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论文
艺术设计手工制作毕业论文

艺术设计手工制作毕业论文艺术设计手工制作毕业论文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艺术设计手工制作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应用。
通过实例分析以及相关调研数据的支持,阐述了手工制作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同时,还对现代人们对手工制作的热情进行了解读,说明了手工制作对个人发展和社交活动的积极影响。
通过对手工制作的研究和探讨,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对艺术设计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热爱。
1.引言艺术设计手工制作是一种传统的工艺技术,它通过手工操作来制作艺术品或设计产品。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科技的发展使得工业生产能更高效、精确地完成任务,但手工制作在艺术设计领域仍然保持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2.手工制作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首先,手工制作能够提供更多元化的创作方式。
相比于机器生产的产品,手工制作更能体现设计师的独特思维和个人风格。
手工制作可以充分发挥设计师的创意,灵活运用各种材料和技术,创造出更加独特、具有个性化的艺术品。
其次,手工制作能够增加艺术品的附加价值。
手工制作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以及手工制作的独特性,使得艺术品具有了独一无二的价值。
与机器生产的产品相比,手工制作的艺术品更具有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
再次,手工制作能够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
手工制作是一个传统的技艺,通过手工制作,可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传承和发展传统的工艺技术。
手工制作不仅能够保护传统文化,也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的魅力。
3.现代人们对手工制作的热情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手工制作。
一方面,手工制作可以作为一种放松和减压的方式。
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人们面对电子产品和机械化生活的压力愈发明显,手工制作提供了一种与自然和艺术交流的方式。
手工制作可以让人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和满足感。
另一方面,手工制作也可以成为社交的媒介。
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人们可以结识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交流和分享彼此的创作经验。
手工制作的社交性使得人们在制作和交流中感受到了社群的力量和互助的精神。
动画艺术设计系毕业论文范文

动画艺术设计系毕业论文范文如今的动画艺术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少儿群体,而是慢慢扩大受众面积,以成年人视角为基础而创作的动画也愈加增多。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动画艺术设计系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动画艺术设计系毕业论文范文篇一【摘要】三维动画短片一般是篇幅较短的探索性实验片,毫无疑问在强大的三维制作软件技术支持下,其无论在制作还是创意上都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维动画短片的视觉效果独特而强烈,可以制作出十分写实逼真的质感和光影效果,也可以创作出想象中抽象的感官世界,在艺术形式上别具一格。
声音作为动画艺术的灵魂,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烘托奇妙的视觉效果,极具创造性的艺术风格以及深刻的内涵,不仅为影片渲染气氛,加强剧本的情调,增强短片的情绪感染力,而且在突出动画的主题,丰富影片人物的形象感,加强动作的节奏感,引起联想,推动高潮,促进剧情的发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三维动画短片;语言;音乐;音效三维动画短片强调艺术性,注重艺术与技术的独特应用,不为市场量身定做。
这类短片是传统三维动画片艺术风格上的开拓与创新,是三维动画商业片制作思路与方法的继承与再创造,是创作者寻求突破的实验性创作。
三维动画短片以软件为依托,运用夸张、神似及变形的手法,借助于幻想、想象和象征等创作手段,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理想和愿望,传达创作者的观点和想法,是一种具有高度假定性的艺术形式。
三维动画短片中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全部存在,是作者主观创造出来的,而声音的加入则为这些虚拟存在的角色注入了生命和活力,使观众相信它的真实性,认同它的存在,同时声音的参与,使动画短片画面的表现力得到了广泛的拓展。
一、动画艺术中声音的构成元素在影视艺术中的声音由语言、音乐、音效三个基本元素构成。
这三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三维动画短片也不例外。
1、语言语言也就是短片中的配音,是角色表达思想和情绪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
如对话、歌声、啼笑、感叹等。
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论文范文2篇

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论文范文2篇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论文范文一:城市地铁空间系统环境艺术设计城市地铁空间包括城市地铁站、地铁室内外空间。
城市地铁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当中,地铁空间的环境艺术设计应加入艺术元素、增添艺术美感、丰富城市内涵、愉悦人们的心理。
