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图用白话文写就传统--深圳万科第五园设计

合集下载

浅析深圳万科第五园

浅析深圳万科第五园

• 在外部形象上,着力塑造墙体 的形态,又不使其对于通风采 光造成影响 在色彩控制上自
始至终贯彻"舍艳求素"的原 则,同时大面积的白色墙体也 为各种植物提供了良好的背 景
• 作为潮湿炎热地区的中式
建筑,该项目吸收了富有广东 地区特色的竹筒屋和冷巷的 传统做法,通过天井、廊架、 挑檐、高墙、花窗、孔洞、 缝隙、窄巷等,试图给阳光1 把梳子,给微风1个过道,使房 屋在梳理阳光的同时呼吸微 风,让居住者能充分享受到1 片荫凉,在提高了住宅的舒适
• 位于社区紧邻城市干道的商 业街和社区图书馆与住宅区 之间以池塘相隔,小桥相连,互 为景观 其内部空间也特别强 调了各种开敞、半开敞、下 沉的院落和连廊组合,形成丰
富而使人流连的"村口"场所
在住宅单体上,种种院落形式无不着力体现中国传统民居当中那种" 内向"型的空间,提供了1方自得其乐的小天地
2.园林
• 在环境设计的细节处理中,努 力营造“幽”的氛围 在“第 5园”的步行系统中,乔灌木 配置突出其纳凉作用,而富于 广东特色的旅人蕉和芭蕉等 植物则点缀其间,体现着浓郁 的热带风情;实墙前、花窗 后、小路旁、拐角处等部位, 都设计种植竹丛或竹林,使整 个社区环境在窄巷深巷、高 墙小院的映衬下更显得神色 与悠远
为第5园提供最宁静、幽雅的底图,别具1格的园林小品 及建筑物本身,将中国的人文精神与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有机结合,全方位塑造社区文化和人居环境,达到了自 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 话
1.建筑
• 在建筑单体设计中,设计师突出于中式民居的庭、院、门的塑造, 采用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符号,如安徽的马头墙、北京4合院的 垂花门、云南的“1颗印”、广东的“镬斗屋”、江南的“4水 归堂”天井院……再仔细推敲,进行重新组合和构置,通过寻找空 间的对比和共性,在碰撞中寻求1种共鸣,从而形成1种打破时间、 空间维度限制的全新建筑环境

万科第五园设计理念

万科第五园设计理念

万科第五园设计理念
万科第五园设计理念主要体现为“自然、人文、互动、创意”的特点。

设计师希望通过这个园区的建设,打造一个独特、宜居、宜人的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高品质、高效率的创业、工作和生活空间。

首先,万科第五园设计以自然为蓝本,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和地貌特点,通过植被的布局和水景的设计,创造出一个生态友好的园区。

设计师在园区内种植大面积的绿化植物,以增加氧气含量,并在园区内设置多个湖泊和小溪,使整个园区呈现出水清、绿荫的景观。

其次,万科第五园设计注重人文关怀,在园区中设置多个公共休闲空间和文化广场,为居民创造丰富多样的生活体验。

设计师还在园区内设置了儿童乐园、健身设施等公共设施,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并促进居民之间的社交活动。

同时,万科第五园设计倡导互动和合作精神,将园区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域,包括商业区、办公区和住宅区等,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

设计师还在园区中设置了多个空中花园和景观步道,为居民提供更多的空间交流和互动的机会。

最后,万科第五园设计追求创造性和创新,设计师引入了科技元素,在园区内设置了高科技照明系统和智能管理系统,提升整个园区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同时,设计师还在园区中打造了一些艺术装置和创意设计,以增加园区的艺术氛围和观赏性。

综上所述,万科第五园设计理念以自然、人文、互动、创意为主旨,通过创造一个独特、宜居、宜人的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高品质、高效率的创业、工作和生活空间。

