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word版本
借景抒情作文指导

教学内容:写景抒情散文模式教学步骤:一.优作欣赏:例1. 飘落心灵的枫叶我是怀着失落、彷徨的情绪走到这儿来的,可我回去的时候却感觉心里充溢的是一种对命运的顿悟,真实而又朦胧。
早上来公园的时候是起着风的,又因为时近晚秋了,所以小路边的梧桐林虽将那秋日里和熙的太阳捣碎后筛得满地都是,却也禁不住在秋风中洒下些枯黄的树叶来,扬扬洒洒,飘落在地。
透过这眼前浮动秋叶的空气,我似乎又看见了父亲那浑浊却又饱含无奈伤痛的眼神,又听见了母亲劳动归来不停的喘息。
面对这样的家境,残酷的命运竟让我痛苦地作出决定——为了这个贫困的家放弃学业,随乡邻南下做工。
或许这种命运不止降临在我一个人的身上,但我现在才如此真实地感受到命运残忍的一面,它来得如此急促,似乎很快便要冲毁我那还很薄弱的心灵防线。
我真的无法接受,没想到生活的阳光道我只是迈了几小步便又要终止。
眼前秋叶仍在不停地随风零落,一片接着一片,这是生活在为我哭泣么?忽然有一种想伸手抓住一片落叶的欲望,于是慢慢地伸出手去,一片火红的梧桐叶立刻飘落到手掌上。
仔细端详这片秋叶,竟然发现秋叶曾经被撕裂过,在那业已枯萎的身躯上仍很清晰地留着一道弯曲的疤痕,可是疤痕处却又连着一小片梧桐叶,它是接着疤痕与残损的树叶一起生长着的!又一阵清风吹来,送走了手掌里的树叶,可我的脑海里涌动的依旧是那片沟通心灵的红树叶。
猛地觉得这片树叶是生活给我的一种暗示,因为树叶的一生与我的处境竟是如此的神似。
那一道深深的伤疤不就是生活迫使我做出的痛苦决定么,为什么它能在伤疤的一端顽强地生长出另一片小树叶,仍然蓬勃地延续着自己短暂的生命?而我,却始终彷徨在绝望的生命线上,总是难以挣脱命运的束缚呢?我应该振作起来,应该对我的一生负责。
毕竟生命太珍贵,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失去也会带来无尽的伤痛。
望着这片火红的梧桐树,我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其实生命在为难你的同时也在用自然给你生存的暗示。
毕竟生命的长途需要你的跋涉。
当我转身走出这片树林时,我的心里默念着:感谢梧桐叶,感谢生命。
(完整word版)写景作文指导教案

作文指导系列之 ----光景描述一、引入:美丽的大自然奇异而伟大,四时交替,物象各异,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炽烈,秋有秋的丰富,冬有冬的净洁。
山以其雄伟而充满刚性,水因其委宛而独具柔情。
我们所见之物都那么含情脉脉地凝望着我们,成就我们身边的美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记述文中的光景描述。
图片显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亦如是,情与貌,略相似它以男性的豪迈豪迈激励着我们它以母性的温柔细腻包括着我们它以诤友的爽直直诚劝谏着我们它以知己的心息息相通陪伴着我们二、写法指导:〔一〕什么是光景描述?我们先来比较两组句子。
A、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乌云。
B、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还没有退却的乌云,它翻滚着,好似奔跑的骏马。
A、而我的脚下是公路。
一幅多美的画卷啊!B、而我的脚下,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着伸向遥远的地方一幅多美的画卷啊!差异在:1、增加修饰语2、合适运用修辞手法总结:很明显,前者是光景表达,后者才是光景描述;前者虽涉及光景,但可是简单的状态介绍,后者那么从形象、色彩等多方面进行感性的刻画,并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表达是指表达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变化过程的一种表达方式。
描述是指用正确、鲜亮、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物进行详尽描述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光景描述的主要内容有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二〕光景描述有何作用呢?一般有几下几种: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穿作品的时代背景衬托心情衬着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借景抒情深入主题举例:〔第 2 段〕那天我又单独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倅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态。
〔结尾〕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忱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绚烂。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秋天的思念?点明季节,衬托心情,衬着气氛,〔深入主题〕〔三〕怎样写好光景描述的文章〔1〕要认真观察,写出光景的特点。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写景抒情散文是指融写景与抒情一体的散文。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情景相生、情文并茂的优秀作文,这类散文所描绘的景和抒发的情不是简单地结合在一起,而是情景交融,呈现出“情由景生,景因情美”的和谐关系。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欢迎阅读参考。
在尝试此类散文写作时,应注重以下两方面:一、景物描写要传神传神是指描写时不仅能够描绘出景物的特点,而且能给读者如在眼前的感觉。