各城市在修建地铁时对环境艺术都有一定的考虑,但是,还存在艺术设计不合理,且艺术水平较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1城市地铁空间系统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城市交通也越来越拥堵,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
地面上的交通压力已经接近饱和。
发展地下交通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
基于现实的交通压力,城市地铁作为新宠,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
基于现实现状,设计好城市地铁空间系统环境,对于地铁空间系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城市地铁车站的空间设计2.1城市地铁车站环境艺术设计原则设计城市地铁车站环境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a.满足使用安全要求:安全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首要原则,地铁车站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是安全性。
b.满足出行方便要求:地铁车站是人们出行的现代交通区域,车站环境设计科学合理可方便居民出行。
c.满足人性化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以人为本”的居住环境逐渐走入生活。
人们对环境要求更加高,为创造美妙、有序、和谐的空间秩序,人性化设计要求人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从而给人们提供了便利、舒适、美感和情趣的空间环境,使人们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
d.满足整体协调性要求:设计要与周边环境相融合,与当地民风民情相一致,与历史相协调,与时代感以及人的感知相协调。
要求设计具有整体性。
e.满足本土文化要求:各种文化有着本民族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和文化底蕴,它是传统文化整合或发展的一种文化形式。
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背景、地形和气候,城市地铁车站环境艺术设计是城市形象的象征。
2.2艺术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各种概念属性统筹协调的层级关系是实施策略,它是城市地铁空间系统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2]。
艺术设计的毕业论文题目

艺术设计的毕业论文题目艺术设计的毕业论文题目艺术设计是一门融合创造力和技术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室内设计等。
作为一名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选择一个合适的毕业论文题目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艺术设计毕业论文题目。
一、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领域,它为艺术设计师提供了全新的创作和展示方式。
本论文可以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平面设计、产品设计或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并分析其对用户体验和创意表达的影响。
二、研究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论文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中国国画或雕塑,探讨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其与当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新颖而独特的作品。
三、分析艺术设计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艺术设计也可以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本论文可以研究艺术设计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如利用可再生材料进行产品设计,或通过艺术作品传达环保意识。
四、探讨色彩心理学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色彩是平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色彩心理学则研究人们对不同颜色的情感和感知。
本论文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平面设计项目,如品牌标志设计,分析色彩心理学在其中的应用,探讨不同颜色对消费者行为和品牌认知的影响。
五、研究艺术设计与社会问题的关系艺术设计可以通过作品传达社会问题和价值观。
本论文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社会问题,如性别平等或社会不公正,分析艺术设计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研究艺术设计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表达方式,可以深入探讨艺术如何引起社会反思和变革。
六、分析人机交互设计对用户体验的影响人机交互设计是一门研究人与计算机之间交互方式的学科。
本论文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人机交互设计项目,如手机应用或网站设计,分析设计师如何通过界面设计、交互方式和用户反馈来提升用户体验。
七、研究艺术设计在品牌建设中的作用品牌建设是企业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设计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5000字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5000字摘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学习、工作、生活空间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追求。
