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的异同及其国际交流

合集下载

小议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及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取

小议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及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取

小议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及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取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摘要从传教士们在16世纪在中国文化中播下西方文明的种子,打开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大门,到如今社会飞速发展,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始终是随着中西方文化不断冲突与融合,输入与输出而发展变化的。

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为了保持本国文化的竞争力,东方文化不断对西方文化取其精华,西方文化也在东方文化中深深扎根。

本课题就是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入手,分别比较了东西方文化在交流礼仪、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方面的不同点。

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重视教育、追求信念、探索未知世界方面的相同点,并对东方文化在劳动生产技术、政治法律制度、思想和语言方面对西方文化的吸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文化交流;文化异同;文化借鉴Slightly discus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 cultures and Oriental culture andWestern culture lessonsFrom missionaries in the 16th century, sowing the seeds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in Chinese culture, opens the door to Sino-Western cultural exchanges, to today's rapiddevelopment of society, States increasingly frequent cultural exchange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is always with constant 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developments in input and output. During this long process,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ir culture, Oriental culture continues to take its essence of Western culture, Western culture is deeply rooted in some Eastern cultures. This project is starting from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in communication manners, values, ways of thinking of different points. On this basis, further study of Oriental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in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the pursuit of faith, exploring the unknown areas of similarities, and Oriental Studies in labor and production of technical, political and legal systems, draw on Western cultural thought and language are discussed.Key words: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cultural exchange,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cultural reference.目录摘要 (1)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东西方文明比较知识点总结

东西方文明比较知识点总结

东西方文明比较知识点总结东西方文明是世界上两大主要文明体系,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历史、宗教、哲学、价值观等。

在世界范围内,东西方文明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和共通点。

通过比较东西方文明,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增进文化认知,促进文明交流与对话,有利于世界和平与文明进步。

一、历史与传统(一)历史观东方文明注重历史的长久性,强调传统、祖先、历史文化的延续。

西方文明则更注重历史的变迁与革新,推崇革命、改革,强调现代性、创新等。

(二)宗教东方文明普遍信奉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等,注重宇宙和谐、道德修养、个人意识的融入。

而西方文明则主要信仰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等,重视上帝、救赎、个人信仰的确立。

(三)家庭观念东方文明强调家族、亲情、孝道,家庭关系通常较为亲密,重视家庭和谐。

而西方文明则更注重个人主义,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家庭关系较为独立。

(四)礼仪习俗东方文明普遍重视礼仪,尊重长辈,讲究礼貌。

西方文明则较为注重实用主义,对礼节不那么讲究。

二、哲学与思想(一)价值观念东方文明强调平和、中庸、和谐,重视“道”的哲学思想,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宁。

而西方文明则更强调个人权利、自由、平等,追求实践、进步和改善。

(二)伦理道德东方文明重视修身养性,强调道德、孝道、忠诚等观念,注重内在素质的培养。

而西方文明则更注重规范与法治,推崇法律、正义、公正等观念。

(三)政治思想东方文明普遍推崇君主制、官僚制,重视权威与秩序,强调公平与和谐。

而西方文明则更倾向于民主制度、法治,追求公民权利,倡导自由与平等。

三、科学技术与教育(一)科学观念东方文明强调整体观念,注重自然、天地之道,有较多的自然哲学思想。

西方文明则更重视实证主义,追求科学的严谨与客观性。

(二)技术创新东方文明的科技发展较为缓慢,注重传承与延续。

西方文明则以其科学革命、工业革命等创新为世界瞩目。

(三)教育观念东方文明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注重德育、文化传统的继承。

社会学视角下的中西文化交流

社会学视角下的中西文化交流

社会学视角下的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交流是当今世界中一个热门话题,涉及到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本文将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与交流的实质及其带来的影响。

一、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文化是一个庞杂的概念,包含多个层面,如宗教信仰、文艺创作、人际交往、生活方式等等。