1、善于观察,抓住特点。
善于观察,即用心体悟身边的景物,并在写作时抓住景物特征。
对于景物的感受力是此类散文的写作基础。
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描写的景物既在我们身边,又能挖掘出我们不曾发现的美。
景物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由于自身构造因素的不同,不同的景物的形状、色彩、态势、光泽、声响等构造特征千差万别,具有鲜明的个性。
因此,我们写景时一定要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本质特征。
正如朱自清笔下的“荷塘”,读者看了原型图片之后会发现,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荷塘。
如果没看《荷塘月色》,我们很可能日日从旁走过也不觉其美。
这也印证了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同时,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无不具有其独特之处。
善于观察,才有所感,这是写作的前提;抓住特点,才能写出与众不同之景,这是写作的要诀。
三篇例文抓住校园、乡村、小城不同的特点写作。
2、层次分明。
确定了特点,还要按一定顺序描写。
描绘景物时有主次、有先后之分,既能凸显细节之美,又给人和谐的整体感。
写景的顺序要符合表达需要,特别是在描绘某一场景时,要注意动静结合,还要注意把笔下景物按某种顺序多层次地表现出来,给读者以全方位的感受。
如《荷塘月色》,作者依次写了荷叶、荷花、荷香、流水、月色、树影等景物,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摹写均非常细腻,但它们又不是割裂的,如写荷叶,然后是荷叶中的荷花,然后是风送来的花叶的清香,由风的吹动引出流水;写月色,既注重从上至下的流动,又注重从下至上的浮动,从而构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特色教案

一、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特色教案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情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1. 写景抒情散文的概念与特点2. 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3. 写景抒情散文的实践演练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写景抒情散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景,培养观察力。
二、讲解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15分钟)1. 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展现景物的美。
2. 融入个人情感,表达对景物的独特感受。
3. 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优秀写景抒情散文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写作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写景抒情散文作品,互相交流心得。
四、实践演练(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景物,要求学生现场写作一段写景抒情散文。
2.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点评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交流心得。
二、深入讲解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15分钟)1. 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突出景物的特点。
2. 以小见大,从细节中展现景物的内涵。
3. 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层次清晰。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优秀写景抒情散文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写作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写景抒情散文作品,互相交流心得。
四、实践演练(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景物,要求学生现场写作一段写景抒情散文。
2.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点评指导。
五、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要点。
2. 布置作业:课后选取一个景物,写一段写景抒情散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写景抒情散文的概念和特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的能力。
散文写作模板word版

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
作者在散文中的形象比较明显,常用第一人称叙述,个性鲜明。
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散文写作模板,供大家参考。
散文写作模板刀丛诗人:喝酒这点事山东是孔子的老家,这边喝酒的规矩也最讲究。
