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诗歌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阅读的诗歌(五篇)

小学三年级阅读的诗歌(五篇)

小学三年级阅读的诗歌(五篇)天上淅沥沥下着雨地上逐步形成了一个湖孩子偷偷的出去淋着雨,将一只只——折好的纸船,依依不舍地,放入雨儿形成的湖看他们,静静的旅行……湖中的树叶和纸船一起飘荡孩子的目光逼迫着纸船绽放最光芒的梦想……【篇二】小学三年级阅读的诗歌夏日,阳光普照黄村,熠熠生辉用她那苍老的肩膀拥抱着一届又一届的孩子们拥抱他们的喧闹抚摸他们的心灵打开他们的心房倾听他们的心声绵长的河水是她柔软的发丝缠绕静静的村庄孩子们踏着水花捉起活泼的鱼儿水仍静静流淌村口的老树是她千年的印记标志着古老的村庄静静地生长夏日的黄村是孩子额上的汗水是广场上舞动的长龙是田地中的一片青绿是河水中欢愉的身影是桌上粉嫩的雪精灵是寻宝旅途中积极地身影是水池边泼起的水花是山腰间的片片青绿是进士第中声声正气成长的路上沿途的风景是支撑飞翔的驿站面临磕磕绊绊想起热浪中的黄村踮脚,旋转世界就是我的舞台【篇三】小学三年级阅读的诗歌世界初始无灯的时代有你照明火红的身躯裹藏着颗奉献的火热的心火苗把你点燃那一束光中依稀隐约的透出那不凡生命的使命微弱的烛光不知伴随着人们多少黑夜的漫长燃烧着那一滴两滴的烛泪宣泄的不是你的伤痛而是告诉人们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无情在火苗中你的价值得以体现那旺盛的火苗在为你的生命倒计时矮小的身躯预示着那个以前火热的生命将要陨落可能你无法留下永恒的刻记但你那以前火热,温存过灯的广泛应用你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躲在人们身后叹息但无论怎样火热的生命奉献的生命永在人们心中【篇四】小学三年级阅读的诗歌我的幸福生活在哪里?在家里。

家里有我两位“朋友”,时而批评我,时而表扬我,这就是我的爸爸妈妈。

我的幸福生活在哪里?在校园里。

校园里有我的同学们,我时而快乐,也时而忧伤,我们一起欢乐徘徊在操场。

我的幸福生活在哪里?在书中。

书本是我无声的小老师,让我既懂知识,又懂道理,还使我学习天天向上。

【篇五】小学三年级阅读的诗歌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离开妈妈,走遍天下。

关于我爱读书的诗歌

关于我爱读书的诗歌

关于我爱读书的诗歌
读书妙处无穷,书香熏染人生。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关于我爱读书的诗歌,欢迎阅读。

关于我爱读书的诗歌1:我爱读书善读书,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而香却在骨里。

我爱读书,书中的奥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喜欢一个人沉浸在书的海洋里,
在那里自由自在地遨游。

我曾被无数优秀人物所感动。

里让我懂得了师生情的珍贵;
里让我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热血创造;
让我明白怎么样勇敢面对困难,面对生活……
我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
不知疲倦地在书的百花园里采集花蜜,
又好像一块海绵,
日夜不停地在知识的海洋中吸水。

我从书中吸取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也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又是假、恶、丑。

书,给我打开知识的大门,
书,提高了我的素养,
书,丰富了我的生活……
有书为伴,孤独也是一种享受,深刻而丰富;
有书为伴,幽静将变得烂漫多彩;
有书为伴,嘈杂也可以宁静和谐……
开卷有益,让我们利用书本来扩大我们的视野,
让书来陪伴我们的生活,陶冶我们的性情,
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吧!
关于我爱读书的诗歌2:《我爱读书》书是知识的海洋
我愿是一叶轻舟
载着理想之帆
在海面上荡漾
书是知识的海洋
我愿是一条小鱼
在海的怀抱里心情欢唱
用毕生的热血开发书中的宝藏
书是知识的海洋
它富饶、浩瀚又宽广
它美丽、博大
蕴含着祖祖辈辈的希望和向往。

关于读书30首古诗

关于读书30首古诗

以下是关于读书的30首古诗,这些诗歌表达了古人对读书学习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阅读所带来的深远意义:1.《将进酒》-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杜甫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4.《秋夕》- 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5.《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将进酒》- 杜甫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7.《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8.《梅花三弄》- 杨洪基不问梅花何日开,但愿枝头常见梅。