因此,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异同也是扩展广泛的。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1. 宗教信仰中西方宗教信仰上的明显差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东方文化倚仗着传统宗教的底蕴,如佛教、道教、儒家等;而西方文化则更多受到了以基督教为主导的宗教影响。

两种文化的宗教信仰对比,不仅在信仰方式、理念、道德观念等方面明显不同,也给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带来了反差。

例如,东方文化艺术作品多在与神灵的交互中展现出来,如日本很多文学作品都充满着“和谐”、“灵性”等分别直接或间接的呈现。

而西方文化的艺术往往是以人性以及现实为主要创作题材。

2. 观念理念观念理念的分歧往往源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习惯,像个人主义、群体主义等,在东西方文化里都表现出明显的内涵。

西方国家更加的侧重于个人利益的追求,在个人自由、平等、独立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而东方国家更加侧重于社会团体中“威望”的认可,尊重政府、长辈、祖先等传统文化体系,这种理念在中西方文化观念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差异。

3. 社交礼仪社交礼仪也是中西方文化明显差异之一。

显而易见的是,西方国家注重的是礼仪在规范、仪表、文雅上的表现,而东方国家更加注重的是礼仪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在人际交往上的深化以及情感的表达。

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实质本着开放、和谐、互换的原则,中西方文化交流旨在通过彼此交流、分享文化成就,以实现文化交流互鉴和提升,以及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不同的文化系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跨文化交流的发展也涵盖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等方面的内容。

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在技术、医疗、地球资源等方面都存在交流互补的机会与挑战。

中西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中西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中西文化差别对国际商务谈判旳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旳加快使跨国界旳商务活动与日俱增。

商务谈判是各类商贸活动旳核心环节。

然而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各国间旳文化差别就显得格外旳重要, 否则将会引起不必要旳误会, 甚至也许直接影响商务交往旳实际效果。

这就意味着如何化解各国不同旳文化背景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是非常重要旳。

本文重要简介中西方文化差别对国际商务谈判旳重要性、体现、影响以及解决由于文化差别性所导致国际商务谈判困难旳方略。

一、中西文化差别对国际商务谈判旳重要性随着商务活动日益频繁, 各国对外商务谈判迅速增长。

谈判已成为国际商务活动旳重要环节。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处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旳商务活动旳当事人, 为满足各自需要, 通过信息交流与磋商争取达到意见一致旳行为和过程。

它具有跨文化性。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旳谈判者有着不同旳交际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理解各国不同文化, 熟悉商业活动旳文化差别是非常重要旳。

文化上旳差别导致了国际商务谈判中旳文化碰撞甚至冲突,相称一部分谈判因此而失败,直接影响了国际商务活动旳顺利进行。

因此, 要顺利旳开展商务活动, 必须理解不同国家旳文化背景及其差别, 并在此基础上扬长避短, 制定出合理旳谈判方略, 才干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游刃有余, 获得成功。

二、中西方文化差别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旳体现(一)中西方价值观差别。

价值观是文化旳核心因素, 它涉及世界观、人生观, 人与自然关系, 宗教信奉, 道德原则等, 体现为某些符合社会文化,具有持久性、稳定性, 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旳信念。

中国以仁为核心旳儒学, 倡导一种人自身、人际间、人与社会旳和谐主义, 也就是集体主义。

国外学者把中国老式文化旳这种特质称之为集体主义文化, 觉得集体主义文化旳成员乐意为了群体旳利益牺牲个人旳利益、需求和目旳。

正由于如此, 中国人在进行交流时, 强调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整体利益, 只有整个社会得到发展, 个人才干得到最大利益。

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的影响

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的影响

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的影响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的影响纵观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如IBM、谷歌、苹果、沃尔玛、海尔等在进行跨国经营时,无一例外都要进行经营人员的本土化。

同时,本土经营人员通过与母公司经营人员的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能够促使目标国市场经营人员对本地市场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提高营销活动的针对性和效率,增加产品的销售。

