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铁磁流体 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磁流体的制备

磁流体的制备

磁流体的制备1、共沉淀法:该法为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方法,其反应基本原理为:Fe2++ 2Fe3+ + 8OH-= Fe3O4 + 4H2O通常是把Fe2+和Fe3+的硫酸盐或氯化物溶液以1/2,更多的是2/3的比例混合后,用过量的氨水或NaOH溶液在一定温度(55~60℃)和pH下,高速搅拌进行沉淀反应,制得8~10nm的Fe3O4微粒,然后将Fe3O4粒子加入到含表面活性剂(如油酸)的载液中加热或煮沸,这样Fe3O4表面会吸附油酸,从水相转入载液中,分离后即可得到磁流体,此法制得的磁流体微粒细小、均匀、饱和磁化强度高,但此法对操作条件的控制要求非常苛刻。

2、氧化沉淀法:该法基本原理为:3FeCl2 + H2O2 + 6NaOH = Fe3O4 + 6NaCl + 4H2O通常是将FeCl2装入四口圆底烧瓶中,加入消泡剂和分散剂,通入N2保护,烧瓶置于50℃恒温水浴中,高速搅拌。

待反应体系混合均匀、温度恒定后,依次缓慢滴加H2O2和NaOH溶液,反应2h,将制得的磁流体稀释1倍,用超声波处理几分钟后,移入带有搅拌器的烧瓶中,维持温度70℃,高速搅拌,在pH为4时缓慢滴加戊二醛溶液,反应1h,再用NaOH调pH为碱性以终止反应。

此法制得的磁流体,其磁性微粒的粒径大、分布范围宽、易聚结。

3、解胶法。

是铁盐或亚铁盐在化学作用下产生Fe3O4或γ-Fe2O3,然后加分散剂和载体,并加以搅拌,使其磁性颗粒吸附其中,最后加热后将胶体和溶液分开,得到磁流体。

这种方法可得到较小颗粒的磁流体,且成本不高,但只使用于非水系载体的磁流体的制作。

4、气相-液相反应法:反应在一个四口玻璃瓶中进行,按一定比例分别加入Fe(CO)5、载液、表面活性剂,在电动搅拌下将混合液的温度升至90℃恒温2h,然后再升温至200℃恒温1h,整个加热过程中,高纯氨气以100mL/min的流量通入,将此过程重复3~4次,直至加入的Fe(CO)5全部反应为止,即可制得颗粒尺寸为6~12nm的高饱和磁化强度的氮化铁磁流体。

Fe3O4铁磁流体的制备与粘度特性分析

Fe3O4铁磁流体的制备与粘度特性分析

Fe3O4铁磁流体的制备与粘度特性分析摘要磁流体又称磁液,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它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固体磁性材料的磁性,是由直径为纳米量级的磁性固体颗粒、基液以及表面活性剂混合而成的一种胶状液体。

本文首先介绍了制备Fe3O4铁磁流体的实验方法,然后重点分析了铁磁流体粘度与固体磁性粒子体积份额、表面活性剂质量份额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关系曲线。

关键词铁磁流体;制备;粘度0 引言磁流体,又称磁性液体、铁磁流体或磁液,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它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固体磁性材料的磁性,是由直径为纳米量级的磁性固体颗粒、基液(也叫媒体)以及表面活性剂三者混合而成的一种胶状[1]液体。

该流体在静态时无磁性吸引力,当外加磁场作用时,才表现出磁性,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理论上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可广泛应用于磁流体密封、医疗器械、频率调节、减震[2]、磁流体探测等领域。

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3-4]制备了稳定的Fe3O4铁磁流体,对它的粘度特性进行了分析。

1 实验实验原理Fe3O4颗粒是磁流体制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在铁盐和亚铁盐溶液中加入氨水,可以制备出符合要求的Fe3O4颗粒,化学方程式为:FeCl2·4H20 + 2FeCl3·6H20 + 8NH3H20 = 24H20+ 8NH4C1 + Fe3041.2 实验方法第一步:按3:5的质量比称量8g FeCl2·4H2O-FeCl3·6H2O混合物,溶解在60ml水中,用玻璃棒反复搅拌,得到棕色溶液;第二步:用碱式滴定管将氨水以3ml/min的速度加入溶液中,观察形成Fe3O4颗粒,待其沉淀后放置于永磁铁上,以避免大颗粒的团聚[5];第三步:按体积比1:19配制成氨水-去离子水混合液,反复对Fe3O4颗粒进行洗涤,重复第二步,直到混合溶液的pH值在9.2~9.8,沉淀分离后得到Fe3O4颗粒沉淀物及溶液共约30ml;第四步:加入表面活性剂2.6g,超声波振荡约18min,取出未溶解的颗粒,重复几次后,将混合溶液静置冷却至室温,用超声波振荡5-8次后得到稳定的Fe3O4铁磁流体。

