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听力。
3. 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音名、音高标记、五线谱音长:音符、休止符、节奏音色:乐器的种类和特点2. 第二单元:节奏练习拍子:2/4拍、3/4拍、4/4拍节奏:简单节奏、复杂节奏节奏练习:用拍手、跺脚等方式练习节奏3. 第三单元:简单乐曲欣赏乐曲:《小星星》、《茉莉花》乐曲分析:旋律、节奏、音色等4. 第四单元:创作与表演创作:用简单的音符和节奏创作短小的歌曲或乐曲表演:分组进行歌曲或乐曲的表演5. 第五单元:音乐游戏游戏:捉迷藏、音符接力等游戏目的:培养学生的音乐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三、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如讲解、示范、练习、创作、表演等。
2. 利用图片、乐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音乐知识。
3. 分组教学,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交流、分享。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音乐基本元素的知识。
2. 学生能准确地拍击节奏,具备一定的节奏感。
3. 学生能欣赏并分析简单乐曲的旋律、节奏、音色等。
4. 学生能创作短小的歌曲或乐曲,并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
五、教学时间1. 第一单元:4课时2. 第二单元:3课时3. 第三单元:2课时4. 第四单元:2课时5. 第五单元:2课时六、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材2. 教学辅助材料:五线谱、音符、节奏图、乐器、多媒体课件等3. 教学工具:钢琴、音响设备、投影仪等七、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唱一首简单的歌曲,活跃课堂气氛。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基本元素。
3. 讲解与示范:讲解音乐基本元素的知识,如音高、音长、音色等,并进行示范。
四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

四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四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如节奏、旋律和音高。
2. 学习认识各种乐器和他们的音色特点。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4.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3. 教具:乐器模型、音乐CD等。
4. 学生乐器:如小型打击乐器、口琴等。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音乐是什么,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
3. 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节奏、旋律和音高。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这些元素。
4. 练习: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和旋律,进行简单的合唱练习。
第二课:认识各种乐器1. 导入:播放不同乐器的音乐片段,让学生猜测乐器的名称。
2. 引导学生讨论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和外形特征。
3. 通过展示乐器模型和实物,让学生认识各种乐器,并了解其演奏方式。
4. 练习:让学生分组,选择一种乐器进行模拟演奏,展示给全班。
第三课:音乐表达和欣赏1. 导入:播放一段具有明显情绪的音乐,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 学习音乐表达的方式,如演唱、舞蹈和乐器演奏等。
3. 练习:让学生分小组,选择一首简单的歌曲进行合唱,并加入简单的舞蹈动作。
4.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等,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特点。
第四课: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培养1. 导入: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乐器进行演奏,要求协调合奏。
2. 引导学生讨论合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如节奏统一、音量控制和互相配合等。
3. 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奏练习,并逐渐提高合奏的难度和复杂度。
4. 展示:让每个小组在班级中展示他们的合奏成果,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
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表现,评价他们在音乐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标准教案示范: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标准教案示范: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它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等多个方面。
针对四年级音乐下册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基本认知,包括音乐的定义、种类、演奏工具等。
2.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掌握基本的节奏知识,能够较为熟练地演奏一些简单的乐曲。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通过学习不同种类的音乐,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
4.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乐器或创作一些简单的曲子。
二、教学步骤有了教学目标,接下来就需要确定教学步骤。
针对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的教学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演示、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定义、种类、演奏工具、乐谱符号等知识。
2.节奏感的培养:通过教学视频、听力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让他们能够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
