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极星在天空中的特殊位置和不动现象的原因。

2. 帮助学生理解北极星对导航、航海和天文观测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北极星的位置和特点。

2. 北极星的不动现象及其原因。

3. 北极星在导航、航海和天文观测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北极星在天空中的特殊位置和不动现象。

2. 掌握北极星在导航、航海和天文观测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

2. 北极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实物模型或示意图。

4. 讲解北极星的故事或相关历史事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北极星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介绍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和特点,以及不动现象的原因。

通过实物模型或示意图展示北极星的运动轨迹。

3. 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北极星的运动轨迹,并分析其不动现象的原因。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北极星在导航、航海和天文观测中的应用,引导他们思考北极星的重要性。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北极星在不同领域的重要作用。

6. 拓展:安置相关阅读任务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北极星的奥秘。

六、作业设计:1. 阅读相关文章或书籍,总结北极星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制作北极星的模型或海报,展示其在天空中的位置和不动现象。

3. 观察北极星在不同季节的位置变化,记录并分析数据。

4. 撰写短文,探讨北极星在古代航海和摩登导航中的作用及其发展历程。

七、评判方式:1. 学生参与教室讨论的表现。

2. 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3. 学生的实验报告和钻研效果。

八、延伸活动:1. 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观测北极星在夜空中的位置。

2.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深入探讨北极星的相关知识。

3. 设计北极星导航游戏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北极星的重要性。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教案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教案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教案龙港新城二小陈春彩教学目标:1.知道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球自转的结果。

2.能根据已知“北极星相对不动”等事实证据,推测地球绕地轴自转,而且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3.做模拟实验研究北极星。

4.主动和小组同学合作探究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5.体会到多角度、多方面收集证据,有助于更好地解释现象。

教学重点: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地轴始终是指向北极星的。

教学难点:由北极星看上去“不动”推理出地球自转的特点教学准备:雨伞、五角星(每组一份),星空视频等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1、师:柯南大家都认识,他特别爱思考,爱探索!今天我们就和柯南一起探索有关星空的奥秘。

首先,我们跟着柯南去欣赏美丽的星空吧!(播放星空视频)2、师:美吗?你想做一做吗?把这把伞当作夜空,把这些五角星当作天上的星星,做一副星空图吧。

3、出示要求:(1)小组合作完成,(2)贴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秩序。

(3)完成后,由小组长高举“星空图”师:请小组长上来领取材料,4、生做星空图。

5、师:老师看到很多同学做的星空图很漂亮,现在大家把星空图轻轻地放在一边。

6、出示北极星空图师:一起来看大屏幕,你发现了什么?生:同心圆、中心不动、周围的星星都围着一点在旋转。

师:同学们,中间的这颗星就是北极星,这图就是人们在夜间观星时,发现一个特殊的现象:北极星的位置好像始终没有变化,而其他星星每天都围绕北极星在顺时针旋转。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索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板书课题:北极星“不动”的秘密)二、对北极星“不动”的解释1、确定北极星在“星空”的位置师:观察星空图,刚才我们已经贴好了星星,老师现在给大家一颗星代表北极星,也做一个这样的星空,大家觉得要贴在哪?生:伞的中心。

生贴北极星2、活动二(1)师:嗯,完美的星空的完成了!师:这是柯南给我们带来的探索宝典,我们每找到一条线索就能翻开一页宝典。

大家准备好去探索了吗?刚才我们说人们在夜间观星时,发现一个特殊的现象:北极星的位置好像始终不动。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教科版 (9)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教科版 (9)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一·教材分析《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是《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五课,通过本单元前四课的探究,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自转”与“自转方向”等基础知识。

本课通过人们观察到的“北极星不动”的这一天文现象,引导学生探究出这一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从而,更进一步探究出地球自转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本课要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经历人类最原始的认知。

运用模拟实验、生活实例和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推理、论证,能够对北极星“不动”作出解释,最终认识到地球自转的特点。

需要学生对现象进行批判性的逻辑加工,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老师要在模拟实验、视频图片资料的设计和准备上进行突破,并在教学中直观地呈现,“深入浅出”地引导。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地球运动的特点,合理解释北极星为何“不动”。

做模拟实验探究北极星“不动”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对科学现象的解释需要得到证据的支持和从已知出发进行推测。

认识到多方面、多角度收集证据,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解释。

在活动中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教学难点:北极星看上去“不动”的秘密。

五:教学准备北极星空图,地球仪,陀螺,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对太阳东升西落,引出地球自转的概念。

接下来出示两幅北极星空图,让学生观察其中的相同之处,从而引出本节课题: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2探究北极星不动的原因通过两个活动,全班分小组进行探究。

