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论文

合集下载

儿童视角的作用范文

儿童视角的作用范文

儿童视角的作用范文儿童视角是指通过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以儿童的思维和情感来描述事物和事件。

儿童视角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儿童,还能够拓展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视野。

下面将详细介绍儿童视角的作用。

首先,儿童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儿童。

儿童是一个正在成长和发展的群体,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与成人不同。

通过采用儿童视角,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他们的需求、想法和疑虑。

这有助于建立起与儿童的良好沟通和互动,提高我们对儿童行为和情感的敏感度。

其次,儿童视角可以促进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

儿童是纯真的,他们对事物和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通过儿童视角去观察和思考,我们能够重新审视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

儿童的无知和单纯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事物中的许多细节和差异,从而拓宽我们的认知范围。

同时,儿童的视角也能够启发我们重新思考成人世界的问题和现象,从中寻找到新的思考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儿童视角还能够帮助我们关注儿童权益和问题。

儿童是弱势群体,他们对事物和环境的认知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伤害和欺压。

通过儿童视角,我们可以更好地关注儿童的需求和权益,倾听他们的声音,为他们争取更好的成长环境和待遇。

此外,通过儿童视角的表述,还能够提高人们对儿童问题的关注度,促使社会各界关注儿童权益保护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问题。

另外,儿童视角还有助于推动儿童文学和儿童教育的发展。

儿童视角是儿童文学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通过采用儿童视角,作家能够更好地表达儿童的个性、情感和成长过程。

通过儿童视角的描写,可以使儿童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理解和体验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同时,儿童视角还能够启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发展和成长。

最后,儿童视角也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通过儿童视角了解儿童的需求和感受,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照顾孩子,改善家庭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而在社会层面,儿童视角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叙事视角知识:儿童视角——如何通过儿童视角来探索成长和世界的奥秘

叙事视角知识:儿童视角——如何通过儿童视角来探索成长和世界的奥秘

叙事视角知识:儿童视角——如何通过儿童视角来探索成长和世界的奥秘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常常会忽视儿童的视角,把他们看作是无知、天真的,但是当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待世界,透过儿童的眼睛来探索成长和世界的奥秘,我们会有全新的感悟和体验。

儿童视角是一种纯真、直接的观察世界的方式,通过这种视角,我们可以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世界观,感受到纯真和无邪的乐趣,找回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本文将从儿童的视角来探索成长和世界的奥秘,通过故事、心理学理论等多种方式阐述儿童视角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运用儿童视角来丰富我们的生活和改变我们的看待世界的方式。

一、儿童的世界观儿童的世界观是一种纯真、直接的看待世界的方式。

他们不会因为社会规范或者成人的偏见而对世界产生偏见,他们的感知是最直接、最真实的。

在儿童的眼中,一切都是新鲜的,他们会用好奇、求知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一切。

比如,每一个孩子都会对自己的身边的一切都产生浓厚的兴趣。

家庭中的一些细小的物品,会成为孩子们的玩具,他们会用无限的想象力将这些物品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

这种无忧无虑的心态,让他们对待世界的眼光会不同于成年人,他们会用一种纯真的方式去认识世界。

可以说,儿童的世界观不受外界干扰,纯粹而真实。

二、儿童视角的重要性儿童视角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成年人重拾纯真、天真的心态,重新审视世界。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经历各种磨难和挑战,这些经历会让我们产生负面情绪和认知偏差,失去了对世界纯真、直接的感受方式。

而儿童视角就能够帮助我们重拾纯真、天真的心态,重新审视世界的美好和奥秘。

通过儿童视角,我们可以重新认识和体验世界,感受生活中的小确幸,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儿童的视角还能够启发我们对问题的新思考,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我们能够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面对世界。

三、如何运用儿童视角丰富我们的生活1.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儿童视角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孩子去探索世界的动力,他们会主动的去探索和发现新事物。

透过孩子的眼看世界

透过孩子的眼看世界

透过孩子的眼看世界孩子是上帝赐予我们最美好的礼物,他们用纯真的眼光看世界,带着无尽的好奇和探索精神,让我们重新发现生活的乐趣和美丽。

透过孩子的眼睛,我们不仅能看到世界的新奇和奇妙,更能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探讨透过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的一些感悟和体会。

