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感受文化影响

合集下载

2.1感受文化影响 上课自用

2.1感受文化影响 上课自用

井冈山精神
中国共产党优良革命 传统的源头
延 安 精 神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的创业精神
雷锋
永恒的精 神
忠于党和人民、舍己为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立足本职,在平凡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螺丝 钉精神”;苦干实干、不计报酬、争做贡献的艰苦奋 斗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企业文化
港台企业:劳其心志,饿其体肤 日韩企业:约束个性,突出等级
欧美企业:以人为本,开放民主
情景探究
思考:这是一则CCTV宣传奥运的公益广告。 CCTV 为什么要 反复播放这条广告?
二、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1、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参加健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 知识,增强劳动技能,而且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 审美水平、思想道德修养。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 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 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诗歌欣赏:
《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思考:“乡音难改”说明了文 化影响有什么特点?请列举事例说 明这种特点具体表现在哪里?
材料展示
数万海内外华人黄帝陵祭祖
乡愁
作者: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情景探究
献哈达
合十礼
拥抱
1. 你知道这些礼节的意义吗? 2.你还知道哪些不同民族或国家的交往礼节?

原创2:.2.1 感受文化影响

原创2:.2.1 感受文化影响

[探究升华4]
第 17 页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万丹省 文登县的华人尽管与当地 人数代通婚,却保留着中 国传统的结婚习俗。
印尼华人结婚仪式
问题: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什么特点?
探究升华
第 18 页
2、深远持久的影响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所谓“深”,主要是就文化对人们的影响程度而言的; 所谓“远”,主要是就文化影响的范围而言的; 所谓“持久”,则主要是指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在时间上
具有延续性的特点。
第 19 页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并不是说人 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三观”一经形成就 终生不变。随着人们生活阅历的变化,人们的文 化素养会逐步提高,人们的“三观”也会相应地 发生变化。
第 20 页
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 核心和标志。它们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 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这启示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
理念生成
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第3 页
1、特定的文化环境。不同的文化环境对人们有不同的影
响,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打上特定文化的烙印。
2、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不同的文化活动对人们的影响
也不同。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可以培养高雅的情趣和高尚 的情操;落后、腐朽的文化活动,则会将人的活动引向歧途。
[探究升华1]
[探究升华3]
第 11 页
随着7月1日的临近,全国各地开展丰富 多彩的庆祝活动:红歌唱响中国,一首首 经典红歌时刻萦绕在耳边,不断感悟中国 共产党的丰功伟绩;诵经典,知党恩,在重温经典中,感悟 中国共产党的恩情……通过这些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提高 了人们的文化素养,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红色文化 的熏陶。

政治必修2 2.1感受文化影响

政治必修2 2.1感受文化影响

青春畅想
政治家说:青春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太阳里充满了希望。
哲学家说:青春是否定之否定的一个规律,是由量变引起的一个质 变
数学家说:青春是一种加法,最多是十六加上一个八。 文学家说:青春是一朵鲜花,开放尽管短暂,却充满了芳香。
音乐家说:青春是五线谱上的一个开音号,乐曲将从这里开始变调。 美术家说:青春是一幅素描,任何色彩都不需要。 理发师说:青春是一头秀发,剪会断理会乱。 厨师说:青春是一道热炒,要趁热把它全吃掉
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情景探究
献哈达
合十礼
拥抱
1. 你知道这些礼节的意义吗? 2.你还知道哪些不同民族或国家的交往礼节?
情景探究
打拱是最常见的见面 礼节,边打拱边寒暄, 很有人情味。
清末人们作揖的 一种姿势,将双 手举到额头前面, 以示对别人的尊 重。
老北京的居民十分注 重礼节,街坊们平时 见面也要作揖打拱。
俗话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请你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 如何正确地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影响人们 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 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充分说明一定的文化氛围、 一定的文化活动,对人的交往方式、交往行为、思维 方式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3)这就要求我们自觉主动地参加积极健康的文化活 动,防止错误思想和活动对自己的影响。这就要求我 们正确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善者而改之。
——知识要点与体系——
文化影响的两个来源
感 受 文 化 影 响
文化产生什么影 响(两个影响)
影响交往行为和交 往方式
影响实践活动、认识 活动和思维方式