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活动时,必然要对所面临的各种文化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使得企业在跨国经营决策时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全面的考虑影响经营活动的各种因素,从而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

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活动时所面临的各种市场环境极其复杂,且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风险极大。

因此,我国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学习和适应目标国的市场文化,提高灵活应对市场环境千变万化的能力,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

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经营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增加了进入目标国市场的难度相对于国内市场文化的天然亲近性和高熟知度,企业在初进入目标国市场时所面临的包括语言、文字、法律、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消费观念等方面在内的文化差异巨大,需要相当花费相当长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研究,增加了企业进入目标国市场的难度。

2增加了营销活动的.难度我国与目标国在语言、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文化差异为营销活动增加了诸多困难,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增加了市场调研和产品生产的难度。

由于文化差异,我国消费者和目标国消费者有时对同一产品在形状、颜色等方面的需求偏好和消费习惯会存在明显差异,导致企业有可能忽视这种需求偏好和消费习惯的不同,结果开发出来的产品就难以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2)增加了营销沟通的难度。

沟通包括对内和对外沟通两个方面。

对内沟通是指企业内部营销组织成员之间的沟通;对外沟通是指企业与外部群体的沟通,包括消费者、供货商、分销商、政府、媒体及广告公司等。

从事跨国营销的我国企业在与这些目标国市场群体打交道时,对文化意义符号系统的不同理解、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民族性格、不同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的不同行为模式及理解歧义等都会成为跨文化沟通的巨大障碍,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产品译名方面。

东西方文化差异和国际形势

东西方文化差异和国际形势

东西方文化差异和国际形势作者:admin时间:08-06-17 点击:101卢秋田:60年代初毕业于北京外交学院,而后顺利地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实现了做外交官的梦想。

曾先后派驻荷兰、苏里南、卢森堡、德国、罗马尼亚等国,并曾担任卢森堡、罗马尼亚大使。

1997年1月,卢秋田被任命为中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生在浙江绍兴,长在上海,学习在北京,工作在欧洲”是卢大使对自己一生经历的简要概括,在长达28年的外交生涯中,他始终注重对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关注,著有《差异——一位大使眼中的东西方思维》一书。

多年的外交工作经验使他深刻体会到,只有了解各国、各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和沟通。

国际形势的三个历史性趋势第一个趋势是,当前政治上的多元化趋势,也就是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

这个趋势在加速地发展,主张多边主义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潮流。

第二个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在不断深化和发展,经济全球化使国与国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样的一种发展趋势,使得我们的世界变小了,地球变小了,资源方面的交流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发展,并且带动了区域化的发展。

但是全球化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使一些发展中国家边缘化。

中国是搭了全球化的车子,开始和平崛起或者叫和平发展。

第三个趋势是,如果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当前世界的战略格局,这个格局叫做一超多强。

一个超级大国,几个强的力量中心。

美国是目前无可非议的唯一的超级大国。

在未来10年、20年内,恐怕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取代这个位置。

多强则在不断地发展,一般来讲,多强指的是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现在又有人把印度、巴西、南非等国家加了进去。

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大家普遍承认的,尤其是最近五、六年来,那就是中国的和平崛起。

中国的发展,不论你赞赏不赞赏,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无论从GDP国民发展总值的数目来看,还是从出口总额已经居世界第三位,很多经济指标都已经名列前茅的情况来看,中国已无可非议地成为一个大国。

文明交流历史中的东西方文化交汇

文明交流历史中的东西方文化交汇

文明交流历史中的东西方文化交汇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纵观人类社会历史,东西方文化不断交汇,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是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体现。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文明交流历史中的东西方文化交汇。

一、早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汇早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汇是从丝绸之路开始的,丝绸之路是长达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交流的通道。

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欧洲,而西方的金属器、玻璃制品、纺织品、珠宝等商品也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这些商品的交流推动了各种文化思想、宗教、艺术、科学等方面的交流和融合。

