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的工业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 工业教案

初中地理  工业教案

初中地理工业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工业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 掌握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如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等。

3. 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和主要工业基地。

4.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工业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 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3. 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和主要工业基地。

教学难点:1. 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综合理解。

2. 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及其特点。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地理》相关章节。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3. 地图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农业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工业吗?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工业的概念:工业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2. 阐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科技进步的主要载体。

3. 介绍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析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沿海地区工业发达,内陆地区工业发展较慢;东部地区工业发展较快,西部地区工业发展较慢。

2. 介绍我国主要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四、课堂互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练习与拓展(10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展示收集到的相关地图或图片资料,介绍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及其特点。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工业知识的理解。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验学生对工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11.中国的工业教案

11.中国的工业教案

第32课时:区域分析法---以中国为例:11。

中国的工业(课前对照地图册预习资料)*知道哪些知识要记到图上,哪些要理解,哪些只了解*【基础知识】一、基础工业(一)煤炭工业1。

地位:最主要的能源2。

煤炭工业基地:山西、内蒙古、陕西(黄河中下游)3。

北煤南运线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京广线、焦柳线(二)石油、天然气工业1。

地位:现代工业的“血液”,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2。

分布:东北松辽石油基地:大庆、吉林、辽河(化纤)华北及环渤海油气产区:胜利(山东)中原、华北(冀)四川天然气基地新疆石油基地:克拉玛依、塔北(西气东输)、塔中(三)电力工业1。

火电:北方为主(煤主要分布在北方);是主体。

2。

水电:南方为主(南方水能资源丰富)(四)石油化学工业1。

地位:工业现代化的标志。

2。

石油化工中心:大庆、吉林、沈阳、山东、兰州。

(五)钢铁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布局因素:综合考虑矿产、燃料、交通和市场等各种因素。

(降低运费为目标)如:辽宁鞍本钢铁工业基地:丰富的煤铁资源—煤铁复合体型(资源型)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基地:交通和市场——临海型及市场型京津唐钢铁工业基地:市场型武汉钢铁工业基地:资源型(湖北大冶铁矿)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资源型太原钢铁工业基地:资源型(山西煤炭资源)二、中国工业的发展1.较高的增长速度2.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3.日趋合理的工业布局①加强了沿海地区原有工业基地的作用②广大内地大力建设新的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哈尔滨、西安、兰州、成都、重庆等工业中心;山西能源基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③乡镇企业遍布各地4.迅速发展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①区位选择ⅰ技术发达,知识密集,人才集聚,有大批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ⅱ交通便利ⅲ环境优美(“硅谷”、班加罗尔)②分布:核心区:北京、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带:珠三角,京津石,沪宁杭;中西部:武汉、重庆、成都、西安、兰州三、中国工业的发展前景(一)与国外差距:现代化技术;经营管理;人均产量。

初中地理八上教案工业

初中地理八上教案工业

初中地理八上教案工业年级:八年级学科:地理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

2. 掌握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

4. 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景观图片和文字说明,形象地介绍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

2. 利用图表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

3. 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识到工业发展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

2. 了解工业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 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

2.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

4.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1. 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 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工业吗?工业生产有什么特点?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利用景观图片和文字说明,形象地介绍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

2. 讲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强调工业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案例,了解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

2. 学生分享分析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提问:同学们知道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吗?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工业》教案实用五篇

《工业》教案实用五篇

《工业》教案实用五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工业》教案实用五篇《工业》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生产的定义,了解工业与其他经济部门间的联系,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册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册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册第一章:认识地球1.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掌握地球的基本特征。

通过地球仪或图片展示地球的形状和结构,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1.2 地球的运动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掌握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

通过地球仪或动画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让学生观察并解释。

第二章: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2.1 地球上的海洋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海洋分布和特点,掌握海洋的基本知识。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海洋的分布,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2.2 地球上的陆地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上的陆地分布和特点,掌握陆地的基本知识。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陆地的分布,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3.1 天气引导学生了解天气的概念和要素,掌握天气的基本知识。

通过实例和图片展示天气现象,让学生观察并解释。

3.2 气候引导学生了解气候的概念和要素,掌握气候的基本知识。

通过气候图和实例展示气候特点,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第四章: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4.1 自然资源引导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掌握自然资源的基本知识。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让学生观察并讨论。

4.2 人类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掌握人类活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通过实例和讨论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让学生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特征5.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掌握中国的地理特征。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5.2 中国的气候和自然资源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掌握中国的地理特征。

