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练习
(完整版)高中化学平衡移动习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移动一、选择题1.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H2(g)+Br2(g)2HBr(g) B.N2(g)+3H2(g)2NH3(g)C.2SO2(g)+O2(g)2SO3(g) D.C(s)+CO2(g)2CO(g)【解析】对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时化学平衡不移动。
【答案】 A2.对于平衡CO2(g)CO2(aq)ΔH=-19.75 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A.升温增压B.降温减压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解析】正反应放热,要使平衡右移,应该降低温度;另外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所以为了增加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应该增大压强,故选D。
【答案】 D3.在常温常压下,向5 mL 0.1 mol·L-1FeCl3溶液中滴加0.5 mL 0.01 mol·L-1的NH4SCN溶液,发生如下反应:FeCl3+3NH4SCN Fe(SCN)3+3NH4Cl,所得溶液呈红色,改变下列条件,能使溶液颜色变浅的是()A.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水C.向溶液中加少量无水CuSO4,变蓝后立即取出D.向溶液中滴加2滴2 mol·L-1的FeCl3【解析】从反应实质看,溶液中存在的化学平衡是:Fe3++3SCN-Fe(SCN)3,Fe(SCN)3溶液显红色,加入NH4Cl晶体,因为在反应中NH4+、Cl-未参与上述平衡,故对此平衡无影响;加水稀释各微粒浓度都变小,且上述平衡逆向移动,颜色变浅;CuSO4粉末结合水,使各微粒浓度变大,颜色加深;加2滴2 mol·L-1FeCl3,增大c(Fe3+),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加深(注意,若加入FeCl3的浓度≤0.1 mol·L-1,则不是增加反应物浓度,相当于稀释)。
【答案】 B4.合成氨工业上采用了循环操作,主要原因是()A.加快反应速率B.提高NH3的平衡浓度C.降低NH3的沸点D.提高N2和H2的利用率【解析】合成氨工业上采用循环压缩操作,将N2、H2压缩到合成塔中循环利用于合成氨,提高了N2、H2的利用率。
高中化学平衡的移动 专项训练

化学平衡的移动(专题训练)1.某温度时,发生反应2HI(g)H2(g)+I2(g),向三个体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A、B、C中,分别加入①2 mol HI;②3 mol HI;③1 mol H2与1 mol I2,分别达到平衡时,以下关系正确的是()A.平衡时,各容器的压强:②=①=③B.平衡时,I2的浓度:②>①>③C.平衡时,I2的体积分数:②=①=③D.从反应开始到达平衡的时间:①>②=③2.CO2经催化加氢可合成乙烯:2CO2(g)+6H2(g)C2H4(g)+4H2O(g)。
0.1 MPa 时,按n(CO2)∶n(H2)=1∶3投料,测得不同温度下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ΔH<0B.曲线b代表H2O的浓度变化C.N点和M点所处的状态c(H2)不一样D.其他条件不变,T1℃、0.2 MPa下反应达平衡时c(H2)比M点大3.已知反应:CO(g)+3H2(g)CH4(g)+H2O(g)。
起始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充入反应物,不同压强条件下,H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M、N点标记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的ΔH<0B.N点时的反应速率一定比M点的快C.降低温度,H2的转化率可达到100%D.工业上用此法制取甲烷应采用更高的压强4.工业上以CH4为原料制备H2的原理为CH4(g)+H2O(g)CO(g)+3H2(g)。
在一定条件下a、b两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均通入1.1 mol CH4(g)和1.1 mol H2O(g),测得两容器中C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分别为a和b。
已知容器a的体积为10 L,温度为T 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容器a中CH4从反应开始到恰好平衡时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5 mol·L-1·min-1B.a、b两容器的温度可能相同C.在达到平衡前,容器a的压强逐渐增大D.该反应在T a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275.不同条件下,用O2氧化a mol/L FeCl2溶液过程中所测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化学平衡移动习题(最新)

化学平衡移动1.对已达平衡状态的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 2(g)+3H2(g)2NH3(g) △H<0,达到平衡时,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加催化剂υ(正)、υ(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B.加压,υ(正)、υ(逆)都增大,且υ(正)增大倍数大于υ(逆)增大倍数C.降温,υ(正)、υ(逆)都减小,且υ(正)减小倍数小于υ(逆)减小倍数D.在体积不变时加入氩气,υ(正)、υ(逆)都增大,且υ(正)增大倍数大于υ(逆)增大倍数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总是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4.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取下列措施后,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A.加入一种反应物B.对平衡体系加压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5.二氧化氮能形成二聚分子:2NO 2(g)N2O4(g),ΔH<0。
现欲测定二氧化氮的相对分子质量,应采用的适宜条件为()A.高温低压B.低温高压C.低温低压D.高温高压6.对平衡CO2(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O2(aq) △H= -19.75 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A.升温增压B.降温减压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7.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 2O(g)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 O t 1v 正 = v 逆 t v ’正 = v ’逆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 2(g)+3H 2(g)2NH 3(g),当增大N 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 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若减小体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A .①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8.现有可逆反应2NO 2(g)N 2O 4(g),△H <0,试根据下列图象判断t 2、t 3、t 4时刻采取的措施。
