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质合金的相对磁饱和强度

合集下载

硬质合金各项参数之间的关系

硬质合金各项参数之间的关系

硬质合金各项参数之间的关系
硬质合金是一种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核工业等领域。

硬质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包括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高耐腐蚀性、高电阻率、高热导率等。

那么,硬质合金各项参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首先,硬质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是密不可分的。

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力下的抵抗能力,而硬度是指材料在受力下的抵抗能力。

硬质合金具有高强度和高硬度的特点,这是因为硬质合金中添加了其他元素,如钴、铁、碳等,这些元素可以提高硬质合金的金属活性,从而增强其强度和硬度。

其次,硬质合金的耐磨性也是其优良性能之一。

硬质合金具有高耐磨性,是因为其晶体结构中添加了其他元素,如钴、铁、碳等,这些元素可以提高硬质合金的硬度和韧性,从而增强其耐磨性。

此外,硬质合金的耐腐蚀性也是其优良性能之一。

硬质合金具有高耐腐蚀性,是因为其晶体结构中添加了其他元素,如钴、铁、碳等,这些元素可以提高硬质合金的金属活性,从而增强其耐腐蚀性。

最后,硬质合金的热导率也是其优良性能之一。

硬质合金具有高热导率,是因为其晶体结构中添加了其他元素,如钴、铁、碳等,这些元素可以提高硬质合金的电子传输速率,从而增强其热导率。

总之,硬质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这些性质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控制硬质合金中元素的添加比例,可以调节硬质合金的性能,使其具有更加优良的应用性能。

硬质合金基本知识简介

硬质合金基本知识简介

硬质合金基本知识简介硬质合金基本知识简介一、硬质合金的基本知识1、硬质合金的定义:由难熔金属的硬质化合物和粘结金属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的一种合金材料。

2、硬质合金的特点:具有高硬度、耐磨、强度和韧度性较好、耐热、耐腐等系列优良性能。

3、硬质合金的用途:广泛应用于金属切削、拉伸、耐磨零件、冲压模具、地质矿山、量具、刃具、圆珠笔尖、军事上穿甲弹头。

4、硬质合金的分类:1)、WC-CO 2)、WC-CO-添加剂3)、WC-CO-TiC 4)、WC-Ni (无磁合金)5、硬质合金的组成元素:W 、WC、Co 、Ni6、硬质合金介于钢、陶瓷之间,与钢相比有以下特点:1)高的硬度、高的耐磨性,低的抗冲击性(决定了硬质合金的使用范围)2)高的抗压性、低的抗弯强度,易断裂3)热膨胀系数低只有钢的三分之一4)耐腐蚀、耐磨性5)高温稳定性二、硬质合金的几个重要指标(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1)、比重:Co上升,D下降 D ( density )2)、硬度:Co上升,HRA下降、粒径上升3)、抗弯强度:Co上升,抗弯强度上升4)、抗压强度:Co上升,抗压强度下降5)、冲击韧性:Co上升,冲击韧性上升;粒径大、韧性上升6)、娇顽磁力:与Co含量,晶粒度有关,娇顽磁力可以用来控制合金组织,是生产厂的一项内控指标7)、磁饱和:与Co含量有关,检测Co 含量或已知成分Co量是否存在非磁性8)、弹性模量:硬质合金的弹性模量大。

Co上升,弹性模量下降;晶粒度对弹性模量影响大9)、导热性:WC-Co有较高的导热性。

Co上升,导热率下降10)、热膨胀系数:Co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合金热膨胀系数比钢材低很多三判断硬质合金的缺陷1、制粉:1)混料:a、成分b、粒径;2)孔洞:大于40um孔洞为脏划孔(不合格产品)、小于40um孔洞为孔隙(合格产品);3)脱碳:表现为银白色亮点;4)渗碳:石墨夹杂,表现为端口发暗,表面发黑2、成型:1)分层2)裂纹3)未压好:棱角尖锐的三角形、四角形孔洞3、烧结:1)起皮2)鼓泡3)孔洞4)组织不均匀5)变形6)裂纹7)黑心8)过烧9)欠烧Roblloy几种原材料的主要用途锻造模具用原材料:制造汽车产业和机械产业等主要产业所需要各种部材的模锻。