磁流体制作方法范文

磁流体制作方法范文

磁流体制作方法范文磁流体(magnetorheological fluid,简称MR流体)是一种由磁性颗粒悬浮在稳定液体介质中形成的流体材料。

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磁流体可以迅速改变其流变性质,如黏度和流动性。

磁流体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特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减振控制、流变刹车、密封装置、隔振定向和声学装置等。

磁流体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合适的磁性颗粒:常见的磁性颗粒包括铁磁性颗粒(如铁、钴、镍等)和顺磁性颗粒(如铁氧体、氧化铁等)。

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流体性能的要求,选择适当的颗粒类型和粒径。

2.制备稳定液体介质:稳定液体介质通常选择高分子聚合物(如硅油、矿物油、水基液体等)为基础,添加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以增强颗粒与液体的相容性和分散性。

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一些改性剂,如增稠剂、防腐剂等。

3.分散颗粒:将选择好的磁性颗粒加入稳定液体介质中,并通过机械或超声波等方式对颗粒进行充分分散和悬浮。

4.稳定化处理:为了提高磁流体的稳定性和流变性能,可以对液体介质中的颗粒进行稳定化处理。

常见的稳定化方法包括改性表面活性剂、改性聚合物等。

5.磁流体性能调节:通过改变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来调节磁流体的黏度和流变性能。

当磁场作用于磁流体时,颗粒会发生磁性耦合,形成一个网状结构,从而增加整个流体的粘度和硬度。

总之,磁流体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颗粒选择、液体介质制备、颗粒分散、稳定化处理和性能调节等步骤。

这些步骤的选择和操作会直接影响磁流体的性能和应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磁流体的制备方法也将不断发展和改进,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制作铁磁流体-实验报告

制作铁磁流体-实验报告

制作铁磁流体
目的:制作铁磁流体
仪器:烧杯,试管,酒精灯,玻璃杯,玻璃皿(表面皿),水槽,磁铁
药品:硫酸亚铁,三氯化铁,氨水,去离子水,无水乙醇
步骤
称量一些三氯化铁和硫酸亚铁,使二者摩尔比为2:1
药品加入烧杯,加水,50℃水浴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
搅拌充分后取出烧杯,加入一定量氨水,搅拌,观察到溶液变黑,接着加入适量无水乙醇
搅拌充分后在烧杯底部加一块磁铁,当纳米级的四氧化三铁被固定住后,将液体倒出,用去离子水洗涤两到三遍
反应机理:
Fe2+ + 2Fe3+ + 8OH- = Fe3O4 + 4H2O
实验现象:
生成黑色液态纳米级的四氧化三铁,可以被磁铁吸引
-可编辑修改-。