9.《静夜思》- 唐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低头思故乡,衣带渐宽终不悔。

10.《书湖阴先生壁》- 朱熹西江夜,凉如水,瓜步中流,突兀起。

龙宫临朝,都白鹭,空濛杜若四周水。

1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杜牧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2.《赴戍》- 鲍防汉将辞家傅士清,四万兵连坐下旌。

三分羽书五出月,一炬微明一树星。

13.《枫桥夜泊》- 张继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4.《夜泊莲花潭》- 杨万里披衣起倚窗前月,对影成三足。

不管风吹浪打,自有渔家天地。

15.《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杜牧察己则可以知人,无求则心安。

将欲歇而亦无风。

16.《夜泊莲花潭》- 杨万里墨梢新秋,长天一色无横。

投身画壁,扑朔吹莎送碧藻。

17.《梅花》- 林则徐徐步踟蹰,静听虚廊夜雨。

冷铁梧凋,影花重复泪痕。

18.《秋夕》- 杜牧云霞出海曙,梦魂萦帝阍。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19.《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杜牧风雨送寒归去,欲别君无言。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以读书为主题的诗歌朗诵稿

以读书为主题的诗歌朗诵稿

以读书为主题的诗歌朗诵稿
书香门第
书籍如同翅膀,让思想飞翔;
书香如同花朵,香气四溢长廊;
读书如同聆听,智慧层层深藏。

书山有径勤为径,书海有波心正澄。

阅尽人生百态,书中世界却永恒。

千山万水皆在册页,经典篇章透露智慧;
乾坤浩瀚尽在空间,文字语言探寻真理。

吾辈痴迷于读书,追求思想和智慧;
吾辈沉醉于文字,尝遍人生的酸甜苦辣。

书籍如同朋友真挚,陪伴我们度过岁月;
书香如同钥匙神奇,打开聪明的大门。

读书是智慧的源泉,滋润心灵的灯塔;
读书是成长的阶梯,开启未来的大门。

让我们心灵舒展,静下来聆听文字的旋律;
让我们心思开放,用文字书写自己的伟大。

尊敬读书的伟大先哲,他们用智慧塑造了时代;
敬畏文字的魅力神奇,它们让我们才华满盈。

阅读是生命的品味,让我们的思想悠然升华;
书籍是心灵的栖息地,让我们的灵魂荡漾飞扬。

读书,让心灵的翅膀展翅翱翔;
读书,让智慧的火花绽放光芒。

让我们拥抱读书的风采,让知识的火焰永不熄灭;让我们追求读书的境地,让智慧的光芒普照大地。

让我们一起跋山涉水,迎接书香的告白;
让我们一起品味人生,感悟读书的大美。

读书,让我们的思想独立;
读书,让我们的心灵丰盈。

书香门第,永远开放;
知识巨塔,永远矗立。

愿每个读书人,都能成为智慧的使者;
愿每个读书人,都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读书,让我们的人生闪耀光芒;
读书,让我们的世界多姿多彩。

