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原理及应用期末复习题
GPS原理及其应用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GPS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L1载波上没有P码信息。
(³)L1载波上有P码信息,用于捕获P码2.精密星历可以用于实时导航之中。
(³)精密星历是后处理星历,不能用于实时导航中3.WGS-84是一种协议坐标系。
(√)4.GPS相对定位中至少需要两台接收机。
(√)5.LADGPS是局部区域差分系统的简称。
(√)6.天球坐标系与地球坐标系无关,因此常用天球坐标系描述卫星的位置。
(√)7.从时间系统的实质来说,GPS时间系统是一种原子时。
(√)8.GPS载波相位观测值在接收机间求差可以消除接收机的钟差。
(³)GPS载波相位观测值在星站二次差分可以消除接收机的钟差。
9.在平面控制中,地方坐标系与WGS84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一般是先进行旋转后平移,实现两坐标的转换。
(³)在平面控制中,地方坐标系与WGS84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一般是先进行平移后旋转,实现两坐标的转换。
10.在观测中要求卫星高度角的目的主要是减弱电磁波在大气层传播的误差。
(√)11.地球自转轴长周期变化,引起黄道缓慢变化,称为岁差。
(√)12.升交点的赤径,轨道的倾角,唯一的确定了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体的相对定位。
(√)13.GPS中定位中获得的是大地高,可以直接纳入我国高程系统。
(³)GPS中定位中获得的是大地高,不可以直接纳入我国高程系统。
14.地球瞬时自转轴在天球上随时间而变,称极移。
(³)地球瞬时自转轴在地球上随时间而变,称极移。
15.GPS定位结果的转换可以在约束平差过程中实现。
(√)16.WGS84坐标系是一种理论坐标系。
(³)WGS84坐标系是一种协议坐标系。
17. 实时导航中可以使用精密星历。
(³)实时导航中使用广播星历。
18. GPS网平差是以野外原始观测数据值为基本观测量。
(³)GPS网平差是以基线解算后获得的基线向量为基本观测量。
19.不同的坐标系之间一般存在着平移与旋转关系。
《GPS原理及其应用》复习题

一、填空题1、GPS卫星信号是由载波, 测距码和导航电文三部分组成的。
2、GPS卫星信号调制采用二进制相位调制法,当信号为“0”时载波的相位不变化,当信号为“1”时载波的相位变化180度。
3、利用IGS精密星历进行单点定位时,所求得的站坐标属ITRF 坐标系。
4、GPS观测值在卫星间求差后,可消除接收机钟差。
5. 全球定位系统是由空间部分、地面部分和用户部分组成的。
其中地面监控部分是由主控站、监测站、注入站、和通讯及辅助系统组成的。
7. GPS卫星是采用二进制相位调制法来进行信号调制的。
8. 测码伪距观测值所受到的电离层延迟与总电子含量成正比,与信号频率的平方成反比。
9. 在软件控制下能依次对多个卫星进行观测,且循环观测一次的时间大于20ms的通道称为序贯通道。
10. 在接收机间求一次差后可消卫星钟差参数,继续在卫星间求二次差后可消除接收机间的相位钟差参数,再在历元间求三次差后可消除双差整周模糊度参数。
二、单项选择题1. GPS卫星之所以要发射两个频率的信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B 。
A、消除对流层延迟B、消除电离层延迟C、消除多路径误差D、增加观测值个数2. 组成宽巷观测值(wide lane)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C 。
A、消除电离层延迟B、提高定位精度C、便于确定整周模糊度D、检核3. 未经美国政府特许的用户不能用 D 来测定从卫星至接收机间的距离。
A、C/A码B、Ll 载波相位观测值C、载波相位观测值D、Y码4. 利用广播星历进行单点定位时,所求得的站坐标属于 C 。
A、1954北京坐标系B、1980年西安坐标系C、WGS-84D、ITRF5. 在一般的GPS 短基线测量中,应尽量采用 C 。
A、单差解B、三差解C、双差固定解D、双差浮点解6、载波相位观测值和用C/A码测定的伪距观测值所受到的__B __是相同的。
A、电离层延迟B、对流层延迟C、多路径误差D、测量噪声7、GPS观测值在接收机间求差后可消除___C __。
《GPS原理及其应用》复习题

一、填空题1、GPS卫星信号是由, 和三部分组成的。
2、GPS卫星信号调制采用法,当信号为“0”时载波的相位,当信号为“1”时载波的相位。
3、利用IGS精密星历进行单点定位时,所求得的站坐标属坐标系。
4、GPS观测值在卫星间求差后,可消除。
5. 全球定位系统是由、和部分组成的。
其中地面监控部分是由、、、和组成的。
6. GPS卫星信号是由、、和三部分组成的。
7. GPS卫星是采用来进行信号调制的。
8. 测码伪距观测值所受到的电离层延迟与成正比,与成反比。
9. 在软件控制下能依次对多个卫星进行观测,且循环观测一次的时间大于20ms的通道称为。
10. 在接收机间求一次差后可消除参数,继续在卫星间求二次差后可消除参数,再在历元间求三次差后可消除参数。
