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加减简便运算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三篇)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三篇)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教学目标(一)通过教学,学生能比较正确地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式题。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对比、观察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用具教具: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教师: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2.计算下面各题:教师:分数连加、连减为什么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二)学习新课尝试计算例1。

通过订正找出简便的计算方法。

教师: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吗?②例1与准备题比较哪相同?哪不同?(讨论)③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板书:明确: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为了简便,几个分数可以一次通分,然后按照运算顺序依次进行加减计算。

说明:虚线框的部分,我们在计算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去想,但在做题时这一过程可以省略不写,而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教师: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②分两步计算,是一次通分好,还是分步通分好呢?学生尝试计算并订正。

教师:①怎样计算简便?②为什么分步通分简便一些?说明:虚线框的通分过程,以后计算熟练了可以不写,或写在草稿纸上,也可以直接写出结果,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教师:结果要注意什么?(三)巩固反馈1.做一做。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3.按照下图的计算步聚列出综合算式,并算出得数。

4.思考题:华和王英比,谁高一些?高多少米?(四)课堂总结(学生总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为了简便,几个分数可以一次通分,然后按照运算顺序依次进行加减计算。

如果有小括号,用分步通分的方法比较简便。

教师: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最后结果要化为最简分数。

(五)布置作业课本140页练习三十一,1,2。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加减法1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加减法1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加减法1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数加减法的概念2. 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3. 分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分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分数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进入分数加减法的学习。

2. 讲授:讲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演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讲解分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本上的分数加减法练习题。

2. 家长出题,让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课后,要及时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和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培养起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详细的补充和说明:1. 导入环节(约5分钟)- 通过复习分数的基本概念,如分数的定义、分数的读写、分数的等价变换等,为学生复习和巩固相关知识,为学习分数加减法打下基础。

五年级分数加减法教案

五年级分数加减法教案

五年级分数加减法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运算。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分数的加减法示例题目卡片。

2. 学生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约5分钟)1. 引出分数的加减法的概念。

与学生一起回顾分数的表示方法和基本概念。

2.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二、呈现新知(约10分钟)1. 出示示例题目卡片,解答与学生一起分析并解决示例题目。

示例题目1:2/3 + 1/3 = ?示例题目2:3/4 - 1/4 =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理解加法和减法的计算规则。

三、探究新知(约15分钟)1. 给学生分发练习本,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目。

练习题目1:1/2 + 1/4 = ?练习题目2:2/3 - 1/6 = ?练习题目3:4/5 + 2/5 = ?练习题目4:3/4 - 1/4 = ?练习题目5:3/8 + 2/8 = ?练习题目6:1/2 - 1/3 = ?练习题目7:5/6 + 1/6 = ?练习题目8:7/8 - 1/8 = ?2. 逐个核对答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四、巩固新知(约10分钟)1. 召唤几位学生上台解答一些题目,并逐步增加难度。

题目1:1/2 + 1/3 = ?题目2:2/3 - 1/6 = ?题目3:7/8 - 2/8 = ?题目4:5/6 + 3/6 = ?2. 强调整理答案时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结果的正确性。

五、总结归纳(约5分钟)1. 与学生一起总结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的规则,并进行概念的梳理。

2. 提醒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巩固今天所学内容。

六、作业布置(约2分钟)1. 完成练习本上的剩余题目。

2. 要求学生将课后习题写在练习本上,并明天交给老师检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参与讨论、独立练习和整理答案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表现积极。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让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应用和探究,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一】一教学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二)教材第119 页的内容及第121 页练习二十三第5 ? 8 题。

二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 .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

3 .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四教具准备投影。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简算的依据。

53 + 36 + 64 + 97 1 . 5 + 3 . 8 + 6 . 22 .全班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加法运算定律的字母表示形式。

3 .老师板书:加法交换律:a + b = b 十a加法结合律:a + b +c = a 十(b +c)(二)教学实施1 .老师设疑:当上面式中的字母表示分数时,这个定律还适用吗?2.出示教材第119 页的例2 ,学生计算两边是否相等,集体交流结果。

提问:① 两组算式的特点各是什么?(两组算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都相同,第一组中加数交换了位置,第二组中改变了加的顺序。

② 这一特点与整数加法的什么运算性质相同?(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3 .结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4 .完成教材第119页“做一做”的第l 题及第121 页的第5 、7 题。

学生在教材上填写,集体订正。

5 .完成教材第119 页“做一做”的第2 题。

学生根据数的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进行简算。

集体订正计算过程,并说出简算的依据。

6 .完成教材第121 页练习二十三的第8 题。

学先计计算出3 个算式的结果:然后让学生观察,找规律,归纳出:(≠0)再应用规律计算 + + + 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四)思维训练1 .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2 .请将和填在圆圈中,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相等。

3 . 计算。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如何应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分数加法。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 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 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苏教版

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教学目标:1、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及减法的性质对于分数加减法同样适用,并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及减法性质进行简便运算;培养倾听他人想法、合作学习的习惯。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经历与同伴共享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发现分数加减法也可以应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的性质来简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应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律有哪些?用字母怎样表示?挑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师板书如下:交换律:a+b = b+a加法结合律:a+b+c = a+b+c减法性质:a-b-c = a-b+c2、自主学习,引入新知。

小强在做作业时,碰到了三道比较大小的题目:5273+O 7352+ 43)4132(++O )4341(32++ 545178--O )5451(78+- 师:你能很快帮小强写出答案吗同桌猜测、估计、交流。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每一组的左右两边算式都是相等的,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及减法的性质对分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这些运算定律在分数加减法中同样适用。