从前的基本功能已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生产生活环境舒适化、个性化的追求。
生态、环保、降能、低碳等前沿理念的提出,让人们在维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对社会环境的环境空间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生活环境、工作环境、自然环境缺一不可。
人类对生存环境的安全、健康问题愈发重视,创新型的环境空间设计,面临机遇与挑战。
明确设计创新的发展概况、创新思路、创新维度,提出环境空间设计的创新应用与实践的具体方法,对当前环境空间设计的行业发展与创新设计助益良多。
关键词:环境空间设计;发展概况;材料;应用及实践1环境空间设计的概念1.1环境空间的概念环境空间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对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开展规划、设计的应用型学科。
“环境”在不同角度、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1)环境的概念。
生物领域的“环境”指围绕和影响生物周边的一切外在状态。
生态领域的“环境”指有机体存活应该具备的各类外部条件的总和。
地理领域的“环境”是构成地域要素的自然环境的总称。
物理领域的“环境”指物体在运动时所经过的物质空间。
设计领域的“环境”指人类在现代生活中所处的各种空间场所,这种场所由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组合形成,是人类实现生产、生活互相作用的物理空间,是以人为核心的人类生存环境。
(2)空间的概念。
“空间”一词从字面意思,可理解为地球环境的一部分,可划分为绝对空间和相对空间。
广泛意义的“空间”指地球表面的空域及“宇宙空间”。
狭窄意义的“空间”是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物体间的空域、间隔。
(3)环境空间的概念。
空间的形态需借助实体要素才能显现和存在,环境空间涵盖了人们生活中所处的各类室内外环境和空间。
其设计需要借助室内外环境才来体现,从而为人类创造舒适的生存、生活空间,既满足需求,又能带来身心愉悦的感受,是一种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自主行为。
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结合环境美学和艺术设计的学科,旨在通过创造可视化的环境景观,提升人们对环境的感知和审美体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的美感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旨在探讨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环境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与策略。
首先,本论文将从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出发,介绍环境美学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环境美学是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其目标是通过改善环境的审美品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城市环境中,环境美学的理论可以应用于空间布局、景观设计、艺术装置等方面,为城市提供更加具有艺术感和美感的环境。
其次,本论文将就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环境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通过对现有实例的分析,可以发现环境艺术设计可以应用于城市公园、广场、道路等各种城市空间中,以创造出具有艺术效果和美感的环境氛围。
例如,通过艺术装置的设计,可以在城市公园中打造出独特的艺术景观,吸引市民游客的注意力;在城市广场中,通过雕塑、喷泉等艺术元素的引入,可以增加广场的艺术氛围和人气;在城市道路中,通过道路景观的设计,可以提升行人的步行体验和随处可见的艺术感。
最后,本论文将探讨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方法与策略。
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环境特征、观众需求、社会文化背景等,以及如何合理地运用艺术元素,达到环境美学的目标。
例如,设计师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色彩,创造出与环境相协调的艺术装置;在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运用适当的植物、水景等元素,打造出具有艺术感和生态意义的景观。
综上所述,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案例,可以为城市环境的美化和提升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同时,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法和策略,可以创造出更加具有艺术感和美感的城市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论文范文

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论文范文好的环境艺术设计所传达的永远不会是浮于表面,它所传达的视觉艺术是值得细品和深究的。
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十分考验其艺术素养和美术功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论文范文一:民族装饰艺术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一、基本概念简介1.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艺术设计形式,它的改造对象是人们所处建筑的内外空间,美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知识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应用。
