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抒情散文意境论文

合集下载

一层秋雨一层凉优秀抒情散文七篇

一层秋雨一层凉优秀抒情散文七篇

一层秋雨一层凉优秀抒情散文七篇层秋雨一层凉优秀抒情散文篇一秋风瑟瑟,细雨飘摇。

打湿了校园走廊上的栏杆,遮挡了奔跑行人的视线,地面一潭潭的积水反射着刺眼的月光。

雨点滴落,如同蜻蜓点水般荡漾起层层涟漪,月光破碎成点点星光。

夜,依然是朗朗的读书声。

灯光微弱,映衬在每一个莘莘学子的脸颊上,会发现鬓角下的一丝汗珠,闪烁着熠熠光辉!他们放声的朗读着,置身于智慧的光圈中,仿如形成了一个小世界,不断的吸取着知识养份。

当他们累了,会说说笑笑缓解一下,彼此互相鼓舞着。

我有些羡慕,羡慕他们的张狂、肆意,在高三紧张压抑的日子里痛并快乐着。

每当看到他们如此,我会有几分落寞。

曾经,我也是那里面的其中一员阿!然而,现在的我,堕落、颓丧,黑暗的光圈将我置身于夜的某一角落,我再也无法和他们融在一起了。

有时,我也会捧起智慧的书囊,去试着大声放读,但总是记得半生不熟,且很快就会忘记,或许是我不够用心吧!渐渐地我厌烦了,不再愿去拿起书,我退缩了,成了一名还未参战的逃兵了。

在同学们朗诵之余,我在某一角落默默地写下这篇文章,用文字来遮掩我内心的不安。

面对未来的人生,我将会何去何从呢?是碌碌无为,平平淡淡的度过一生,这我无从知晓。

过去的辉煌已成往昔,梦想已被我亲手湮没。

茫茫然,沧海桑田,哪里会有我自身的一片天。

似水流年,青春易逝,我不得不去思索。

半笺残殇,拈一片花瓣,残留着待尽的芬芳;秋风细雨,拂一片落叶,承载着清晰的纹络;朦胧人生,似南柯一梦,挥霍着残逝的流年。

突然间想起了很久以前在书上看到的一段话:人生最值得珍惜的是所经历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当暮年时,你回过头,慢慢地细数着人生的过往,你不会觉得惋惜与后悔,因为你曾经努力过,活出了价值,即使没有好的回报,但也是人生中最精彩,最值得回味的路程。

