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注塑模设计 开题报告

注塑模设计 开题报告

注塑模设计开题报告注塑模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注塑模是注塑成型工艺中的核心设备,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注塑模设计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需求,因此,对注塑模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次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对注塑模设计的分析和优化,提高注塑成型工艺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注塑模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热流分析、模具流道设计等方面。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注塑模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现有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注塑模结构设计:根据注塑成型工艺的要求和产品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注塑模结构,包括模腔、模芯、顶出机构等。

3. 材料选择:根据注塑模的使用环境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以保证模具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4. 热流分析:通过热流分析软件对注塑模进行模拟,分析注塑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和热应力,以优化模具的冷却系统和加热系统。

5. 模具流道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合理的模具流道,以保证塑料材料在注塑过程中的均匀流动和充填。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通过本次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成果:1. 注塑模设计的优化方案,提高注塑成型工艺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2. 注塑模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的理论指导,为注塑模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3. 注塑模的热流分析结果和模具流道设计的优化方案,提高注塑模的冷却效果和塑料材料的充填性。

本次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1. 结合现代工业的需求,对注塑模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

2. 运用热流分析软件进行模拟,对注塑模的热流分布进行分析和优化。

3. 结合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合理的模具流道,提高注塑成型工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五、研究的局限性和挑战在进行注塑模设计的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局限性和挑战:1. 数据采集的困难:注塑模设计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现场观察,而这些数据的采集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和困难。

注塑模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注塑模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注塑模模具设计开题报告注塑模模具设计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注塑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在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随着塑料制品需求的不断增长,注塑模具的设计与制造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研究旨在探索注塑模具设计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提高模具的质量和效率,为塑料制品生产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研究目标1. 分析注塑模具的设计原理和工艺流程,了解模具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技术指标。

2. 研究注塑模具的结构特点和材料选择,探索提高模具寿命和耐磨性的技术手段。

3. 探索注塑模具的模具流道设计,优化注塑工艺参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4. 研究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降低注塑过程中的能耗和生产成本。

5. 开发注塑模具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提高模具设计的精度和效率。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的学术文献和专业书籍,了解注塑模具设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模具设计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2. 实验研究:采用实验室模拟注塑过程,通过观察和测量,分析模具设计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验证模具设计的有效性。

3. 数值模拟: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建立注塑模具的数值模型,进行模拟分析,优化模具设计参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4. 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和分析实验数据,总结模具设计的经验和规律,为模具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四、研究内容1. 注塑模具的设计原理和工艺流程:对注塑模具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了解模具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流程。

2. 注塑模具的结构特点和材料选择:研究模具的结构特点和材料性能,探索提高模具寿命和耐磨性的技术手段。

3. 注塑模具的模具流道设计:通过优化模具流道结构和尺寸,控制塑料流动和充填过程,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4. 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研究模具冷却系统的布局和参数选择,降低注塑过程中的能耗和生产成本。

5. 注塑模具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开发注塑模具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提高模具设计的精度和效率。

