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普法知识竞赛试题

合集下载

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题及答案一、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1.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年。

A、1949年B、1954年C、1950年D、1982年2.()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刑法B、宪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人民B、中国***4.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人民B、公民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尊严不受侵犯。

A、人身B、人格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于()正式施行的。

A、1991年1月1日B、1991年9月4日C、1992年1月1日D、1999年11月1日7.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武力B、法律8.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A、赡养B、抚养9.()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A、任何组织和个人B、学校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在()颁布的。

A、1986年B、1978年11.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在(),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

A、任何时候B、国家法定节假日外12.禁止在()附近开办营业性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A、居民住宅区B、厂矿企业C、中小学校D、商业区13.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责任。

A、直接B、间接1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规定,要把青少年培养成()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A、品德、智力、体质、美育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15.法律规定:父母、监护人必须保证适龄未成年人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如果未成年人自己不愿意上学,()就违法了。

A、未成年人B、父母、监护人二.判断题(请在括号内填入对或错)1.2.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小学生普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普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普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选项,每题 5分,共50 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A.权利B.义务C .权利和义务(正确答案)D .权力2.我国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不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罢工自由(正确答案)人身自由宗教信仰自由3.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国家通过普及(),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A. 理想教育(正确答案)B. 道德教育(正确答案)C. 文化教育(正确答案)D. 纪律和法制教育(正确答案)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途径有()自行协商解决(正确答案)申请调解(正确答案)伤害事故的赔偿(正确答案)不予理睬5.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的不良行为有()携带管制刀具(正确答案)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正确答案)偷窃、故意毁坏财物(正确答案)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正确答案)6.我国教育法规定的在校学生的权利有:()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正确答案)获得资助权(正确答案)获得公正评价权(正确答案)申诉、诉讼权(正确答案)7.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正确答案)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正确答案)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正确答案)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正确答案)8.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包括()A.家庭保护(正确答案)B.学校保护(正确答案)C.社会保护(正确答案)D.司法保护(正确答案)9.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A.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正确答案)B.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正确答案)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正确答案)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正确答案)10.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A.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正确答案)B.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正确答案)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正确答案)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正确答案)判断题(每题2.5分,对打“√”,错打“×”,总计50分)1.行人、非机动车可以进入高速公路。

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题

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题

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题班级:姓名:一、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1.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年。

A、1949年B、1954年C、1950年D、1982年2.〔〕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刑法B、宪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人民B、公民4.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人民B、公民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尊严不受侵犯。

A、人身B、人格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于〔〕正式施行的。

A、1991年1月1日B、1991年9月4日C、1992年1月1日D、1999年11月1日7.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武力B、法律8.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A、赡养B、抚养9.〔〕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A、任何组织和个人B、学校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在〔〕公布的。

A、1986年B、1978年11.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在〔〕,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

A、任何时候B、国家法定节假日外12.禁止在〔〕附近开办营业性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A、居民住宅区B、厂矿企业C、中小学校D、商业区13.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责任。

A、直接B、间接1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规定,要把青少年培养成〔〕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A、品德、智力、体质、美育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15.法律规定:父母、监护人必须保证适龄未成年人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如果未成年人自己不愿意上学,〔〕就违法了。

A、未成年人B、父母、监护人二.判断题〔请在括号内填入对或错〕1.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小学生普法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普法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普法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什么原则?A. 民主集中制B. 人民代表制C. 集体领导制D. 个人负责制答案:A2.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但以下哪项行为不属于言论自由的范畴?A. 在公共场合发表演讲B. 散布谣言C. 参与讨论公共事务D. 撰写文章答案:B3.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哪个机构寻求帮助?A. 学校B. 社区C. 公安机关D. 以上都可以答案:D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的年限是多少年?A. 6年B. 9年C. 12年D. 15年答案:B5. 我国法律中规定,未成年人犯罪应当如何处理?A. 从重处罚B. 从轻或减轻处罚C. 免于处罚D. 同成年人一样处罚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未成年人可以随意进入营业性网吧。

()答案:×2. 父母有义务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答案:√3. 未成年人可以单独在道路上骑自行车。

