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光的色散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光现象》教学案学案 学情分析 人教新课标版

第二章 【光现象】学情分析一、填空题1、正在发光的电灯,反光的镜子、灯笼鱼、萤火虫、月亮、水母,其2、一束与镜面成40°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是 度,反射光线与 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度;潜望镜是利用 来改变光路, 从潜望镜中看到的是 像。
3、如图所示的光路示意图中,MN 是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PQ 为法线,根据图示,MN 下方的物质是____,折射角是____,反射角是____.4、当我们在这里参加中考时,在内蒙古草原上却呈现出“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_________了绿光(选填“吸收”或“反射”);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片白云,是因为白云对光产生了__________反射。
5、如图2所示,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书本的原因是由于 。
6、如图3是太阳灶,它是利用 镜对光线的 作用来工作的。
7、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 处,她的像到镜面距离为________m ;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 处。
如图11所示,这时她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8、指出下列物理现象的成因:阳光下人有影子 ;水中映着大桥的 倒影 ;清澈的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在射击 瞄准时,有一个要领叫做“三点一线”,是利用了光原理。
9、平面镜成像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引起的;岸边景物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引起的;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折了,这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引起的.站在游泳池旁看到池水的深度要比实际的深度__________一些,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现象引起的.10、黑板发生“反光”时,上面的粉笔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黑板发生__________发射的缘故.我们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清楚物理课本的原因是光在课本上发生__________反射.小红用小镜子晃小明的眼睛是太阳光发生了__________反射.11、太阳的能量以 的形式辐射到地球,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也有能量辐射,我们把这样的辐射叫图3 图做,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电视遥控器发出的是。
光的色散教案人教版(教案)

光的色散教案人教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色散现象,掌握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2. 教学难点:光的色散原理,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光的色散。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了解光的色散。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和分析来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具:三棱镜、白色光屏、直尺。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三棱镜、一张白纸、一把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太阳光穿过云层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
2. 实验观察:让学生将三棱镜放在白纸前面,观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的现象。
引导学生发现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了七种颜色的光。
3. 分析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释光的色散现象。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
4. 知识拓展:讲解光的色散原理,引导学生了解三棱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5. 总结提升:让学生复述光的色散现象,并提问学生如何验证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7. 板书设计:光的色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六、教学内容:光的折射现象1.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光的折射现象。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规律。
2.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原理,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光的折射。
光的色散教案人教版(优秀教案)

光的色散教案人教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色散现象,掌握光的色散的原理。
2. 能够运用光的色散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的原理。
2. 教学难点:光的色散的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光的色散现象。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光的色散现象。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三棱镜、白纸、直尺。
2.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天空中的彩虹,提问学生: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引出课题——光的色散。
2. 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教师演示实验:将白光通过三棱镜投射在白纸上,让学生观察光的色散现象。
引导学生发现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直尺测量七种颜色光的折射角度,观察折射角度与颜色的关系。
3. 讲解光的色散原理根据实验结果,讲解光的色散原理:白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不同颜色的光在通过三棱镜时,折射角度不同,发生色散。
4. 应用光的色散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光的色散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雨后的彩虹、七彩光环等。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光的色散现象和原理。
布置课后作业:查阅资料,了解光的色散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光的色散现象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能否运用光的色散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七、教学反馈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实验、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课后作业的质量和完成时间。
3. 学生对光的色散知识的理解: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 2.5《光的色散》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光的色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领域:(1)初步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谱、单色光、复色光、三原色光等概念;(2)初步了解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解释简单的有关物体的颜色现象。
