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尿素氮的测定
实验十三血清尿素氮测定(脲酶—Berthelot比色法)

实验十三血清尿素氮测定(脲酶—Berthelot比色法)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了解血液尿素氮(BUN)在人体营养学上的生理学意义及其在代谢上的重要性。
2 掌握血液尿素氮测定方法及721分光光度计或AT648半自动生化多用仪的使用方法和现代生化检测试剂盒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尿素在脲酶作用下分解生成氨。
在碱性条件下,经次氯酸氧化生成的氯胺与苯酚被亚硝基铁氰化钠催化生成蓝色的靛酶。
其反应式为: CH2NH2N尿素O+HOH脲酶NH3彩+CHOH2N氨基甲酸O-2NH3+CO2氨NH3+OCl-NH2Cl+OH-次氯酸氨胺催化剂NH2Cl+OH+OH-Cl-+H2O+HONH2苯酚P胺基苯酚HONH2+OH-+O2==N——O-+H2O酚靛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1) AT648半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2) 4孔恒温水浴锅1个;(3)振动摇床1台。
2 分组及仪器2人一组,每组仪器包括:(1)试管架1个;(2) 2ml试管10个;(3) 20μl微量加样器1个;(4) 1ml移液管1个;(5) 5ml移液管2个;(6)吸耳球1个;(7)搪瓷盘1个;(8)微量加样滴头;(9)吸水纸。
3 本试剂盒内含5种试剂:(1)脲酶(冻干) 2瓶(2) pH 8.0缓冲液:由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和磷酸氢二钾组成 1×46ml(3)显色剂Ⅰ:由苯酚和亚硝基铁氰化钠组成 1×225ml(4)显色剂Ⅱ:由氢氧化钠和安替福民组成 1×225ml(5)尿素氮标准液(20mg/dl) 2×2ml四、实验步骤1 血清(1)取脲酶一瓶,用23.0ml pH 8.0缓冲液溶解。
(2)于一系列试管中,按下表加入各溶液。
表131系列反应管中所加溶液的量空白管标准管样品管样品(μl)——20标准液(μl)—20—酶液(μl)0.50.50.5 (3)于37℃水浴中保温15min,然后各管分别加入显色剂Ⅰ和显色剂Ⅱ各2.5ml。
血清尿素氮的测定

血清尿素氮的测定【目的要求】1.了解血清尿素氮测定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2.复习尿素的生成机理及其意义。
【实验原理】血清(或血浆)中的尿素,在尿素氮试剂的酸性环境中与二乙酰-肟(DAM)共沸后,可缩合成一红色化合物,称为fearon反应。
其颜色的深浅与血清(或血浆)中尿素的含量成正比,与同样处理的尿素氮标准液比色,即可测算出血清(或血浆)中尿素氮的含量。
【实验材料】1.器材刻度吸管(0.1ml、2ml、10ml)恒温水浴箱分光光度计2.试剂(1)待测血浆(2)尿素氮试剂(3)二乙酰-肟试剂(4)尿素氮标准液【操作步骤】取试管三支按下表操作1:4稀释血清(或0.1血浆)尿素氮标准液0.1(0.02mg/ml)蒸馏水0.1二乙酰-肟0.5 0.5 0.5尿素氮试剂 5.0 5.0 5.0 混匀,置沸水浴中加热15min,立即用自来水冷却5分钟。
分光光度计选用540nm波长,以空白管调零点,读取各管吸光度。
计算及结果分析Array尿素(mg%)×尿素氮标准液浓度*5(mg/ml;mg/100ml)【注意事项】1. 此法灵敏度高,用量极微(一般只需0.02ml血清即可)。
本实验是先将血清用生理水以1:4加以稀释再取0.1ml,故最后计算时,应乘以稀释倍数“5”2. 试剂中加入硫胺脲和镉离子,可增进显色强度和色泽稳定性,但仍有轻度褪色现象(小于5%/h)。
3. 此法操作简单,特异性强,不受其他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如尿酸、肌酸等影响,但应控制好实验条件。
4. 吸管必须校正,使用时务必注意清洁干净,加量务必准确。
5.尿液中的尿素氮也可用此法进行测定。
由于尿液中尿素氮含量高,标本需用蒸馏水以1:50稀释。
如果呈色后吸光度仍超过本法的线性范围,还需将尿液再稀释,重新测定。
【思考题】血清尿素氮测定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测定血清尿素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血清尿素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二乙酰-肟法测定血清尿素氮的实验操作。
