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盒盖塑料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塑料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塑料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1、要研究的课题、课题名称基于CAD技术技术的连接圈注塑模具设计、塑件结构、塑件材料的选择塑件材料选择聚丙烯(PP)来做为塑料制品连接圈的生产材料。

聚丙烯的相对密度小,强度、刚性、耐热性均优于低压聚乙烯,可在100℃左右使用。

还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耐疲劳性好,练好的高频绝缘性,不受湿度影响,聚丙烯的共聚物(PP-C)可改善其冲击能力,其中的无规共聚物(PP-R)主要用于管材,嵌段共聚物(PP-B)主要用于大型容器、周转箱等。

2、拟用的成型工艺方案、设计目标根据塑件的自身结构特点,设计出相应的模具。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1分型面的选择为了塑件的脱模和安放嵌块的需要,模具型腔由两部分或更多部分组成,这些可分离部分的接触面称为分型面。

分型面合理选择是塑件能完好成型的条件, 不仅关系到塑件的脱模, 而且涉及摸具结构与制造成本。

合理的分型面不但能满足制品各方面的性能要求 ,而且使模具结构简单,成本亦会令人满意.选择分型面时有下面一些原则可以遵循:分型面应选择在塑件的最大截面处(圖一),否则给脱模和加工带来困难(圖二).此点可说是选择的首要原则。

(一)可以脱模(二)无法脱模塑料连接圈的模具设计中采用双分型面的分型方式来使塑件脱模。

如下图A B为2个分型面成型零件成型零件是直接成型塑件的零件,主要包括凸模、凹模、型芯等。

成型零件形状复杂、精度高,表面粗糙度高。

、2型芯的设计型芯一般指成型塑件中较大的主要内型的成型零件,塑料连接圈的模具设计中采用局部嵌入固定,如下图:设计和制造这类嵌入式型芯时,必须注意提高拼块的加工和热处理工艺性,拼接必须牢固严密。

3、浇注系统浇注系统指塑料熔体从注射机喷嘴喷出来后达到模腔之前在模具中所流经的通道,其作用是将熔体从喷嘴平稳快速地引进模腔并在熔体充模和固化定型过程中将注射压力和保压压力充分传递到模腔各部它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对制品成型起到决定作用,设计浇注系统。

根据塑件结构特点,选用点浇口的浇注方式。

电器后盖注塑模设计开题报告

电器后盖注塑模设计开题报告

2、注塑模具从依靠钳工技艺转变为依靠现代技术。 随着模具企业设计和加工水平的提高,注塑模具的
制造正在从过去主要依靠钳工的技艺转变为主要依靠技 术。这不仅是生产手段的转变,也是生产方式的转变和 观念的上升。这一趋势使得模具的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 模具精度越来越高,生产周期越来越短,钳工比例越来 越低,最终促进了模具工业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3、模具生产正在向信息化迅速发展。
领域和更高水平发展。现在,能把握机遇、开拓市场, 不断发现新的增长点的模具企业和能生产高技术含量模 具企业的业务很是红火,利润水平和职工收入都很好。 因此,模具企业应把握这个趋向,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 国际竞争力。
随着市场的发展,塑料新材料及多样化成型方式今 后必然会不断发展,因此对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 了满足市场需要,未来的塑料模具无论是品种、结构、 性能还是加工都必将有较快发展。超大型、超精密、长 寿命、高效模具;多种材质、多种颜色、多层多腔、多 种成型方法一体化的模具将得到发展。更高性能及满足 特殊用途的模具新材料将会不断发展,随之将产生一些 特殊的、更为先进的加工方法。
在信息社会中,作为一个高水平的现代模具企业, 单单只是CAD/CAM的应用已远远不够。目前许多企业已 经采用了CAE、CAT、PDM、CAPP、KBE、KBS、RE、 CIMS、ERP等技术及其它先进制造技术和虚拟网络技术 等,这些都是信息化的表现。向信息化方向发展这一趋 向已成为行业共识。
4、注塑模向更广的范围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模具必然会向更广泛的
三、研究方案及工作计划
1、结构尺寸设计 (1)塑料的工艺分析 (2)注塑设备的选择 (3)塑料件工艺尺寸的计算 (4)分型面的选择和浇注系统的设计 (5)排气系统的设计 (6)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 (7)合模导向机构及脱模机构的设计 (8)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9)模具的装配