磁流体的制备

磁流体的制备

实验一磁流体的制备一、目的1、掌握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磁流体2、熟悉搅拌器的安装及其使用方法3、自行设计提纯及净化磁流体材料二、实验原理将二价铁盐(FeCl2·4H2O) 和三价铁盐(FeCl3·6H2O) 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沉淀剂(N H3·H2O) ,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即得到纳米Fe3O4粒子,反应式为:Fe2 + + 2Fe3 + + 8N H3·H2O = Fe3O4↓+ 8N H+4 + 4H2O由反应式可看出,反应的理论摩尔比为Fe2 +∶Fe3+= 1∶2 ,但由于二价铁离子容易氧化成三价铁离子,所以实际反应中二价铁离子应适当过量.三、试剂及仪器试剂和仪器:氨水,FeCl3·6H2O,FeCl2·4H2O,油酸,煤油,蒸馏水,烧杯,电动搅拌器四、实验方法(1) Fe3O4的煤油基磁性流体的制备本实验中使用分析纯的二氯化铁、三氯化铁和氨水(NH3含量25%),按照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的磁性颗粒,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FeCl3·6H2O+FeCl2·4H2O+8NH3·H2O= Fe3O4+8NH4Cl+24H2O(1)制备磁性流体基液采用普通煤油,而表面活化剂选择为油酸.实验整个工艺流程分为溶解、过滤、反应、加热、分离等几个阶段,最后得到乌黑发亮的Fe3O4煤油基磁性流体.溶解过程是用天平按质量比0.37:1称取FeCl2·4H2O 蓝绿色晶体和FeCl3·6H2O黄色晶体,再按照FeCl2·4H2O和FeCl3·6H2O的总量与水的质量比0.68:1溶解于水,放于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配制成混合溶液.为了加快溶解速度,可将盛溶液的烧杯置于热水浴锅中,待充分溶解后再置于冷水中冷却.过滤过程是将冷却后的FeCl2和FeCl3的混和溶液进行过滤操作,以除去杂质,在过滤后将得到棕色的油状溶液.反应过程是在经过过滤的FeCl2和FeCl3的混合液中用胶帽滴管逐滴加入氨水,使其发生如式(1)的化学反应.加入氨水后立即观察到有蓝黑色的Fe3O4胶粒体生成,应同时用玻璃棒或用搅拌器搅拌,使之分散均匀而不致凝聚形成大颗粒沉淀.直到不再看到有Fe3O4生成时,就说明氨水已过量,停止滴加氨水,此时得到的是蓝黑色液体.加热过程是在上述反应生成的蓝黑色溶液中加入活化剂油酸和基液煤油,搅拌使之混合均匀,将得到黑色发亮的液体.将其放置于80℃以上水浴中加热,以除去过量氨水. 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除去氨水速度. 为检验氨水是否除掉,可用PH试纸放于烧杯口看其颜色变化,如显中性则证明氨水已基本除去.除氨过程中之所以要用水浴加热而不直接加热是为了防止水和煤油蒸发,除去氨水的目的则是为了使水和煤油分层.分离过程是把上述溶液转移至量筒中或试管中,静止十几分钟后,可观察到溶液分为两层. 上层乌黑发亮的胶体溶液就是Fe3O4的煤油基磁性流体,它由Fe3O4磁性颗粒、活化剂油酸和基液煤油组成. 下层无色(或略有些颜色)透明的则是水和未反应完的少量FeCl2或FeCl3的水溶液. 用吸管吸取上层黑色的胶体溶液,就得到了想要的Fe3O4的煤油基磁性流体. 如果经过加热后的溶液静止十几分钟后不发生分层现象,则说明仍有氨水未除去,可将其再倒回烧杯中继续加热.(2)Fe3O4煤油基磁性流体的检测制得的磁性流体样品必须进行磁性能的检测说明其磁性.Fe3O4煤油基磁性流体稳定性的测定,采用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制备的样品靠近感到有明显吸力作用的磁铁旁,看是否具有磁性.已知Fe3O4的平均粒径D=50*10-9m, U油酸=282.46g/mole油酸=0.89 g/mol S油酸截面积=0.225nm2 e Fe3O4=5.18g/cm3五、思考题1、煤油和油酸在本实验中的用量是如何计算的?2、在实验的过程中是否可以先加入煤油和油酸后在磁力搅拌下一次性加入氨水?3、用什么方法提出和净化Fe3O4煤油基磁性流体?(计算制备1g的Fe3O4需要用油酸多少毫升,氢氧化钠多少克?)。

水热法制备的Fe_3O_4磁流体

水热法制备的Fe_3O_4磁流体
Key words:magnetic fluid; nanosized Fe3O4; hydrothermal method; magneto-optical phenomenon
在以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 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实现多功能和集成化为目标 的智能材料是当今材料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其中 对外加磁场具有响应性的磁流体是一种重要的无 机智能材料。磁流体是一种将强磁性纳米粒子分散 到液相中得到的非常稳定且带磁性的胶态体系,它 将固体的磁性和液体的流变性巧妙地结合起来, 呈现出许多特殊的磁、光、电现象。目前对这些现 象的机理研究还不够深入,也缺乏相应的理论模 型,因而影响了磁流体的应用和推广。其实,磁流 体是一种很有诱惑力的新型液态磁性材料,孕育着 无限的应用前景,其应用范围已扩展到航空航天、 电子、化工、机械、能源、冶金、仪表、环保、生 物医疗等各个领域[1]。
性的影响 一种好的磁流体,磁性粒子在基液中应具有所 要求的浓度并是稳定的胶态体系。在制备磁流体 时,使用的分散剂是影响的重要因素。四种不同的 分散剂分别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油酸钠、聚乙二 醇和 A(油酸钠和聚乙二醇的混合液),对比实验 表明,静置分层的时间分别为 4、7、2 和 30 天以 上,可以看出用混合的分散剂 A(油酸钠和聚乙二 醇的混合液)的效果最好。 将 2.5g Fe3O4 分别分散于 100mL 水中,分别 加不同量的分散剂 A(分别为 0.25mL、0.50mL、 0.75mL、1.00mL、1.25mL),分别置于 320mT 的强磁场中观察分层情况,发现分散剂为 0.25mL 和 0.50mL 有分散现象,0.75mL 已无分层现象,
Ⅲ/3 133.3 100.0 120.0 143.3 71.3 72.7 66.7 66.0

电磁铁的制作与实验报告

电磁铁的制作与实验报告

电磁铁的制作与实验报告一、引言电磁铁是一种利用电流产生磁场的装置。

它在工业生产、医学影像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探究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其对铁磁物质的吸引力。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铁芯- 接线板- 铜线- 电池(直流电源)2. 实验方法:步骤1: 将铁芯绕上数层铜线,固定好线圈。

