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常见问题

合集下载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范本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范本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范本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一、引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建筑项目进行的重要法律文书,它规定了合同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建筑项目的顺利进行。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或争议,影响了建设工程的进展和合同履行。

本文将就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案,以帮助各方更好地了解和遵守合同。

二、施工合同常见问题1. 材料质量问题乙方在施工中可能会使用低质量的材料,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

甲方对此应进行材料验收,并保留权利拒绝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解决方案可以是明确规定材料质量标准、验收程序以及违约责任。

2. 工期延误由于各种原因,如天气、供应链问题等,工期可能无法按计划完成。

双方可以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期的计算方法和延期责任,同时协商解决方案,如增加劳动力、加班等。

3. 变更设计问题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技术调整等原因,可能需要对合同进行修改。

解决方案可以是明确变更设计的程序和责任,以及变更费用的支付方式。

4. 施工质量问题工程质量问题可能会引发纠纷,特别是对于工程验收的不合格部分。

解决方案可以是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检验制度,明确验收标准和程序,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5. 施工安全问题建设工程施工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高空作业、动火作业等。

双方应共同关注施工安全,制定相关安全管理措施,并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

6. 合同变更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更合同的情况,如增加或减少合同工作量。

解决方案可以是明确变更合同的程序和条件,并确保变更合同经过双方的书面同意。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1. 明确合同条款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应包含详细而清晰的条款,包括工作范围、工期、材料标准、质量验收标准等。

明确的合同条款可以避免后续的争议。

2. 及时沟通双方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问题。

双方可以通过例会、工作报告等方式进行定期沟通,以保持信息的畅通和沟通的高效性。

3. 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当双方在合同履行中存在争议无法解决时,可以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仲裁或评估。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十大常见问题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十大常见问题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十大常见问题(一)发包人未及时拨付进度款时:(1)承包人应按书面催告发包人,发包人在催告函的合理期限内未付清的,承包人可以顺延工期,并可要求赔偿停工损失。

(2)但承包人虽提出口头异议但仍继续施工的,发生纠纷后承包人要求发包人承担此违约责任时,因承包人举证不充分故而不予支持。

(二)中途停工:谁引起停工由谁承担。

(三)隐蔽工程:隐蔽工程经双方验收后,承包人继续施工而发现隐蔽工程存在质量问题造成损失,发包人应承担相应过错责任;若属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有过错的,应按过错大小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四)三无工程被责令停工的,承包人仍按发包人要求继续施工,其损失主要部分由发包人承担,次要部分由承包人承担。

(五)固定造价合同。

遇到建材涨价风险时处理。

涨价属正常市场风险的,涨价部分由承包人自理。

涨价超过正常市场风险的,承包人可要求增加工程价款。

但是实务中很难认定,涨价风险是否属正常市场风险,因而—旦鉴定固定造价合同后不太可能让承包人追加工程价款。

(六)逾期交付,承包人应承担违约责任。

发包人可按合同约定要求承包人支付约定违约金。

倘若发包人损失超过违约金的,发包人可要求对方赔偿。

但作为违约金具有补偿性质,其罚惩性不强。

故发包人要求赔偿金额不得超过双方缔约时可预见限额。

(七)提前使用问题。

工程未经验收,发包人提前使用,擅自使用所致质量等问题由发包人承担责任。

若承包人原因造成的,由承包人负责。

但需明确的,即使是发包人擅自使用,也不免除承包人在合理期间对工程结构、基础工程的质量责任。

(八)竣工验收合格后,承包人应将工程及资料交付发包人。

实际工作中,常发生承包人因为发包人未付清工程款而拒交工程的情况。

发包人无法行使占有、处分权利的损失,由承包人承担。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包人未付清工程款之前,承包人拒交工程的,对承包人还是()有好处的。

按照最高院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的批复,同一工程有优先权,抵押权的,优先权优于抵押权。

工程合同条款中的常见问题

工程合同条款中的常见问题

工程合同在工程建设的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法律约束力,它规定了发包方(甲方)和承包方(乙方)的权利和义务,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和完成的关键。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工程合同条款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双方产生纠纷和矛盾。

本文将对工程合同条款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工程范围不明确工程范围是工程合同中最为关键的条款之一,它应当明确约定承包人承包的工程范围,包括土建、安装、装饰装修等。

然而,在实际合同中,往往存在工程范围描述不明确的问题,导致双方对工程的实施内容产生分歧。

为避免此类问题,合同中应当详细列举各项工程内容,并对中间工程的完工时间作明确约定。

二、建设工期不合理建设工期是工程合同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开工日期、竣工日期和工期总天数。

在实际操作中,工期不合理的问题较为常见,如工期过短或过长。

工期过短可能导致乙方无法按时完成工程,而工期过长则可能导致甲方利益受损。

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充分考虑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工期。

