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一、历史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王朝,其长达300多年的历史中,有许多辉煌的时期。
其中,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唐朝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这两个时期分别处于唐太宗和唐玄宗即位的时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之一,他统治时期是唐朝历史上的贞观之治。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政治清明、民生安定、军事强盛、文化繁荣。
其中,政治清明是贞观之治最为突出的特点,因为唐太宗李世民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实行了“以德治国”的治国理念。
在贞观之治期间,唐朝创办了太学、翻译了大量的经书、史书、典籍。
在文化繁荣的同时,贞观之治还重视军事强国、统一战争。
唐太宗李世民打过的战役中,以收复长安最为著名,其将领兵蒲田水,与突厥大战而胜。
三、开元盛世唐玄宗继位后,国家经济和政治都进入了一个较为繁荣稳定的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繁荣富庶、文化辉煌、政治宽松。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唐玄宗时期的文学和艺术成就。
在唐玄宗时期,玄宗倡导“以和为贵”,实行“开放政策”和“征求群众意见”的治国理念,推行新法,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国家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
此外,唐玄宗时期还创办了姑苏监狱,以处理治安问题,并从中选拔官员。
在文化方面,唐玄宗时期是中国文学和艺术的高峰时期。
唐诗、唐画、唐乐达到了空前的成就。
同时,唐玄宗还十分重视教育,加强了太学和西安的国子监,为后世留下了重要的文化财富。
四、开元盛世教案开元盛世教案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发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
这个事件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冤狱”的代表之一。
教案的主角是太学生李谏、贾公彦等人,他们在“崇儒学、反佛教”的名义下,被唐玄宗定为叛逆分子,致死刑的人数达到几千人。
教案的背后有许多复杂的原因,其中包括唐玄宗崇尚道教、藩镇割据等问题。
然而,教案不仅导致了大量蒙冤者的悲惨命运,也给唐朝的政治局面带来了严重的动荡和危机。
第0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编教案(含板书设计和反思)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基本史实,通过分析唐太宗、唐玄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老师讲解为主,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
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对学生正确的评价唐太宗。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虢国夫人游春图》)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伟大的、开放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又有“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
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学生回答:唐朝)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伟大的时代是由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继续繁荣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去探究这一历史之谜。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多媒体出示问题:唐朝建立的基本概况)教师讲述:唐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618年,李渊推翻隋朝,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
)2.(多媒体出示问题:李世民登基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李世民的年号和庙号是什么?(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的庙号是唐太宗。
)3.(多媒体出示问题: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读教材,合作探究,在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多媒体出示图片:从唐太宗的名言,他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由此总结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观原因)(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因此,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优秀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了解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培养和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通过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培养和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对“贞观之治”原因的分析,认识“贞观之治”的实质,逐步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4)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2.过程与方法:(1)了解和收集有关唐太宗即位的有关资料,探讨“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围绕唐太宗用人和纳谏及实质等问题开展讨论,最终对唐太宗这一重要的历史人物和“贞观之治”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做出自己的评价。
(2)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唐太宗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调整统治政策与民休息,遂成“贞观之治”。
认识唐太宗的所作所为,虽然是为巩固统治服务的,但合乎潮流,顺乎民意;“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统治比较好的历史时期,它为唐朝的强盛和中华文明辉煌灿烂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贞观新政。
盛世经济的繁荣。
【教学难点】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以及如何看待“贞观之治”。
理解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有效统治与社会经济繁荣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展示玄武门之变的图片。
同学们知道“玄武门之变”吗,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怎么登上皇位的吗,他在位时的统治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二、自主学习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一)“贞观之治”师生共同探讨:1.材料一魏征 唐太宗你知道材料中唐太宗的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吗?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观点?你能举出两个“载舟”和“覆舟”的例子吗?材料二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第一篇: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人教版初级中学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的第二课内容。
所以,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本课介绍的正是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唐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它上承隋朝文明,下启盛唐新气象,应该说,学好《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学好这一单元和整个唐朝历史的基础。
再者,贞观之治上承文景之治、开皇之治,下接开元盛世、康乾盛世,所以学好本课,还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掌握封建社会盛世这个专题知识,为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教学目标为:知识与能力:①通过学习,了解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基本史实。
②掌握“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通过材料分析和历史故事,加深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的认识,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自主获得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组讨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 的道理。
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
(2)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
说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
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
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
对于初中学生,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1 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完整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2)武则天统治期间的措施?
(3)作用或影响?
(4)史学界对她的统治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又称“贞观遗风”。
武则天的统治,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唐朝的鼎盛时期——开元盛世。
(1)“开元盛世”出现在何时?