二、单项选择题1. GPS卫星之所以要发射两个频率的信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A、消除对流层延迟B、消除电离层延迟C、消除多路径误差D、增加观测值个数2. 组成宽巷观测值(wide lane)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消除电离层延迟B、提高定位精度C、便于确定整周模糊度D、检核3. 未经美国政府特许的用户不能用来测定从卫星至接收机间的距离。
A、C/A码B、Ll 载波相位观测值C、载波相位观测值D、Y码4. 利用广播星历进行单点定位时,所求得的站坐标属于。
A、1954北京坐标系B、1980年西安坐标系C、WGS-84D、ITRF5. 在一般的GPS 短基线测量中,应尽量采用。
A、单差解B、三差解C、双差固定解D、双差浮点解6、载波相位观测值和用C/A码测定的伪距观测值所受到的__ __是相同的。
A、电离层延迟B、对流层延迟C、多路径误差D、测量噪声7、GPS观测值在接收机间求差后可消除___ __。
A、电离层延迟B、接收机钟差C、卫星钟差D、对流层延迟三、名词解释1、被动式测距:2、单点定位:3、静态定位:4、卫星星历误差:5、宽巷观测值:6、整周跳变:7、整周跳变;8、接收通道;9、导航电文;10、重建载波;12、天线平均相位中心偏差。
GPS原理及应用期末复习题 选择题

GPS原理及应用期末复习题1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元素,其长半径和扁率分别为( B )。
A、a=6378140、α=1/298.257B、a=6378245、α=1/298.3C、a=6378145、α=1/298.357D、a=6377245、α=1/298.02.在使用GPS软件进行平差计算时,需要选择哪种投影方式(A)。
A、横轴墨卡托投影B、高斯投影C、等角圆锥投影D、等距圆锥投影3.在进行GPS—RTK实时动态定位时,基准站放在未知点上,测区内仅有两个已知点,( C )定位测量的精度最高。
A、两个已知点上B、一个已知点高,一个已知点低C、两个已知点和它们的连线上D、两个已知点连线的精度4.单频接收机只能接收经调制的L1 信号。
但由于改正模型的不完善,误差较大,所以单频接收机主要用于( A )的精密定位工作。
A、基线较短B、基线较长C、基线 ≥40kmD、基线≥30km5.GPS接收机天线的定向标志线应指向( D )。
其中A与B级在顾及当地磁偏角修正后,定向误差不应大于±5°。
A、正东B、正西C、正南D、正北6.GPS卫星信号取无线电波中L波段的两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作为载波,它们的频率和波长分别为( C ):A、B、C、D、7.GPS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及3颗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 D )相对与赤道的倾角为55°的近似圆形轨道上,它们距地面的平均高度为20200Km,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
A、3个B、4个C、5个D、6个8.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 C )坐标系。
A、 地心坐标系B、 球面坐标系C、 参心坐标系D、 天球坐标系9.我国在1978年以后建立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是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的推荐值,其长半径和扁率分别为( A )。
(完整word版)GPS原理及应用题目及答案

GPS原理及应用复习题目一.名词解释1二体问题:2真近点角、平近点角、偏近点角:3多路径效应:4无约束平差和约束平差5.章动6.异步观测7.接收机钟差8.周跳9.三维平差10.岁差11.同步观测12.卫星钟差13.整周未知数14.二维平差二.填空题1.GPS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2.GPS系统由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大部分组成。
3.按照接收的载波频率,接收机可分为__________ 和__________接收机。
4.GPS卫星信号由、、三部分组成。
5.接收机由、、三部分组成。
6.GPS卫星信号中的测距码和数据码是通过技术调制到载波上的。
7. 1973年12月,GPS系统经美国国防部批准由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
自1974年以来其经历了、、三个阶段。
8.GPS 卫星星座基本参数为:卫星数目为、卫星轨道面个数为、卫星平均地面高度约20200公里、轨道倾角为度。
9.GPS定位成果属于坐标系,而实用的测量成果往往属于某国的国家或地方坐标系,为了实现两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如果采用七参数模型,则该七个参数分别为,如果要进行不同大地坐标系之间的换算,除了上述七个参数之外还应增加反映两个关于地球椭球形状与大小的参数,它们是和。