活动一:转动星空图,星星是否围绕北极星在旋转?活动二:地球自转,能否看见北极星“不动”?让学生得出一些结论:北极星的位置没有变化,而其他的星星每天都围绕北极星在顺时针旋转。

出示前面的两幅北极星空图,让学生们思考:“圆心”是否在天顶位置?是不是与天顶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活动三给小组分发陀螺,观察陀螺运动的结构特点。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4.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4.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教案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自东向西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2.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过程与方法:1.结合地球运动的特点,合理解释北极星为何“不动”。

2.根据星星的运动情况、模型和生活中的事例,推测地球自转的特点——地球绕轴运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对科学现象的解释需要得到证据的支持和从已知出发进行推理。

2.认识到多方面、多角度收集证据,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解释。

3.在活动中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地轴始终是指向北极星的。

教学难点:由北极星看上去“不动”推理出地球自转的特点。

教学准备:普罗米修斯白板课件、篮球、星空盘、陀螺、地球仪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

1.我们已经研究了昼夜交替现象,太阳的东升西落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呢?继续问学生: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么样的?相机板书:地球自转自西向东2.指名学生用篮球模拟已经了解的地球自转。

(强化地球自转方向)二、了解北极星“不动”的现象1.正是由于地球在自西向东地自转,才形成了太阳东升西落的错觉。

那么夜空中的星星也是这样的吗?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电子白板出示北极星空的视频)教师:这是地球上北半球的科学家对着天空连续拍摄后,得到的录像,请你仔细观看,有什么发现?点击播放,学生观看从地球上北半球看到的北极星空的运动情况。

2.教师问:谁来描述一下,看到了什么现象?请一至两个学生描述看到的情况。

(预设)学生:大部分星星都是东升西落的,它们在做圆周运动。

追问:为什么这些星星也是东升西落的呢?学生讨论:也是因为地球自西向东地自转产生的。

师:还有什么发现吗?学生:有一颗星星看上去没有动,天空中其它的星星围着它在做圆周运动。

3.不但录像这样,北半球的科学家用照相机对着这个星空多次曝光,拍的星空也是这么漂亮。

看看这些图片。

(电子白板展示)师:不动的星星在哪里?教师适时圈出北极上空的北极星。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教学设计(精)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教学设计(精)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是小学科学五年级地球运动单元中的第五课。

《昼夜交替现象》、《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证明地球在自转》、《谁先迎来黎明》等前几课主要研究“地球在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两个内容,而本课由北极星“不动”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则是学生对地球自转认识的发展。

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在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转,地球的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

2、天空中的星星围绕北极星运动,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球自转引起的视觉现象。

3、将“北极星相对不动”等现象和地球绕地轴自转,而且地球的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联系起来。

4、模拟北极星不动与地球绕着地轴自转间的因果关系。

教学重点: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地轴始终是指向北极星的。

教学难点:由北极星看上去“不动”推理出地球自转的特点。

教学准备:运动的北极星空录像、小球(每组一个)、竹条一根、北极星空图(每组一份)、北极星运动的简单资料、A4纸(每生一张)教学过程一、梳理知识,产生问题1.同学们,我们现在是什么时候?再过多长时间天会暗下来?第二天又会迎来白天,白天过了又是晚上,这种现象叫做昼夜交替现象?现在谁能解释一下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2.每天生活在地球上,我们能感觉到地球在自转吗?看太阳的运动。

3.为什么看太阳可以感觉到地球在动?联系我们坐车的经验,坐在车里,我们怎么知道车子是静止的还是行驶的?看窗外的景物。

4.如果是晚上,要知道地球是否在转,我们可以看什么?5、课件:北极星不动,其它星绕着它转。

我们看到了什么?6.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还有证据。

这是一张用连续曝光的方法拍摄的照片,在这一张照片上,我们看到的是什么?这是一颗什么星?它为什么会“不动”呢?二、小组讨论,提出假设1、你知道北极星的哪些信息?2、北极星会在什么位置?请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3、你为什么会这样想?让学生提出假设。

三、活动体验,制作模型1、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北极星处在地球自转中心轴的上方?2、我们怎么来做模拟实验呢?(1)在头顶上面放一个模拟天空图,然后人在下面以一个中心自转,观察上面星空的变化。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极星在天空中的特殊位置和不动现象。

2. 帮助学生了解北极星与地球自转、地理位置等因素之间的干系。

3. 激发学生对天文学和地理学的兴趣,培养其观察和探索能力。

4.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北极星的特点和位置。

2. 北极星的“不动”现象及其原因。

3. 北极星与地球自转、地理位置的干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北极星在天空中的特殊位置和不动现象。

2. 北极星与地球自转的干系。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和不动现象。

2. 实验法:通过实验模拟地球自转和北极星的位置干系。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北极星与地球自转、地理位置之间的联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引发学生对北极星的兴趣。

