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纸活动记录
衍纸活动总结

衍纸活动总结1. 活动背景衍纸活动是由某文化机构举办的一项文化交流活动,旨在推广传统中国书法艺术,并提供一个平台,让参与者能够亲身体验和学习书法的魅力。
2. 活动目标- 提高参与者对传统中国书法的认识和了解。
- 增强参与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参与者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 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3. 活动内容3.1 书法讲座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邀请了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作为嘉宾,给参与者进行了一场精彩的书法讲座。
嘉宾详细介绍了中国书法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并通过丰富的图片和视频展示,生动地向参与者展示了书法艺术的魅力。
3.2 书法体验在讲座结束后,我们为参与者准备了书法体验环节。
每个参与者都可以亲自动手体验书法的乐趣。
我们提供了毛笔、宣纸和墨汁等书法工具,并有专业的书法老师现场指导。
参与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和内容,感受到毛笔在宣纸上流淌的独特韵味。
3.3 书法展览为了展示参与者的成果,我们在活动现场设置了一个书法展览区域。
参与者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览区,并与其他人分享交流。
这不仅增加了参与者之间的互动,还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书法才华的机会。
4. 活动效果4.1 参与者反馈根据参与者的反馈调查,绝大多数人对本次衍纸活动表示非常满意。
他们认为通过讲座和体验环节,他们对传统中国书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许多参与者表示他们将继续学习和探索书法艺术。
4.2 社交媒体影响我们在活动期间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了宣传,并邀请参与者分享他们的活动经历和作品。
这些内容得到了广泛的转发和点赞,吸引了更多人对我们的活动产生了兴趣。
活动的影响力扩大,传播效果良好。
4.3 文化交流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参与者。
通过活动,他们有机会互相交流和了解彼此的文化。
参与者们在书法体验中相互帮助和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理解。
5. 改进和展望尽管本次衍纸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衍纸活动方案

.
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钻石卷、柳叶卷,自行创作作品。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审美理念。
注意活泼趣味的个性创作,创设艺术化的教学氛围,师生共同感受艺术的魅力,从而完善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和完美的人格。
2、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主动地参加集体、小组、社会的实践活动,进行探索性的学习,在活动中获取新的知识。
3、注重全面发展和个性形成。
培养每个学生的创作意识和表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学生在自由的创作中获得个性表达。
三、活动对象:
衍纸社团成员
四、活动时间:
2016年4月29日下午
五、活动地点:会议室
六、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学习内容
2、学习新课
(1)、教师演示
钻石卷、柳叶卷的制作方法。
(2)、学生练习。
(3)、小组合作。
(4)、展示成果。
3、教师总结。
七、活动要求及方法
要求每位学生遵守纪律,和小组成员自主合作探究,完成作品。
1页。
衍纸活动总结

衍纸活动总结引言概述:衍纸活动是一种传统文化活动,通过折纸、剪纸等手法,将纸张变成各种形态的艺术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衍纸活动进行总结,包括活动目的、参预人群、活动流程、成果展示以及活动效果。
一、活动目的:1.1 增强团队凝结力:衍纸活动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增强团队凝结力。
1.2 传承传统文化:衍纸活动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通过参预活动,可以让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1.3 提升创造力:衍纸活动需要参预者动手实践,通过创造性的折纸和剪纸,可以培养参预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参预人群:2.1 学生群体:衍纸活动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参预,可以在课余时偶尔课堂上进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2 社区居民:衍纸活动可以组织在社区活动中,吸引社区居民参预,增强社区凝结力。
2.3 公司员工:衍纸活动可以作为公司团建活动的一部份,提高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和凝结力。
三、活动流程:3.1 简介和示范:活动开始前,主持人简要介绍衍纸活动的背景和意义,并示范一些基本的衍纸技巧。
3.2 分组实践:参预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由组成小组,进行衍纸实践。
每一个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和形式进行创作。
3.3 成果展示和分享:活动结束后,各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体味。
四、成果展示:4.1 多样化的作品:衍纸活动的成果展示包括各种形式的纸艺作品,如折纸动物、剪纸花鸟等,展示了参预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2 创意与技巧的结合:展示的作品不仅体现了参预者的创意,还展示了他们在衍纸技巧上的掌握程度,体现了他们的艺术水平。
4.3 交流与互动:成果展示环节可以促进参预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分享创作心得,增进彼此的艺术理解和欣赏。
五、活动效果:5.1 提高团队凝结力:通过衍纸活动,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团队凝结力得到了增强。
5.2 传承传统文化:衍纸活动让参预者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幼儿园折纸创意:剪纸活动全程记录与总结