第一,孩子的眼睛是天真的窗口。

孩子天真无邪,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期待,把一切都看得那么新奇和美好。

他们会在沙滩上捡拾贝壳,会在花丛中追逐蝴蝶,会在夜晚仰望星空,对着满天繁星发出惊叹。

他们会把小小的事情看得那么的重要,会因为一片树叶的变化而高兴,会因为一只小鸟的歌声而欢喜。

他们的眼睛是无尽的美好和纯真,透过他们的眼睛,我们重新认识了世界,重新发现了生活的美好。

孩子是最真实和纯粹的,他们的眼神里不会有任何掩饰和伪装,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当他们开心的时候,眼睛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芒,当他们伤心的时候,眼睛会充满泪水。

他们的眼睛是真诚的镜子,透过它们,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内心的真实和纯粹。

和孩子在一起,我们也会学会放下伪装,学会坦诚以待,学会更加真实和自然地面对自己和他人。

孩子对世界充满无限的希望和憧憬,他们相信生活会更加美好,相信明天会更加光明。

在他们的眼睛里,我们看到了希望的种子,那种永不磨灭的信念和力量。

透过孩子的眼睛,我们也能重新点燃内心的希望之火,重新找回生活的目标和动力。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孩子的眼光,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追求心中的梦想和目标。

孩子的眼睛记录着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从小不懂事的孩童到懂事懂事的青少年,他们的眼睛承载着太多的经历和感悟。

透过这些眼睛,我们看到了成长的足迹,看到了困难和挑战,也看到了欢乐和成功。

和孩子在一起,我们也会重新审视自己的成长之路,回顾自己的点点滴滴,梳理自己的人生轨迹,回味成长的甜酸苦辣。

从孩子的眼睛里,我们学会了成长和进步,学会了从每次经历中吸取教训和智慧。

童眼看世界

童眼看世界
童眼看世界
2023-10-28
目录
• 童年的视角 • 童年的世界 • 童眼看世界的方式 • 童眼看世界的意义 • 童眼看世界的艺术表现 • 童眼看世界的探索与实践
01
童年的视角
纯真无暇的童年
童年是人生中最纯真的时期, 孩子们用最纯真的心看世界,
不受世俗的干扰。
在孩子们的眼中,世界是五彩 斑斓的,他们对每个新鲜事物
童年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需要树立正 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 性等方面的能力。
03
童眼看世界的方式
直观的感知
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往往基于直接的感官体验,他们通过看、 听、摸、闻等方式来了解周围的环境。例如,他们可能会通 过观察树叶的颜色和形状来认识不同的树木,或者通过聆听 鸟儿的叫声来区分不同的鸟类。
丰富。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逐渐失去了 这种纯真的视角,开始用成人的方式 看待世界。然而,保持童心和好奇心
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
孩子们往往没有先入为主的概念和偏 见,因此他们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 理解世界。这种纯真的视角对于培养 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有帮
助的。
珍惜与保护童年
童年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并保护孩子们的童年时光。
都充满好奇和惊奇。
孩子们的思维没有成人的固定 模式,他们更能够发现问题的 不同角度,拥有独特的创意和
想象力。
好奇心与探索欲
孩子们天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 好奇心,他们想要探索世界的 每一个角落。
在孩子们看来,世界充满了未 知和神秘,他们渴望去发现、 去了解。
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他 们成长的动力,也是他们获得 知识和技能的基础。
拓展视野

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孩子是天真纯真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无限的想象力。

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了欢乐和奇迹的地方。

首先,孩子们看到的世界是充满欢乐和笑声的。

对于孩子来说,世界是一个充满欢乐的游乐场。

他们可以在阳光下奔跑、打闹,与家人朋友一起玩耍。

他们对于简单的快乐如同一副宝贝,不需要太多的充实,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微笑就足够了。