2.1感受文化影响

2.1感受文化影响

与善人居,如入芝 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即与之化矣;
与不善人居,如入 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亦与之化矣.
——孔子
思考:你是怎么理解孔子的话的?
孟母三迁和孔子的话体现了文化影响的 什么特点?
环境 墓地附近——
活动 模仿丧礼仪式 学小贩叫卖
集市附近—— 学校附近——
言行举止中规中举,发奋 读书
3、文化影响的特点——(1)(2)
(1) 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2)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 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 远持久的。(文化习俗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 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 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 的影响。(“三观”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名字的写法
中国人的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
欧洲人的名字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
中国人写信封, 地址都是从大到小排列
写信封
欧洲人写信封, 地址都是从小到大排列
上述现象,有的属于交往方式的差异,有的反映 思维方式的差异,有的既属于交往方式的差异又 反映思维方式的差异。你能对此作出解释吗?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区分:
(1)潜移默化(熏陶、感悟、陶冶) ——横向、空间范围;侧重于影响的 过程、方式 (2)深远持久(刻骨铭心、终生难忘、永不 放弃)
——纵向、时间;侧重于影响的效果
破旧的木桌,不锈 钢菜盆,七长八短 的筷子,难以分清 颜色的菜肴。
一顿年夜饭,每个人眼中看到的都不相同。上海姑娘 心塞倒胃口,“比我想像中的差一百倍,我接受不 了。” “尔雅2016”自称是一个在江西农村长大的女孩,她在 贴文中表示,在她眼中,让上海女孩看一眼就放弃爱 情的江西农村年夜饭,却是她“无数次魂牵梦绕的美 食”;“广袤的田野”是她童年玩乐撒野的乐园,与相 爱之人共赏大自然能“忘记大都市的一切纷扰”。

1.2.1 感受文化的影响

1.2.1 感受文化的影响

回乡偶书二首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提问:“乡音难改”说明了什么? 表明了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 抹去的.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二)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1、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1)文化氛围的无形影响 (2)人们主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潜移默化≠消极被动
BD
• 3、在异国他乡,一声平常的问候,不经 意间的举手投足,一幅耳熟能详的对联, 都是一杯数千年中华文化的佳酿,令人 心醉。这主要体现了:( ) • A、文化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 方式 •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 •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为什么: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 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的标志 2、怎么做: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重点
第一单元 文 化 与 生 活
第二课 文 化 对 人 的 影 响
第一框
感受文化影响
这两幅画面中发现了哪些 文化上的区别?你还能举出更多 的事例吗?

①主体:时代、民族、地域、阶级、阶层等 ②影响因素: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 ③文化差异通过实物和行为举止体现出来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①影响因素: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 ②思维方式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又影响人们的认识 和实践活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活在当下!
七嘴八舌:为什么不同国家的人对同样一个事物
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和不同的价值观念, 都会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活动。

课件6:2.1感受文化影响

课件6:2.1感受文化影响

第 13 页
谢谢观看

二、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第7 页
1、潜移默化的影响
体会“潜移默化”
概念上: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
化。
情景上——唐诗《春夜喜雨》中有这样一句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同学们能 试着翻译一下吗?如果我们把“雨”比作“文化”,那么,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
潜移默化——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我们可以从中体 会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消无声息的,是无形的、非强制性的。
②、中国茶和茶文化历史悠久,享誉全球。“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 会上彰显中国茶文化魅力的流行语。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一位美籍华 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亿的 博大精深。”这反映(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2、深远持久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 的空间范围“广”
深远 持
第9 页
理解