三、工程质量问题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合同中应当明确工程质量标准和要求。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工程质量问题仍然较为常见,如施工单位资质等级不符合要求、质量责任制度不健全等。

为保证工程质量,合同中应明确规定施工单位的资质等级、质量责任制度、采购和检验制度等,并加强对工序管理和检测。

四、工程款项支付问题工程款项支付是工程合同中另一个常见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甲方拖延支付工程款或乙方未按约定完成工程导致款项扣除的问题较为常见。

为解决此类问题,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工程付款办法,包括付款时间、付款比例和付款条件等。

同时,双方应严格遵守合同约定,确保工程款项的及时支付。

五、合同条款不完善合同条款不完善是导致工程合同纠纷的重要原因。

在实际操作中,合同中可能存在遗漏、矛盾或模糊的条款,导致双方产生纠纷。

为避免此类问题,合同双方应在签订合同前认真审查合同条款,确保条款内容的完整、明确和一致。

建设工程合同案件疑难问题

建设工程合同案件疑难问题

建设工程合同案件疑难问题解析一、工程质量纠纷工程质量是建设工程的生命线,也是合同纠纷中的焦点。

在实践中,工程质量纠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质量标准的争议:合同中质量标准的规定往往较为抽象,如“合格”、“优良”等,容易引发争议。

此时,法院会参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来判断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 质量责任的归属:建设工程涉及多个主体,包括发包人、承包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

在质量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责任的归属往往难以界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各主体应按照各自的职责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

3. 质量鉴定问题:在质量纠纷中,鉴定报告是关键证据。

然而,鉴定机构的资质、鉴定程序的合法性以及鉴定报告的准确性常常成为争议的焦点。

二、工程款纠纷工程款纠纷是建设工程合同案件中的常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款的计算:工程款的计算依据是合同约定的工程量和单价。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量的增减和单价的调整常常引发争议。

2. 付款时间的争议:合同中约定的付款时间往往较为模糊,如“工程进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支付”。

此时,法院会参照合同履行情况、工程进度、付款条件等因素来判断付款时间。

3. 逾期付款违约金的问题:在逾期付款的情况下,承包人往往要求支付违约金。

然而,违约金的计算方式和标准常常引发争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相关规定,逾期付款违约金应根据合同约定或者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加倍计算。

三、合同效力纠纷合同效力纠纷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合同无效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合同无效。

在实践中,违反招投标规定、非法转包、违法分包等情形常常导致合同无效。

2. 合同无效后的损失赔偿:合同无效后,当事人应根据过错程度承担损失赔偿责任。

此时,法院会参照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付款时间等内容来确定损失大小。

建设工程合同实务问题

建设工程合同实务问题

建设工程合同实务问题某建筑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一家工程承包商(以下简称乙方)签订了一份建设工程合同,合同规定了工程项目的范围、质量要求、工期以及付款方式等关键条款。

项目启动后,双方在执行合同过程中遇到了以下几个典型问题:一、工程延期由于不可预见的恶劣天气影响,乙方无法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节点完成施工任务。

这种情况下,乙方应及时通知甲方,并协商解决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因不可抗力导致不能履行合同的,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

因此,双方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期,并签署补充协议,明确新的工期和可能产生的额外费用承担方式。

二、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甲方发现部分工程存在质量问题,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标准。

对此,乙方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如果问题严重,甲方有权要求乙方赔偿损失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应注重证据的收集和保存,如照片、视频、第三方检测报告等,以便在争议解决时作为依据。

三、变更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甲方提出设计变更请求,这导致了原合同内容的变化。

乙方应根据变更的内容评估额外的工作量和成本,并与甲方协商确定变更后的合同条款。

所有的变更应以书面形式确认,并由双方签字盖章,以避免后续的法律纠纷。

四、付款争议乙方在完成部分工程后,向甲方申请进度款支付,但甲方认为工程进度不符合约定,拒绝支付。

这种情况下,双方应参照合同中的付款条件和进度确认机制,通过第三方评估或监理工程师的确认来解决争议。

如果仍无法达成一致,可以依照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如仲裁或诉讼来解决。

五、合同终止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严重违约行为,如乙方连续两次未能按合同约定完成工程节点,甲方有权提出终止合同。

合同终止后,应根据合同条款和实际情况处理已发生的工程量和费用结算问题。

建设工程合同类问哪些问题

建设工程合同类问哪些问题

建设工程合同是建设领域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合同类型之一。

在签订和履行建设工程合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问题。

本文将围绕建设工程合同的问题展开讨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合同效力、合同履行、合同变更、合同解除、合同违约和合同争议解决。

