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诗歌阅读答案
南歌子黄庭坚阅读答案

南歌子黄庭坚阅读答案
南歌子·槐绿低窗暗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写的一首词,接下来为大家推荐的是南歌子黄庭坚,欢迎阅读。
10.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1)首句中写景在词中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末句在平白的叙述中蕴含了 ___哪些情感?(2分)
答:
10.(4分)(1)(2分)首句写景表现了槐叶浓绿,榴花火红,以“窗暗”、“眼明”渲染叶之绿、花之红,以乐景写哀情,衬托了词人离别的伤感之情(1分)。
(2)(2分)末句蕴含了 ___对离别的感伤和无奈、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南歌子黄庭坚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辛弃疾《南歌子·新开池戏作》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辛弃疾散发披襟处,浮瓜沈李杯①。
涓涓流水细侵阶。
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
画栋频摇动,红葵尽倒开。
斗匀红粉照香腮。
有个人人,把做镜儿猜。
【注】①亦作“浮瓜沉李”。
语出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
”谓以寒泉洗瓜果解渴。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人散开头发,解开衣襟,这既反映夏夜天气闷热,更体现了词人的爽朗豪迈。
B.池中流水滑涓,水势轻缓,但也日复一日地侵蚀着台阶,对此,词人坦然待之。
C.“池儿”、“月儿”的称呼轻松有趣,词人对“池”与“月”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D.池边有一女子,以水池为镜,梳妆打扮,天真活泼的形象跃然纸上,饶有情趣。
15.本诗名为“戏作”,轻浅自然,妙趣横生。
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中有哪些“妙趣”。
(6分)参考答案:14.B (“日复一日地侵蚀着台阶,对此,词人坦然待之”赏析有误。
侵,结合诗意,应为侵润,“细侵阶”,慢慢地浸润台阶,而非“日复日地侵蚀台阶”。
同时,结合题目“新开池戏作”,此池为新池,“侵蚀”也不合实情。
)15. (1)夏夜闲适生活之趣。
以散发披襟的处所、浮瓜沉李的杯子这样的“谜面”,来暗伏新池这个“谜底”,表现出词人在新池边纳凉的快意、方便、闲适;(2分)语言轻松有趣:“池儿”“月儿”的称呼,轻俗有趣,足见喜爱之情;而“唤个月儿”的措辞,不仅写景由实境入空,更是妙语解题;天下有水则有月,本无稀奇、经词人这么一说,平常的一个意思竟显出盎然的趣味。
(3)池中美景之趣:下阙写彩绘楼阁,秀影摇曳,不觉喧闹,更显空灵静谧;粉荷倒影,似“倒开”池中,明丽如画,池中之景空灵而优美;红妆美人临池照影的倒影,更添雅趣。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名师讲题】李清照《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各题。
南歌子李清照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
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两句“天上”与“人间”对举,人看见星河转,时间流动,帘幕内人无眠。
B. 枕簟凉,词人以孤寂凄苦之情移于物象,泪痕滋,可谓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C. 第四句用语典,表明夜已深,原本合衣而卧的词人,此时无聊得不想再睡了。
D. 用翠羽贴成莲蓬样,用金线族绣莲叶纹,这漂亮的衣衫,词人一直带着穿着。
16. 本词与《声声慢》都是李清照南渡以后所做,请你谈谈对本词中“情怀”的理解。
参考答案:15. C16. (1)这里的情怀是丈夫死后,一个人流寓在外的丧夫之痛,孀居之哀,颠沛之苦,是绝望的,压抑的。
(2)这里的情怀蕴含着深沉凝重的亡国之痛,亡家之悲。
名师讲题: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此时无聊得不想再睡了”错。
夜何其,语出《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夜如何其?夜未艾……夜如何其?夜乡晨。
”总之,“夜何其”,表达是夜已深之意。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的大意是:词人原本是和衣而卧,夜已深,词人解衣欲睡,聊问,是词人自己心下估量,自言自语。
这句见出词人基本整夜未眠,一个人的孤寂之状。
故选项中“此时无聊得不想再睡了”理解错误。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这首《南歌子》为作者流落江南后所作。
根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应作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深秋,赵明诚病卒后,词人痛定思痛的一段时间。
上片着重写环境。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是说夜深;银河随着时间的逐渐消逝,不断地转移着位子。
“星河转”谓银河转动,一“转”字说明时间流动,而且是颇长的一个跨度;人能关心至此,则其中夜无眠可知。
