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论语精选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论语》一则教学课件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子曰
或曰(huò yuē)
美其名曰
2021/12/8
第七页,共二十六页。
yì
字词乐园
(lèyuán)
课件PPT
亦如
亦是 亦何
2021/12/8
第八页,共二十六页。
2021/12/8
hū
字词乐园
(lèyuán)
课件PPT
似乎(sì hū)
几乎 在乎
第九页,共二十六页。
字词乐园
(lèyuán)
课件PPT
《论语》两则
课件PPT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kěyǐ)为师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bùshàn)者而 改之。”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六页。
随堂练习
(liànxí)
练习题
课件PPT
选择题:
关于(guāny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课件PPT
2021/12/8
第四页,共二十六页。
摘苹果(píngguǒ)
字词乐园
(lèyuán)
亦
论
愠
课件PPT
2021/12/8
第五页,共二十六页。
字词乐园
(lèyuán)
lún
课件PPT
论语(lùn yǔ)
半部论语治天下
2021/12/8
第六页,共二十六页。
字词乐园
(lèyuán)
yuē
课件PPT
课件PPT
《论语 》一则 (lùn yǔ)
2021/12/8
第一页,共二十六页。
2021/12/8
资料宝袋
课件PPT
论语小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论语小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论语小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一、什么是《论语》《论语》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记载的言行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学说的精华思想和智慧。
它包含了丰富的道德教育和人生智慧,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论语》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启示1. 孝道的重要性《论语》中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学生应当尊敬父母、孝敬长辈、关心家人。
只有学会孝顺,才能培养良好的品德,成为有担当的人。
2. 尊师重道孔子教育弟子时,非常注重师德和学生对师长的尊重。
学生要尊重老师,遵守规章制度,虚心学习,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成长。
3. 诚实守信《论语》中谈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学生要明辨是非,诚实待人,不能说谎或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
只有以诚待人,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4. 勤奋努力孔子教育弟子时非常强调勤奋努力的重要性。
学生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掌握知识,不畏艰辛,追求卓越。
5. 友善待人《论语》中提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学生应当友善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的差异,并乐于助人。
6. 和谐相处《论语》中提到了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学生要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下,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7. 谦虚谨慎孔子对弟子的教导中强调了谦虚谨慎的重要性。
学生要保持谦虚的态度,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不自以为是,不骄傲自满,才能不断进步。
三、运用《论语》的方法1. 朗读《论语》学生可以选择《论语》中的一些经典语录进行朗读,并对重要语录进行理解和讨论,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2. 写作练习学生可以尝试根据《论语》中的故事情节和思想感悟进行写作练习,锻炼表达能力,注重语言组织和逻辑思维。
3. 活动互动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理解和体验《论语》中的人物形象和思想,进行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
4. 读书心得分享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或课外时间内,将阅读《论语》的心得体会进行分享,互相学习,交流思想。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论语》 (共20页)

你能想到哪些关于孝顺的名言?