除了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和围合手段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之外,以图案、雕塑和水体等装饰元素的配置作为主要内容的装饰方法的应用也让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体现出了特定的氛围和一定的风格,进而适应于不同的功能及审美需要。
2.民族装饰艺术“装饰”一词表明装饰艺术不仅是一种视觉性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创造方式。
随着人们审美心理的逐渐成熟,壁画、配饰、雕塑等装饰元素被广泛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积累,由中国各民族汇集而成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国民族装饰艺术的发展基础。
在题材、工艺、技法等方面,现代中国的民族装饰艺术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多变的风格适应了不同地区的需要。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的民族装饰艺术一直深受设计师的喜欢,而其中又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装饰元素最能体现出人们与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传统与现代的交织民族装饰艺术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交融代表着传统与现代的交织,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中国的民族装饰艺术历经世代的积累,仍具有非凡的生命力,但其中还缺乏一些对应于现代新思潮的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艺术消费的需求越来越高,这要求艺术设计不能只局限于千篇一律的传统形式,而应该向着新的空间拓展。
在环境艺术设计的领域内,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所代表的新型价值观代表着较为现代的艺术思想,这对于传统的民族装饰艺术是很好的补充。
其次,在人们迅速适应丰裕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世界的改变和风俗习惯的适应则是滞后的,因此现代化的设计需要建立在对传统元素的充分调动之上。
优秀艺术设计专业论文参考文献(3篇)

优秀艺术设计专业论文参考文献(3篇)优秀艺术设计专业论文参考文献(一)[1] Krumhansl, C. L. 2002. Music: A Link between Cognition and Emotion [A]. In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Vol. 11 [C]: 45-50. Oxford: BlackwellPublishers.[2] Mitnick, K. D., and W. L. Simon. 2002. The Art of Deception: Controlling theHuman Element of Security [M]. Indianapolis: Wiley.[3] Ekman, P. 2003. Emotions Revealed: Recognizing Faces and Feelings to ImproveCommunication and Emotional Life [M]. New York: Henry Holt & Co./Times Books.[5] Quentin Newark. 2007. What Is Graphic Design? Essential Design Handbooks [M].RotoVision.[6] Berryman, Gregg. 1990. Notes on graphic design and visual communication [M].Crisp Publications.[7] Bojko, Szymon. 1972. New graphic design in revolutionary Russia [M]. LundHumphries.[8] Thompson, Bradbury. 1988. The art of graphic design: Bradbury Thompson [M]. YaleUniversity Press.[9] Ades, Dawn, Brown, Robert K.,Friedman, Mildred S.1984. The 20th-century poster:Design of the avant-garde [M]. Abbeville Press.[10] White, Jan V. 1988. Graphic design for the electronic age [M].Watson-GuptillPublications.[11]吴国欣.标志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12]朱锷.现代平面设计巨匠田中一光的设计世界[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13](日)Works 社编辑部编著.日本平面创意设计年鉴 2005[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14]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5]何家讯.现代广告案例理论与评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17]威廉阿伦斯著,丁俊杰,程坪,苑菲,张溪. 当代广告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8] [日]直条则夫著,俞纯鳞. 广告文稿策略-策划、创意与表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9]汤义勇. 招贴设计[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21]王红卫. 商业海报设计创意解析范例导航(附光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2](美)斯科勒司,(美)伟德尔. 创意海报版式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45~48.[23]周进. 