儿童玩具车电池底座盒的塑料注射模具设计优秀开题报告 (5)

儿童玩具车电池底座盒的塑料注射模具设计优秀开题报告 (5)

图2.1图2.2该零件为电池盒盖,三维如上图2.2所示材料为ABS设计注塑模具时,既要考虑良好的塑料成型,冷却等问题,又要考虑模具的制造、装配、加工等方面。

设计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决定塑件的分型面。

(2)侧凹的成型方法。

(3)根据塑料件的结构,分析确定浇口位置和注塑方式。

(4)决定型腔的模块组合。

模具的总体结构和零件形状不单要满足注塑充模和冷却工艺及设计方面的要求,同时成型零件还要具有适当的精度,粗糙度,刚度和强度,易于装配和制造,尽量降低制造成本。

2.2. 拟采用的方案:对塑件进行分析,从模型图和制件三视图上分析,该制品是一个长约60mm,宽约30mm的规则盒盖类制件,内部分布少量筋,盒盖一侧中部有两个孔,所以需要注塑模具带有侧抽芯机构。

该制件的尺寸精度为MT5,精度中等。

2.2.1 分型面的选择选择分型面位置的基本原则是应将分型面开设在塑件断面轮廓的最大的部位,以便顺利脱模。

分型面的选择应满足动定模分离后,制品尽可能留在动模内。

根据上述原则找到该零件的分型面第一张三维图所示。

这样模具简单、方便于制造,脱模也比较方便,而且也容易保证塑件外表光滑。

2.2.2 型腔数的确定参考文献[1]张洪峰.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翁其金.塑料模塑成型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社. 2001.[3] 蒋桂芝.王丽.我国模具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2000.[4]孙安垣,闫烨,杨超谈等.我国改性塑料行业的发展前景[M].《工程塑料应用》杂志社.2010,11(2):83-87.[5]伍先明,王群.塑料模具设计指导[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6]朱光力,万金保.塑料模具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7]王匀.Pro/e Wildfire 模具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张维合.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教程 [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9]屈华昌.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0]赵蓓蓓.初探塑料模具材料现状及发展方向[J].科技资讯. 2009, (34).[11]金秀莲.浅谈注塑工艺的影响因素[J].商品与质量·前沿观察. 2010, (2).[12]王永平.注塑模具设计经验点评[J].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13]杨占尧自柳. 《塑料模具典型结构设计实例》[M] 化工公业出版社.2008.[14]几种新型注塑设备的简单介绍[J].中国液压机械网. 2009.[15]许发樾.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16]CHIN, KWAI-SANG and T. N. WONG, Knowledge-based evaluation for the conceptual[J]. C omputer-Aided Design, 2003, 6(7): 12-22.[17]MOK, C. K, K. S. CHIN and JOHN K. L. HO, An interactive knowledge-based CAD system f or mould design in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es[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 cturing Technology, 2001, 8(1): 27-38.[18]Autodesk Co Ltd. Moldflow insight 2010 help System [G]. MA: Autodesk Co Ltd, 2009.。

塑料模具开题报告

塑料模具开题报告

塑料模具开题报告塑料模具开题报告一、引言塑料模具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工具,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如塑料零件、塑料容器等。

本报告旨在探讨塑料模具的开发与应用,以及相关的技术和挑战。

二、背景随着塑料制品需求的增加,塑料模具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塑料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对于塑料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开发高质量、高效率的塑料模具成为了塑料工业中的重要课题。