注塑模具毕业设计开题报告》ppt课件

注塑模具毕业设计开题报告》ppt课件

第八周:绘制模具装配图及相关零件图。
第九周:根据计算结果以及绘制的图纸编写说明书,完成答辩前准备工作。
第十周:请指导老师指导与改正出现的错误,修改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完善设计成果, 准备答辩。
六、参考资料
(1) 陆 宁.《实用注塑模设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7.5. (2)《塑料模设计手册》编写组.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3. (3) 齐晓杰.《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模具行业涉及的产业面很宽,比如金属产品制造业、塑料产品制造业、橡胶产品制
造业、陶瓷产品制造业、玻璃产品制造业及各种包装产品。同时,模具技术集设计、制造
、产品造型、软件应用为一体,集先进制造技术运用为一体。不难看出,模具设计与制造
专业的就业面很广,社会需求很大。
通过本次热水器壳体注塑模具设计,使自己能够将从书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生产
P20、3Cr2Mo、PMS、S的影响,但总体使用量仍较少。塑料模标准模架、标准推杆和弹簧等
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并且出现了一些国产的商品化的热流道系统元件。
但目前我国模具标准化程度和商品化程度一般在30%以下,和国外先进工
业国家已达到70%-80%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同时,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和
科研院所在这方面也开展了大量研究和开发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国内外塑料模具技术比较表
当今,中国塑料工业已步人世界塑
料先进大国的行列,塑料机械与模具、塑
料制品与应用,塑料树脂与助剂,总的生
产量和消费量都分别跃居世界的第一、第
二、第三位,为世人所关注。因为,从此
结束了我国塑料工业长期 利用国产装备生
塑模具的能力。
2.设计拟应用的文献综述(设计相关技 术的国内外现状)

注塑模具的开题报告

注塑模具的开题报告

注塑模具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注塑模具是一种用于塑料制品生产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汽车、家电、电子、日用品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注塑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深入研究注塑模具的开发与应用,提高其精度和效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开题报告旨在通过对注塑模具的开发与应用进行研究,探索提高注塑模具精度和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注塑模具的设计原理与要求、注塑模具制造工艺流程、注塑模具加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等。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文献资料收集与综述: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期刊论文以及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了解注塑模具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2.原理分析与设计要求:对注塑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总结注塑模具的设计要求,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指导。

3.注塑模具制造工艺流程研究:对注塑模具的制造工艺流程进行研究,包括模具材料选择、模具结构设计、数控加工、热处理等环节。

4.注塑模具加工技术研究:研究注塑模具的加工技术,包括数控机床的操作技巧、加工参数的设定以及表面处理等,以提高注塑模具的制造精度和效率。

5.质量控制方法研究:研究注塑模具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检测设备的选用、检测方法的确定以及质量评估与管理等。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1.通过对注塑模具的开发与应用进行研究,总结注塑模具的设计原理和要求,为注塑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提供参考依据。

2.研究注塑模具的制造工艺流程,优化模具制造工艺,提高制造精度和效率。

3.深入研究注塑模具加工技术,探索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的新方法和途径。

4.研究注塑模具的质量控制方法,确保模具制造的质量和可靠性。

五、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文献资料收集与综述,调查注塑模具的发展状况和应用领域(1个月)。

2.第二阶段:原理分析与设计要求,总结注塑模具的设计原理和要求(2个月)。

3.第三阶段:注塑模具制造工艺流程研究,探索优化模具制造工艺的方法和途径(3个月)。

注塑模设计的开题报告

注塑模设计的开题报告

注塑模设计的开题报告塑料模具是塑料制品的基础,是影响塑件质量及生产效率的最重点要素,约占 80%。

所以掌握好塑料模具的安装与调试至关重要。

下边是整理的注塑模设计的开题报告,欢迎来参照!1塑料注射模具在生产前调试的重要性试模是模具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技术、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基础,它为生产的全过程供给原始数据。

模具制成后,都应在交托行进行试模。

试模主假如查验模具的可生产性、塑料成品能否切合质量要求及合格率,并依据试验结果改正模具,同时探索模具投入正常生产运转的最正确工艺参数。

2模具调试前的准备工作2.1检查图纸模具调试一定审查图纸,依据图纸认识产品要求的几何尺寸、功能、资料、外观要求、调试采纳的设施及工具和附件能否齐备、工艺参数能否切合要求等。

2.2检查设施试模前应查验所使用设施的油路、水道、电路和机械运动部分等,还应检查设施喷嘴球体R的大小、定位圈的直径、最小模具厚度、最大模具厚度、开模行程和顶出方法等技术参数能否知足试模要求,做好试模前的准备工作。

2.3准备试模的原料因为模具是依据原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设计的,所以原则上我们应采纳图纸上要求的原料。