步骤2: 将一端的铜线与正极相连,另一端与负极相连,使电流通过线圈。

步骤3: 调节电流大小,记录各个电流强度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依次改变了电流的强弱,观察到以下现象:1.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铁芯上出现了磁力。

2. 随着电流增大,铁芯所吸引的物体也增多。

通过实验结果和现象的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电磁铁的制作方法是将铜线绕制在铁芯周围,通过电流通过铜线,产生磁场。

-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磁场会使铁芯成为临时磁体,表现出吸引铁磁物质的性质。

四、实验误差与改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误差。

有几个因素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1. 电流的不稳定性:由于电源的品质和连接电路的稳定性等原因,电流可能会有所波动,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改进方法:使用稳定的电源,并使用电流表等设备监测电流的变化。

2. 线圈的绝缘性能:线圈的绝缘性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如线圈与铁芯之间的间隙或绝缘材料的质量等因素。

改进方法:选择高质量的绝缘材料,并确保绝缘层质量良好。

3. 环境磁场的干扰:实验环境中存在的其他磁场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如地磁场或其他电器设备产生的磁场。

改进方法:尽量在无磁场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或采取屏蔽措施减少外界磁场的干扰。

五、实验应用与展望电磁铁作为一种重要的电磁装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在以下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工业制造:电磁铁可以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吊车、电动门等,通过控制电流大小来控制吸引力,实现对物体的操控。

2. 医学影像:电磁铁可以用于医学影像设备中,如核磁共振成像(MRI),通过强大的磁场和变化的磁场梯度来生成图像。

磁流体的简单制作方法

磁流体的简单制作方法

磁流体的简单制作方法磁流体是一种具有磁性的液体,它可以受到外部磁场的控制,从而改变自身形状和流动性质。

磁流体在工业、医学、生物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制备磁性纳米材料、磁性生物探针、磁性流体密封等。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的制备磁流体的方法。

一、实验原理磁流体是由磁性微粒子和稳定剂组成的,其中磁性微粒子可以是铁磁性或顺磁性的,稳定剂可以是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等。

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磁性微粒子会发生磁聚集现象,形成磁性链状结构,从而使整个磁流体呈现出磁性。

二、实验步骤1.准备材料(1)氧化铁磁性微粒子:可以购买商用的氧化铁磁性微粒子,也可以自行制备。

(2)稳定剂:可以选择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等,也可以选择聚合物,如聚丙烯酸(PAA)、聚乙烯醇(PVA)等。

(3)去离子水:用于制备磁流体的溶液。

(4)磁铁:用于产生外部磁场。

2.制备磁流体(1)将氧化铁磁性微粒子和稳定剂按一定比例混合。

(2)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得到磁流体的预混液。

(3)将磁流体预混液注入磁场下的容器中,放置在磁铁上方。

(4)在磁铁下方观察磁流体的形态变化。

3.实验注意事项(1)制备磁流体的容器和工具要求无铁材质,以避免对磁场的影响。

(2)在制备磁流体时,稳定剂的用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过多的稳定剂会影响磁性微粒子的磁聚集。

(3)在观察磁流体的形态变化时,应注意磁铁的磁场强度和方向,以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三、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以上实验步骤,制备出的磁流体可以呈现出磁性。

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磁性微粒子会聚集成链状结构,从而使磁流体呈现出磁性。

磁流体的形态变化可以用照相机或显微镜进行观察和记录,以便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四、实验应用磁流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1)制备磁性纳米材料:磁流体可以作为磁性纳米材料的前体,在外部磁场作用下进行磁聚集和热处理,制备出具有特定形貌和磁性的纳米材料。

(2)磁性生物探针:磁流体可以作为生物探针的载体,通过磁性控制和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实现对生物分子、细胞和组织的检测和定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作铁磁流体
目的:制作铁磁流体
仪器:烧杯,试管,酒精灯,玻璃杯,玻璃皿(表面皿),水槽,磁铁
药品:硫酸亚铁,三氯化铁,氨水,去离子水,无水乙醇
步骤
称量一些三氯化铁和硫酸亚铁,使二者摩尔比为2:1
药品加入烧杯,加水,50℃水浴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
搅拌充分后取出烧杯,加入一定量氨水,搅拌,观察到溶液变黑,接着加入适量无水乙醇
搅拌充分后在烧杯底部加一块磁铁,当纳米级的四氧化三铁被固定住后,将液体倒出,用去离子水洗涤两到三遍
反应机理:
Fe2+ + 2Fe3+ + 8OH- = Fe3O4 + 4H2O
实验现象:
生成黑色液态纳米级的四氧化三铁,可以被磁铁吸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