在早期的文明交流中,两个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与中国周代的文化。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话,艺术、法律、政治、哲学等方面受到了巨大的中华文明的影响。

而中国周代的文化也受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化的影响。

两个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新的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二、历史上的文化交流西方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比如迦南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等。

迦南文化和印度文化是东方文化的重要代表,通过古代商业贸易网络将这些文化向西传播。

伊斯兰教文化则是通过阿拉伯的征服者将其传播到西方。

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人们探索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技术和方法,从而大大促进了技术和科学的发展。

中世纪的欧洲从阿拉伯和印度贸易带来了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要的技术发明,这些发明和东方文化的交流直接促进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

三、现代文化交流在现代世界,西方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接受。

西方的音乐、电影、文学等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这种文化输出和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贡献。

同时,东方文化也在西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接受,比如中国传统的文化瑰宝——昆曲,已经成为了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现代世界的文化交流还涉及了字母、数字、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和影响。

总之,文化交流是人类社会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东西方文化的异同和跨文化国际交流

东西方文化的异同和跨文化国际交流

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与跨文化国际交流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Dr Xu Jie一、导言什么是“文化”?广义的文化内容非常广泛: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活动方式以及活动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如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服饰,饮食,建筑,工艺,文学,艺术,道德,风俗,宗教,礼仪,法律,以及亲属关系,娱乐方式,婚姻形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等狭义文化仅指其中意识形态方面非物质的内容。

集中体现为对四种主要关系的诠释:(1)天人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2)人群关系-个人与社会群体的关系(3)人己关系-自己与他人关系(4)人的现实世界与超现实世界的关系-人神关系我们主要从通俗实用的角度进行阐述。

“西方文化”近现代以欧美文化为代表,古代则以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代表。

“东方文化”近现代以中国文化为代表,古代则是以华夏文明为代表。

此外还有相近和相关的印度文化,日本文化和东南亚文化。

东西方文化相互自成体系,相互自圆其说,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

不能站在一种文化的立场批判另外一种文化。

面对西方文化,我们反对盲目地全盘接受和盲目的一概排斥,而是鼓励有选择地吸收利用。

让其中优质元素跟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互相激荡,互相融合,以形成更高级的文明。

二、价值观价值观包括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体系。

西方价值观的基本前提:人都是个体的、自私的,每个人都权力追求最大幸福,都有破坏别人的幸福时就要付出代价的心理准备。

西方价值观念的核心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有着丰富的内容(并不全然是负面的,本身没有贬义):自主抉择: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自己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自我发展,自行决定为到达这个目的采取什么办法,并且认为,靠个人奋斗取得的成功必定会在社会上得到尊重。

自力更生:自己对自己的一切负责,不依赖父母和他人,依赖他人是无能的表现,不到万不得已不轻易接受施舍,那有损自己的尊严。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格,信仰,劳动,利益,观点,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与与跨文化国际交流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Dr Xu Jie
一、导言
什么是“文化”?
广义的文化内容非常广泛: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活动方式以及活动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如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服饰,饮食,建筑,工艺,文学,艺术,道德,风俗,宗教,礼仪,法律,以及亲属关系,娱乐方式,婚姻形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等
狭义文化仅指其中意识形态方面非物质的内容。

集中体现为对四种主要关系的诠释:
(1)天人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2)人群关系-个人与社会群体的关系
(3)人己关系-自己与他人关系
(4)人的现实世界与超现实世界的关系-人神关系
我们主要从通俗实用的角度进行阐述。

“西方文化”近现代以欧美文化为代表,古代则以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代表。

“东方文化”近现代以中国文化为代表,古代则是以华夏文明为代表。

此外还有相近和相关的印度文化,日本文化和东南亚文化。

东西方文化相互自成体系,相互自圆其说,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

不能站在一种文化的立场批判另外一种文化。

面对西方文化,我们反对盲目地全盘接受和盲目的一概排斥,而是鼓励有
选择地吸收利用。

让其中优质元素跟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互相激荡,互相融合,以形成更高级的文明。