检查原料的牌号、规格、型号、增添剂、色母料等并对配料进行烘干。

2.4检查模具在模具安装到注塑机前,应依据模具装置图检查模具的外形尺寸、主流道进口尺寸、定位圈尺寸、压垫块高度和宽度及冷却水的进口与出口等,以便实时发现问题,进行修复。

模具的成型部件、浇注系统表面应光洁,无塌坑及显然伤痕。

各滑动部件配合空隙要适合,无卡住及紧涩现象。

各嵌镶件、紧固件要坚固,无松动。

2.5模具的空载检查①活动型芯、顶出及导向部位运动及滑动要安稳,要动作自如、定位正确靠谱。

②合模后各承压面(分型面)之间不得有空隙,接合要严实。

③锁紧部件要安全靠谱,紧固件无松动,开模时,顶出部位要保证顺利脱模,以方便拿出塑件及浇注时产生的系统废料。

3调试的详细步骤3.1试模操作方式注射机操作方式一般有手动、半自动、全自动。

(完整版)注塑模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完整版)注塑模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三、我国塑料模具的发展趋势
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我国模具工业的前进。CAD/CAM/CAE技术的日臻完善和在模具制造上的使用,使其在现代模具的制造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AD/CAM/CAE技术已成为现代模具的制造的必然趋势。CAD/CAM/CAE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和制造一体化, CAD/CAM/CAE一体化集成技术是现代模具制造中最先进、最合理的生产方式。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工程和制造系统,按设计好的模具零件分别编制该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是从设计到制造的一个必然过程
(3)考虑材料成形特性和力学性能。
(4)生产批量为大批量生产。
(5)模具设计要求:
①合理地选择模具结构;
②正确地确定模具成形零件的尺寸;
③设计的模具应当制造方便,成本尽可能低;
④充分考虑塑件设计特色,尽量减少后加工;
⑤设计的模具应当效率高、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
⑥塑件设计需提供2D图纸(AUTOCAD绘制)3D结构图和装配图(Pro/E)。
⑦模具设计需提供2D图纸(电子图和打印图)。
3)设计说明书的编写:(按学校毕业设计要求编写)
4)模具的大体方案:
胶框四周都有凸出的卡钩,若分型面设置在塑件的下表面或上表面,必须设置两个或者四个侧向分型机构,塑件对表面质量也有要求,所以选择将分型面设置在下表面。塑件一侧侧有侧凸结构,必须设置侧向分型机构,在设计模具是必须注意。浇口位置不能设置在塑件表面,以免影响表面质量。
[19] Storojev,V.M.,Teoria obrabotki metallov davieniem,Moskva,1977[20] Iliescu,C.and I.Neagoe.“Upsetting of cut bars in closed tools”,Wire World International,1987

注塑模具的开题报告

注塑模具的开题报告

注塑模具的开题报告摘要:本开题报告主要介绍了注塑模具的相关知识和研究背景,从注塑模具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同时,对注塑模具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最后,确定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通过本研究,将进一步提高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和制造技术水平,满足市场需求。

一、引言注塑模具是模具中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中。

注塑模具的设计和制造直接影响着塑料制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随着塑料制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进步,注塑模具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研究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和制造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二、注塑模具的定义与分类注塑模具是至关重要的塑料加工工具,它通过将熔化的塑料材料注入模具中,经过冷却和硬化,最终得到所需的塑料制品。

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用途,注塑模具可以分为单腔模、多腔模、家用模、工业模以及特殊模等多个分类。

三、注塑模具的工作原理注塑模具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模具中的喷嘴,将熔化的塑料材料注入到模腔中,并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使塑料材料在模腔中快速冷却和硬化,最终得到所需的塑料制品。

四、注塑模具的发展现状与问题随着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注塑模具在市场上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目前,国内注塑模具行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技术落后、精度不高、制造周期长等问题。