幼儿园折纸创意:剪纸活动全程记录与总结幼儿园折纸创意:剪纸活动全程记录与总结一、前言幼儿园折纸创意活动是孩子们在美术课上非常喜爱的一项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锻炼手部动作,培养耐心和细心的品质,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本文将全面记录并总结了一场我们幼儿园的剪纸活动,希望对家长和老师们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
二、活动全程记录1. 准备阶段这次的折纸创意活动是以剪纸为主题,老师提前准备了一些彩色的纸张,剪刀和一些简单的剪纸样板。
老师们还在墙上挂起了一些剪纸作品,让孩子们在课前就可以感受到剪纸的魅力。
2. 活动介绍在美术课上,老师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剪纸的历史和意义,让孩子们了解到剪纸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活动。
老师展示了一些简单的剪纸样板,并讲解了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为孩子们的实际操作做好了准备。
3. 实际操作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拿起剪刀,根据样板上的图案,小心翼翼地剪出了精美的剪纸作品。
他们或许在剪错的时候有些着急,但老师都会耐心地给予指导和帮助,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
4. 展示与分享活动结束后,老师带领孩子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分享。
孩子们互相传递自己的剪纸作品,一边欣赏一边交流,分享他们的感受和心得。
这不仅增强了孩子们之间的团结和友谊,也提高了他们对剪纸艺术的理解和热爱。
三、总结与回顾通过这次剪纸活动,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参与活动时不仅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投入,而且能够在操作中增强注意力和动手能力。
剪纸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动手实践,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和细心品质,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还学会了欣赏和分享他人的作品,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交流能力。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剪纸活动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专注力,还能够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种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手工艺活动,更是一种对孩子全面素质培养的促进。
在未来的教育中,我认为剪纸活动应该成为幼儿园美术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培养孩子们的美术情趣和创造能力。
幼儿园大班纸艺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纸艺作为一种简单易行、趣味性强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幼儿的喜爱。
为了提高我园大班幼儿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我们特开展本次纸艺教研活动。
二、教研目标1. 了解纸艺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及意义;2. 探索适合大班幼儿的纸艺活动内容和方法;3. 提高教师开展纸艺活动的教学水平;4.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教研时间2021年9月20日四、教研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五、参与人员幼儿园大班教师、教研组长、保教主任六、教研内容1. 纸艺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及意义2. 大班幼儿纸艺活动内容与方法3. 纸艺活动案例分享4. 教师互动交流七、教研过程(一)纸艺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及意义教研组长首先介绍了纸艺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及意义。
她指出,纸艺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创造力及想象力。
通过纸艺活动,幼儿可以了解各种纸材的特性,学习不同的折叠、粘贴、剪裁等技巧,从而在创作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大班幼儿纸艺活动内容与方法接下来,教研组长带领大家学习了适合大班幼儿的纸艺活动内容与方法。
她列举了以下几种活动:1. 折纸:如青蛙、小船、飞机等;2. 粘贴:如花朵、树叶、小鸟等;3. 剪贴:如动物、植物、交通工具等;4. 涂鸦:如人物、风景、交通工具等。
在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三)纸艺活动案例分享随后,几位教师分享了他们在开展纸艺活动中的成功案例。
案例中,教师们通过精心设计活动方案,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纸艺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四)教师互动交流在互动交流环节,教师们针对纸艺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例如,如何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如何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如何解决幼儿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
大家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八、教研总结本次纸艺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大班编织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手工编织作为一种富有特色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幼儿园教育中,手工编织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还能增强他们的耐心和毅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园大班编织活动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园特此开展了大班编织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大班编织活动的认识,明确编织活动的教育价值。
2. 通过研讨,优化大班编织活动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编织活动的开展水平。
4.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和耐心毅力。
三、活动时间2022年3月15日四、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五、参与人员1. 幼儿园全体大班教师2. 幼儿园教学主任3. 邀请的专家评委六、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2. 编织活动展示3. 编织活动研讨4. 专家点评5. 总结发言七、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活动开始,幼儿园教学主任对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参与活动的教师提出了期望。
2. 编织活动展示本次教研活动共有三位大班教师分别展示了三个不同的编织活动。
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毛线球编织、珠串编织和布艺编织等。
(1)毛线球编织教师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向其他教师介绍毛线球编织的技巧和方法,强调在编织过程中要注重细节,培养幼儿的耐心和毅力。
(2)珠串编织教师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珠串编织的基本技巧,如打结、穿珠等,并强调在编织过程中要注重色彩的搭配,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3)布艺编织教师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布艺编织的步骤,如剪裁、缝制等,并强调在编织过程中要注重图案的设计,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3. 编织活动研讨展示结束后,全体教师针对三个编织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研讨内容包括:(1)如何将编织活动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提高活动的教育价值?(2)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适合的编织活动?(3)如何激发幼儿参与编织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4)如何利用家园合作,让家长参与到编织活动中?4. 专家点评活动最后,邀请的专家评委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点评。
【幼儿园剪纸手工活动】大班编织《美丽的衍纸树》

