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中国移动-皮基站回传组网简介
皮基站简介

36个2T2R小区
BBU 3900/ rHUB容量 BBU3910
pRRU容量
24个rHUB G+L和2L最大96个pRRU ,2L+G最大48个 pRRU
容量能力 RHUB3908 接口
双模4pRRU 单模8pRRU 1小区, 单载波4 级级联,双载波2级级联
2*9.8G CPRI光接口, 8个以太网接口,
LTE频段:2.3G TDD 频段 功 率: LTE:2*125mW 支持用户数:32个激活态和 96个RRC连接态
LTE+GSM双模 一体化皮基站
LTE部分: E频段:2.3G TDD 频段 功 率: LTE:2*125mW 支持用户数:32个激活态和96个 RRC连接态 GSM部分: DCS1800: 上行: 1710 MHz~1735MHz 下行: 1805 MHz~1830 MHz 功率:20mw 载波:1个
(FEMTO 毫微微站、家庭级小基 100mW 以下(含
飞基站
SITE)
站
100mW)
10~20米
根据设备形态,皮基站设备可分为分布式皮基站和一体化皮基站。
华为分布式皮站Lampsite
TDS GSM RF RF
TDL RF
后续支持TDL/TDS/GSM三 模:
➢后续支持TDL/TDS/GSM 三种多模制式
下联口
DP接入口
处理能力:支持8台DP 同时支持扩展下一级的SW汇聚交换部件
对外接口:四个扩展光口,八个扩展电口, 一个调测端口。
供电方式:AC:154V~286V(47Hz~54Hz)
安装方式:挂墙/机柜
一体化皮基站—GPS
贴窗安装
室内GPS
Nonocell通过网线和GPS相 连,网线长度不超过100米 ;室内GPS通过双面胶水平 吸附在窗台或者垂直吸附在
9.中国移动-TD-LTE皮基站施工安装规范

9.中国移动-TD-LTE⽪基站施⼯安装规范⽬录1适⽤范围说明 (1)2安全须知 (1)2.1安全事项 (1)2.2静电防护 (2)3设备介绍 (2)3.1设备⼯作条件 (2)3.2设备外观及指⽰灯 (2)3.2.1扩展型系统组⽹产品外观图 (2)3.2.1.1TD-LTE扩展型⽪基站外观图 (2)3.2.1.2中继扩展单元(EU)外观图 (3)3.2.1.3远端扩展单元(DP)外观图 (3)3.2.2单载波⼀体化⽪基站外观图 (3)3.2.3双载波⼀体化⽪基站外观图 (4)4设备安装 (4)4.1设备安装施⼯流程 (4)4.2设备安装要求 (5)4.2.1取电要求 (5)4.2.1.1取电流程 (5)4.2.1.2注意事项 (5)4.2.2空间要求 (6)4.2.3⼯具要求 (6)4.3设备安装 (7)4.3.1扩展型系统组⽹产品安装 (7)4.3.1.1TD-LTE扩展型⽪基站安装 (7)4.3.1.2中继扩展单元(EU)安装 (9)4.3.1.3远端扩展单元(DP)安装 (9)4.3.2单载波⼀体化⽪基站安装 (15)4.3.3双载波⼀体化⽪基站安装 (15)4.3.4同步⽅式选择及安装 (15)4.3.4.1同步⽅式介绍 (16)4.3.4.2RGPS安装 (16)4.3.4.3注意事项 (20)4.4线路铺设 (21)4.4.1⽹线铺设 (21)4.4.1.1⽹线要求 (21)4.4.1.2⽹线布线要求 (22)4.4.2电源线铺设 (22)4.4.3光纤光模块铺设 (23)4.4.3.1光纤光模块铺设注意事项 (23)4.4.3.2扩展型⽪基站与EU之间光模块选择 (27)4.4.3.3光链路对接问题排查 (27)TD-LTE⽪基站施⼯规范V1.31适⽤范围说明移动通信⼯程传统室分建设中,往往存在建设⼯程量⼤、物业协调困难、维护成本⾼等难点,京信公司推出LTE ⽪基站暨TD-LTE⽪基站,其遵循3GPP标准,⽀持PTN、XPON 等IP回传,集成基带和射频,⾃带MIMO双天线,设备⼩巧美观,采⽤类IT部署⽅式,在新型室分建设中具备“建⽹便捷,灵活组⽹,容量优势”的特点。
移动通信基站知识

移动通信基站知识一、基站简介移动通信基站,又称为基站,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
它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与固定通信网之间的接口,实现了无线与有线之间的无缝衔接。
基站一般由基站控制器(BSC)、传输设备和无线基站单元(BSU)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
二、基站的分类基站按覆盖范围和功能可以分为不同类型,主要有宏基站、微基站和室内基站。
1. 宏基站宏基站是指覆盖范围较大的基站,一般安装在高楼大厦、山顶等高地上,其覆盖范围可达数十到数百公里。
宏基站一般用于城市和乡村地区,能够提供大范围的移动通信服务。
2. 微基站微基站是指覆盖范围较小的基站,一般安装在街道灯杆、小区楼宇等地方,其覆盖范围一般在几百米到几千米之间。
微基站主要用于城市中的密集区域,能够提供更加稳定和高速的移动通信服务。
3. 室内基站室内基站是指安装在室内的基站设备,主要用于室内场所如办公楼、商场、地铁站等,以增强室内的无线信号覆盖。
室内基站可以提供更好的信号质量和稳定性,确保在室内环境中也能够获得良好的移动通信体验。
三、基站的原理基站是实现移动通信的核心设备之一,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信号传输、信号处理和资源管理三个方面。
1. 信号传输基站通过无线信号传输系统,利用空间复用技术将不同用户的通信信号分别传输到对应的接收设备。
基站通过天线系统将无线信号发射出去,也能接收用户设备的信号。
2. 信号处理基站通过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处理,包括信号解调、调制、编码等过程,以确保信号的可靠传输和处理。
3. 资源管理基站需要管理和分配通信资源,包括频谱资源、时隙资源等,以满足用户设备的通信需求,并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基站的发展趋势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站也在不断演进和升级。