其次,孩子们对于世界充满了新奇和无限的想象力。

对于孩子们来说,世界是一个未知的领域。

他们对于每一件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并且能够从简单的事物中发现乐趣和创造力。

比如,孩子们可以用一块布变成一座城堡,一根棍子变成一把魔法棒,他们可以在自己的世界中畅游,无拘无束。

此外,孩子们对于世界的看法是天真的和乐观的。

他们总能够从每一个不顺心的事情中找到美好。

他们相信每一天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每个人都是可以信任的。

他们没有太多的猜忌和预设,他们对于人性充满了信任和好感。

另外,孩子们对于世界的关注点是简单而纯净的。

他们不会关心复杂的社会问题,他们只关注自己周围的事情,比如玩具、游戏和朋友。

他们的生活节奏简单而规律,他们可以在快乐中度过每一天。

最后,孩子们对于世界充满了希望和梦想。

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和期待,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成为任何想成为的人。

他们的梦想不受束缚,他们可以成为一名科学家、一名医生、一名乐师,或者是任何他们想象中的角色。

总的来说,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欢乐、新奇、天真、美好和希望的地方。

他们的世界没有太多的烦恼和负担,而是充满了快乐和无尽的可能性。

对于成年人来说,我们可以从孩子们身上学习到很多,学会保持快乐乐观的心态,看待世界中的美好。

透过孩子的眼看世界

透过孩子的眼看世界

透过孩子的眼看世界孩子,是世界上最纯真、最无邪的存在。

他们用他们独特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去感受世界。

在他们看来,世界是怎样的呢?透过孩子的眼睛,我们或许能看到一个更真实、更美好的世界。

孩子的视角是无拘无束的。

他们还没有被成人世界的规则和条条框框所束缚,他们的眼中只有无限的可能。

无论是一片绿草地上的小花,还是满天星斗的夜空,孩子都能在其中找到乐趣。

他们会用手指指着星星,发出惊叹:“妈妈,天上有好多好多的星星啊!”他们会在草地上追逐小蝴蝶,笑得天真无邪。

从他们的眼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更是一种纯粹的感受,一种对世界的无限热爱。

孩子看世界,是没有负担的,是自由自在的。

孩子的眼中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他们对世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想知道,为什么天会是蓝色的?为什么鱼能在水里游?为什么蝴蝶的翅膀那么美丽?这种好奇心驱使着他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学习,从而慢慢地懂得了很多事情。

他们会在家长的引导下,在书本的指引下,去了解世界,去探索世界。

这种好奇心,推动着他们一步步走向成长,也让他们的心灵永远保持着一种柔软,对世界永远充满了希望。

孩子的眼中没有偏见。

他们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肤色、体型或者外表而对他有什么偏见,他们只看到一个个和自己一样的小朋友。

这种纯净的眼神,让他们不会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而去区分对待别人。

他们会和谁都愿意成为朋友,只要对方能和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

他们的眼中,只有善良、友爱,没有成人世界里那些复杂的情感和关系。

他们能将这份纯净的眼神带给周围的人,让我们在那一瞬间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

孩子看世界的眼光是天真无邪的。

在他们看来,世界是没有坏人、没有欺骗,只有快乐和美好。

他们相信朋友之间永远是真心的,他们相信一切都可以被解决。

当他们在玩耍中发生了摩擦,只要再次被邀请一起玩,他们又会放下心结,重新变成好朋友。

他们的眼睛里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只有简单的快乐和友爱。

这种天真的眼神,譬如一缕阳光,可以照亮任何阴霾的心灵,带给人们温暖与希望。

学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学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学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成为家长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家长们常常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正确看待孩子所面临的问题。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需求。

首先,作为家长,我们需要认识到孩子与成人在认知和表达上存在差异。

孩子的思维方式尚未成熟,他们往往通过直观感受来认知世界。

因此,我们不能用成人的逻辑要求孩子,而应该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的感受和情绪。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与孩子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而不是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延伸。

其次,家长需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和思维。

孩子天生好奇心强,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想象力。

但由于缺乏经验和知识的约束,他们有时候会有一些奇思妙想和不成熟的想法。

而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空间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我们可以通过开放式的对话,鼓励他们表达,并逐步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此外,家长应该主动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孩子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生命,他们对父母的关爱和支持有着很大的依赖性。

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与孩子的情感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和需求。

在孩子困惑或烦恼的时候,我们要给予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塑造积极健康的心态。

最后,家长要提供一个有安全感的学习环境。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我们不能为孩子做出一切决策,而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给予指导和鼓励的方式,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学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是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孩子的认知方式和情感需求,并通过倾听、关注和提供安全感的方式,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孩子身边最亲近的人,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站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