(新)高中化学平衡移动习题及答案(供参考)

化学平衡移动一、选择题1.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H2(g)+Br2(g)2HBr(g) B.N2(g)+3H2(g)2NH3(g)C.2SO2(g)+O2(g)2SO3(g) D.C(s)+CO2(g)2CO(g)【解析】对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时化学平衡不移动。
【答案】 A2.对于平衡CO2(g)CO2(aq)ΔH=-19.75 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A.升温增压B.降温减压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解析】正反应放热,要使平衡右移,应该降低温度;另外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所以为了增加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应该增大压强,故选D。
【答案】 D3.在常温常压下,向5 mL 0.1 mol·L-1FeCl3溶液中滴加0.5 mL 0.01 mol·L-1的NH4SCN溶液,发生如下反应:FeCl3+3NH4SCN Fe(SCN)3+3NH4Cl,所得溶液呈红色,改变下列条件,能使溶液颜色变浅的是()A.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水C.向溶液中加少量无水CuSO4,变蓝后立即取出D.向溶液中滴加2滴2 mol·L-1的FeCl3【解析】从反应实质看,溶液中存在的化学平衡是:Fe3++3SCN-Fe(SCN)3,Fe(SCN)3溶液显红色,加入NH4Cl晶体,因为在反应中NH4+、Cl-未参与上述平衡,故对此平衡无影响;加水稀释各微粒浓度都变小,且上述平衡逆向移动,颜色变浅;CuSO4粉末结合水,使各微粒浓度变大,颜色加深;加2滴2 mol·L-1FeCl3,增大c(Fe3+),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加深(注意,若加入FeCl3的浓度≤0.1 mol·L-1,则不是增加反应物浓度,相当于稀释)。
【答案】 B4.合成氨工业上采用了循环操作,主要原因是()A.加快反应速率B.提高NH3的平衡浓度C.降低NH3的沸点D.提高N2和H2的利用率【解析】合成氨工业上采用循环压缩操作,将N2、H2压缩到合成塔中循环利用于合成氨,提高了N2、H2的利用率。
课时作业18: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移动

第2讲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A级全员必做题]1.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2H2S(g)2H2(g)+S2(g)ΔH>0,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合理的说法是()A.加入催化剂,反应途径将发生改变,ΔH也将随之改变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H2S分解率也增大C.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将引起体系温度降低D.若体系恒容,注入一些H2后达新平衡,H2浓度将减小解析焓变是一个状态函数,与反应发生的途径无关,A项错误;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因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平衡正向移动,分解率增大,B项正确;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逆向反应是放热反应,会使体系温度升高,C项错误;体系中注入H2,体系将向H2浓度降低方向移动,但最终H2的浓度增大,D项错误。
答案B2.反应X(g)+Y(g)2Z(g)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解析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减小容器体积(加压)平衡不发生移动,A项错误;加入催化剂可同时同倍数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故平衡不会发生移动,Z的产率不变,B项错误;增大c(X),平衡正向移动,但X的转化率减小,C项错误;此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Y的转化率增大,D项正确。
答案D3.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A.2v(NH3)=v(CO2)B.密闭容器中c(NH3)∶c(CO2)=2∶1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解析该反应为有固体参与的非等体积反应,且容器体积不变,所以压强、密度均可作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该题应特别注意D项,因为该反应为固体的分解反应,所以NH3、CO2的体积分数始终为定值(NH3为23,CO2为13)。
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平衡移动专题练习1.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A.反应混和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C.正、逆反应速率D.反应混和物的压强2.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A.2NO+O22NO2B.Br2g+H22HBrC.N2O42NO2D.6NO+4NH35N2+3H2O3.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 + F2g ClF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 F的转化率增大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 F3的产率提高C.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的转化率降低4.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A.①②B.②⑤C.③⑤D.④⑥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C.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D.a>b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O2;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g N2O4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mol N2O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x>y B.x=y C.x<y D.