硬质合金的相对磁饱和强度

硬质合金的相对磁饱和强度

硬质合金的相对磁饱和强度钨钢的相对磁饱和及影响因素发布时间:2014-07-1009:56文章来源:未知作者:admin点击数:次有:1、之WC-CO硬质合金的磁化曲线(M-H曲线)WC-Co钨钢中含有铁磁质Co,因此,它具有铁磁质的磁性特性。

铁磁质的磁性,和它的固体结构状态有关。

研究表明,在铁磁质存在着许多自发地饱和磁化的小区域,每个这样的小区域,相当于自发磁化的小永磁体,具有相当大的磁矩,这些小区域称为磁畴。

磁畴的形成是由于电子间的“交换作用”,使相邻原子的电子自旋磁矩自发地排列整齐,或者说,与电子自旋运动等效的分子电流按一定方向排列整齐。

在没有磁场作用时,尽管每个磁畴中的分子电流已排列整齐,但就各个磁畴来说,其分子电流的取向则是完全混乱的,相互抵销,铁磁质的总磁矩仍为零,因此,对外不表现磁性。

当外加磁场(H)时,随着磁场强度逐渐增强,磁化强度增大,至所有磁畴都取外磁场方向,这时磁化达到饱和,称为饱和磁化强度(Ms),些时的磁场强度称为饱和磁场强度(Hs)。

WC-Co钨钢的磁导率(u)不是一个常数,随磁场强度的改变而改变,因此,钨钢的磁化强度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M)随磁场强度(H)的变化是一条曲线,称为磁化曲线(M-H曲线),如图4-22所示。

当磁场强度(H)从零逐渐增大时,磁畴在磁场作用下,迅速沿外磁场方向排列,磁化强度(M)也逐渐增大,磁化强度越大,磁畴排列越整齐,磁化强度(M)也越大。

当磁场强度(H)增大,磁化强度(M)已经饱和(最大)。

此时的磁化强度(M)称为饱和磁化强度(Hs),此时的磁场强度(H)称为饱和磁场强度(Hs)。

由于WC-Co钨钢中含Co量不同,含C量不同(γ相中含W和C不同),添加过元素不同,杂质元素不同等,都构成一种特定的硬质合金,第一种特定的M-H磁化曲线。

资料表明,铁族金属(Fe、Co、Ni)的单原子磁矩取决于原子的3d电子壳层中未被(正负自旋电子)抵销的电子自旋磁矩值。

k30硬质合金参数

k30硬质合金参数

k30硬质合金参数K30硬质合金参数硬质合金,又称硬质合金材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程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矿山钻探、石油开采等领域。

其中,K30硬质合金是一种常用的硬质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高硬度和良好的韧性。

本文将介绍K30硬质合金的参数及其应用。

1. 主要成分K30硬质合金的主要成分是钨碳化物和钴。

钨碳化物是一种具有极高硬度的化合物,能够提供硬质合金的硬度和耐磨性。

而钴作为粘结相,能够提供硬质合金的韧性。

K30硬质合金中的钨碳化物含量通常为70-90%,而钴的含量为10-30%。

2. 硬度K30硬质合金的硬度非常高,通常在HRA 89-92之间。

这种高硬度使得K30硬质合金在机械加工中具有出色的抗磨性能,能够有效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

3. 密度K30硬质合金的密度约为14.4-15.0 g/cm³,是一种相对较高的密度。

高密度使得K30硬质合金具有良好的抗振性和稳定性,适用于高速切削和重负荷加工。

4. 抗弯强度K30硬质合金的抗弯强度通常在2000-2400 MPa之间。

这种高强度使得K30硬质合金在加工过程中能够承受较大的挤压和弯曲力,不易断裂,提高了刀具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5. 热稳定性K30硬质合金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较好的硬度和强度。

这使得K30硬质合金适用于高速切削和高温加工。

6. 电阻率K30硬质合金的电阻率较高,通常在10-15 μΩ·cm之间。

这种较高的电阻率使得K30硬质合金在电切削、电火花加工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应用:由于K30硬质合金具有优异的硬度、耐磨性和韧性,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弯强度,因此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 机械加工K30硬质合金常用于制造刀具,如铣刀、车刀、钻头等。

由于其高硬度和耐磨性,能够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刀具的锋利,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2. 矿山钻探K30硬质合金常用于制造矿山钻头。

其高硬度和抗弯强度使得钻头能够在恶劣的地质条件下进行钻探,提高矿石的开采效率。

硬质合金钴磁和抗弯强度关系

硬质合金钴磁和抗弯强度关系

硬质合金钴磁和抗弯强度关系硬质合金钴磁:合金在磁场下能被磁化的钴占被测合金质量的百分比(Com,%)硬质合金抗弯强度:是指材料抵抗弯曲不断裂的能力,主要用于考察脆性材料的强度。