想到这里,我心里一瞬释然。

风儿轻轻掠过,有些微凉。

秋雨还在不断拍打着,但显然变得柔和了,朦胧的月光依旧是那样耀眼。

我拾起了久经没碰的书籍,轻轻地朗读着,正如我悄悄的归来!层秋雨一层凉优秀抒情散文篇2秋,深秋,远离喧嚣城市的深秋。

抒情散文精选5篇

抒情散文精选5篇

抒情散文抒情散文精选5篇导语:抒情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情色彩的语言运用上。

最大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

以下是文学网小编分享的抒情散文=,欢迎大家阅读!抒情散文1漫步人生路,你会遇到许多缘,总有那么一种缘走入你的内心深处的心迹里。

总有一个遥远朦胧的地方,始终有一个朦胧梦牵动着我,飘逸在朦胧的思绪里挥洒不去。

这种缘让你感觉离你很近,想要伸出手去拥抱,但却离你很远。

时而朦胧,时而清晰。

有人说,朦朦胧胧的人生,是糊里糊涂的人生,也是消极的人生。

岂不知多数人口中的朦胧,是眼睛的朦胧,而不是心灵的朦胧。

朦胧只是看不清,却不是糊涂,如果真的是糊涂的人生,那便活得毫无意义了。

而朦胧带给人的却是一种境界,一种看尽世间一切美好的境界,因为朦胧,所以丑的也许也可以是美的。

烟雨是一种景象,无数双眼睛伴着华丽的外表看得烨烨生辉,可有谁洞悉这朦胧之后开阔的意境。

有时,我们所留恋的,其实只是一种情境,一种似梦似幻,亦真亦假的感觉。

可这又有什么不好呢,总归是有了花儿开的浪漫,诗样的情怀。

那些灿若花儿般的时光,成了记忆里最纯最美的画卷,展开时,亦透露出或淡或浓的清香。

多么希望自己心静如水,而此时,竟是这样的容易感触。

难道心真的老了吗?许多时候,烟雨朦胧被看成是一种迷惑,一种怅惘。

其实,这是心境的限制。

就像前些天,我读余秋雨的散文,他写的《牡丹亭》那一节确实是深入到人物心境里了。

《牡丹亭》里杜丽娘去花园看了一园春色,即立刻与这园子里的一切产生了共鸣,让她感觉到她自己的生命与她眼前灿烂而又容易凋零的春华是那么相似。

对于生活乐趣,没有一种心境,是无法达到共鸣的。

就像,我从梧桐树下走过,可以听见梧桐洒脱奔放的的心跳,你却只享受到树下一片阴凉。

对于敏感的人,不是因为多情,而是因为多心。

心里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不在乎别人强加的框架。

严冬走过,春天就要来临,可是灵魂依然独自逍遥。

静,可以享受到自由;动,可以感受到飞翔。

现代散文精选(通用6篇)

现代散文精选(通用6篇)

现代散⽂精选(通⽤6篇)现代散⽂精选(通⽤6篇) 在⽇常学习、⼯作和⽣活中,⼤家都经常看到散⽂的⾝影吧?散⽂的宗旨是⽂笔⼀定要优美,⽂章⼀定要流畅。

“形散⽽神不散”。

你知道写散⽂的精髓是什么吗?以下是⼩编整理的现代散⽂精选,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现代散⽂篇1 偏僻遥远的⼭⾕、⾼数千尺的断崖,预⽰了野百合追求美好愿望的道路必然艰难曲折。

恶劣的⽣长环境,并没有消磨它作为花⼀棵百合的天性,虽然它刚诞⽣时长得跟其他野草⼀模⼀样。

但⼀个坚定的念头在它的⼼中悄悄萌⽣:我要开花,我要以花作证。

为此,它努⼒地吸收⽔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与⾃然环境顽强地抗争。

如果说与⽣长环境的抗争,只是野百合为实现美好⼼愿迈出的第⼀步的话,那么,野草的讥讽嘲笑、蜂蝶的鄙夷才是野百合⾯对的更严酷的考验。

野百合是执着的,野百合更是智慧的。

⾯对野草的嘲讽讥笑、蜂蝶的鄙夷劝导,野百合坚定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不管有没有⼈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不事张扬的野百合,⽤⾃⼰的⾏动默默抗争,独⾏其道,终成正果: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

这花是信念的结晶,是⼼⾎的凝聚。

野百合终于实现了⾃⼰的价值。

正因为这美丽来之不易,所以当百合⾕成为⼈们的圣地之时,每⼀朵野百合都能谨记第⼀朵百合的教导:全⼼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的存在。

⽂章通篇运⽤拟⼈的⼿法,通过层层衬托,塑造了⼀个充满灵性,⼤智⼤慧的野百合的形象。

百合⾕其实就是⼀个充满世事艰⾟的⼤社会的缩影,野百合的遭遇何尝不具有⼈⽣奋⽃的典型意义: ⼀个⼈社会价值的实现,只有⼀种⽅式,那就是以花来证明。

在20世纪七⼋⼗年代的台湾⽂坛,林清⽞这个⼟⽣⼟长的作家,以其乡⼟⽓息、传统情怀、民族意识以及他独树⼀帜的禅佛⽂化,成为台湾最为多产⽽且作品畅销的作家之⼀。

林清⽞多次提到影响他性格和写作风格的母亲。

他说,⼩时候母亲曾告诫他,写东西要有趣味的你要多写⼀点,与别⼈分享;⾟酸的少写⼀点,留着⾃⼰晚上回房间⾥哭就⾏了。

沈从文《边城》论文

沈从文《边城》论文

试论沈从文《边城》的艺术特色内容摘要: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在艺术表现方面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解读了《边城》这部作品的艺术性。

一是作品本身具有的抒情意境的诗化特征;二是其诗境中蕴含的悲凉况味;三是在悲凉感怀下凸显的永恒的人性美。

通过层层体味挖掘其作品中最具价值的东西--人性美。

人性美是永恒的,沈从文先生描绘的这一美好品质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仍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抒情意境悲凉人性美沈从文先生,是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兴起的京派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京派作家是以人道主义为根基,遵循“为人生”的创作思想的作家流派,他们由文化层面探讨人性、人生和国民性,艺术上熔写实、浪漫、记“梦”和象征于一体,多写自然景物、纯真爱情、童心及原始纯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就沈从文先生而言,其小说创作大体可分为重叙民间传奇和历史小说、都市讽刺和乡土抒情三部分,其中乡土小说又称湘西小说,是作者对边地山民人情美、人性爱的深情礼赞和讴歌。