文化对人的影响时间久 且具有持续性
文化对人的影响 程度“深”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深远持久的影响
第 10 页
文化对人影响无论是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持久 的。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第1 页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1课时
感受文化影响

教学设计5:2.1 感受文化影响

教学设计5:2.1 感受文化影响

课题备课日期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文化对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的影响。

2、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3、培养学生正确地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置模拟情景,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对人影响的途径、特点等相关知识2、通过理论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主动接受健康有益的文化,参加积极有益的文化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精神生活。

2、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教学难点虽然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但人们接受文化熏陶是自觉接受的过程。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探究法教学用具传统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设计与反思设计与反思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包括家庭的、学校的、社区的、企业的等。

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人们从事文化活动,如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许多是发生于潜移默化的过程之中的。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而且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

这些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三、文化对人的影响还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

例如,"乡音难改",就是表明经年累月形脆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7页相关连接,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学设计7:2.1 感受文化影响

教学设计7:2.1 感受文化影响

[教学内容]: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III《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题感受文化影响。

本课时从具体的事例入手,介绍文化对人的影响,使学生感知文化不仅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而且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同时初步认识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而持久的特点。

[学生分析]:高中生知识基础宽广、求知欲旺盛,仅仅停留于书本知识的接受和掌握水平,学生的进取欲望会受到极大压抑,学生的发展也将受到极大束缚。

高中生需要参与探究性活动。

但探究活动的目的并非追求单一的探究结果,更重要的是体验探究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寻求社会意义的奉献精神。

而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文化的含义以及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关系。

明白了第一课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文化。

这就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课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看文化,需要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展开探究,这就需要教师用有效的方式加以启发和引导。

[设计思想]: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强调了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

教学中应根据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引起悬念,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讨论、探究交流学习成果的教学方法。

[三维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请大家共同欣赏音乐《二泉映月》,优美的旋律充满了教室空间……大家感受文化的影响,思考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通过欣赏音乐,让学生感受文化的影响,让优美的旋律带着学生进入课题。

推进新课:(一)文化影响面面观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课堂探究):(1)你从这两幅画面中发现了哪些文化上的区别?你还能举出更多的事例吗?(2)面对我们祖先创造的精美文化产品,人们的感慨,既有差异,又有共同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导致差异的缘由:
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
3).表现文化差异的事物:
通过语言、符号、器物和行为举止体现出来
情景探究:罪犯将一把锋利又尖锐的钢刀架到了脖子上……
语文老师:深深地叹了口气,轻声地念道:“轻轻的我走了,正 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数学老师:假设脖子上最先碰到的一点为P,坐标为(x0,y0), 而钢刀所在直线为y=kx+b,求P点到直线的距离。哦......
思考:为什么鬓毛衰了却乡音无改呢?说明了什么道理?
2、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说明:文化对人的 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三、文化影响人的特点
1、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从方式上 2、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从效果上
1).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 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持久的。(文化习俗的影响是深远持 久的)
政治老师:我一向信仰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而现在, 我要利用一下唯心主义,那就是──我讲这个刀子不在我 脖子上就不在脖子上!
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西方人普遍认可AA制,认为这是尊重与独立的 表现,而东方人大都不认可AA制,认为这是小气、 吝啬,有伤感情。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你是如何 看待AA制的?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 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亦与 之化矣.
——孔子
探究:你是怎么理解孔子的话的?这其中说明了什么?
结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三、文化影响人的特点
1、潜移默化的影响(表现) 1).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而是潜移默 化的。
你能说出反映文化对人影响具有 潜移默化特点的成语、俗语吗?
在尼日利亚这种手势被认为 是侮辱性手势;
在德国则代表数字1;
在日本表示数字5;
在澳大利亚则表示骂人。
在伊朗,以及伊拉克等很多 中东国家,竖大拇指是一个 挑衅的行为
二、文化影响人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1).导致差异的主体: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阶级、不同阶 层的人们
不同文化、价值观念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二、文化影响人的表现
他们在中国 革命道路的实践 上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说明了 什么道理?
结论: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
二、文化影响人的表现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1).影响因素: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 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影响人的思维方式的形成。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 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 远持久的影响。(“三观”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潜移默化
深远持久
文化对人影响,一般不是 特点 有形的、强制的,也不都
是消极被动的、无目的地 接受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 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 在“三观”方面,都深远而持久
中西方国家的文化习惯存在如此大差异的
根源是什么?

