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一1

合集下载

20春学期(1603、1609、1703)《经济学原理(一)》在线作业

20春学期(1603、1609、1703)《经济学原理(一)》在线作业
A 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
B 本国的外汇储备一定会大幅增加
C 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进口商品价格下降
D 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进口商品价格上升。
10. 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是负的,它必定是()
A 一种奢侈品
B 一种正常物品
C 一种低档物品
D 一种富有弹性的物品。
11. 生产可能性边界内的一点是()的
C 工会
D 以上都是。
3. 完全竞争市场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
A 前者与后者重合。
B 前者比后者陡峭。
C 前者比后者平坦。
D 无法判断。
4. 实证表述是()
A 宏观经济学的
B 微观经济学的
C 可以检验的描述性表述
D 涉及价值判断的论断性表述。
5. 以下哪一点不是完美投票制度所要求的特征()。
T 对
F 错
50. 定额税是一种累进税。()
T 对
F 错
15.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是指()
A 企业家以消费者的支出为代价而获取利润的不易察觉而隐蔽的方法
B 尽管市场参与者是利己的,但自由市场仍能达到合意结果的能力
C 即使消费者没有意识到管制,但政府管制仍然可以有利于消费者的能力
D 生产者或消费者在不受管制的市场上给无关旁观者带来成本的方式
16. 以下哪一种关于竞争与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和边际成本的表述是正确的()。
A 传递性
B 不相关选择的独立性
C 没有独裁者
D 中值选民总获胜
6. 持久收入是()。
A 一个人的正常或平均收入
B 等于最低工资
C 老年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的社会保障收入

经济学原理1经济学基础知识

经济学原理1经济学基础知识

经济学原理课件教材●《经济学》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第16版华夏出版社社●主要参考教材:《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第版第一章经济学基础知识●A介绍1为什么学习经济学?●1.为什么学习经济学?每个人都是经济行为的主体,时刻参与经济活动面对经济决策的选择●2、经济学是什么?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进行有效生产并将产品和劳务进行有效分配的科学。

分配既包括同一时期的分配,也包括同一物品不同时间之间的分配。

时间之间的分配2、为什么会产生经济学?●资源的稀缺性:资源不仅指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也包括时间资源,人力资源以及信息资源。

源也包括时间资源人力资源以及信息资源经济品:稀缺物品或有限物品●人们欲望的无限性●效率:在不会使其他人的情况变坏的前提条件下,一项经济活动如果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下一项经济活动如果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那么该经济活动就是有效的。

效率的两层含义:经济活动是增加福利的(有效果),但也是有成本的。

效率考虑的是成本与收益的衡量2、经济学本质●选择行为:虽然经济行为主体在即定的约束条件下,通过不同的行为方式实现某种目标,但资源的稀缺性和对效率的追求决定了经济人的选择的必然性。

选择意味着自由和放弃(机会成本的概念)●经济学的本质3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的经济行为,包括企业、家庭和个人。

(亚当.斯密)括企业家庭和个人(亚当斯密)●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的总体运行,就业,通货膨胀与增长。

(凯恩斯)●实证与规范经济学:是什么与应该是什么,经济学更多的是实证分析实证与规范的渗透与联系规范性判断●实证与规范的渗透与联系:规范性判断是建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的。

结构入门:经济学原理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应用学科产业组织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应用学科:产业组织、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货币金融学、制度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制度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等方法实证(Positive)研究:研究世界是怎样运行的。

经济学原理(一)

经济学原理(一)

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判断)(一)、选择部分★考核知识点: 经济学的含义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考核知识点: 机会成本的含义附1.1.2(考核知识点解释)任何一种事物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事物所放弃的事物。

需注意,机会成本是人们做决策的所有相关成本★考核知识点: 看不见的手附1.1.3(考核知识点解释)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中的著名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并增进整体经济的福利。

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价格体系 :买者与卖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市场价格价格即反映了物品对于买者的价值,也反映了生产物品的成本在许多情况下,价格引导自利的家庭与企业做出使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决策★考核知识点: 通货膨胀附1.1.4(考核知识点解释)膨胀:物价总水平的上升而言,通货膨胀总是由于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而导致货币价值的下降所引起政府创造货币的速度越快,通胀率越高膨胀最大危害是通过导致货币贬值,而改变社会的财富分配结构★考核知识点: 经济模型附1.1.5(考核知识点解释)是指对一个复杂现象的高度抽象简化,以便于经济学家考察某个经济现象所涉及的各种重要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考核知识点: 生产可能性边界附1.1.6(考核知识点解释)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考核知识点: 实证表述和规范表述的辨析附1.1.7(考核知识点解释)科学家,经济学家试图做出关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实证表述政策顾问,经济学家试图做出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规范表述表述能被证实或证伪,但规范表述则不能★考核知识点: 生产要素附1.1.8(考核知识点解释)生产要素:经济体用来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资源。