()答案:×4. 未成年人有权拒绝接受不良信息的传播。

()答案:√5. 未成年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饮酒。

()答案:√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________周岁的公民。

答案:十八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民有义务遵守________。

答案:法律3.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________权。

答案:受教育4.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交________。

答案:学费5. 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________寻求帮助。

答案:公安机关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未成年人在法律上享有哪些基本权利?答案:未成年人在法律上享有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生存权、发展权、受教育权、参与权、表达权、隐私权等。

“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小学1——3年级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小学1——3年级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试题参考答案(小学1——3年级)一、选择题(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1、我国的根本法律是( C),其他任何法律都不能与其相抵触。

A、《刑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教师法》2、下列哪种场所或者机构所在地,除寒假、暑假和星期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 D)A、北京天安门广场、新华门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外交部D、全日制学校3、法律规定:国徽及其图案可以用于下列哪种情况?( D )A、商标、广告B、日常生活的陈设布置C、私人庆吊活动D、法院4、在马路的十字路口,尽管车杂人多,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结果是有条不紊,道路畅通无阻。

它告诉我们?( B )A、要遵守交通规则B、社会生活要有规则C、遇事要互相礼让D、如果两边没有车,即使是红灯也可以通过5、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D )A、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B、各民族都有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C、各民族都有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D、在少数民族地区,应当使用汉语课本。

6.发生了火灾,遇到急、难、险、重的突发情况,比如:煤气管道泄漏、人员溺水、房屋倒塌等突发险情,请问应当拨打下列哪个号码( A )A、119B、110C、120D、1227、当“我”独自在家时,下列哪个行为容易发生危险:( D )A、要锁好防盗门B、不要给陌生人开门C、入夜开灯后拉好窗帘D、当有人敲门时,先打开门,再问对方是谁8、中华人民共和国( B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人民B、公民C、群众D、自然人9、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是同样对自己创作的作品享有著作权。

著作权不包括下列哪个内容?(D )A、决定是否公开发表自己的作品B、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上写下自己的真实名字C、获得稿费D、任何人不得引用10、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有权要求停止侵害B、有权要求恢复名誉C、有权要求消除影响D、有权要求解决升学、就业问题11、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的场所不包括?( D )A、博物馆B、科技馆C、图书馆D、歌舞厅12、当父母不管我们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C)A、向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求助B、向公安机关求助,可以打“110”报警C、离家出走D、打“12355”热线求助13、儿童必须到校接受义务教育的起始年龄一般是( B)周岁A、5B、6C、7D、814、教育部规定“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 C )小时”A、6B、8C、10D、1215小明因作业出错,被老师罚抄50遍,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B )A、老师这种变相体罚的教育方式是违法的B、老师是出于教育学生的目的,可以采用这种教育方式C、体罚方式会严重伤害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D、老师要尊争学生的人格尊严16、我国实行(A )年义务教育制度?A、9B、6C、5D、1217、如果因疏忽误收了假币,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C )A、气愤地把假币撕碎B、抱着侥幸心理,伺机再用出去C、及时向公安机关或银行反映情况,并将误收的人民币上缴D、把假币留在家里18、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C )A、等车时,应依次排队,站在道路边或站台上等候B、上车时,应等汽车靠站停稳再上车C、乘车时,可以把手伸出车窗外D、上车时,先让车上的乘客下完车,再按次序上车19、下列在公共场所中不文明的行为是?( C )A、在图书馆时安静、不大声喧哗B、乘车时不高声喧哗,不用急,不插队C、在看演出时大声打手机D、爱护公共环境,不乱扔垃圾20、下列行为中,不环保的是?( B )A、不随手乱丢垃圾B、随意丢弃塑料袋C、不乱扔废电池D、不随意乱扔口香糖21、下列不属于塑料的危害?( D )A、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B、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C、废旧塑料很难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D、塑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22、下列行为符合交通跪着的是哪一项?(D )A、和父母在机动车道上散步B、为走近路钻过马路上的行人护栏C、10岁的小明骑自行车上学D、小红自己走过街天桥23、下列哪个不是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的内容( B )A、免杂费B、免书本费C、补助寄宿生生活费D、免除学费24、年满12周岁方可驾驶( B )A、人力车B、自行车C、摩托车D、三轮车25、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下列哪项行为是不正确的?( B )A、不用一次性筷子B、是用塑料袋购物C、节省纸张和铅笔等学习用品D、爱惜树木,保护森林26、《民法通则》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 C )A、无民事行为能力B、部分民事行为能力人C、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D、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2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所有民事活动都不需要法定代理人同意C、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28、公民最基本的人身权是什么?(A )A、生命健康权B、姓名权C、肖像权D、隐私权29、燃放烟花爆竹时,下列哪个选项是不安全的行为?( C )A、购买烟花爆竹到公安、质检等部门认定产品合格的商品购买B、点烟花爆竹时,脸不要贴得太近,以免炸伤面部和眼睛C、发现烟花爆竹不响时,急忙上前察看D、不随意拿在手中燃放30、( B)不得在中小学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