10.真春分点随地球自转轴的变化而不断运动,其运动轨迹十分复杂,为了便于研究,一般将其运动分解为长周期变化的和短周期变化的。
11.GPS广播星历参数共有16个,其中包括1个,6个对应参考时刻的参数和9个反映参数。
12.GNSS的英文全称是。
13.载体的三个姿态角是、、。
14、GPS星座由颗卫星组成,分布在个不同的轨道上,轨道之间相距°,轨道的倾角是°,在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至少颗卫星,卫星距地面的高度是km。
15、GPS使用L1和L2两个载波发射信号,L1载波的频率是MHZ,波长是cm,L2 载波的频率是MHZ,波长是cm。
最新GPS原理及应用期末复习题资料

GPS 原理及应用期末复习题1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元素,其长半径和扁率分别为( B )。
A 、a =6378140、α=1/298.257B 、a=6378245、α=1/298.3C 、a =6378145、α=1/298.357D 、a =6377245、α=1/298.0 2.在使用GPS 软件进行平差计算时,需要选择哪种投影方式(A )。
A 、横轴墨卡托投影 B 、高斯投影 C 、等角圆锥投影 D 、等距圆锥投影3.在进行GPS —RTK 实时动态定位时,基准站放在未知点上,测区内仅有两个已知点,( C )定位测量的精度最高。
A 、两个已知点上 B 、一个已知点高,一个已知点低 C 、两个已知点和它们的连线上 D 、两个已知点连线的精度4.单频接收机只能接收经调制的L 1 信号。
但由于改正模型的不完善,误差较大,所以单频接收机主要用于( A )的精密定位工作。
A 、基线较短B 、基线较长C 、基线 ≥40kmD 、基线 ≥30km5.GPS 接收机天线的定向标志线应指向( D )。
其中A 与B 级在顾及当地磁偏角修正后,定向误差不应大于±5°。
A 、正东B 、正西C 、正南D 、正北6.GPS 卫星信号取无线电波中L 波段的两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作为载波,它们的频率和波长分别为( C ):A 、111575.0219.13f MHz cm λ==, 221227.6024.22f MHz cm λ==,B 、111575.3219.23f MHz cm λ==, 221227.6622.42f MHz cm λ==, C 、111575.4219.03f MHz cmλ==,221227.6024.42f MHz cmλ==,D 、111575.6219.53f MHz cm λ==, 221227.0624.12f MHz cm λ==,7.在GPS 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 B )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
gnss原理及应用期末试题

gnss原理及应用期末试题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1、GPS定位的实质就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数据,采用()的方法,确定待定点的空间位置。
[单选题] *A、空间距离后方交会(正确答案)B、空间距离前方交会C、空间角度交会D、空间直角坐标交会2、在使用GPS软件进行平差计算时,需要选择哪种投影方式()。
[单选题] *A、横轴墨卡托投影(正确答案)B、高斯投影C、等角圆锥投影D、等距圆锥投影3、下列误差不是与传播途径有关的是()。
[单选题] *A、电离层延迟B、对流层延迟C、相对论效应(正确答案)D、多路径效应4、GNSS信号接收机,按用途的不同,可分为()、测地型和授时型等三种。
[单选题] *A、大地型B、军事型C、民用型D、导航型(正确答案)5、GPS目前所采用的坐标系统,是()。
[单选题] *A、CGCS2000B、WGS-84(正确答案)C、西安80D、北京546、GNSS数据处理通常分为()主要阶段。
*A、GNSS网基线处理(正确答案)B、GNSS数据分发C、GNSS网平差(正确答案)D、GNSS RTK7、 GPS测量中的误差按来源不同可以分为()。
*A、与传播路径有关的误差(正确答案)B、与卫星有关的误差(正确答案)C、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正确答案)D、与测站环境有关的误差8、全球定位系统是由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部分组成的。
其中地面监控部分是由主控站、监测站、注入站、和通信及辅助系统组成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GPS卫星信号是由载波、测距码、和导航电文三部分组成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0、多路径效应是指由于接收机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得接收机所接收到的卫星信号中还包含有各种反射和折射信号的影响。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复习参考