2020/8/30
名著导读《论语》
7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 :《论 语》 (共20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 :《论 语》 (共20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 :《论 语》 (共20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 :《论 语》 (共20页)
20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 :《论 语》 (共20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 :《论 语》 (共20页)
❖
1.戏曲脸谱的审美之所以受到各门传 统艺术 的影响 ,是因 为戏曲 艺术综 合了多 门类传 统艺术 ,受到 各门传 统艺术 美学思 想的影 响。
❖
2.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与戏曲舞 台上的 脸谱大 多是相 同的, 而有时 不尽相 同的脸 谱图案 ,都是 自由发 挥和再 创造的 结果。
端身正意,束整衣冠
让我们以一颗恭感恩之心 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行辞别礼
拱手,高揖 拜,欣,礼毕
名著导读《论语》
19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 :《论 语》 (共20页)
向老师行辞别礼 拱手,平揖 拜,欣,礼毕
2020/8/30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 :《论 语》 (共20页)
名著导读《论语》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020/8/30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 :《论 语》 (共20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 :《论 语》 (共20页)
《弟子规》
故事2: 郯 子 鹿 乳
郯子,春秋时期人。他天性非常孝顺,父母年老, 双目失明,听人说喝鹿乳会好,就借了一件鹿皮的 衣服乔装成一只鹿,跑到深山里头,混进鹿群中取 鹿乳。猎人看到这只动也不动的“鹿”,抽出箭想 射。郯子便慌忙立起身来,掀掉鹿皮,并大声地把 详细的情形告诉猎人,这才免掉了被射杀的危险。 猎人非常感动,就把鹿乳送给他。郯子将鹿乳取回 家中,双亲喝后眼睛复明。
三年级国学经典论语作文

三年级国学经典论语作文篇一最近我读了一本书那就是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着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我这书让我读的费饮忘食。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我觉得孔子说的实在是太对了!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平时学的知识通常过了一到两个月就会不记得,让我想起了学完之后要复习。
如果不复习,获得了再多的知识也没用,到了毕业后,就差不多忘光了。
有一次,我考试时忘记了复习,结果考出来的成绩不太理想,这件事不就是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吗?学习贵在坚持,“温故而知新”不可半途而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通过“温故”学到新的知识。
论语这本书让我们懂得了非常多的道理,让我们后代的影响非常大。
三年级国学经典论语作文篇二初识孔子,是在初中。
一篇《论语十则》在把我搞得晕头转向之余,又使我对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
孔子不仅精通音乐、礼节、书写、计算、射箭、驾车等各种技能,更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等佳话。
于是,我下定决心,读完了整本《论语》。
孔子学识渊博。
一本《论语》,就涉及哲学、美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诗学、史学、宗教学等多种领域。
而过去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更是形象地说明了孔子的德才兼备。
三年级国学经典论语作文篇三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已内在地包容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血缘关系和阶级关系。
仁学包含了道德上的人格平等和尊严等内容,这一点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命题中表现的很明显。
他既承认人是目的,且承认人在道德上是平等的,人人都有道德上的尊严。
这里并无贵贱、高下之分,只有君子、小人之分。
而这同当代社会的人权思想有着共同的契合点。
孔子对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就是从道德实践上说的,并不是从地位或职业上说的。
三年级国学经典论语作文篇四《论语》,一篇充满高尚的文章。
今天,我们读着读着眼前仿佛出现了孔子智慧般的面容,宋代开国丞相赵曾说:“半部《论语》知天下。
三年级学习古文名篇学习论语中的经典语录

三年级学习古文名篇学习论语中的经典语录论语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三年级学生学习古文名篇时,引入论语中的经典语录,不仅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古代思想文化,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本文将从古文学习的意义、论语的特点与价值以及三年级学生学习论语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古文学习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当今社会,学科知识的追求并不是唯一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
这其中,古文学习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通过学习古文名篇,学生可以了解文化传承的历史和意义,领悟到文字的力量以及古人所传递的智慧。
论语作为古文中的经典之作,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价值观,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论语的特点与价值不容忽视。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记录和整理。
它以语录的形式呈现,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
论语中的经典语录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具有很高的表达力和思想深度。
通过学习论语,学生可以领悟到道德伦理的重要性,了解如何处事以及如何与他人相处等重要生活原则。
同时,论语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那么,三年级学生如何学习论语中的经典语录呢?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语录的含义和内涵。
针对每句语录,可以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其背后蕴含的思想。
其次,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语录的意义和适用场景。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合作与交流。
此外,鼓励学生背诵和朗读论语中的经典语录,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逐渐熟悉并理解论语中的经典语录,进而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年级学习古文名篇,学习论语中的经典语录,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古文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也提升了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汇总

目录第一单元论语(一) (2)(二) (7)第二单元春意阑珊1.初春小雨韩愈 (15)2.春晴王驾 (18)3.春日偶成程颢 (21)4.春怨金昌绪 (24)5.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26)第三单元论语(三) (31)(四) (35)第四单元怡情山水1.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42)2.滁州西涧韦应物 (45)3.山亭夏日高骈 (48)4.江雪柳宗元 (51)第五单元百家姓百家姓 (56)第六单元依依别情1.别董大高适 (66)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69)3.春夜别友人陈子昂 (73)4.送友人李白 (76)5.送友人入蜀李白 (80)第七单元故土情思1.次北固山下王湾 (84)2.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87)3.江南旅情祖咏 (90)4.同王徵君洞庭有怀张谓 (94)5.黄鹤楼崔颢 (98)第八单元祖国名胜1.圣果寺释处默 (103)2.登兖州城楼杜甫 (106)3.禹庙杜甫 (109)4.登总持阁岑参 (112)国学经典--第一单元《论语》学而第一(一)◎子曰①:“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说(yuè)④乎?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⑥乎?人不知⑦,而不愠(yùn)⑧),不亦君子⑨乎?”◎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tì)②,而好犯上者③,鲜(xiǎn)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⑤。