普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普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普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的根本大法是:A. 宪法B. 民法典C. 刑法D. 行政法答案:A2.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选举权C. 财产权D. 死刑答案:D3. 我国刑法规定,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遗失物不归还D. 以上都是犯罪行为答案:C4. 我国法律规定,以下哪种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A. 故意杀人B. 非法经营C. 贪污受贿D. 以上都不是答案:B5.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A. 财产权B. 人身自由C. 教育权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以下哪些权利?A. 宗教信仰自由B. 受教育的权利C. 劳动的权利D. 休息和休假的权利答案:ABCD7.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非法持有枪支C. 贪污公款D. 盗窃他人财物答案:ABCD8.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包括:A. 罚金B. 没收财产C. 有期徒刑D. 死刑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9.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但不得损害国家利益。

答案:正确10. 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犯罪可以免于刑事责任。

答案:错误(未成年人犯罪也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根据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减轻)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1. 简述我国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它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准则。

宪法保障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维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12. 什么是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有哪些特点?答案: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

其特点包括:(1)原告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2)被告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3)诉讼对象是行政行为;(4)诉讼目的是纠正违法的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题(大全5篇)

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题(大全5篇)

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题(大全5篇)第一篇: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题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试卷学校班级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4分,共70分)1、我国最早真正意义上的成文法是()A、《法经》B、《论语》C、《孟子》D、《中庸》2、我国的法治建设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发展之路是()A、1911年B、1949年C、1956年D、1978年3、王颖在“佳艺影楼”拍了一组艺术照,“佳艺影楼”为了宣传其摄影技术,未经王颖同意将她的照片放到了影楼的橱窗里。

“佳艺影楼”的做法侵犯了王颖的()A、姓名权B、名誉权C、荣誉权D、肖像权4、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被称为“母法”的是()A、《刑法》B、《民法》C、《宪法》D、《行政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年制义务教育。

()A、3B、6C、9D、126、我国《宪法》第136条规定,我国的国旗是()A、缀有金黄色镰刀和锤头组成图案的红旗B、旗面为红色,左上角缀黄色五角星,周围环绕黄色圆圈C、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D、五星红旗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A、《义勇军进行曲》B、《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C、《光荣啊,中国共青团》D、《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8、我国国旗升降时间()A、早晨升起,傍晚降下B、凌晨升起,夜晚降下C、上午升起,下午降下D、白天升起,黑夜降下9、现在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假冒伪劣产品(诸如假奶粉、假酒等),对此你认为正确的是()A、要依法惩处击B、我不买就行C、人家也是为了赚钱D、只受到道德的谴责10、星期天,几个小学生在公园里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威胁,最有效的方法是()A、告诉家长B、报告老师C、向其他游人求救D、报警11、如果发现火灾,最重要的是报警。

火警电话号码是()A、12315B、120C、119D、114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不满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

小学生法律竞赛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法律竞赛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法律竞赛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周岁的未成年人。

A. 14B. 16C. 18D. 20答案:B2.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的年限是()年。

A. 6B. 9C. 12D. 15答案:B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这是公民的()权利。

A. 政治B. 经济C. 文化教育D. 人身答案:C4.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

A. 抚养义务B. 教育义务C. 保护义务D. 以上都是答案:D5.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

A. 人格尊严B. 人身自由C. 财产权D. 隐私权答案:A6.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年义务教育制度。

A. 六B. 九C. 十二D. 十五答案:B7.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行为。

A. 旷课、夜不归宿B. 携带管制刀具C. 参与赌博D. 以上都是答案:D8.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向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有关部门投诉、举报。