3. 了解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其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是血液中尿素氮的浓度,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主要由肝脏产生,通过肾脏排泄。
二乙酰-肟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血清尿素氮的方法,其原理如下:在酸性反应环境中加热,尿素与二乙酰缩合,生成色素原二嗪,称为Feorin反应。
因为二乙酰不稳定,所以通常由反应系统中二乙酰-肟与强酸作用,产生二乙酰,二乙酰与尿素反应,综合生成红色的二嗪。
其颜色的深浅与血清中尿素含量成正比。
三、实验材料1. 试剂:- 碱性试剂:在三角烧瓶中加蒸馏水约100ml,然后加入浓硫酸44ml及85%H3PO466ml冷至室温,加入硫氨脲50mg及硫酸镉2g溶解后加蒸馏水稀释至1升,置棕色瓶放冰箱保存,可稳定半年。
- 二乙酰-肟溶液:称取二乙酰-肟20g,加蒸馏水约900ml溶解后,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升置棕色瓶中,贮存放于冰箱内可保存半年不变。
- 尿素标准贮存液(100mmol/L):称取干燥纯尿素(MW60.06)0.6g,溶解于水中并稀释至100毫升,加0.1g叠氮钠防腐,置冰箱内稳定六个月。
- 尿素标准应用液(5mmol/L):取5.0ml贮存液用去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2. 仪器:- 分光光度计- 离心机- 实验室试管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0、0.5、1.0、1.5、2.0ml尿素标准应用液,用去氨蒸馏水稀释至5.0ml。
- 向每支试管中加入2.0ml碱性试剂,混匀。
- 将试管置于沸水中加热5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
- 以540nm波长,1cm光程,测定各管吸光度。
- 以尿素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测定:- 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0.5ml血清和0.5ml尿素标准应用液,用去氨蒸馏水稀释至5.0ml。
血清尿素氮测定的原理方法及临床意义

血清尿素氮测定的原理方法及临床意义
血清尿素氮(BUN)是反映肾脏排泄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评价肾脏疾病和代谢紊乱的标准检查之一。
BUN的原理方法:
BUN是指血液中尿素的浓度,它的检测是通过测定血液中尿素的含量来完成的。
尿素
是蛋白质代谢的末端产物,经由肝脏转化生成后再经过肾脏排泄。
正常情况下,尿素在肾
小球滤过后主要在肾小管内被再吸收,防止其大量丢失。
血中尿素的浓度,受到肝脏合成、尿素的经肾脏的再吸收、肾脏排泄和肾脏灌注量的影响。
BUN的测定方法包括酶法、光度法、电化学法、液体色谱法等,其中光度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临床意义:
BUN的高低可以反映肾脏功能是否受到影响。
一般来说,BUN增高是肾功能受损的重要指标,包括急性肾损伤、肾衰竭、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泌尿系梗阻等病态情况。
此外,由于肝脏是尿素生成最重要的器官,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也会影响BUN的测定结果。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BUN的测定结果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线索,也可以用来监测肾
脏疾病和代谢紊乱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BUN的测定结果还应考虑个体差异、摄入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
的影响。
在诊断或监测疾病的过程中,应结合临床病史、身体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
综合分析判断。
二乙酰一肟法测定血清尿素(精)