三、塑料模具的分类塑料模具可以根据其用途和结构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注塑模具、挤出模具、吹塑模具等。

注塑模具是最常见的一种,它通过将熔化的塑料注入模具中,使其形成所需的形状。

挤出模具则是通过将熔化的塑料挤出模具中,形成连续的长条状产品。

吹塑模具则是通过将熔化的塑料放入模具中,并利用气压使其膨胀成空心的产品。

四、塑料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塑料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形状、尺寸、材料等因素。

首先,设计师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模具的结构和材料。

然后,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模具的三维建模和分析,以确保模具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最后,通过数控机床等设备进行模具的加工和装配,以得到最终的塑料模具。

五、塑料模具的应用领域塑料模具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家电、医疗器械等。

在汽车制造领域,塑料模具被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如仪表盘、车灯等。

在电子产品领域,塑料模具则被用于制造手机壳、电脑外壳等。

在医疗器械领域,塑料模具则被用于制造注射器、输液器等。

六、塑料模具的挑战与发展趋势尽管塑料模具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新型材料的应用给塑料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带来了新的挑战。

其次,模具的精度和寿命要求越来越高,对制造工艺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对塑料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未来,塑料模具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塑料模具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塑料模具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塑料模具毕业设计一一开题报告一、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悄况,根据所査阅的文献资料,撰写1500 字左右的文献综述(包括IT前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对木人研究诔题的启发)。

塑料是一门新兴丁•业,是随着石油T•业发展应运而生的,作为现代四大丁•业基础z—,越来越广泛地在并行乞业M用。

其中注塑成型在塑料的乞种成型「•艺中所占的比例也越來越大。

随着补会的经济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对注塑成型的制品质呈和精度要求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塑料制品在丁业中的应用口趋普遍。

在国民经济中,塑料制件己成为冬行业不可缺小的重要材料Z—。

槊料制品的造烈和精度肖接与模具设计和制造有关系,对注塑制品的要求就是对模具的要求。

有人说,模具是现代工业之母。

世界各国对模具工产技术非常重视,出现许多新T 艺、新技术。

从而促进注塑T 艺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注塑模具是在成型中赋予塑料以形状和尺寸的部件。

模具的结构虽然由于塑料品种和性能、塑料制品的形状和结构以及注射机的类型等不同而可能千变力化,但是基本结构是一致的。

模具主要由浇注系统、成型零件和结构零件一部分组成。

其中浇注系统和成型零件是9塑料氏接接触部分,并随塑料和制胡而变化, 是塑模中垠复杂,变化最大,要求加工光洁度和箱度最高的部分。

一、国内外发展状况1)模具工业的概况模具工业是制造业中的一项基础产业,是技术成果转化的基础,同时木身乂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被称为“点铁成金”的“磁力T.业”;美国丁业界认为''模具T•业是美国丁业的基石”;徳国则认为是所有丁业中的“关键「•业”;H木模具协会也认为“模具是促进补会繁荣富裕的动力”,同时也是“整个丁业发展的秘密”,是“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