一、合同效力问题1. 合同主体资格问题:合同主体是否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是否具备从事建设活动的资质和条件。

2. 合同形式问题:根据《合同法》规定,建设工程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如果合同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3. 合同内容问题:合同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如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4. 合同公平性问题: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对等,是否存在不公平条款。

二、合同履行问题1. 工程质量问题: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和国家标准,工程质量问题可能导致合同解除或违约。

2. 工程进度问题:工程进度是否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延期是否属于不可抗力,是否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3. 工程投资问题:工程投资是否超出合同约定的范围,投资增加是否需要双方协商一致。

4. 工程变更问题:工程变更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变更内容是否涉及合同实质性条款。

三、合同变更问题1. 合同变更的条件和程序:合同变更是否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如通知、协商、签字等。

2. 合同变更的内容:合同变更内容是否明确,是否符合双方利益。

3. 合同变更的效力:合同变更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是否对双方产生约束力。

四、合同解除问题1. 合同解除的条件:合同解除是否符合法定条件,如违约、不可抗力等。

2. 合同解除的程序:合同解除是否遵循法定程序,如通知、协商等。

3. 合同解除的后果:合同解除后,双方的权利、义务如何处理,是否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五、合同违约问题1. 违约责任:违约方是否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如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

2. 违约与侵权竞合:违约行为是否构成侵权,是否可以同时追究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常见纠纷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常见纠纷
合同解除或工程纠纷产生后,赔偿问题往往成为双方争议的焦点。双方应在合同中约定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以便在纠纷发生时能够快速、公平地解决。
四、争议解决方式
4.1和解
双方在产生纠纷时,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以减少双方损失。
4.2调解
若和解无法达成一致,双方可以申请有部门进行调解,以便尽快解决纠纷。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常见纠纷
一、合同履行中的常见纠纷
1.1工程进度款支付纠纷
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业主和施工方往往在工程进度款的支付问题上产生纠纷。为避免此类纠纷,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方式、支付时间和金额。
1.2工程变更纠纷
由于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化等原因,工程量及工程内容可能会发生变更。在此情况下,双方应在合同中约定工程变更的程序、责任及费用承担方式,以减少纠纷。
2.2隐蔽工程验收纠纷
隐蔽工程验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隐蔽工程验收的程序、时间和责任,以减少验收过程中的纠纷。
三、合同解除及赔偿纠纷
3.1合同解除条件及程序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因各种原因导致合同解除。为避免纠纷,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合同解除的条件、程序及相关责任。
3.2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
5.3合同的生效、终止和解除
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合同的生效、终止和解除条件,以确保双方权益。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双方应严格遵守合同约定,共同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以下无正文)
4.3仲裁或诉讼
若调解无效,双方可以选择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在此情况下,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仲裁机构或诉讼管辖法院。
五、其他事项
5.1合同附件
合同附件包括但不限于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工程质量标准等,双方应认真审查并共同确认。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问题清单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问题清单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问题清单一、合同主体资格确认- 请确认合同双方是否具备合法的营业执照和相应的资质证书。

- 核实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的身份证明是否有效。

二、工程项目基本信息- 明确工程项目的名称、地点、规模以及设计标准。

- 确认工程的开工日期和预计竣工日期。

三、工程质量要求- 详细列出工程质量的标准和验收标准。

- 确定质量监督和检验的方法及频率。

四、工程造价与支付方式- 明确工程的总造价,包括预付款、进度款和结算款的具体数额和支付时间。

- 规定变更工程价格的调整机制。

五、工期与进度管理- 列出关键节点的完成时间和相应的工期延误责任。

- 确定进度计划的提交和审批流程。

六、材料与设备供应- 规定主要材料和设备的品牌、规格、供应时间及质量标准。

- 明确材料和设备验收的程序和标准。

七、安全生产与环保要求- 明确安全生产的责任和管理措施。

- 规定环保要求和相应的违规处罚措施。

八、变更与索赔管理- 设定工程变更的申请、审批和实施程序。

- 明确索赔的条件、程序和限制。

九、保险与风险管理- 规定工程保险的种类、金额和责任范围。

- 明确风险分担的原则和具体措施。

十、争议解决机制- 确定争议解决的方式,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

- 规定争议解决的时限和程序。

十一、合同终止与解除条件- 明确合同终止和解除的情形和处理方式。

- 规定违约责任和赔偿标准。

十二、附加条款- 根据项目特点和双方需求,添加特殊约定的条款。

- 确保所有附加条款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施工合同常见问题
发包方以承包方无相应的施工资质, 双方签订的合同为合同无效为由, 拒绝支付工程款。

相关法律:
甲方供材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由谁担责任?
总结:甲方供材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甲应承担过错责任,但施工单位对于甲供材具有 法定检验义务。