“人间帘幕垂”,是说人静;家家户户都放下重帘帷幕,悄悄地入睡了,而自己却醒着,不能入梦。
南歌子 苏轼 参考答案

南歌子苏轼参考答案南歌子苏轼南歌子,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创作于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轼,以其独特的才华和深厚的情感,将这首词作写成了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南歌子以南国风光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文章开篇便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来展现江南的美丽与独特。
苏轼通过对江南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世界。
江南的风景是如此的独特,以至于苏轼在开篇就感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种美景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再只是贵族的享受。
接下来,苏轼通过对江南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他以“斜阳照墟落,穷巷牵衣过”的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平凡而又温馨的场景。
在这个场景中,男女主人公相遇并相爱,他们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浓郁的江南特色。
苏轼通过对他们的描写,展现了江南女子的温柔和美丽,以及男子的才情和豪气。
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情感,仿佛能够看到他们的微笑和眼神。
然而,苏轼并不满足于仅仅描绘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他通过对江南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加深入的思考。
他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来展示江南的独特之处。
江南的生活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人们在自然的怀抱中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处。
他们与竹子、莲花等自然元素进行互动,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力量。
苏轼通过对这种和谐的描写,呼吁人们要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最后,苏轼通过对江南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他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来表达他对人生短暂和珍贵的认识。
他认为人生如梦,短暂而又美好。
在这短暂的人生中,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时刻,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他将江月作为人生的比喻,将人生的美好与江月的美丽相联系。
他希望人们能够在短暂的人生中,像酹江月一样,用心去感受和珍惜。
南歌子是苏轼的一首佳作,它不仅展现了江南的美丽和独特,还展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对江南的描绘,苏轼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而富有诗意的世界,让读者感受到江南的美丽和独特。
南歌子苏轼阅读答案

南歌子苏轼阅读答案
苏轼《南歌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南歌子苏轼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
不知钟鼓报天明。
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
求田问舍笑豪英。
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两句既写了天气由雨转晴的变化过程,又写了作者归来后疲惫而又自在的状态。
B.本词化用庄周梦蝶及许汜贪恋置产的典故,既增添了思想容量,又使其显得典雅含蓄。
C.“笑豪英”是说自己讥笑某些所谓的英豪,只知置办产业,谋求私利,无远大志向。
D.本词具体写了词人冒雨回家、和衣而睡、酣然入梦,再到湖边漫步的过程,因事抒情。
16.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过程。
(6分)
答案:
15.C(联系上一句“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可以知道词人情感的变化,转为了老年一事无成的自嘲,因此“笑豪英”应该理解为被豪英嘲笑。
)
16.(1)轻松愉悦之情(1分),上片写词人冒雨赶路,归来酣睡,轻松愉悦。
(1分)
(2)老来一事无成的苦闷。
(1分)下片写词人醒后想到归来后“老去”、“才尽”,胸无大志可能会被英雄豪杰嘲笑,心情苦闷。
(1分)
(3)摆脱红尘俗物后的旷达淡然之情。
(1分)湖边沙路漫步,豁然开朗。
(1分)。
《南歌子 (南宋)吕本中》—阅读题答案

《南歌子(南宋)吕本中》—阅读题答案南歌子(南宋)吕本中[注]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
