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指导》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古代诗文阅读教案

古代诗文阅读教案

古代诗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古代诗文的阅读,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文的阅读技巧,如韵律、节奏、意象等。

2. 古代诗文的基本概念,如诗、词、赋、散文等。

3. 选取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古代诗文,进行范读和解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古代诗文的基本概念和阅读技巧。

2. 采用示范法,对选取的古代诗文进行范读和解析。

3.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古代诗文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古代诗文的阅读技巧,如韵律、节奏、意象等。

3. 范读:选取一首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古代诗文,进行范读和解析。

4. 练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一首古代诗文,运用所学技巧进行理解和分析。

5.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估学生对古代诗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习兴趣:观察学生对古代诗文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评价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1. 进一步讲解古代诗文的韵律和节奏,如平仄、对仗等。

2. 介绍古代诗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3. 分析古代诗文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古代诗文实例讲解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

2. 采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文中的意象和情感。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古代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八、教学步骤1. 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古代诗文阅读技巧,巩固知识。

2. 案例分析:分析一首古代诗文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情感体验:让学生闭眼冥想,深入体会诗文中的意象和情感。

古诗词鉴赏(中考复习公开课教案)

古诗词鉴赏(中考复习公开课教案)

古诗词鉴赏——中考复习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课内所学诗词曲,归纳古代诗词曲鉴赏方法。

2、运用方法独立赏析简单的课内诗词曲。

一、导入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祖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最近三年海南省中招考试特别重视对古诗词的考查,并把古诗词鉴赏作为一个独立的版块进行命题,作为初中生我们应该懂得一些简单的鉴赏古诗词的方法。

二、方法归纳与训练孔子说“诗言志”,“诗传情”。

诗歌是是诗人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

因此,我们在复习赏析一首诗时,首先要弄清楚这首诗的心灵即主题。

(一)明主题那么在我们初中阶段接触过的古代诗歌中,哪些情感主题是最常见的呢?1、思乡怀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2、送行饯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建功立业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密州出猎》)4、寄情自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5、忧国伤时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6、咏史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潼关怀古》)一首诗歌的字数有限,诗人要将这些情感正确的表达出来不容易。

因此,古人很重视字词的锤炼,讲究用凝练的语言表达充沛的情感。

我们每读一首诗,都要仔细品味诗中的字词。

(二)品字词品味字词,揣摩古人遣词造句的匠心,是鉴赏古诗的一项基本功。

那么怎样品呢?1、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弄懂字词的表面意思。

2、领悟字词背后所含的情趣和意蕴。

3、重点关注动词和形容词学习品味以下诗句: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意中看到,更显悠闲自在。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反义词,一聚一分凸显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直,无风,直冲云霄,极写孤烟之轻盈,高渺;圆,极写落日之低。

描绘了沙漠的苍茫寥廓的奇特景观。

)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以少蕴多,是一切文学语言中最精粹,最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

我们除了可以从字词方面品味诗歌语言外,还可以从修辞方面品味诗歌语言。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鉴赏古代诗歌,感受其中的情感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格律、韵律、意象、情感等。

2. 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品味语言、把握意象、理解情感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代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古代诗歌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如格律、韵律、意象等,并示范鉴赏一首诗歌。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对诗歌鉴赏的理解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古代诗歌鉴赏的短文,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鉴赏古代诗歌,感受其中的情感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格律、韵律、意象、情感等。

2. 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品味语言、把握意象、理解情感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代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古代诗歌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如格律、韵律、意象等,并示范鉴赏一首诗歌。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对诗歌鉴赏的理解程度。

初中语文课:古代诗词鉴赏公开课教案

初中语文课:古代诗词鉴赏公开课教案

初中语文课:古代诗词鉴赏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研究几首经典的古代诗词,并能够理解其内涵;
3.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特点;
2. 掌握几首经典的古代诗词。

三、教学准备
1. 教案;
2. 课件;
3. 相关诗词资料;
4. 实物或图片等辅助材料。

四、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1. 准备一些简单易懂的古代诗词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猜测其含义,引起他们的兴趣。

呈现与讲解(15分钟)
1. 使用课件,向学生介绍古代诗词的基本特点,包括押韵、格律、意境等。

2. 根据教材内容,讲解几首经典的古代诗词,解读其中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案例分析(20分钟)
1. 分发课件上的案例分析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2. 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等,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

创作实践(15分钟)
1. 提供一些诗词的开头或结尾,让学生自主完成诗词的创作,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总结(5分钟)
1. 请几组学生上台分享他们的创作,展示他们的成果。

2.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古代诗词鉴赏的重要性和研究成果。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创作实践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鉴赏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的提高程度。