通过气候图和资源图展示中国的气候和自然资源,让学生观察并分析。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册第六章:中国的行政区划6.1 省级行政区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分类和特点,掌握省级行政区的基本知识。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6.2 地级行政区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地级行政区的分类和特点,掌握地级行政区的基本知识。

人教版初中地理 工业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 工业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工业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交通、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

3. 培养学生分析地图和数据的能力,以便能够从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

教学重点:1. 工业的概念、分类和意义。

2. 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教学难点:1. 工业布局的优化。

2. 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工业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农业知识,从而引出工业的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工业产品有哪些吗?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呢?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材,了解工业的分类,包括重工业、轻工业和混合工业。

2. 学生思考:为什么工业会有这样的分类?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工业的意义,包括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业机会的创造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

2.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如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交通、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地图,了解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材,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挑选几份练习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优化工业布局?2.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实例,提出优化工业布局的措施。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工业的概念、分类、意义和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练习、拓展延伸和课堂小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工业的基本知识和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分析地图和数据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学习。

初中地理工业教案

初中地理工业教案

初中地理工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和作用;(2)掌握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如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政策等;(3)了解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部门分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运用地图和图表,掌握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3)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自豪感;(2)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与工业发展关系的认识;(3)培养学生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关注地理学科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工业的概念与分类:生产规模、产品用途等;2. 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政策等;3. 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部门分布: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4. 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产业升级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工业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工业领域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和作用,以及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3. 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内容和案例,详细讲解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如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政策等。

4. 地图分析:让学生观察我国工业基地和工业部门分布图,分析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6.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工业发展案例,如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发展等,让学生分析工业发展背后的地理因素。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我国工业发展的资料,准备下一节课的交流分享。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工业概念、分类、影响因素和工业分布的认识;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初中地理工业地区教案

初中地理工业地区教案

教案:初中地理——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3. 培养学生对工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1.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1. 观察和分析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2. 理解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我国工业的分布》图,并进行技术处理,将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标注出来,以便学生更清晰地观察。

2. 学生准备以《我的小天地》为题,拍摄自己居室的工业产品照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上学使用的交通工具或学习用具是由哪个部门提供的?2. 学生回答:工业部门。

3. 教师总结:工业部门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门,它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产品。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展示《我国工业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的分布情况。

2. 学生观察并回答:我国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河、沿铁路线地区。

3. 教师介绍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情况。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拿出《我的小天地》照片,讨论工业产品之间的联系,体会工业产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照片,讨论工业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 学生理解工业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和分析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2. 学生撰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所在地区的工业发展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我国工业的分布》图,使学生了解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了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培养了学生对工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课时:区域分析法---以中国为例:11。

中国的工业(课前对照地图册预习资料)*知道哪些知识要记到图上,哪些要理解,哪些只了解*【基础知识】一、基础工业(一)煤炭工业1。

地位:最主要的能源2。

煤炭工业基地:山西、内蒙古、陕西(黄河中下游)3。

北煤南运线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京广线、焦柳线(二)石油、天然气工业1。

地位:现代工业的“血液”,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2。

分布:东北松辽石油基地:大庆、吉林、辽河(化纤)华北及环渤海油气产区:胜利(山东)中原、华北(冀)四川天然气基地新疆石油基地:克拉玛依、塔北(西气东输)、塔中(三)电力工业1。

火电:北方为主(煤主要分布在北方);是主体。

2。

水电:南方为主(南方水能资源丰富)(四)石油化学工业1。

地位:工业现代化的标志。

2。

石油化工中心:大庆、吉林、沈阳、山东、兰州。

(五)钢铁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布局因素:综合考虑矿产、燃料、交通和市场等各种因素。

(降低运费为目标)如:辽宁鞍本钢铁工业基地:丰富的煤铁资源—煤铁复合体型(资源型)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基地:交通和市场——临海型及市场型京津唐钢铁工业基地:市场型武汉钢铁工业基地:资源型(湖北大冶铁矿)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资源型太原钢铁工业基地:资源型(山西煤炭资源)二、中国工业的发展1.较高的增长速度2.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3.日趋合理的工业布局①加强了沿海地区原有工业基地的作用②广大内地大力建设新的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哈尔滨、西安、兰州、成都、重庆等工业中心;山西能源基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③乡镇企业遍布各地4.迅速发展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①区位选择ⅰ技术发达,知识密集,人才集聚,有大批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ⅱ交通便利ⅲ环境优美(“硅谷”、班加罗尔)②分布:核心区:北京、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带:珠三角,京津石,沪宁杭;中西部:武汉、重庆、成都、西安、兰州三、中国工业的发展前景(一)与国外差距:现代化技术;经营管理;人均产量。

