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互译篇章翻译原则与策略
目的论及其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

目的论及其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在英汉互译中,目的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概述目的论的基本概念、优缺点,并探讨目的论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
目的论是一种翻译理论,它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行为。
目的论有三大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
目的原则指的是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策略;连贯原则是指翻译后的文本应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忠实原则指原文和译文之间应存在连贯性。
目的论的优点在于它突出了翻译的目的性,缺点在于它可能忽视原文作者意图。
在英汉互译中,首先需要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和目的。
这可以通过分析原文的语境、文体和语义来实现。
例如,在翻译一篇新闻报道时,译者需要了解新闻报道的写作目的是传达信息,因此翻译时应力求准确、客观。
确立自己的翻译目的,从而更好地传达原文意思理解原文的目的是为了确立自己的翻译目的。
在英汉互译中,译者应根据自己的翻译目的,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
例如,如果翻译的目的是为学术研究提供资料,那么译者需要尽可能保留原文的信息和语言特征;如果翻译的目的是为娱乐读者,那么译者可能需要注重译文的流畅性和生动性。
在确立翻译目的后,译者需要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例如,如果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传达原文的形式和内容,那么译者可以选择直译的方法;如果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那么译者可以选择意译的方法。
在翻译实践中,目的论可以帮助译者提高翻译精度。
译者可以根据目的原则,判断哪些翻译策略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
例如,在翻译科技文献时,译者需要注重术语的准确性和语言的规范性;在翻译广告时,译者需要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通过运用目的论指导翻译实践,译者可以更好地实现翻译的目的,提高翻译精度。
目的论在英汉互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理解原文的目的和意图,确立自己的翻译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和运用目的论指导翻译实践,译者可以更好地实现翻译的目的,提高翻译精度。
因此,目的论是英汉互译中不可或缺的理论指导。
英语翻译原则

英语翻译原则英语翻译是一门艺术和科学的结合。
对于一个好的翻译者来说,掌握一定的翻译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几个英语翻译的原则:1. 准确性准确性是翻译的基本原则。
翻译过程中要保证译文和原文的准确性,不能随意加减或修改原文的内容。
译文应与原文保持一致,并传达出原文的意思。
2. 通顺性译文应该通顺、连贯,符合英语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
句子结构、语序、词语搭配等都要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使译文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3. 忠实性忠实性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的意思和风格,不凭主观意愿对原文进行偏颇的解释或添加自己的观点。
翻译应尽量保留原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使读者感受到原文的原汁原味。
4. 简洁性译文要力求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重复,使读者能够更清晰地理解译文的意思。
5. 专业性翻译是一门专业技巧和知识的结合。
翻译者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广博的知识背景,特别是对于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和行业常识要有所掌握。
尤其对于科技、医学、法律等领域的翻译,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正确运用至关重要。
6. 文化转化英语翻译要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传统。
有些语言和表达方式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意义。
翻译时应根据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进行文化转化,使译文更容易为他们理解和接受。
7. 上下文理解在翻译过程中要注重上下文的理解,尤其是对于一些歧义或难以理解的句子。
只有对原文的前后文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准确传达出原文的意思。
总之,英语翻译要保证准确、通顺、忠实于原文,并考虑到专业性、简洁性、文化转化和上下文的理解。