3) 肾后性疾病:所有使尿路阻塞的因素都可引起血液中尿 素含量增高,如前列腺肿大、尿路结石、尿道狭窄、膀胱 肿瘤致使尿道受压等。
2.血尿素浓度降低除婴儿、孕妇以及低蛋白高糖饮食者 外,常见于肝功能衰竭患者。
【注意事项】
1.试剂中加入氨基硫脲和镉离子,可增进显色强度和色泽 稳定性,但仍有轻度褪色现象,(每小时小于5%)。煮沸显色 经冷却后,应及时比色。
2.尿液中尿素也可用此法测定,但因浓度高,需先用去离 子水作50倍以上稀释。
3.尿素浓度以前习惯用尿素氮mg/dl表示,因为一个尿素分 子中有2个氮原子,所以1mmol尿素相当于28mg尿素氮 (1mmol/L尿素相当于2.8mg/dL尿素氮);另外还有以尿素氮 mmol/L表示,则1mmol/L尿素=2mmol/L尿素氮。世界卫生 组织推荐尿素用mmol/L表示,我国卫生部临检中心也已规 定一律使用此表示方法,不再用尿素氮一词。
【原理】本实验采用二乙酰一肟法测定血清尿素氮。二乙酰 一肟法系根据双乙酰与尿素形成二嗪衍生物的有色复合物 的显色反应。由于双乙酰本身不稳定,故用二乙酰一肟来 代替,其反应式如下:
二乙酰在强酸条件下与尿素缩合成红色的4,5-二甲基-2氧咪唑化合物,颜色深浅与尿素含量成正比。因二乙酰 不稳定,故由试剂中二乙酰一肟与强酸作用产生二乙酰。
3.二乙酰一肟法的主要干扰来自血清中存在的含氮化合物。很多其它 化合物在结构中会有尿素的残基,如瓜氨酸、四氧嘧啶和尿囊素,虽然 也会产生一种带颜色的产物,但这些化合物在血清中浓度很低,故很少 引起明显的干扰。另一些其它的化合物在血清中浓度高,但这些色素的 最大吸收峰不同,因此不产生明显干扰。胆红素达171μmol/L、血红蛋 白达10g/L入物(ml) 空白管 标准管 测定管 基础管 回收管
测定血清尿素的方法

测定血清尿素的方法
测定血清尿素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
1. 色谱法:使用气相色谱法或者液相色谱法,将血清中的尿素分离出来,并通过检测其峰值的面积或者浓度来确定尿素的含量。
2. 尿素酶法:利用尿素酶催化尿素水解产生氨和二氧化碳,并采用测定氨的方法来间接测定尿素的含量。
3. 尿素氮法:使用气体分析仪测定氨气,通过转化为尿素以后,测量尿素的氮含量来计算尿素的含量。
4. 尿素代谢率法:通过给予标记有碳14或者氢2的尿素,然后测定排出的二氧化碳或者水的放射性活性,从而测定尿素的代谢率。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实验条件、设备以及研究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会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选择最适合的测定方法。
血清(血浆)尿素氮测定

以空白管调零比色,读取各管吸光度。
【计算】
尿素氮mg% = 测定管/标准管×0.002×100/0.1×5 = 测定管/标准管×10
【参考范围】
5-20 mg/dl
【临床意义】 1.血液尿素浓度增高,可分生理性与病理性因素二个方面。 (1) 生理性因素:高蛋白的饮食可引起血清尿素浓度和尿液排出量显著增高。血
【注意事项】 1.试剂中加入硫氨脲和镉离子可增加显色强度和色泽的稳
定性,还可消除羟胺的干扰,但仍有轻度退色现象,故应及时 比色。
2.尿液中尿素亦可用此法测定,但因尿液中尿素浓度较高, 需将尿液作50倍以上稀释后再行测定。
3.尿素浓度以前习惯用尿素氮表示,尿素分子中含有二个 氮原子,因此1mmol/L尿素等于2 mmol/L尿素氮。世界卫生组 织推荐使用尿素,并以mmol/L表示浓度单位,我国卫生部也已 规定一律使用尿素,不再使用尿素氮一词。
取4只试管,具体操作按下表进行。
加入物(ml)
空白管(B) 标准管(S) 测定管(人) 测定管(牛)
血清
——0.1Fra bibliotek0.1
尿素标准应用液
—
0.1
—
—
蒸馏水
0.1
—
—
—
二乙酰一肟溶液
0.5
0.5
0.5
0.5
尿素氮试剂
5.0
5.0
5.0
5.0
各管混匀后,置沸水中加热15min,取出置冷水中冷却后,分光光度计波长540nm,
血清(血浆)尿素氮测定
(二乙酰一肟显色法)
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包括除蛋白质以外的 尿素、肌酐、肌酸、尿酸、氨基酸、核苷酸、 嘌呤、谷胱甘肽等多种含氮有机物。体内氨 基酸代谢产生的氨,主要经肝脏生成尿素, 而后又主要经肾脏排出体外。因此,血清尿 素浓度的测定是临床上应用较多的反映肾小 球滤过功能的常用指标。
