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及试井技术

合集下载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引入无因次变量 :
无因次启动压 力梯度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无限 大凝 析气 井低 速非 达西 渗流 试井 数学 模型
Laplace变换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Stehfest数值反演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对于固定参数 ,
值增加得越大,双对数曲线早期和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压力历史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A. 常规解释:
(1)Horner法(两相拟压力,不考虑吸附) :
解释结果: K=1.51 mD S=2.83 外推地层压力 P*=26.31MPa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2)Horner法(两相拟压力,考虑吸附) :
气体吸附作用使得渗流过程中 地层反凝析油饱和度增加,气 相相对渗透率相应减小,因此 使得计算出的两相拟压力降低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常规解释: (1)MDH法: (单相拟压力)
解释结果: K=2.75 mD S=5.37 外推地层压力 P*=30.79MPa
压力后期下掉,(储层压力下降),无法应用。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2)Horner法: (单相拟压力)
解释结果: K= 2.51mD S=4.26 外推地层压力 P*=31.78MPa 探测半径: 497.24 m 单井控制储量 3.23 ×108 m3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解释结果: K= 4.54 mD S=15.12 外推地层压力 P*=29.95 MPa 探测半径: 704.74 m 单井控制储量 6.88 ×108 m3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试井和测试

试井和测试

目录
油井试井方法及应用 生产测井方法及应用
地球物理测井方法
Page 16
生产测井
开发井在生产过程中用各种测试仪器进行井下测试,获取 地下信息。
生产测井类别
生产动态测井 产层评价测井 工程技术测井
应用范围
监测生产井的产 出注入剖面
了解产层物性含 油边界变化
评价工程作业效 果
监测内容
流体的流量流速 、密度载水率 监测水油水气界 面变化 监测井身技术状 况
图例 1.射开油层 2.同位素曲线 3.自然伽马曲线 4.吸水面积 5.分层线 6.磁性定位曲线
在动态分析中同位 素资料可以确定以下几 个方面的问题: 1、油层吸水状况 2、串槽井段 3、检查封隔器密封状况 4、检查封隔器位置
一、注入剖面测井
吸水剖面
自然电位 10毫伏

+
1000—1400 吸水剖面 400--800
脉冲/分
1 2 6
3
4
5
同位素测量吸水剖面叠 合图

性 定 位 曲 线
相 对 吸 水 量
%
10. 0
28. 5
36. 5
8. 0 17. 0
同位素吸水剖面是放射性示踪载体
法测井的一种,它是将放射性同位素混 进注入流体,作为示踪载体来指示井下 流体流量。在注入载体前,先用伽马探 测仪测出自然伽马曲线,注入载体悬浮 液后,再测一条示踪伽马曲线,一般情 况下,地层的吸水量与活化载体的累积 量是成正比的。将两条伽马曲线叠合, 就得到了较直观的吸水剖面图。
此方法比较简单,有时也能解决较复杂的油藏工程问 题。
四、探边测试
探边测试是通过井的压力降落(或压力恢复)试井方 法,测试时间足够长,达到拟稳态流动,分析压力降落( 或压力恢复)数据,计算井到边界的距离和确定测试井控 制面积,进而计算单井控制储量。

哈石油大四期末复习之试井技术

哈石油大四期末复习之试井技术

试井技术名词解释名:试井:是一种以渗流力学为基础以各种测试仪表为手段,通过对油井气井或水井生产动态测试来研究和确定油气水层和测试井的生产能力,物性参数,生产动态判断测试井附近的边界情况,以及油气水层之间的连通关系的方法。

2.产能试井:是改变油气井的工作制度若干次,测量在各个不同工作制度下的稳定产量和相对应的井底压力,从而确定测试井层的生产能力,即产能。

3.不稳定试井:不稳定试井是改变测试井的产量,从而在油层中形成一个压力的扰动或变化,并测量由此引起的井底压力随时间的不稳定变化过程。

4.压力降落试井:油井以定产量生产,油井井底压力不断降低,记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适于新开发井或油井关井时间长到已达到周围井底压力稳定后)。