翻译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才能做出高质量的翻译作品。
翻译的策略

翻译的策略翻译策略是指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思路,以实现有效和准确地传达原文信息的目标。
以下是一些翻译策略的常见类型:1. 直译策略:直译是最基本的翻译策略,即逐字逐句地将原文译为目标语言。
这种策略可以保留原文的结构和语法,但可能不够自然和流畅。
2. 意译策略:意译是指根据原文的意思和语境进行翻译,并灵活地运用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
这种策略有助于更好地传达原文的含义和情感,但可能会改变原文的结构和词汇。
3. 文化译策略:文化译是指在翻译中注重传达原文背后的文化信息。
这种策略可以确保目标读者理解原文中的文化特点和隐含意义,但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文化调整。
4. 复述策略:复述是指将原文中的信息进行重述或重新组织。
这种策略可以使目标读者更容易理解复杂的句子或概念,但可能会改变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节奏。
5. 标准化策略:标准化是指将原文翻译成符合目标语言规范和习惯的表达方式。
这种策略可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但可能会丧失原文的个性和风格。
6. 专业术语策略:在翻译专业文本时,使用正确的专业术语是至关重要的。
这种策略要求翻译者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术语库,以确保准确地传达原文的专业内容。
7. 灵活变通策略:灵活变通是指根据特定的语境和读者需求,灵活地调整翻译策略。
这种策略要求翻译者具备适应性和创造性,以便在不同情况下做出最佳的翻译决策。
总的来说,翻译策略应该综合考虑原文的内容、语言风格、语境、目标读者和文化背景等因素。
翻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策略,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流畅性和传达效果。
最重要的是,翻译策略应该始终以传达原文的意思和信息为宗旨,而不是简单地逐字逐句翻译。
汉英翻译三步策略

汉英翻译三步策略一.确定主语英语的句子中,大多数句子都有主语和谓语。
那么汉英翻译,只要我们能把汉语转变成为准确通顺的英语,就需要搭建英语的主语和谓语等句式结构。
而英语本身语法非常严谨,逻辑非常严密的特点,所以,在汉英翻译中,主语的确定和谓语的选择就是成功构建英语句式结构的关键,也是保证英语译文和汉语原文功能对等的关键。
1. 使用原文主语1) 把汉语原文中的主语直接翻译成英语充当译文的主语,这是一种最简单、最可靠的对应方法,也是我们做汉英翻译“定主语”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方法。
如:例1.当前,国际形势正经历着自冷战结束以后最复杂、最深刻的变化。
At present,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is experiencing the most complicated and profound changes since the end of Cold War.例2.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两大课题。
Peace and development are still the two subjects confronted with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以上两个例子中,汉语句子的主语是名词,由于名词在英语句子中可以直接充当主语,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可以直接对应下来,确定这个名词为译文的主语。
2) 汉语和英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代词可以充当主语,所以,我们当然还可以直接选用汉语原文中的代词来充当英语译文的主语。
如:例3.我们正努力教育公民不要像西方国家那样过度消费,比如使用过多的空调、私人汽车、以及随意处理的产品。
We are managing to educate citizens to avoid the behavior of over-consumption, such as the excessive use of air conditioners, private cars and disposable products at will.例4.如今我们有许多不同的选择:除传统的家常菜以外,还有营养保健配餐和方便可口的快餐食品。
英文的翻译原则

英文的翻译原则
英文的翻译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语法和结构:翻译应根据英文原文的语法结构进行,尽可能保持原句的结构和意思。
2. 文化差异:英文和中文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因此在翻译时应注意英文中的习惯用语、惯用表达和词汇的搭配方式,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 上下文和语境: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理解和翻译,避免出现歧义和误解。
4. 目标读者:翻译的目标读者也需要考虑到,不同的读者群体有不同的语言焦点和口味,因此在翻译时需要根据目标读者的需求进行调整。
5. 文体和语言风格:英文的文体和语言风格很多,例如学术研究、新闻报道、小说等,因此在翻译时需要选择恰当的翻译风格和词汇,使翻译与原文相似。
总的来说,英文的翻译原则应该是忠实于原著,清晰易懂,传达出原文的精髓和含义,同时考虑目标读者的需求和习惯。
汉英互译与“伪对应”——评《英语与汉语的不对应性及互译策略》

是 ,对 应 ” “ 是英 汉 互 译 必 须追 求 的 目标 吗 ?译 文 与 原文完 全对 应是 不是 翻译 策 略 的组 成 部分 ?