西








中国人闹新春
西方人迎圣诞
一、文化影响人的来源
1· 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2· 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二、文化影响人的表现
藏族为尊贵的客人 献哈达
拥抱是欧美常见的 礼节
泰国人会见客人行“ 合十礼”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不。同时代的人们交往方式不同
管理者阶层在社会交往中, 他们非常注重人际关系,平 常交往最多的是同事,有明 显的阶层特征。
下岗失业者阶层经常打交 道的是亲戚、朋友、邻居和 同事等,交往方式一般是通 常所说的“串门”,目的单 纯。
不同阶层的人们交往方式不同
不同国家,交往时使 用的语言符号不同
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竖大 拇指通常用来表示搭车;
润物细无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不知不觉, 循序渐进
潜移默化的影响(表现) 2).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们的思想 和行动; 3).人们从事文化活动,许多是发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虚无飘渺
既然文化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那么,人们是 否就在不知不觉中变得高尚起来?
(2)要求
1).文化对人的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人们消 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 2).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 的过程。
注意:
潜移默化≠消积被动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藏族为尊贵的客人献哈达
泰国人会见客人行“合十礼”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交往方式不同
中国清代打拱是最常见的 见面礼节
现代握手是相互见面和离别时 的礼节
不同时代的人们交往方式不同
古代妇女的“三从四德”:
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当今男人的“三从四德”:
女朋友出门要跟“从”,女朋友命令要服“从” , 女朋友讲错要盲“从”。 女朋友化妆要等“得”,女朋友花钱要舍“得” ;女朋友生气要忍“得”,女朋友生日要记“得
奥巴马看完中国阅兵直播后着急了,赶紧问耶伦:“习 的发言最后一句是:人民必胜?还是人民币胜? 报告总统, 我也没听清楚,中文太复杂...” 另外报告总统,“他们还 说要裁军30万,说永不称霸!可最后他们却放了鸽子!”
文化影响面面观——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
中 餐
西 餐
中 西 式 婚 礼 的 不 同
物理老师:等一下,让我们来瞅一瞅,分析一下钢刀现在的受力 情况。呃,钢刀受到自身的重力和肩膀给它的支持力,有脖子给 的阻力和陷入脖子内的摩擦力,并且四力保持平衡。
英语老师:一脸无可奈何地看着钢刀,仍旧不停地问:“Oh, My God! What’s the matter? Tell me the reason, OK?”
千手观音
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21个聋哑 演员将千手观音演绎得天衣无缝、美 仑美奂,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 化生活需求。“震撼、激动、流泪” 这是观众和网友在观看了舞蹈《千手 观音》之后的评价。
思考:通过图片和文字,能否阐释文化与 人的关系?
文化是由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
2.1 感受文化影响
强调影响的过程、方式, 角度 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
无形性和非强制性
强调影响的效果,强调的是文化 对人影响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来源 文化氛围;文化活动 启示 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
文化活动
文化习俗;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
小结:
文化对人的影响
来源
特点
特定文化环境 各种形式文化活动
潜移默化 深远持久
表现
交往行为 交往方式 实践活动 认识活动 思维方式
2).思维方式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又影响 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墓地附近—— 模仿丧礼仪式
现 象
集市附近—— 学小贩叫卖
学校附近—— 言行举止中规中举,
发奋读书
探究
从中你可获得什么结论?
结论:不同的文化氛围对人有着不同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 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 化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