n本模具产业年产值达到13000亿Fi元,远远超过n本机床总产值9000亿n元。

如今,枇界模具丁业的发展甚至C超过了新兴的电了丁业。

在模具丁业的总产值中,冲压模具约占50%,塑料模具约占33%,压铸模具约占6%,其它各类模具约占塑料模具T.业是随塑料丁业的发展而发展的。

盒盖注塑模具设计【盒盖塑料模设计及模具零件工艺】开题报告

盒盖注塑模具设计【盒盖塑料模设计及模具零件工艺】开题报告
模具工业发展的关键是模具的技术,模具技术又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模具作为一种高附加值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工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模具技术的开发,大力发展模具工业,积极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和设备,提高模具制造水平,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美国是世界上超级经济大国,也是世界模具工业的领先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模具行业有一万两千多个企业,从业人员有十七万多人,模具总产值达64.47亿美元。日本模具工业从1957年开始发展起来的,当年模具总产值仅有106日元,到1998年总产值已超过4.88万亿日元,在短短的40余年内增加了460倍,这也是日本经济能迅速发展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手写)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源自开题报告内容:选题背景意义:
在现代生产中60%-90%的工业产品需要使用模具加工,模具工业以成为工业发展的基础,许多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模具生产,特别是汽车、轻工、电子、行空等行业尤为突出。而作为制造业基础的机械行业,具国际生产技术协会预测,21世纪机械制造行业的零件,其粗加工的75%和精加工的50%都依靠模具完成。因此,模具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工业。
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模具工业在经济繁荣和经济萧条时代都不可或缺。经济发展较快时,产品畅销,自然要求模具能跟上,而经济发展滞缓期,产品不畅销,企业必然想法设法开发新产品,这同样会给模具带来强劲需求。因此,国内外行家都称现代模具工业是不衰的工业。
目前,世界模具时常仍供不应求。近几年,世界模具市场总量一直为600-650亿美元左右,其中美国、日本、法国、瑞士等国一年出口模具约占本国模具总产量的1/3。可见研究和发展模具技术,提高模具技术水平,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模具在日本被誉为“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在德国则冠之为“金属加工业中的帝王”,在罗马尼亚视为“磁力工业”。可以断言,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塑料模开题报告

塑料模开题报告

塑料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塑料制品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塑料制品的生产,往往需要依赖于塑料模具来完成。

塑料模具是批量生产塑料制品的一种重要工具,它可以通过给定的设计图纸,将熔化的塑料注入到模具中,并在冷却硬化后脱模而成。

因此,一个高质量的塑料模具对于塑料制品的生产至关重要。

然而,塑料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是一个技术复杂而繁琐的过程。

它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如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

在塑料模具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的因素很多,如模具结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等。

因此,在全面了解塑料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对提高塑料模具的制造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塑料模具开题的研究,深入了解塑料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过程,探索塑料模具的相关技术和方法,提高塑料模具的制造质量和效率。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分析塑料模具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了解塑料模具设计的关键要素和技术流程;2.探索塑料模具的材料选择及其性能要求,研究塑料模具材料的特点和应用范围;3.研究塑料模具的加工工艺,了解塑料模具的制造过程及其对模具性能的影响;4.分析塑料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出优化设计的建议。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对于塑料模具设计和制造工作者,可以提供一手的塑料模具知识和技术,提高其设计和制造能力;2.对于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可以提高塑料模具的生产质量和效率,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3.对于塑料模具的相关研究者,可以为塑料模具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塑料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收集并整理有关塑料模具的研究成果,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2.实证分析:通过实际情况调研和数据分析,对各类塑料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估。

探索塑料模具的设计、材料和加工工艺对模具性能的影响;3.统计分析: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塑料模具的制造质量和效率;4.模拟仿真: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软件,对塑料模具的设计参数进行模拟和优化,提高模具的制造精度和使用寿命。

礼品盒盖塑料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55)

礼品盒盖塑料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55)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礼品盒盖塑料模具设计2.2研究方法及路线:1)塑料分析:根据礼品盒盖所需要的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综合价格等因素来确定注塑材料。

2)模架的选择:通过UG对零件的综合分析确定相应的标准模架。

3)注塑级的选择:通过分析确定最大注塑量、最大注塑压力、最大锁模力、最大成型面积、安装尺寸等来确定注塑机。

4)分型面的确定:通过对模件分析选择一个正确的分型面,以及型腔位置。

5)浇筑系统的设置:根据模件的形状结构特点,来设计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却系统。