不能确定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列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对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加热可使颜色变深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H2g+Br2g 2HBrg+Q;反应达到平衡后;欲使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A.升温B.降温C.减小容器体积D.增大容器体积9.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 pC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C.m必定小于p D.n必定大于p10.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11.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2SO3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的是A.1 mol SO2+1 mol O2+1 mol SO3B.4 mol SO2+1 mol O2C.2 mol SO2+1 mol O2+2 mol SO3D.2 mol SO2+1 mol O2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破坏有气体存在的反应的平衡状态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13.在一定条件下;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气体和1mol B气体;发生可逆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则A的转化率为A.67% B.50%C.25% D.5%14.对于平衡体系:aAg+bBg cCs+dDg+Q;有下列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若容器容积不变;升高温度..各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增大B.若从正反应开始;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则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 C.达到平衡时;有amol A消耗的同时有b mol B生成D.若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且a+b=c+d;则当升高容器内温度时..平衡向左移动;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增大15.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2 mol和4 mo1.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A.均减半B.均加倍C.均增加l mol D.均减小1 mol16.反应:PCl5g 2PCl3g+C12g ①2HIg H2g+I2g ②8NO2g N2O+3N2O5③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为a%;若保持各反应的温度和容器的体积都不改变..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A .均不变B .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小C .均增大D .①减小;②不变;③增大17.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2SO 2g+O 2g2SO 3g ; H= 197 kJ/mo1.现有容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在上述条件下分别充入的气体和反应放出的热量Q 如下表所列:容器 SO 2mo1 O 2mod N 2mo1 QkJ 甲 2 l 0 Q 1 乙 l 0.5 0 Q 2 丙l0.5lQ 3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1 mol SO 3气体放热98.5 KjB .在上述条件下每摩尔O 2反应进行到底时放出的热量为197 kJC .Q l =2Q 2=2Q 3=197D .2Q 2=2Q 3<Q 1<19718.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 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nA ∶nB ∶nC=2∶2∶l..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A .平衡向正方向移动B .平衡不发生移动C .C 的体积分数减小D .C 的体积分数不变 19.已知合成氨的反应为:N H 223+29243NH kJ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现升高温度使平衡发生移动;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正、逆反应速率v 变化的是ABCD20.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 、N 的物质的量n 随反应时间t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B .t 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 .t 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 .t 1时;N 的浓度是M 浓度的2倍21.已知反应mA g nB g ()()+xC g yD g ()()+;A 的转化率R A 与p 、T 的关系如图;根据图示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正反应吸热;m n x y +>+B .正反应吸热;m n x y +<+C .正反应放热,m n x y +>+D .正反应放热;m n x y +<+2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 气+N 气R 气+2L此反应符合下面图像;下列叙述是正确的是A .正反应吸热;L 是气体B .正反应吸热;L 是固体C .正反应放热;L 是气体D .正反应放热;L 是固体或液体 23.已知可逆反应aA + bBcC 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在T 1 ;T 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B .该反应在T 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C .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 .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4.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 + YW + Z;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v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对X 、Y 、W 、Z 四种物质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W 、Z 均为气体;X 、Y 中只有一种为气体B .X 、Y 均为气体;W 、Z 中只有一种为气体C.X、Y或W、Z中均只有一种为气体D.X、Y均为气体;W、Z均为液体或固体25.已知:Cs+CO2g 2COg;△H>0..该反应的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移动 练习