GPS测量原理与应⽤-复习参考1、GPS系统包括三⼤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控制部分——地⾯监控系统;⽤户部分——GPS接收机。
2、GPS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颗⼯作卫星及3颗备⽤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6个近似圆形轨道上。
3、GPS⼯作卫星的地⾯监控系统包括⼀个主控站、三个注⼊站和五个监测站。
4、GPS卫星位置采⽤WGS-84⼤地坐标系。
5、GPS系统中卫星钟和接收机钟均采⽤稳定⽽连续的GPS时间系统。
6、GPS卫星星历分为预报星历(⼴播星历)和后处理星历(精密星历)。
7、GPS接收机依据其⽤途可分为:导航型接收机、测地(量)型接收机和授时型接收机。
8、在GPS定位⼯作中,由于某种原因,如卫星信号被暂时阻挡,或受到外界⼲扰影响,引起卫星跟踪的暂时中断,使计数器⽆法累积计数,这种现象称为整周跳变(周跳)9、根据不同的⽤途,GPS⽹的图形布设通常有:点连式、边连式、⽹连式和边点混合连接四种基本⽅式。
选择什么样的组⽹,取决于⼯程所要求的精度、野外条件及GPS接收机台数等因素。
10、卫星定位中常采⽤空间直⾓坐标系及其相应的⼤地坐标系,⼀般取地球质⼼为坐标系原点。
11、我国⽬前常采⽤的两个国家坐标系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年国家⼤地坐标系。
12、GPS接收机的天线类型主要有:单板天线;四螺旋形天线;微带天线和锥形天线。
13、GPS接收机主要由GPS接收机天线单元、GPS接收机主机单元和电源三部分组成。
14、单站差分按基准站发送信息的⽅式来分,可分为、位置差分伪距差分和载波相位差分。
15、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有电离层折射误差、对流层折射误差及多路径效应误差。
16、GPS的数据处理基本流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预处理、基线结算、GPS⽹平差。
17、GPS卫星的地⾯监控系统包括⼀个主控站、三个注⼊站和五个监测站。
18、对于N台GPS接收机构成的同步观测环,有J条同步观测基线,其中独⽴基线数为N-119、双频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L1和L2信号,利⽤双频技术可以消除或减弱对流层折射对观测量的影响,所以定位精度较⾼,基线长度不受限制,所以作业效率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PS 原理及应用期末复习题1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元素,其长半径和扁率分别为( B )。
A 、a =6378140、α=1/298.257B 、a=6378245、α=1/298.3C 、a =6378145、α=1/298.357D 、a =6377245、α=1/298.0 2.在使用GPS 软件进行平差计算时,需要选择哪种投影方式(A )。
A 、横轴墨卡托投影 B 、高斯投影 C 、等角圆锥投影 D 、等距圆锥投影3.在进行GPS —RTK 实时动态定位时,基准站放在未知点上,测区内仅有两个已知点,( C )定位测量的精度最高。
A 、两个已知点上 B 、一个已知点高,一个已知点低 C 、两个已知点和它们的连线上 D 、两个已知点连线的精度4.单频接收机只能接收经调制的L 1 信号。
但由于改正模型的不完善,误差较大,所以单频接收机主要用于( A )的精密定位工作。
A 、基线较短B 、基线较长C 、基线 ≥40kmD 、基线 ≥30km5.GPS 接收机天线的定向标志线应指向( D )。
其中A 与B 级在顾及当地磁偏角修正后,定向误差不应大于±5°。
A 、正东B 、正西C 、正南D 、正北6.GPS 卫星信号取无线电波中L 波段的两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作为载波,它们的频率和波长分别为( C ):A 、111575.0219.13f MHz cm λ==, 221227.6024.22f MHz cm λ==,B 、111575.3219.23f MHz cm λ==, 221227.6622.42f MHz cm λ==, C 、111575.4219.03f MHz cmλ==,221227.6024.42f MHz cmλ==,D 、111575.6219.53f MHz cm λ==, 221227.0624.12f MHz cm λ==,7.在GPS 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 B )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