(二)我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1.加强基础工业建设2.依靠科技,调整工业产业结构3.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4.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乡镇企业)。

【重点、难点升华】考点一:四大工业基地一、辽中南地区1.位置:辽宁省中部、南部。

2.工业中心:以沈阳、大连为中心,包括鞍山、本溪、抚顺、辽阳3.工业的发展条件: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

4.工业部门:钢铁、煤炭、造船、化工。

5.特点: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6.工业发展方向及问题更新设备,提高质量;限制高耗能、当地缺乏原料的工业;能源、水源不足7.沈阳:机械工业;大连:造船、石油加工;鞍山:钢铁;辽阳:化纤。

二、京津唐地区1.工业中心:北京、天津、唐山2.工业部门:京津(机械、冶金、化工、汽车、纺织、食品工业)唐山(采煤、冶金、陶瓷)3.发展条件:有丰富的铁、石油、海盐资源;靠近山西能源基地;有统一的电网;便利的交通;新兴高技术产业有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依托。

4.特点: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5.发展方向:重点放在钢铁、电子、石油、化工、海洋化工、高档轻纺;向高、精、尖方向发展6.问题:水资源短缺。

三、沪宁杭地区1.主要工业中心: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2.工业部门:轻重工业都发达,轻型及精密仪器、轻纺、电子、化工3.特点: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4.发展条件: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雄厚的技术力量;统一的电网;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广阔的市场;劳动力资源丰富。

5.问题:能源和原材料不足;环境质量下降;四、珠江三角洲地区1.主要工业中心:广州、堔圳、珠海2.工业部门: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如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制造;3.特点: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4.发展条件: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为利用外资发展本区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5.发展方向:利用特区优势,引进外资,开拓国际市场6.问题:能源、矿产缺乏。

考点二:分析区域工业发展的条件1.地理位置2.资源条件3.交通条件4.劳动力、技术、历史条件5.农业经济基础考点三:三个工业地带一.沿海工业地带:1.经济中心:“一环”(环渤海湾);“一岛”(海南岛大特区);“一湾”(北部湾);“三三角”(长三角、闽南三角、珠三角)2.特点:工业最发达的地带3.发展条件:开放城市和特区多,政策优惠;历史悠、基础雄厚;丰富的资源;雄厚的技术力量;统一的电网;发达的水陆交通。

4.发展方向:发展外向型经济。

二.长江沿岸工业地带1.经济中心:沆宁杭基地,武汉(钢铁、纺织);宜昌、重庆(电力、钢铁);贵州乌江水电站—矿业基地;六盘水、攀枝花-煤炭、钢铁;西昌-卫星发射;湘赣-有色金属2.特点:综合性强3.发展条件:“黄金水道”和沿海工业地带的结合,资源、能源丰富4.发展方向:进一步发挥沿江、沿海,可水陆联运;工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和水能丰富、水运便利的优势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三.陇海兰新工业地带1.经济中心:东起连云港,向西有徐州(煤炭)、郑州(纺织)、洛阳(机械)、西安(飞机)、新疆(石油)等工业中心连云港(江苏)--徐州—开封、郑州(京广线)、洛阳(焦柳线)--西安、宝鸡(宝成线)---兰州、酒泉、玉门---吐鲁番、乌鲁木齐、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2.特点:前景广阔的地带3.发展条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4.发展方向:发挥从西欧通亚洲、太平洋地区最近的陆上通道的交通和资源优势附注:工业部门1.能源工业:(1)煤炭工业:黑龙江鸡西、鹤岗,辽宁抚顺、阜新,河北开滦、峰峰,山西大同、阳泉、平朔,内蒙古的伊敏河、霍林河、元宝山、准格尔、东胜,陕西铜川、神府,安徽淮南、淮北,江苏徐州,河南平顶山,四川宝鼎,贵州六盘水,宁夏石嘴山,山东兖州,重庆天府,江西萍乡。

