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健康宣教
医院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健康教育

术后健康教育流程
饮食指导
遵医嘱进食,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指导患者由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 及普通饮食。多饮水,多食蔬果,保持大小便通畅。
术后健康教育流程
病情观察指导
01
回病房后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 及吸氧等,严密监测患者生命 体征的变化,保持患者呼吸道 通畅,告知使用心电监护注意 事项。
02
密切观察神志、尿量、患肢末 梢血液循环等变化,若有异常 及时通知医师处理;保持切口 敷料清洁、干燥,观察切口周 围张力,避免切口裂开;观察 切口有无充血、水肿及渗液, 必要时更换敷料。
医院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 健康教育
演讲人
小刺猬知识库
目录 /Contents
01. 概述 03. 术后健康教育流程
02. 术前健康教育流程 04. 出院指导
01
概述
概述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指根据人体关节的形态、构造及功能制成人工 关节假体,通过外科技术植入人体代替患病关节功能,达到缓解 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
术前健康教育流程
术前准备指导
A
进行深呼吸锻炼,吸烟者 劝导其戒烟。
D
进行床上大小便和翻身训 练方法。
B
根据医嘱及麻醉方式,给 予饮食指导和术前肠道准
备。
E
手术前日洗头、洗澡、修 剪指甲、更换清洁衣裤。
C
遵医嘱术前做好药敏试验、 备血,做好术后用物准备。
E
手术当日晨备皮、导尿, 取下义齿、手表、首饰等, 将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
03
观察术后抗凝药物的不良反应: 皮肤及黏膜有无出血点、瘀斑、 鼻衄,伤口处有无异常出血等。
术后健康教育流程
引流管护理指导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床头挂防脱管标识并指导患者 翻身,活动时妥善固定防脱出,管道贴标识注明置管日期及时 间、执行人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教育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教育
(一)简介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就是利用生物相容性与机械性能良好的人工材料将人体的股骨头或股骨头和髋臼置换。
(二)健康指导
1.术前指导
(1)手术前禁食8小时,禁饮水4小时,防止术中因呕吐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2)请配合护士做好备皮、备血、药物过敏试验,有利于您手术的正常进行。
(3)如服用特殊药物,请提前告知麻醉医师及管床医生。
(4)请按护士指导做好个人准备;个人卫生、训练床上大小便等。
2.术后指导
(1)为了观察您的病情,请配合护士做好生命体征的测量。
(2)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双腿间放置三角形垫防止髋内收及内旋,保持外展中立位。
(3)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
如马流量大干100毫升/小时。
应及时通知医生。
(4)若您觉得肢体肿胀,胸闷、呼吸困难情况,请及时告知护士,防止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3.功能锻炼指导(根据病情,征求主治医生的意见下,逐步完成以下方案)
(1)主治医生术后第1天可进行踝关节跖屈背伸活动,每次60~100次,每次6~8秒,防止下肢血栓形成。
(2)术后第二天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平卧,绷紧大腿上方的肌肉,然后放松,每天2~3组,重复10次为一组,循序渐进。
(3)术后3~4天,髋膝关节的屈伸练习,切记曲髋角度小于90°,禁止髋关节内收内旋,否则会导致髋关节脱位。
健侧先下地,术侧先上床。
(4)术后7天,行走训练,用步行器先术侧后健侧。
上下楼梯健侧先上患侧先下。
(5)术后3周~3个月继续中期功能锻炼,逐渐增加频率、时间。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人工置换髋关节,缓解因髋关节疾病或损伤导致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该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医生的技术水平,更与术后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手术前、手术后和康复期的角度,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进行详细阐述。
一、手术前的健康教育1. 术前评估在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病史询问,以确定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在此过程中,患者需要提供详细的病史信息,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情况,以及过去的手术史等。
同时,医生还会进行各种检查,如X光、CT、MRI等,以评估患者的髋关节状况和手术风险。
2. 了解手术过程和风险在确定手术适应症后,医生需要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和风险,以帮助患者做出决策。
手术前的健康教育应包括手术的目的、方法、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告知患者手术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血栓等。
患者应该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利弊,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3.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术前准备工作,如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医疗器械和药品、清洁身体、停止服用某些药物等。
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准备,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同时,患者还应该了解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指导,以便术后能够顺利恢复。