3.音乐欣赏的学习:通过听音乐、观赏音乐舞台剧、朗读音乐故事等方式,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了解不同的音乐类型和风格。
4.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通过DIY制作简单的乐器、合唱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三、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时时评估,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对于四年级音乐下册的教育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口头问答:通过随堂测试、课堂互动等方式进行口头问答,考察学生的专注情况和知识掌握情况。
2.作业检查: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3.考试评估:通过期末考试等方式,全方面地了解学生的音乐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四年级音乐下册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视觉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讲解教学视频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视觉方式理解知识点。
2.听力教学法:通过听取乐曲、教学录音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听觉方式理解知识点。
3.实验教学法:通过DIY制作乐器、音乐创作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方式理解知识点。
甘洒热血写春秋音乐教案

《甘洒热血写春秋》教学设计大连市西岗区工人村小学高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一、教学目标:1、学习演唱《甘洒热血写春秋》。
2、继续学习《走进京剧大世界》──著名的京剧演员,了解四大须生及四大名旦,还有净行和丑行的演员。
3、通过学习《甘洒热血写春秋》了解《智取威虎山》的故事情节,体验京剧演唱与唱歌的不同之处。
二、教学难点:一字多音,如唱段最后一字“秋”的演唱。
三、教具准备:影片剪辑:《智取威虎山》简介;《甘洒热血写春秋》唱段。
课件《京剧著名演员》及其视频剪辑:马连良《草船借箭》;裘盛戎《赤桑镇》;梅兰芳《霸王别姬》;朱世慧《报药名》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播放《急急风》节奏,学生采用走圆场的方式进教室。
(二)互动学习1、播放梅兰芳《霸王别姬》片段,说一说这是哪个角色?演员属于哪个行当?你认识这个演员么?2、对!这是著名旦角演员梅兰芳《霸王别姬》片断。
是旦行花衫。
谁能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一下这名京剧大师?3、在旦行里,还有三个人和梅兰芳齐名,你知道他们都是谁么?四大名旦:1927年。
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的四大名旦。
4、除了著名的四大名旦之外,你还知道京剧那些著名演员?5、学生汇报上网查找的四大须生资料:30年代人们喜欢听京剧的唱腔,当时最负盛名的老生是:马连良,谭富英、杨森宝、奚啸伯,他们被誉为京剧的四大须生。
6、欣赏马连良《草船借箭》片断。
7、净行俗称大花脸。
在京剧界有“十净九裘”的说法,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教师介绍净行演员裘盛戎,并欣赏裘盛戎《赤桑镇》片断。
8、认识著名丑行演员:朱世慧,并欣赏朱世慧的《报药名》。
(三)学习演唱1、观看《甘洒热血写春秋》片断,他是生旦净丑中哪个行当的?选自哪出戏?2、对!这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当中的一个片断。
现代京剧,又叫样板戏,是经过改革了的京剧,所以对于行当的划分并不像正统的京剧那样严格。
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音乐元素,如音高、节奏、旋律等。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概念介绍。
2. 音乐元素的学习和练习。
教学活动:1. 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如音高、节奏、旋律等。
2. 通过听力练习,让学生辨别音高、节奏等音乐元素。
3.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分析歌曲的风格、节奏等。
第二章:音阶与和弦教学目标:1. 掌握大、小调音阶的构成和唱名。
2. 了解和弦的基本概念和构成。
教学内容:1. 音阶的构成和唱名。
2. 和弦的基本概念和构成。
教学活动:1. 讲解大、小调音阶的构成和唱名,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2. 介绍和弦的基本概念,如三和弦、七和弦等,并进行练习。
第三章:节奏与拍子教学目标:1. 掌握各种拍子的特点和节奏感。
2.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演奏不同拍子的节奏。
教学内容:1. 各种拍子的特点和节奏感。
2. 朗读和演奏不同拍子的节奏。
教学活动:1. 讲解各种拍子的特点和节奏感,如2/4拍、3/4拍、4/4拍等。
2. 让学生朗读和演奏不同拍子的节奏,进行实践练习。
第四章:歌曲学习教学目标:1. 学会演唱歌曲,并能够理解和表达歌曲的情感。
2. 分析歌曲的结构和风格,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分析和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活动:1. 教唱歌曲,让学生跟唱并掌握旋律和歌词。
2. 分析歌曲的结构和风格,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歌曲的情感。
第五章: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2. 学会分析和评价音乐作品,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2. 音乐评价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活动:1. 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2. 引导学生讨论和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评价。
3. 教授音乐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六章:打击乐器演奏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打击乐器,如鼓、铃鼓、木鱼等。
四下全册音乐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演奏、合唱、舞蹈等综合音乐表现能力。
4.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音乐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学习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音阶、节奏、音符等。