君子务本⑥,本立而道生⑦。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⑧?”◎子曰:巧言令色①,鲜(xiǎn)②仁矣。
”◎曾子①曰:“吾日三省(xǐnɡ)②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③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④乎?传不习乎?”(二)◎子曰:“道①千乘(shènɡ)之国②,敬事③而言,节用而爱人④,使民以时⑤。
”◎子曰:“弟子①入②则孝,出③则弟(tì),谨④而信,泛(fàn)⑤爱众,而亲仁⑥,行有余力⑦,则以学文⑧。
”◎子夏①曰:“贤贤②易③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④;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有关学问的名言警句三年级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4、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5、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笛卡儿
6、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7、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8、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9、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晋·葛洪
10、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陶行知
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
三年级名言警句

三年级名言警句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译文:光阴就像射出去的箭一样快,日月就像纺织机上的梭的速度一样快;比喻时间流逝得非常快;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译文: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3、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战国策译文:比喻事情出了差错,有了损失,如果及时补救,还能够弥补,吸取教训;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译文: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译文: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译文: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译文: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享福之后才享福;体现了一种为天下人谋福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译文: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9、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译文: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是依靠俭朴的作风;10、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译文: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11、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徐渭路史译文:后用以比喻礼物微薄而情意深重;1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译文:用绳子不停地锯木头就可以锯断木头,水滴不断地滴石头,也能滴穿,人只要有毅力,“勤”字当头,就能把事情做成功;1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译文: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1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译文: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1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译文: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1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道德经译文: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17、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译文:最快乐的事莫过于读书,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教育孩子;18、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译文:一点点累积土石,就可以堆成高山;一点点累积水滴,就可以汇成大海;19、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译文: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而荒废在于贪玩;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传译文: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决心,事情最终能成功;21、好学不倦,必成大才;——林肯译文:喜欢爱好读书的人并且不厌倦的人,一定会成为一有用之才;22、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应闲译文:人一辈子要勤奋努力,倘不积极地探索研究,哪会有收获或成就呢23、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张载译文:要想成就大器,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24、愁人苦夜长,志士惜日短;——民间名言译文:无所事事的人抱怨夜晚太长,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为日子太短而可惜;2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译文: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依靠亲身的实践;2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译文:书山有路,但是只有在书海中勤快的奔波的人,才是真正的找到路,不然就一点也学不到;学海中没有边,只有用自己辛勤劳动用辛苦作舟才能达到彼岸;2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译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28、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论语译文:不埋怨上天给的命运,不要遇到挫折就怨恨别人,通过学习平常的知识,理解其中的哲理,获得人生的真谛;2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译文: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以买到一寸光阴;比喻时间十分宝贵;30、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论语译文:学习了知识然后时常地复习它,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3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译文: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32、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译文:人们互相认识,贵在能够相互了解;而人们相互了解,贵在能够了解到对方的心灵;3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译文: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做;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3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译文:在战场上,天气好还不如地理形势好;而地理形势好还不如作战中人们齐心合力;35、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中庸译文: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好比走远路,一定要从近处开始,好比登高处,一定要从低处开始;36、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译文: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壮烈地死去,不愿苟且偷生、委曲求全;3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译文: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的不正确,也是无罪的;3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译文: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39、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译文: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40、言必信,行必果;译文:说了的话就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办到,不拖拉;4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译文:比喻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没有一个人全是优点;4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译文:精力充沛的年岁不会再重新来过,就像一天之中只能有一个早晨;43、满招损,谦受益;译文:骄傲自满必然招致损失,谦虚谨慎就会获得好处;4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译文:人不是圣贤,都会犯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错,如果犯错了能改正,就是最好的了;4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译文: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的;46、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译文:年纪正青的时候,要勉励自己及时努力, 否则,岁月一去不回,它是不会停下来等人的;4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译文: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48、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译文: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百战都不会有危险;49、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译文: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50、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译文: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5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译文:是指比如好人只会选择跟好人在一起,而不会跟混混在一起,,只有大家处于同一水平时,才有发言的权利,别人才可能考虑你的价值;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译文:就是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 做好一件事情,准备工作很重要;5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译文: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5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55、尽信书,不如无书;译文: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5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译文: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提醒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5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译文: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58、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译文:君子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心绪不宁;5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译文: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6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译文: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恪守信用;6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译文: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62、士可忍,孰不可忍;译文: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6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6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知道思考却不去学习,则就变得有害了;6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译文: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对无限知识的追求;6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译文:年轻时要珍惜生命和时间,去学习、体验和闯荡而不要等到年老时,才来懊悔自己;6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译文:读很多的书,那写文章的时候就有如神助;就是说,要想文思如泉涌,下笔万言,就必须要读很多的书;6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译文: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6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译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70、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译文: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7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译文: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叫人不要小看自己的所犯的错误,一点点小错的积累会使你的人生毁于一旦;7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译文:桃树李树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出来;7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译文: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抒写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7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译文:劳逸结合,使工作,生活有节奏地进行;7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译文:桃树李树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出来;7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书》1《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们的道德水准提高,帮助别人不断进步,最终达到道德上的完美境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道自己的目标之后才能确定志向,才能平心静气,才能安然面对困难,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才能最终有所收获。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古时候,要在天下推广至高的道德,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要想提高自身的修养,先要端正内心、意念真诚,而这要从掌握知识开始,掌握知识的方法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
)《四书》2 《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从天子到普通老百姓,都要以提高自身修养为根本。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商汤在盘器上刻着警句说:“只要能够令自己进步一天,就能够天天进步,每天更进步。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
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
此所以没世不忘也。
(君子继承先王的德行和业绩,百姓享受先王带来的快乐和利益,所以他们永远都不会被人们忘记。
)★君子必慎其独也。
(有修养的人在独处时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财富可以修饰屋子,德行能够修饰自身,心胸开阔的人身体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保持意念的真诚。
)《四书》3 《大学》★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如果国君一家仁爱,整个国家就会盛行仁爱;国君一家谦让,整个国家也会谦让;国君一人贪暴,整个国家就会出乱子。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君子自己有了才能去要求别人为善,自己没有恶习才能去批评别人。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德行是根本,财富是次要的。