世博会视觉传播设计[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22~30.[24]朱维理. 大型活动标志设计实战案释[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25]梁明珠. 城市旅游开发与品牌建设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26](日本)秋山孝. 秋山孝海报作品集[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62~67.[27]朱锷. 日本海报设计的形态[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51~60.[28](英)赫利. 什么是品牌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29](美)马特、马图斯. 设计趋势之上[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78~86[30]刘金平. 视觉青岛[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31]金志国. 一杯沧海:我与青岛啤酒[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32]香港设计中心,艺术与设计出版联盟. 设计的精神[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3](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55~57.[34](日)原研哉,阿部雅世. 为什么设计[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24~32.[35](日)佐藤可士和.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36]季峰. 中国城市雕塑:语义,语境及当代内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36~39.[37]王建国. 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59~65.[38]宋连威. 青岛城市老建筑人文青岛丛书[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5.[39]胡飞. 艺术设计符号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0]朱永明.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符号与语言[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 1 (2):53~56.优秀艺术设计专业论文参考文献(二)[1] Krumhansl, C. L. 2002. Music: A Link between Cognition and Emotion [A]. In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Vol. 11 [C]: 45-50. Oxford: BlackwellPublishers.[2] Mitn#from 优秀艺术设计专业论文参考文献(3篇)来自 end#ick, K. D., and W. L. Simon. 2002. The Art of Deception: Controlling theHuman Element of Security [M]. Indianapolis: Wiley.[3] Ekman, P. 2003. Emotions Revealed: Recognizing Faces and Feelings to ImproveCommunication and Emotional Life [M]. New York: Henry Holt & Co./Times Books.[5] Quentin Newark. 2007. What Is Graphic Design? Essential Design Handbooks [M].RotoVision.[6] Berryman, Gregg. 1990. Notes on graphic design and visual communication [M].Crisp Publications.[7] Bojko, Szymon. 1972. New graphic design in revolutionary Russia [M]. LundHumphries.[8] Thompson, Bradbury. 1988. The art of graphic design: Bradbury Thompson [M]. YaleUniversity Press.[9] Ades, Dawn, Brown, Robert K.,Friedman, Mildred S.1984. The 20th-century poster:Design of the avant-garde [M]. Abbeville Press.[10] White, Jan V. 1988. Graphic design for the electronic age [M].Watson-GuptillPublications.[11]吴国欣.标志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12]朱锷.现代平面设计巨匠田中一光的设计世界[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13](日)Works 社编辑部编著.日本平面创意设计年鉴 2005[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14]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5]何家讯.现代广告案例理论与评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17]威廉阿伦斯著,丁俊杰,程坪,苑菲,张溪. 当代广告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8] [日]直条则夫著,俞纯鳞. 广告文稿策略-策划、创意与表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9]汤义勇. 招贴设计[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21]王红卫. 商业海报设计创意解析范例导航(附光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2](美)斯科勒司,(美)伟德尔. 