【幼儿园剪纸手工活动】大班编织《美丽的衍纸树》大班
编织《美丽的衍纸树》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衍纸的方法,合作完成各种各样的树。
2、体会色彩配搭的美。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衍纸制作一棵。
难点:渐变的搭配。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价值:以情境引出街心花园里的树)
1、(出具背景)今天,老师拎你们回去参观街心花园,街心花园里有些什么?
2、除了这些,花园里还会有什么?
3、你晓得街心花园里可以存有哪些一棵?
★小结:街心花园里种上你们说的树肯定会很漂亮,空气会更加新鲜。
二、制作衍纸树(价值:尝试运用衍纸去制作晕染的树)
1、今天我们用衍纸来做树。
2、建议:
(1)三人一组,商量谁来画树,谁来准备材料。
(2)合理配搭色彩,打扮小树。
(3)音乐结束时我们就要完成作品,一组选一个代表,把完成的小树贴在展示板上。
3、小结:
(1)你觉得那棵树最漂亮?
(2)今天,老师也增添了一棵树,你们真的这棵树哪里最可爱?
(3)我的树叶用了渐变的方法,树叶使用了三种颜色深绿色、浅绿色和黄绿色。
4、
幼儿
操作方式
三、欣赏(价值:欣赏衍纸作品的美)
1、作品张贴在背景上
★小结:我们的街心花园里种上了各种树,让我们的花园变得更漂亮了。
折纸活动记录表

折纸活动记录表
折纸活动记录表
一、活动简介
二、准备工作
三、活动过程
四、活动总结
一、活动简介
折纸是一项有趣的手工艺,它可以让人们放松心情,培养耐心和创造力。
本次折纸活动旨在提高参与者的手工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是一个愉快的社交活动。
二、准备工作
1.确定参与人员数量和场地。
2.购买折纸材料,如彩色卡纸或者普通白色卡纸。
3.准备好折纸图案并打印出来。
4.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如剪刀和胶水。
三、活动过程
1.介绍折纸技巧和注意事项。
2.根据参与人员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难度级别,并让大家开始折叠。
3.根据图案的难度级别分组竞赛,每个小组有一个领袖指导并监督其他成员完成任务。
4.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后进行评分,并颁发奖品给优胜者。
四、活动总结
本次折纸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这次团队合作和手工制作的活动,参与者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手工能力,还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愉快的体验和美好的回忆。
我们期待下一次
更加精彩的折纸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时间
2016年5月24日
活动地点
会议室辅导教师:张军芳杨冰凯
活动人数
全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活动主题
衍纸立体造型
活动内容
一、导入新课。
复习衍纸基础造型方法
二、提出学习目标:
制作立体造型
三、学习新课。
1、教师出示立体花和立体动物造型。
2、学生观察并交流造型制作的步骤。
3、小组合作。
4、展示成果。
三、教师总结。
活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