中篇小说《边城》就是构筑湘西小说的柱石,也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

《边城》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湘川边境的小山城茶峒及其附近的乡村为背景,描写了撑渡船的老人和他外孙女翠翠的生活,以及翠翠与当地掌水码头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大老和二老之间曲折的爱情悲剧故事。

《边城》共二十一节,每一节都充满了诗意,作者以舒缓的节奏、细腻的描画、清丽的语言,给予读者一种悠远质朴的美感。

一、一首具有抒情意境的诗《边城》因其全篇弥漫着悠然袅袅的诗意,而常被人称作“一部田园牧歌式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刘西渭语)。

在沈从文先生的诗化小说长廊中,《边城》无疑是高居其王冠之上的宝石。

首先,作品中的人、事、物皆被镀了一层诗意的光辉。

在故事情节方面,是以翠翠和二老的爱情为诗情的载体,悠然道来二人故事中“爱”与“美”的特质。

翠翠本身就是美的,纯的。

“翠翠在风日里长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养着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想不到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1)沈从文先生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翠翠的纯美与柔和,翠翠像一件带有灵魂的美玉。

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精选34篇)

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精选34篇)

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精选34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精选34篇)抒情是指表达情思,抒发情感。

抒情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抒情方式可分为借景抒情法、触景生情法、咏物寓情法、咏物言志法、直抒胸臆法、融情于事法和融情于理法等。

今天为大家准备的是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

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篇1或是寒风料峭,或是身子每况愈下,时序渐近严冬,阵阵寒意从脚底直往上窜,我回家从门后取下了尘封已久的布鞋,掸掉蛛网,拍去灰尘,穿在脚上,顿觉舒适、温暖,股股暖流遍布全身。

穿上布鞋,一桩桩的往事涌上心头。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经济落后、物资匮乏的年代。

人们的生计难以保障,著衣穿鞋更难以讲究,不能讲究。

华丽的衣裳,漂亮的鞋子是我们孩子梦中的奢望,我的母亲却能想方设法,把我们兄弟姐妹装扮得漂漂亮亮。

家中上有年迈的祖父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虽然每天的劳作很辛苦,但是母亲总是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缝缝补补。

我每每在半夜梦中惊醒时,总看到母亲还在熟练敏捷地运针拉线,嘴里哼着小曲,没有一丝倦意。

母亲年轻的时候是方圆几个村落有名的针线活能手,年轻情侣赠送情物往往是布鞋、鞋垫,大多出自了母亲之手,寿酒上的礼物,也有我母亲的杰作。

那时一到天黑,母亲在忙完家务后,就在油灯下做针线活,乐此不疲。

我们几个村落有嫁女娶媳的人家,从十多里的地方,提着火把,赶到我家里求我母亲,不上两天就乐呵呵地拿走布鞋、鞋垫,在人家赞不绝口声中,母亲退下了人家的重礼。

那时候我们兄弟姐妹常常穿着精致漂亮的布鞋,惹来了不少孩子钦羡的目光,在那个年代,它是我们兄弟姐妹炫耀的资本,最高兴的事儿。

七十年代末,我在一所县级重点初中读书,离家有二十多里。

我们农家孩子不到寒冬,不会穿保暖的鞋,一星期就是解放鞋,而且是光脚。

一天下午,天气骤寒,阴沉的天空飘起鹅毛大雪来,不一会儿,地上就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雪,而且雪一直飘落不停。

抒情散文范文(精选20篇)

抒情散文范文(精选20篇)

抒情散文范文(精选20篇)抒情散文范文(精选20篇)抒情是表达情思,抒发情感。

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抒情散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抒情散文篇1一年的时光转眼而逝,成为一种记忆,成为一种温馨,成为一种文字。