设计师希望通过这个园区的建设,为居民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和社会价值。

深圳万科第五园案例分析

深圳万科第五园案例分析

内部——强调“院”的作用
• 庭院house:前庭后院中天井,“六合院” “四 合院 叠院house:“立体小院”,院落+露台
合院阳房:围和形成大院
庭院house
庭院house
叠院house
立体小院
合院阳房
• 4户合院,打破传统别墅的孤立,让四户家庭成为一大家 人,每户独立而又能够相互照应。他们一起共享一个100 平方米大小的庭院。
空间层次
• 街坊——街巷——大院——小院——内院 空 间过渡自然
细部——提炼“墙”的形象
墙的特
二皮脸的手法
框景
夹景的作用庭院house庭院house叠院house立体小院合院阳房?4户合院打破传统别墅的孤立让四户家庭成为一大家人每户独立而又能够相互照应
国际青年旅舍建筑设计 案例分析
“深圳万科第五园”
深圳万
院落空间分析
区域规划——表达“村”的形态
中央景观带分割出两个轮 廓清晰的村落。
庭院house 每个村落 叠院house 合院阳房 街巷 各村内部 步行小路 大小不同的院落

浅析万科第五园

浅析万科第五园


• 个人也很喜欢这个“老房子” 这是万科在院内建的一个传统 民居博物馆,是花大价钱北京 买过来重组的。是第五园的精 神图腾,也是“骨子里的中国” 的标志物。 • 他的结构是中国南方常见的穿 斗混合台梁的屋架形式,空间 格局是前四合后三合,天井夹 厅堂,东西两层厢。在第五园 里面放这么个真正的老东西, 更能唤起我们潜藏的记忆,和 文化的认同感、让我们从祖辈 能工巧匠们那里看到属于中国 的智慧,近距离欣赏这种建筑 带来的文化熏陶,这种传统建 筑的美,不可复制的美,太震 撼了、、
最大限度的让建筑与自然对话
第五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五园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精华有糟 粕,是继承还是批判的的继承, 这是对中国文化的是否正确审 视的科学态度。第五园真正做 到了革古鼎新,把握到了中式 文化的精髓,利用科技手段实 现了中国文化的复兴。

万科第五园坚持的是“原创现 代中式”的理念,没有简单的 照搬青砖灰瓦的四合院,机械 模仿中式建筑符号,而是将中 式建筑的精神化和意念化的精 髓用心的提炼,抛开表象,直 达内心,将中式住宅化繁为简, 保留文化的精髓同时为其注入 了现代的空间需求。


第五园在设计上吸取了很多民居传统手 像小院、廊架、挑檐、高墙、花窗、 法,像小院、廊架、挑檐、高墙、花窗、 创造出的光影效果, 孔洞以及缝隙 ,创造出的光影效果, 还有运用大片的水、青石、假山、 还有运用大片的水、青石、假山、植物 这些手法的运用让建筑本身回归到自然, 这些手法的运用让建筑本身回归到自然, 最大限度的让建筑与风景对话, 最大限度的让建筑与风景对话,从而达 到中国情结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到中国情结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前面讲到中国人骨子里就有亲近自然寄 情山水这样的情怀, 情山水这样的情怀,在陶渊明诗里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 悠然见南山。 就可见一斑。 下,悠然见南山。”就可见一斑。我们 渴望在快节奏的城市中,需找一片净土。 渴望在快节奏的城市中,需找一片净土。 远离喧嚣, 远离喧嚣,远离社会中的种种压力与烦 我们渴望亲近自然, 忧,我们渴望亲近自然,渴望在这样的 世外桃源”里舒缓沉淀自己的心绪。 “世外桃源”里舒缓沉淀自己的心绪。 而第五园就真好契合了人们内心深处亲 近自然的情感需求。 近自然的情感需求。