5.压力恢复试井:油井生产一段时间后,突然关井测取关井后井底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6.干扰试井:A井(激动井,active well)施加一信号,记录B井(观察井,observation well)的井底压力变化,分析A, B井是否处于同一水动力系统。

名: 7.脉冲试井:A井(激动井,active well)的产量以多脉冲的形式改变,记录B井(观察井,observation well )的井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信息。

1.采油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的产量 2.比采油指数:采油指数除以产层厚度 3.气井无阻流量:井底流压为零,此时产生压差放大到了最大极限限度,对应的产量也应该是最大的畅喷产量 3.气井回压试井:连续以3~4个稳定产量生产,通常采取由小产量逐步加大的程序,每个产量生产都要求流动压力达到稳定,测量其稳定产量和相对应的稳定流压,最后关井测量底层压力 5.气井等时试井:是连续以3~4个稳定产量q gi(i=1 2 3 4)开井生产相同的时间T,而不管流压是否达到稳定,不过要求一定要进入径向流动阶段 6.气井修正等时试井:连续以3~4个稳定产量q gi(i=1 2 3 4)开井生产相同的时间t,而不管流压是否达到稳定1.导压系数:是一个表征底层和流体传到压力难易程度的物理量 2.弹性储能系数:表征油气藏这种弹性空隙介质靠其本身的弹性储存油气能力的大小7.井筒表皮效应:当原油从产层流入井筒时在这里产生一个附加压力降。

试井技术介绍

试井技术介绍

试井的数学模型
01
02
03
达西定律
描述了流体在多孔介质中 的渗流规律,是试井分析 的基础。
产能方程
描述了储层产能与储层参 数之间的关系,是试井分 析的核心。
压力恢复方程
描述了压力随时间的变化 规律,是试井分析的重要 工具。
试井的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构建
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建立 物理模型,模拟储层的渗 流过程。
试井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数据处理与分析
试井数据量大且复杂,如何有效地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是试井技术面临的挑战之一。需要 引入先进的算法和模型,实现对试井数据的自动处理和分析,提高试井效率和准确性。
高压油气藏的测试
对于高压油气藏,试井技术需要面对更高的压力和温度条件,如何保证测试的安全性和准 确性是试井技术面临的挑战之一。需要采用先进的测试技术和设备,确保测试的安全性和 准确性。
多相流体的测试
油气藏中常常存在多相流体,如何准确测试多相流体的性质和流动特性是试井技术面临的 挑战之一。需要采用先进的测试技术和设备,实现对多相流体的准确测试和分析。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总结
试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地层参数的准确测量和解释, 为油气藏的评估和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试井技术的特点与优势
01
02
03
04
直接测量地层参数
通过直接测量地层参数,如渗 透率、孔隙度、压力等,为油 田开发提供准确的地层信息。
快速、准确
试井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 准确地获取地层信息,为油田
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适应性强
试井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油 藏和不同的开发阶段,可以根
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测试试井技术介绍

测试试井技术介绍

地热田开发
地热资源评估
通过测试试井技术,可以了解地热田的资源量和品质,为地热田的开发提供依据 。
开发方案优化
测试试井技术可以评估地热田的开发方案,优化开发参数,提高地热资源的利用 率。
煤层气开发
煤层气资源评估
通过测试试井技术,可以了解煤层气的储量和产能,为煤层 气开发提供依据。
煤层气开发方案优化
未来测试试井技术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相结合,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 进一步提高对油藏的认识和理解,为石油工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谢谢
THANKS
发展趋势Βιβλιοθήκη 智能化多相流测试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测 试试井技术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实 现远程控制、自动化数据采集和处理。
多相流测试技术是针对油气多相流动 特性的测试技术,能够准确测量油气 水等多相流体的流动参数。
高压高温测试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向深海、沙漠等复杂 地区拓展,高压高温测试技术成为发展 趋势,以满足极端环境下的测试需求。
测试试井技术介绍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测试试井技术概述 • 测试试井的流程 • 测试试井技术的应用场景 • 测试试井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 结论
01 引言
CHAPTER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测试试井技术是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 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用于评估 油藏的储量、生产能力、油水界面等 参数,为油田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测试试井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石油勘探开发的效率和精度 ,降低开发风险和成本,为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测试试井技术将不断升级和完善,未来将更加注重智能化、 自动化和高效化的测试手段,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试油-试井-试采区别