二、探索新知1、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显身手。

858372++ 746573++ )12183(85+- 414132-- )8583(72++= 65)7473(++= 1218385--= )4141(32+-= 172+= 651+= 12141-= 2132-= 721= 651= 61= 61= ①认真读题,观察,让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想法,再独立计算,挑两个学生板演,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力。

注意强调书写格式。

②师生共同订正,纠错,提高。

让学生发现每一步的计算结果都要用最简分数表示,这样再往下进行计算时更简便。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和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进行简单的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计算。

理解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提高运算能力。

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体会分数加减法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和价值。

[重点难点]:1.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意义。

2.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

3.掌握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4.能运用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5.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6.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教学建议]: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引入同坟墓分数相加减的问题,让学生在自己探索、自主列式、自主计算、自主说理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不会感到陌生和困难。

第一节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9—90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探讨发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知识间的必然联系,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复习引入1、提问:哪位同学说一说什么是分数单位?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分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教师课件出示一组习题1)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五年级数学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五年级数学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第七课时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能灵活、合理在进行计算。

教材分析: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性质,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材首先通过准备题,复习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使整数加减法计算简便。


着,教学应用加法的地自定笋减法的运算性质,使分数加减计算方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1.用简便方法计算P141准备题
2.说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的性质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应用运算定律和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

二、尝试探索建立模型
1.教学例9
A、出示例9,看一看这三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B、你想怎么计算?你认为这样做简便吗?为什么?
C、反馈。

D、看书P142
2.尝试练习:P142试一试
3.说一说运算定律或性质在加减四则运算中有什么作用?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用简便方法计算P142、1
2.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P142、2
3.应用题
4.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简便计算,你会哪些简便方法?。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教学设计
1.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索分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观点的良好习惯。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复习分数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加减运算规则。
2.介绍分数的连加连减运算,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运算过程,强调运算顺序和运算规则。
3.探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引导学生发现运算规律,总结运算方法。
4.结合实际例题,讲解在分数运算中如何运用运算定律,简化计算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理解运算规则的基础上,学会灵活运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给出以下几个讨论题目:
1.分数的连加连减运算中,如何确定运算顺序?
2.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如何运用运算定律简化计算?
3.结合实际例题,讨论在解决分数运算问题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克服?
2.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
3.培养学生面对数学问题勇于挑战、坚持不懈的精神,增强自信心。
一、导入新课
1.通过一个有关分数的小故事,引出分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
1.让学生尝试计算一些简单的分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题目,观察运算规律。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4课时分数加减简便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99页例2、3及第100~101页练习二十五第5~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2.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

3.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难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6+25+75 215+1038+285+917
要求学生说说:上面各题进行简便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用字母怎样表示?
引导学生说出:整数加法交换律a+b=b+a
整数加法结合律:(a+b)+c=a+(b+c)
2.提问:整数加法交换律中,所指的两个数的范围是什么?整数加法结合律中所指的三个数的范围是什么?(使学生明确都是在整数
范围内)
3.回忆学过的加法,想一想:这些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适用吗?(举例说明)
揭示课题: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减法也适用,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板书课题: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二、新课讲授
1.研究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的适用范围。

教师:这些运算定律中,用字母表示的两个数或三个数,它的范围都包括了什么样的数?
(整数和小数,还有分数)
使学生明确,加法运算定律在计算中都可以运用。

(1)教师出示教材第98页例2。

组织学生学习,并相互交流。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2)出示:计算: ①51761212+
+;②2311
7474
+++。

观察这些加数,注意分母和分子有什么特点并讨论怎样可以使计算简便?(把
112和712结合起来,27和17结合起来,34和1
4
结合起来,使计算简便)
说一说这两道题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①独立练习。

②订正,说说哪里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哪里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③归纳,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先加起来,或凑成整数再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2.完成教材第98页“做一做”的第1题。

3.完成教材第98页“做一做”的第2题。

学生根据数的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进行简算,集体订正计算过程,并说出简算的依据。

4.完成教材第100~101页第5、6、7题,学生在教材上填写,集体订正。

5.完成教材第101页练习二十五的第8题。

学生先计算出3个算式的结果:12-13=16,13-14=112,14-15=1
20
,然后让学生观察,找规律,归纳出:
111011()
()n n n n n -=≠+⨯+,再应用规律计算12+16+112+120
,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6.完成教材第101页第9题。

学生先利用手中学具进行操作,看看应该怎样分?请学生说思路。

7.完成教材第101页第10题,让学生先观察图形特点,想想按什么顺序思考比较简便,让学生先说思路,再进行计算。

9*.先从6个苹果中拿出4个平均分给8个孩子,每人分得1
2
个,
把剩下的2个苹果平均分给8个孩子,每人分得1
4
个。

因此每个孩子
分得:1
2+1
4
=3
4
(个)。

10*. 三、课堂作业
1.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m。

这两根
3.有两根绳子,第一根长58m,第二根比第一根短1
10
绳子一共长多少米?
四、课堂小结
1.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板书设计】
分数加减简便运算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教学反思】
1.复习旧知,为新知作铺垫,新知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以前所学的整数加法运算律有着密切的联系,让学生联系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

2.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运算律的优越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自主探索,形成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老师只是适当地引导,这样学生学习知识学得深刻,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愉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