万科造园手法分析--第五园为例

万科造园手法分析--第五园为例

谢 谢!
D>20cm乔木 R≤500
D<20cm乔木 R≤400
台阶与景石 的结合,关注 尺度、材质的 质感和色彩搭 配等细节。 台阶踢面处 理细节,此工 艺效果较好, 值得借鉴。
台阶与档土墙 的结合,其墙面 的板材贴置工艺 值得借鉴。
3.栽植标准
乔木、灌木球 修剪前需与设计师商定(如树形,
枝叶、种植点、行道树等问题),标准视树种及规格 而定 修剪均匀,保持整体美观,通透度一致
乔木
栽植前需严格校 对标高,严禁出现与后 续地形衔接不顺的情况, 过高或过低均需无条件 返工
片植灌木:种植均匀,不漏土
依设计要求修剪成直\圆角
花卉密度:需保持种植密度均匀,不
漏土,示范区开放时,要求开花。
三、细节及措施要求
1.树池 2.灯座 3.架杆 4.井盖
1.树池
树皮
需环状摆放,禁止随意散置。树池形态保证圆润饱满,草皮 可用圆规法切割
景观细节 把控标准
1.硬质与软质衔接
节点图:
汀步石与草之间的关系,需重点关注汀步基础 下卧及与草衔接处抹灰的工艺,杜绝影响草生长的 现象,使之达到掩映在草丛中的效果。
18.6.27
17
1.硬质与软质衔接
灌木与铺装:
1,如有条件,尽量与铺装紧密衔接
2,当根系过大导致灌木无法与铺装紧贴时,则应以卵石、草皮等装饰
中国传统符号的应用
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采用传统符号用 抽象或简化的手法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 涵,运用形式多种多样,可镶刻于景墙、 大门、廊架、景亭、地面铺装、座凳上; 或以雕塑小品的形式出现;或与灯饰相结 合。 万科第五园小庭院内用抽象的窗花图案镶 挂于实墙上与漏窗形成虚实强烈对比; 水池中运用陶渊明的诗《饮酒》“结庐在 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 自偏。”增强中式园林的意境和韵味。

万科第五园分析

万科第五园分析









• 在外部形象上,着力塑造墙 体的形态,又不使其对于通 风采光造成影响。在色彩控 制上自始至终贯彻"舍艳求素 "的原则,同时大面积的白色 墙体也为各种植物提供了良 好的背景。



• 作为潮湿炎热地区的中式
建筑,该项目吸收了富有广 东地区特色的竹筒屋和冷巷 的传统做法,通过天井、廊 架、挑檐、高墙、花窗、孔 洞、缝隙、窄巷等,试图给 阳光一把梳子,给微风一个 过道,使房屋在梳理阳光的 同时呼吸微风,让居住者能 充分享受到一片荫凉,在提 高了住宅的舒适度的同时有 效地降低了能耗。
• 2004年11月,第五园参展深圳首届文博会,首次精彩亮相。万 科首部项目书籍《骨子里的中国情结》在文博会上举行首发仪 式,作者王受之先生现场签名送书。文博会期间,万科集团王 石董事长亲临展会现场,与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文化部部 长孙家正亲切握手。2004年12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第五 园以其独特的“原创现代中式”设计风格,荣获“中国建筑珍品大 院”奖。

• 位于社区紧邻城市干道的商 业街和社区图书馆与住宅区 之间以池塘相隔,小桥相连 ,互为景观。其内部空间也 特别强调了各种开敞、半开 敞、下沉的院落和连廊组合 ,形成丰富而使人流连的"村 口"场所。





在住宅单体上,种种院落形式无不着力体现中国传统民居当中那 种"内向"型的空间,提供了一方自得其乐的小天地。


3、 色彩
• 在色彩上,采用素雅、朴实 的颜色,穿插少许亮色,使 整个社区给人一种古朴、典 雅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觉, 特别渲染“素”的意味。白色 、灰色传达了非常民俗的中 国气质,而同时它们又是很 纯粹的现代主义的色彩语汇 ,因此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 现代住宅形态在此得到很好 的结合。