试油-试井-试采区别

试油-试井-试采区别试油、试井、测试可以看作是一个概念(Well Testing)的三个不同名称,只是各有所侧重。

试油(气):是指(Well Testing)的整个过程,尤其是指传统试油工艺,是探井钻井中和完井后,为取得油气储层压力、产量、流体性质等所有特性参数,满足储量计算和提交要求的整套资料录取和分析处理解释的全部工作过程。

侧重将地层流体采出地面、计算产量、分析性质/化验成分。

相对于试井和测试包括的范围更大、涉及面更广。

试井:是一种以渗流力学理论为基础,以各种测试仪表为手段,通过对油井、气井或水井生产动态的测试来研究油、气、水层和测试井的各种物理参数、生产能力,以及油、气、水层之间的连通关系的方法。

侧重探井、开发井的钢丝/电缆试井,测量井下压力、温度、压力梯度、温度梯度、压降、恢复等,其他作业为辅助。

目的主要是获得地层参数。

测试:包括地层测试和地面测试。

地层测试:在钻井过程中或完井之后对油气层进行测试,获得在动态条件下地层和流体的各种特性参数,从而及时准确地对产层作出评价的临时性完井方法。

地面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地面实现对流动的控制和调节(自喷井),对地层流体进行加热、分离、计量、分析、化验,获得油气水产量及流体性质(粘度、密度、凝固点等)及特殊成分含量(Cl-,含砂,含水,含硫化氢及二氧化碳等),获取常压和PVT样品。

最后对地层流体进行燃烧处理或回收。

瞬时准确测量产量对试井解释、油藏评价和PVT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试采:是在试油(气)之后,开发方案确定之前,为进一步评价储量的经济性和探索油气开采主体工艺及确定开发方案,对单井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在较长时间内获取储层产量、压力、液性等储层动态参数所做的全部工作过程。

试采从字面意思就可以基本理解,主要是获取油气井在生产过程中的储层动态参数。

1。

试油,试井,试采

试油,试井,试采

试油,试井,试采这三个术语对于初涉石油行业的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试油,也就是地层测试(formation test),其主要目的是测试某个地层中的流体到底是油还是水,因测试过程要放喷并测压,因此,试油的同时也能测试出地层的产能大小和压力温度的高低。

测试过程中压力和产量的变化,也反映了地层物性的好坏及污染情况,因此,也能对地层的物性参数做出评价。

试油可以在下套管前进行裸眼测试,也可以在下套管后进行射孔测试,但都是在完井前进行的。

试油的过程,本质上也是试井的过程,要用到许多渗流力学的理论知识。

因为要放喷,加之地面没有分离设备和集输管线,为了节约和环保,试油的时间通常极其短暂。

试井,也就是对油井进行的测试(well test),其主要目的是测试产层和油井参数,它一般是在生产井(包括注水井)上进行的测试。

试井分稳定试井和不稳定试井,稳定试井(系统试井)主要是获得油井的产能参数,不稳定试井主要是获得地层的流动参数和压力以及表皮因子等参数。

不稳定试井又分压力降落试井和压力恢复试井,由于大多数油井都处于生产状态,因此,压力恢复试井占的比例也最大。

试采,实际上就是生产(production),即油田小规模或短时间的生产,一般是评价井或详探井(包括预探井)的生产。

试采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油井的生产动态和产量压力的递减情况。

试采过程要进行一系列的试井测试。

补充:1、试采工作是试油工作的延续,是连接勘探和开发工作的重要环节。

试采是利用探井或评价井,根据试油成果资料,进一步认识储层,取得油气藏动态资料,掌握油气藏开采特点,确定合理的稳定产能,提前配套开采相关技术,预测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为提交储量和编制油气田开发方案提供依据。