关于阅读的现代诗歌

关于阅读的现代诗歌

关于阅读的现代诗歌1. 《读书》:- 作者:佚名- 内容:读书是一次旅行,漫步的是自己的心灵。

打开自己,让文字牵着思想远行。

沿途山川河流,有旖旎风景。

这是快乐的出发,也是幸福的围城。

读书是自己照镜,看见自己,自己的心情。

在情绪里舞蹈,穿越了文字的迷宫。

即便是夜深沉得摸不到边际,也会自信从容。

因为心中有爱,而爱,是人间恒久的光明。

2. 《读书如读人》:- 作者:佚名- 内容:古人曰“开卷有益”,现代人反驳说“开卷并非有益”。

我觉得都有对。

我总认为,读好书如同读好人,哪怕一辈子只读一本好书,也会让你终生受益无穷。

就像你结交了哪怕只有一位好朋友,就会温暖你的一生。

而读坏书如同结交了一位坏朋友,哪怕一辈子只交了一个这样的朋友,他也会将你带向悬崖,让你遗憾终生。

3. 《关于阅读》:- 作者:林金龙- 内容:在床头床尾暗藏几本书,等于积攒着光明。

文字十面埋伏,触碰它,会发出光亮或者发出声响。

阅读入静时,像游牧时光,像偷渡灵魂。

没有浪迹的地方,用心念抵达;没有痊愈的伤口,用美辞弥合。

让不会卷土重来的人生,在书里重新排列组合。

打开心空,复活的文字会牵着你远行,可以穿越千年时空,可以驰骋万里沙场。

4. 《读书感想》:- 作者:佚名- 内容:捧起一本书,帖在心上,不料还未看了几行,就被一些繁杂的事心生忧伤。

二十多年了,我像一只飞蛾,努力去接近那片华彩的霞光,希望通过书和理想给我带来光芒。

生活的所迫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剑,把我历练心志蹉跎地遍体鳞伤。

学会了用肌肤触摸生活的坚硬,生活里的重担一个人放肩膀去扛。

5. 《打开书》:- 作者:佚名- 内容:打开书,我像是站在海边,像是打开了一道面朝大海的门。

静静地坐在门槛,细品蓝天。

或许关于水手的梦已经困倦,文字是浪花,渴望还停留在岸边。

岛屿像图片,任凭思念搁浅。

知识是惊起的波澜,情感像波涛漫卷,思绪扩散。

神奇的梦,在字句之间,凝固成高耸的山峦。

我乘着目光,扬起了帆,将企盼绘满蓝天。

赞美阅读的现代诗歌

赞美阅读的现代诗歌

赞美阅读的现代诗歌在时光的长河里静静徜徉,
阅读,是那把神奇的魔杖。

翻开书页,仿佛打开一扇扇窗,
不同的世界在眼前闪亮。

从古老的神话到现代的诗章,
阅读带着我们自由地翱翔。

它像一位智慧的老友,
默默陪伴,永不散场。

在字里行间,寻到心灵的宝藏,
那些思想的火花,比星芒更亮。

读一本史书,看岁月的沧桑,
帝王将相、英雄儿郎,
在历史的舞台上演绎兴亡。

读一本小说,走进别人的心房,
感受喜怒哀乐、爱恨情长,
像一个隐形的客人,分享他们的时光。

读一首诗歌,如同品一杯佳酿,
那优美的韵律,在心田荡漾。

阅读是一场无尽的旅行,
没有终点,只有风景。

它让我们的灵魂变得丰盈,
在这喧嚣世界里,找到安宁。

解析:这首诗呢,把阅读比作了好多超酷的东西。

就像一开始说阅读是魔杖,这魔杖一挥,那可不得了,打开书就像打开魔法窗户,各种奇妙世界就出现啦。

说阅读像智慧老友,多贴心啊,就一直陪着咱们,不会突然消失。

然后又讲了读不同类型书的感受。

读史书就像看历史大戏,那些牛哄哄的人物都在眼前晃悠。

读小说就像悄悄钻进别人心里,去体验人家的生活。

读诗歌就像喝酒,还是美酒,那韵律在心里晃悠的感觉,可美了。

最后说阅读是没终点的旅行,这就是说能一直读下去,还能让灵魂变得超级饱满,在这乱糟糟的世界里,能找到安静的小角落。

关于读书的诗歌大全【七首】

关于读书的诗歌大全【七首】

【导语】读书可以让整个世界变得更有趣,令⼈⽣变得丰富多彩,让个⼈变得更有品味。

下⾯是分享的关于读书的诗歌⼤全【七⾸】。

欢迎阅读参考!1.关于读书的诗歌 《读书》 读书是⼀次旅⾏ 漫步的是⾃⼰的⼼灵 打开⾃⼰,让⽂字牵着思想远⾏ 沿途⼭川河流,有旖旎风景 这是快乐的出发 也是幸福的围城 读书是⾃⼰照镜 望见⾃⼰,⾃⼰的情绪 在情绪⾥舞蹈 穿越了⽂字的迷宫 即便是夜深沉得摸不到边际 也会⾃信从容 因为⼼中有爱 ⽽爱,是⼈间恒久的光明 读书其实,是在别⼈的故事⾥ 寻找⾃⼰的梦 发现的却是太多的新鲜和陌⽣ 没有后悔和哀怨 只有开阔与包容 别⼈的思想开了花 ⼜结了果 成了可⾼挂枝头的明灯 追求成为期望的象征 ⽽汗⽔却是点燃梦想的⽕种 打开的书页是震动的翅膀 载着我们穿越时空 邂逅神灵2.关于读书的诗歌 《⽉夜读书》 ⽉光皎洁如⽔笼罩⼭野的寂寥 秋⾍鸣叫响彻庭院的幽深 点⼀盏烛⽕照亮西窗 ⼀卷书沉醉了情绪 书中风⽣⽔起 演义⼀段传奇 卷⾥乾坤风云 再现盛世颓废 揽尽千年风霜 谁⾔世事沧桑 倾情⾼歌⼀曲 唱尽繁华似锦 转眼⽔流落花 把满腹愁肠付之⼀纸的华章 谁轻沾罗裙独上西楼遥望 花开的枝头泣露的芬芳 醉酒的梦⾥蝶舞成殇 还会兰指轻抚⼀曲《⾼⼭流⽔》吗 今夜⽉⾊迷茫 聆听深情的过往 还会把⼼事写成风起云涌的感伤 把每次泪流妆扮成哀婉凄凉 每个韵脚⾥似海的幽怨 读不尽的诗篇诉不尽的⼉⼥情长 不曾与古⼈谋⾯或促膝长谈 流淌千古的风情在书稿中体验 寻觅遗落于尘世间的幽⾹ 此时凝神静想窗外风起树摇⽉⾊清凉3.