万科·第五园的设计分析报告——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万科·第五园的设计分析报告——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2神 化 空问 。虐实相 映
建 筑可 以作 为一种 空 间的 表达 结构 , 空间包 围着 我们 ,通过 其 内空 , 我 们进 行着 视觉 、 知觉 、 听觉 、嗅 觉 、触觉 、味觉 等 一系 列 的活动 ,当空 间开始 被 一定 的体 量要 素所 捕 获 、围合 、 塑造 和组 织 的时 候 ,建筑 就 产生
“ 建筑 是石 头 的史 诗 ”,这 就意 味着 构成 建筑 的元 素 中蕴含 着 丰富 的 文化 。万 科 ・ 五园在 这 方面 迈 出了 坚实 的一 步 !它 吸取 中 国传 统 民居 文 第 化精 髓 , 迎 合 国际 居 住 潮 流 ,运 用 现 代材 料 、现 代 技 术 、现 代 语 言 , 使
了。其 形体 便 出现 在实 体与 空 间的 契合 点上 ,同时 , 再融 合 “ 动静 观 ”和
“ 空观 ”, 将 空 间 “ 话 ”。这 一 点在 万 科 ・ 五 园 上 得 到 了充 分 体 时 神 第
现。
万科 ・ 五 园在 体 现传 统神 韵 的同 时 ,将 双层 墙 的外 墙 ,表达 出后 现 第 代主 义 的抽象 与 简练 。在 造 型上 ,运 用 了各 种空 间处 理 手法 , 如: 削减 、 叠加 、重 复 、均衡 、韵律 等 ,除此 之 外 ,还 体现 了空 间形 态特 有 的表 现 关 系特 征 ,如 :空 间 内的空 间 、穿插 式 空 间、 邻接 式 空间 等 在 小区 景观 规 划上 ,营 造 出 了传 统 意 义上 的现 代 景 观 ,将 中西 园 林 结合 ,合 理 利 用 水 体,营 造 亲水文 化 ,直 线取 缔 曲线 ,将 传 统 中水 的处 理手 法 结合 西方 的 几
中国昧 。 4结 语
域文 化特 色 ,不 失传 统韵 味 。例 如 : 白墙 黛 瓦 、青石 铺 地 、天井 采 光 、多

第五园案例分析[1]

第五园案例分析[1]

第五园案例分析深圳万科“第五园”是万科集团在深圳做的第一个“现代中式”风格的项目。

其独特的“原创现代中式”的建筑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更给业界带来中式公寓项目策划的新思路。

另外,该项目一经推出便获得市场的认可,销售成绩可嘉,项目的运作非常成功。

万科“第五园”的出现说明国内房地产开发商踏出了“中式公寓”的第一步,本文将对第五园进行全方位的剖析,解读万科的中式理念。

一、为什么做“中式”万科一直都是“引进派”,从欧式风格到西班牙风格,引领国内住宅项目的“时尚”。

而此次“第五园”却一改万科往日的作风,改走中式路线,进行全新的尝试。

一个项目的定位是基于各种因素的,那么我们先来剖析一下万科为何要将第五园打造成“中式”风格。

(一)项目开发背景1.宏观市场背景“万科第五园”位于深圳龙岗区(关外)坂雪岗片区,是万科在深圳将开发重心向关外转移策略的重要环节。

2003年1月,第五园项目正式启动,2004年10月开工建设,2005年7月正式开盘销售,因此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03年深圳房地产的宏观市场。

03年深圳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年初的SARS风潮,年中的CEPA的签署、国务院18号文下发,以及年末的城市化提速等利好或不利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对年度房地产市场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从整体来看,外部因素对深圳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并不显著,年度房地产市场在需求持续旺盛的引导下,保持着均衡、平稳的发展状态。

2003年,按照建筑面积计算的新建住宅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5680元,与2002年相比上涨了2.55%,涨幅不大,市场价格稳定。

而市场供给结构不平衡导致关内外价格相差很大,关内的价格几乎高于关外一倍,主要原因在于:特区内土地资源日益减少,房地产开发用地基本用尽,土地供不应求,从而引至房价较快上升,价格差距拉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深圳的城市发展的重心已经开始逐步向关外转移,开发商们的主战场也随之转移至了关外。