2. 学习并演唱国内外优秀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 学习音乐欣赏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 进行音乐合作演奏、合唱、舞蹈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优秀音乐作品的演唱和欣赏,音乐合作演奏、合唱、舞蹈等实践活动的开展。
2. 教学难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音乐合作演奏、合唱、舞蹈等实践活动中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采用示范法,展示优秀音乐作品的演唱和欣赏。
3. 采用实践法,开展音乐合作演奏、合唱、舞蹈等实践活动。
4. 采用评价法,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音乐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包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2. 学生音乐演唱和欣赏能力的评价,包括演唱和欣赏水平的评估。
3. 学生音乐合作演奏、合唱、舞蹈等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包括技巧和团队合作的评估。
4. 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和态度的评价,包括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的评估。
六、教学计划与进度1.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教学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3. 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逐步引导学生提高音乐水平。
七、教学资源与材料1. 准备必要的教学资源,包括音乐教材、乐谱、音响设备等。
2. 搜集和整理优秀的音乐作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3. 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
八、课堂管理与纪律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律性。
四年级下册全套音乐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全套音乐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高、节奏、音符、音阶等,能够识谱和简单演奏乐器。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2.1 音乐基础知识各种音符、节奏、音高、音阶等基础知识,让学生能够识谱和简单演奏乐器。
2.2 音乐欣赏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流行、民族等,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3 音乐创作与表演通过创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音乐基础知识的和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3.2 教学难点音乐创作与表演的技巧和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实践、创作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在中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音乐作品创作和表演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音乐水平和综合素质。
六、教学计划请参考附件《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七、教学资源请参考附件《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资源》。
八、教学建议请参考附件《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建议》。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反思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以上为四年级下册全套音乐教案的初步框架,具体内容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期音乐教案(精选5篇)

四年级下期音乐教案(精选5篇)四年级下期音乐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感受歌曲里一家三口唱歌的快乐,能随音乐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节奏。
教学重难点:1、能由浅入深地认识歌曲的结构,通过感观和体验,认识到乐曲的特点。
2、享受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和成功。
教学准备:1、已熟悉碰铃、串铃和哨子三种乐器的使用方法。
2、每人各一套乐器(碰铃、串铃、哨子)。
教学过程:一、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
1、入室完整地欣赏歌曲。
导入语:今天梁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听?听完后你要告诉我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这首歌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小结:原来这是一首蒙古族的问答歌。
3、演示课件,第二遍完整欣赏歌曲。
提出要求:“这次我们来听听蒙语版的歌曲,请你们听听歌曲里共有几段?到底是不是有问有答的?每一段是谁问谁答的?”4、小结:三段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自由讲述,老师作总结)二、分段欣赏歌曲,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不同的演唱。
1、欣赏第一段,用不同的动作为歌曲伴奏。
――“现在我们来欣赏第一段,请用不同的动作为不同角色伴奏,但注意要一拍一拍来打节奏。
”2、能做出代表动作的学生示范。
(大家学着做)3、激发学生做出女儿和爸爸同时出现的动作。
――“女儿来了(拍手),爸爸来了(跺脚),那么女儿爸爸一起来的时候怎么办呢?”4、欣赏第二段,创编不同角色的动作。
――“第二段又是谁问谁答的呢?那么妈妈声音可以用什么动作来伴奏呢?”5、同样方法欣赏第三段。
6、边看课件,完整地拍打身体的节拍演奏这首歌曲。
三、选择乐器进行节奏乐演奏。
1、乐器与歌曲的角色配对。
2、提出演奏要求:“愿意帮助谁就选择对应的乐器,但是音乐没开始,我们的小乐器需要先休息的哦。