关于读书的诗歌 《读书吧!朋友》 别再虛度年华 別再浪费光阴 读书能够拓宽视野 读书能够开阔胸襟 读书能够明⽩事埋 读书能够⽿⽬⼀新 读书吧!朋友 读书⽅知才华浅薄 书到⽤时如同乞讨⽢霖 书籍如同⼀棵⼤树 读书是在树下乘荫 读书如同栽下⼩树 收获的是⼀⽚森林4.关于读书的诗歌 《读书与梦想》 没有⼀艘⾮凡的战舰, 能像⼀本书, 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以阅读为主题的现代诗歌

以阅读为主题的现代诗歌

以阅读为主题的现代诗歌
1.
嘿,你知道吗?阅读就像展开翅膀飞翔。

当我翻开那本书,哇,是不是就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里面有奇奇怪怪的人和事,就像我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阅读不就是这样吗,带我们去体验不一样的精彩!
2.
哎呀呀,那书的海洋可真大呀!我们就像小鱼在里面游啊游。

你想想,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多有意思呀!难道你不想去探索一番?
3.
哇塞,阅读的时光总是那么美好。

就好像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

我们可以和书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这感觉多棒啊!
4.
阅读的时候,真的会沉浸其中啊!就如同走进了一个梦幻的城堡,周围的一切都不重要了。

这难道不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吗?
5.
阅读的美啊,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

那么耀眼,那么吸引人。

你不觉得吗?我们能从书中发现那么多美好。

6.
嘿,和书相伴的日子多快乐呀!就像有个好朋友一直陪着你。

它给你讲故事,给你力量,多好哇!
7.
哇哦,阅读的力量可强大啦!它能让我们变得聪明,就像拥有了超能力一样。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哟!
8.
哎呀,不知不觉就爱上阅读啦!就像爱上了一个迷人的家伙。

它让我们着迷,让我们欲罢不能,多神奇呀!
9.
阅读的乐趣无穷无尽呀!就好像吃着甜甜的糖果,让人心情愉悦。

你能感受到这种乐趣吗?
10.
嘿嘿,我们在阅读中慢慢成长呀!就如同小树苗一点点长大。

阅读带给我们的东西可多啦,不是吗?
我的观点结论:阅读真的是太棒啦,能带给我们这么多美好和乐趣,我们都应该多去阅读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

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情感、经验去体验作品,对作品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

阅读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着重思考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阅读实用类文本中的新闻,应引导学生从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等方面理解;常用应用文教学,应主要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必作过多分析。

阅读文学作品,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对作品的影响评价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一)、诗歌教学诗歌是作者用丰富的感情、鲜明的节奏、和谐精炼的语言以描绘形象、反映生活的富于创造性的文学样式。

是一种简朴而隽永的情趣,是用一种恰如其分的简朴而隽永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艺术。

1、发挥想象,填补跳跃诗歌因其自然特点的需要总是要用精练、含蓄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信息,因此,诗歌表达上的跳跃成为解读诗歌语言的第一个障碍。