创意海报版式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45~48.[23]周进. 世博会视觉传播设计[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22~30.[24]朱维理. 大型活动标志设计实战案释[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25]梁明珠. 城市旅游开发与品牌建设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26](日本)秋山孝. 秋山孝海报作品集[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62~67.[27]朱锷. 日本海报设计的形态[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51~60.[28](英)赫利. 什么是品牌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29](美)马特、马图斯. 设计趋势之上[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78~86[30]刘金平. 视觉青岛[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31]金志国. 一杯沧海:我与青岛啤酒[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32]香港设计中心,艺术与设计出版联盟. 设计的精神[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3](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55~57.[34](日)原研哉,阿部雅世. 为什么设计[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24~32.[35](日)佐藤可士和.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36]季峰. 中国城市雕塑:语义,语境及当代内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36~39.[37]王建国. 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59~65.[38]宋连威. 青岛城市老建筑人文青岛丛书[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5.[39]胡飞. 艺术设计符号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0]朱永明.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符号与语言[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 1 (2):53~56.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参考文献(三)[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 50001-2001)[2] 《建筑制图标准》(GB 50104-2001)[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0)[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6]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 50105-2001)[7] 《建筑施工组织》[8] 《建筑施工手册》[9]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法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0]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1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12] 《土木工程施工》,毛鹤琴主编,第三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3]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组织及进度控制》,刘瑾瑜、吴洁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兰风格派代表人物蒙德里安的研究
摘要: 1.蒙德里安是荷兰画家,他崇拜直线美,主张透过直角可以静观万物内部的安宁。
2.他是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对后代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
关键词:风格派运动几何抽象画派创始人时期
正文:
一.艺术特点
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与德士堡等组织“风格派”,提倡自己的艺术“新造型主义”。
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亦即今日我们熟知的“纯粹抽象”。
蒙德里安早年画过写实的人物和风景,后来逐渐把树木的形态简化成水平与垂直线的纯粹抽象构成,从内省的深刻观感与洞察里,创造普遍的现象秩序与均衡之美。
他崇拜直线美,主张透过直角可以静观万物内部的安宁。
二.风格转变
蒙德里安生于荷兰中部的阿麦斯福特,父亲是一位清教徒和热衷美术的小学校长,环境条件使蒙德里安从小就能接触美术,而宗教对蒙德里安来说更是他的启发、转变风格的关键。
1892年蒙德里安进入阿姆斯特丹的国立艺术学院,正式接受学院派的训练,也奠定了他深厚的写实能力。
风景画是蒙德里安初期的绘画主题,此时的作品仍旧弥漫著十七世纪荷兰绘画的风格与精神,受到了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影响渐渐脱离了海牙画派的表面形式。
这一时期,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见严谨的构图和豪放生动的笔触,兼具现代与古典的优点,在同辈画家中已渐渐竖立自己的风格。
1911年蒙德里安见识了毕加索和布拉克等立体派的作品,感受极大的震撼。
立体派讲究的立体事实和明确客观都是蒙德里安追求的目标。
随后前往巴黎研究立体派的绘画风格。
他不断分析眼睛所见的影像,并且加入了音乐性作品充满了节奏感。
蒙德里安成功的从立体派中吸取精华,作品以抽象的方式呈现,并加入了自我的风格,脱离了立体派。
【1】