A 、几何中心 B 、相位中心 C 、点位中心 D 、高斯投影平面中心8.GPS 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及3颗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 D )相对与赤道的倾角为55°的近似圆形轨道上,它们距地面的平均高度为20200Km ,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 9.计量原子时的时钟称为原子钟,国际上是以( C )为基准。
A 、铷原子钟 B 、氢原子钟 C 、铯原子钟 D 、铂原子钟10.我国西起东经72°,东至东经135°,共跨有5个时区,我国采用( A )的区时作为统一的标准时间。
称作北京时间。
A 、东8区B 、西8区C 、东6区D 、西6区1.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 C )坐标系。
A 、 地心坐标系 B 、 球面坐标系 C 、 参心坐标系 D 、 天球坐标系2.我国在1978年以后建立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是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的推荐值,其长半径和扁率分别为( A )。
A 、a=6378140、α=1/298.257B 、a =6378245、α=1/298.3C 、a =6378145、α=1/298.357D 、a =6377245、α=1/298.03.我国西起东经72°,东至东经135°,共跨有( D )个时区,我国采用东8区的区时作为统一的标准时间。
称作北京时间。
A 、2B 、3C 、4D 、54.双频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L 1和 L 2信号,利用双频技术可以消除或减弱 ( C )对观测量的影响,所以定位精度较高,基线长度不受限制,所以作业效率较高。
A、对流层折射B、多路径误差C、电离层折射D、相对论效应L上调制有( A )。
5.GPS卫星信号取无线电波中L波段的两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作为载波,在载波2A、P码和数据码B、C/A码、P码和数据码C、C/A和数据码D、C/A码、P码6.在定位工作中,可能由于卫星信号被暂时阻挡,或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引起卫星跟踪的暂时中断,使计数器无法累积计数,这种现象叫( A )。
A、整周跳变B、相对论效应C、地球潮汐D、负荷潮7.我国自行建立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它由( B )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A、两颗工作卫星B、两颗工作卫星和一颗备份星C、三颗工作卫星D、三颗工作卫星和一颗备份星8.卫星钟采用的是GPS 时,它是由主控站按照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的(D)进行调整的。
在1980年1月6日零时对准,不随闰秒增加。
A、世界时(UT0)B、世界时(UT1)C、世界时(UT2)D、协调世界时(UTC)9.在进行GPS—RTK实时动态定位时,需要计算在开阔地带流动站工作的最远距离,已知TRIMMRKⅡ(UHF)数据链无线电发射机天线的高度为9m,流动站天线的高度为2m,则流动站工作的最远距离为(A)。
A、18.72mB、16.72mC、18.61mD、16.61m10.基准站GPS接收机与TRIMMRKⅡ(UHF)数据链无线电发射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波特率为( D )。
A、4800B、9600C、19200D、384001.双频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L1和L2信号,利用双频技术可以消除或减弱( C )对观测量的影响,所以定位精度较高,基线长度不受限制,所以作业效率较高。
A、对流层折射B、多路径误差C、电离层折射D、相对论效应2. 在进行GPS—RTK实时动态定位时,需要计算在开阔地带流动站工作的最远距离,已知TRIMMRKⅡ(UHF)数据链无线电发射机天线的高度为9m,流动站天线的高度为2m,则流动站工作的最远距离为(A)。
A、18.72mB、16.72mC、18.61mD、16.61m3.在定位工作中,可能由于卫星信号被暂时阻挡,或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引起卫星跟踪的暂时中断,使计数器无法累积计数,这种现象叫(A)。
A、整周跳变B、相对论效应C、地球潮汐D、负荷潮4. GPS接收机天线的定向标志线应指向( D )。
其中A与B级在顾及当地磁偏角修正后,定向误差不应大于±5°。
A、正东B、正西C、正南D、正北5. 在GPS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B)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