包括劳动、土地、资本(建筑物和用于生产的机器)★考核知识点: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以及与贸易之间的关系附1.1.9(考核知识点解释)绝对优势: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能力贸易的利益来源于比较优势(机会成本的不同)★考核知识点: 需求量、需求辨析附1.1.10(考核知识点解释)物品的需求量是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完整版)经济学原理

(完整版)经济学原理

简答题:1. 什么是财富?财富的五种资本形态是什么?答:财富,在狭义上就是等于金钱,而在广义上,财富等于丰富(人生幸福的一切要素)是超越金钱至上的富足的生活。

财富有五种形态,分别是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人造资本以及金融资本,其中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这三者又构成生命资本幸福是拥有富足的生活,是心理得到满足的一个过程。

2. 个人幸福的途径是什么?国民幸福指数的四层含义是什么?答:个人欲望最小化。

感恩的心,以自己拥有为足,是幸福的一个途径。

美国心理学家卡尼曼与普林斯顿大学的艾伦·克鲁格从2006年起编制国民幸福指数。

由四级指标体系构成:社会健康指数、社会福利指数、社会文明指数、生态环境指数。

每一级指标体系中都由若干个指标构成,指数的计算采用加权平均法。

国民幸福措数的提出对于转变发展的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它不能完全表征和度量经济发展状况。

3. 什么是机会成本?什么是沉没成本?答: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

通过对机会成本的分析,要求企业在经营中正确选择经营项目,其依据是实际收益必须大于机会成本,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

从决策的角度看,以往发生的费用只是造成当前状态的某个因素,当前决策所要考虑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及所带来的收益,而不考虑以往发生的费用。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

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

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01 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01 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新

第三节 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 2.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 表现形式。
第三节 价值规律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 2.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社会劳动在社会 生产各部门的分配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1只绵羊
第二节
(四) 货币形式
货币
50斤谷物 = 2把斧子 = 40尺布 = 1只绵羊 = 其他种种商品 =
5克黄金
第二节
货币
二、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的特殊商品。
使用价值 和价值 商品的内在矛盾 具体劳动 和抽象劳动
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商品与商品的外部对立 私人劳动 和社会劳动 商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
私有制 商品生产存在的基本条件
社会分工
商品的内在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 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 劳动的矛盾——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总根源
第二节
货币Βιβλιοθήκη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 (一)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1只绵羊 = 2把斧子 主动作用 被动作用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第二节
三、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
货币
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第二节
货币
(一)价值尺度: 指货币可以作为衡量 和计算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大小的标准 1.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可以是想 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 2.价格: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 现 3.价格标准:计量一定贵金属重量的货 币单位,叫做价格标准。

经济学原理 第一章(1)

经济学原理 第一章(1)
for whom 如何分配
经济学原理 第一章(1)
由一个花瓶引发的思考
经济学原理 第一章(1)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 其他用途中的最大利益。 理论上,机会成本是资源改作它用的各 种可能中最优的选择; 但由于信息不完全,只能是其它使用中 能够获得的比较满意的选择。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分析?
l 当一个人在观看体育比赛时,如果某人站 起来,他可以看得更清楚。这是微观规律。 但如果大家都站起来看,则谁也不会比原 来看得更清楚,这是宏观规律。
经济学原理 第一章(1)
微观经济学
l 微观经济学从狭义来看。是研究个人 作为消费者、企业作为生产者如何共 同形成市场价格,以及如何按照价格 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的学科。
经济学原理 第一章(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经济学定义
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
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 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所有的经济学定义几乎都强调两点: 1、资源的稀缺性 2、选择的重要性
经济学原理 第一章(1)
经济学对象
经济政策
政治
历史文化
人类生活
经济学原理 第一章(1)
为什么学经济学
经济学原理 第一章(1)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经济学?
l 1、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了解我们所生活的 世界
– 为什么我们会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 春节火车票为什么难买? – 为什么明星的报酬如此之高? – 为什么世界石油价格会增长? – 为什么银行的利率时高时低? – 为什么非洲许多国家生活水平如此低劣? – 为什么一些国家通货膨胀很高,一些国家物价稳定?
经济学原理 第一章(1)
l 人类要生存就离不开生产、物质、吃、 喝、消费。但是不同的社会组织方式, 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的选择会让最 后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南开大学13春学期《经济学原理(一)》在线作业