1914年回到荷兰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蒙德里安留在荷兰致力于“绘画中的新造型”,集结许多有志一同的朋友激荡出新造型主义。
1917年蒙德里安的朋友出版“风格”杂志让蒙德里安等画家发表创作理念。
1918年签署了反战、反个人主义,宣扬和平团结的“风格派宣言”。
蒙德里安想利用艺术将生命升华,他利用抽象的造型与中性的色彩来传达秩序与和平的理念。
1919-1938年,在这一时期蒙德里安发现了新的个人形式,他使用更基本的元素创作(直线、直角、三原色)组成抽象画面,此时期的代表作“线与色彩的构成”色彩柔和、充满轻快和谐的节奏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蒙德里安心情大受干扰,他的画失去了快乐的色彩节奏,由黑色线条贯穿画面,给人极度的忧郁感。
这是他第五度转型。
生命中最后四年,蒙德里安移居美国纽约市,在这五光十色的大都会,蒙德里安感受到没有战事纷扰的世界,在纽约创作的作品比过去更为明亮、更为抽像,反映了纽约的现代经验。
他融合了过去不同时期作品风格加以延伸,色彩、线条
呈现轻快的律动,画面的音乐性在此达到最高境界。
三.作品简介
1910年后,蒙德里安开始崇拜立体主义。
1911年末,这位年近40岁的艺术家离开祖国来到了巴黎。
当时正值立体派从分析阶段走上立体综合阶段,他被分析派所吸引。
这时他最喜爱的题材是树木、沙丘、海洋、教堂和风车,所有这些正是与他熟悉的荷兰环境密切相关的。
在这一幅《灰色的树》中,他把凡·高的表现性、野兽派色彩的非描述性以及法国新艺术运动的线形图案熔于一炉,使之成为一幅构成型的、造型感强烈的,然而仍是极富独创性的作品。
此画作于1912年,有78*107厘米大,现藏荷兰海牙格敏特(Gemcente)博物馆。
1912年,蒙德里安已陷入立体主义的块面结构之中。
他在巴黎的最初几年里,由于受到毕加索、勃拉克的分析性立体主义影响,色彩上仅限于灰、绿、赭三种颜色。
尽管如此,即使在他最富立体主义的绘画中,也仍然坚持以纯正面形式来表现。
他很少画物体的倾斜面或加上一点雕塑般的投影,只有那种倾斜面或雕塑般的投影才使法国立体派画家的作品产生确切而有限的三度空间的实体感。
蒙德里安虽然热衷于立体主义原则,但他已经超规越矩,既不需要主题,也不追求三维视觉的深度感。
随后,他超越了立体派,画树木或房屋几乎全是用线来构成,形象痕迹消失,留下的只是线条的迷宫,是把骨架显示出来的一种高度分析的作品。
他曾说到:“我感到‘纯粹实在’只能通过纯粹造型来表达,而这纯粹造型在本质上是不应该受到主观感情和表象的制约的……”【2】显然,他对立体派是不满意的,因为它不能达到“纯粹实在”。
1913年他开始了对色彩的实验。
在蒙德里安的理论中所强调的“纯粹实在”和“纯粹造型”,可以说概括了蒙德里安的终身追求。
对他来说,造型表现手法简单,意味着形状和色彩的行为的统一。
他认为,抒情的、描绘的或歌颂的美是一种游戏或逃避,它所描绘的美与和谐是一种观念的理想。
它不可企及,因此它被停留在生活之外。
那么,怎样才能使“纯粹造型”达到“纯粹实在”呢?蒙德里安说:“真正的实在的造型表现,要通过平衡里面的力学来达到。
新的造型艺术表明:人类的生活,虽然经常屈服于时间和不协调之下,但仍然建基于平衡之上。
”若把这一理论具体化,即在造型美术中,只能通过形状和色彩的动势平衡来表达“纯粹实在”。
蒙德里安在1917年与奥特·凡·杜斯堡、巴特·凡·德·莱克三人共同建立了名为“风格派”的社团,并为该社团创办了一份同名杂志,从而构成了以他为首的抽象派美术理论的体系。
他多次提到:“抽象艺术的首要和基本的规律,是艺术的平衡”,【3】这正标志着他的抽象派艺术理论的确立。
他的抽象画排除了任何曲线。
画面上的色块都离不开直角。
作于1921年的《构图》帮助我们理解他的这一理论的实质。
蒙德里安自己说:“我一步一步地排除着曲线,直到我的作彼埃蒙德里安的作品品最后只由直线和横线构成,形成诸十字形,各自互相分离地隔开,……直线和横线是两相对立的力量的表现;这类对立物的平衡到处存在着,控制着一切。
”他从大大小小的原色块和矩形直角形状的组合中寻求所谓“表里平衡、个性和集体平衡、自然与精神、物质与意识的平衡”等等。
这一切都为了鼓吹一种极端抽象的精神,宣扬艺术应该完全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应该追求“绝对的境界”。
所以人们又给他这种抽象画特征起了个雅号,叫“冷抽象”,以区别于与他同时代的另位俄国抽象派画家康定斯基的艺术特征。
世界上的许多事往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蒙德里安的这种“平衡”理论,在他的画上并不怎么令人兴奋,可是在家具设计、装饰艺术以及即将引起世界注意的“国际风格”的
建筑设计上,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4】。
事实上,“风格派”成员中不少力求革新的建筑家们,在蒙德里安的理论影响下作出了新的探索。
其意义在现代建筑史上是不可等闲视之的。
另外,蒙德里安于1916年,结识了荷兰哲学家苏恩梅克尔。
此人在哲学上推崇新柏拉图体系,自称为“积极的神秘主义”,或叫做“造型数学”。
苏氏曾对这两个互不相关的名词作了如下的解释:“造型数学从创造者的观点来看,意味着真正的有条不紊的思想;至于所谓积极的神秘主义的‘创作法则’是:我们现在研究着把我们想象中的现实转变成可以为理性所控制彼埃蒙德里安的作品的结构,以便随后在‘一定的’自然现实中重新发现这些相同的结构,从而凭借造型视觉去洞察自然。
”苏氏这种“造型数学”理论,有许多细节正中蒙德里安的下怀,故对他也十分崇拜。
而且苏氏的理论几乎可以直接用来说明蒙德里安的造型结构。
足见蒙德里安与苏氏的交往,对艺术家后来的构成主义绘画发生了决定性作用。
20世纪中叶的西欧现代建筑完全从古典建筑观念中摆脱出来,便得益于蒙德里安这种平衡理论。
此后,他已完全不画眼睛看见的实物,而把绘画语言限制在最基本的因素:直线、直角、三原色(红、黄、蓝)和三非原色(白、灰、黑)上,称这种画为新造型主义。
从1917年起,他画了大量这种作品,题目彼此差不多。
《红、蓝、黄构图》也是如此。
四.结语
蒙德里安及其荷兰“风格派”,作为一种艺术运动,并不局限于绘画。
它对当时的建筑、家具、装饰艺术以及印刷业都有一定的影响。
事实上,“风格派”内的许多成员正是各艺术领域的积极活动家。
提到蒙德里安,我们马上会想到那些规格不同的矩形方格子。
某些美术评论家认为蒙的作品只适用于广告设计、家具、印刷品和建筑装潢,根本谈不上“绘画”二字。
这种批评其实是抽象的,因它离开了时代特征,当时蒙德里安不这样认为,他一步一步地走上绘画几何学的抽象构图道路,是沿着立体派和未来派的单纯化结构而来的。
注释:
【1】摘自《蒙德里安论艺》徐沛君编著北京市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2】摘自《造型艺术与纯粹造型艺术》比埃蒙德里安著
【3】摘自《造型艺术与纯粹造型艺术》比埃蒙德里安著
【4】摘自《蒙德里安》安虞著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姓名:吴跃
学号:170910103
班级:10烹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