(2)石油工业:油田——大庆、华北、胜利、中原、辽河、玉门、克拉马依、江汉。

气田——自贡、泸州、靖边。

油页岩——广东茂名、辽宁抚顺。

石油化工——大庆、北京、上海、天津、兰州、南京。

(3)电力工业:火电——神头(大同)、石景山、秦岭、重庆。

水电2.钢铁工业:鞍山、京津唐、武汉、攀枝花、包头、上海、太原、马鞍山。

汽车——吉林长春、河北十堰。

拖拉机——洛阳、南昌。

造船——大连、上海、广州、武汉。

机电——哈尔滨。

机械工业中心——上海、沈阳、北京、齐齐哈尔。

5.化学工业:酸碱工业——南京、上海、兰州、天津、大连。

化肥——开封。

石化工业——北京、天津、兰州、广州、大庆、上海、胜利。

6.电子工业:京津唐(中关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7.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老基地:上海、天津、青岛、无锡。

新基地:北京、石家庄、邯郸、郑州、武汉、洛阳、西安、咸阳、兰州、乌鲁木齐。

毛纺织工业——乌鲁木齐、银川、西宁、林芝、呼和浩特。

上海、北京、天津。

化学纤维纺织——北京、上海、天津、兰州。

麻纺织工业——哈尔滨(亚麻)。

杭州(黄麻)。

丝纺织工业——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四、重要的工业中心:哈尔滨——机电、亚麻纺织、制糖、造纸。

大庆——石油化工。

鸡西、鹤岗——煤炭。

长春——汽车。

沈阳——机械。

大连——造船、化学。

鞍山、本溪——钢铁。

抚顺、阜新——煤炭。

北京——部门较齐全。

天津——轻纺、化工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石家庄——纺织。

邯郸——棉纺。

唐山——钢铁。

太原+钢铁、机械、煤炭。

大同——煤炭。

阳泉——煤炭。

呼和浩特——毛纺、制糖。

包头——钢铁。

上海——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青岛——棉纺。

南京——化学、电子。

徐州——煤炭。

无锡——纺织。

淮南、淮北——煤炭。

马鞍山——钢铁。

杭州——丝纺。

南昌——拖拉机、飞机、纺织。

郑州——棉纺。

武汉——钢铁、纺织、造船。

广州——纺织、制糖、电子、综合性。

成都——电子、机械、仪表。

重庆——钢铁。

拉萨——皮革、织毯。

西安——机械、纺织。

兰州——炼油、化学。

西宁——毛纺。

乌鲁木齐——毛纺、棉纺、石化。

第32课时:区域分析法---以中国为例:11。

中国的工业( 学 案 )【一、研究高考】『研究新考标』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及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高考试题』---怎样问的、怎样答的、怎样发散、还可怎样考。

(2007年天津文综卷 )39.环渤海地区被规定为我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甲、乙、丙三区域工业发展共同的区位优势,除了良好的农业基础、发达的海陆交通、优惠的政策,还有哪些?请再列举两方面。

(6分) (2)、甲、乙两区域建立化学工业不同的主导区位因素各是什么?(6分)2.在上图中图出北煤南运的大致线路?我国的石油工业(包括石油开采工业、炼油工业、采气工业、石油化工工业)集中分布在哪几个地区?1、我国的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还是内陆地区?2、分析钢铁工业与煤炭资源分布和铁矿石分布的内在联系。

3、上海没在煤炭、铁矿基地,为什么建设了如宝山钢铁工业基地呢?讨论钢铁工业的布局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学会阅读◆编写中国的地形知识网络结构;【三、学会思考和分析】『 1。

学会提问和学会利用中国的农作物分布图解决问题』1.四大工业基地的工业中心及其特点?2.试分析四大工业基地的形成条件?3.四大工业基地在工业地域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及主要的限制性因素?可采取哪些相应的措施?4.你也能提几个问题吗?『 2。

学会归纳小结』『 3。

学会发散和延伸』【四、学会考试】完成一轮资料上的相关练习(2004年江苏文综卷)45、2003年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东北视察时指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把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和振兴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

(15分)(2)读我国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区位示意图,回答: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②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和德国鲁尔区都属于传统工业区,鞍钢在改革与发展中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在综合整治中的哪些经验?(2分)【五、学会计划】1.巩固:本节课你还有哪些想不通问题、哪些不太熟练的知识、哪些没记住的知识。

2.计划:安排好本节内容的巩固时间预习第33课时:区域分析法---以中国为例:12。

中国的交通的下发资料【六、学会反思】1、本节课应作重理解什么、记住什么、了解什么。

2、课后我还要作重理解什么、记住什么、巩固什么。

【七、答案】(2007年天津文综卷 )答案:(1)科技水平高; 经济基础雄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