6)脱模机构的设计,包括侧抽芯和顶出装置。

7)模具型腔计算。

8)冷却系统9)模具与注射机相关参数的校核。

2.3拟采用的研究方案:为提高生产效率,本模具结构采用一模两腔。

方案一:采用斜导柱进行内抽芯,浇注系统采用两板式点浇口;方案二:采用斜顶完成内扣的抽芯,推杆脱模,浇注系统选用侧浇口2板式;方案比较:方案一和方案2采用点浇口,使得制件残留痕迹小,保证了制件外观质量,脱模时浇口自动拉断,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模具制作费用较高,而且内抽芯参考文献[1] 齐卫东.简明塑料模具设计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08[2] 彭建声. 简明模具工实用技术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12[3] 唐志玉. 模具设计师指南[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21[4] 《塑料模设计手册》编写组. 塑料模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23[5] 贾润礼,程志远. 实用注塑模设计手册[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03[6] 廖念钊.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M].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1:45[7] 黄毅宏. 模具制造工艺[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09[8] 模具制造手册编写组. 模具制造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07[9] 屈华昌.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N].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11[10] 赵如福. 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4[11] 徐灏. 机械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69[12] 马长福.实用模具技术手册[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1[13] 章飞,陈国平型腔模具与制造[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5[14] 黄毅宏,李明辉模具制造工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59[15] lietal. Zhenjiang Univ SicA[J] .2007,8(7):10-13[16] D. F. HEANEY, P. SURI, R. M. GERMAN. Defect-free sintering of two materialpowderinjection molded components[C].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3:07[17] Uffe Arlo Theilade , Hans Norgaard Hansen .Surface microstructure replication innjectionmolding[M].2007: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电池盒盖塑料模具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院(系)工业中心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106001
姓名
学号
导师
2014年3月3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填写并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审阅。

3.开题报告字数应在1500字以上,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外文文献至少3篇),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处应标出文献序号,“参考文献”应按附件中《参考文献“注释格式”》的要求书写。

4.年、月、日的日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例:“2005年11月26日”。

脱模方案侧抽草图
设计进度安排(含起始时间、设计地点):设计地点:校内
注:1、正文:宋体小四号字,行距22磅。

2、开题报告装订入毕业设计(论文)附件册。

参考文献:
[1]杨俊秋.浅谈塑料模具毕业设计[J]模具制造,2005(7)
[2]程蓉,李积彬.模具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实践与探讨[fJl].模
具制造,2004(7)
[3]翟向阳.谈毕业实践教学的改革[Jl]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2)
[4]谢飞鸿,关惠平. 工科毕业设计应突出个性化与实践能力的
培养[J]理工高教研究,2005(2)心泣.
[5]Piotr Rych ter, Robert B iczak, Barbara H erman, et a.l Environm ental degradat ion of polyester b lend s containing atact ic poly( 3-hydroxybutyrate) biodegradat ion in soiland ecotoxicological mi pact
[6]. B iom acromo lecu les, 2006 ( 7) : 3125 - 3131.
[7] V Balsamo, D Newm an, L G ouve ia, et a.l Mo lecular dynam ics and crystall ization kinet ics in PSMA14 /PCL b lends[ J]. Polym er, 2006(16) : 5810 - 5820. [8] T Fu jim ak.i Processab ility and propert ies of al iphatic po lyesters, b ionolle
syn thesized by po lyconden sat ion react ion[J]Polym Degrad S
tab,1998,59:209-214.
[9] 葛正浩. Pro/ENG INEER Wildfire塑料模具设计入门与实践[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10] 李晓芳,葛正浩,陈石峰.机箱面板注塑模设计[J].模具造,2006(2): 28- 30.
[11] 周建安,孙卫和.基于UG的电视导光柱注塑模具CAD/CAM/CAE
[12]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3(1):7-9.
[13] 康俊远,占祥东.美的电扇前罩注射模设计[J]锻造术,2006,27(4)392- 394.
[14]陈万林.实用塑料注射模设计与制造.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15]屈华昌.塑料成型工艺与注射模具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2 [16] 单岩,王蓓,王刚.Moldflow模具分析技术基础[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