”3、看指挥,学生进行分角色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引导学生每人使用三种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演奏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1、提出演奏方法和要求:边看图谱边操控乐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窦新成第一单元林中的鸟声教学目标1、用深情、优美的歌声表现《小鸟请到这里来》的美好心愿,做到二声部合唱声音谐和。
2、初步了解民族乐器唢呐,对优秀的民间器乐作品产生兴趣,对民间的艺术家产生敬重之情。
3、通过讨论,在进一步理解歌曲内涵的基础上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知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对《小鸟请到这里来》歌词和曲谱有较深入的理解,演唱时声情并茂,二声部合唱声音谐和、动人。
教学难点《小鸟请到这里来》二声部合唱时,声部准确,声音谐和。
课时划分三课时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乐谱及卡片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和欢快活泼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2、通过学唱歌曲、用画笔画出理想中家园的模样和以小鸟的身份给人类说几句话,让学生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只有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才能使我们生存的世界更加美丽。
教学重点和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型易出错,较难学唱。
2、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这节课的重点所在。
教具准备:录音机、电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老师想考大家一个小问题,人类有很多作词作曲家为小鸟写了很多的歌曲和乐曲,你们知道有哪些吗?(生答)二、范唱:小鸟们知道的可真多,接下去,老师将带大家去一个好地方,没有污染,只有绿树、鲜花、清泉的好地方。
三、讨论:小鸟们,这儿的感觉怎么样?(生答),你们喜欢这儿吗?(生答),那好吧,就让我们用歌声呼唤其他的伙伴们,一起来到这个“鸟的天堂”生活吧!四、学唱歌谱:小鸟们,我们先来熟悉一下旋律,你们平时怎么样唱歌?五、学唱歌曲:1、随琴轻声唱歌词,我们现在试着填入歌词演唱一下。
(随琴伴奏演唱)2、分析学习:接下去我们做一个小侦察的游戏,小鸟侦察员们,有没有准备好,搜索范围《小鸟,请到这里来》的歌词卡片,侦察任务:歌曲旋律哪些是相同的?比一比,哪组小鸟任务完成的既快又准确,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生答)六、完整演唱歌曲:小鸟们生活在这么美好的环境中,你们开心吗?快乐吗?你们觉得这首曲子可以用什么样的颜色来表现?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这首曲子?(生答:愉快、活泼)让我们一齐用歌声表达此刻的心情。
七、课堂拓展,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1、看环境污染片:小鸟们,多么向往那只有绿树、鲜花、清泉的好地方,但------(放有关环境污染的课件),看完以后告诉老师你们愿意在那儿生活吗?这段录像你们觉得用什么样的颜色来表现?(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看环境污染的课件,让学生感到环保的重要性,感受美与丑。
)2、画理想中的家园,给人类说几句话提一些合理化建议:师:你们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吗?(生答),你们觉得这段录像用什么样的的颜色来表示?(生答)。
我想,没有一只小鸟愿意呆在这黑色的家园里生活,就让我们拿起手中五彩的画笔,画出理想中家园的模样吧!此时此刻,你们心里肯定有许多的话想对人类说,你们可以写下来,还可以帮助人类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整个过程放歌曲伴奏录音。
)(设计意图:通过画、写、说等一系列手段,训练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使学生对爱护鸟类,进行环保的必要性有了深层的认识。
)八、师总结是啊,鸟类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不但要爱护鸟类,更要爱护鸟类的家——大自然,因为这不仅是小鸟的家,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家园,为了我们生活的更加美好,这就需要同学们共同来呼吁:让全校、全社会、全中国、全世界一齐来植树造林,让工厂烟囱的黑烟不再飘起,排水管的污水不再流淌,到处充满鸟语花香。
最后,让我们的小鸟伴随着歌声放飞到美丽的家园中去吧!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林中的鸟声》教学目的:通过欣赏,了解歌曲演唱的形式,并能为歌曲划分乐段,学习歌曲中少年儿童为祖国的绿化事业所作贡献。
教学重点:欣赏乐曲教学难点:根据音乐的重复与对比来区分乐曲段落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太阳出来了二、复习1、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上波音记号。
2、集体齐唱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三、小组展示:各个小组以《小鸟,请到这里来》为素材,各自准备节目,并演出。
看谁演得好。
评比出小组优胜,并加以奖赏。
四、欣赏1、出现欣赏课题,跟教师琴声学唱音乐的主题旋律。
2、初听乐曲,请学生听主题音乐共出现了几次?再听听用了什么乐器?3、教师简介乐曲4、分段细听。
(1)欣赏第一乐段这段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唱了什么?(2)欣赏第二乐段歌曲第二乐段是合唱,我们听这段表达了什么情绪?(3)完整欣赏,完成听听想想5、完整复听全曲,讨论乐曲的情绪、速度与节奏6、再次复听全曲,随音乐做动作7、教师小结五、课堂小结从小爱护我们生长的环境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欣赏《百鸟朝凤》教学目标1聆听《百鸟朝凤》这首唢呐独奏曲,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了解唢呐的构造.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
教学工具: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唢呐、钢琴。
教学过程:一、聆听《百鸟朝凤》引导学生思考。
(1)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2)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3)在什么地方看过?在什么地方听过?(4)唢呐演示。
二、.用心聆听、体验,表达听后的感受。
(1)情绪欢快热烈、生动而有趣。
(2)唢呐的特点:音亮大、音色明亮而粗旷。
(3)民间节庆、婚丧喜事和戏曲场面。
三、让音乐调动学生的感受力,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揭示课题。