……所以聚敛财物民心就会离散,散施财物民心就会归聚。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仁义的人利用财富来促进自我修养,不仁义的人靠昧着良心老发财。
)《四书》4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上天赋予人性,遵循本性行事叫做道,修养道行就是教化。
道是一刻也不能抛弃的能够抛弃的就不是道。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人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是叫中,表现出来的都合乎礼节叫和。
……达到了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万物就开始生长发育。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的言行都符合中庸的标准,小人都违背中庸。
中庸也就是上一条所说的中和,即感悟言行都要符合礼节,也就是下一条所说的无过无不及。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我知道原因了。
聪明的人过了头,愚蠢的人却达不到。
中庸之道不能发扬光大,我也知道原因了。
有德行的人过了头,没德行的人却达不到。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中庸之道并没有远离人们。
如果人所实行的道远离了人们,那就不是中庸之道了。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忠恕是最接近中庸之道的,就是说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端正自身的品行而不对别人求全责备,就不会有怨恨。
上不埋怨天,下不责怪别人。
所以君子安然地顺从天命,小人总是心存侥幸而冒险违规。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追求君子之道,就像出远门一样,一定要从近处开始走;又像登山一样,一定要从低处开始爬。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有人生来就明白道理,有人要经过学习之后才明白道理,有人在碰到困难之后才明白道理,但是他们所明白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做任何事情,预先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做好事情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探究,谨慎地思考,明确地辨别,最后要切实地实行。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君子顺应自己天生的德性,最广大和最精微的事物都仔细探究,这样就能达到极高深的境界而通达中庸之道。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君子为人平淡而不自满自得,外表简洁而内含光彩,温和而有条理,能够由近而知远,由微小的事物知道显著的事物,这样就可以进入至高的道德境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的知识时常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花言巧语,表面和善,这种人很少是有仁德的。
”成语“巧言令色”出于此。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孔子的学生)说:“我每天反省自己三次:为别人办事没有尽心吗与朋友交往不守信用吗老师教过的知识没有复习吗”)《四书》9 《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而能从中领悟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学习,三十岁的时候能够自立,四十岁的时候不再被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明白自己的本份,六十岁的时候听到不中听的话不会气愤了。
七十岁的时候能够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却从不逾越规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学习不懂得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懂得学习就会很危险。
”)《四书》10 《论语为政》★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评价《韶》乐时说:“形式优美,内容也很好。
”评价《武》说:“形式优美,内容却不够好。
”成语“尽善尽美”源出于此。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上听到真理,晚上死掉也可以。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于议也。
”(孔子说:“读书的人如果有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破衣服、吃劣质食物为耻辱。
这样的人的不值得与他讨论真理的。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正义,而小人只懂得利益。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出远门,如果外出,也有一定的目标。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说:“君子说话谨慎但行动敏捷。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孔子:“为什么孔文子的谥号是‘文’呢”孔子说:“他聪敏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所以谥号是‘文’。
”成语“不耻下问”源出于此。
)★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wū)也。
……”(孔子的学生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不能粉刷。
”名句“朽木不可雕也”源出于此。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采就显得粗陋,文采胜过了质朴就显得花哨。
只有两者搭配适宜,才是君子。
”成语“文质彬彬”源出于此。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孔子说:“颜回多么贤能啊!一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屋子里,别人受不了这种苦,颜回却不改变自己的快乐。
颜回多贤能啊!”)★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有智慧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安静。
有智慧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有学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教育别人而不感到厌倦,我哪一点做到了呢”成语“诲人不倦”源出于此。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富贵,对我就像浮云一样飘渺。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有四样事情是不说的:怪异、勇力、悖乱、鬼神。
因为前三者不合正理大道;后者不易寻究,无从证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一个可以做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的优点学习,他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而改掉。
”名句“三人行,必有我师”源于此。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强,因为他们责任重大而且前途遥远。
体内把行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不重大吗他们奋斗到死才停止,难道不遥远吗)《四书》15 《论语》★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说:“不在这个职位,就不考虑这方面的政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站在河边说:“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孔子说:“年轻人是很厉害的,怎么知道他们将来不如现在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还一事无成,那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成语“后生可畏”源出于此。
)★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三军的统帅可以被抓去,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能被改变。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孔子说:“到了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四书》16 《论语》★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虑,勇敢的人不会害怕。
”)★子贡曰:“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贡问:“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更好些”孔子说:“子张过了头,子夏还不够。
”子贡说:“那么子张好一些了”孔子说:“过了头和还不够同样未能切合中庸之道。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