移动通信基站发展的主要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1. 多频段技术多频段技术可以提高基站的频谱利用率,增加网络容量,也能够提高网络的覆盖范围和性能。
2. 天线技术的改进天线是基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天线设计和使用多天线技术可以提高基站的覆盖性能和通信质量。
中国移动-皮基站回传组网简介

目录1简介 (2)2smallcell回传组网拓扑图 (3)3回传组网及数据流走向 (4)3.1网关组网及数据流走向 (4)3.1.1Internet回传组网 (4)3.1.2PON回传组网 (4)3.1.3PTN+CMNET (5)3.2PTN直连EPC组网及数据流走向 (5)3.3网管组网及数据流走向 (6)3.3.1不接网关 (6)3.3.2接网关 (6)皮基站回传组网简介1简介目前现网传统室内外部署站点回传比较单一,主要以PTN这种方式为主,而smallcell设备会根据不同的环境要求采取不同的回传方式,从而构成不同的网络拓扑,以下为大家介绍详细smallcell回传组网拓扑图构成。
常用相关名词:1InternetTD-LTE皮基站:是一种采用扁平化架构的小型化、低功率基站;回传网络包括:Internet、GPON、PTN三种;1)Internet:因特网(又名互联网)。
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交互(采用TCP/IP协议)而成的一个网络,它是在功能和逻辑上组成的一个大型网络。
2)G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俗称千兆无源光网络;网关:Smallcell网关,位于Small cell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用于两者之间的信令和数据的汇聚和转发;EPC:演进型分组核心网,简单理解运营商LTE核心网即可;皮基站网管系统:对Smallcell基站、网关进行鉴权(AAA)及管理(包括设备管理、业务管理、基站鉴权管理);网管网:运营商用于整网基站管理、数据管控、鉴权计费、业务管理等功能的平台。
3回传组网及数据流走向3.1网关组网及数据流走向3.1.1Internet回传组网TD-LTE小基站系统网关安全网关信令网关CMNET L3 PTN(落地)SGW信令数据流业务数据流Ipsec之前业务路径Internet第三方回传基站通过第三方网络回传(如广电、长城等)接入Internet公网,通过公网把报文传输到CMNET的公网BRAS,BRAS按照安全网关地址进L3VPN转发,安全网关收到报文后,解装ipsec隧道,校验/解密报文,按照报文内层目的ip转发给信令网关或S/PGW。
中国移动4G(皮站、飞站)小基站系统建设指导意见(最终定稿编)

中国移动4G一体化小基站系统建设指导意见随着网络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负荷的不断增长,传统宏站和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在物业协调、配套建设、深度和精确覆盖、扩容改造等方面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以皮站和飞站为代表的小基站技术,采用低成本、小型化、低功率、低功耗的即插即用型接入设备,通过基于IP的有线宽带回传链路和小基站网关接入运营商核心网,能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传统宏站和室内分布系统的有益补充。
经过前期总部计划建设部、研究院和试点省公司的大力推进和规模试点,4G小基站已基本具备全网规模部署推广的条件。
为指导各省公司开展4G 小基站建设工作,特制定4G小基站建设原则。
一、4G小基站总体定位4G小基站是指单载波(20MHz带宽)功率在500mW以下,集成了BBU、RRU、天线的一体化基站,按照单载波功率大小又可细分为皮基站(100mW-500mW)和飞基站(100mW 以下)两类。
4G小基站是一种低成本室内覆盖解决方案,可作为蜂窝网络的有效覆盖补充和容量扩充手段,主要用于网络覆盖或容量不足,建设难度相对较大且具备自有回传资源的场景。
一方面可用于家庭、小型企业、营业厅、超市等室内补盲补热场景,解决室内深度覆盖不足、降低用户投诉,提升业务分流能力、改善用户体验。
另一方面,还可以作为应对全业务竞争的家庭/企业无线应用综合平台,提供家庭/企业市场进驻载体,增强用户粘性,协同拓展宽带业务和数字化家庭/企业等增值业务,提升客户价值。
二、总体建设思路4G小基站建设要按照“室内补盲补热、SOHO接入平台、协同大网规划、按需适度建设”的总体思路开展建设。
室内补盲补热就是要通过4G小基站建设,以低成本、快速灵活的覆盖手段补充宏网覆盖盲点和弱覆盖区域。
SOHO接入平台就是作为应对全业务竞争的家庭/企业应用综合平台,提供家庭/企业市场进驻载体,增强用户粘性,协同拓展宽带业务和数字化家庭/企业等增值业务,提升客户价值。
协同大网规划就是要在4G小基站建设的过程中,和现有宏网在覆盖区域、容量规划、频率规划、互操作策略、全网指标统计等方面协同考虑、统筹规划。
一体化皮基站应用介绍

通过优化发射机参数和接收机算法,降低互调干扰对一体化皮基站性能的影响。
互调干扰抑制
03
高速移动通信技术
支持高速移动场景下的数据传输,确保用户在高速移动过程中仍能享受稳定的通信服务。
01
大规模MIMO技术
利用多天线技术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速率,增加系统容量。
02
载波聚合技术
将多个载波聚合成一个更宽的频带,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频谱效率。
提供皮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通信链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