硬质合金冲击韧性:是指冲击韧性的标识是单位面积上所消耗的功。

研究表明,硬质合金的抗弯强度与材料中碳化物和粘结相的种类。

含量和粒度、合金的含碳量、烧结工艺、热处理工艺、组织缺陷以及残余应力等因素有关。

任何材料都会包含一定数量的缺陷,比如孔洞、杂质和显微裂纹。

这些缺陷会导致材料强度降低。

对于像铜、低碳钢之类的塑性材料来说,缺陷的多少和平均尺寸是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而对于像硬化钢、硬质合金之类的脆性材料而言,大于临界尺寸的缺陷的数量决定其强度。

也就是说,强度值取决于大尺寸缺陷的存在几率,而大尺寸缺陷的存在几率随体积增大而增加,即体积越大有可能强度越低。

硬质合金抗弯强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高温下长时间加载,硬质合金会发生蠕变。

硬质合金抗弯强度的平均值随WC颗粒平均尺寸的减小而增大,但抗弯强度的分散性也随之增大。

硬质合金抗弯强度的平均值随WC粒度的均匀性变好而增大,且抗弯强度的分散性随之减小。

那么,硬质合金抗弯强度越高,抗冲击性越好吗?抗冲击性是在冲击载荷作用下使用的性能指标,而抗弯强度是在静载荷作用下使用的性能指标。

通常当材料硬度高,耐磨性也高;抗弯强度高时,冲击韧性也高。

但材料硬度越高,其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就越低。

硬质合金的抗弯强度比高速钢低,即使是抗弯强度较高的YG8硬质合金其抗弯强度也只有高速钢的一半左右。

硬质合金中钴含量越高,其强度也越高,钴含量相同,WC-TiC-Co合金的抗弯强度随着TiC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除了碳化物外,WC晶粒的大小也对硬质合金的强度有影响,粗晶硬质合金的抗弯强度高于中晶粒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是具有很高的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的材料,在现代工业中应用广泛。

WC_Co硬质合金的相对磁饱和_陈楚轩

WC_Co硬质合金的相对磁饱和_陈楚轩

YG6
76
22.4

6.73
85
25.1
7.52
92
27.1
8.14
94
27.7
8.32
96
28.4
8.50
100
29.5
8.85
图 4 绘出合金的比饱和磁化强度 e 值与合金钴 含量、相对磁饱和值的关系,从图 4 可以看出:
(1)当测出某牌号的 e 值(如 YG13C,含钴 13 %, e值为 18)后,从图上我们立即可以大 致 看 出 ,该 牌 号的相对磁饱和值约为 92 %, 位于二相区的上限, 即合金碳含量位于二相区上限。
称为该合金的相对磁饱和值。 即:
合金(γ 相)相对磁饱和=(4πδγ)/(4πδ 钴)=Com/w 钴
研究合金的磁性,实际上是研究合金中 γ 相的 磁性。 如上所述, 当合金中的成分和杂质含量固定 时,WC-Co 硬质合金中因碳的减少,使 γ 相中 W 含 量增加,从而使 γ 相的磁性降低。 当我们测出各种 牌号(不同含钴量)合金的不同碳含量的比饱和磁化 强度 4πδ 合金时,就可以算出各种牌号合金的不同碳 含量的各种不同的相对磁饱和值,将其作成图 5。
合金(γ 相)相对饱和磁化强度(%)= (4πδγ)/(4πδ钴)=(4πδ 合金/Xγ)/(4πδ钴) 20 ℃ 时 , 纯 钴 的 比 饱 和 磁 化 强 度 4πδ 钴 = 160 Gs·cm3/g=2 020 A·m2/kg。 设: 合 金 的 比 饱 和 磁 化 强 度 4πδ 合 金=e;仪 器 的 修 正 系 数=1.0××(每 台 仪 器 的 修 正 系 数 是 不 一 样 的 , 自硬仪器修正系数=1.084 或 1.032。 试样测量前要 测量标样,然后算出仪器修正系数)。

硬质合金的相对磁饱和强度.

硬质合金的相对磁饱和强度.