时光总是那样匆匆而去,不经意间记忆已经积下了厚厚的岁月,是欢乐是痛苦都是自己一点一点地走过,成为自己的一段段历史。

我只想平淡地走过人生的岁月,体验人生的风雨,体验人生的苦难,在体验中悄悄地走到人生的黄昏,坦然地面对落山的晚霞。

人的生命也许会消失,但是你的文字也许会永远为你活着,这就是你生命的延续。

拿起你手上的笔,无论你写什么,只要你能坚持,写到生命最后的时刻,文字会给你温暖和微笑,会给你灿烂的拥抱,会给你精神上的慰藉,会给你带来光彩。

文字会让你远离痛苦和人生的不幸,文字会带我们走到阳光的天空下,让我们的心安于温馨之中。

一本书,一杯香茗,坐于清香的花草间,心是那么得悠闲,心是那么得如意,心是那么得放松。

不再为凡间的奔波而成为各种各样的奴隶,为自己活着,为自己喜欢的人生活着,不再为了别人的眼神而活着,做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然之人。

慢慢地去享受生活,慢慢地去品味生活,而不是围着凡庸的生活消耗生命。

好多人都说网络是虚拟的,那现实生活中都是真实的吗?也不见得。

现实生活有虚假和真实,网络中也是虚假和真实。

若我们都怀着一颗美好的心去对待朋友,不是一样可以换来一颗美好的心吗?虽然在网络上彼此没有见过面,但是心是相通的,友情是相通的。

当然网络中也不健康的人和事,生活中也同样有的。

我总觉得网络里还是好人多于坏人,美好的多于丑陋的。

让我们怀着一颗阳光一样的心去对待每一个朋友,我想再丑陋的人也会在阳光下变得美好起来。

我虽然有个圈子,但是若没有朋友的无私奉献,这个圈子就没法生存下去。

在这里我真的要谢谢圈子里的管理员们,圈子有你们才会更加光彩照人,有你们圈子才会更加阳光明媚。

初中写景抒情散文800字

初中写景抒情散文800字

初中写景抒情散文800字写景抒情散文选材丰富,情感细腻,意境优美,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进行教学,便能很好体现此类散文情景交融、神形统一的特点。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初中写景抒情散文800字,供大家欣赏。

初中写景抒情散文800字篇一:爱上西湖“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这段词似乎有些悲伤,却勾勒出一种美好的意境,若真有一位佳人在水一方,何尝不是一幅美景?没想到我真的邂逅了一位绝世佳人。

自古以来,多文人墨客至此,留千古佳篇众多。

她的名字,华夏无人不知,曾如此憧憬于至此一游,领会如仙境般之西湖,饱览如诗如画之美景。

她无论远观还是近观都美得无可挑剔。

初次在远处望见她,就觉得她美得不可方物。

杨柳的枝条条已垂到水面,宛如一位少女清洗着她的头发。

她犹抱琵琶半遮面般,让杨柳掩盖住湖水的一部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吐露了这位佳人的娇羞。

渐渐走近,才发现湖上的朵朵荷花,点缀着湖面,正是佳人最合适的装饰。

花生的硕大,她们的颜色全是明艳的粉,未经任何修剪,优雅地立在湖面,荷叶是沁人心脾的翠绿,轻轻地托着荷花,不忍心让她受伤,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正写出了这番美景。

荷花下的鲤鱼,游来游去,好像是在捉迷藏呢!这何尝不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呢?走到湖边,我终于与她近距离的接触,湖面上,阳光洒下点点光斑,微风乍起,湖水伴着清风泛起涟漪,整个湖似是一块价值连城的巨大的绿宝石,她静的迷人,令人不舍得打扰她。

我倚在柳树旁,闭上眼睛,静静的想着,待到冬天的西湖,又是什么样呢?青翠的绿树大概都被成片火红的梅花取代了吧,冬日时的西湖便被热情的红梅团团簇拥,这样,即使在寒冷,她也不会寂寞了。

想着想着,突然下雨了,西湖还真像个小孩子,一到盛夏就哭个不停。

连天的雨衬托了西湖的气质,再配上许仙,白娘子的断桥相会,薄薄细雨好似为西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为她增添了几分凄楚动人。

小巷深深抒情散文(通用9篇)

小巷深深抒情散文(通用9篇)

小巷深深抒情散文(通用9篇)小巷深深抒情散文篇1午夜梦回,看见明月满窗,童年时那条深深的小巷便乘了夏夜的月色翩然而来。

小时候,我家住在小巷深处一所古旧的青砖老房里,狭窄的小巷曾经受过风雨的洗礼,斑驳的墙壁镌刻着小巷中几辈人的生活。

我不知道小巷深深深几许,但关于小巷的记忆多和夏天有关,在其他的季节里,小巷也只是道路而已,特别是冬天,小巷里的风特别大,总想快点穿过小巷回家或者跑到街上。

“悠长寂寥的雨巷、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是属于江南才子的惆怅,小巷在我的记忆里多的是欢乐。