用于无线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支持多频段和多制式。
确保皮基站稳定运行,提供持续供电和散热支持。
皮基站通过回传设备与星型拓扑
树型拓扑
网状拓扑
多个皮基站通过汇聚节点与核心网相连,适用于中等规模部署场景。
皮基站之间互相连接形成网络,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适用于大规模部署场景。
03
02
01
03
CHAPTER
一体化皮基站应用场景分析
在宏站覆盖不足的区域,如阴影区、弱覆盖区等,部署一体化皮基站进行补充覆盖,提升网络整体覆盖水平。
宏站补充覆盖
在人流密集、业务量大的热点区域,一体化皮基站可作为宏站的补充,分担业务流量,提升网络容量和用户体验。
热点容量分担
一体化皮基站可与宏站进行协同传输,实现信号的无缝覆盖和快速切换,提高网络整体性能。
一体化皮基站应用介绍
汇报人:XX
目录
一体化皮基站概述一体化皮基站系统架构一体化皮基站应用场景分析一体化皮基站关键技术探讨一体化皮基站产业链及生态系统一体化皮基站挑战与机遇并存
01
CHAPTER
一体化皮基站概述
一体化皮基站(Integrated Small Cell)是一种集成了基站和核心网功能的无线通信设备,旨在提供室内或热点区域的无线通信覆盖。
4.中国移动-TD-LTE扩展型皮基站设计方案(模版)

目录1概述.......................................................................................................................................................... - 2 -1.1背景介绍.................................................................................................................................... - 2 -1.2站点概述.................................................................................................................................... - 2 -2系统介绍................................................................................................................................................... - 3 -2.1系统架构.................................................................................................................................... - 3 -2.2网元介绍.................................................................................................................................... - 4 -2.2.1皮基站(扩展型双模) ...................................................................................................... - 4 -2.2.2GSM AU ............................................................................................................................ - 6 -2.2.3SW汇聚交换部件.............................................................................................................. - 7 -2.2.4远端扩展单元(DP)......................................................................................................... - 8 -2.3系统特点.................................................................................................................................... - 9 -3站点勘测及方案设计............................................................................................................................... - 10 -3.1电磁环境.................................................................................................................................. - 10 -3.2方案设计.................................................................................................................................. - 11 -3.2.1链路预算.......................................................................................................................... - 11 -3.2.2覆盖设计.......................................................................................................................... - 13 -3.2.3频点及PCI规划............................................................................................................... - 14 -3.2.4邻区规划.......................................................................................................................... - 15 -3.3资源申请.................................................................................................................................. - 15 -3.4材料清单.................................................................................................................................. - 17 -4工程指导................................................................................................................................................. - 17 -4.1站点传输.................................................................................................................................. - 17 -4.2现场施工.................................................................................................................................. - 18 -4.2.1走线与设备安装 ............................................................................................................... - 18 -4.2.2取电 ................................................................................................................................. - 19 -4.2.3工艺规范.......................................................................................................................... - 19 -5附件........................................................................................................................................................ - 20 -1 概述1.1背景介绍移动通信工程传统室分建设中,往往存在建设工程量大、物业协调困难、维护成本高等难点,京信公司推出LTE Nanocell暨TD-LTE皮基站,其遵循3GPP标准,支持PTN、XPON 等IP回传,集成基带和射频,自带MIMO双天线,设备小巧美观,采用类IT部署方式,在新型室分建设中具备“建网便捷,灵活组网,容量优势”的特点。
皮基站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皮基站
皮基站,既不是皮做的基站,也不是调皮捣蛋的基站。
它的真名,叫做Pico Site,也简称皮站。
其实,皮基站是一种比微基站更小的基站,为了体现级别差距,所以用了pico(微微)这个词。
根据3GPP组织的规则,无线基站分为四类,分别是宏基站、微基站、皮基站和飞基站。
一体化皮基站是一种小型低功率小基站,通过固网宽带接入到移动核心网,为用户提供LTE业务,主要用于企业、办公室、营业厅、网吧等中小型室内场所,快速提供LTE容量,以及解决LTE信号覆盖率低的问题。
吸收热点话务,为宏网络数据分流,实现精确、深度覆盖,提升网络对数据业务的支持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级机密皮基站回传组网简介
编制:刘统华
审核: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2018年9月
密级机密
文件历史记录
文件编号
文件标题皮基站回传组网简介
文件履历
版本编制日期更改内容(条款)适用软件版本V1.0 刘统华2018-09-10 首发通用
密级机密
目录
1简介 (2)
2smallcell回传组网拓扑图 (3)
3回传组网及数据流走向 (4)
3.1网关组网及数据流走向 (4)
3.1.1Internet回传组网 (4)
3.1.2PON回传组网 (4)
3.1.3PTN+CMNET (5)
3.2PTN直连EPC组网及数据流走向 (5)
3.3网管组网及数据流走向 (6)
3.3.1不接网关 (6)
3.3.2接网关 (6)
皮基站回传组网简介1简介
目前现网传统室内外部署站点回传比较单一,主要以PTN这种方式为主,而smallcell设备会根据不同的环境要求采取不同的回传方式,从而构成不同的网络拓扑,以下为大家介绍详细smallcell回传组网拓扑图构成。
常用相关名词:
名称/简称全称解释
SmallCel
l
SmallCell 低功率的无线接入节点