一
理应 有 回家 的感 觉 才对 蚍 。字 面 上完 全 对 应 的 两 句话 , 在英 、 语 中给 人 的联 想 竟是 如此 不 同 ! 汉 《 略 》 者 主 张 的 T ah rL 对 应 “ 老 师 ” 策 作 e c e i 李 、
Au . 0 0 g 2 1
汉英互译 与“ 伪对 应"
评 《 语 与 汉语 的不 对应 性 及 互 译 策略 》 英
吴艳梅 , 蕊 赵
( . 建工程 学院 外语 系, 建 福 州 3 0 0 ; . 1福 福 5 1 8 2 闽江 学院 图 书馆 , 建 福 州 3 0 0 ) 福 5 1 8
“ 国 式 英 语 ” 中 。 关键词 : 互译 策 略 ; 对 应性 ; 国 式英 语 ; 对应 不 中 伪 中 图 分 类 号 : 1. H3 5 9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 3 9 2 1 ) 4—0 4 0 1 7 —5 7 ( 0 0 0 1 1— 3
等等 。无 独有偶 , 篇题 为《 一 英语 与汉 语 的不对 应性 及互译 策 略 》 以下 简 称 《 略 》 的 文 章 也 罗列 了诸 ( 策 ) 如“ i’ ri” 译“ 人 ” eeti b l( pg s an 之 b 蠢 、lcr ub 电灯 泡 ) c ” 之译 “ 陪衬 者 ” “ 境 ” 干 脆 直 译 “ j g 等 颇 为 ,意 则 Yin ” i 新颖 的译 法 。二者 的 区别 在 于 , 者 举 的 是误 译 实 前
风情表 达不 对应 性 ” 六类 不 对 应 性 。为 了克 服 这 等 些不对 应性 导致 的 不 可译 性 , 文 作 者认 为解 决 的 该 办法是 “ 可能增 加 直 译 的成 份 ” 还 可 以适 当使 用 尽 , “ 国式 汉语 ” “ 英 和 中国式英 语 ”2。换 句话 说 , 、 _ l J 英 汉 语 问 的不对 应性 互译 可 以用 字面“ 对应 ” 的办法 来解 决, 比如 把 “ 老 师 ” “ 局 长 ” 直 译 成 “ ah r 李 、张 径 Tec e L” “ i co h n ” 把 “ 是 一 个小 诸 葛 ” 接 译 i、 dr trZ a g , 他 e 直 成 “ k h g a g , 等 。姑 且不 谈 这 Hei l eaZ u el n ” 等 si i J 些译法 英美 读者 是 不 是 能够 接 受 , 是把 英 汉 互 译 光
英汉语篇语法衔接手段对比及其翻译策略

- 224 -校园英语 /英汉语篇语法衔接手段对比及其翻译策略沈阳医学院/刘茹【摘要】语篇研究的核心是语言衔接,衔接手段分为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
硬干语篇语法衔接手段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本文主要探讨英汉语篇语法衔接手段的对比和英汉语篇语法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英语篇语法 衔接手段 对比一、语篇的衔接韩礼德和哈桑将衔接手段分为替代、省略、照应、连接和词汇衔接五类,前四类属于语法衔接手段。
语篇是指一个语义完整、不对长度有要求的书面语或者口语的段落。
语篇的衔接就是利用各种衔接手段将语篇结合在一起,以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有效的语篇衔接手段决定了新组成的语篇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现如今,语篇理论也被大量应用于翻译研究中,由于语篇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有效应用,使得翻译单位开始由词语、句子转移到了语篇中去,因此,语篇的有效衔接在英汉翻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英汉语篇语法衔接手段的对比英语和汉语都具有各自的语法系统,在英汉互译中甚至还有语法上的冲突,也就是说,英汉语篇语法衔接手段各有不同,但是衔接手段的使用方式、使用频度和使用范围也都各有千秋。
1.替代。
替代是指用一个词去代替另一个或几个词,替代不仅有效避免了表达上的重复,而且还使得语篇更加紧凑。
替代分为从句替代、名词性替代和动词性替代。
(1)从句替代。
从句替代就是指替代整个从句,英语中主要用if not 或者if so 代替条件从句,用not 或者so 替代充当宾语的that 从句,汉语中常用如此、然代替从句。
但是汉语中从句替代词的使用频率远低于英语中从句替代词的使用频率。
(2)名词性替代。
名词性替代是指用替代词代替名词或者名词词组的中心词,英语中常用one,ones 等词作为名词的替代词,而汉语中则没有固定的名词替代词。
(3)动词性替代。
动词性替代是指用替代词代替谓语动词,英语中常用动词do 和替代句型sb+be/will/have/do+主语和so+主语+be/will/have/do 来实现替代,干、弄等词可以看做是汉语中的动词替代词,汉语中的动词替代词的使用频率低于英语中的动词替代词。
英汉词汇不对等的例子英汉翻译中词汇的不对等性及其翻译策略