短篱残菊一枝黄。
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
只言江左好风光。
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注] 吕本中〔1084 1145〕字居仁,开封人,徽宗时为大名府帅司傒官、枢密院编修官。
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军攻占北宋都城开封,次年二月,废宋徽、钦二帝,北宋灭亡。
吕本中离中原而来江左〔即江东〕,在高宗驾前供职。
因忤秦桧,秦桧讽御史劾罢之,提举太平观。
绍兴十五年,卒于上饶,年六十二,谥文清,学者称东莱先生。
这首《南歌子》是词人流寓江左时所作。
14、词中提到的重阳是在农历的〔〕。
15、词首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的意境非常接近唐朝诗人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韵脚相同的诗句:鸡声茅店月,〔〕。
16、这首词的上阕为旅途即景,但景中到处含情。
请结合详细词句对此做简要的赏析。
17、有人说,这首词不同于一般的羁旅之作,是别有一番味道在心头的。
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14、九月初九〔1分〕人迹板桥霜〔1分〕15、第一句写斜月映路,暗指人的早行,于驿路、晓霜中稍透羁旅之意。
后一句写路经山野人家所见的景象:竹篱低矮,傲霜的秋菊已经开过,只留下残枝上孤零零一朵黄花。
残字带着霜打风剥的痕迹,而花的黄色又预示了枯萎,都透着凄清默寞之感。
最末一句感叹在乱山深处的旅途中度过重阳,苍凉的心境可想而知。
〔3分〕16、一般的羁旅之行,特别是佳节独处的时候,当然也会令人有难言的默寞和悲伤,但在作此词时不但有一个时令背景〔重阳佳节〕,更有一个非常的历史背景〔北宋灭亡后南渡,流落江南〕。
词的最末说:只言江左好风光。
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江左即是江东,这里指的是南宋统治下的东南半壁河山。
江左风光,历来为生长在北方的文人墨客所憧憬。
但如今身在江东,却并未感到喜悦,由于中原被占、家乡难归,在默寞的旅途中,词人思乡之情不禁更加剧烈,忧国的凄凉心情也更加沉重了。
初中语文-古诗鉴赏练习与答案——南歌子

初中语文-古诗鉴赏练习与答案——南歌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歌子
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
阴阴夏木啭黄鹂。
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
日长偏与睡相宜。
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注:贺铸,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但他秉性刚直,不阿权贵,一生屈居下僚,郁郁不得志。
(1)这首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赏析。
(4分)
(2)作者丰富的感情蕴涵在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
结合这首词的下阕,对此作简要分析。
(4分)
参考答案:
(1)这首词的上阕描绘出一幅闲适恬谈、生机勃勃的夏日风景图(2分)。
点点疏雨在池塘中留下了微微的涟漪,轻风拂面而来。
树木成阴,黄鹂婉转啼鸣,白鹭落在池畔,迟迟不愿离去(2分)。
(2)这首词的下阕表现了作者孤寂落寞、知音难求的情怀和百无聊赖、年华虚度的痛苦。
饮酒而易醉,下棋而敌手难逢,蕴含着知音难求和百无聊赖的心绪;夏日长长,无所事事,最适合于睡觉,作者自我解嘲;睡起题诗,则只能自题自赏,自取其乐。
(4分)。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理解《南歌子》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理解《南歌子》含答案(2023春·江苏·高三统考开学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歌子苏轼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
寓身化世①一尘沙。
笑看潮来潮去、了生涯。
方士三山路,渔人一叶家。
早知身世两聱牙②。
好伴骑鲸公子③、赋雄夸。
【注】①化世:治世,政治清明而有德化的时代。
②聱牙:乖忤违背。
③骑鲸公子:指李白,俗传李白醉骑鲸鱼,水中捉月。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开篇妙用叠词“苒苒”“萧萧”,音韵和谐优美,表现出时令变化和两鬓状态。
B.“寓身”句中词人以“尘沙”自喻,与《赤壁赋》中“渺沧海之一粟”营造的意境相似。
C.词人认为方士求仙、渔人泛舟虽清静恬淡,却不及追随李白写下雄奇诗文有滋味。
D.本词属于小令,语言晓畅,虽有用典,但并不艰涩,且用韵工巧,使全词格律整齐。
2.本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的情感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1.C2.①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感叹。
本词说渐渐地中秋又过,自己已是两鬓花白,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早生华发”一样,都表达了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感叹。
②功业未就、平庸无为的自嘲。