2、能力与方法领域:(1)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实验能力,渗透通过实验总结物理规律的方法;(2)通过小组实验、观察、讨论活动,能归纳决定的物体的颜色主要规律;(3)学生能根据实验目的、步骤和要求,使用给定的实验器材,完成较简单的实验任务;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3、情感、态度与价值领域:(1)通过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初步形成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亲和感;(2)养成主动关注周围世界,乐于思考和想象的学习习惯;(3)形成乐于交流、善于合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光的色散现象教学难点:物体的颜色教学准备:演示实验仪器:较强的手电筒,三棱镜,屏幕;小组实验仪器:白的、黑的、红的、绿的、蓝的颜色纸,白的、黑的、红的、绿的、蓝的透明玻璃纸,三个光比较强的手电筒,实验报告纸。
(4人/组)教学流程:设计思路:这节内容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取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8年级实验教材。
《光的色散》是在学习了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础进行学习的,教学内容为:光的色散、颜色。
本节教材的教学意图是将物理知识融于观察实验中,但由于本节内容是属于知道级的教学内容,只安排了一教时,故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演示光的色散现象,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归纳色散现象。
探究“颜色之谜”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充实,实验新颖,饶有趣味,教师通过提供实验报告,适当引导,而在实验报告中,又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
让学生在自由的气氛中自主愉快地学习,培养动手技能、实验观察、知识探究的能力,归纳物体“颜色之谜”。
初步形成“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以及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教师描述):在太阳光下,我们可以看到五光十色的各种物体。
八年级物理上册2-5《光的色散》学案(一)(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二章光现象第五节光的色散一、学习目标:1、经过色散实验 , 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构成的。
用实验体验色光的混淆和颜料混淆是不一样的。
2、能用色光的混淆和颜料的混淆知识简单解说五颜六色的世界, 对研究自然充满兴趣。
二、学习重难点:1、光的色散现象。
2、白光的构成,光的三基色,颜料的三原色。
3、光的色散现象的解说。
三、学习活动:基本观点:光的色散、光的“三基色”、颜料的“三基色”自己动脑 : 依据定义 , 你猜想一下自然界各样色彩都是由颜料的“三基色”混淆而成的吗?沟通议论1、察看太阳光经过玻璃、水反射和折射后的现象分别是 :2、放在阳光会日光灯下光碟会体现出彩色的扇面 , 彩色的颜色有哪些?是如何散布的?3、把自己察看并记录的现象与同学老师沟通。
实验研究研究光的色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
2、经三棱镜折射后的色光再经过第二个三棱镜后 ,。
3、实验的结论是 :光的混淆和颜料的混淆1、当聚光灯上蒙有某种颜色的透明胶片 , 在光屏上就有这类颜色。
各样光是由“三基色”混淆而成。
2、各样不一样的颜料色彩能够由颜料的“三基色”分配出来。
帮你理解 :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或同意透过颜色的光决定的。
比方用白光照耀红色的透明胶片 , 只好经过红光 , 由于其它的几种色光都被它汲取了, 就不可以透过。
本节主要学习了光的色散的定义, 知道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基色”,知道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基色”混淆原理不一样。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反射五、当堂测试:什么颜色的光决定的。
比方用白光照耀1、很早从前 , 人们向来以为白色光是红色的物体 , 只好反射出红光 , 由于其余最纯真的颜色。
17 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牛的几种色光都被它汲取了 , 不可以被反射顿, 经过棱镜实验使太阳光产生, 从出来。
而揭开了光的颜色的奥密。
2、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成、、、、、、等颜色的光带 , 这个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散》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散》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光的色散现象。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
3、通过实验、小组讨论交流,了解可见光谱以及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性和应用。
【预习指导与使用说明】1、依据目标认真阅读课本,勾画并思考重点内容(光的色散现象、光的三原色、不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完成预习案,联系生活实际探究问题,用红笔标出疑问,以备上课交流。
2、时间:5分钟完成对课本的勾画和思考。
15分钟完成导学案。
预习案1、我国宋代就发现,天然透明的晶体经过阳光的照射能发出五色光,古人管它叫“五光石”并说“日射有五色”,现在同学们戴的眼镜和身边的一些玻璃、塑料制品在阳光照射下,有时也会呈现“五光色”,请回答:1 你认为“五光色”_____(选填“是”或“不是”)物体发出来的。
2 天然透明的晶体经过阳光照射能发出“五色光”,其实“五色光”应该是_____色光,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是由于太阳光通过晶体时发生光的________形成的。
2、什么是色光的三原色?3、什么是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我的疑问:探究案探究点一:光的色散问题1:课本中光的色散实验,让一束白光照射三棱镜上会看到什么现象?问题2:雨后的天空,常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它是怎样形成的?针对训练:1、彩虹是太阳光经过空中的小水滴,经过________后形成的彩色光谱,红色光弧在最______侧,紫色光弧在最_____侧。
2、关于光的色散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白光通过棱镜后,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
B、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
C、单色光通过三菱镜时不会产生色散现象。
D、单色光通过三菱镜时传播方向不发生变化。
探究点二:色光的混合问题:根据课本P86图45-3你能看出红、绿、蓝三种光两两混合各得出什么颜色的光吗?生活点击: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电子枪发射出强度不同的电子束射到屏幕上显示出不同的亮度,由于色光点靠得很近,人眼便能看到彩色画面,电子枪发射出的基本色是:A红、橙、黄 B黄、绿、蓝C橙、靛、紫 D绿、红、蓝探究三:看不见的光问题1、验钞机的作用是鉴别钞票真伪,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问题2、电视机遥控器的原理是怎样的?针对练习:下列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八年级物理上册2-5《光的色散》学案(三)(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二章光现象第五节光的色散教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术(1)初步认识太阳光的光谱。
(2)认识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
(3)研究色光的混淆和颜料的混淆,获取有关的知识体验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研究色光的混淆和颜料的混淆,获取有关的知识,体验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3、感情态度和价值观(1)经过察看、实验以及研究的学习活动,培育学生尊敬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经过亲自的感悟和体验,使学生获取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3)经过研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成功的欢乐,乐于参加物理学习活动。