南开大学13春学期《经济学原理(一)》在线作业

南开大学13春学期《经济学原理(一)》在线作业13春学期《经济学原理(一)》在线作业一、1.税收减少 AA. 如果税收极高,可以增加税收收入B. 无论以前税收规模如何,总会减少税收收人C. 对税收收入没有影响D. 引起市场变得更无效率正确答案:A2.对一个竞争的、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资本的边际产量值曲线是企业的A. 生产函数B. 边际成本曲线C. 资本的供给曲线D. 资本的需求曲线正确答案:D3.根据教育的人力资本论,教育A. 增加了人力资本和工人的工资B. 只有助于企业把工人分为高能力工人与低能力工人C. 对工人的人力资本没有影晌D. 可以使任何一个工人成为超级明星正确答案:B4.以下哪一项不是垄断市场的进人壁垒A. 政府给一家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物品的权利B. 生产成本使一个生产者比其他生产者更有效率C. 一种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拥有D. 一个企业非常大正确答案:D5.当一个寡头个别的选择使用利润最大的生产水平时,它收取的价格是A. 大于垄断收取的价格,而小于竟争市场收取的价格B. 小于垄断收取的价格,而小于竞争市场收取的价格C. 大于垄断或竞争市场收取的价格D. 小于垄断或竟争市场收取的价格正确答案:A6.科学方法要求A. 科学家使用试管B. 科学家是客观的C. 科学家使用精密仪器D. 只有不正确的理论得到检验E. 只有正确答案:B7.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的收入分配是A. 约为中间水平B. 比大多数国家的差距略小一点C. 最平等D. 最不平等正确答案:A8.如果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总成本A. 平均总成本增加B. 平均总成本减少C. 平均总成本最小D. 平均总成本最大正确答案:A9.以下哪一个关于循环流向图的表述是正确的A. 生产要素归家庭所有B. 如果苏珊为IHM工作并得到一张工资支**,这个交易就是发生在物品和劳务市场上C. 如果比IBM出售一台电脑,这个交易就是发生在生产要素市场上。

D. 生产要素归企业所有E. 以上各项都不是。

经济学原理I(05秋季期中2)

经济学原理I(05秋季期中2)

经济学原理(Ⅰ)期中考试二注意:请全部用中文回答(留学生可用英文)。

试卷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册上才有效,请记住在答题册上写下姓名和学号。

一、判断题(判断并必须说明理由,可以用文字或图形。

每题5分,共40分)1.存在负的外部性时,市场结果实际上会有无谓损失;但是当外部性是正外部性时,市场结果没有无谓损失。

错,两种都有无谓损失!2.小王和小张在一家工厂工作,该工厂的发薪只有两种方式(允许代领薪水):第一种,老板在两个信封里分别放入2000元和1000元,然后让员工随机选择其中一个信封;第二种,直接发薪1500元。

小王和小张都偏爱第二种发薪方式,可是本月老板决定采用第一种发薪方式,于是小王心中想:如果给我1400元钱,那我觉得这和第一种方式发薪可相互替代。

小张心中也想:如果给我1200元钱,那我觉得这和第一种方式发薪可相互替代。

那么当两人相遇并充分交流各自的想法后,他们一定会一起走进老板的办公室无奈的接受第一种发薪方式。

错,只有小王会进去,并领两份薪水。

因为小王可以和小张交易:小王给小张大于1200而小于1400的钱换取小张的领薪权利。

3、以前足球比赛中的规定是严重犯规就得黄牌一次,在同一场比赛中累计两张黄牌,该球员罚下场。

现在的规定是在前述规定上再加一条:如果某个球员在三场不同的场次中都得到一张黄牌,那么对于这种在不同场次累计达三张黄牌者就处以停赛一场的处罚。

(假设所有球员都渴望上场比赛)。

有人认为之所以再追加规定,是因为以前的足球规定没有考虑到犯规对于对手球队的不利影响,这样导致犯规次数多余社会最优次数,那么追加的停赛规定类似于足球场上的“庇古税”,它起到对犯规负外部性的矫正作用,使得犯规次数减少并接近最优次数。

