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空间距离

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空间距离
人与人之间有着看不见但实际存在的界限,这就是个人领域的意识。
因此根据空间距离不同,也可以推断出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
一般说来,交际中的空间距离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亲密距离
亲密距离在45厘米以内,属于私下情境。
多用于情侣,也可以
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或知心朋友间。
两位成年男子一般不采用此距
离,但两位女性知己间往往喜欢以这种距离交往。
亲密距离属于很
敏感的领域,交往时要特别注意不能轻易采用这种距离。
2.私人距离
私人距离一般在45~120厘米之间,表现为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但不易接触到对方身体,这一距离对讨论个人问题是很合适
的,一般的朋友交谈多采用这一距离。
3.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大约在120~360厘米之间,属于礼节上较为正式的交往关系。
一般工作场合人们多采用这种距离交谈,在小型招待会上,与没有过多交往的人打招呼可采用此距离。
4.公共距离
公共距离指大于360厘米的空间距离,一般适用于演讲者与听
众、彼此极为生硬的交谈及非正式的场合。
在商务活动中,根据其活动的对象和目的,选择和保持合适的距离是极为重要的。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美国人类学家德华·霍尔博士为人际交往划分了四种距离,每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零距离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为人际交往划分了四种距离,每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1)亲密距离:6英寸~18英寸之间 (15厘米~44厘米) 15厘米以内,是最亲密区间,彼此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息。
15厘米~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
44厘米以内,在异性,只限于恋人、夫妻等之间,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
人们熟悉的“办公室性骚扰”就发生在这一人际空间。
(2)个人距离:1.5英尺~4英尺之间 (46厘米~122厘米) 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
(3)社交距离:4英尺~12英尺 (1.2米~3.7米)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公事上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
(4)公众距离:12英尺~25英尺 (3.7米~7.6米)这四种分法可以看出,人类在不同的活动范围中因关系的亲密程度而有着或保持不同的距离。
不同民族与文化构成人们之间不同的空间区域,多数讲的人在交谈时不喜欢离的太近,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交谈是会凑的很近,而对俄罗斯人来说意大利人交谈是过于靠近,拉美人交谈时几乎贴身。
更有趣的是英国人与意大利人交谈时,意大利人不停的“进攻”,英国人不断的“撤退”。
实际上他们交谈时都只不过是要占据对自己适当的,习惯的实际距离。
西方文化注重个个隐私,东方人“私”的概念薄弱。
在电梯,巴士或火车上,素不相识人的拥挤在一起,东方人可以容忍身体与身体接触的那种挤,西方人无法容忍,在对个人空间的要求方面,中国人、日本人以至大多数亚洲人要比西方人小的多。
这是因为不同的文化习俗的缘故,西方人看中宽松的氛围,崇尚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而东方人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
空间的观念是立体的,不仅包括领域的大小距离,包含领域的高度。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常见的四种社交礼仪距离