它或表现为时空的压缩,或表现为意象的漂浮,或表现为事情过程的省略,或表现为语气的间歇,甚至是情感的断裂。

鉴赏者就是要将压缩的给予扩充,漂浮的予以明晰,省略的给以添补,间歇、断裂的加以连缀。

如徐志摩《沪杭车中》: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槽声,一林松,一丛付,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催催催!是年轮还是光阴?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这首诗是诗人结束了游子生涯又见故乡风光的感慨之作。

这里的烟、山、云影、水、桥、槽声都是从小熟悉的,因此诗人再见到这些时,亲切之感溢于言表。

但往事中关关节节、美好回忆都省略不言了,留给读者的只有这些浸透诗人情感的物象、声音与色彩的排列。

读者就要将这些跳跃了的内容通过想象、联想去填补,从而领会作者的人生感叹——时间老人如滚滚车轮,稍纵即逝。

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由一些名词排列而成,读这首小令必须展开联想。

读第1句,你脑海里浮现出一幅晚秋黄昏的景色,落尽黄叶的枯藤,无力地缠在似乎失去生命力的斑斑驳驳的老树身上,暮归的乌鸦,发出嘶哑的叫声,一幅充满衰颓、萧杀和死寂氛围的画面,怎么不令天下游子睹物伤情!读第2句,作者把你引到较远的一点的目标,你忽然看到了一幅恬然安乐的家居图画。

一座小桥架在流水上,正通向人家。

在游子看来,这正是能够一享天伦之乐的所在。

恬然、温馨之气,在心中袅袅升起……这不正是游子渴求向往而不可及的“家居之乐”吗?这典型的“家居之乐”是由3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的,它不禁令游子心头涌出不尽的天涯飘泊之苦。

读其余几句,你仿佛看到了这游子在夕阳西下之时,冒着飒飒秋风,让瘦骨嶙峋的羸马驮着,踯躅在风沙弥漫、坎坷不平的道路上。

关山阻隔,游子已归去无期,怎不愁得“断肠”! 2、把握特征,感觉形象艾青在《礁石》中写道:在海浪的扑击面前,“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对礁石的形象,我们只要着重注意它伤痕累累的外形,傲然挺立的姿态,笑傲海洋的表情,就可以把握礁石不怕厄运、坚定不移、顽强不屈的特征,我们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形成整体形象。

3、反复吟诵,感受节奏鉴赏诗歌,首先应加强朗诵。

诵读时应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节奏与感情互为表里:喜悦之情表现为明快轻松之节奏,昂扬之情表现为急促有力之节奏,悲凉之情表现为低沉缓慢之节奏。

同时,节奏还由韵律所支配,从而形成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如读有的人第一节节奏应缓慢。

为了加强对比,在“有的人”和“他”的后面,都应有小的停顿。

前一句“死了”语调应低沉,后一句“活着”语调应高昂,体会诗人揭示的两种不同的人生意义。

这一节押同一韵脚,形式整齐,富于节奏感。

通过吟诵,收到“击节吟咏,曲尽其妙”之效。

4、品评技巧,品味语言现代诗歌在技巧的运用上可谓千奇百怪,采用了象征、比兴、隐喻,甚至是超现实主义的一些手法,使读者在理解上更为费力。

诗歌语言又是凝练含蓄的,所以鉴赏时不能用抽象的方法去分析,否则会失去诗歌固有的韵味与情趣。

另外,现代诗歌还借助各种修辞手段,使语言富有节奏感、韵律美。

如舒婷的《双桅船》: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另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野里全诗的主要手法就是象征。

“双桅船”象征了人的一种不断追求的精神品质,“岸”象征了人不断升华的生活境界和理想,“风暴”象征了人生中的困难、挫折和挑战,“灯”象征了一种希望,而“风”又象征了一种动力。

作者借助这一系列的象征性的形象,以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激励人们要像双桅船那样不怕挫折,不惧困难,去面对自己的生活,永不放弃,要充满信心和勇气,不知疲倦地将生命之舟由“天涯”驶向“海角”。

该诗语言采用反复、回文手法,使句与句、节与节、意象与意象都显现出一种跌宕起伏、腾挪流转的韵律美。

诗人的眼睛是点铁成金的眼睛,我们在欣赏时要运用自己的艺术联想和想象把这些辞藻还原为一个个生动的意象,进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5、捕捉意象,体察意境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与自然界的客观物象融合后的一个整体。