同时,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如何提高模具的冷却效果、降低成本等。

五、注塑模具的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1. 提高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水平,通过优化模腔结构、改善冷却系统等方式,提高塑料制品的成型质量。

2. 加强模具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开发出性能更优良的模具材料,提高模具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3. 推广应用模具制造的数字化技术,加快模具制造的速度和精度,降低制造成本。

六、研究目标与方法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提高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和制造技术水平,满足市场需求。

注塑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注塑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注塑模具设计开题报告一、开题背景注塑模具是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尤其在制造塑料制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模具的设计则是模具制造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模具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注塑模具设计的优化和改进,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意义1.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通过优化注塑模具的设计,选用合适的加工设备和工艺,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浪费。

2.降低生产成本。

注塑模具的制造成本通常比较高,但是,通过模具设计的优化和改进,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提高产品质量。

注塑模具的设计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对注塑模具进行合理优化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同时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注塑模具设计方法和经验,结合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优化设计流程。

设计注塑模具的流程比较复杂,通过优化设计流程,可以提供设计效率并降低设计成本。

2.加强工艺设计。

完善工艺设计方案,建立合理的制造过程,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并减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采用先进的设计软件。

对注塑模具进行3D建模和仿真分析,可以提高设计精度和效率,同时也可以简化制造过程,减少出处效果。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次研究,将得到以下几方面的预期成果:1.注塑模具设计流程的优化和改进,设计效率和质量提升,降低设计成本。

2.加强工艺设计,建立合理的制造过程,提高设计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降低生产成本。