2. 进修:介绍北极星的特点和位置,让学生了解其在天空中的奇特性。

3.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模拟地球自转和北极星的“不动”现象,加深对其原因的理解。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北极星与地球自转、地理位置等因素之间的干系,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想象。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北极星在天文学和地理学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判: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检查其对北极星不动现象的理解。

2. 通过教室讨论和问题回答,评判学生对北极星与地球自转、地理位置的理解水平。

3. 考察学生在课后作业中对北极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星空、阅读相关书籍等方式深入了解北极星的奥秘。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北极星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表现。

3. 开展北极星与古代导航、星座等话题的讨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八、作业设计:1. 观察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记录其在不同时间的表现。

2. 回答问题:北极星为什么被称为“不动”星?与地球自转有什么干系?3. 撰写短文:谈谈你对北极星的认识和感受,结合实验和讨论内容进行描述。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教学设计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教学设计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教材简析】《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五课。

在整个单元学习中,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前三课《昼夜交替现象》、《证明地球在自转》、《谁先迎来黎明》中探讨“地球自转”与“自转方向”是学习本课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本课北极星“不动”推测出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这又是学生对地球自转认识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又为后面《为什么一年有四季》和《极昼和极夜的解释》两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科书安排了几个有层次的活动来帮助学生形成解释。

一是直接用星空图旋转来再现北极星的“不动”,让学生明白北极星处于旋转天体形成的同心圆的中心;二是让学生结合坐转椅的经验,理解如果保持视线的中心不动,也可以再现周围物体绕视线中心旋转的现象;三是让学生根据陀螺转动的情况,理解地球的自转是围着轴心运动的;四是让学生用地球仪做模拟实验,思考如何将地球仪转动,才能让地球仪上的人观察到北极星不动;五是让学生根据书中的示意图和地球仪,认识地球绕轴自转。

每一个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学生对北极星“不动”的秘密进行解释。

这些活动也将为他们认识四季的成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五年级学生,经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地球的自转和自转方向,所以能够解释天体的旋转现象。

但对于北极星“不动”的现象,缺乏生活经验,同时对于自转过程中位于旋转轴上的物体是不动的也缺乏体验。

因此,学生对于北极星“不动”的原因解释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直观、动态的观察体验情境,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让学生能在精心设计的情境中提出问题与假设,并通过模拟实验证明北极星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在观察体验中感受到地轴是倾斜的,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对地球自转的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天空中的星星围绕北极星逆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2.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教学设计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教学设计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教材简析】《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五课。

在整个单元学习中,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前三课《昼夜交替现象》、《证明地球在自转》、《谁先迎来黎明》中探讨“地球自转”与“自转方向”是学习本课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本课北极星“不动”推测出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这又是学生对地球自转认识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又为后面《为什么一年有四季》和《极昼和极夜的解释》两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科书安排了几个有层次的活动来帮助学生形成解释。

一是直接用星空图旋转来再现北极星的“不动”,让学生明白北极星处于旋转天体形成的同心圆的中心;二是让学生结合坐转椅的经验,理解如果保持视线的中心不动,也可以再现周围物体绕视线中心旋转的现象;三是让学生根据陀螺转动的情况,理解地球的自转是围着轴心运动的;四是让学生用地球仪做模拟实验,思考如何将地球仪转动,才能让地球仪上的人观察到北极星不动;五是让学生根据书中的示意图和地球仪,认识地球绕轴自转。

每一个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学生对北极星“不动”的秘密进行解释。

这些活动也将为他们认识四季的成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五年级学生,经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地球的自转和自转方向,所以能够解释天体的旋转现象。

但对于北极星“不动”的现象,缺乏生活经验,同时对于自转过程中位于旋转轴上的物体是不动的也缺乏体验。

因此,学生对于北极星“不动”的原因解释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直观、动态的观察体验情境,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让学生能在精心设计的情境中提出问题与假设,并通过模拟实验证明北极星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在观察体验中感受到地轴是倾斜的,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对地球自转的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天空中的星星围绕北极星逆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2.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教学设计
一、科学理论指导
以全体青少年为主体,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自然科学学科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期使青少年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方法,体验科学探究, 认识到多方面、多角度收集证据,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解释。

二、地球与宇宙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是教科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运动”第5课。

《昼夜交替现象》、《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证明地球在自转》、《谁先迎来黎明》等前几课主要研究“地球在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两个内容。