03年土地市场出现的热点地块“坂雪岗”拍地时,万科与华侨城的激烈竞争正能说明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气候——“冷” 印度著名建筑师柯里亚曾经针对“形式遵循功能”
提出了”形式遵循气候”的口号,并作出了大量相当 成功的作品。柯里亚大师在设计中所应用的“气候缓 ;中区”等种种造价低廉的降温防晒措施,被我们称之 为”冷设计”的手法,对于像广东等气候炎热的地区 在建筑处理上非常适用。除了向大师致敬外,我们在 设计过程中也吸收了富有广东地区特色的竹筒屋和冷
___—舅_ ” ¨口一。。
]lj=_●
万方数据
时代建筑Time+Architecture 2006/3 8 I
20框景——商业街池塘与庭院别墅 2I~25各种不同的庭院空间 26老房子内景
20 The framed view:the lake and the courtya刚houses 2 I~25 Views of different courtyards 26 Inteiror view ofthe Dreserved old house
COUmard 5 The Double—layer wall.the
and the building
6 The quiet and secluded Iane
7 The small courtyard
8 The terrace on the commercial building 9 The quiet and secluded alley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万科第五园(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坂雪岗片区) 占地面积:一、二期占地面积l 2万m2 建筑面积:12万m2 容积率.约l 0 类型.联排别墅(1 85~235m2)、情景洋房(1 35~I 65m2)、多层公 寓(75~105m2), 配套商业2600m2 书院I 400m2,一栋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明代徽州老宅千里大挪移. 经过加固、包装,在一片白墙、黑瓦之间重放光彩。
万方数据
另外.传统造园艺术中的障景、对景及框景等经 典手法在环境氛围的营造中也有意识地加以应用.并 通过丰富的层次使“幽”的表达更加充分。
后记 深圳万科第五园项目一期在2005年7月开盘伊始
便销售一空.受到了大批客户热烈的追捧,让人始料 不及。这也传达出了一个信息:虽然存在着市场稀缺 等因素,但并非只有“洋房”才是老百姓的心仪对象。 ”中式建筑”具有更广阔的天地。在第五园的设计上要 特别感谢澳大利亚柏涛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赵晓东建筑 师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王戈建筑师。赵晓东先 生在规划设计中对于村落的表达.在户型设计上对于 传统民居中院落和内天井精髓的汲取(特别是庭院住 宅中颇具新意的六合院设计)以及商业街空间与动线 的丰富组合都体现出其对于传统民居与现代生活契合 点的准确把握能力和卓越的创造力。而北京市建筑设 计研究院的王戈先生则在规划和单体的调整上、立面 设计和细部材料的推敲甚至景观环境处理上都投入了 大量的心血。其对于徽州民居风格的提炼和概括、双
2外观——“墙” 综观”中式”建筑,几千年来几乎都承袭着一种
十分突出的外部形式.那就是“墙”的形象.如城墙、 宫墙、院墙等。特别是民居建筑,各种高低、长短、虚 实不一的墙体通过不同的组合来形成符合“礼制”的 形式.在整体上一般来说是外实内虚.外简内繁的。这 些传统上极具防御性的高而实的外墙对于现代建筑来 说显然并不完全适用,但其对住宅私密性的保障是不 可或缺的。着力塑造墙体的形态.同时设置双层墙是 非常有效的方法。对于里层的墙体,可以完全按内部
密性和领域感的同时也为邻里之间提供了充分交流的 场所。
4色彩——“素” 中国传统民居在外观色彩上一直比较节制,或者
说一直比较”素”,没有过多的颜色,”黑、白、灰”这 三种无色系列长期在传统民居的外观上占据着统治地 位。北方多以灰色为主.而南方则主要以黑白为主,所 谓粉墙黛瓦。所以在色彩控制上自始至终贯彻”舍艳 求素”的原则,同时大面积的白色墙体也为各种植物 提供了良好的背景。
Cold,Quiet and Secluded
ABSTRACT The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s the design ofVanke’S project of the Fifth Garden in
中图分类号:TU一86:TU24 l(265) 文献标识码:C
Shenzhen,especially its refining and absorbing of 文章编号:1 005—684X(2006)03—0075—07
巷的传统做法.通过天井、廊架、挑檐、高墙、花窗、 孔洞、缝隙、窄巷等.试图给阳光一把梳子,给微风 一个过道.使房屋在梳理阳光的同时呼吸微风.让居 住者能充分享受到一片荫凉.在提高了住宅的舒适度 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能耗。
6景观——“幽” 古代中国的文人雅士曾经教导过我们”宁可食无