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移动1. 某温度时,在体积为5 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Fe(s)与1 mol 2()H O g ,t 1秒时2H ,的物质的量为 0.20 mol, 到第t 2秒时恰好达到平衡,此时2H 的物质的量为0.35 mol 。
(1)t 1 t 2这段时间内的化学反应速率v 2()H = 。
(2)若继续加入2 mol Fe(s),则逆反应速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继续通入1 mol2()H O g , 则正反应速率2H ,的物质的量。
(3)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t 1时改变了某种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填写2项)。
2.在恒温恒压和使用催化剂的条件下,已知: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L 含3 mol 2H 和1 mol 2N 的混合气体,反应达到平衡时有a mol 3NH 生成2N ,的转化率为b%。
(1)若在恒温、恒压和使用催化剂的条件下,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x mol 2H 和y mol2N ,反应达到平衡时有3a mol 3NH 生成2N ,的转化率仍为b%,则x= ,y=。
(2)在恒温、恒压和使用催化剂的条件下,设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x mol 2H 、y mol2N 和z mol 3NH ,若达到平衡时2N 的转化率仍为b%,则x 、y 的关系为,z 的取值范围为 。
(3)在恒温〔与(1)温度相同〕和使用催化剂的条件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L 含3 mol 2H 和1 mol 2N 的混合气体,反应达平衡时2N 的转化率为c%,则b 、c 的大小关系是 理由是 。
3.(1)化学平衡常数K 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 值越大,表示___________,K 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 值___________(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少)(2)在一容积为10 L 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 和H 2O ,在850 ℃时发生如下反应:CO(g)+H 2O(g)CO 2(g)+H 2(g) ΔH <0850 ℃时物质浓度的变化CO 和H 2O 浓度变化如上图,则0~4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___(3)t ℃(高于850 ℃)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表。
化学平稳移动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稳移动练习题(1)一、选择题1.对已达平稳状态的反映:2X(g)+Y(g)2Z(g),减小压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逆反映速度增大,正反映速度减小,平稳向逆反映方向移动B.逆反映速度减小,正反映速度增大,平稳向正反映方向移动C.正、逆反映速度都减小,平稳向逆反映方向移动D.正、逆反映速度都增大,平稳向正反映方向移动2.在必然条件下,可逆反映:N 2(g)+3H2(g)2NH3(g) △H<0,达到平稳时,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加催化剂υ(正)、υ(逆)都发生转变且转变的倍数相等B.加压,υ(正)、υ(逆)都增大,且υ(正)增大倍数大于υ(逆)增大倍数C.降温,υ(正)、υ(逆)都减小,且υ(正)减小倍数小于υ(逆)减小倍数D.在体积不变时加入氩气,υ(正)、υ(逆)都增大,且υ(正)增大倍数大于υ(逆)增大倍数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逆反映的特点是正反映速度老是和逆反映速度相等B.其他条件不变时,利用催化剂只改变反映速度,而不能改转变学平稳状态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能够使化学平稳向放热反映的方向移动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必然会破坏气体反映的平稳状态4.关于任何一个平稳体系,采取下列方法后,必然会使平稳移动的是()A.加入一种反映物 B.对平稳体系加压C.升高温度 D.利用催化剂5.对平稳CO 2(g)CO2(aq) △H= 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纳的方式是()A.升温增压B.降温减压 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6.2007年10月10日,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尔特生日的当天取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以奖励他在表面化学领域做出开拓性的奉献。
合成氨反映在铁催化剂表面进行时效率显著提高,确实是埃尔特的研究功效,下列关于合成氨反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铁做催化剂可加速反映速度,且有利于平稳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B.将氨气从混合气中分离,可加速反映速度,且有利于平稳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C.升高温度可加速反映速度,且有利于平稳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D.增大压强可加速反映速度,且有利于平稳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7.关于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映前后性质不变B.催化剂在反映前后质量不变,故催化剂不参加化学反映C.利用催化剂能够改变反映达到平稳的时刻D.催化剂能够提高反映物的转化率8.关于可逆反映2A2(g)+B2(g) 2A2B(1)(正反映为放热反映)达到平稳,要使正、逆反映的速度都增大,而且平稳向右移动,能够采取的方法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减小压强9.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映 2SO 2(g)+O2(g) 2SO3(g)达平稳后,再通入18O2气体,从头达平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
一、选择题
1.关于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不变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催化剂不参加化学反应