2、试采工程技术研究内容和目标:在试采工艺、资料录取及资料解释方面做些工作,为区块规模开发提供依据。

3、理想的试采技术是开式试采、能够实现井下关井、数据能够地面直读或远程传输,重点在于试井资料的有效分析解释。

试井测试资料解释技术

试井测试资料解释技术

第1章测试资料解释中的有关概念及其参数的含义一、不稳定试井与稳定试井试井可分为不稳定试井和产能试井两大类。

不稳定试井包括许多内容。

产能试井包括稳定试井、等时试井和改进的等时试井等。

此外,试井还包括测一口井的原始地层压力、开井时的流动压力和关井后的静止压力等。

不稳定试井是通过改变油、气、水井的工作制度,引起地层中压力重新分布,测量井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根据为一变化结合产量等资料,计算出测试层在测试范围内的特性参数。

稳定试井是通过逐步改变油井的工作制度(如逐步加大油咀或改变冲程冲次),系统测量每一个工作制度下的产油量、产水量、产气量、气油比以及井底稳定流动压力、井口油管压力、套管压力等,把这些资料绘制成“稳定试井曲线”(即产油量、产气量、产水量、井底流压或生产压差同工作制度的关系曲线)和“指示曲线”(即产量同流动压力或生产压差的关系曲线)。

通过分析研究,确定油井合理的工作制度,并推算出油层渗透率和采油指数等参数。

由于要保证每个工作制度下的产量必须稳定,并且要在井底流动压力稳定之后才能测量各项数据,所以叫“稳定试井”,也称“系统试井”。

不稳定试井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广泛使用,压力恢复试井和压力降落试井最为常用。

地层测试属于不稳定试井,通过地面操作进行井下开井和关井,改变油藏内部动态,引起油藏中的压力变化,使压力波向外传播,对与井连通的地层进行扫描,并把向外传播时遇到的阻力,随时间的变化反馈到井底,从而获得在扫描范围内的油藏信息。

除了取得油层的产量、液性、压力、温度外,还能计算出油层的有效渗透率(K)、地层系数(Kh)、流动系数(Kh/μ)、井筒储集系数(C)、产层完善程度(表皮系数S、堵塞比DR、污染压降ΔPs)、流动效率(FE)、采油指数(J0)、研究半径(r i)、边界距离(L)及边界类型等参数。

二、井筒储集效应和井筒储集系数(C )下面以一口井筒充满单项原油的井为例,来讨论油井在刚开井或刚关井时出现的井筒储集效应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及试井测试及试井是油气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油层物理、储层物性、流体性质、渗流理论、计算机技术、测试工艺和仪器仪表、设备等多个领域。

作为勘探开发油气田的主要技术手段和基础工作之一,该技术是唯一在油气藏处于流动状态下所获得的信息,资料的分析结果最能代表油气藏的动态特征。

一、工艺部分塔河油田在吸取其它油田经验基础上,针对稠油特性,结合本油田实际情况,形成了一整套基本满足现场生产实际需要的试油工艺,主要包括原钻具求产测试工艺、中途试油工艺、试井测试技术以及井筒降粘、油气诱导、产液性质评价等配套工艺。

(一)原钻具求产测试工艺原钻具放喷求产测试试油工艺是在钻井过程钻遇孔、缝、洞发育的Ⅰ类储层,当发生井漏、井涌,测试工具无法下入井内时,为及时了解地层产液性质和产能,利用原钻井钻具,进行快速短周期的试油施工。