UE User Equipment 终端
EPC Evolved Packet Core 演进型分组核心网
PTN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 分组传送网
GPON Gigabit-Capable PON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
Internet Internet 因特网
CMNET China Mobile Network 中国移动互联网
AAA 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
Accounting 认证、授权、计费
HMS Network Manage System 网管管理系统
VP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虚拟专用网络BRAS 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 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IPSEC 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 互联网协议安全
S/PGW Serving/PDN(Public Data
Network) GateWay
服务网关/PDN网关
QINQ 也称Stacked VLAN 或Double VLAN
VLAN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虚拟局域网
CVLAN/SV
LAN
Customer VLAN/Service VLAN 用户VLAN/服务商VLAN ONU Optical Network Unit 光网络单元
OLT Optical Line Terminal 光线路终端
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IP Internet Protocol 互联网协议地址
1
Internet
TD-LTE皮基站:是一种采用扁平化架构的小型化、低功率基站;
回传网络包括:Internet、GPON、PTN三种;
1)Internet:因特网(又名互联网)。
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交互(采用TCP/IP协议)而成的一个网络,它是在功能和逻辑上组成的一个大型网络。
2)G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俗称千兆无源光网络;
网关:Smallcell网关,位于Small cell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用于两者之间的信令和数据的汇聚和转发;
EPC:演进型分组核心网,简单理解运营商LTE核心网即可;
皮基站网管系统:对Smallcell基站、网关进行鉴权(AAA)及管理(包括设备管理、业务管理、基站鉴权管理);
网管网:运营商用于整网基站管理、数据管控、鉴权计费、业务管理等功能
的平台。
3回传组网及数据流走向3.1网关组网及数据流走向
3.1.1Internet
回传组
网
TD-LTE小基站系统网关
安全网关信令网关
CMNET L3 PTN(承载)
L3 PTN(落地)
MME
SGW
防火墙
L3VPN
Native IP1
(
ipsec
)
Native IP2
(业务地址)
信令数据流
业务数据流
Ipsec之前业务路径一体化小基站
Internet
Internet
第三方回传
基站通过第三方网络回传(如广电、长城等)接入Internet公网,通过公
网把报文传输到CMNET的公网BRAS,BRAS按照安全网关地址进L3VPN转发,安
全网关收到报文后,解装
ipsec隧道,校验/解密报文,按照报文内层目的ip
转发给信令网关或S/PGW。
3.1.2PON回传组网
TD-LTE小基站系统网关
安全网关信令网关
CMNET
L3 PTN(承载)
L3 PTN(落地)
MME
SGW
防火墙
OLT
ONU
ONU Splitter
LTE 皮基站
LTE 皮基站
DHCP(or static ip)
CVLAN CVLAN+SVLAN CVLAN+SVLAN L3 VPN Native IP1(ipsec)Native IP2(业务地址)
S1信令数据流
S1业务数据流
Ipsec之前业务路径
BRAS
使用QINQ技术,LTE小基站打上CVLAN标签,ONU打上外层SVLAN标签,
OLT配置透传模式,透传至入口BRAS后,入口BRAS终结双层VLAN,通过DHCP
为基站分配Native IP,基站通过Native IP即隧道外IP,利用L3VPN,打通
至LTE安全网关IP。
由BRAS作为DHCP服务器,小基站通过ONU接入,连接OLT及BRAS,自动从
BRAS的DHCP服务器获取分配IP地址。
3.1.3
PTN+CMNET
TD-LTE小基站系统网关
安全网关信令网关
CMNET
L3 PTN(承载)
L3 PTN(落地)
MME
SGW
防火墙
DHCP(or static ip)
VLAN L2VPN VLAN L3VPN Native IP1(ipsec)Native IP2(业务地址)
S1信令数据流
S1业务数据流
Ipsec之前业务路径
BRAS
LTE
皮基站
汇聚环
接入环
LTE皮基站打上VLAN标签,通过PTN网络的L2 VPN技术,透传至入口BRAS
后,入口BRAS终结VLAN标签,为基站分配Native IP1;基站通过Native IP1
即隧道外IP,利用L3VPN,打通至LTE安全网关IP。
3.2PTN直连EPC组网及数据流走向
L3 PTN(承载)
L3 PTN(落地)
MME
SGW
L3VPN VLAN
S1信令数据流
S1业务数据流LTE 皮基站
汇聚环
接入环
VLAN
基站打上VLAN标签并且配置IP,数据通过地市PTN汇聚L3PTN网络,到达省干落地L3 PTN终结VLAN标签,直接与MME建立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