炎炎酷暑,倦蝉噪鸣,倦了的人们会在小巷中享受梧桐树洒下的一地阴凉,大人们摇着蒲扇谈天说地,孩子们也聚在小巷里玩。

那时候的孩子没有真正的玩具,但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乐趣。

一个小孩儿发现了一只触角长长的天牛,立刻呼朋引伴来观看,左邻右舍的孩子都出来了,趴在地上用各种手段逗引那只其实并没多少乐趣的天牛,能消磨掉一个冗长的中午。

小虫子可以成为天然的玩具,我们还能自己动手制作玩具,比如用杏核做哨儿,把杏核的两面磨出小洞,然后用针仔细地把里面的杏仁挖出来,一呼一吸间就会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响声。

我们寻找饱满好看的杏核,然后在小巷的青砖墙上磨,其实那是很需要耐心的,小巷的墙壁上也因此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

晚上,大人们乘凉的阵地都转移到了大街上,孩子们也跑到大街上闹,有的时候我会被大人差回家拿个蒲扇马扎之类的东西,也有的时候大人回家了,玩疯了的我却不跟着回去。

独自走那条小巷的时候它就变得特别长,斑驳的树影在两边的墙壁上摇动,变幻成故事中鬼怪的模样,吓得我心咚咚直跳。

第二天,在阳光下再看那小巷,还是那样的墙壁,那样的树影,真的没什么好怕的,可到了晚上独自走过时却依然还是害怕。

夏天,在小巷残旧的墙上会长出一些浓绿而湿润的青苔,细小而密集,毛茸茸的样子似乎并不起眼,但是它们的生命力却很强,只需要一点湿润就能蔓延成片,并且有着丝绸一般光滑的质感,用手一触摸,一股凉意沁入心底,非常的纯粹自然!那时候,在我的眼里青苔就是青苔,与心事无关,长大后我曾经在一本书上读到过这样一句话:“等到墙上长满了青苔!”等待是如此的淡定却又多么沧桑啊!在青苔滋长的时光里,我也经历了太多的轮回和忧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现代抒情散文的意境
【摘要】散文因其文体自由,篇幅适当,意境优美而最适宜当代社会的审美需求,巧用词语,运用修辞手法,写景的不同创作技巧构成了散文意境美。

不同散文作家的风格体现了多种多样的散文意境美。

【关键词】意境普遍性美学意义构成创造风格
中国古典文学常主张借外物或铺陈一种气氛来寄托自己的内心情感,或反衬主观情绪,这就涉及到如何表达和表现这种主观情绪的问题,而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我认为是意境的创造。

“意境”的提法最早源于佛教经典,指一种“超然的妙语之象,心神圆通之境”。

而后来拓展到各种艺术领域。

散文、小说、戏曲文章以及绘画雕塑等都用“意境”进行审美判断。

一、散文意境的普遍性和美学意义
1、散文意境的普遍性
首先,散文是一种最广泛,最自由的文体。

我国古代文论家刘勰就曾把散文分为十八类,而这十八类又可分为若干小类,结构甚是庞大;现代作家郁达夫则认为“散文就是和韵文相对的文体”;当代学者认为凡是用散文体写成的具有感情色彩的文字都是散文。

这无疑更适合当代快节奏的生活和人们的审美需要。

其次,散文篇幅适当,被称为“文学的轻骑兵”。

陶潜《桃花源记》不足400字,刘禹锡《陋室铭》不足100字。

现当代许多散文大家如鲁迅、冰心、朱自清等都写过大量篇幅短小的散文名篇。

因此,散文将是意境所在的广阔领域和发展天地,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它独特的审美作用,指引着人们去发现艺术美的光辉。

2、散文意境的美学意义
散文意境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意义就在于让人直接感受作品内容的意蕴之美,“笔墨之中,笔墨之外,还有一段深情名理”(沈德潜《说诗晬语》),从而引发自己对别人、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呼唤人们心灵的“真、善、美”,陶冶人的性情,并使人学会在社会、个人、大自然间塑立一种健康发展的平衡关系。