这是对未成年人的()。

A. 社会保护B. 家庭保护C. 学校保护D. 司法保护答案:A9.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不得()。

A. 收取学费B. 收取杂费C. 收取住宿费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

这是对未成年人的()。

A. 社会保护B. 家庭保护C. 学校保护D. 司法保护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包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普法知识竞赛试题小学生普法知识竞赛试题1.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殴打他人造成轻微损伤或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都要处以()、()或者警告。

2.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行人走路要走(),没有人行道必须(),横穿马路要选择有()的地方。

“六五”普法测试题(学生卷)要、三要公安机关。

3.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

5.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依法确定。

6.邪教的本质集中体现在、、、反政府四个方面。

7.火警电话;匪警电话;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急救中心电话。

8.《公民道德建设基本纲要》提出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 , 明理诚信 , , ,敬业奉献。

9.引导未成年人文明上网自觉履行《》,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10.《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和;在不同的受教育阶段,应当根据自身的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避免和消除相应的危险。

二、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选项,每题 2 分,共20 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A.权利B. 义务 C .权利和义务 D .权力2.我国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不包括()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罢工自由C.人身自由D.宗教信仰自由3.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国家通过普及(),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A. 理想教育B. 道德教育C. 文化教育D. 纪律和法制教育4.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途径有()A.自行协商解决B.申请调解C.伤害事故的赔偿D.不予理睬5.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的不良行为有()A.携带管制刀具B.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C.偷窃、故意毁坏财物D.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6. 我国教育法规定的在校学生的权利有:()A.、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B.获得资助权C.获得公正评价权D.申诉、诉讼权7.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8.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包括()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9.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A.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B.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10.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A.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B.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三、判断题(每题1分,对打“√”,错打“×”,总计20分)1.行人、非机动车可以进入高速公路。

()2.食品虽然过了保质期,但外观、口感正常,还是安全的。

()3.只要不影响交通,可以在道路上使用旱冰鞋代步。

()4.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加强教育、管理,不得歧视。

()5.消防通道在没有火灾的时候可以用来停车、堆放杂物。

()6.乘坐公交汽车,禁止携带鞭炮、香蕉水、汽油、宠物等物品。

()7.晓彬在某超市购物,付款后刚要出门,被值班保安拦住,保安认为晓彬涉嫌偷窃了超市里的商品,必须搜身检查,保安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超市的合法利益,是正确的。

()8.齐某报考了某高校政治学专业,但该高校以齐某在高考体检时查出系乙肝病毒携带者而拒绝录取,这样做是合法的。

()9.一天傍晚,某货车违章超速行驶将顺行的骑自行车的李某撞伤,货车司机见天色已暗,四下无人,便将李某拖到路边树丛中,后驾车逃离现场。

哪知,这一切被正在树丛中玩耍的九岁男孩亮亮全部看在眼里,后公安局侦查此事,亮亮能正确表达当时看到的事情,可以作为证人。

()10.一小偷行窃,被小刚和同学们当场抓住,并将小偷打了一顿,随后又给小偷挂上写有“小偷”的纸牌让众人围观,这属于见义勇为。

()11.14岁甲同学和乙同学一块放学回家,乙同学说“一会我抢一个孩子的钱,你和我一块去不用你抢”。

甲同学想:“去了我不动手就不会犯罪”。

()12.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13.对“学生在学校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学校就必须承担责任”这一观点,认识正确的是:学校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14.犯了法,认错了也必须要接受法律处罚。

()15.张甲(20岁)与张乙(14岁)走到张丙家门口,见张丙家门口卧着一条花狗睡觉,张甲对张乙说,你拿一块石头去打花狗,看它有何反应,张乙照此办理。

花狗被打以后朝乙追去,乙见势不妙忙躲在迎面走来的张丁的身后,花狗咬伤了张丁。

张丁为此花去医药费500元。

对此费用的承担是主要由张甲承担,张乙的监护人承担适当部分。

()16.小张的爸爸在翻建自家住宅时挖到了一件文物,爸爸说在自己的院子里挖到的东西,归自己家所有。

()17.国旗及其图案不得用作商品和广告。

()18.甲、乙、丙三人共谋要给丁一点教训,揍丁一顿。

到丁家后,丙在门外放风,甲、乙进屋教训丁,结果将丁当场打死,对此案应定甲、乙犯有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丙犯有故意伤害罪。