2. 收集学生的作品,并给予书面评价。

古代诗歌阅读教学设计教案

古代诗歌阅读教学设计教案

古代诗歌阅读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发展和流派;2. 掌握古代诗歌的阅读技巧和解读方法;3. 通过解读古代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古代诗歌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2. 古代诗歌的解读方法;3. 古代诗歌的欣赏与评价。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古代诗歌朗诵录音或展示一幅古代诗词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古代诗歌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5分钟)- 古代诗歌概述:介绍古代诗歌的定义、发展历程和流派,如唐诗、宋词等;- 古代诗歌的特点:解释古代诗歌对形式、内容和技巧的要求,如格律、押韵、意境等;- 古代诗歌的表现形式:讲解不同形式的古代诗歌,如绝句、律诗、词等。

3. 阅读与解读(25分钟)选取一首经典的古代诗歌,将诗歌内容呈现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使用以下方法进行阅读和解读:- 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理解诗歌的表面意思和隐含意义;- 分析诗歌的词语、修辞手法和韵律结构;- 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4. 诗歌分析讨论(2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解读,展开诗歌分析和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的观点和发现,老师在其中进行指导和点评。

5. 诗歌欣赏(15分钟)选取一些经典的古代诗歌,播放相关的音频或展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古代诗歌的韵味和美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领悟。

6. 总结与评价(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对古代诗歌阅读的重要性和价值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欲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导入法:通过音频、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创造一个艺术氛围和浸入式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授法:通过讲解古代诗歌的特点、表现形式和解读方法,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探究式学习法:通过课堂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解读,并在小组间展开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合作能力。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3. 帮助学生通过鉴赏古代诗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的定义和分类2. 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3. 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和技巧4. 分析古代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5. 欣赏古代诗歌的美感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古代诗歌的定义和分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如韵律、对仗、意象等。

3. 示范:以一首古代诗歌为例,展示鉴赏方法和技巧。

4. 实践:让学生自主鉴赏一首古代诗歌,分析其意象、意境和情感。

5.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鉴赏心得和感悟。

6. 总结:总结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和技巧,强调反复品味和感悟。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鉴赏古代诗歌时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热爱,以及对文化素养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1. 古代诗歌选集或教材2. 相关参考书籍和资料3. 教学PPT或黑板4. 网络资源或多媒体设备(可选)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诗歌朗诵会目的:让学生体验诗歌的韵律美,提高朗诵能力。

方式:学生选择一首喜欢的古代诗歌进行朗诵,其他学生欣赏并给予评价。

活动二:诗歌创作比赛目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文学素养。

方式:学生根据给定的主题或情境,创作一首古代诗歌,评选出最佳创作奖。

七、教学策略策略一:案例分析法步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引导学生分析其意象、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策略二:讨论法步骤:组织学生针对古代诗歌的主题、形式、艺术特色等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八、教学计划第一周: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内容:了解古代诗歌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学习古代诗歌的分类。

第二周:鉴赏方法与技巧内容:学习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和技巧,如关注意象、意境、情感等。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代诗歌,提高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比较法、实践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古代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古代诗歌导入,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2. 课堂讲授:介绍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鉴赏心得。

5. 比较鉴赏: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提高鉴赏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课时: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与分类介绍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历程阐述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格律、韵律、意象、情感等讲解古代诗歌的分类:近体诗、古体诗、词、曲等2. 第二课时: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举例说明各种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中的应用3. 第三课时: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步骤:理解、品味、感悟讲解如何分析古代诗歌的意象、情感、主旨等4. 第四课时: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提高鉴赏能力分析几组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异同5. 第五课时:古代诗歌的综合鉴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一首古代诗歌进行全面的鉴赏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互相交流学习七、教学资源与手段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古代诗歌的相关内容2. 教学素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作为教学案例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古代诗歌鉴赏实例4. 教学视频: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八、教学环境与条件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教学设备齐全3. 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古代诗歌鉴赏材料九、教学策略与措施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让学生掌握鉴赏方法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3. 比较鉴赏:引导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提高鉴赏能力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古代诗歌的鉴赏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十、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堂提问:教师应及时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2.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鉴赏能力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4.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十一、教学拓展与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古代诗歌研究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古代诗歌研究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古代诗歌研究专题复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 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写作技巧和常用修辞手法;- 阅读、欣赏和分析古代诗歌作品;- 提高写作、理解和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包括以下内容:- 古代诗歌的分类和特点;- 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 古代诗歌的基本写作技巧和常用修辞手法;- 阅读、欣赏和分析古代诗歌作品。