在把握“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和“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时,利用学生认识上的冲突:地球的自转会引起所有星辰的东升西落,然而北极星就是不动!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通过“转椅看北极星”和“篮球上看北极星”的两个小实验,使学生直观地模拟体验北极星“不动”的现象,使学生对地球与北极星位置关系的逐步清晰,进一步巩固地轴倾斜着指向北极星,地球不停地围绕自转是北极星“不动”的原因。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学习了昼夜交替现象,知道了这是地球自转引起的,学生的潜意识里也形成一个不完全科学的概念:地球的自转会引起所有星辰的东升西落。

四、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在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转,地球的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

2、天空中的星星围绕北极星运动,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球自转引起的视觉现象。

3、将“北极星相对不动”等现象和地球绕地轴自转,而且地球的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联系起来。

4、模拟北极星不动与地球绕着地轴自转间的因果关系。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地轴始终是指向北极星的。

难点:由北极星看上去“不动”推理出地球自转的特点。

六、教学准备
师准备:课件、北极星空运动视频、北极星和北斗七星四季方位变化图、转椅、北极星、大地球仪等。

为每组学生准备:篮球、小人、透明胶布、转椅。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视频导入:北极星空运动视频。

师:同学们,晚上你们喜欢看星星吗你们都知道哪些星星
生预设:北斗七星、北极星、牛郎织女星……
师:经常看星星的同学,发现了星空有什么秘密吗
生预设:北斗七星像勺子、牛郎和织女星在银河的两边、北极星永远指向北方……
师:对。

同学们在观星时,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先看视频,一个将一年的星空运动浓缩为1分钟的视频:
播放北极星空运动视频,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预设:有颗星星(北极星)“不动”,其他星星在围绕着它运动。

师:这是北极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预设:所有的星星都在动,而北极星看着“不动”,为什么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探索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板书: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二>了解北极星“不动”的现象。

师:中国古人有句话“众星拱极”来形容这种北极星不动的现象,古人的观察能力很厉害吧!今天,我们来做回小小科学家,我们一同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1、学生实验一:纸上“众星拱极”。

(1)师出示北极星与北斗七星一年四季的方位变化图。

(2)学生实验:在纸上画出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然后转动纸,想办法让北斗七星围绕着北极星运动,展现出他们的四季方位特点,可以借助自己身边的小道具。

(3)学生上台演示,交流自己怎么做的
学生汇报预设:我们用手(铅笔尖)固定在北极星上,然后转动纸,北斗七星就围绕着北极星旋转。

2、学生实验二:转椅看“北极星”。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是在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产生昼夜交替,星辰也会东升西落,为什么北极星依然“不动”实验二我们也要加入到地球的自转中来观察、思考。

(1)学生小组实验:我们把教室的房顶看作星空,转椅代表地球,天花板正中间的电风扇的中心点代表北极星,其他的灯代表其他星星,坐在转椅上自西向东转,如果实现“众星拱极”
(2)小组代表上台演示,交流自己怎么做的
从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如果视点落在电风扇的中心,余光看到其他灯就会围绕着风扇中心运动。

3、学生实验三:篮球上看“北极星”。

师:实验二我们加入地球的运动中来观察,可是我们的实验设置的环境和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吗
(1)师出示北极星空图,北极星被圈住:观察星空图的北极星位置,如果我们教室的房顶是星空,北极星就在天花板正中间的电风扇得中心上吗
生预设:不在。

方向有点偏。

为方便实验,师把北极星贴在墙壁贴近天花板的地方。

师:作为小小科学家,对于实验环境的模拟是不可马虎的,否则就会偏离正确的结论。

(2)学生小组实验:在一个球上贴几个小人,代表地球上的人,让球自传的同时,想办法让小人都能看见墙上的“北极星”不动。

(3)学生汇报:学生转动着篮球边演示边讲解,其他同学作评委,纠正错误操作。

(4)思考:地球与北极星怎样的位置关系,地球自转时,地球不同位置的小人都能看见墙上的“北极星”不动
引导学生观察北极星和地轴的位置关系,生交流预设:地球必须倾斜。

<三>总结
为了使北极对着北极星,其实地球自转时始终围绕一根假想的轴,我们把它称做地轴(师拿出地球仪),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而且还是倾斜着指向北极星。

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也是地球仪为什么做成这样倾斜的。

<四>知识拓展
白板操作:学生建太阳、地球、北极星位置关系模型图。

八、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等级自评
1、真高兴,我在小组合作中最主要的贡献是:设计了实验操作步骤
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负责实验记录
我什么也没做,看他们做
九、设计特色简述
3个小实验达到的目标不同,逐步深入。

第一个小实验,理解“怎样旋转,北极星才不动”;第二个小实验,加入地球的自转,进一步接近实际情况;第三个小实验,找出北极星的位置,构造基本一致的实际情况,使验证更加接近事实,学生在模拟中摸索出“地球是如何自转的”。

十、板书设计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