C.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2.对于可逆反应2A2(g)+B2(g) 2A2B(1)(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要使正、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而且平衡向右移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减小压强
3.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 2SO3(g)达平衡后,再通入18O2气体,重新达平衡。
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B. SO2、O2、SO3中18O的含量均增加
C.SO2、O2的转化率均增大
D.通18O2前、通18O2后、重新达平衡后三个时间段v(正)与v(逆)的关系依次是:==、>、==
4.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比纯水中小
B.加压有利于N2和H2反应生成NH3
C.可以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来制取氨气
D.加催加剂,使SO2和O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SO3
5.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X(g)+Y(g)Z(g)+W(s);ΔH>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
6.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2Z(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催化剂⑥分离出Z
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⑥
7.下图为PCl5(g) PCl3(g)+Cl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平衡状态Ⅰ移动到状态Ⅱ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的曲线,此图表示的变化是()
t(min)v t
1v (正)(逆)v
A .降温
B .降压
C .增加PCl 5的量
D .增加PCl 3的量
8.一个 6 L 的密闭容器中放入 3L 的 X(g) 和 2L 的 Y(g), 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
4X(g) + 3Y(g) 2Q(g) + nR(g)达到平衡后, 容器内的温度保持不变, 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 5%, X 的浓度减小 1/3, 则反应式中的n 的值为 ( )
A. 3
B. 4
C. 5
D. 6
9.对于可逆反应mA(气)+nB(气) eC(气)+fD(气),当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时,C
的质量分数(C%)与温度(T )和压强(p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 的质量分数将增大
B.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C.化学方程式中n >e+f
D.达到平衡后,增加A 的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10.右图为化学反应:4NH 3 (g)+5O 2 (g) 4NO(g)+6H 2O (g) ;△H <0 在一密闭容器中
反应的v —t 图。
下列叙述不符合右图所给信息的是
( ) A .t 1时,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O 气体
B .t 1时,缩小容器的体积
C .t 1时改变外界单一条件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一定减小
D .从t 1开始到新的平衡建立的过程中,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
动
二、填空题
11.某温度时,在一个2 L 的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
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至2 min ,气体Z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当反应达平衡时后
①若X、Y、Z均为气体,若此时只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
的2倍,达新平衡时,容器内温度将降低(容器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则该反应为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比原平衡时
(填“增大”“减小” 或“相等”)
②若只加大体系压强,Z的物质的量减少,若Y是气体,则X的聚集状态是12.温度一定时, 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mA(g) + nB(g) pC(g), 达到平衡后, 若将混合气体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 当再次达到平衡时, C的浓度为原平衡时C的浓度的 1 .9 倍, 试判断:⑴平衡向_ 方向移动;⑵C气体的体积分数_ (填增大、减少、不变)⑶.气体A的转化率_ (填增大、减少、不变)⑷ m + n _ p(填“>、<、=” )。
13.如图所示,600K时,在容积可变的透明容器内,反应2HI(g) I2+H2(g)达到平衡状
态A。
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成为原容积的一
半,达到平衡状态B。
按图示的观察方向________(填“能”
或“不能”)看出两次平衡时容器内颜色深浅的变化,理由
是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计算
14.一定温度下,反应2SO 2 + O22SO2,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
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mol,n(SO3)=1.4mol,此时SO2的物质的量应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C 4.D 5.B 6.C 7.D 8. D 9.BD 10. AC
二、填空题
11.⑴3X+Y 2Z ⑵0.05mol·L -1·min -1 ⑶①放热 减少 ②固体或液体
12.:⑴逆反应;⑵减少;⑶减少 ⑷<
13.能;由于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容积减半,压强增大到2倍时,平衡不移动,此时I 2(气)及其它物质的物质的量均不变,但浓度却增大到2倍,故可以看到I 2(气)的紫色加深。
三、计算
14.解:缩小体积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达新平平衡时SO 3增加的物质的量为x ,并设原平衡中n (SO 2)、n (O 2)、n (SO 3)分别为2a 、3a 、4a 。
2SO 2 + O 2 2SO 2
n(平1) 2a 3a 4a
n(转) x x 2
1 x n(平2) x -2a x 21-
3a x 4a + 据题意有
4
.1x a 48.0x 21a 3=+=- 解得:0.2 x 0.3a ==
故达新平衡时SO 2为x -2a =0.40.2- 0.32=⨯
即故达新平衡时SO 2为0.4mol
答案:0.4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