3. 教学方法与活动安排3.1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讲授法:通过讲解古代诗歌的分类、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 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古代诗歌作品的意境、主题、修辞手法等;- 集体朗诵:组织学生集体朗诵古代诗歌,提高他们的朗诵和表达能力;- 分组阅读和分析: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阅读和分析古代诗歌作品,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3.2 活动安排本次教学的活动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介绍古代诗歌的分类和特点,讲解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思考古代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二课时:讲解古代诗歌的基本写作技巧和常用修辞手法,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说明和练。

- 第三课时:组织学生集体朗诵古代诗歌作品,并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朗诵和表达能力。

- 第四课时: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选择一首古代诗歌进行阅读、分析和分享,展示他们对古代诗歌的理解能力。

- 第五课时:总结和反思本次教学内容,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和技能,并展示他们的收获和成长。

- 第六课时:进行期末复和答疑,解答学生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4. 教学评价与反馈我们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和反馈:-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积极发言和合作情况;- 作业评价: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价,包括诗歌创作和分析作业;- 考试评价:进行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古代诗歌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上是《中考古代诗歌研究专题复习》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代诗歌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写作、理解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阅读指导》公开课教案
时间:2019年3月22日上午第三节
班级:初三年一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规范答题和准确答题的能力。

(2) 体味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初步领悟诗歌的内涵。

(3) 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归纳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阅读欣赏古代诗歌的兴趣,感受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规范答题和准确答题的能力。

(2)体味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初步领悟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音节和谐、文字精炼、意境优美。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这节课,让我们遨游诗歌的世界,走进唐诗宋词元曲,感受它们的多彩多姿、多情多味。

二、明确考纲
1、了解古代诗歌的文学样式;
2、体味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初步领悟诗歌的内涵;
3、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三、直击中考(中考试题)
水调歌头(苏轼)
1.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毕竟更热爱人间生活。

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思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说说你对这个名句的理解。

四、古代诗歌常识
(一)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1、忧国忧民
2、建功立业
3、思乡怀人
4、秀美山河
5、离愁别绪
6、雄心壮志
7、热爱田园
8、怀才不遇
9、自由悠游 10、美好爱情
(二)古代诗歌语言
1、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反复、夸张、设问、反问、双关、顶真、借代、用典等。

作用:生动形象、增强气势、张弛跌宕、委婉含蓄等等。

2、炼字:(1)动词(2)形容词
五、答题方法指导
(一)体味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1、整首诗歌
(1)崔颢《黄鹤楼》这首七言律诗描绘了什么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黄鹤楼所见到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愁绪。

【答题步骤】①找出诗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或词语;②分析归纳景物特征;③找主旨句、情感句概括诗人的思想感情。

(2)课堂练习
曹操《观沧海》这首诗描绘了什么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藏万千的雄伟壮丽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豪迈气概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2、名句赏析
(1)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怎样解释?描绘了什么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有什么深层含义?
【参考答案】翻座座山过道道水好像没了路,穿过柳阴走过花丛又是一个村庄。

(释含义)描写了农村明媚绚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描景象)也表现了诗人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表情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的时候,经过一番周折,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

(深层含义)
【答题步骤】①解释诗句的含义;②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或写了什么内容;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④深层含义(哲理诗句)。

(2)课堂练习
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怎样解释?写了什么内容?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有什么深层含义?
【参考答案】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看周围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

(释含义)写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愿望。

(写内容)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表情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高瞻远瞩)(深层含义)
(二)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1、修辞
(1)李煜《相见欢》这首词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比喻。

好处:以丝喻愁,“剪不断”写出离愁繁多和绵长的特点,“理还乱”写出离愁纷繁杂乱,难以理清的特点;生动形象地把诗人内心的烦乱、无法忘却的离愁别恨表达出来。

【答题步骤】①用什么方法;②写什么内容;③有什么作用。

(2)课堂练习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用典。

引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作者以魏尚自喻,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朝廷能赦免自己、重用自己,让自己有机会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2、炼字
(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中“争”这个动词用得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①“争”是争先恐后的意思;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莺的活泼可爱;③描写了初春乍暖还寒又生机勃勃的景象;④表现了作者对初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注意看修辞方法及作用;③展开联想写出该字描述的景象;④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者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2)课堂练习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波涛如怒”中“怒”字用得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①“怒”是发怒的意思;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波涛汹涌澎湃的气势;③从听觉的角度来写出了黄河咆哮的壮观;④烘托了潼关地处黄河边地势的险要。

六、答题方法小结
七、课堂小结
“腹有诗书气自华”,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我们学会了古代诗歌阅读的方法,犹如手握一把金钥匙,就能从容面对考试。

虽然前方行路艰难,但我们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八、布置作业:完成《复习指南》56至58页的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