英汉词汇不对等的例子英汉翻译中词汇的不对等性及其翻译策略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在与塔伯(Charles R.Taber)合著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一书中指出:“翻译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对等首先是语义对等,再就是风格对等。
”这一理论反映出翻译界的一种理想与目标。
然而在翻译实践中,没有绝对的对等,正如鲍林杰(Dwight Bolinger)在《语言要略》中所述,英汉词语两者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必然的,相同或相似语之间是相对的、偶然的。
也就是说,原语中某些意义的表达方式用译语完全正确而又绝对对等地表达出来是不可能的。
因此,研究翻译中的词汇不对等现象对提高翻译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英汉语中词汇的不对等现象英汉民族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及意识形态差异,在语言文化上也出现了差异,处于不同语系的英语和汉语都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语言文化,两种语言的词汇具有下列不对等性:1 词义的不对等正如兹古斯塔(L.Zgusta)所说:“每个词汇单位都是独立的,不同于其他词汇的,其突出的独立性表现在其所包含的意义上。
”因此,一个词或者词汇单位在特定的语言系统中有其独特的含义。
从传统词汇学来讲,词汇意义由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和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组成。
概念意义是词义的核心,是语言符号所代表的事物的最基本特征的抽象概括,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内涵意义不是单独存在的意义,而是附带词在“概念意义”上的意义,这种意义非常不稳定。
无论是从概念意义还是内涵意义来理解词义,中英文词语都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对等性。
2 概念意义的不对等在中英文中有的词汇概念意义是不对等的,如中英文在称谓上的词汇就不完全对等。
汉语中的称谓讲究: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男女有别。
而英语中的称谓基本上只进行性别的区分。
如汉语中的“伯父”、“叔父”、“姑父”、“姨夫”、“舅舅”等,在英语中只有uncle一词来统指父系尊长,aunt表示母系尊长,sister 表示姐姐或妹妹,brother指哥哥或弟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Kong was the only long-gowned customer to drink his wine standing. He was a big man, strangely pallid, with scars that often showed among the wrinkles of his face. He had a large unkempt beard, streaked with white. Although he wore a long gown, it was dirty and tattered, and looked as if it had not been washed or mended for over ten years. (Tr. Yang Xianyi & Gladys Yang)
PPT文档演模板
英汉互译篇章翻译原则与策略
n 1.3 ellipsis n Chinese --------repetition n English---------ellipsis n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n Association with the good can only produce good, with the wicked, evil.
PPT文档演模板
英汉互译篇章翻译原则与策略
n 2)这个时候他来了,而这时我根本想不到他会 来。
n He came at a time when I least expected him.
3)那是一个寒冷潮湿的晚上,这样的晚上大部分 人呆在家里。
n It was one of those cold, wet evenings when most people stay indoors.
(logic reshuffling)
PPT文档演模板
英汉互译篇章翻译原则与策略
(二)衔接与连贯 (cohesion and coherence )
n 1 cohesion
n Halliday & Hasan 在Cohesion in English
中将英语的衔接手段分成五大类
PPT文档演模板
英汉互译篇章翻译原则与策略
PPT文档演模板
英汉互译篇章翻译原则与策略
n 甲:玛丽学近代文学,不学近代语言学。 n 乙: 她学近代历史么? n A:Mary studies modern literature and
doesn’t do modern linguistics. n B:Does she do modern history?
