1.解释:"不科学"是用来形容一些不合理或者不靠谱的事情。
2.例子:"这样的方案根本不科学,不可能成功。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流行语,洪荒之力等入选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流行语,洪荒之力等入选12月14日下午,语言文字规范类刊物《咬文嚼字》杂志社发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语”,洪荒之力、吃瓜群众等流行语入选。
洪荒之力“洪荒”本指混沌、蒙昧的状态,借指远古时代。
传说,在天地初开之时,曾经有过一次大洪水,几乎毁灭了整个世界,大地一片荒芜。
“洪荒之力”即指如天地初开之时足以毁灭世界的自然之力。
在2015年热播的仙侠剧《花千骨》中“洪荒之力”频频出现,指的是法力无边且无法控制的妖神之力。
2016年8月8日,在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傅园慧晋级决赛。
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
”“洪荒之力”一夜走红,多用来形容超乎想象的巨大能量。
吃瓜群众现实生活中,人们常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听人闲聊。
在网络论坛中,人们发帖讨论问题,后面往往有一堆人排队跟帖,或发表意见,或不着边际地闲扯。
如果只看热闹,不发言,便称“吃瓜子”。
为了加快输入速度,“吃瓜子”后被简称为“吃瓜”。
“群众”即普通人。
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则被称为“吃瓜群众”。
现在使用范围扩大,凡是对某议题不了解或有意保持沉默的围观者,都可称“吃瓜群众”,不限于网络论坛中的网民。
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本指手艺工人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理念,即对生产的每道工序,对产品的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制造行业的热词。
随后,不仅制造行业,各行各业都提倡“工匠精神”。
于是,使用范围扩展,任何行业、任何人“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都可称“工匠精神”。
小目标现在流行的“小目标”出自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之口。
他在《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中谈到“很多年轻人想当首富”的话题时表示:“想做世界首富,这个奋斗的方向是对的,但是最好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我先挣它1个亿。
咬文嚼字发布年十大流行语

5.高富帅 指高大、富有、帅气的男人是由三个单音节形容词并列构成的准固定词组。“高富帅”和“白富美”(肤白、钱多、貌美)是择偶方面最有优势的男人和女人。最初这两个词是民对青春偶像剧和动漫中男女主人公特征的概括表达了对虚拟世界里“高富帅”与“白富美”之间童话婚恋的艳羡同时也寄托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平凡现实的自我解嘲。“高富帅”和“白富美”现已成为日常生活里的热门词语。
3.舌尖上 2012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和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引起广泛关注。此纪录片的走红使得 “舌尖上”也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俨然成了饮食文化的 “代言人”灵活地表达与之相关的丰富意蕴。如“舌尖上的中国”即中国的饮食文化;“舌尖上的快乐”意思是品味美食的乐趣;而“舌尖上的爱情”则可以理解为与饮食息息相关的爱情生活。
...
2.芳你怎么看?出自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狄仁杰遇到案情难解之处时常会问副手李芳:“芳你怎么看?”而李芳的回答通常都是:“大人此事蹊跷背后隐藏着一个惊天的阴谋。”今年的流行是源于一起络事件。泉州有一女孩疑似被肢解后坠落高楼警方判断为自杀。一名友以“芳你怎么看”进行嘲讽暗指案情背后或有蹊跷。该句式于是迅速流行人们多将它缀于某个句子或语段的末尾表达某种质疑、嘲讽或公开征询看法。
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 最火网络新词

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最火网络新词4日,《咬文嚼字》公布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①人民至上,生命至上;②逆行者;③飒;④后浪;⑤神兽;⑥直播带货;⑦双循环;⑧打工人;⑨内卷;⑩凡尔赛文学。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体现了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我国之所以在抗疫战中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坚持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一指导准则。
逆行者逆行,指反着众人的方向而行,不走寻常路;逆行者,指由于职责和信念所系,在发生重大危险时不顾个人安危,迎难而上,去拯救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人。
飒现在流行的“飒”,特指帅气利落、潇洒清爽,多用于女性。
据统计,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中约有50%是女性,护士中女性超过90%。
用“飒”来形容她们,是全国人民对女性同胞最崇高的致敬!如今,“飒!”“真飒!”“又美又飒!”已成为人们赞美奋战在各行各业各自岗位上女性同胞的常用语,在网络上广为传播。
后浪源于“长江后浪催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
当前流行的“后浪”,大致是指我们的90后、00后。
这一代人多为独生子女,曾让人觉得“不着调”“太叛逆”,但面对新冠疫情,他们奋不顾身,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
“后浪”承担起了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和使命,已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希望一代”。
神兽神异之兽,本指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的动物。
2021年上半年,因受新冠疫情影响,孩子们在家上网课。
这些孩子活泼可爱,但许多人调皮捣蛋,还智商超群,出格之事时有发生。
家长们心力交瘁,盼望疫情早日平复,学校早日复课,尽快让“神兽归笼”。
“神兽”便成为疫情期间居家上网课的孩子的代称。
直播带货即通过互联网平台,使用直播技术,进行线上展示、导购、销售的新型商品交易形式,是“新一代电子商务模式”。
据媒体报道,疫情严重的美国日前也开启了“直播带货”模式。
“直播带货”已成为广为人知的流行语,进入大众视野。
双循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这是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做出的重大调整完善,是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对于促进世界经济繁荣,都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咬文嚼字》发布2014十大流行语你懂的入选
《咬文嚼字》杂志社昨日发布2014年十大流行语,顶层设计、新常态、打虎拍蝇、断崖式、你懂的、失联、神器、高大上、萌萌哒、断舍离入选。
《咬文嚼字》执行主编黄安靖介绍,流行语的评选有三个原则:其一要具有时代价值,流行语评选要弘扬“正能量”,要考虑时代特点,反映时代精神。
其二,具有语言价值,要合乎语法,不收不合语法,表意不明的语词。
如:“人艰不拆”“喜大普奔”“男默女泪”“森么仇森么怨”“干(sang)得(xin)漂(bing)亮(kuang)”“n zu n die”。
另外,流行语要在结构、语义、用法上有创新而且具有流行性,“仅在网络上流行或一段时间流行的语词,不收,比如‘醉了’‘任性’”。
其三,具备社会价值,不收低俗不雅,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用语。
如“约
吗”“逼格”“带我装逼带我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