()19.在校学生违反治安管理造成的损失或者伤害,本人无力赔偿或者无力负担医疗费用的,应由学生的监护人负责。

()20.青年陈某到电影院看电影时吸烟引起周围人的不满。

管理员加以制止,陈某趁机取闹,砸了“请勿吸烟”告示牌的玻璃和灯泡,引起场内秩序混乱,中止放映5分钟。

陈某的行为是破坏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秩序行为。

()四、简答 (每题10分,共20分)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2. 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当遵循哪些原则?五、案例分析(每题5分,共20分)1.一名13岁的小学生未经父母同意,将一只价值500元的手表送给同学做生日礼物,其家长可以要求受赠的学生返还手表吗?2.金某(15周岁)在课间因小事与同学沈某发生争执,金某一拳击中沈某头部,致使沈某倒地,送医院不治死亡,问金某应当负刑事责任吗?3.小学生武某上课时,起立回答问题,后排的同学陈某用脚将武某的椅子移开,结果武某重重地坐到了地上。

武某当时身体没有任何异样,老师也只批评了陈某几句,就继续上课。

可是三天后,武某感到腿脚发麻,后来发展为没办法正常坐着上课。

父母将她送往医院诊断,经检查为尾椎受挫伤,导致下半身麻痹,需要长期治疗。

对这起事故,谁应该担负责任?4.两名中学生星期天在居民区空地上踢足球,在争球时,不慎将球踢到邻居阳台上,不仅造成阳台玻璃破碎,而且使阳台一名儿童被玻璃划伤。

问:邻居财产损失及人身被伤害的民事责任应由谁承担?附:参考答案(学生卷)一、填空题1.生活教育2.劝阻、远离、报告3.法律手段4.预防和矫正5.因果关系6.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7.119、110、122、1208.团结友善、勤俭自强9.青少年网上文明公约 10.规章制度、纪律二、选择题1.C2.B3.ABCD4.ABC5.ABCD6.ABCD7.ABCD8.ABCD9.ABCD10. ABCD三、判断题1~5×××√× 6~10√××√× 11~15××√√√ 16~20×√√√√四、简答1.答:权利有(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义务有(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2.《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四条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案例分析1.答:可以,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应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未征得监护人同意而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

2.答:应负刑事责任。

3.答:学生陈某负主要责任,由其监护人负责赔偿。

学校负有管理失职责任,负次要责任,应进行相应赔偿。

4.答;由两名学生的家长(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通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有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用科学的武器消除”伪科学”邪教之所以有市场,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各种邪教总是要诋毁科学,歪曲科学,或者以人类还有未认识的自然现象和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为借口,否定科学,制造伪科学,所以那么多善良的人们就被邪教的包装:“文化”、“科学”、“气功”、“健身”等外衣加上伪装和骗术所欺骗了。

要打破这种迷惑,需要提高科学素质,用先进文化和科学来揭穿“伪科学”的面目。

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最高成果。

科学与迷信相对立。

尊重科学、相信科学,运用科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社会才能进步,人类才有希望。

科学是战胜迷信的最强大的武器。

对于邪教的本质和危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理论武器来观察、解剖、认识会很深刻。

首先,邪教极力破坏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次,邪教的歪理邪说宣扬迷信、伪科学和腐朽文化,最后邪教组织骗夺群众的钱财,破坏家庭和睦,危害人民健康,甚至残害生命,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因此,深刻认识并坚决与邪教进行斗争是贯穿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思想为指针,是不断夺取反邪教斗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这就警示我们,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始终不渝地开展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普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与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和腐朽没落的迷信思想作斗争,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科学是我们战胜一切错误和迷信思想的强大武器。

掌握和运用这个武器,科学一定能够战胜迷信,理性的力量一定能够战胜盲从,人类的认识一定能够从必然走出自由。

共产党人和一切有觉悟的人们,将永远高举这面旗帜,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推动人类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生命属于个人,更属于社会;生命是一种财富,更是一种责任。

珍惜生命,反对邪教,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从科学的精神和态度把握生活。

从我做起,明天会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