二、价值观
价值观包括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体系。

西方价值观的基本前提:人都是个体的、自私的,每个人都权力追求最大幸福,都有破坏别人的幸福时就要付出代价的心理准备。

西方价值观念的核心是“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有着丰富的内容(并不全然是负面的,本身没有贬义):
自主抉择: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自己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自我发展,自行决定为到达这个目的采取什么办法,并且认为,靠个人奋斗取得的成功必定会在社会上得到尊重。

自力更生:自己对自己的一切负责,不依赖父母和他人,依赖他人是无能的表现,不到万不得已不轻易接受施舍,那有损自己的尊严。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格,信仰,劳动,利益,观点,时间。

你自己独立,也尊重别人的独立。

尊重隐私:无论关系远近,都要尊重别人的隐私权,这已经渗透到各个层面。

学校,工作单位。

讲究平等
东方价值观念的核心是以家庭为基点的“集体主义”。

两种文化中“自私”的概念有所不同。

西方的“自”基本就是一个人,而东方的“自”是一家子。

三、幸福观
幸福是主观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应。

是预期与实现的函数。

幸福有其客观基础,但是本质上是主观的。

中国传统的幸福观最早有“春秋”之前的《尚书。

洪范》的系统论述。

五种幸福:
1. 长寿
2. 富足
3. 健康平安
4. 爱好美德
5. 善终正寝
六种不幸:
1. 不得好死
2. 多病
3. 多忧愁
4. 贫穷
5. 样貌丑恶
6. 意志薄弱
现代中国人的幸福观既带有中国传统的底子,又在外来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下有了新的内容。

四、婚姻家庭观
西方家庭小型化。

家庭的核心是夫妻一代加未成年的孩子。

父母对孩子是有限责任公司,孩子相应的也没有强烈的反哺意识。

美国是世界上离婚率最高的国家。

统计表明,1978年初次结婚的夫妻中离婚告终的占38%,离婚的人中有75%再婚,而这些再婚者中又有44%离婚。

这种“结婚-离婚-再结婚”现象可以一个人身上重复多次。

“不爱你了”可以而且经常成为离婚的唯一理由。

附录:网上文选
男人择偶心态重美貌不重年龄
大洋网
大洋网讯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年龄较大但仍具风韵的女性,其对男性的吸引
力,比一些青春但不美丽的女子更加优胜。

这次研究的结果,使人质疑到进化
论其中的一个理论,指男性“以量取质”可能有误。

研究由英国白金汉郡的查尔顿斯大学进行,研究人员将一位被认为狻具姿色的
36岁女子照片,以及另外八名样貌并不出众,但年龄由二十至四十五岁的女性
照片,同时交由三组男士过目,以作实验。

结果显示,无论研究人员指出该名“靓女”已达36岁,或者欺骗他们已达41
甚至46岁,但三组的男士并没有理会她的年纪,反而只根据相中人的美貌,选
择她为自己的长期伴侣。

一名研究人员表示,一般人均认为男士在年龄与美貌之间,都会选择一些二十
岁左右的女性作为伴侣,不过,事实却未必尽然,他们在找寻长期伴侣时,以
吸引力作为优先条件,他解释说,男性以貌取人的原因,可能是他们的本能认为,漂亮的女性较能生育一些优质产品。

五、礼仪及民俗文化
六、委婉与禁忌
七、礼貌、称赞及其文化差别
八、美国-两本书统治的国家
硬皮的法律;软皮的圣经,相互补充
九、生活在两种文化夹缝中的美国华人
处境
心态
母国情怀
成功与困惑
十、中国、美国、新加坡的教育理念与教育体制由精英教育向公民教育的转变
由应试教育向能力教育的转变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