目前现场进行的有钻杆放喷求产和环空放喷求产两种方式,分别是在钻杆和环空接地面管汇等控制工具,进行控制求产。

1 工艺测试管柱采用原钻井钻具进行测试,管柱组合(自上而下)为:5″常规钻杆 + 变丝+31/2″常规钻杆+ 31/2″加重钻杆 + 震击器 + 变丝+ 57/8″钻头。

2 工艺测试流程①、首先对活动弯管及钻台方管汇进行试压,在高压30MPa、低压2MPa下不渗不漏并且稳压30min。

然后安装、固定地面测试管线,在15MPa下试压不渗不漏并且稳压30min。

井口防喷装置必须试压到35MPa,并做到开关灵活好用。

②、井口若有压力显示则直接开井放喷,否则注入一个钻具容积的清水进行诱喷。

若仍无压力显示,再注入一个钻具容积的轻质原油(0.86g/cm3)进行诱喷。

③、开井先敞喷,待有喷势后选择合适油嘴控制求产,求取稳定压力和油、气、水产量,并取稳定压力及稳定产量下的油气水样。

3 工艺特点简便、快捷,主要适用于油气显示较好、能够自喷的油井。

4 工艺缺点它只能在产量较高时(地层流体可以流至地面)求取产量及产液性质,无法求取地层参数,不能对储层进行更深入的评价,尤其对低产低渗储层无法做出准确评价。

5 工艺改进为了取得更多而扎实的数据,以便对储层进行准确评价,在原钻具测试中下电子压力计测试,求得油气井稳定产量后,关井测压力恢复,应用试井解释软件对压力恢复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就可获取储层的渗透率、表皮系数等重要地层参数。

因此,该井测试工艺试验成功,对于将来及时认识和评价油层,具有重要意义(管柱结构见右图1)。

图1 原钻具测试管柱示意图6 在塔河油田的应用由于其简便、快捷的工艺特点,原钻具求产测试在塔河油田有广泛的应用。

针对目前现场进行的钻杆放喷求产和环空放喷求产两种求产方式,一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钻杆放喷工艺,如遇到井内钻具有单流阀等特定井况,则采用环空测试的方法。

(二)地层测试工艺地层测试又叫钻杆测试,国外叫DST测试,它是指在钻进过程中或完钻之后对遇到的油气显示层段不进行完井而用钻杆或油管下入测试工具进行测试,获得在动态条件下地层和流体的各种特性参数,从而及时准确地对产层作出评价。

这种方法速度快、获取的资料多,是最经济的“临时性”完井方法。

在我国,通常把钻井过程中进行的地层测试称为中途测试;把下完套管,完钻之后进行的测试称为完井测试或套管测试。

无论是哪种测试,都是用钻杆或油管将地层测试器下入待测层段,进行不稳定试井,测得测层的产量、温度、开井流动时间、关井测压时间,取得流动的流体样品和实测井底压力-时间关系曲线卡片。

1 测试工艺原理中途试油是在钻井过程中对油气层进行测试的作业。

该项工艺的基本原理(右图)是利用钻杆将压力记录仪、筛管、封隔器和测试阀下入测试层段,让封隔器膨胀坐封于测试层上部,将其它层段和钻井液与测试层隔离开来,然后由地面控制将井底测试阀打开,测试层的流体经开槽尾管和测试阀流入钻杆内直至地面,为了防止生产压差过大造成测试地层垮塌,可以加一部分测试垫,一般采用液垫,为了详细记录井底压力变化,配备有地面高精度的井下压力记录仪。