本词说自己为清明时代中的一粒沙尘,有感叹个人渺小,才华无法施展之意;《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自己与年少得志、意气风发的英雄人物对比,突出了对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自嘲。
③超脱尘世、忘怀得失的旷达。
本词说“笑看潮来潮去”,希望与李白相伴,写下豪迈诗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说“人生如梦”,但以酒祭洒江月等,都体现了词人看透世俗、超脱尘世、忘怀得失的旷达。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却不及追随李白写下雄奇诗文有滋味”理解有误,词中并未将方士求仙、渔人泛舟与追随李白写下雄奇诗文进行比较;两种生活实则一脉相承,都是词人超脱旷达的精神体现。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歌子
[宋]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
阴阴夏木啭黄鹂。
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①,难逢敌手棋。
日长偏与睡相宜。
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注】①扶头酒:醇厚浓烈易醉人之酒。
(1)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意象?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的下片描写了哪些事情?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9.①疏雨、池塘、微风、夏木、黄鹂、白鹭。
(2分,答对3个给1分,全对2分)②描绘了一幅恬静、幽美、充满生机的夏日风光图。
(3分)【解析】词的上片出现的意象有疏雨、池塘、微风、夏木、黄鹂、白鹭等景物,疏雨飘洒,微风轻拂,一派清爽宁静的景象。
宽阔的水田里白鹭飞翔,繁茂幽深的树丛中黄鹂啼鸣,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自由宁静、充满生机的。
10.①这首词运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答寄情于事、借事抒情亦可),抒发了词人孤寂无聊难以排遣的思想感情。
(3分)②词人一连写了饮酒、下棋、睡觉、题诗四件生活琐事,但饮酒而易醉;下棋而敌手难逢;寂寂长昼,词人以昏睡相宜来自我解嘲;睡起题诗则只能自题自赏,这些都表现了词人心中的孤寂无聊。
(3分)【解析】词的下片进入对日常生活的描写,饮酒、下棋、睡觉、题诗等,但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
日长偏与睡相宜,字里行间蕴含的仍然是一种百无聊赖的心绪。
赏析:
此词以常见的写景起手。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
见,知、觉的意思,可与第二句的知字互证。
疏雨飘洒,微风轻拂,一派清爽宁静的景象。
这景致并无多少新奇,倒是见知二字颇见功力。
作者不仅以抒情主人公的视角观物,而且让大自然中的池塘观物,池塘感到了疏雨的轻柔缠绵,于是池塘也有了生命力。
便是主人公观物,这里用笔也曲回婉转,不言人觉,而言袖知,普普通通的景物这样一写也显得生动形象、神采飞扬了。
其实贺铸这两句语出杜甫《秋思》诗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接下去两句化用王维《积雨辋川作》的诗句和诗意。
王诗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宽阔的水田里白鹭飞翔,繁茂幽深的树丛中黄鹂啼鸣,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自由而宁静的。
王维描写了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抒写了自己超脱尘世的恬淡自然的心境。
贺铸直用了阴阴夏木啭黄鹂一句,又化用了漠漠水田飞白鹭一语。
不过仔细品味,这白鹭之句,贺词与王维诗所透露出来的心绪还是有所不同的。
王诗是一种带有佛家气息的宁静;而贺词云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似乎在说,什么地方飞来的白鹭哟,怎么刚呆了一会儿就走了。
这何字,这移时,轻轻地向我们透露着主人公的一种心境,他似乎在埋怨什么,在追寻什么,在挽留什么字里行间飘溢出的是一种孤寂和无奈。
而且这上片结句不仅写景,在结构上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使上下片之间暗脉相接。
下片进入对日常生活的描写。
扶头酒,即易醉之酒。
唐代姚合《答友人招游》诗云:赌棋招敌手,沽酒自扶头。
贺铸的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
化用其意写自己饮酒下棋的生活。
喝酒易醉;下棋,对手难逢,这字里行间蕴含着的仍然是一种百无聊赖的心绪。
于是便有结句日长偏与睡相宜。
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夏日长长,无所事事,最适合睡觉。
睡起之后,
只管在芭蕉叶上自题诗,自取其乐。
这之中透露着的是一种自我嘲解,自我调侃。
其实这两句词也有所本。
欧阳修《蕲簟》有句云:自然唯与睡相宜。
方干《送郑台处士归绛岩》有句云:曾书蕉叶寄新题。
下片内容并不复杂,无非是饮酒、下棋、睡觉、题诗等文人的生活琐事,可是借助于易解难逢偏相宜自题诗等字眼,我们还是清清楚楚地感到了作者的孤寂和壮志未酬的愤懑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