就是变着法的让客人喝,各种各样的理由,防不胜防的套路,反正就是让你觉得不喝都不行。
一般来说,酒桌上设置主陪、副陪,甚至三陪、四陪,对应的也就有主宾、副宾和三宾、四宾。
“无酒不成席”,别看这个普通的座次礼仪,喝起酒来威力就显现出来了,主陪先提议三杯,一般主陪就是陪客一方年纪最大或者官最大的,酒席刚开始,大家都不好意思驳了主人面子,那得喝!接下来就轮到副陪敬酒,主陪敬酒你都喝了,难道你就不给老二面子了?那也得喝!老大敬酒喝了三杯,老二敬酒最次你也得喝两杯吧?别忘了后面还有三陪、四陪、五陪……最后,主人都敬完了,怎么着?客人你也得主动敬大家几杯吧?山东的酒杯不像南方那么小,最低也得1两,通用的是3两的杯子,你算算要喝多少?不过山东人喝酒耿直,客人喝多少,主人就喝多少,杀人三千、自损八百的情况常有,“要让客人喝好,自家先要喝倒”嘛!前几天,吉林延边的几位客人来我们这里参观。
我们都以为东北人能喝啊,就提前上了战术,轮流上!这几个东北哥们第一次来,感觉挺激动的,喝到最后反客为主,频繁主动敬酒。
谁知一个客人突然一倒,喝休克了。
最后不得不直接给抬回宾馆去了。
其实很多地方都有喝酒的规矩,所谓入乡就要随俗,但是你真随俗那就意味着你得让人抬回去。
因为大部分喝酒的规矩都是为了劝酒设置的。
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第一次去河南出差,他们喝酒有个规矩,那就是待客要上鱼。
等鱼端上来,转盘一转,头三尾四。
就是转盘停下来的时候,鱼头对着谁谁先喝三个,鱼尾巴对着谁谁喝四个。
我在想,要是再狠一点应该加一句:“背五肚六”!我们这边的青岛,是个啤酒王国,喝酒自然就和啤酒有关,大碗扣小婉,大碗装啤酒,小碗装白酒,一起喝。
七年级上一单元写景抒情类散文写作指导 (课件21张)

远处,千年望江楼静默在雾霭树烟中,一路伴我, 此时才明白了什么是“相看两不厌”。不禁自得了 起来,我真是有福气的人,一岸江树,一川江水, 数只白鹭,一座江楼,天天伴我上班。一时,竟不 知对它们该如何的倾心相爱才好。
线上可填成相关天气的词语,比如:“下雨
天”,“下雪天”“晴天”等)写一篇不少
于7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文体不限。文章
内有景物描写。
作业: 拟写作文的提纲,准备作文的素材。 写于作业本上。
济南的冬天——宝地
温 晴
《济南的冬天》,就是一篇很好的范文,本文先写济南 给人总的突出的印象是“温晴”,然后用“山、水、天”的 共同特点来具体地加以印证。具体说来,是通过以下三幅画 来描写其景色的:第一幅画描绘了阳光下济南的全景。作者 写济南像被“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暖和安适地睡着”,多 么恬静,多么安逸。因此,“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 的”。第二幅画描绘了秀美的雪景,矮松顶着白花,蓝天镶 上银边,白雪夹着黄草,夕阳斜照薄雪,山坡卧着村庄,房 顶卧点白雪,如同一幅美丽的出自唐代名手的水墨画。第三 幅画描绘澄清温暖的河水。河水不结冰,还冒着热气;水中 的水藻绿意正浓,水边垂柳弯腰照影;一片清亮的天,像块 空灵的蓝水晶。作者就是以这一幅幅美景,描绘出了济南特 有的动人的冬景的。
3. 要安排写景顺序、符合自然规律。
在众多能表现景物特点的事物汇集时,就要考虑先写什么后写 什么,这就是写景的顺序。一般来说,写景的顺序有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整体的顺序等等。在选择写 景的顺序时必须遵从的基本原则是:一要有顺序,二要有助于表 现景物特点,三是又符合景物的自然规律,如此,所写景物才不 会杂乱。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特色教案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特色教案第一章:散文写作概述1.1 散文的定义与特点解释散文的概念,强调其不受诗歌、小说、戏剧等文体的严格限制,具有自由、灵活的特点。
讨论散文的语言魅力,如平实、细腻、幽默、抒情等。
1.2 写景抒情散文的含义与价值解释写景抒情散文的概念,即通过对自然景物、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作者情感与思想的散文。
强调写景抒情散文对培养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的价值。
第二章:观察与描绘2.1 观察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细节。
介绍观察的层次,从表面到内在,从局部到整体。
2.2 景物描绘技巧讲解如何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感官描绘景物。
示范如何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描绘效果。
第三章:抒发情感3.1 情感的来源与表达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情感,探讨情感的来源。
介绍情感表达的方式,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3.2 情感与景物的融合讲解如何将情感融入景物描绘中,使景物具有情感色彩。
示范如何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使情感与景物相互映衬。
第四章:结构与表达4.1 散文结构的把握讲解散文的结构特点,如自由、灵活等。
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散文的结构,使内容清晰、条理。
4.2 语言表达与风格强调散文语言的要求,如准确、简洁、生动等。
介绍各种散文风格,如平实、幽默、抒情等,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第五章:写作实践与点评5.1 写作实践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要求运用所学的观察、描绘、抒情等技巧,写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5.2 作文点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与不足。