(2)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3)“开元盛世”的表现?
(4)“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谦虚使人进步的道理,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重点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具体表现。
教学难点
同重点及对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
教具课件
多媒体课件,卡片
学生出席
56人
板
书女皇帝武则天
历史地位或评价
采取措施
作用或影响
史学界对她的统治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又称“贞观遗风”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一、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几组图片,他们穿着的服饰都是唐装,在今天,有很多外国人把中国人叫作唐人。我们到国外旅游,如果想找到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去哪合适呢?唐人街也称中国城。无论服装或是建筑名称,我们能看出来哪个朝代对世界的影响最大呢?究竟是谁奠定唐朝繁盛的历史呢?他又是如何做的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探寻,学习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任务一唐朝的建立
建立时间
开国皇帝
都城
唐朝的第二任皇帝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任务四开元盛世
时间
措施
表现
局面形成的原因
任务二贞观之治
唐太宗治国思想
唐太宗治国措施
表现
局面形成的原因
预
习
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第一章:贞观之治的出现1.1 贞观之治的背景唐朝的建立与统一中国李渊与李世民的父子关系李世民的登基与贞观之治的开始1.2 贞观之治的政治改革中央集权与地方官制的改革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的完善政治纪律与法治的加强1.3 贞观之治的经济繁荣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农业生产的发展商业与贸易的繁荣货币制度的改革与经济稳定的维护第二章:武则天的统治与中宗复位2.1 武则天的崛起与登基武则天的政治才能与权谋武则天登基为帝的历史背景与争议2.2 武则天的政治改革与政策推行科举制度的发展加强中央集权与削弱地方势力推行佛教与文化建设2.3 中宗复位与神龙革命中宗李显的复位背景与过程神龙革命的政治意义与影响第三章:开元盛世的政治改革3.1 玄宗登基与开元政策的推行玄宗李隆基的登基与政治改革的意图推行开元政策的目标与措施3.2 开元盛世的政治制度创新改革官僚制度与选拔官员的机制加强中央与地方的监督与管理推行科举制度的新改革3.3 开元盛世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农业生产与商业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货币制度的改革与经济的稳定增长文化艺术的繁荣与文化交流的扩大第四章: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落4.1 安史之乱的爆发与影响安史之乱的背景与原因安史之乱的过程与战乱的影响4.2 唐朝的衰落与中央政权的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的崛起与中央政权的削弱宦官专权与政治腐败的问题4.3 唐朝的晚期与灭亡唐朝晚期的政治动荡与社会问题唐朝灭亡的原因与历史意义第五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意义5.1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政治影响政治制度的创新与政治稳定政治改革对国家发展的作用与意义5.2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经济与文化成就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的贡献文化与艺术成就的影响与传承5.3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历史地位与价值作为中国历史重要时期的影响与评价对后世政治与文化发展的启示与影响第六章: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社会制度6.1 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贞观之治时期户籍制度的完善开元盛世时期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6.2 婚姻制度和丧葬制度的演变唐朝时期婚姻制度的变迁丧葬制度的改革与对社会的影响6.3 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完善贞观之治时期教育制度的改革开元盛世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第七章: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军事外交7.1 贞观之治的军事改革唐朝的军事组织和战术的改进边疆安全和对外征战的成果7.2 开元盛世的外交关系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往来对外交往中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7.3 边疆地区的稳定与扩张唐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边疆地区的稳定和扩张对国家的影响第八章: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文化艺术8.1 文学艺术的繁荣唐朝诗歌、散文、小说的发展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创新8.2 宗教文化的盛行佛教、道教和儒教在唐朝的传播和发展宗教文化对社会和艺术的影响8.3 学术思想的繁荣儒学、玄学、佛学等学术思想的交锋和发展学术研究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的影响第九章: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民生生活9.1 城市发展与乡村建设长安、洛阳等大城市的发展乡村建设和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9.2 社会福利与救济制度唐朝的社会福利和救济制度对社会稳定和民生的影响9.3 民间风俗与生活习惯唐朝民间的风俗习惯和节日庆典社会风貌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第十章: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遗产与影响10.1 对后世政治制度的影响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政治制度的创新和传承10.2 对后世经济和文化的影响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经济发展对后世的影响文化艺术成就的传承和影响10.3 对民族关系和边疆地区的深远影响唐朝的民族政策和边疆发展对后世的影响对民族关系和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的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六、七、八、九、十章:这些章节详细介绍了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社会制度、军事外交、文化艺术、民生生活以及遗产与影响。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到的一定的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复习提问①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起始位置;②科举制创立的标志。