PPT文档演模板
英汉互译篇章翻译原则与策略
n 2. The Differences
n 2.1 Chinese Discourse→Inductive
(归纳性的) →Spiral
n
English Discourse →Deductive
(演绎性的)→Straight
PPT文档演模板
英汉互译篇章翻译原则与策略
n 表示因果关系:because, for. For this reason. Since, as a result, thus, therefore, so, consequently, of course, accordingly…
英汉互译篇章翻译原则与策略
General principles
n 英汉语篇在结构形态和逻辑关系上相似 时,一般可以采用“临摹”的办法,按 照源语的发展思路,在译语中复制或基 本照搬源语行文的建构方式。这种方法 称作“逻辑顺组” (logic copying)。
n 由于汉英在语言结构,语篇衔接模式, 逻辑层次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汉英 互译时往往需要进行 “逻辑重组”
PPT文档演模板
英汉互译篇章翻译原则与策略
汉语定义
n 篇章(text)是表达整体概念的语义单 位。篇章是语言在交际中,特别是在书 面交际中的对象和理想单位。它不只是 一连串句子和段落的集合,而是一个结 构完整、功能明确的语义统一体。(陈 宏薇)
n 篇章翻译是指高于句子层次或句以上的 语言单位的翻译。(王治奎)
PPT文档演模板
英汉互译篇章翻译原则与策略
篇章特征
n 篇章它具有形式和逻辑的一致性。语篇 并非是互不关联的句子的简单堆积,而 是一些意义相联系的句子为达到一定交 际目的,通过各种衔接手段而实现的有 机结合。
PPT文档演模板
英汉互译篇章翻译原则与策略
(一)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Discourse and English
n 他出生在这一类人中间,出生在这种地 方,他还有这样的母亲,这些要是让他
知道的话,他会多么丢人。
n He knew how ashamed he would have been if she had known his mother and
the kind of place in which he was born, and the kind of people among whom he was born.
n 人称照应是通过人称代词(如 they, she, him 等)、所属限定词(如his, your, its 等),和所属代词(hers, theirs, mine 等)和冠词指示代词来实现。
n 英语人称代词以及相应的限定词的使用 率大大高于汉语。
PPT文档演模板
英汉互译篇章翻译原则与策略
为了衔接紧密增译代词和冠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 1.4 lexical cohesion (词汇衔接)
n Chinese-------- lexical repetition (词汇 重复)
n English----------Semantic repetition(语 义重复 or relative pronoun)
PPT文档演模板
英汉互译篇章翻译原则与策略
Discourse
n 1.The Similarities
n 1.1 Cohesion (衔接)(cohesive devices) n It concerns how the actual words we hear or
see are mutually connected within a sequence.(词汇上的衔接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英汉互译篇章翻译原则与策略
n 1.2 Substitution (替代)
n Substitution could be found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English Language, but comparatively, it is used more frequently in English Language.
n 照应 reference n 替代 substitution n 省略 ellipsis n 词汇衔接 lexical cohesion n 连接 conjunction
PPT文档演模板
英汉互译篇章翻译原则与策略
n 1.1 reference (照应)
n Personal reference (人称照应)
n Chinese discourse---Subject consciousness(主体意识)---person as subject(主语)
n English discourse----Object consciousness(客体意识)----Thing as subject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英汉互译篇章翻译原则与策略
n 阅读训练人的眼睛,说话训练人的口齿, 写作训练人的思维。
n Reading exercises one’s eyes; speaking , one’s tongue; while writing, one’s mind..
PPT文档演模板
英汉互译篇章翻译原则与策略
PPT文档演模板
英汉互译篇章翻译原则与策略
n 2.2 Parataxis VS Hypotaxis n Chinese discourse -----parataxis(意合) n English discourse-------Hypotaxis (形合) n Example(1)牡丹江水,汹涌澎湃,万马奔腾,
PPT文档演模板
英汉互译篇章翻译原则与策略
n 1.5 conjunction
n 连接成分本身就具有明确含义, 通过在语篇中使用这类连接性词 语,“人们可以了解子句之间的 语义联系,甚至可经前句从逻辑 上预见后续句的语义。(胡壮麟, 1994:92)
PPT文档演模板
英汉互译篇章翻译原则与策略
n 表示递进关系:also, too, furthermore, besides, moreover, in addition, what is more…
PPT文档演模板
英汉互译篇章翻译原则与策略
n 1.2 Coherence (连贯性)(coherent)
n It concerns the ways in which the components of the textual word are mutually accessible and relevant. (distribute knowledge or attain a object) (意义上的内在联系)
一泻千里。
n Translation: Waves upon waves, the Peony River rushed violently down its long course like a horse gallo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