解读诗歌的内涵往往要从体察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人手,而意境的体察要捕捉住诗歌中涉及到的人事物景、草虫鱼鸟等意象,只有抓住这些主客观的融合点——意象,才能关照诗歌画面,感悟此时此景此人,进而体察此情此意。

如卞之琳《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全诗营造了一幅和谐完整而又充满浪漫情调的意境,这一意境又是由两组意象组合而成的,其间,明月、窗子是“你”眼中的风景,而“你”又成了“看风景人”眼中风景的一部分,这种意象,既具体又飘渺,似梦一般。

初读好记,深思则难懂,但诗人又不明说。

读者尽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理想、人生、心灵或者情爱等等内容比附上去。

6、抓住诗眼,感悟含蓄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中能揭示旨趣的关键句。

如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从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传说想象开去,想到他俩在金风玉露中短时相逢的美满,进而推想到他们离别之时如何依依不舍,最后一定相互安慰,唱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最后两句就是理解这首词的“眼”。

只要两情永远相爱,哪在乎天天在一起,这种真挚深刻的感情和庸俗的想法不同。

反复玩味这两句,体味用牛郎织女传说只为寄托,结语才是真意.诗人是在吟唱人间对真挚爱情的追求。

7、把握感情,揣摩主题诗歌教学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加以解读。

诗歌的主题,尤其是采用了一些现代派手法的诗歌,其主题的揣摩就显得困难得多。

如顾城《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诗中的“你”、“我”所指显然是不确定的,但又不是完全的陌生,而“你”对“云”和对“我”的态度又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亲近,后者冷漠。

这究竟是因为什么造成的呢?答案很简单,诗人要说明的是常人在相处中总有那么一种戒备或排斥的心理,因此诗人的“远”和“近”也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空间距离,而是一种心理距离。

又如: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诗写得很美,粗心的读者难觅得它是一首讽刺诗。

“五侯”是东汉专权的宦官。

原来寒食节这一天是禁火的,只有五侯家可以得到皇帝的恩赐而点蜡烛。

唐肃宗、代宗以来宦官专权,不亚于汉朝的五侯,这首诗表面上只是寒食的景色描写,实际上则是以汉刺唐,典故用得十分巧妙。

总之,诗歌的鉴赏是有章可循的。

除了上面的方法外,还有许多:从修辞方法来赏;从创作风格来赏,从诗人个人艺术风格特点来赏,熟悉诗歌常用的这些方法,品赏诗歌的旨趣和意蕴就更容易了。

附诗歌教学课例:《赤壁怀古》教例评析教例简述:教学步骤一、播放《念奴娇·赤壁怀古》和王维《鸟鸣涧》的配乐朗读录音。

二、对比这两首词的朗读及配乐朗读录音的风格,了解《赤壁怀古》的风格是“豪放”。

三、提问:从什么地方体现出了这两首诗词在风格上的区别?(师生一起对两首诗词的意象特征给人的审美印象作比较分析:夜静,春山柔和形象的力度感上引导学生归纳出我国古典美学的两个审美范畴:阴柔与阳刚。

四、出示小黑板,让学生抄下姚鼐的一段话: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舞骐骥;其光也.如暴日,如火.如金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

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波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鹤之鸣而入寥廓;其于人也,谬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

五、教师向同学们扼要地讲解了“阳刚”、“阴柔”的理论内涵。

六、指导学生举一反三,从所学过的诗词中作举例分析,使之初步学会从一个侧面去欣赏古典诗词的方法。

评析之一:此教例有三美。

一是教学手段美。

两首诗词的配乐朗读如清泉汩汩,如波涛滚滚,一篇参读文献字字生辉,课堂自洋溢着艺术气氛。

一是教学方法美。

两首诗词的比较赏析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层次,姚鼐文章的穿插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力度。

一是教学思路美。

感知(从审美知觉起步——赏析(从意象特征上审美)——迁移(丰富审美认识)——深化(点拔审美理论)——实践(进行审美体验)等五个环节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在浓厚的审美氛围中进行。

评析之二:此教例有“一波三折”之妙。

作者简介、诠释、讲解这一套直统统的程序被改革一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宕开一笔,听录音,让诗词的文学风格沉淀于学生的感知中。

此一“折”。

再添加一笔,作比较。

《鸟鸣涧》严格说来不与《赤壁怀古》构成比较,引进它的作用是鲜明地烘托出课文的“豪放”风格,让学生的审美感知愈加深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