对,题中的分析就是对的。

4.下图代表某个市场,如果政府决定对这个市场进行数量管制,规定市场交易的数量不得超过图中的Q1,如果考虑到在管制后实际中发生了这样的现象:产品并不一定由成本最低的厂商提供,同时也不一定由评价最高的消费者获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表示对B表示错C表示无法判定
一、请判断以下的表述是否正确?并给出理由(可用文字、公式、图表等)。

如果无法判定,请给出不同结果的适用条件。

(每问6分,共60分)
A 1. 在一个企业生产过程中,只要边际成本大于平均可变成本,那么平均可变成本就会随生产的扩大而上升。

A 2. 生产厂商总是趋向于在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缺乏弹性的区间内进行生产。

A 3. 某公司产品的价格从2006年到2007年上升了3%,而销售量也在上升,这一现象不符合需求定理
A4. “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企业所面对的市场价格是给定的”。

那么,这意味着该市场的需求是完全弹性的。

C 5. “近十年来大学学费大幅上升,而大学招生却未受影响,说明大学入学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某政府官员语)
A 6. 如果一个“风险厌恶”型(risk averse)的人可以选择两种彩票中的一种,那么,他会选择低风险的那种彩票。

A7. 一个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斜向上,当政府设定一个低于其垄断价格的价格上限时,社会总福利会增加。

A8. 北京的出租车数量由政府发放牌照来控制。

目前的做法是将牌照发放给出租车公司,出租车公司获得牌照后到市场上招聘司机。

近年来司机经常抱怨出租车公司给他们的报酬待遇太低。

“如果把向出租车公司发放牌照改为直接由政府向出租车司机拍卖牌照,那末可以改善司机的报酬待遇”。

(北京某著名经济学家的话)。

A9. 当一国对某一出口产品进行补贴时,实际上是在用本国纳税人的钱去增加进口国消费者的剩余
B 10.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带来GDP的持久性上升。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带来通货膨胀。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短期内会让G D P水平增加,当利率财政政策是有效的
二、计算与问答题(11、12题每题10分,13题20分,共40分)
11. 假定Intel公司垄断了全世界的芯片生产。

其生产X个芯片的总成本为C(X)=2X2
(a)Intel的边际成本是多少?
MC(X)=dC(X)/dX=4x
(b)如果芯片的需求满足X D=12-0.25P,求出Intel利润最大化时的产出,以及此时的价格当MC=MR时,利润最大化dTR/dQ= dC(X)/dX p=4/3 X D=11.66
(c)求出实现社会总剩余(福利)最大化时的产量
MR= dTR/dQ= 0时,总剩余(福利)最大化
(d)假定政府完全掌握了Intel的生产信息,以及市场的需求信息,设计一个价格管制政策以实现社会总剩余最大化
(e)如果政府决定给予Intel生产补贴政策,即每生产1个芯片补贴s元,求出不同s值时的Intel的利润最大化产出?
12. 假设某国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50+0.8Y,投资为25,无政府支出和进出口。

(a)求出达到均衡时的收入、消费、储蓄
均衡时的收入Y=C+I=50+0.8Y+25 收入Y1=375
消费C=50+0.8Y=350
储蓄S=Y-C=375-350=25
(b)如果实际产出为400,那么企业的非自愿投资为多少?
Gdp=c+I=350+25=375 非自愿投资=400-375=25
(c)如果投资增加至50,收入增加多少?
Y2=C+I=50+0.8Y+50 Y2=500 Y2-Y1=125
(d)若消费函数变为C=50+0.9Y,投资仍为25,收入增加多少?
Y3=C+I=50+0.9Y3+25 Y3=750 Y3-Y1=375
(e)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
乘数公式为:1/(1-MPC)其中MPC为消费函数系数乘数与MPC成正相关。

13. 假定一个小型开放经济(此处不考虑汇率变化)初始时刻处于均衡状态,充分就业,产出等于潜在产出水平。

由于国际经济危机,导致出口需求突然下降(类似于中国在2009年)。

(a)如果政府不作为,即不采用任何的刺激政策,请运用总供给-总需求(AS-AD)模型描述该国经济其后的变化(假定时间足够长,即经济总产出最终恢复到潜在产出水平)。

(b)如果你是该国政府领导人,你会采用何种刺激政策(或政策的组合),简述在不同政策的刺激下该国经济随后的变化(应用AS-AD图形说明),并比较此政策(或几种政策)与政府的“不作为政策”的优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