井底测试阀是由地面遥控的可以多次开井和关井的阀,开井流体流动求得产量,关井求压力恢复数据。

通过分析地层压力变化曲线,得到地层测试多种参数。

现场实践证明,中途试油是及时准确评价油气层的有效方法和最直接的手段。

2 套管井中途测试工艺套管井中途测试工艺是将封隔器坐封在套管内壁,作业管柱有两类:一类测试管柱采用RTTS封隔器,另一类测试管柱采用P-T封隔器。

RTTS封隔器多用于气量较大的井中,安全性高,两类测试管柱结构示意图分别见图3、图4。

图3 RTTS封隔器测试管柱示意图图4 P-T封隔器测试管柱示意图测试管柱中的主要测试工具性能:①、反循环阀反循环阀的作用是当测试完毕之后,借助外力开启,用反循环方式把积存在钻杆中的地层流体洗出来。

测试管柱采用断销式反循环阀与泵出式反循环阀串联的形式。

断销式反循环阀是从井口向钻杆内投入冲杆,击断阀中的空心销,实现钻杆内外连通。

而泵出式反循环阀作为备用反循环阀,是给管柱施加液压,在内外压差作用下剪破铜片,形成循环通路。

②、MFE多流测试器MFE多流测试器主要由换位机构、延时机构和取样室三部分组成。

当测试管柱下到井中预定位置,钻柱加压、延时后,钻柱自由下落25.4mm,控制阀打开,测试管柱与测试地层连通。

③、裸眼旁通裸眼旁通由阀体下部的主旁通阀、中部的液压延时机构和上部的副旁通阀组成。

它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当工具起下至缩径井段时,钻井液可以从管柱内部经旁通通过,减少起下钻阻力和抽汲力;二是测试结束后,平衡封隔器上下方的压力。

④、波纹安全接头波纹安全接头主要由带特制粗牙螺纹的公母接头和O型密封圈组成,其作用是当下部工具被卡又无法解卡时,可从安全接头处退开,起出上部钻具。

⑤、RTTS封隔器与P-T封隔器RTTS封隔器主要由J型槽换位机构、卡瓦和胶筒组成。

坐封时,上提管柱右旋4-6圈,在保持右旋扭矩的同时下放管柱施压,封隔器坐封。

解封时,上提管柱,先打开裸眼旁通,平衡胶筒上、下方压力,卡瓦收回,解封起出测试管柱。

P-T封隔器主要由旁通、密封和卡瓦组成。

坐封时,上提管柱右旋4-6圈,在保持右旋扭矩的同时下放管柱施压,封隔器坐封。

解封时,上提管柱,拉开旁通道上的端面密封(大于整个测试管柱重量的5-8吨),停5-10分钟,胶筒上、下方压力平衡,锥体上行,卡瓦收回,即可解封起出测试管柱。

3 裸眼井中途测试工艺裸眼井中途测试工艺是将封隔器坐封在裸眼井段进行测试。

为保证有效封隔裸眼段,研究应用安全密封 + 双BT裸眼封隔器进行作业,并在测试管柱底部加接钻挺进行支撑,测试管柱示意图见图5。

测试管柱中的主要测试工具性能:①、震击器用于MFE系统的震击器是TR液压调时震击器,是裸眼测试必备的解卡工具。

其作用是当封隔器及其以下钻柱遇卡时,上提震击器施加一定拉伸负荷,产生巨大的震击力,帮助下部钻具解卡。

图5 裸眼封隔器测试管柱示意图②、安全密封安全密封与裸眼封隔器配套组成安全密封封隔器,其作用是当操作多流测试器进行开关井时,给封隔器一个锁紧力,使封隔器保持坐封。