二、手术后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1. 术后恢复手术后的恢复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关键。
恢复过程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指导,包括进行物理治疗、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休息,避免过度活动等。
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康复训练,逐渐恢复关节的活动能力和肌肉力量,以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
2. 术后护理在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护理工作,包括伤口护理、药物治疗、预防感染等。
患者应该注意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患部受到外力碰撞或挤压。
同时,患者还应该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药物治疗,如镇痛药、抗生素等,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截肢患者健康宣教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健康宣教
1.合理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和富含铁、钙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
水果。
控制体重,减少对关节的负重。
2.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完成康复锻炼计划。
3.指导患者及时恢复功能锻炼,目的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4.术后2-3个月内以平卧或半卧为主,避免患侧卧位。
注意不坐矮凳或软
沙发,不跷二郎腿,不盘腿,禁止下蹲,不侧身弯腰。
下床时,患肢先移至健侧床边,健侧腿先离床,并使脚着地,患肢外展屈髋大于45度。
坐下后向后移动,站起时反向动作。
上楼梯时,健肢先上,拐随其后或同时跟进;下楼梯时,拐先下,患肢随后,健肢最后。
5.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安全使用辅助工具。
6.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7.专科门诊随访,术后2-3个月来院复诊。
截肢患者健康宣教
1.合理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2.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完成康复锻炼计划。
3.指导患者及时进行残肢上段的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并配合肌肉按
摩,同时,根据残肢的不同长度利用辅助用具进行负重练习,目的
是有利于佩戴假肢。
4.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安全使用辅助工具及假肢。
5.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医院护理部骨科髋关节置换健康教育

医院护理部骨科髓关节置换健康教育
(一)术前指导
1 .心理指导: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方式和术前后的配合要求。
使患者以平衡、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
2 .饮食指导:宜高蛋白、高热量、含钙丰富且易消化的饮食,多食蔬菜及水果。
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
3 .功能锻炼指导:指导患者加强患肢股四头肌静力收缩以及踝关节、足趾主动活动,每次收缩维持10秒,重复10T5次,每天3-4次,以利于术后功能恢复。
4 .指导患者正确翻身,预防压疮。
(二)术后指导
L饮食指导:麻醉清醒后,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纤维素丰富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 .体位指导
(1)术后“五禁”禁坐、禁盘腿、禁翻身、禁负重。
(2)术后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患足穿方旋鞋,两大腿之间放置软枕,预防患肢内
旋、内收,患肢髅关节屈曲《90。
,避免髓关节脱位。
3 .功能锻炼指导
(1)一般在术后6-12小时即开始床上功能锻炼,引体向上运动,股四头肌等长、等张收缩锻炼,应循序渐进,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
(2)骨水泥型一般术后3-5天可练习行走,需借助助行器。
(3)生物型可练习坐和不负重站立,行走必须在四周以后。
4 .管道指导:妥善固定引流管并保持通畅,防止受压、滑脱、扭曲。
5 .相关知识指导:正确翻身,预防压疮。
(三)出院指导:术后2-3周可扶双拐下地(不负重),6周扶单拐,3个月后可脱拐行走,术后6周内避免健侧侧卧,防止患髅过度内收。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健康宣教PPT课件

出院前宣教
出现以下情况立即与医生联系:
1.因活动或跌倒导致髋部受伤 2.假体脱位的征兆 3.患髋出现胀痛,肢体位置异常、肢体畸形或
髋关节异常疼痛,局部切口出现红肿热痛。
出院前宣教----禁忌动作
屈髋超过90°时,股骨头与髋臼的接触面积变小 ,而手术后关节囊结构变弱,容易发生脱位。
因此,手术后三个月内盘腿、交叉双腿、跷二郎 腿、弯腰拾物、弯腰拉被、弯腰穿裤袜、坐矮凳 或软沙发、坐矮马桶、蹲姿等屈髋超过90°的动 作应避免。
出院前宣教----禁忌动作
侧卧两腿间未夹枕
屈身拉被子
椅子太低,无扶手
两腿交叉
盘腿坐
下蹲
出院前宣教----禁忌动作
6个月内避免患肢内收和内旋,站立时患 肢应尽量外展。
SUCCESS
THANK YOU
2019/6/26
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关节脱位指导
离床或椅子时先放下患肢
上床时,利用健肢先上
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关节脱位指导
步行器
双侧拐杖
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关节脱位指导
正确使用助行器
上楼梯时,健肢先上, 然后是拐杖,最后是患 肢。
下楼梯时,拐杖先下, 然后是患肢,最后是健 肢。
尽量减少每天上下楼梯的频率和层数
出院宣教----体育活动的选择
完全康复后
造成磨损
散步
跳跃
骑车 园艺
快跑
保龄球
滑冰、滑雪 网球
乒乓球 游泳 跳舞
考题
髋关节术后正确的肢体摆放体位是?