二、散文意境美的构成
1、巧用词语
意境之美,其优劣成败固然主要取决于深刻新颖的思想和浓郁、真挚的感情,而词语的恰当贴切,则有助于意境美的产生和形成。

有时候一个字就是一种意境,杨朔《雪浪花》写礁石变得窝窝坎坎,就说是“叫浪花咬的”,一个“咬”字给人的印象何其深,让人顿觉其贴切巧妙之处。

又如碧野的《天山景物记》中有这样一段优美的文字:
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这段文字中运用了富有色彩和动感的语词描绘出一幅天山优美的画面,使人身临其境,流连忘返,从而得到一种美妙的艺术享受。

2、运用修辞方法
散文的意境要求含蓄深远,引人产生广泛联想,还要借助于修辞手法的运用,尤其是比喻和比拟,这对于意境创造有着特殊又普遍的意义。

它或借景抒情,或托物咏志,含蓄蕴藉又生动形象,创造出许多动人美丽或耐人寻味的意境。

鲁迅在写人叙事时常用比喻,在《藤野先生》中,把被顶得高高耸起的学生制帽比作“一座富士山”,把男留学生盘在头上的发辫比作“小姑娘的发髻”。

这些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清国留学生”的发式,还表露了作者的厌恶之情,发人深思、令人深省。

3、写景繁笔重彩和简笔冲淡
散文有利于作者运用适当的篇幅来描绘景致,繁笔重彩地铺陈一种氛围,以达到一种良好的意境效果。

例如:张秀亚的《秋白小扎》就属于这种精工细作:
“菁菁,你沉衣古潭,水面生凉,我看见你的影子在水面颤抖了。

……你晶亮的眸子可也注意到丝瓜的藤蔓么?皎黄的花似乎开得美了……”
选文全方位动用了触觉、视觉、听觉,塑造了许多美丽的景致:古潭、倩影、独木桥等,无不带有静寂幽深之感。

细致地铺陈了作者那种无限的惆怅,使“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重笔铺陈给人营造的是一种具体可感,如临其境的感觉,它对于感染读者、感动读者引起共鸣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作者对于某种景物都只是寥寥几笔,淡淡勾勒了其轮廓,具有一种“韵外之致”的美,这就是写景简笔冲淡,它与繁笔重彩并不
矛盾。

前者强调一种整体上的把握,后者则重于个体景物的勾勒。

这种简笔冲淡的勾勒使得意境力图清远、朴素自然。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具有这种特征的佳作,作者对于荷塘的全貌、荷叶、白花、目光的描写都只是几笔带过,其语言毫不雕饰,其感情隐微而淡泊,营造了一种悠柔平和的意境美,表现出隽永而超迈的韵味,实为一种意境的高格。

三、散文意境美的创造风格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散文意境美的类型,属于风格类型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此,研究散文意境美的创造,可以说是研究风格类型的本质或核心。

但二者也稍有不同,风格一般被认为是作家创作的成熟标志,而散文意境美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与游离性。

但是,每个成熟的散文作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建立与其风格相符的意境美来。

1、冰心风格——爱的哲学
作为一个情感丰富而细腻的女作家,冰心善于宣扬母爱和童贞,以及对大自然的爱来躲避自己“心中的风雨”。

这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的。

由于女性的特点以及她并没有完全摆脱古典文学的影响,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使冰心对于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远远不够。

在《往事(一)》中,她把各种爱严格限制在母爱范畴内,这是她这部散文的独到之处,也可以认为她的一个主要的创作风格。

冰心的散文具有纯洁典雅的意境美,形成了现代文学史上为人称道的“冰心体”。

2、鲁迅风格——社会与直面人生
鲁迅的散文总是直面人生,注目于社会美。

这又是与鲁迅的人生历程与当时社会有着必然联系的。

鲁迅所瞩目的总是祖国的前途与命运,作品富于战斗精神。

他注重于表现社会美,如:刘和珍、白莽、柔石等革命战士美的表现,同时又敢于直面人生,斗志勃发,闪耀着正义力量的光辉,充满引人向上的激越。

这是鲁迅散文意境的独到之处。

综上所述,散文的意境最适宜当代社会的审美需求,巧用词语,运用修辞手法,写景的不同创作技巧构成了散文意境美。

不同散文作家的风格体现了多种多样的散文意境美。

这些意境美可以净化心灵,使人得以全面发展,探究它的奥妙所在对于我们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文艺理论研究》《美育:为了人的完善》胡经之著.
[2] 《美学论集》李泽厚著.
[3] 《中国写作美学》普颖华著.
[4] 《20世纪中国美文大观》林琪选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