尿素氮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尿素氮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一、概述1、尿素是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血清尿素的浓度取决于机体蛋白质的分解代谢速度、食物中蛋白质摄取量及肾脏的排泄能力。
2、尿素分子量小且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滤入原尿,约50% 可被肾小管重吸收,正常情况下30% ~40% 被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有少量排泌。
当肾实质受损害时,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致使血尿素浓度增加,因此目前临床上多测定尿素,粗略观察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二、检测方法尿素的测定方法大体上可归纳为酶学方法和化学方法。
1、酶学方法先用尿素酶将尿素分解成离子(NH4+)和碳酸根,然后用波氏反应或谷氨酸脱氢酶法,测定反应过程中的离子生成量。
2、化学方法是用二乙酰一肟直接与尿素反应,缩合成红色二嗪化合物,在 540nm 测定其吸光度值。
波氏法和二乙酰一肟法适用于手工法。
3、谷氨酸脱氢酶偶联速率法是在340nm 处通过监测NADH 吸光度值降低速率检测尿素量,较前两种方法有更高的准确度与灵敏度,是自动生化仪最常用的方法。
三、样本收集与处置1、血清和肝素抗凝血浆在二乙酰法、酶谷氨酸脱氢酶、离子导电法中均可应用。
2、氟化物能抑制脲酶反应,故不能用氟化物作为抗凝剂,肝素抗凝剂也不能在脲酶法中使用。
3、尿样本按照1:20到1:50稀释后,可用以上三种方法测定。
4、由于尿素易于被细菌降解,故血清和尿样本在分析前应放置在4~8℃的冰箱中。
四、参考区间成人血尿素:男:(20~59岁)3.1~8.0mmol/L,(60~79岁) 3.6 ~9.5mmol/L;女:(20~59岁)2.6 ~ 7.5mmol/L(60~79岁) 3.1~ 8.8mmol/L。
若表示为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因为1分子尿素中含 2个氮原子,故应将上述数值乘以2即BUN。
五、临床意义1、肾前性疾病常见于剧烈呕吐、幽门梗阻、肠梗阻和长期腹泻等。
严重脱水、大量腹腔积液、心脏循环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等导致的血容量不足、肾血流量减少灌注不足致少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要求
了解血清尿素氮测定的方法及 临床意义。
复习尿素的生成机理及其意义。
实验原理
血清(或血浆)中的尿素,在尿素氮试 剂的酸性环境中与二乙酰-肟(DAM)共 沸后,可缩合成一红色化合物,称为 fearon反应。其颜色的深浅与血清(或 血浆)中尿素的含量成正比,与同样处 理的尿素氮标准液比色,即可测算出血 清(或血浆)中尿素氮的含量。
4. 吸管必须校正,使用时务必注意清洁干净, 加量务必准确。
5.尿液中的尿素氮也可用此法进行测定。由 于尿液中尿素氮含量高,标本需用蒸馏水以 1:50稀释。如果呈色后吸光度仍超过本法的 线性范围,还需将尿液再稀释,重新测定。
思考题
血清尿素氮测定的方法及临床意 义。
作品欣赏 谢谢观看!
实验材料
1.器材 刻度吸管(0.1ml、2ml、 10ml) 恒温水浴箱 分光光 度计
2.试剂 (1)待测血浆 (2)尿素氮试剂 (3)二乙酰-肟试剂 (4)尿素氮标准液
操作步骤
取试管三支按下表操作
试管 测定管 试剂(ml) 1:4稀释血清(或血浆) 0.1
标准管
空白管
尿素氮标准液
0.1
(0.02mg/ml)
蒸馏水
0.1
二乙酰-肟
0.5
0.5
0.5
尿素氮试剂
5.0
5.0
5.0
混匀,置沸水浴中加热15min,立即用自来水冷却5分钟。 分光光度计选用540nm波长,以空白管调零点,读取各 管吸光度。
计算及结果分析
尿素(mg%)=
测定管吸光度 ×尿
标准管吸光度
素氮标准液浓度*5(mg/ml;mg/100ml)
注意事项
1. 此法灵敏度高,用量极微(一般只需 0.02ml血清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本实验是先将血清用生 理水以1:4加以稀释再取0.1ml,故最后计 算时,应乘以稀释倍数“5”
2. 试剂中加入硫胺脲和镉离子,可增进显色 强度和色泽稳定性,但仍有轻度褪色现象 (小于5%/h)。
3. 此法操作简单,特异性强,不受其他非蛋 白质含氮化合物如尿酸、肌酸等影响,但应 控制好实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