站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

站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我们都知道,为人处世,要学会换位思考,将自己置于对方的立场和角度看问题,体验对方的感受,了解对方的需求,这样才能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同样的,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更应该站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

因为,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开头阶段,世界对他们来说是新奇的有趣的,如若我们一直站在成年人的高度来教导他们,我们就会像在观赏“小人国”的游戏一样,觉得他们的行为都那么幼稚可笑,对他们某些不符合我们成年人要求的行为横加指责,于是便开始出现许多的“不可以”“不行”“不可能”等否定词,而在这些言语中,总会让我们觉得孩子越来越调皮,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教。

以至于开始控制不住脾气,变成河东狮,在我们认为孩子不听话,调皮捣蛋的时候,吼上一吼。

然而这些所谓的不听话,调皮捣蛋是我们站在成年人的高度来看的。

例如我们小2班坐校车的小朋友,因为来接他们的校车都要五点多才来能,所以每天在等待车来的这段时间里,他们都会成群结伴的嬉闹,叫喊,在整个教室跑来跑去。

有段时间里,我都会严厉的批评他们,让他们在座位上坐好,不许交流,不许乱动,乖乖等车来接。

可是,安静不到一两分钟,他们又开始起来乱跑,然后我又开始再严厉的批评。

周而复始,那段时间里,每天放学,我一直在重复这样的事,感觉特别的累。

后来有一天放学,他们依旧在嬉闹,我也索性懒得管他们,后面,我突然听到他们一起轮流在念那天刚教的儿歌,而且还一边比动作一边念,那时候我内心很惊讶。

因为那天教儿歌的时候,我并没有加上动作。

后来我明白了,在我眼中他们的嬉闹玩耍是一种调皮捣蛋,不听话的行为,然而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嬉闹并不只是玩耍,还是他们学习交流的方法。

如果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老师是大人,个子高,在他们眼中老师就像巨人一样,如果身为老师的我们再时不时以成年人的标准来严格要求孩子,那么在孩子的脸上,有的不会是笑容,而是充满了惧怕,从而对老师敬而远之。

所以,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应当包容孩子,引导他们,关爱他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论语文教师如何深入孩子心世界
塔城市三小霞
容提要:
走进孩子们的世界,用他们的视角看问题,尊重孩子,与他们平等对话,会使教师在他们的心里不仅仅只是授业者的形象,这是一把打开他们心灵的钥匙,也是与他们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关键词:
沟通角度交流视角
一、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孩子,从出生到进入课堂,所有的知识和行为意识的来源是由父母和老师引导的,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没有来到学校之前,父母则是孩子的老师和朋友,家庭教育的特殊性是任何关系无法比拟的。

然而进入学校,成为一名正式的小学生之后,他和父母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孩子会对于教师这一神圣的行业产生尊敬和好奇,因此,在这种环境基础上,我们更应当关注孩子的好奇心和适应性,
比如,在家和在学校是不一样的,做错事情不仅仅只是教育,而是配有一定程度的惩罚措施。

但无论是出于哪一种角度,奖励、惩罚,都应当符合孩子的心理,有一句话,叫做“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孩子的世界都是纯真,无邪的,但是,在学习和孩子天性不能完全共存的情况之下,教育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

“蹲下来”的教育并不是指躯体上的蹲下,而指的是心灵上的“蹲下”,就是和孩子们一起生活,在心深处和他们在一起,尊重理解他们的行为和心态。

用孩子的语言和心灵去和他们对话。

前些天,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一个孩子打死了一只飞蛾,而他在为自己的行为沾沾自喜,而孩子的妈妈却无比的担忧他这种行为,孩子的老师正是我所说的“蹲下去”教学环境中的老师,她引导孩子去给飞蛾制作坟墓,小心的安葬它,最后支使孩子去写“墓志铭”的时候,偷偷在飞蛾的坟头上插上一株美丽的小野花。