引导学生思考:(1)鸟类的大王?(2)“朝”意指什么?(3)“百”是什么意思?(4)还可以起其他名字吗?1.动物中的大王是狮子,鸟中的大王是凤凰。
2.“朝”指朝拜之意3.“百”是虚指,表示多的意思。
4.千鸟朝凤、万鸟朝凤、众鸟朝凤等等。
5.哼唱主题音乐。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学生对主题音乐的感受。
四、分段聆听乐曲1.引导学生思考:我仿佛听到……,我仿佛看到……。
2.鼓励学生用文字或者画画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
1.引子:用语言叙述。
2.主题。
3.模拟各种鸟的叫声。
4.小组活动。
5、.小组汇报。
五、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进行二次创作。
小组活动、1.你知道多少鸟的名字?2.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六、小组叙述鸟的名字和怎样保护鸟类?激发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和对环境的保护。
让学生和鸟交朋友。
第二单元绿水江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少先队员采茶歌》。
2、创编采茶的舞蹈动作。
教学目标1、能用纯净、优美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
2、能积极地参与小组的活动,以合作的方式创编几个舞蹈动作。
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1、注意第一小节五度音程的音准。
要具有弹跳感。
2、注意第二小节圆滑线的唱法。
要唱得连贯、柔和,和跳跃的形成对比。
3、注意第三小节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4、第二乐段第一乐句可按顿音的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像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最后一个乐句第三小节的的八分休止符要唱得短而轻。
并要做到声断气连,使歌声既分开又被连贯,寄托着少先队员热爱茶山的情感。
6、演唱时要注意乐句的分句,可引导学生划分乐句,做到正确地换气。
(二)欣赏有关采茶的音乐作品1、器乐合奏《采茶扑蝶》2、广西民歌《采茶歌》(二)创编采茶的舞蹈动作(见相关参考资料)。
1、学生分组合作创编2、指名表演3、集体评价4、随音乐一起表演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教师准备:《西湖春晓》音乐、西湖风景课件、《平湖秋月》的音乐。
学生准备:赞美西湖的诗歌、图片、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
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西湖春晓》的合唱声音效果与歌曲所营造的意境。
2.“走进”西湖,了解西湖。
(1)诗人笔下的西湖。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2)画家与摄影家眼中的西湖(有关西湖的绘画及摄影作品)。
(3)我们眼中看到的西湖(西湖美景欣赏)。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们生长在北方的人们都非常熟悉北方的风景,经常用“大漠黄沙”来形容戈壁,用“银装素裹”来形容北国的千里冰封。
其实江南的美景也是数不胜数,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会说什么呢?(秀美俏丽灵气)师:这些词语用来形容江南美景一点儿也不为过,不是就曾有人把江南的一处风景比做西施,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西湖)师:对,苏轼就曾在诗中这样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可见,西湖有多么的美丽。
二、欣赏《西湖春晓》师:今天,我们就共同欣赏一首赞美西湖的歌曲《西湖春晓》,听一听歌中都唱到了什么?(出示课题并初听歌曲)师:歌中唱到了什么?(朝阳柳梢绿水、青山)师:歌中又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用的是哪种演唱形式?(复听歌曲)教师出示歌词。
师:这首合唱歌曲多美啊,让我们共同来感受歌中的美景。
教师向学生详解词意。
师:请大家随音乐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播放背景音乐《西湖春晓》)。
师: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优美抒情)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被优美的音乐感染了。
这首歌曲的作曲者贺绿汀就是生在江南,长在江南,他在创作这首歌曲时采用了6/8拍这种复拍子,营造了歌曲亦诗亦画的意境,就像我们正荡舟在西湖之上,欣赏西湖的美丽景色。
师:请同学们边听歌曲边轻声哼唱,并用身体来感受歌曲的韵律。
学生用身体感受歌曲的韵律,并轻声哼唱。
三、拓展──走进西湖1、师:我们从歌曲中感受到西湖的美,可这远远不够,让我们“走进西湖”,更深层地去了解西湖。
请大家交流你所查找的有关西湖的资料。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所查找的关于西湖的资料。
2、师:经过小组内的交流,你能说一说你的感受吗?3、师:西湖历来就被文人墨客所称颂,他们是怎样赞美西湖的呢?朗读(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4、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平湖秋月》。
师:那么让我们来看一看画家和摄影家眼中的西湖又是什么样的?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平湖秋月》。
师:西湖是诗,西湖是画,西湖同样也是音乐家指间流淌的旋律,刚才大家在欣赏诗歌与绘画摄影作品时所听到的音乐,就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音乐《平湖秋月》。
西湖真是魅力无穷,而西湖美丽的传说又为西湖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让我们来听一听西湖的故事。
(向同学们介绍《明珠西湖》《许仙和白娘子》)5、师:文人墨客赞美它,画家描绘它,西湖到底有多美,我想现在就去看西湖,做西湖的画中人,邀请全班的同学和我一起去欣赏西湖的美景。
教师播放西湖风景课件(背景音乐《西湖春晓》)。
生观看课件,欣赏西湖的美景,并随音乐边听边哼唱。
师:西湖的美景真是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其实,在祖国各地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美丽的景色,等待着大家去发现、去观赏。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民乐合奏《江南好》2.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1.感受民乐合奏《江南好》优美而又欢快的情绪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