针对学生的不足,给予改进建议,帮助其提高写作水平。
第六章:案例分析与启示6.1 经典写景抒情散文案例分析选取经典写景抒情散文作品,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从观察、描绘、抒情等方面,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6.2 学生作文案例分析与启示选取学生作文进行案例分析,从优点和不足两方面进行点评。
给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描写景物不仅要传神,还要融入感情。
情感是写作的灵魂,是景物描写的补充。
只有将感情与景物融为一体,才能使作品更加生动、有感染力。
在写作中,要注意把握好度,不要过于夸张或过于平淡。
情感的表达要真实、自然、深刻,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例如,写校园春景时,可以融入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写小城雨景时,可以融入对故乡的眷恋和对雨季的感慨之情,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爱。
总之,情感的融入可以让作品更加丰富、生动、感人。
写景之所以能够抒发情感,是因为作者将自己的情感与景物融为一体。
这种渗透并不是强行加入情感,而是自然而然地将情感融入到描写中。
比如,在《荷塘月色》中,XXX将自己对小煤屑路的感受融入到了描写中,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同时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小煤屑路的特点。
这种情景交融的写法,能够使文章更加自然、真实,也更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
3、恰当表达,不要过度渲染情感表达需要恰当,不要过度渲染。
过度渲染会让文章显得夸张、虚假,反而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因此,在写作时,要注意把握好情感的表达度,不要过于激动或过于冷静。
同时,也要注意情感的表达方式,尽量避免使用过于矫情或刻意的表达方式,而是要选择自然、真实的表达方式,让读者能够真正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三、结构布局要合理结构布局是写作的重要部分,也是写景抒情散文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一个合理的结构布局能够让文章更加清晰、易读,也能够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1、开头要生动,吸引读者开头是文章的门面,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部分。
因此,在写作时,要注意开头的生动性,能够让读者在短时间内被文章吸引。
比如,在《荷塘月色》中,XXX通过一句“这是一篇记叙文”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结尾要有回味,留下深刻印象结尾是文章的压轴之作,也是留给读者最后印象的部分。
因此,在写作时,要注意结尾的回味性,能够让读者在读完文章后留下深刻的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
导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
写景抒情散文是指融写景与抒情一体的散文。
写景抒情,是中学生写作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情景相生、情文并茂的优秀作文,这类散文所描绘的景和抒发的情不是简单地结合在一起,而是情景交融,呈现出“情由景生,景因情美”的和谐关系。
在尝试此类散文写作时,应注重以下两方面:
一、景物描写要传神
传神是指描写时不仅能够描绘出景物的特点,而且能给读者如在眼前的感觉。
1、善于观察,抓住特点。
善于观察,即用心体悟身边的景物,并在写作时抓住景物特征。
对于景物的感受力是此类散文的写作基础。
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描写的景物既在我们身边,又能挖掘出我们不曾发现的美。
景物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由于自身构造因素的不同,不同的景物的形状、色彩、态势、光泽、声响等构造特征千差万别,具有鲜明的个性。
因此,我们写景时一定要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本质特征。
正如朱自清笔下的“荷塘”,读者看了原型图片之后会发现,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荷塘。
如果没看《荷塘月色》,我们很可能日日从旁走过也不觉其美。
这也印证了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同时,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无不具有其独特之处。
善于观察,才有所感,这是写作的前提;抓住特点,才能写出与众不同之景,这是写作的要诀。
三篇例文抓住校园、乡村、小城不同的特点写作。
2、层次分明。
确定了特点,还要按一定顺序描写。
描绘景物时有主次、有先后之分,既能凸显细节之美,又给人和谐的整体感。
写景的顺序要符合表达需要,特别是在描绘某一场景时,要注意动静结合,还要注意把笔下景物按某种顺序多层次地表现出来,给读者以全方位的感受。
如《荷塘月色》,作者依次写了荷叶、荷花、荷香、流水、月色、树影等景物,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摹写均非常细腻,但它们又不是割裂的,如写荷叶,然后是荷叶中的荷花,然后是风送来的花叶的清香,由风的吹动引出流水;写月色,既注重从上至下的流动,又注重从下至上的浮动,从而构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