肉.不可居无竹”。在庭院和景观环境的营造上如果少 了竹子这一元素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甚至是不能容忍 的。第五园的植物配置.竹子作为主景或背景是处于 统领地位的。像实墙前.花窗后.小路旁,拐角处等 等“要害”部位.大多毫不犹豫地种植高雅挺秀的竹 丛或竹林,步行系统的乔、灌木配置则更突出其纳凉 的作用,而富于广东特色的旅人蕉和芭蕉等植物则点 缀其问.体现出些许热带风情.使整个社区环境在窄 街深巷、高墙小院的的映衬下更显得深邃与清幽。实 施过程中.在竹子专家的帮助下,对于竹子的品种、形 态、分布等都做了详细的研究和考虑.基本上是以散 生竹为主.丛生竹为辅。
时代建筑T me+Architecture 2006/3 79
万方数据
空间的要求开窗或开门,而外层的墙体则可根据外部 景观、通风遮阳的要求开洞。如此,两层墙都获得了 相对的自由,外立面上形成了一张“漏洞百出”的”二 皮脸”。在两层墙体之间设置露台、阳台或留空形成缓 冲空间作为室内外的过渡.同时也可隐藏诸如空调室 外机等“破坏力”较大的附着物。
建筑设计.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王戈
参与:于洪涛、刘越等 澳大利亚柏涛(墨尔本)建筑设计公司赵晓东
参与李涛、滕怡
施工图设计.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易道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深圳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设计团队:
总策划人:肖楠 总协调人:朱建平 项目负责人:张琪
建筑负责人:郭金火 景观负责人+陈静、王倬
l规划——“村” 整个社区的规划是由中央景观带分隔而成的两个
边界清晰的“村落”组成的,一条简洁的半环路将两 个“村落”串连。每个”村落”都由三种产品,即庭 院住宅、叠院住宅以及合院阳房所构成。村13处基本
万方数据
上都设有传统村落常见的牌坊或其它显示领域感的标 志物。各“村”内部都有深幽的街巷或步行小路以及 大小不同的院落组合而成,宜人的尺度构成了富有人 情味的邻里空间。位于社区紧邻城市干道的商业街和 社区图书馆与住宅区之间的地方以池塘相隔.小桥相 连.互为景观。其内部空间也特别强调了各种开敞、半 开敞、下沉的院落和连廊的组合.形成丰富而使人流 连的”村口”场所。
朱建平ZHU Jian-ping
时代建筑Tlme+Archltectu Pe 2006/3 75
试图用白话文写就传统
——深圳万科第五园设计 To Interpret Tradition in Vernacular Chinese: On Vanke’S Project of the Fifth Garden,Shenzhen
2池塘边的庭院别墅 3老房子前的庭院 4书院外景 5商业街局部 6墙与竹
2 he courtyard house by the iake 3 The COUrtyard in f∞m ofthe pmserved old house 4 The view ofthe library 5 Detail ofthe business street 6 The walI and bamboo
摘要 文章从规划、单体、景观等几个方面 简要论述了在深圳万科第五园项目的设计中对 于传统建筑养份的提炼和吸收,表明了不管是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al culture.showing that the key problem is how to do rather than what to do.no matter whether the content or
of market only in the case that the clients can
合乎情理的”实惠”,才能够经得起市场这把 的尺子衡量。
reasonably benefit f-r。m the design.
KEYWORDS Village,Wall,Courtyard.Plain,
关键词村墙院素冷幽
内容还是形式,“做什么7”并不重要.”怎么 做7”才是问题的核心。对于一个地产商业项
form is concerned.The article also points out that
a commercial real estate project can stand the test
目而言,所有设计上的努力都必须让客户得到
0 Section ofthe multi—level house
Flrst plan of courtyard houseSype A 2 Second plan of COUrtyard house Type A
3 Third plan of COUrtvard house Type A
4 Section of COUrcvard houseSype A
3内部——“院” 庭院别墅的“前庭后院中天井”以及通过组合形
成的”六合院“和“四合院”.叠院住宅的“立体”小 院(院落+露台);合院阳房的围合所形成的“大院”. 种种院落形式无不着力体现中国传统民居当中那种 ”内向”型的空间。也是中国风水上一直强调的所谓“藏 风”、“聚气”的理念之所在.同时也表达了中国人人 性上更为内敛含蓄的品格取向。其实说白了,在老百 姓的骨子里面.谁不希望拥有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小 天地呢7设计中煞费苦心设置的种种院落空间就是;中 着这个来的,冲着这个老百姓打,b11)L里喜欢而又长 期得不到满足的愿望来的。通过街坊——街巷——大 院——小院——内院的空间层次上的过渡.在强调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