钨钢的相对磁饱和及影响因素发布时间:2014-07-10 09:56 文章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数:次钨钢的相对磁饱和及影响因素有:1、钨钢之WC-CO硬质合金的磁化曲线(M-H曲线)WC-Co钨钢中含有铁磁质Co,因此,它具有铁磁质的磁性特性。

铁磁质的磁性,和它的固体结构状态有关。

研究表明,在铁磁质存在着许多自发地饱和磁化的小区域,每个这样的小区域,相当于自发磁化的小永磁体,具有相当大的磁矩,这些小区域称为磁畴。

磁畴的形成是由于电子间的“交换作用”,使相邻原子的电子自旋磁矩自发地排列整齐,或者说,与电子自旋运动等效的分子电流按一定方向排列整齐。

在没有磁场作用时,尽管每个磁畴中的分子电流已排列整齐,但就各个磁畴来说,其分子电流的取向则是完全混乱的,相互抵销,铁磁质的总磁矩仍为零,因此,对外不表现磁性。

当外加磁场(H)时,随着磁场强度逐渐增强,磁化强度增大,至所有磁畴都取外磁场方向,这时磁化达到饱和,称为饱和磁化强度(Ms),些时的磁场强度称为饱和磁场强度(Hs)。

WC-Co钨钢的磁导率(u)不是一个常数,随磁场强度的改变而改变,因此,钨钢的磁化强度(M)随磁场强度(H)的变化是一条曲线,称为磁化曲线(M-H曲线),如图4-22所示。

当磁场强度(H)从零逐渐增大时,磁畴在磁场作用下,迅速沿外磁场方向排列,磁化强度(M)也逐渐增大,磁化强度越大,磁畴排列越整齐,磁化强度(M)也越大。

当磁场强度(H)增大,磁化强度(M)已经饱和(最大)。

此时的磁化强度(M)称为饱和磁化强度(Hs),此时的磁场强度(H)称为饱和磁场强度(Hs)。

由于WC-Co钨钢中含Co量不同,含C量不同(γ相中含W和C不同),添加过元素不同,杂质元素不同等,都构成一种特定的硬质合金,第一种特定的M-H磁化曲线。

资料表明,铁族金属(Fe、Co、Ni)的单原子磁矩取决于原子的3d电子壳层中未被(正负自旋电子)抵销的电子自旋磁矩值。

WC-Co硬质合金的强度

WC-Co硬质合金的强度

f 上= 1. 79X Co (1+ 0. 704X Co)
X 上= 1. 09X Co
Κ上=
1.
79X
Co·L
上 WC
(1-
1. 09X Co)
(1)
=
1.
65X
上·L
上 WC
(1-
X 上)
(2)
故 Κ、X 和 LWC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Κ= 1. 65X ·L W C (1- X )
(3)
或记为 Κ L W C = 1. 65X X W C 式中 XWC为W C 相的质量分数 (w t. )。
决定的 相成分 (钨和碳在 相中的浓度) 才是制约W C 在 相中溶解—析出过程的决
定性因素, 因而也是影响W C2Co 合金W C 平均晶粒尺寸 LWC 的重要因素。 求得了相应

于最大抗弯强度
ΡTR
m S
ax

LW C~
XCo
反比关系式和最佳
相平均自由程 Κ 的取值范围。

提出了在 相质量分数 X 增大引起 Κ 增大的情况下 Κ 对应的合金结构由连续的W C
d
W
1 C
)
·X

3 相应于的
ΡTR
m S
ax

L W C~
XCo 的关系
这种反比例关系如图 3 所示。 根据 (8) 式和 (1)
式可求得出当
L
W
C

XCo
改变时相应于
Ρ m ax TR S

Κ上
的取值范围 (图 4)。由图 3 可知, 欲制备高强度的两
相W C - Co 合金, 可供选择的 LWC 和 XCo 的最佳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钨钢的相对磁饱和及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4-07-10 09:56 文章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数:次
钨钢的相对磁饱和及影响因素有:
1、钨钢之WC-CO硬质合金的磁化曲线(M-H曲线)
WC-Co钨钢中含有铁磁质Co,因此,它具有铁磁质的磁性特性。