可见,我们在描写景物时,可根据表达的需要对彰显景物特点的细节工笔描绘,使其凸显出来,又不斩断与之相关的背景,将其融进去。
例文片段《校园春景》《小城雨景》都很有层次。
3、融入感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界中“景”本身并无任何感情色彩可言,但它一经作者写入作品,便会带上作者的感情,不再是纯自然物了。
融情于景,往往是作者在描写景物的同时,用抒情的笔调,直接或间接地抒发自己对景物的或褒或贬的感情。
写景时要调动想象,把自己对景物的独特、真实的感受表露出来。
写景时不妨选择一些带有主观感受的词语绘景,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的关于小煤屑路的描写:“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
4、锤炼语言。
任何文章都需锤炼语言,写景文更是如此。
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锤炼:
①词语的富于变化(要斟酌每一个动词、形容词、量词等是否准确);
②长短句的交错使用(长句显得庄重,短句显得活泼);
③句与句的音韵是否和谐(和谐的音韵利于朗读);
④贴切地运用修辞格(如:引述典故、诗句,能增加文章的传奇色彩,给景物增添诗情画意,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运用排比、对偶等,能增强文章语言的气势……),在描写景物时,应恰当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
当你要把对景物的审美发现传达给读者时,尽量要将其转化为另一种人们熟知的美的形式。
譬如《荷塘月色》中把花叶的若有若无的清香形象地比喻为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再如写花叶在月光下朦胧的美态,将其比作笼着轻纱的梦,令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种朦胧的梦幻般的美。
同样是《荷塘月色》,文中以“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一句将作者和读者一下子由北京清华园带到了遥远的江南水乡,带到了如诗如画的美妙境界之中。
正是凭借着想象和联想,作者营造了诗意般的艺术氛围,读者才能得到美妙的艺术享受。
善用修辞能够使描写的对象生动形象、真实可感,同时使文章语言优美、文采斐然。
尽可能地把抽象的描得形象具体,呆板的绘得灵飞神动,繁杂的画得层次分明,肤浅的写得丰厚深邃,使文章语言优美,意蕴丰厚。
二、情感抒发要自然
情感抒发要自然是指散文所表达的情感必须是真实的,同时情感的表达应该恰当。
1、有感而发,体现个人气质
情感是写景抒情散文的灵魂,真实的灵魂往往是可爱的。
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清静悲凉,表现的是文人忧郁而优美的情怀。
真实的情感令散文呈现出迷人的个人气质。
2、善于渗透,情景交融
善于渗透是指巧妙地将情感融入到景物的描写中,借用景物来抒发感情、描绘心态。
当作者借用景物作为抒情对象时,景物因情感而形成了美的意境,而情感透过景物直达人心,含蓄而隽永。
譬如郁达夫《故都的秋》,“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两者融为一体,意味隽永。
三、写景的方法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对比写景法。
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能够突现“景”的细微差异。
如《故乡》一文,作者把二十年前故乡的美好同现实中故乡的萧条进行对比,揭示辛亥革命以来广大农村经济日趋破败的现实。
2.拟人写景法。
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把“景”人格化,能使“景”富有生机。
3.比喻写景法。
运用比喻的表现手法,使所绘之景更生动形象、更具体可感。
4.动静结合法。
景物描写要动静结合。
自然现象、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有的处于变化状态,既要写出它的静态,例如景物的位置、形态、大小、色彩等,又要写出它的动态、景物瞬间的形态、位置、声音、色彩等方面的变化。
写景要做到有动有静,动静结合,逼真传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鲁迅的《社戏》写春夜出航时连山之景:“淡黑起伏的连
山,仿佛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一句,化静为动,以动写静,衬托出想看社戏的急切心情。
5.简笔勾勒法。
也叫“白描”,是一种文字简练单纯、不作任何修饰渲染的表现手法。
这种手法能保持生活的原滋原味。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前部分写百草园冬景时,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写出了百草园的其乐无穷。
6.细笔描绘法。
也称工笔描绘,即注重细部的描绘,表现其独有的特征。
如《白杨礼赞》一文,作者对白杨树的干、枝、叶、皮进行细致的描绘,表现白杨树的正直、团结、向上、质朴的特征。
7.综合表现法。
即综合调动各种表现手法,来描摹景物的特征。
写景时可以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或调动多种感官多侧面多层次地反复描绘。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也调动视觉、听觉、味觉等感官描绘百草园美丽景色,写得有声有色有趣。
有时甚至还将某一种感觉转化成另一种感觉来描写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