③、BT裸眼封隔器裸眼封隔器主要由活动接箍、滑动头、胶筒和支撑环等组成。

测试时,需要卸掉活动接箍,接上安全密封。

当钻柱对封隔器施加160-200kN压力时,安全密封外筒和滑动头向下移动,压缩封隔器胶筒。

胶筒下方的金属环由金属薄片组成。

胶筒未受挤压时,呈碗状,外径比胶筒小。

当加压时,金属环展开,直径比下部支撑环稍大,以防止封隔器肩突,起保护胶筒的作用。

解封时,只要上提管柱,对封隔器施加100kN拉力,旁通阀打开,安全密封失去锁紧作用,封隔器上下方压力平衡,胶筒就可以自动收缩恢复原状。

裸眼封隔器实际上是一种靠轴向挤压使胶筒涨大实现密封的封隔器。

4 工艺特点钻井过程中通过气测、钻井液或岩屑录井和电测等资料,一旦发现油气显示就可立即进行中途测试,弄清楚地层和流体情况,及时发现油、气层,避免漏掉有希望的层位。

1、获取的测试资料受到地层污染影响小。

减少钻井液、完井液或压井液长时间浸泡以及固井、注水泥等造成的地层损害,所测得的压力和产量动态资料能真实反映地层情况,可准确推算原始油藏压力。

2、中途测试通过管柱把仪器下入井中,测试器可在井下实现开、关井,井筒储集影响小,提高了资料解释的有效性。

3、中途测试1-3天就能测完,测试时间短、效率高。

5 工艺缺点针对塔河油田情况,DST测试主要问题:1、对稠油粘度大,无法流到井口的油井,影响测试资料的录取。

2、由于测试时间一般不长,存在开、关井时间不足,径向流未出现,不能准确确定地层参数。

6 地层测试工艺在塔河油田的应用(1)、裸眼支撑测试MFE井底支撑式单封裸眼测试工艺是利用井底支撑的方式给封隔器加压,使封隔器胶筒膨胀坐封,对封隔器以下的裸眼段进行测试的工艺方法。

该工艺适用于井眼较规则、座封段井眼岩性坚硬、坐封段距井底不太远(100m以内)的裸眼井测试。

坐封段到井底的安全距离和所用支撑管与井眼的间隙有很大的关系。

一般57/8?裸眼用43/4?钻铤、81/2?裸眼用7?钻铤作支撑管时,坐封段到井底的距离在100m以内是比较安全的,封隔器胶筒与坐封段井眼的间隙在10~20mm是比较安全的。

MFE井底支撑式单封裸眼测试工艺采用单封隔器胶筒的有效密封范围不足0.4m,当座封段地层有裂缝时很可能窜漏。

所以,该工艺采用单封隔器作业不太适合塔河油田碳酸盐岩裂缝较发育的地层测试。

为加强裸眼封隔器的密封效果,近年来将MFE井底支撑式单封裸眼测试工艺改进为MFE井底支撑式双封裸眼测试工艺,既两个裸眼封隔器窜接作一级封隔器使用,这对坐封段井眼不是十分规则、岩性不是很致密或高角度裂缝型地层的封隔十分必要。

而且,实践证明,将两个裸眼封隔器胶筒窜接作一级封隔器使用,可以较好地解决塔河油田高角度裂缝段的地层封隔问题,是一种值得保留的裸眼井测试工艺改进(管柱示意图见图5)。

从1997年1月~2003年12月,塔河油田共进行过MFE井底支撑式单封裸眼测试22次。

其中,采用单封隔器作业7井次,成功4井次,成功率57%。

采用双封隔器窜接作一级封隔器作业15井次,成功14井次,成功率93.33%,应用效果很好。

(2)、套管挂壁测试MFE套管挂壁测试工艺就是封隔器坐封在套管内对下部裸眼段进行测试,或套管完井后先用电缆射孔,再下测试工具对射孔段进行测试的工艺方法。

该工艺管柱中只有一级封隔器,对目的层以下的已射孔井段必须进行封堵。

它工艺简单、施工成功率高,是目前塔河油田最常用的测试工艺。

但使用时要对测试层的压力和产能有所了解,对高压高产油气层施工时有可能在电缆射孔以及组下测试工具的过程中发生井喷。

套管挂壁测试工艺适用于井斜不大、产量不高的常压层套管测试(管柱结构图见图3、图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