SUCCESS
THANK YOU
2019/6/26
出院前宣教----家居准备
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健康宣教新

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健康宣教一、术前1.做好各项检查准备,防止感冒,戒烟戒酒,练习床上大小便。
2.高锰酸钾泡脚,一日两次。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以保证大便通畅,术前晚禁食。
二、术后1.术后体位取平卧位,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双腿之间夹枕头,防止假体脱位。
6小时后可翻身,保持枕头一直保持在两腿之间。
2.术后在康复师指导下行康复训练,没有康复师的允许不得下地。
三、饮食:术后禁食6小时后可吃普食,饮食应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以增强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防止便秘。
四、常见的健康问题与护理措施1.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教会病人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直腿抬高训练,气压泵的使用,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遵医嘱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
2.有关节脱位的危险:嘱病人术后保持患肢外展,两腿间夹枕头,翻身时防止两腿交叉。
3.有感染的危险: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切口情况。
4.有压疮的危险:勤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五、引流管护理指导:注意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变化,引流液呈暗红血性,量<500ml/24小时,属正常现象。
引流液出现鲜红,短时间内引流出大量血性液体,及时报告医务人员。
保持引流管通畅,翻身时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及脱出。
引流管一般在术后2-3天拔除,拔管后伤口敷料可有少许渗血,属正常现象,如出现渗血多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六、用药指导:1.抗生素类防止伤口感染,主要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
2.氨甲环酸是止血药物。
3.七叶皂苷钠是消肿的药。
4.奥美拉唑钠是护胃的药。
5.帕瑞昔布时止痛的药。
6.参芎是活血化瘀的药。
七、出院指导:1.嘱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时应循序渐进,先扶拐下地,以后逐渐弃拐行走。
2.避免两腿交叉、坐矮凳,避免重体力劳动,以防关节脱位、松动。
3.加强营养,补充钙剂,防止骨质疏松。
4.出院后1、2、3、6个月及1年后复查一次,以后每年复查一次,有疼痛、下肢肿胀等及早就医。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健康宣教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健康宣教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即通过外科手术用人工材料替换病损的髋关节,以达到缓解疼痛、矫正畸形、恢复或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
本文将为您简单介绍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过程及常见问题。
一、人工髋关节的构成
二、手术大概过程
手术过程中,一般需要您采取患侧在上的侧卧姿势。
手术切口在您患侧髋关节处。
然后,医生需要为安装假体做准备。
安装好假体后,就完成人工髋关节复位啦。
三、常见问题解答
1、术后多久可以恢复日常活动?
术后越早起床越有利于康复。
术后早期需要扶助行器(如双拐或者助行架)下床站立行走,从患肢部分负重逐渐过渡到弃用助行器。
大多数病人可在术后3~6个月内,逐渐恢复平常的活动。
2、人工髋关节能用多久?
除感染、外伤等因素之外,大部分病人的人工髋关节可以使用20~30年。
以上就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过程,希望能够帮助您了解这种治疗方法。
请您放松心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健康宣教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您应注意什么?
1.体位:手术当日应去枕平卧位6小时,做手术的腿向外打开30度,双腿间放一个枕头。
6小时后可抬高床头休息,避免向手术侧翻身。
2.饮食:鼓励您应多饮水,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营养饮食,多食粗纤维食物防止便秘,如牛奶、鸡蛋、瘦肉、豆制品、芹菜、新鲜水果等。
3.功能锻炼:
①术后1日:
踝泵运动:取平卧位,慢慢将脚尖向上勾起,然后再向远伸使脚面绷直。
每隔5-10分钟就可以练习数次,手术后立即开始直到您完全康复。
股四头肌、腘绳肌训练:取仰卧位,术侧腿向外打开30度,主动下压膝关节,足跟尽量向前伸,保持10秒然后放松。
每隔10-15分钟一次,一天练习2-3次。
臀肌收缩运动:取平卧位伸直腿,上肢舒适放于身体两侧,使臀部肌肉绷紧,保持10秒。
②术后2-7日(这段时间主要训练您的患肢肌肉力量和髋、膝关节活动度):
直腿抬高运动:取平卧位,绷紧您的大腿前方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足跟抬离床面20cm以上保持5-10分钟,以您不感到疲劳为宜。
屈髋、屈膝运动:取平卧位,会有医护人员一手托在膝下,一手托住足跟,行屈髋、屈膝运动。
髋部外展练习:平卧位伸直腿尽量向两侧分开,然后收回,注意不要完全并拢。
术后3-7日可下地站立,逐渐增加行走锻炼。
为保障您的安全,初期可应用拐杖,助行器具辅助。
卧位到坐位训练:您用双手拉住床上拉手或用力在床上撑起,屈健肢伸患肢,移动身体至健侧床沿,会有护士在健侧协助,拖住您的患肢移向床边让小腿自然下垂。
坐位到站位训练:护士会站在患侧扶住您,您应先让健肢用力着地,接过拐杖或助行器,用双手及健肢的支撑力站起。
站位到行走训练:行走时您应先迈健肢,然后患肢跟上,再移动步行器向前。
平衡能力训练:在行走前,您应在床尾或用两手扶步行器站立,两腿分开与肩同宽,护士会在您身后左右摇晃腰部,了解您的平衡能力后,
再借助步行器行走。
出院后您应注意什么?
1.不要蹲位如厕,不做矮凳、小轿车。
2.禁止盘腿及跷二郎腿,坐位时两腿分开。
3.注意正确的系带及穿鞋姿势,避免在不平或光滑的道路上行走。
4.屈髋不要超过90度,经常保持脚尖向外的姿势。
地板上取东西时,手要自两腿之间拾取。
5.上楼梯先迈健侧,下楼梯先迈患侧。
6.出院后按照要求按时服药,定期到门诊随访。
如出现伤口红肿、异常发热、患肢肿胀、关节疼痛增加等情况应立即来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