人际交往的四个距离和四个常见的社交礼仪距离以下是对四种人际距离的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人际交往的四个距离和四个常见的社交礼仪距离1.亲密距离0 ~ 0.5m是亲密距离。
这是恋人、夫妇、父母、孩子和爱人之间的距离。
亲密距离可以分为近距离和远距离。
近距离在0到15米之间。
这是一个“亲密”的距离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充分表达各种亲密的感觉,如爱抚、舒适和保护。
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触摸对方的皮肤,直接感受对方的体温和呼吸。
恋人们非常希望在这样的空间里。
在这样的空间里,双方都会感到幸福和宽慰。
远距离亲密距离约为15~50厘米。
这是一个人们可以肩并肩、手牵手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谈论私事,窃窃私语。
在公共场合,只有爱人才能进入亲密距离的空间。
在公众面前,除了客观拥挤的场合,异性永远不应该进入这个空间,否则就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即使由于拥挤而被迫进入这个空间,一个人也应该尽量避免身体的任何部分接触到另一个,更不用说保持眼睛盯着另一个了。
2.社交距离0.5 ~ 1.5m是社会距离。
在这个距离上,双方伸直手,可能会互相接触。
由于这段距离更开放,亲密的朋友和熟人可以随意进入这个地区。
3.礼仪距离1.5~3米是礼仪距离,人们可以在这个距离打招呼,比如‘刘主任,好久不见’。
这是正式社交场合中使用的距离,如商务活动和国家活动。
采用这种距离主要反映了沟通的正式性和严肃性。
在一些领导和企业主的办公室里,他们桌子的宽度超过两米。
设计这种宽度的目的之一是在领导者与下属交谈时显示距离和尊严。
4.公共距离3米远是公共距离,双方只需点头。
如果他们大声喊叫,那是不礼貌的。
握手礼仪握手是所有交流场合中最常用和最广泛使用的问候礼仪。
它表达问候、亲密、友谊、问候、告别、祝贺、感谢、同情和许多其他含义。
通过握手,人们可以经常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意图,也可以推断自己的性格和感受。
有时候握手比言语更情绪化。
(a)握手的场合欢迎客人时;当你被介绍给别人时;当他们久别重逢;在社交场合突然遇见熟人时;参观和离开时;送别客人时;当别人向自己祝贺并送礼物时;取悦他人;当别人自助时,等等。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为人际交往划分了四种距离,每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零距离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为人际交往划分了四种距离,每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1)亲密距离:6英寸~18英寸之间(15厘米~44厘米) 15厘米以内,是最亲密区间,彼此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息。
15厘米~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
44厘米以内,在异*,只限于恋人、夫妻等之间,在同*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
人们熟悉的“办公室*骚扰”就发生在这一人际空间。
(2)个人距离:1.5英尺~4英尺之间(46厘米~122厘米) 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
(3)社交距离:4英尺~12英尺(1.2米~3.7米)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公事上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
(4)公众距离:12英尺~25英尺(3.7米~7.6米)这四种分法可以看出,人类在不同的活动范围中因关系的亲密程度而有着或保持不同的距离。
不同民族与文化构*们之间不同的空间区域,多数讲英语的人在交谈时不喜欢离的太近,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交谈是会凑的很近,而对俄罗斯人来说意大利人交谈是过于靠近,拉美人交谈时几乎贴身。
更有趣的是英国人与意大利人交谈时,意大利人不停的“进攻”,英国人不断的“撤退”。
实际上他们交谈时都只不过是要占据对自己适当的,习惯的实际距离。
西方文化注重个个隐私,东方人“私”的概念薄弱。
在电梯,巴士或火车上,素不相识人的拥挤在一起,东方人可以容忍身体与身体接触的那种挤,西方人无法容忍,在对个人空间的要求方面,*人、日本人以至大多数*人要比西方人小的多。
这是因为不同的文化习俗的缘故,西方人看中宽松的氛围,崇尚个人自由和个*利,而东方人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
空间的观念是立体的,不仅包括领域的大小距离,包含领域的高度。
人际交往的距离

人际交往的距离人类学教授霍尔博士将交往中的距离领域划分为四种类型:亲密距离、私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每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1)亲密距离:6英寸~18英寸之间(15厘米~44厘米)15厘米以内,是最亲密区间,彼此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息。
15厘米~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
44厘米以内,在异性,只限于恋人、夫妻等之间,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
“亲密距离”是指两人的身体能很容易接触到的一种距离,甚至是“亲密无间”。
这一距离多用于情人或夫妻间的谈情说爱,也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或者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之间。
这种距离能使一方感受到另一方身体的气息,并能很容易产生皮肤接触而给人以某种快适感。
两位成年男性交往时,由于特定的心理因素作用,一般不采用这种距离。
而女性知己往往喜欢这样近距离地相处。
这个距离是每个人都很敏感的领域,因而交往时要特别小心这种距离。
倘若你忽视了这一距离的灵敏性,无意间与一个交往不深或不熟识的异性形成了“亲密距离”,往往会被误解,弄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不愉快来。
人们熟悉的“办公室性骚扰”就发生在这一人际空间。
(2)私人距离:1.5英尺~4英尺之间(46厘米~122厘米)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
“私人距离”是指比“亲密距离”稍远一点的距离,一般表现为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但不容易接触到对方的身体。
通常朋友间的交谈多采用这个距离。
在社交场合,某些人为了向对方表示特殊的亲近感也会有意采用这样的距离。
(3)社交距离:4英尺~12英尺(1.2米~3.7米)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公事上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
“社交距离”的范围规定比较灵活,近可相距两三步,相当于两张办公桌的距离;远可相距五六步或更远些。
通常用于与个人关系不大的人员交往。
例如在小型招待会上,隔几步远与没有过多交往的认识者打招呼或简单寒暄几句便离开。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常见的四种社交礼仪距离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常见的四种社交礼仪距离下文为大家整理了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希望可以帮到您哦!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常见的四种社交礼仪距离1、亲密距离0~0.5米为亲密距离。
这是恋人之间、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以及至爱亲朋之间的交往距离。
亲密距离又可分为近位和远位两种。
近位亲密距离在0~15米之间。
这是一个“亲密无间”的距离空间,在这个空间内,人们可以尽情地表现爱抚、安慰、保护等多种亲密情感。
在这个空间内,人们可以彼此肌肤相触,能直接感受到对方的体温和气息。
恋人之间极希望处于这样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双方都会感到幸福和快慰。
远位亲密距离大约在15~50厘米之间。
这是一个可以肩并肩、手挽手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谈论私事,说悄悄话。
在公众场合,只有至爱亲朋才能进入亲密距离这一空间。
在大庭广众面前,除了客观上十分拥挤的场合以外,一般异性之间是绝不应进入这一空间的,否则就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即使因拥挤而被迫进入这一空间,也应尽量避免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对方,更不能将目光死盯在对方的身上。
2、社交距离0.5~1.5米为社交距离。
在这一距离,双方都把手伸直,还可能相互触及。
由于这一距离有较大开放性,亲密朋友、熟人可随意进入这一区域。
3、礼仪距离1.5~3米为礼仪距离,人们在这一距离时可以打招呼,如“刘总,好久不见”。
这是商业活动、国事活动等正式社交场合所采用的距离。
采用这一距离主要在于体现交往的正式性和庄重性。
在一些领导人、企业老板的办公室里,其办公桌的宽度在2米以上,设计这一宽度目的之一就在于领导者与下属谈话时可显示出距离与威严。
4、公共距离3米之外为公共距离,处于这一距离的双方只需要点头致意即可,如果大声喊话,是有失礼仪的。
握手礼仪握手礼是在一切交际场合最常使用、适应范围最广泛的见面致意礼节。
它表示致意、亲近、友好、寒暄、道别、祝贺、感谢、慰问等多种含义,从握手中,往往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情绪和意向,还可以推断一个人的性格和感情。
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空间距离