3.熟练掌握先进的设计软件,提高注塑模具的设计精度和效率,简化制造过程,减少出处效果。

五、结论本次注塑模具设计的研究,是对注塑模具制造行业一个很有实用价值的探索,预期能够提高注塑模具的设计效率和准确度,优化制造过程,减少出处效果,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T. C. Chang, Expert Process Planning for Manufacturing, Addison-Wesley, 1990.
[12]. M. C. Kayacan, I. H. Filiz, A. I. So ¨nmez, A. Baykasoglu and T.Dereli. “OPPS-ROT: an optimised process planning system forrotational parts”, Computers in Industry, 32, pp. 181–95, 1996.
1.通过2D的特定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快速实现预览、添加、修改模架部件;
2.内建大量模架库,支持15个模型组件供应商信息;
3.智能模具组件及组装;
4.可自动生成各模板的2D工程图,自动创建BOM表;
5.可进行干涉检查及开模仿真。
四、设计(研究)进度计划:
1、查阅资料,学习相关知识,构造塑件的三维模型 (第1-2周)
(3)在国外工业发达国家,模具制造业已成为一个专业的行业,其标准化、专业化、商品化程度高,模具行业已经成为一个高技术密集型产业。
(4)CAD/CAM技术已在行业中得到基本普及。
(5)CAE技术及CAD/CAE/CAM一体化技术已在部分企业中应用,等。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具有生产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廉及市场前景广阔等一般发展中国家同样的一些特点,但中国人均GDP己超过2000美元,同时还具有相当雄厚的技术和工业基础,人们聪慧、勤劳、灵巧和改革开放良好环境等一些特殊的特点,这些特点很适合发展模具工业,可以预设,不远的将来,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中心,这给我国的模具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加快高技术设备如数控加工、快速制模特种加工在模具行业的应用,加大新兴CAM/CAM技术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比例,加速模具新结构、新工艺、性材料的研究和强化模具高级技术人员的培养,已成为我国模具行业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关键。
[8] 孙建民等.基于 Pro/E 的塑料模具设计研究[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06.18年第18期第5卷:3-7.
[9] 张荣清.模具设计制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0]. C. B. Besant and C. W. K. Lui, Computer-Aided Design and Manufacture, 3rd edn, Ellis Horwood, 1986.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塑料Fra bibliotek轴承的注塑模具设计
课 题 类 别: 设计□ 论文 □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专业(全称):
指 导 教 师:
年 月
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
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塑料制品在各个工业部门的推广应用,产品对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模具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今的要求。与传统的模具设计相比,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无论是在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方面,还是在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越性。Pro/Engineer是由美国PTC公司开发的机械设计自动化系统,具有单一数据库、参数化、基于特征、全相关联等特点,是目前机械行业人士广为应用的设计软件,在模具设计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8、修改设计,准备答辩 (第16周)
9、答辩 (第17周)
五、参考文献:
[1]林清安.Pro/ENGINEER Wildfire 2.0 模具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 王文广,田宝善,田雁.塑料注塑模具设计技巧与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 杜智敏,何华妹.Pro/ENGINEER 野火版塑料注塑模具设计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月 日
教研室(学术小组)意见
教研室主任(学术小组长)(签章):
月 日
三、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研究手段):
重点为模具的工艺分析,分型面的选择,浇注系统的设计,零件的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脱模机构和辅助机构的设计,注射成型模具和注射机的配合。难点为轴承各零件的三维建模及模型分析,需要在一定的平台上进行模拟分析及仿真开模和各种制模方案的研究,这个平台能进行整个模具的各种仿真过程如各种系统的设计。
塑料门轴承为冰箱上一个塑料件,研究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有两个:
(1)要求在Pro/E的环境下,通过对塑料门轴承的测绘,建立起三维模型,根据给出的塑料要求和塑料的工艺性能,选择注塑成型机,并完成塑料注塑成型模具的结构设计,建立模具的三维模型。
(2)研究塑料门轴承模具的注塑结构,包括其型腔数、位置,确定分型面、浇注系统,浇注口的位置、尺寸,流道的位置、尺寸等各方面模具的知识。
2、确定设计方案,写出开题报告 (第4-5周)
3、选定分型面,设计成型零件 (第6周)
4、确定模架类型和各模板尺寸,把型腔和型芯装进模架 (第7周)
5、完成其他零部件的设计装配,仿真开模动作 (第8-10周)
6、对设计进一步完善、修改,形成装配图、零件图的二维图 (第11-13周)
7、完成说明书及手工图 (第14-15周)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模具是工业生产之母,是工业产品生产用的重要工艺装备,它是以其自身的特殊性装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原材料成型。现代产品生产中,模具由于其加工效率搞、互换性好、节省原材料,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4] 付宏生,刘京华.注塑制品与注塑模具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5] 曹岩,程维中.Pro/ENGINEER Wildfire模具设计实例精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6] 奚永生. 塑料·橡胶成型模具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7] 葛正浩. Pro/ENGINEER Wildfire塑料模具设计入门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采用的途径:
采用PRO/ENGINEER模具设计系统来制作三维模型,进行轴承的各个系统设计、仿真和各种制模方案的制定。PRO/ENGINEER模具设计系统提供的曲面创建功能来创建主分型曲面和各种曲面创建。使用专家模架系统EMX增强pro/engineer模具设计和细化模架。使用EMX系统可以是设计者针对自己的设计要求,方便的修改细节参数,最终方便设计出理想的高质量模具,大大减少塑料模具所需的设计、定制和细化模架部件和组件的时间。使用EMX插件来设计模架有如下特点:
随着世界各国生产需要和塑料应用的不断扩大,塑料已成为在钢铁、木材、水泥之后的第四大工业基础材料。在这基础上所产生的塑料加工手段中的塑料模具的设计和制作水平,对塑料制品的成型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塑料市场的开拓、塑料制品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模具质量。由于塑料模具的研制工作一直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故其设计和制作水平提高很快,特别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技术发展很快。促进其发展迅速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特别是家电、汽车、IT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使模具制造业得到迅猛的发展。
(2)现代产品对模具的种类、精度、工作和使用寿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模具工业的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型)。用模具生产制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代消耗,是其它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