二、学习要点: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三、学习难点: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及其混淆规律的不一样。
1、导学环节(一)引入新课(1)我们生活在五彩斑斓的世界,太阳光和我们息息有关。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与太阳光有关的光的色散。
(二)新课导学⑴光的色散①问题: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小组议论后回答:听音乐——七色光之歌问题:太阳为何会给我们带来七色光彩呢?②实验: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
③展现课件:讲解:一间暗室,有一束太阳光芒从窄缝射进来,照到屏幕上。
学生小组议论后回答:这属于什么光现象?(复习前边的知识)问题: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什么颜色?教师出示课件,同时放大光谱学生议论后回答:问题:什么是光的色散?学生议论后回答: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光的色散现象?学生议论回答: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彩虹是如何形成的?学生议论后回答⑵色光的混淆问题:这些颜色的光又是如何形成的?学生议论后回答① 出示色光的三原色问题:三种颜色混淆在一同成什么色?② 出示电视机多彩的画面,主假如由红、绿、蓝三种颜色形成的。
⑶物体的颜色出示图示: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那么我们为何可以看到这些物体的颜色?出示课件演示 1红色和绿色透明物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发生色散后,分别用红色和绿色透明物体,体现红色和绿色。
学生回答:演示 2红色和绿色不透明物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照耀红色和绿色物体上体现红色和绿色。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的色散学案

浦口中学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班级:姓名:课题:第二章第五节光的色散学习目标(1)了解色散现象和原因。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3)知道物体的颜色成因。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51-53页回答下列问题1、色散:。
色散现象说明。
2、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
通过色光,呈现绿色;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决定的。
反射红光,呈现色。
3、色光的三原色:4、颜料的三原色。
二、合作探究:黑色花为什么很少见?我们生活在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花的世界中,但是我们看到的黑色花却很少。
植物学家对4千多种花的颜色进行了统计,发现只有8种黑色花,而且还不是纯正的黑色,只是偏紫色而已。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来花的颜色与太阳光及花瓣反射、吸收光有光,太阳光由7种色光组成。
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也不同。
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他相同的光,吸收与它颜色不相同的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
花瓣比较柔嫩,为了生存,避免受高温伤害,它们吸收热效应较弱的光,而反射热效应较强的光。
这就是我们看到红、橙、黄色花多,而蓝、紫色花少的原因。
若吸收7种色光,受高温伤害就更大,花也更难生存,所以黑花很少。
(1)红花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什么颜色的光?(2)材料中提到“光颜色不同,热效应也不同”,请你比较红色光与蓝色光的热效应强弱。
(3)材料中没有提到白花,请你推断白花反射、吸收色光的情况。
当堂训练:1、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关于“彩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是光的折射现象B、是光的色散现象C、是光的反射现象D、是由于空气中悬浮有大量的小水珠而形成的2、商场里的花布的图案是有无数种的颜色拼排而成,各种颜色均是由三种原颜料调和而成,这三种原颜料的颜色是()A、红橙黄B、红绿蓝C、黄红蓝D、红白蓝3、太阳光通过一个三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光带上色光的排列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颜色的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光的色散学案人教新课
标版
第二章第五节光的色散学习目标(1)了解色散现象和原因。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3)知道物体的颜色成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51-53页回答下列问题
1、色散:。
色散现象说明。
2、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
通过色光,呈现绿色;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决定的。
反射红光,呈现色。
3、色光的三原色:
4、颜料的三原色。
二、合作探究:黑色花为什么很少见?我们生活在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花的世界中,但是我们看到的黑色花却很少。
植物学家对4千多种花的颜色进行了统计,发现只有8种黑色花,而且还不是纯正的黑色,只是偏紫色而已。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来花的颜色与太阳光及花瓣反射、吸收光有光,太阳光由7种色光组成。
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也不同。
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他相同的光,吸收与它颜色不相同的光,黑色物体吸
收各种颜色的光。
花瓣比较柔嫩,为了生存,避免受高温伤害,它们吸收热效应较弱的光,而反射热效应较强的光。
这就是我们看到红、橙、黄色花多,而蓝、紫色花少的原因。
若吸收7种色光,受高温伤害就更大,花也更难生存,所以黑花很少。
(1)红花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什么颜色的光?(2)材料中提到“光颜色不同,热效应也不同”,请你比较红色光与蓝色光的热效应强弱。
(3)材料中没有提到白花,请你推断白花反射、吸收色光的情况。
当堂训练:
1、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关于“彩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光的折射现象
B、是光的色散现象
C、是光的反射现象
D、是由于空气中悬浮有大量的小水珠而形成的
2、商场里的花布的图案是有无数种的颜色拼排而成,各种颜色均是由三种原颜料调和而成,这三种原颜料的颜色是()
A、红橙黄
B、红绿蓝
C、黄红蓝
D、红白蓝
3、太阳光通过一个三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光带上色光的排列依次为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颜色的光。
4、颜料的“三原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基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色光是最单纯的颜色
B、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有相同的规律
C、颜料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D、将太阳光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是色散
7、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全身呈蓝色
B、全身红色
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8、在一张白纸上用绿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
当只用红光照射时,你看到的现象是:红纸上面有一个色的“光”字。
9、红花反射光,绿玻璃透过光,黑色物体吸收色光,白色物体反射色光。
10、透过蓝色的透光玻璃,进行下列观察,结果是()
A、观察黄色物体,呈现绿色
B、观察白色物体,呈现蓝色
C、观察红色物体,呈现黑色
D、观察任何物体的颜色,都呈现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