相关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第十二条 发包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建设工程质量缺陷,应当承担过错责任:
(一) 提供的设计有缺陷;
(二) 提供或者指定购买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不符合强制性标准;
(三) 直接指定分包人分包专业工程。

承包人有过错的,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第五十九条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的约定,
对建 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进行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案例:
/崔戸W 艸谨沦「稈施I
誓》第M 杲规定:“能也人Z
卜列苛略之
■简曲承担过轉礙U 〜― H 苗惧戍JJr.j |
垣胡 料雀笛构配件、设希平符合强制性标莊 ;良也人肯讨
碍加 I,溥#用|网前过锚贞壮"飞建执加那和枭貼过施
L f .燈.施【披术杯來和件同的炉」対it 浪已貝口迪喲扯刑
丽齐待去读不符合强制牲标淮血歌致「程应贰缺网 旳佝M 过卅
f 「■卩I 碰 J 鱼卷址堕用徒烂好趴 .;扌而合格的甲供材不得便用 如施1冲忸阴邇彳|楡脸罠爵我 艸
检船2现甲供材不含格仍然便用的戒朴闻过检验和质城祀 瓷爲攒澀免
従比的屮供材所致工稈砒加何瓯梯避低叶一 血 W 过错点依沈电应巧
啦押刖山前止也执网屮n 卄让抻山忆发包啦讹合过帑悶」
地」』业叫聃■曲亞S& 五莎肚転藕度知弱定肩方恳「型|
雌比郦血 丄思两就问呼所造成的损宏一
it 2
1案例】
发包方提供不合格建材,应承担质量缺陷的主要责任----某实业公司与某建筑公司建设工程质量纠纷案
2003 年5月11日,某实业公司与某建筑公司签订建设工程合同。

合同约定,建筑公司为实业公司建造一幢综合楼,2003年5月23日开工,2004年6月10日竣工,工
程价款4030万元,建筑材料由发包方提供并经承包方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合同签订后,建筑公司如期开工,实业公司亦如约提供钢筋水泥等建材。

对实业公
司每次提供的建材,建筑公司都按合同约定进行了检验。

三个月过去了,工程进展顺利,双方合作愉快。

但从第四个月起,建筑公司依约对实业公司提供的建材进行检验时,实业公司却认为双方彼此应相互信任,没必要每次进建材都进行检验。

建筑公司认为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对建材进行检验。

实业公司的负责人十分恼火,称如果建筑公司坚持检验,将解除合同。

在建筑市场中建设方处于优势地位的状况下,该建筑公司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揽到这项工程,所以不敢得罪建设方,只得屈从,不敢再坚持己见。

自此,
对实业公司提供的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建筑公司均未进行检验。

2004年6月0日,
工程按期竣工,经四方验收,工程质量为不合格。

实业公司认为,工程质量不合格的直接原因是建筑公司未按合同约定的技术标准施工,而建筑公司则认为,是实业公司提供
的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并拒绝接受本公司检验所致。

实业公司要求建筑公司承担工程修
复责任,建筑公司称本公司可以对工程进行修复,但工程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在于实业公司,所以须由实业公司承担修复费用。

双方协商不成,实业公司遂诉至法院,要求建筑公司修复涉案工程并承担违约责任。

建筑公司辩称,工程质量不合格系因实业公司违反合同约定,提供的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并拒绝接受本公司检验,本公司如约履行了合同
义务,无任何过错,所以不应承担任何违约责任。

法院经审理查明后认为,原告实业公司与被告建筑公司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双方均应按合同约定,全面、认真履行合同义务。

双方合同约定,建筑材料由被告提供并经原告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但合同履行三个月后,原告实业公司拒绝被告建筑公司对其提供的建筑材料进行检验,其行为违反了合同的约定,并因此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故应承担工程质量不合格的主要责任,被告建筑公司在原告拒绝对其提供的建筑材料进行检验的情况下,未坚持履行合同义务,不再对原告提供
的建筑材料进行检验,也属违约行为,亦应对工程质量不合格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院据此作出了判决(判决结果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二
条规定,发包人提供或者指定购买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不符合强制性标准,造
成建设工程质量缺陷,应当承担过错责任。

承包人有过错的,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过错责
任。

《建筑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的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进行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根据上述规定,对发包人提供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的,承包人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要求,对发包人提供的上述材料等进行检验,严格把好质量关。

只是法律赋予承包人的义务。

在上述材料等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承包人均应认真严格的履行这一义务,忽视了这一点,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的,承包人当然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

本案中,实业公司与建筑公司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约定,建筑材料由实业公司提供并经建筑公司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但双方如上述,均违反了合同的约定。

所以双方均应按其过错程度,各自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