铁磁质的磁性,和它的固体结构状态有关。

研究表明,在铁磁质存在着许多自发地饱和磁化的小区域,每个这样的小区域,相当于自发磁化的小永磁体,具有相当大的磁矩,这些小区域称为磁畴。

磁畴的形成是由于电子间的“交换作用”,使相邻原子的电子自旋磁矩自发地排列整齐,或者说,与电子自旋运动等效的分子电流按一定方向排列整齐。

在没有磁场作用时,尽管每个磁畴中的分子电流已排列整齐,但就各个磁畴来说,其分子电流的取向则是完全混乱的,相互抵销,铁磁质的总磁矩仍为零,因此,对外不表现磁性。

当外加磁场(H)时,随着磁场强度逐渐增强,磁化强度增大,至所有磁畴都取外磁场方向,这时磁化达到饱和,称为饱和磁化强度(Ms),些时的磁场强度称为饱和磁场强度(Hs)。

WC-Co钨钢的磁导率(u)不是一个常数,随磁场强度的改变而改变,因此,钨钢的磁化强度(M)随磁场强度(H)的变化是一条曲线,称为磁化曲线(M-H曲线),如图4-22所示。

当磁场强度(H)从零逐渐增大时,磁畴在磁场作用下,迅速沿外磁场方向排列,磁化强度(M)也逐渐增大,磁化强度越大,磁畴排列越整齐,磁化强度(M)也越大。

当磁场强度(H)增大,磁化强度(M)已经饱和(最大)。

此时的磁化强度(M)称为饱和磁化强度(Hs),此时的磁场强度(H)称为饱和磁场强度(Hs)。

由于WC-Co钨钢中含Co量不同,含C量不同(γ相中含W和C不同),添加过元素不同,杂质元素不同等,都构成一种特定的硬质合金,第一种特定的M-H磁化曲线。

资料表明,铁族金属(Fe、Co、Ni)的单原子磁矩取决于原子的3d电子壳层中未被(正负自旋电子)抵销的电子自旋磁矩值。

当具有S高有带的的W溶入后,铁磁质原子能夺取W的能带中的电子,相当于一部份W原子中的4s进入到铁太磁质3d能带中的正空位内,降低了铁磁质的平均磁矩。

WC-Co钨钢中的γ相,由于溶入W、C、Cr、V、Fe等元素而改变其磁性。

假设在γ相中除W以外,其它元素溶入量恒定,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随γ相中W容量增加而降低,同一牌号,我们可以做出各种W含量不同的M-H曲线,如图4-23所示,即可以测量到同一牌号不同W含量合金的各种饱和磁化强度Ms值。

由于γ相中W的溶入量与合金中的含碳量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因此,我们利用测量到的同一牌号不同W含量的合金的各种饱和强度Ms值,可以做出该牌号的饱和磁化强度与合金含碳量的关系图,如图4-24所示。

在WC+γ二相区内,随着碳量减少,γ相中W溶量增加,饱和磁化强度降低。

在WC+γ+η三相区内,γ相中钨的固溶度均保持在二相区下限时的值不变(即γ相的比饱和强度4πδγ下=kg)。

因碳的降低,有一部分γ相变成了无磁的η相,而合金比饱和磁化强度(4πδ合金)值总是与合金中γ相的质量Xγ成正比,故4πδ合金值随碳量降低而降低。

未完待......
WC-Co硬质合金的相对磁饱和强度
发布时间:2013-06-05 15:00 文章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数:次
WC-Co硬质合金的相对磁饱和强度:钨钢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Ms合金=4πδ合金γ·d
即合金的比饱和磁化强度4πδ合金=Ms合金/d=4πδγ·Xγ
式中:d为密度,单位为g/cm3
4πδγ为γ相的比饱和磁化强度;Xγ为合金中γ相的含量。

图4-25绘出合金的比饱和磁化强度e与合金钴含量、相对磁饱和值的关系,从图可以看出:
1、当测出某合金牌号的e(如YG13C,含钴13%,e为)后,从图上我们可以大致看出,该牌号的相对磁饱和值约为92%,位于二相区的上限,即合金碳含量位于二相区上限。

2、在二相区内(设有相对磁饱和上限为96%,下限为76%),每一牌号(Co含量固定,如Co=16%)的相对磁饱和值因碳不同有一个波动范围(即通过含Co点作⊥线,交于相对磁饱和线的上限与下限,即在二相区内,合金允许碳含量波动的上限与下限,高于上限,合
金中出现游离碳,低于下限,合金中出现η相),随着合金的钴含量增加,这个上、下限的允许波动范围也随之增大(如YG20>YG16)。