A、几何中心B、相位中心C、点位中心D、高斯投影平面中心6. 1977年我国极移协作小组确定了我国的地极原点,记作( B )。
A、JYD1958.0B、JYD1968.0C、JYD1978.0D、JYD1988.07. 1884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会议决定采用一种分区统一时刻,把全球按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的经度差为15 °,则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1h。
这种时刻叫( D )。
A、世界时B、历书时C、恒星时D、区时8.地球在绕太阳运行时,地球自转轴的方向在天球上缓慢地移动,春分点在黄道上随之缓慢移动,这种现象称为( A )。
A、岁差B、黄赤交角C、黄极D、黄道9.我国西起东经72°,东至东经135°,共跨有5个时区,我国采用( C )的区时作为统一的标准时间。
称作北京时间。
A、东六区B、东七区C、东8区D、东9区10.按照《规范》规定,我国GPS测量按其精度依次划分为AA、A、B、C、D、E六级,最大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 B )倍。
A 、1~2B 、2~3C 、1~3D 、2~41.在GPS 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 B )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
A 、几何中心B 、相位中心C 、点位中心D 、高斯投影平面中心2. 在使用GPS 软件进行平差计算时,需要选择哪种投影方式( A )。
A 、横轴墨卡托投影B 、高斯投影C 、等角圆锥投影D 、等距圆锥投影3. 计量原子时的时钟称为原子钟,国际上是以( C )为基准。
A 、铷原子钟B 、氢原子钟C 、铯原子钟D 、铂原子钟4. GPS 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及3颗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 D )相对与赤道的倾角为55°的近似圆形轨道上,它们距地面的平均高度为20200Km ,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
A 、3个B 、四个C 、五个D 、6个5. GPS 定位是一种被动定位,必须建立高稳定的频率标准。
因此每颗卫星上都必须安装高精确度的时钟。
当有1×10—9s 的时间误差时,将引起( B )㎝的距离误差。
A 、20B 、30C 、40D 、506.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元素,其长半径和扁率分别为( B )。
A 、a =6378140、α=1/298.257B 、a =6378245、α=1/298.3C 、a =6378145、α=1/298.357D 、a =6377245、α=1/298.07.GPS 卫星信号取无线电波中L 波段的两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作为载波,它们的频率和波长分别为( C ):A 、111575.0219.13f MHz cm λ==, 221227.6024.22f MHz cm λ==,B 、111575.3219.23f MHz cm λ==, 221227.6622.42f MHz cm λ==, C 、111575.4219.03f MHz cm λ==, 221227.6024.42f MHz cm λ==, D 、111575.6219.53f MHz cm λ==, 221227.0624.12f MHz cm λ==,8.测量工作的直接目的是要确定地面点在空间的位置。
早期解决这一问题都是采用( B )测量的方法。
A 、卫星B 、天文C 、大地D 、无线电9.GPS 卫星信号取无线电波中L 波段的两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作为载波,在载波2L 上调制有( A )。
A 、P 码和数据码B 、C/A 码、P 码和数据码C 、C/A 和数据码D 、C/A 码、P 码10. 我国自行建立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北斗导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它由( B )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A 、两颗工作卫星B 、两颗工作卫星和一颗备份星C 、三颗工作卫星D 、三颗工作卫星和一颗备份星1. GPS 卫星之所以要发射两个频率的信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B 。
A 、消除对流层延迟 B 、消除电离层延迟 C 、消除多路径误差 D 、增加观测值个数2. 组成宽巷观测值(wide lane )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