孩子在这一系列的付出中,明白了爱与希望,生命与美丽的意义。

“蹲下去”的意义就在于此,用孩子的眼光和思考方式,用他们独特的语言和理解能力来告诉他们什么是善良和美丽,这比单一的说教效果要好的多。

我想所谓的教育也许就是这样,爱与耐心,加上孩子能明白的方式。

二、深入孩子的心世界。

有人说,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感情。

爱是打
开沟通大门的桥梁,没有爱就没有沟通。

老师对孩子的爱是要付出一切的,我们要爱学生的全部,包括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走进孩子的心理,意味着教师以父母般的心里对待孩子,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别的孩子才是做教师最重要的师德修养,只有充满爱心,也只有心中有爱,我们才能以爱换回爱,以爱点燃爱,以爱赢得爱。

在日常的交流和沟通之中,我们可以直接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直接告诉孩子,老师爱你,想和你们做很好的朋友。

用自己的爱来融化孩子,叩击孩子的心灵,得到他们的拥护和接纳。

有了爱,我们还要去接纳和包容每一个孩子,帮助他们去树立正确的观念。

很多老师都喜欢活泼、聪明、懂事、伶俐的孩子,但是世界上并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何况是活生生的孩子,我们并不能要求所有孩子都优秀,但是我们可以使在我们身边的孩子都快乐。

据一项心理研究表明:一个孩子是自信还是自卑,都来源于孩子的童年经历。

孩子对他们自己尚且还做不出评价的时候,他对于自己的任何评价都是来源于父母和老师。

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使命,就是使孩子各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而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个学生个性的尊重。

”这也就要求教育者能无条件的去爱每一个孩子,只有你能尊重他,理解他,真正的接纳他,他才能向你敞开心门,也只有这时候,我们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心,深入他
们的世界。

三、同感共情,做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

所谓同感共情,不过是体验和感悟他人的心世界,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一样,同感共情就是打开师生间心灵大门的金钥匙,老师和孩子是两个不同的个体,那么其认识事物的方式方法也就不同,达到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一定不同,这时候,就要求老师能够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多想想问题,所谓“亲其道,信其道”,只有走进他们的世界中去,让孩子们先在感情上认可你,接受你,才能进行单一反复的说教。

缺少这一条,即使你是一名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你的教育对于这一个孩子来说也是失败的。

因此,当我们的孩子犯了错,我们可以尝试着从他们的角度想一想,接纳并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找到适合解决他们问题的方法。

不论孩子错的多离谱,他也不会是凭空的,他一定有自己的理由。

只有确立了这样的观念,我们才能真正的“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理解孩子的感受,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从而确定自己下一步的教育方法。

另外老师在孩子面前不摆架子,不故作姿态,不以势压人,不自以为是也是孩子们容易接受的一种常态。

对于孩子们提出的各种疑问与棘手的问题,老师尽量能答多少就答多少,能帮多少就帮多少。

不因为维护面子不懂装懂,或强加于人,令受导学生望而生畏,
不敢讲实话,讲真话,终而影响教学的顺利进展。

四、和孩子一同成长。

做为一名执教者,我们懂得的知识和理论一般不可能比孩子少,因此,在孩子的角度上看,老师的话全是对的,老师的行为也是完全正确的,这就导致了许多孩子在家里和父母争辩时,一句“老师就是这样说的”让很多家长变得困惑,老师一定就是权威吗?当然不是,事实上,老师和孩子们是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

我们烂熟于心的课本和教案,也许仅仅只是一次小小的春游或者参观就能取代的,更多的时候,孩子的表现能力和表达能力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这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在享受家中学习到比书本更加珍贵知识和独一无二的体验。

在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也能从他们的身上知道最简单的快乐,和最纯粹的幸福。

孩子的长大的过程即是由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儿童和青少年的重要教育者,即教师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仍是社会化的主流。

但必须看到,社会化是终身的和双向的。

在当代中国,未成年人对成年人的教育和影响越来越突出。

成年人必须注意,社会化是双向的,大人可以“化”孩子,孩子也可以“化”大人。

当然我们也要向孩子们学习,受其积极影响,例如成年人看来不成熟的社会性,如孩子的童真、原生命形态未受到污染的美好品质。

陪着孩子成长也是教师的一种幸福,于简单和
不断地努力中去进步和完善自我。

只有我们能够真正的做到倾听孩子,用孩子的眼睛和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孩子们心灵上的领路人,成就最好的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