3、不同Co含量的牌号,因碳含量不同,而可能具有同一e值。

比如e=23,它是YG16
合金相对磁饱和二相的上限,是YG21合金相对磁饱和二相区的下限。

相对磁饱和另一种叙述方法:由于碳的减少,γ相中W含量增加,如前述,降低了铁磁质的平均磁矩。

相当于使γ相中有一部分钴失去磁性,只有一部分γ相的钴能被磁化,WC-Co 硬质合金中的Co在磁场中能被磁化的部分占合金质量(被测合金)的百分比称为钴磁(Com),被测合金的钴磁与被测合金的钴含量之比Com/Co,称为该合金的相对磁饱和。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合金的钴磁,算出同一牌号合金因碳含量不同的各种不同的相对磁饱和值。

于是:
合金(γ相)相对磁饱和=(4πδγ)/(4πδCO)=Com/Co(应除去氧含量和杂质)
刘经知的研究表明,Com与合金中的含碳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WC+γ,WC+γ+η相区内,Com随碳量的降低而降低,碳每降低%,而Com降低%,形成了(C降低/Com降低)=1/10的关系。

如表4-18所示。

为了证实钴相中因W含量的增加,使钴相的磁性降低,我们在纯钴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W粉,将它们制成钴合金,然后分别测量它们的比饱和磁化强度或Com,算出它们的相对磁饱和值(见表4-19)并制成图4-26。

从图可知,随着钴中含W量增加,钴合金的相对磁饱和值随之降低,当钴合金相对磁饱和值在80%时,钴中含W量在17%左右。

当钴合金中不含W时,钴的相对磁饱和值在98%至104%之间(主要是计算系数不同和测量误差所致)。

表4-19 钴中加入不同量的W对钴磁、比磁饱和、相对磁饱和的影响
Co, %W,
%
×××厂测量单位:× × × 检测室钴
磁,%
相对磁
饱和,%
比磁饱和
Gscm3/g系
数(××)
比磁饱和
Gscm3/g系数
(××)
相对磁饱和,%
(系数××)
相对磁饱和,%
(系数××)
1A1000
1B1000
9898
研究合金中的磁性实际上研究合金中γ相的磁性,如上所述,当合金中的成分和杂质含量固定时,WC-Co硬质合金中因碳的减少,使γ相中W含量增加,从而使γ相的磁性降低。

当我们测出各种牌号(不同含钴量)合金的不同碳含量的比饱和磁化强度4πδ合金时,就可以算出各种牌号合金的不同碳含量的各种不同的相对磁饱和值,将其作成图。

图4-27中各线条表示:
1、每一条斜线,代表含钴量不同的一个牌号。

2、图中的横坐标,为合金的WC的总碳。

3、图中的竖座标,为合金的相对磁饱和值。

4、图中二条横虚线,为合金二相区的界限线,二虚线中间为WC+γ二相区,上面为WC+γ+C三相区,下面为WC+γ+η三相区,试验证明(试验者不同,试验条件不同,试验结果会略有差异),二相区上限,合金的相对磁饱和值约为95-100%。

二相区下限,合金的相对磁饱和值约为75-85%。

也就是说,合金的相对磁饱和值大于上限,合金中出现渗碳,合金的相对磁饱和值小于下限,合金中出现脱碳相-η相。

5、沿图中的相对磁饱和值(比如90%)做水平线,与图中各斜线相交,通过其交点作垂直与横座标相交,该交点即为该牌号的WC的总碳,如图4-27所示,YG
6、YG8、YG10、YG11、YG13、YG15合金其相对磁饱和为90%时,其合金的WC总碳分别约为%、%、%、%、%、%。

也就是说,当我们测得合金的相对磁饱和值之后,通过此图,我们就可以查到该牌号合金的
WC的总碳。

由于硬质合金的使用不同,要求硬质合金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结构,同时也要求硬质合金有不同的碳含量,有时,同一牌号由于使用不同,要求碳含量也不同。

如YG8,它作地矿工具时,合金碳要求高一些,它作切削刀具时,合金碳可以稍稍低一点。

我们可以通过试验,选择合金使用效果最佳时的相对磁饱和值作为该牌号的相对磁饱和值标准。

有了标准,我们就可以将硬质合金的使用范围、相成分和相对磁饱和标准联系起来,如图4-28所示,也就是说,硬质合金使用不同,要求硬质合金含碳量不同,即相对磁饱和标准不同,位于二相区不同的位置。

当合金的相对磁饱和被测出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标准判定该合金是否适宜做某种用途
(图),或者算出该合金的WC总碳(图4-27)。

未完待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