二、导入新课隋朝为什么像秦王朝一样建立不久就爆发了农民起义?隋炀帝继位后,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加速了农民起义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中,隋炀帝被部下杀死,秦朝灭亡。
三、讲授新课(一)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随后平定了全国。
2. 唐高祖即位以后,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三个人当中,数李世民功劳最大。
太子建成自己知道威信比不上李世民,心里妒忌,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李世民。
李世民为此策划了“玄武门之变”,一举杀死了杀死了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成为新任太子,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贞观。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3.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广纳人才,知人善任。
4. 唐朝时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以进士科最为主要),唐太宗重视文化教育,大力兴办学校。
5. 在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6. 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7.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教案一、教学内容(一)贞观之治1. 概况:贞观之治是唐代初年高僧玄奘(玄宗)推崇的新政府,实行天下大治,中央集权,加强统一,主张深谋远虑,厘革清明,整饬宪法,使行政和法纪严明,司法公正,士大夫勤政,把阻碍唐朝发展的灾祸消除,使唐朝成为实力雄厚,文化鼎盛的一个大帝国。
2. 成果:贞观之治任期内,由于唐玄宗有清明贤惠、恩下田里这一优秀政策,使国家充满活力,人民拥有了安定安安、平等欢喜的生活,国力出现较大发展,政令制更加完善,政治和法制更加严明,国家政治体系实现了一种稳定,社会生活出现了显著改变,文学艺术出现发展的蒸蒸日上的局面。
3. 价值:贞观之治确实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漫长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建立了古代中国的管理形式,使其发展到历史巅峰,贞观之治改变了上古以来国家社会一切实践活动的存在形态,其价值较之以往班主任发展有了质的提升,影响了文化、宗教、政治、经济等的发展和演变,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奠基砖,成为展示唐朝法律和管治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唐朝“贞观之治”的概况、成果、价值等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历史全局、总结古代历史经验中珍贵价值的能力,使学生形成理性、正确的价值观念。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和祖国史学精神,尊重历史,发扬历史文化精神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重点是掌握唐朝“贞观之治”的概况、成果和价值。
四、教学难点难点在于把握“贞观之治”的概况、成果和价值的不同程度,分析探究古代形势的变化和历史上对此影响的因素。
五、教学方法:1. 指导思想方法:通过唐朝“贞观之治”的概况、成果和价值的系统讲解,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唐朝“贞观之治”的概况、成果和价值;2. 互动式教学方法: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贞观之治”的概况、成果和价值,以确定对此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3. 问题设计法:让学生根据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贞观之治”的概况,提出相关的实际问题,以深入理解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兰市中小学教师“两修三课”教案用纸(正页)
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了解李世民、武则天和
唐玄宗治国的基本史实,掌握“贞观之治”和“开兀盛世” 局面
形成的原因及对唐朝的贡献。
过程与 通过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方法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具体表现。
教具课件 多媒体课件,卡片
学生出席
56人
教知识与
技能 学
标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谦虚使人进步的道理,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同重点及对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
任务三女皇帝武则天
历史地位或评价 采取措施 作用或影响
史学界对她的统治称为“政启开 元,治宏贞观'又称“贞观遗风”
从 贞观之治 到 开元盛世
计 预
预习“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相关史实
任务一唐朝的建立 建立时间 开国皇帝 都城
唐朝的第二任皇帝
舒兰市中小学教师“两修三课”教案用纸(副页)
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一、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几组图片,他们穿着的服饰都是唐装, 在今
天,有很多外国人把中国人叫作唐人。
我们到国外旅游,
如果想找到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去哪合适呢?唐人街也称
中国城。
无论服装或是建筑名称, 我们能看出来哪个朝代
对世界的影响最大呢?究竟是谁奠定唐朝繁盛的历史呢?
他又是如何做的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探寻,学
习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二、新授
1.唐朝的建立
(1)建立时间
(2)开国皇帝
(3)都城
(4)唐朝的第二任皇帝
师:提到唐朝,首先回忆之前的朝代是隋朝,隋朝的第二任皇帝是隋炀帝,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的种种劣行引发隋末农民大起义,在江都被部下杀死,
618年灭亡。
同年,唐朝建立,建立者是李学生回答:唐人街学生回答:唐朝
10分
(2)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3)“开元盛世”的表现?
(4)“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三、练习
师出示幻灯片。
四、师生总结
回顾本课内容,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
学生观看视频
阅读后,在小组内交流
讨论任务二(1)唐太
宗的治国思想(2)治
国措施
(3)表现(4)分析
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