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空间距离
人与人之间有着看不见但实际存在的界限,这就是个人领域的意识。
因此根据空间距离不同,也可以推断出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
一般说来,交际中的空间距离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亲密距离
亲密距离在45厘米以内,属于私下情境。
多用于情侣,也可以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或知心朋友间。
两位成年男子一般不采用此距离,但两位女性知己间往往喜欢以这种距离交往。
亲密距离属于很敏感的领域,交往时要特别注意不能轻易采用这种距离。
2.私人距离
私人距离一般在45~120厘米之间,表现为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但不易接触到对方身体,这一距离对讨论个人问题是很合适的,一般的朋友交谈多采用这一距离。
3.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大约在120~360厘米之间,属于礼节上较为正式的交往关系。
一般工作场合人们多采用这种距离交谈,在小型招待会上,与没有过多交往的人打招呼可采用此距离。
4.公共距离
公共距离指大于360厘米的空间距离,一般适用于演讲者与听众、彼此极为生硬的交谈及非正式的场合。
在商务活动中,根据其活动的对象和目的,选择和保持合适的距离是极为重要的。
1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关于人际交往的距离分类

关于人际交往的距离分类
1、密切距离,接近型(0.15米):
为了爱抚、格斗、安慰、保护而保持的距离。
2、密切距离,较近型(0.15~0.45米):
伸手可触的距离,是关系比较密切的同伴之间的距离;也是在拥挤的电车中人与人之间不即不离的距离。
3、个体距离,接近型(0.45~0.75米):
能够拥抱或抓住对方的距离。
对于对方的表情一目了然。
夫妻处于这种位置是自然的。
4、个体距离,稍近型(0.75~1.20米):
这是双方同时伸手才能触及到的距离,这是对人有所要求时应有的一种距离。
5、社会距离,接近型(1.20~2.10米):
这是超越身体能接触的界限,是办事时同事之间所处的一种距离。
保持这种距离,使人具有一种高雅、庄严的气质。
6、社会距离,远离型(2.10~3.60米):
这是为便于工作保持的距离,工作时既可以不受他人影响,又不给别人增添麻烦。
7、公众距离,接近型(3.60~7.50米):
如果保持4米左右的距离,说明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有许多问题或思想待解决与交流。
8、公众距离,远离型(7.50米以上):
这是讲演时采用的一种距离,彼此互不相扰。
如能将以上8种距离铭记在心,就能准确、顺利地判断出你与对方所处的关系与密切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为人际交往划分了四种距
离,每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1)亲密距离:6英寸〜18英寸之间(15厘米〜44厘米)
15厘米以内,是最亲密区间,彼此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
气息。
15厘米〜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
44厘米以内,在异性,只限于恋人、夫妻等之间,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
人们熟悉的“办公室性骚扰”就发生在这一人际空间。
(2)个人距离:1.5英尺〜4英尺之间(46厘米〜122厘
米)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
(3)社交距离:4英尺〜12英尺(1.2米〜3.7米)
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公事上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
⑷ 公众距离:12英尺〜25英尺(3.7米〜7.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